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

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对科技论文而言,是一种写作错误,可能使读者在了解到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前已停止了阅读。引言应避免过分强调一个十分重要而涉及面广的领域,而自己仅完成了其中有限的一小部分工作。

●构成与写作要求

1.3.7 正文

正文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是体现研究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

一般来说,科技论文的内容包括:引言、原理、实验和观察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调研对象、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资料结果、观点和结论等。其观点和结论是将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技术处理,绘图列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再经过判断、归纳、推理和抽象等导出的。

●正文的结构与分段

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编辑界对正文的分段,有一种“IMRAD”说法。“IMRAD”是Introduction,Material and Method,Results,and Discussion(conclusion)的首字母缩写。美国学者A.D罗伯特认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的科技论文分段形式,依次回答了科技论文应回答的四个主要问题(以下黑体括号中的问题),适合多种专业论文的撰写,是科技论文最好的结构。

●引言(是什么问题)

●材料与方法(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材料包括:材料来源、性质、数量、选取和处理事项等。

方法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测试方法等。

●结果(你发现了些什么)

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包括: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

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正文中说明图表的结果及其直接意义;复杂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

●讨论(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

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结论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结论应简练,不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如下结论”等废话。结论要注意分寸,不要夸大其词,牵强附会;不要自我评价,如“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等。结果和讨论可合在一起写,“没有讨论和建议”时不要勉强拼凑。讨论的内容包括:本文的创新处(得出了什么规律性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

与有关文献比较(有何不同结果、解释、补充、修正、发展或否定);

如实指出实验例外结果,无法解释的异常情况等;

一些可能的发展和应用。

1.3.8 致谢

致谢位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编写致谢时不要直书其名,应加上“某教授”“某博士”等敬称。如:

“本研究得到“XXX教授,XXX 博士”的帮助,谨致谢意”。

“试验工作是XXX单位完成的,XXX工程师,XXX师傅承担了大量试验,对他们谨致谢意”。1.3.9 参考文献

1.3.9.1重要性

着录的参考文献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新的)文献。参考文献包括正文中引用文献和文后(末)参考文献表。文后参考文献表又分为2种:一种是把正文中引用过的参考文献编制的文后参考文献表,即“references”。另一种是作者推荐阅读的参考文献表,即“bibliographic references”。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部分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反映科学研究的发展脉络,体现科学的继承性,为科技论文提供文献依据,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避免剽窃抄袭之嫌。作者借用引用文献可精练文字、压缩篇幅。读者可从中获取论文中提及而未展开的更广泛的相关资料线索。审稿者、编辑者可用于初步评估论文水平和决定论文取舍。情报工作者用其编制引文索引等检索工具,进行引文分析。

1.3.9.2着录体系和着录格式

参考文献种类和着录项目很多,全部记住无必要,必要时可查阅有关国家标准、作者须知、投稿目标期刊近期论文的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如何标注正文中所引用参考文献和着录文后参考文献表,具有世界影响的是如下3种规定:温哥华宣言、Ciba基金会建议、美国化学文摘规定。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表位于“致谢”之后,“附录”之前。参考文献标注着录有如下4种体系:

着者-出版年体系(Harvard体系)(较为科学合理)

顺序编码体系(中国最常用)

数字字母混合体系

出版年顺序体系

●着者-出版年体系

a) 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

被引用的着者姓之后,紧接圆括号标注文献出版年代(只标注着者姓无法识别时,可标注着者姓名。中国人用全名)。如:

The notion of invisible college has been explored in the sciences(Crane 1972).Its absence among histories is notes by Stieg(1981).It may be,as Burchard(1965) points out…

李薰(1964)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十年来的冶金科技发展时指出,…

或提及成果时,在其后用圆括号同时标注着者姓(名)和出版年,二者间用逗号隔开。如:

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十年来的冶金科技发展一文(李薰,1964)中指出,…

早期的研究者(Abbey,1956;Smith,1963)已经获得…

在论述山西…的遗迹时(德日进、杨钟健,1929)…

引用相同着者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在出版年后分别用小写正体a,b,c…区别。如:由这些信息源(Farnfield,1974a)到采纳新名词的建议( Farnfield,1974b),…

引用多着者的文献,只标注第一着者,后加“et al.”。如:

前人的工作(Smith et al.,1981)认为…

引用多篇文献,按出版年由近至远依序排列排注。如:

早期研究工作者(Green,1928;Smith,1922)已经得出…

b) 文后参考文献表着录方法

文后参考文献表中首先按文种集中,然后按着者姓名的字母顺序和年代排列参考文献表。中文着者按拼音排列。如:

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大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

谭炳煜,1982.怎样撰写科学论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59

Baker R C,1963a.Microscopic staining techniques.London:Butterworths,55-60

Baker R C,1963b.Methods of preparing thin-section slides.J Br Med Assoc,34:184

Stieg M F,1981.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historians.Coll.and Res.Libraries,42(6):549~560

顺序编码体系

a) 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

在引用文献的着者姓名或成果内容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依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列出。如:

…,表明已低到2 500 m的高度[2],…

文献[2]指出,此高度已低到2 500 m。

MacFarland[2] 指出,此高度已低到2 500 m。

早期的研究结果[2,4,6-9]表明,…

Townes[1,3,5-8]认为…

b)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着录方法

按文章中引用的顺序号排列参考文献,不按着者,不分语种。参考文献的序号编码不加方括号,其后也不加“.”。多着者时,着者间用“,”隔开,只列前3人,后加“等(et al.)”。不同类型文献的着录格式如下:

期刊着录格式:序号着者.论文名.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如:1 李薰.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大的发展.金属学报,1964,7:442

2 You C H,Lee K Y,Chey R Y et al. Electrogastrograhic study of patients with unexpained nausea,

bloating and vomiting.Gasteoenterology,1980,79:311

图书着录格式:序号着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如:1 谭炳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9

2 Guiner A,施士元译.X射线晶体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48

论文集着录格式:序号着者.题名.见( In ):文集编者,ed.(多编者用eds)文集题名,会议名,会址,

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如:1 邬能灿等.引文作为科技期刊学术水平考核指标的探讨.见: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1991:68-72

2 Hunninghake G W,Gadek J E,Szapiel S V et al.The human alveolar macrophage.In:Harris C

C ed.Cultured human cell and tissu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

54-56

科技报告着录格式:序号着者.题名、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如:1 Lioyd J C.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oning to shipbuliding.V ol 1:Anticorrosion,ELTON TR 54,Birkenfield:Electronic Toning Laboratory

专利着录格式:序号着者.专利题名.专利号,年:页次

如:1 Carl Zeiss Jena, VBD. Anordnung zur lichtel-creischen Erfassung der Mitte eines Lichtfeldes.

Erfinder: W Feist, C Wahnert, E Feistaue

学位论文着录格式:序号着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单位,时间

如: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

2 Cairn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solid oxygen.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156p

1.3.9.3选择参考文献技巧

所引用文献应是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最主要的文献。反映论文研究的基础和科学依据,反映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严谨的科学态度。因为编辑在初审时对文稿的参考文献进行的分析,是决定论文取舍的因素,因此,掌握选择参考文献技巧是必要的。选择参考文献应考虑引用量、语种、出版时间、来源和着者等5个方面。

●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根据论文类型、科学研究状况、学科发展概况而定。一般而言,新兴学科论文引文有限。成熟基础科学,如果引文有限,那么就难以说明作者对学科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专业性强的综述、评论引文较多。一篇论文需列多少参考文献,不同国家、不同期刊、不同学科要求不同。1987年统计入选SCI的每篇文章的平均引文20.8篇。

●参考文献的语种

语种分布是反映作者对当前学科研究现状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参考文献全部为中文,或外文文献很少,那么编辑在初审时会意识到该论文作者可能只对国内该学科的研究现状有所了解,多为国内研究水平,只有及时掌握学科的国际研究动态,才能真正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参考一定量的外文文献是写出优秀论文的前提之一。

●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

学术论文所附参考文献一般以从事科研时期内的文献为主,多为3-6年内,超过8年的文献很少。情报综述类2-3年或更近,情报综述类论文的参考文献如多在3-4年则论文发表意义不大。某些学科的经典理论则多不受时间限制。

●参考文献的影响

在国际、国内有一批期刊只刊登学术水平高、具有较好创新性的文章,如果一篇论文所附这种优秀期刊的文献信息很少,说明该作者较少参阅那些高水平的、真正有价值的文献,这类论文的层次不会太高。有的编辑对作者引用水平不高、影响不大期刊上的文献本身的可靠性表示怀疑。

●参考文献的作者

各学科领域都有一批公认的着名专家、教授,他们多是本学科的权威。他们及其科研集体常占领该科学的前沿,他们之间竞争激烈,成果丰厚。如参考文献多出自他们之手,至少说明作者对该学科前沿有所掌握。

1.3.9.4常见错误

●错误观点和做法

有的作者不列参考文献。有的作者认为,参考文献列得多,表示知识面宽,所以把自己见过的文献统统列出,其中一些连作者自己都可能已感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有的作者写作过程中没有记录参考文献的名称、出处,查补工作量大,抄录一些同类书目了事。有的参考文献过于简单,往往列上一两个同行皆知的大部头书名。有的作者列出的参考文献,而审稿人明知作者无法获取该参考文献,所以拒绝评审。

●着录格式错误

此外,参考文献表中的文献序号不加括号,其后空1格。作者少于或等于3个时应全部列出,多于3个时,应写出前3个再加上“等”(或et al.)字,“等”字前加逗号。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着录法(参见署名和地址编写部分)。外国人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而空半格。参考文献的编写要特别注意各期刊社的作者须知。

附录与注释

设立附录材料的原因包括:为论文占有材料的完整性,但在正文中有损条理性和逻辑性;材料过长;对专家有用而对一般读者可有可无材料、不可多得珍贵、罕见材料等。

●附录的形式:

补充图与表;

设备、技术、计算机程序、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等。

●附录的书写:

在参考文献后,依次用大写正体A B C等编号如:附录A,表B1。每一个附录另起一行(参见GB7714-87)。

注释是对题名及论文内容的解释。直接注释时,在文中用括号。不随文列出的注释叫脚注。脚注用加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置于需注释词或句子的右上角,脚注内容置于本页地脚,即本页左下用短细线(1/4版面宽)与正文分开。如:

如:

题名:......的特性1)

_______________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4 科技论文的编辑、审稿与发表

1.4.1科技论文发表过程

作者了解一些科技论文发表过程的知识,有利于密切配合编辑工作;有利于正确对待审稿意见。掌握编辑审稿人员对稿件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投稿命中率。国内科技论文发表的一般过程如下图所示:

1.4.2 审稿与审稿书

审稿是科技论文发表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由科技论文的特点决定的,科技论文是经同行评价后,才被接受的原始科学出版物。审稿即接受同行评价,主要评价论文在创新性和科学性方面是否具有发表价值。不同国家、不同出版物审稿制度不同,但国内学术期刊采用的审稿制度一般是“三审一定制”,即:编辑初审、专家评审、终审和审定。

编辑初审是指编辑人员对分管专业或学科的论文稿件进行初步审查和评价,以决定是退稿、退修、还是送专家评审。作者应提醒自己注意的是:多数编辑不会将不经仔细准备的稿件送交人数有限的审稿人,来浪费他们的时间。稿件初审的要点和过程如下:

1.审定稿件是否属于本刊报道范围。

2.审定稿件本身形式是否合乎本刊出版形式, 是否完整。如缺页、少图等。

3.浏览全文, 初步断定稿件是否属于科技论文的范畴。

4. 对比分析,初步确定稿件是否有一定创新。

5.阅读摘要、引言和结论,大致了解文稿是否有发表价值。

6.推敲正文部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初步辨别所述成果是否真实可靠。

7.通读全文,找出表达上较大的毛病或指出论文主要组成部分有遗漏。

专家评审是经编辑初审后初步认为可能有发表价值的稿件送同行专家审稿的过程(又称送审)。被期刊

社选中的专家评审人(又称审稿人)大都是本领域科研前沿的专家、知名学者,期刊影响越大,审稿人学术水平越高。专家审稿多采用“双盲制”,即“背靠背”进行,送审稿件由2名审稿人同时审稿,作者不知审稿人是谁,一名审稿人不知另一名审稿人是谁。期刊社对审稿人的要求体现在“审稿书”中。

终审又称决审,一般由主编或副主编或有关学科编委承担,根据编辑初审、专家审稿书等决定稿件是否录用。

审定是稿件通过三审后,编辑部门编制发排计划,呈报编委会(常务编委或主编)最后审定稿件是否录用。

审稿书是期刊社制定的稿件审定表格,体现了期刊社对科技论文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具体要求。专家审稿人依据审稿书的要求审定稿件。作者了解审稿书有助于写好、准备好稿件。以下2例审稿书分别摘录自国内外不同出版社。

表1.4.2-1《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审稿书

表1.4.2-2 ELSE工作组审稿书(摘录)

1.4.3用稿与退稿因素

决定科技期刊论文采用、退修或退稿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1.论文的学术水平,即新颖性、创造性、理论性等,学术水平决定于作者的选题、研究深度、信息掌握情况等方面。2.写作水平与写作经验。体现在对科技论文的理解、论文各要素的写作、文句、思路与结构、逻辑性等方面。3.写作态度和投稿研究。国内一般科技期刊论文编辑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见表1.4.3-1。

表1.4.3-1国内编辑用稿与退稿主要因素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它是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里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和阐述,从而揭示现象(或问题)的本质与规律的科技论文。按照写作目的不同,科技论文可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学术论文是为了在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位论文是为了申请相应学位,以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作者的科研能力。撰写一篇好的科技论文,在写科技论文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科技论文写作包括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论文的撰写。读者在研读一篇文献时首先关注的是文献的摘要,因此摘要在论文写作中占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在任何撰写论文摘要方面作了很多工作【1,2】。一篇论文的引言起着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的作用,如何撰写引言也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3】。 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调研,选题,查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论证,开始实施。 首先对拟开展研究的领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有无价值,等等。 然后在调研的基础上正确选题,选题时我们要考虑如下原则:要注重创新性,社会效益,前沿性,可操作性,要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题目,要避免与他人重复,同时要考虑自己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确定选题后,要进一步查阅资料,分析实验或者理论方法,学习相关知识,借鉴别人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研究计划。查找资料时已知作者、杂志名称、卷(年份)、页码,可以从杂志中查找想查阅的文章。也可从杂志作者索引或者主题中查找,通常学术杂志在每一期都按主题和作者列出目录;在年终一期按主题或者作者列出总的目录,可以从中查找相关文献。 科技论文是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其结构包括:1论文标题,2作者及其单位,3内容摘要,4关键词或分类代码,5正文(a引言,b实验描述或者理论描述,c结果与讨论,d结论),6 参考文献. 标题应该尽可能具体一些,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而定,覆盖主要内

专业技术人员科技论文写作

《专业技术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在线考试 时间限制: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科学性是科技论文同一般议论文以及一切非理论文体的基本区别() A.创新性 B.学术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2.作者在发表自己的论文或出版自己的作品,获得了一定的稿酬后,论文或作品的出版权就归()所有 A、作者 B、出版社或杂志社 C、杂志社或作者 D、出版社和作者 3.论文中对图、表的要求为: A、一律要编号,并要有题目 B、可以不编号,可以没有题目 C、一律要编号,但并不要有题目 D、可以不编号,但要有题目 4.1、量值与单位的选择无关 A.无关 B.有关 C.视情况而定 D.一般没有关系 5.理论研究型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不包括() A. 指出现存问题 B. 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C. 大胆运用假说 D. 注意表述的形式化、数学化和公理化 6.英文科技论文的文体特点()①高度的专业性②论文结构格式化③文体正式④科学性与创新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论文中大量使用别人未公开发表的内容属于() A.抄袭 B.剽窃 C.借用 D.引用

8.校对应根据校次分别采用红蓝绿3种不同色笔(墨水笔或圆珠笔)书写和画改,编辑通常用()笔画改 A.蓝 B.黑 C.绿 D.红 9.重视科技论文的质量应注重() A、论文写作的规范性 B、论文论证的科学性 C、论文内容的创新性 D、以上选项都有 10.()是科技论文中表达意思时实际使用的独立而完整的最小单位,是判断和推理的基本形式 A.段落 B.短语 C.句子 D.关键词 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1.根据科技论文的功能分类,科技论文的种类有() A.实验总结型科技论文 B.应用研究型科技论文 C.学术争论型科技论文 D.基础理论型科技论文 2.综述型科技论文的写作步骤主要包括() A. 选定题目 B. 查阅文献 C. 加工处理 D. 撰写成文 3.科技论文选题的方法 A. 关注理论要求(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方法、新材料等) B. 注重工程实践 C. 参考规划选题 D. 跟踪热点问题 4.摘要的分类主要有() A.指示性摘要 B.报告性摘要 C.报道—指示性摘要 D.报道性摘要 5.下列应该选用正体字母的包括() A.运算符号 B.变数及一般函数符号 C.有特殊意义的缩写字,如(最大值) D.坐标系符号,如笛卡尔坐标系

科技论文格式

科技论文格式 科技论文格式很重要,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科技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3.1 题目 在科技论文格式中,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科技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科技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3.2 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格式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科技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科技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科技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科技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科技论文的著者应按科技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

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3.3 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格式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3.4 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3.5 引言

对科技论文写作的认识

科技论文写作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反应,生产实践是科技论文写作产生并赖于发展的源泉。学完这门课程以后,了解到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史。就是科技大发展史,也是科技论文的发展史,因其能培养读者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高读者科学素质而开设看的一门学科。 虽然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看,但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贯彻科教兴国之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意识日趋深入人心,科技的发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数量的增加,科技队伍也随之扩大,科技写作的发展的今天已有规律可循。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民众的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创新发明活动越来越普及,科技论文写作也成为一种必要。掌握科技写作的知识,可以更好的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以此,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的要求。同样对学术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即将面临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本专业的理论体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学会如何阅读消化文献、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结果分析,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提高科技论文写作的专业素质。科技论文写作课,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语言工具课程,主要讲授科技论文的特点、作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选题、资料检索、表达方式及语言的运用、科技创新思维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内容。 当然科技论文的写作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撮和,还要掌握必要的写作理论知识。科技论文正文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包括:题目、作者(含作者地址和通讯方式)、前言(或称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分析和讨论。作为科技论文,目的是报道新成果和新发现,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了解和引用,为达此目的,除正文外,科技论文还要提供其它几项可供快速阅读、浏览、检索的档目,分别为摘要(中英文两种)、关键词、检索号(或称分类号,由编辑部提供)。为尊重他人劳动,科技论文的最后,往往还有一个致谢。 课上老师从科技论文写作的含义,科学性,专业性,实用性,规范性,可续性这几方面来讲解。让我映像最深的莫过于科技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在学术界中,抄袭论文是时有发生的,这不仅仅是对学术的亵渎,更是写作人员的对待写作的一种不负责的态度。学术是严谨的,严肃的,严密的严格的。因此,抄袭,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是无耻的,这就要求从事科技写作时,一方面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来写作,不能想当然,另一方面不能高“;包装艺术”。不能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不能没有新观点而强行拼凑,写作时尤其要严谨,不能草草下定论,对新的现象要考虑周到,如若缺乏这种态度,很可能会有违背科学性的事情发生,甚至会在某个领域造成不可弥补损失。科技论文是科研结果客观、如实的报告。由于要保护知识产权,科技论文严禁抄袭和重复已有成果。又由于科学要求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因此论文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必须真实和详实。但是,又由于版面所限,故论文的行文又必须尽可能简洁。可以说,创新、真实、详尽和简洁是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这其中,创新是灵魂,真实是底线。 但我们也应懂得,错误和缺点也是机会,要善于发现他人研究中的缺点、错误,因为这种发现意味着创新,意味着超越。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不要怕出现缺点和错误。要善于发现自己学习,研究乃至论文准备中的缺点、错误,因为这种发现便是进步,便是提高。 更重要的是,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自己的文章如何如何好,而是从读者角度分析:要有自己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如同准备做报告的思维方法一样:做报告之前,重要的不仅仅是想清楚自己要讲什么重要思想,而且还是要想清楚听众是哪些人?他们来听报告,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怎样讲才是对听众来说有价值的?怎样建立起自己的报告和听众的联系?正如一位科学工作者所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在写作上如此认真努力原因很简单.一个研究结果只有在被别人使用时才有意义.而想被别人使用,文章必须能引起其他科学家的兴趣,而且得保证其他人能看懂并可以重复和再现你的结果.只有可以被理解的研究才会被重复,也只有可以被再现的工作才能导致别人的引用和跟踪.而你的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常常用来衡量研究的影响力.从某种角度看,,写作就像是把你的工作成果推销给其他的科学家."科技的专业性,实用性规范性,可读性这方面还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不仅仅有利于学术的交流而且也是从事科技的要求。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技研究的重要做成部分,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标志),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是科学技术的研究的一种重要标志),有利于进行学术交流和人才的发现。这就是科技论文的写作意义。 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科技工作的进展。譬如一篇写得好的科研选题报告或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可以促进一个有价值的科研项目或建设项目尽快上马;反之,一篇写得不好、表达不规范的论文,也将

专业技术人员科技论文写作试卷一考试

专业技术人员科技论文写作试卷一考试 会员名:山花烂漫客观题得分:97 主观题得分:总分:97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题) 15 1、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 A、爱因斯坦 B、牛顿 C、诺贝尔 答案:A 2、衡量国家科技领先的标志之一是: A、获诺贝尔奖的人数 B、国民经济总产值 C、人口数量 答案:A 3、衡量一个人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之一是: A、论文 B、家产 C、经历 答案:A 4、理论要不要经过实验验证: A、一切理论都要 B、有些理论不一定要 答案:B 5、检验理论正确的实验是必须能够重演的: A、是 B、不一定 C、不是 答案:A 6、称赞你的论文的人都是: A、坚持真理的人 B、认同你的观点的人 C、奉承你的人 答案:B 7、一篇论文其关键词可以选择几个: A、两个 B、3~8个 C、9个以上 答案:B 8、论文引言就是: A、前言

C、引论 答案:C 9、参考文献的编号一律用什么括号括起: A、大括号 B、中括号 C、小括号 答案:B 10、参考文献号一律用: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英文 答案:A 11、论文中对重要的公式: A、应编号 B、不应编号 答案:A 12、论文中使用别人公开发表的结论,并注明出处的属于: A、引用 B、抄袭 C、剽窃 答案:A 13、论文是如何写出的: A、研究后写出的 B、编写出的 C、从书上抄来的 答案:A 14、博士学位论文至少应有: A、创新点 B、新理论 答案:A 15、论文中对表的题目要求为: A、表的题目在表上部 B、表的题目在表下部 C、随便什么位置 答案:B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5题) 25.01 16、 在一篇题目为《目标运动分析新论》论文中,论文摘要是: “在我的《TMA理论》那本书中,介绍了TMA的经典方法,在本论文里,主要叙述目标运动分析的几种新的方法,它们是:1)识别-滤波-控制原理;2)交互多模型方法;3)多站信息融合的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 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对科技论 归纳、 ,Results, ●材料与方法(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材料包括:材料来源、性质、数量、选取和处理事项等。 方法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测试方法等。 ●结果(你发现了些什么) 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包括: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正文中说明图表的结果及其直接意义;复杂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 ●讨论(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 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结论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结论应简练,不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如下结论”等废话。结论要注意分寸,不

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学院(系):班级: 学号:成绩:_____________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技术需要“社会协作”? 答:因为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①技术新成果的高速增长 ②科技新成果从发现、发明到实际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开发速度不断加快 ③新技术及其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 ④技术信息的增长速度更为惊人。 通过技术的特点可看出:单凭个人的能力是不能完成技术的进步的,所以说技术 需要“社会协作”。 2、撰写科技论文能锻炼我们的什么? 答:撰写科技论文首先能让我们对自己的学术研究认识更加深刻,能够科学的看待客 观事物,激发我们的创造性; 其次,能够锻炼我们考虑事物的严密性、逻辑性,使我们在遇到复杂工作时能够 认真、系统的将其完成;

再次,在撰写科技论文时,必然要阅读很多文献,书籍,查阅很多参考资料,因 此将锻炼我们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最后,还能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若课题比较大,需要多人完成,还能锻炼我们 的团队协作能力。 3、科技论文怎样做到“论证有力”? 答:首先从科技论文的表达方法上做到“论证有力”即:叙述、说明、议论。 叙述,是用来交待与揭示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 式。议论就是议事说理,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通过摆事实、讲 道理、辨是非,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说明是使用简洁 的语言把实体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功能、成因、关系与抽象事物的概 念、特点、原理、演变、异同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要求内容科学、表述明确、 态度客观。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题库与答案(单选题)

A B ( )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资助。 课题规划课题申报课题立项课题方案设计 不属于特种文献的有( ) 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专利文献专著 C 创新思维的( )是指研究者的思维活动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局限,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科研对象自由、灵活地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 跳跃性创新性批判性灵活性 从理论上讲,对论文进行最科学的评价方法是() 指标评价期刊评价专家评价综合评价 从EI中各类文献所占比例来看,文献中收录最多的期刊为() 应用物理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电子和通讯类化工和工艺类 从中文核心期刊来说,国内期刊较为广泛的评价依据是()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 《新华文摘》转载量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量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出版)D ( )的重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 理论性科研论文实验性科研论文应用性科研论文综合性科研论文 ( )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 理论性实验性描述性设计性 “大毛领衔儿,小毛加塞儿,做事在中间,外带是搭车”。这是指抄袭剽窃中的()强占式拼凑式拿来式挂名式 代表性的弹性思维不包括() 发散思维想象思维收敛思维联想思维 对缺乏科研实际经验的初学者,( )的选取对科研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 科研方法科研策略科学选题科学创新 对于国内学术期刊,评价的关注点通常是() SCI 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 第二次技术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蒸汽机的发明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体系的建立 激光技术、合成材料的兴起 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的建立、电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进步 E F 反映论文价值的最直接体现、评价科研成效的公认尺度的是() 论文索引论文引言论文提纲论文报告 G 根据文献特征,其检索的外表途径不包括() 号码途径作者途径作品途径文献名途径 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 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试验等 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 地面试验空间实验地下实验等 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实验分析实验等 关键词的选用要求能够标出() 论文所引用的资料素材 论文所研究方法的手段 论文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 论文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关于论文发表的规程,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专家评审→编辑初审→修改加工→付印出版 编辑初审→修改加工→专家评审→付印出版 编辑初审→专家评审→修改加工→付印出版 专家评审→修改加工→编辑初审→付印出版 关于在论著摘要的写作中应该否定的是() 列举例证阐述研究过程列图表及结构图作自我评价《工程索引》EI(Engineering)收录的索引数据起自() 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 《工程索引》EI(Engineering)文摘来自() 世界各种重要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会议

科技论文写作答案

论文写作阶段测验 一、填空题:(30分) 1、科技类文体的特性是:(鲜明的目的性)、(突出的科学性与创造性)、(读者对象 集中)、(人工语言符号多)、(文体结构有其独特的规范)。(5分) 2、文献综述的一般结构是:(标题)、(作者)、(致谢)、(目录)、(简介)、(过去工 作的回顾及中心论题的综合描述和评论部分)、(结论和展望)、(参考文献)。(8分) 3、综述的作用是(浓缩信息)和(提供文献索引)。(2分) 4、参考文献组成部分依次是:(作者姓名)、(发表年份)、(文献题目)、(期刊名称)、 (期刊卷号)(具体页码)。(6分) 5、阅读的步骤为:(略读)、(精读)、(复读)。(3分) 6撰写报告的步骤是(提纲)、(初稿)、(润色)。(3分) 7三段论是指论述过程里(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逻辑组成部分。(3分) 二、问答题:(30分) 1、一本完整的笔记本应当具备哪两个要素?试接合实验室笔记本的特点叙述这两个要素应当具备的具体内容。(5分) 答:一本完整的笔记本应当具备引言和记事两个要素。其中,引言是对实验条件、环境和目的的概括;记事是对实验(或者工作)的具体叙述。(1分)实验室笔记本的引言部分应当包括:实验标题和识别号、所记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地点(若是科学

实验,还应具有相应的温度和湿度,仪器的初始参数和状态和所用材料的型号)、对实验(具体工作)的预期以及实验目的。(2分)实验室笔记本的记事部分应当包括:它是对实验(工作)的一切过程和观察结果的一本完整的流水帐。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猜测和意向;其二是观察与行动。两者之间必须界限清楚,不可混淆。(2分) 2、试述报告写作中的取舍原则、组织原则。(4分) 答:如前面所提到的,报告内容的取舍主要是取决于报告的对象。以读者的需求作为取舍的准则。(2分)此时,一些和本文中疏远的细心比较节被舍弃,原始数据将被一些衍生数据替代。当然,原始数据将被忠实地保留在实验记录上面(取舍不等于删改)。 组织的原则在于体现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使得文章在内容方面符合逻辑,便于被报告者正确地理解。(2分)例如,背景知识的介绍应先于具体实验工作的介绍。 3、请回答开题报告的意义。(6分) 答:开题报告的写作过程就是整个工作规划、部署的过程。它包括了信息的搜集、分析、选择、工作计划的安排、预期以及应对方案。因此,开题报告的写作完成了整个工作的框架构建。(2分) 对于工作本身而言,一次优秀、严谨的开题报告可以使得作者的领导或资助人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及合理性,愿意提供更多的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此外,还可以使同事对这项工作感兴趣,主动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思路和帮助。(2分)对作者本人而言,这个写作过程不仅仅使他理清工作思路,并且对后续的工作有个整体的把握。此外,还提供了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2分) 4、试从写作和阅读两个角度说明为什么科技论文具有固定的“型”?(5分)

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 0 引言 学术论文中国国标GB7713─87所指的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 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学术论文不同于实验报告、阶段报告和工作总结,而应对实验工作素材有整理和提高,要形成论点。 科技论文是反映科技研究成果和科技管理经验的一种学术论文,即科研论文是对从事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反映。它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就某一项科技研究成果或管理科学化的探索加以论述,并以可靠的实验数据或调研资料等为例证,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独到见解,得出创新结论。另外,科技论文是国际和国内评价一个学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的标准之一,是进行技术鉴定和评审技术成果以及科研院所进行重大技术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科技人员申请学位和评定技术职称的依据之一。除此之外,科技论文是国际国内学者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所以,科技工作者有必要将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加以总结,整理成科研论文供全世界范围内的同行探讨,以促进科学工作的进展。为了使科技论文便于查找和阅读,科技论文要做到科学、客观、规范、精简。下面我们对科技论文的一般写作规范和技巧加以探讨。 1 标题拟定的原则 科技论文的题名应直接明示文章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研究成果,让读者见其题而知文意,激发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或欲望。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做到“文要切题,题要独创”。科技论文写作规定: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外文(一般为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尽量不用非公知的缩略语,尽量不用副标题。作者应仔细斟酌论文的题目,尽量避免用这种套路的题目,如“一种……的方法”或“基于……的研究”等。标题要准确,不能随意拔高标题,如“……的机理研究”、“……的理论”,也不可过于谦虚,如“浅谈……”、“……的初探”等。

科技论文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心得体会 通过科技论文学习,提高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方法以及应考虑投稿的因素,科技论文如何投稿,在以后的科技写作中能够掌握写作规范,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科技论文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科技论文心得体会1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而《科技论文写作》就是指导学生怎样撰写科技论文一门课程。现就小学完这门课程后的收获及感想作总结如下。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毕业论文。 一. 课程主要内容 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即将面临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本专业的理论体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学会如何阅读消化文献、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结果分析,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提高科技论文写作的专业素质。科技论文写作课,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语言工具课程,主要讲授科技论文的特点、作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选题、资料检索、表达方式及语言的运用、科技创新思维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内容。 老师给我们讲述的课程共分为科技论文的分类;科技论文的常见结构;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性方法;科技论文写作中的一些基本道德规范等几个版块。具体内容为:1.科技论文的概念和分类(学术性论文;技术性论文;学位论文;其他);2.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意义(科技论文基本结构及总体要求;如何突出重点、先进点;科技论文写作程序;标题的写法;作者署名的意义、条件及格式;关键词的意义及写法;摘要的写作方法;英文标题、英文摘要的写作;引言的些技巧;学术类论文正文的层次结构;技术类论文正文的层次结构;针对仿真实验的写作手法;结论写法要求;辅文部分的写法;参考文献的运用及其著录规则;综述类论文的写作思路;自然科学学位论文的写作;插图的处理及技巧;表格的处理及技巧等);3 科技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科技写作的科学性;科技写作的专业性;科技写作的实用性;科技写作的规范性;科

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论文写作答案

1、不涉及事物本原,属于泛现象学的认识层面称为(a)。 A、常规认识 B、科学认识 C、哲理认识 D、理论认识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 际化是(c)的宗旨。 A、973计划 B、863计划 C、火炬计划 D、星火计划 3、科研课题的(c)是指针对某些特殊需求提出并确立的课题,如专项课题、委托课题、自选课题等。 A、一般分类 B、基本类型 C、特殊类型 D、综合分类 4、就具体学科使用的科研方法而言,科研方法分为理工科研方法和(d)之分。 A、广义研究方法 B、狭义研究方法 C、人文研究方式 D、社科研究方法 5、按照(b),科研课题可以分为基础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发展性研究课题三大类。 A、一般分类 B、基本类型 C、特殊类型 D、综合分类 6、(c)一般有独著、合著、编著、主编、编写等类型。 A、科学论著 B、客观论著 C、学术论著 D、学位论著 7、星火计划的课题属于(a) A、指令性课题

B、指导性课题 C、委托课题 D、自选课题 8、科研论文是以(a)形式对最新科研成果的记录,它是科研成果的一种直接体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A、文字 B、报告 C、图表 D、记录 9、(c)是最根本的思维方法,是研究各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一切科学具有最普遍的指导意义。 A、科学方法 B、科研方法 C、哲学方法 D、特殊方法 10、理工科研步骤中(a)是整个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 A、确立科研课题 B、获取科技事实 C、提出假说设计 D、理论技术检验 11、(a)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论著之分。 A、学术著作 B、学术论著 C、专题论著 D、论文著作 12、(c)是指针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召集一些相关的学术代表而举行的学术会议。此类会议规模相对较大,内容丰富,参会人数较多,影响面广。 A、代表会议 B、专题会议 C、研讨会 D、团体定期会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题库

1、()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 确认并给予资助。 C、课题立项 2、()属于弹性思维范畴,通过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开拓研究者的 思路。 B、联想思维 3、创新思维的()是指研究者的思维活动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局限,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科研对象自由、灵活地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D、灵活性 4、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D、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实验分析实验等 5、科研的()阶段是把以确证的假说同原有的理论协调起来,统一纳入到一个自治的理论体系或技术体系中,使其形成结构严谨、内在逻辑关系严密的新理论体系。 C、建立创新体系 6、科研方法中,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其中不包括() B、中前提 7、科研课题收集的标准不包括() D、连续性 8、科研中,信息方法的作用不包括() C、科学决策 9、留意最新的研究报道,及时查询报道性文章,从中可以了解最新 的研究动态,息,属于期刊论文的() C、报道性文章 10、论文发表中,()对提高原稿的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保证 刊物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序。 C、修改加工 11、下列不属于科研论文主要特点的是() D、科学性 12、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是() A、名称权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特种文献的有() D、专著 14、下列中,不属于科技论文评价的原则的是() D、平等性原则 15、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应用研究包括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两个方 面,其核心是() A、技术开发 16、知识产权是一种(),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 有的权利。 A、无形资产权 17、下列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为( ) B、某机关清洁员 18、首先把“科学“一词引入中国的是() B、康有为 19、科研的最基本意义是() C、创造学术价值 20、第二次技术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D、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的建立、电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进步 21、决定课题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的环节是() B、提出假说设计

浅析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与科技论文写作的研究分析论文文档2篇

浅析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与科技论文写作的研究分析论文文档2篇 Analysis of research ability, academic accomplishment a nd research analysis paper document of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编订:JinTai College

浅析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与科技论文写作的研究分析论文文档2篇 前言: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本文档根据论文格式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浅析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与科技论文写作的研究分析论文文档 2、篇章2:浅析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文档 篇章1:浅析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与科技论文写作的研究分析论文文档 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以及科技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必备的三个重要素质,也是评价研究生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研究生的逐年扩招,研究生学术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体现为

三个方面的缺陷:科研能力较弱,学术修养不够,以及科技论文写作不规范、创新性不足等。这种局面迫切需要改变,应对症下药,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段,逐一解决,培养高质量的科研人才。 新的时代有新的人才标准,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要求, 不仅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当成为强化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而且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则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据统计,20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新招收57.43万人,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547.4万人,新招生701.8万人,显然研究生的数量还不及本专科生的十分之一,比例较小。但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研究生的招 生数量由1998年的7.2万人上升到了20xx年57.43万人,这种增长速度是极快的,实际上与我国起步较晚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是不相适应的,超出了其可以承受的程度。所以,现在很多人在质疑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包括本人评价,导师评价以及社会评价都不是很好,研究生质量在走下坡路,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研究生学位论文

科技论文写作多选题

科技论文写作多选题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题) 35、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理论与方法的: A、正确性 B、可行性 C、有效性 答案:A,B,C 36、论文署名是为了: A、扬名 B、文责自负 C、记录作者劳动成果 D、便于联系 答案:B,C,D 37、关键词可以在下面选择: A、论文标题里 B、论文内容里 C、论文以外的任何词语 答案:A,B 38、在论文写作中不正当的手段有: A、造假 B、剽窃 C、抄袭 D、引用 答案:A,B,C 39、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确定方式有: A、老师选 B、自己选 C、师生商定 答案:A,B,C 40、对正文部分写作的总的要求是 A、明晰 B、准确 C、完备 D、简洁 答案:A,B,C,D 41、论证是由()个环节组成的。 A、论点 B、论据 C、论证方式 D、结论 正确答案:A, B, C 42、选择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 A、必要而充分

B、真实而准确 C、典型而新颖 答案:A,B,C 43、科技论文主题的基本要求是 A、新颖 B、深刻 C、集中 D、鲜明 答案:A,B,C,D 44、摘要的分类主要有() A、报道性摘要 B、指示性摘要 C、报道—指示性摘要 答案:A,B,C 21、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理论与方法的: A、正确性 B、可行性 C、有效性 答案:A,B,C 22、思维清晰主要体现在: A、作者思路和思想上 B、语言文字上 C、科研三步曲上 D、论文目录构架中 正确答案:A, C, D 23、摘要的四要素是: A、对象 B、方法 C、成果 D、结论 答案:A,B,C,D 24、关键词可以在下面选择: A、论文标题里 B、论文内容里 C、论文以外的任何词语 答案:A,B 25、引言内容包括研究的 A、理由 B、目的 C、背景 D、前人工作 E、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F、预期的结果 答案:A,B,C,D,E,F

专业技术人员科技论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科技论文写作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题) 1、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A、爱因斯坦B、牛顿C、诺贝尔答案:A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A、哲学论文B、实践论文C、技术性论文答案:A 3、理论要不要经过实验验证:A、一切理论都要B、有些理论不一定要答案:B 4、检验理论正确的实验是必须能够重演的:A、是B、不一定C、不是答案:A 5、论文的价值在于:A、符合实际的假设得出的正确结论B、不符合实际的假设得出的结论C、个人思想的表现答案:A 6、在论文写出稿子各阶段中,那个阶段工作量最大?A、腹稿B、初稿C、修改稿D、定稿答案:B 7、摘要的风格:A、可以用第一人称B、摘要大小不宜超过论文字数的5% C、可以使用文学性修饰D、可以包含作者未来的计划E、可以自我评价答案:B 8、一篇论文其关键词可以选择几个:A、两个B、3~8个C、9个以上答案:B 9、论文引言就是:A、前言B、绪论C、引论答案:C 10、参考文献的顺序依:A、在文中出现的次序排列B、按作者已经收集到的文献序号排序 C、以文献的重要程度排列答案:A 11、在正文中,当需要说明引用内容出处时,应把引用的参考文献编号连同方括号,写在标注的: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D、左下角答案:A 12、参考文献号一律用:A、阿拉伯数字B、汉字C、英文答案:A 13、论文中对重要的公式:A、应编号B、不应编号答案:A 14、论文中对图、表的要求为:A、一律要编号,并要有题目B、可以不编号,可以没有题目C、一律要编号,但并不要有题目D、可以不编号,但要有题目答案:A 15、论文中对图的题目位置要求是:A、图的题目在图上部B、图的题目在图下部C、随便什么位置答案:A 16、论文中使用别人公开发表的结论,并注明出处的属于:A、引用B、抄袭C、剽窃答案:A

科技论文格式字体

科技论文格式字体 【篇一: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统一投稿格式要求附件】 标题(居中,二号黑体,一般在20字以内)? (——如有附标题,则为小二号黑体) 作者1,作者2(四号楷体) (1. 学校和院系,省市邮编;2. 单位全称,省市邮编)(五号楷体,单位全称,非省会城 市前加省名) 摘要:简要说明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采用方法和 主要结论。“摘要”两字宜用小五号黑体,摘要内容宜用小五号仿宋体,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一般为250~400字左右。 关键词:关键词1(该文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如有需要,第5及其后的关键词是有利于检索的其 他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以下紧接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的英译文、摘要和关键词 的英译文,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 the low consumed power design of the hand-hold device based on at91rm9200 (与中文题目对应,三号,粗体,除题目的第1个字母及专有名词 的第1个字母用大写之外, 其余第1个字母用小写,字体五号) zhang san1,li siwu2 (姓在前,全用大写,名第1个字母用大写,其余为小写,字号五号) (1. department of …,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48; 2. china yangtze three gorges projec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yichang, hubei 443002) (单位:times new roman,五号,居中,单位及其所在城市名用斜体,邮编除外。) abstr 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fast arc detection method which is used for scanned line-drawing graphics recognition. it is a kind of method which is from arc supposition to arc verification. firstly extract the skeleton of the line-drawing image, then use

科技论文写作方式

科技论文写作方式 1、科技论文基本特征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科技论文基本特征应该是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科技论文的分类 从目前所刊登的科技论文主要涉及以下5类: 第一类是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从事专题研究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二类是科技报告型——科技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从事工程设计、规划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三类是发现、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现前景的文章。阐述被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的文章。从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稿件多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