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件:1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之林黛玉 (共37张PPT)

红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华灵秀独具其 魅,黛玉的美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 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 ,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 《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 的悲剧形象。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 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 术魅力心醉神迷。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 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 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
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 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她诗思敏捷, 在大观园中技压群芳;她典雅俊则,心 慧而言巧;她待人坦率纯真,透明如一 泓清泉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 才华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这两个比喻用得很形象。秀丽柔弱的花 儿,把纤纤瘦影投在清澈的水中,波光荡漾 ,花影相映,多么清朗典雅;纤弱的柳条在 风中依依而舞,时而形成一道弯弯的波痕, 时而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真是楚楚动人。 用这样两种美丽的事物来形容林姑娘真是再 妙不过了,把她的美写到了极致。
心较比干多一窍
写黛玉的聪慧多才。比干是商纣王的 叔父,智慧过人,因进谏被剖心,心有七窍。 后世以心有七窍来形容聪颖过人。黛玉的 聪颖,在大观园众姐妹中是闻名的。无论是 吟菊花,还是咏柳絮,她总表现得才华横溢, 卓然不群。“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林黛 玉重建桃花社”,“幽淑女悲题五美吟”等 情节,无不展示了她过人的诗人天赋。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 生活中的罪恶。
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 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 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 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 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 已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 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 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哈姆雷特》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主要人物形象分析1.(1)哈姆莱特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著名悲剧人物。
在这戏剧中,哈姆莱特是整个剧情的中心人物。
莎士比亚通过贯穿全剧的一系列复仇行动刻画了他了形象,揭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以他为代表的但是新生人文主义的局限性。
哈姆莱特的性格是复杂的,莎士比亚通过了头绪繁多但皆与复仇主线交织的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个性。
我们可以看到,哈姆莱特的身份是一位尊贵的丹麦王子,从小养尊处优,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未来的君王。
离开宫廷以后,他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上学。
他成了一个彻底的人文主义者。
他天真、单纯,对人类、对世界报有美好的希望。
在他的心中,现实中的一切都如同理想那样的美好: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天地;人类是了不起的杰作。
父亲是一个理想的君主;父母恩爱相处;女友给予他的是坚贞、纯洁的爱情;朋友无处不在。
这些,让他有新的看法,他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
他本人还多才多艺,光明磊落,可以说他近乎完美。
但是在剧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他不再是一个乐观的青年。
一系列的意外变故后,特别是父亲亡魂的倾诉后。
他的精神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父亲的死亡,母亲的改嫁,叔父的篡位,这一些反常的乱伦的事情的,几乎完全打破了他的幻想。
现实世界残忍的丑恶显现出了它的原形。
他心中的至高无上的光明世界,顿时变成了一个恶行败德的荒漠。
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对比,让哈姆莱特变得忧郁起来。
怀疑最终成了无情的现实,背后可能潜藏了更大的丑恶,哈姆莱特人文主义的信念也发生了动摇。
他甚至对母亲的发出了失望情绪的感叹。
他又逐渐看清了在新的国王的统治下,丹麦的宫廷荒淫无度,阴谋成风。
未来的岳父作为国家大臣,从不考虑国家大事,拿手好戏就是玩弄见不得人的勾当取悦新王,为此不惜出卖自己的女儿。
老同学为了求得主子的恩宠,背信弃义、出卖朋友,甘当密探,甚至凶手。
一切的一切,让他陷入了精神危机,他的发疯固然是为了窥测敌人而假装的,但也是他的精神危机的自然表现。
高中语文课本小说人物形象整理(人教and上海)

上海语文教材第一册目录第一单元生命体验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二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三*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第二单元美好亲情四边城(沈从文)五合欢树(史铁生)六*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里柯克)第三单元人我之间七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八邂逅霍金(葛剑雄)九一碗阳春面(栗良平)第四单元诗歌及其欣赏十再别康桥(徐志摩)十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十二双桅船(舒婷)十三*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十四*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张同道)第五单元树木花卉十五蒹葭(《诗经》)十六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十七病梅馆记(龚自珍)十八*诗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左思)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第六单元古代小说及其鉴赏十九促织(蒲松龄)二十香菱学诗(曹雪芹)二十一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二十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二十三*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重点篇目概述《跨越百年的美丽》(作者、主要人物、百年、美丽、写法)作者:梁衡文章主人公:居里夫人百年: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美丽:“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结构与写法:倒叙和侧面描写(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
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
)《合欢树》(作者、线索、写法)作者:史铁生线索:合欢树故事梗概:作者以合欢树为线索,回忆了母亲为治疗“我”瘫痪的腿奔波,以及对我的写作理想的支持和帮助,母亲去世后,“我”几次探访老家,母亲当年种下的合欢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写法:借物抒情的手法。
合欢树象征了作者的经历,也有着同样顽强的生命力,同时,还象征着母爱。
《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主题、线索、写法)作者:欧·亨利(美国)世界三大小说家: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主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小人物”形象教学研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小人物”形象教学研究
语文教材是沟通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桥梁。
教师通过教材中各类文章的教学,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小人物”形象选文在其中占有一定比例。
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小人物”形象选文和“小人物”形象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教学的价值,提出教学策略。
本论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分三章论述。
引言:包含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四方面。
第一章:“小人物”形象概述。
首先从教材出发,界定“小人物”概念;然后梳理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修订过程中必修教材中的“小人物”形象选文,统计选文选编情况,总结特点;最后梳理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小人物”形象,归纳其类型和特点。
第二章:“小人物”形象教学的价值。
从语文课程特点、意志教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三个方面阐述“小人物”形象教学的价值。
“小人物”形象教学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渗透意志教育,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第三章:“小人物”形象教学策略。
以前文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课例,从教师备教、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三方面,提出“小人物”形象教学策略。
结语:总结研究结果及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人教版高中语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生动地刻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性格特点。
本文将结合一些具体的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的分析。
一、形象的塑造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通过丰富而细腻的描写,为人物形象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
例如,在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各个方面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药店老板钟明珠的形象。
钟明珠是一个身材矮小、面色黝黑、嗓音洪亮的中年男子,他经营着一家小小的药店。
这个形象的描写既展现了钟明珠的外貌特征,又通过他的嗓音洪亮传递了他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性格的描写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对人物的性格描写也非常精彩。
例如,在《鲁迅全集》之一《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自言自语,直接展示了他独特的性格特点。
这位主人公极端自大、自命不凡,以自己的标准评价和批判他人。
他痛斥社会中的各种不公平和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和反叛情绪。
这些性格特点的描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思考。
三、人物形象与情节的关系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与情节的关系密切,相互作用。
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并通过情节推动人物形象的发展和转变。
例如,在冰心的小说《莲花》中,小说以女主人公莲花的成长和追求为主线,通过描写她与家人、师友、朋友之间的关系,真实地展现了她的坚强与努力。
整个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与情节相互呼应,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四、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呼应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往往与作品主题紧密相关,相互呼应。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中的主题得以更加深刻地传达。
例如,在郭沫若的诗歌《七律·长征》中,通过对红军将士形象的描绘和赞扬,表达了对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颂扬和崇敬。
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红军将士的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性格特点,为诗歌的主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高中语文教材人物形象分析-

人教版必修三、必修四《祝福》人物形象分析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1、祥林嫂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顽强,被封建礼教(夫权、父权、族权、神权)迫害致死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
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鲁四老爷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
3、柳妈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
出于善意,她想给祥林嫂寻求解脱的药方,结果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持的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深渊之中。
柳妈自身的被害与她不经意的害人,从另一角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4、“我”“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
在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
5、四婶四婶只是看祥林嫂能干,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并没有把她当人看。
《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分析《老人与海》描写的主人公——老渔民桑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捕不到鱼,后来好不容易捕到了一条重量级大鱼,结果又被鲨鱼吃掉。
事情看起来是劳而无功,甚至自身的身体也受到了损失,但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热情歌颂了桑地亚哥在即定失败面前毫不气馁,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
桑地亚哥是一位孤独、失败,而又英勇无畏、热爱生活、渴望胜利的老人。
是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时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
高中语文人物形象总结

高中语文人物形象总结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了解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有些深刻而复杂,有些则简单而单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高中语文课程中遇到的一些人物形象进行总结,以展示他们的特点和对我们的影响。
一、李白(《静夜思》)李白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古代诗人,他的作品《静夜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李白的浪漫和豪迈。
他在深夜中思考着思念的人,并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通过李白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
二、鲁迅(《狂人日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狂人日记》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作品中的主人公,狂人,代表了社会中的一种反叛力量,他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和愚昧进行了批判。
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鲁迅的思想启发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他的形象激励了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三、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首词中,苏东坡通过描绘出行猎场面的瑰丽和豪迈,展示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苏东坡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放和潇洒,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自然美的独特诠释。
四、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长恨歌》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给我们带来了震撼。
作品中,白居易以女性的视角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悲伤。
通过白居易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爱情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揭示。
总结起来,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每个人物形象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
这些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言行和行为方式,向我们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堂吉诃德》小说人物形象的角色意义

《堂吉诃德》小说人物形象的角色意义堂吉柯德形象的典型意义1、堂吉柯德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矛盾的人物。
他的显著特点是脱离实际,耽于幻想。
他满脑子都是骑士小说里描写的那套古怪的东西,到处都有魔法,巨人和妖怪。
同时他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他所向往的理想和他所奉行的原则并不全是骑士制度的产物,其中也包含着人文主义的内容。
如他憎恨奴役压迫,特别看重自由,把锄奸救苦,除暴安良看作自己的天职。
他酷爱自由和公正,敢于为主持正义而忘我斗争。
2、他性格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的行动的盲动性。
他办事不讲实际,单枪匹马地乱砍乱杀,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都毫不怯懦,而且从来也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他的行动虽出于善良的动机,却往往得出有害的后果。
3、堂吉柯德的行动也说明他不是空想,不安于平凡闲暇的生活。
他不仅有理想,而且为了实现理想、改造现实可以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失败,表现出一种坚持理想、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和斗争精神。
4、总之、堂吉柯德的形象具有他的复杂性。
他耽于幻想、行动盲目,是一个喜剧型的人物。
同时他又是理想与现实脱节,动机高尚而行动错误的悲剧型人物。
他是可笑的,可悲的,又是可爱的,可敬的。
堂吉柯德形象的巨大概括力,使他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之一。
桑丘·潘沙的典型意义其性格与主人相辅相成:主人耽于幻想,他处处求实;主人急公好义,他胆小怕事。
在作品中,他的形象是不断发展的,最初显得愚蠢,后来逐渐愚中带黠。
在下卷中,性格有进一步发展:在他被公爵夫人捉弄而做了“总督”时,断案公平合理且机智,为官清廉正直,尽管只有短短几天,却做出了政绩。
但他不断地被人捉弄,最后悲惨地弃官。
作者通过这一人物体现了对民主精神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一、《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深明大义捍卫国家,义无反顾奔赴敌营。
胸有成竹、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步步深入。
二、《勾践灭吴》1、勾践:忍辱负重,善于总结经验,礼贤下士,能够团结国内各种力量。
深谋善政,在战略上英明决策,善待百姓,明耻教理。
2、夫差:亲小人,远贤臣,骄傲轻敌,刚愎自用。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娴于辞令、足智多谋、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
2、齐王:是一位善于纳谏、广开言路的明君。
四、《触龙说赵太后》触龙:知难而上的勇气,纵横捭阖的游说技巧,赤诚的爱国之心。
五、《边城》1、翠翠:单纯的怀春少女。
情窦初开,逐步走向成熟。
渴望爱情。
内心纷乱躁动而孤单,从而依恋爷爷。
对未来有所憧憬和向往。
在懵懂中体验朦胧的爱情,同时保存着自己那一份矜持。
2、祖父:在湘西拉船渡河的老船夫。
对待自己的职务一丝不苟,恪尽职守,方便过渡人。
时常为自己的孙女着想。
希望她能有个好归宿,过幸福的生活。
也教导翠翠要坚强、独立、成熟。
是十分爱护孙女的祖父。
3、天保:船总的大儿子。
理解、正视爱情,不苛求。
真实、心胸宽广、重兄弟情,成全真爱。
4、傩送:对爱情执着追求。
以歌求爱,真诚真挚。
向往爱情。
六、《荷花淀》水生嫂:朴实、勤奋、深明大义、爽朗明快、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妇女。
七、《装在套子里的人》1、别里科夫:慑于专制政府的恐怖统治,竭力维护旧秩序的知识分子。
自觉成为沙皇政府的卫道士,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反对社会变革。
2、柯瓦连科姐弟:敢于冲破“套子”束缚的人。
不循规蹈矩,具有新思想,充满生命活力。
给令人窒息的沉闷生活带来了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给人以冲破黑暗的希望。
八、《鸿门宴》1、项羽:任人唯亲、刚愎自用、脾气暴躁。
2、刘邦:委曲求全、虚伪狡诈、有心计有野心。
3、张良:足智多谋、忠心耿耿、办事得体。
4、樊哙:智勇双全、直率粗犷。
5、项伯:知恩图报、贪图私利、轻信他人。
6、范增: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九、《卫风•氓》1、男主角:满肚心机、急躁、粗暴,对爱情不忠贞,三心二意,庸碌无为。
2、女主角:性格开朗,痴心一片,温顺勤劳,误信情郎而命运多舛。
十、《孔雀东南飞》1、刘兰芝:是封建社会的一个聪明、善良、勤劳,被封建家长制度夺去生命的劳动妇女。
她坚强、持重,不为威胁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她在婆婆面前不卑不亢,很有教养。
阿兄逼婚,她外柔内刚,自有主意。
对焦仲卿体贴谅解,忠于爱情。
2、焦仲卿: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反抗,只能消极反抗。
死守孝道,软弱无能。
3、焦母: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4、刘兄:他性行暴戾,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5、刘母:一个慈爱温和的母亲,对女儿的遭遇伤心、担忧,体现了她对女儿的爱。
十一、《记念刘和珍君》1、刘和珍:进步青年,始终微笑,和蔼,具有反抗精神、正义感和爱国精神。
2、张静淑和杨德群:沉勇而友爱,临难从容,具有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十二、《阿Q正传》(一)压迫者:举人老爷、赵太爷、钱太爷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一般老百姓见到了都觉得气短。
他们既占有话语权力,又拥有相当大的财力。
所以,在村里、镇里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他们对于旧时代的各种礼仪、陋习都非常习惯,对任何不符合这种恶习的行为,都特别憎恨。
他们代表了封建势力的习惯性和压迫力。
(二)帮闲:“未庄的闲人们”帮闲既可以是帮凶,也可以是庸众,没有什么大的主见,永远都是应声虫,随大流,。
他们构成了“压迫者”的随从众多的表象。
(三)走狗:地保谄媚权势,欺侮弱小。
他是赵太爷的走狗,并倚仗赵太爷压榨百姓,从中牟利。
(四)压迫下的扭曲者:王癞胡、小D一个以丑为美,一个怯懦顽固。
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不受人尊敬,生活或低级趣味或饱受欺凌。
并好靠欺负与自己同等地位的弱者获得自尊与满足感。
(五)小市民:邹七嫂爱贪小便宜,好起哄,爱炫耀的普通民众形象。
(六)弱者:小尼姑、老尼姑饱受欺侮却默默承受,毫不抵抗。
她们从某种角度上帮助了权势者甚至是无聊闲人的气焰,使他们更张狂。
她们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不受尊重的人。
(七)空虚者:吴妈好说些家长里短打发时间,却又瞧不起阿Q,自命清高,好哗众取宠。
(八)造势者:秀才、假洋鬼子他们在群众间具有一定地位,对革命一无所知却在群众间大肆妄谈,自我夸耀。
他们被迫革命,误解革命,并始终只是担心自我安危。
他们从某一角度反映了革命并未深入百姓的实质。
他们也是欺负弱小的权势者,有一定背景。
(九)阿Q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他的“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也是一种“国民性”。
他无背景甚至无姓氏,地位低下,好妄想,在长久的被压迫下自我形成了一套方法自我安慰,是国民性格中卑劣特征的总合。
十三、《变形记》格里高尔:情感丰厚,爱意浓厚,追求诗意。
然而在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下,他丧失了自由和追求,几乎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过日子。
他勤勉善良,胆小软弱,安分守己,是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者,一个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悲剧人物。
十四、《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是人类的象征,剧作在荒诞背后,深刻地表现了现代文明中的人生处境:人们生活在盲目的希望之中,遥遥无期地等待着一个模糊的希望,到头来只是一场梦幻,只有失望;于是再等待,再失望,在期待中耗尽生命,在失望中饱尝痛苦。
十五、《百年孤独》1、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他富于幻想,敢于实践,具有惊人的毅力和智慧。
他带领人们创建了马贡多镇,建立了幸福的生活。
他向往外来的科学与文明,痴迷于各种科学实验,即使失败或受伤,也从不气馁,终于靠观象仪证实了“地球是圆的,像一个橘子一样”的科学真理。
在闭塞落后的马贡多,布恩地亚代表着马贡多人对科学与文明的向往,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只是这种向往和进取随着布恩地亚后来的发疯而夭折。
2、乌苏拉:她是一个勤俭能干、善良宽厚的拉丁美洲劳动妇女形象。
她是马贡多的创建者,也是马贡多理性秩序的中流砥柱和维护者。
她终日操劳,任劳任怨。
她意志坚定,疾恶如仇,不仅阻止了布恩地亚的搬迁计划,而且扭转着一切使布恩地亚家族混乱的倾向,是家族的守护者。
因此,她去世后,布恩地亚家族也迅速地走向了衰落。
乌苏拉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十六、《药》1、华老栓夫妇:劳动人民形象,生活艰辛,地位低下,同时又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夫妇俩爱子心切,而正因此表现出性格中愚味、麻木的一面,华老栓的愚味无知具有典型性,是当时社会悲剧性的代表。
2、夏瑜:家境贫寒,但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同时他的斗争具有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一种无人响应的孤寂和悲哀。
3、康大叔:统治阶级的帮凶、贪婪、残暴、凶残。
他对人蛮横霸道,目中无人,行径粗野,以杀人为职业,毫不知耻,更不知罪,对革命者极度仇恨,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形象。
4、驼背五少爷:出身于封建大家庭,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家道破败,反对革命。
5、花白胡子:喜欢奉承、讨好别人,只求苟且偷安,是一种闲极无聊,愚昧至极的人。
6、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的代表,与花白胡子形成对比,不同的只是年龄,思想则同样愚昧无知。
7、夏四奶奶:不理解儿子的行动,不理解革命者的行动,作为普通百姓的一员,性格中有愚昧、落后、迷信的一面。
十七、《项链》1、玛蒂尔德•路瓦栽十年前:爱慕虚荣,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美的动人,坚强诚实。
十年后:粗壮耐劳,成熟自信,坦然,心态平和。
2、路瓦栽:体贴妻子,与妻子共同承担责任战胜困难,对妻子不离不弃。
佛来思节夫人:富有美丽,诚实善良,不因为朋友的贫穷而嫌弃她。
十八、《陈奂生上城》陈奂生:1、能干、勤劳、炸格拉嘣脆,又香又酥的油绳,用能力改造自己的生活。
2、勤俭:一想到辛苦了两天赚来的买帽子的钱用在了高级旅馆,十分心疼。
3、精神满足:在心疼之后,往大皮椅上用力地坐了坐,走前不忘在提花枕巾上擦一把。
4、热心、木讷。
同时与阿Q有相同之处,自欺,精神胜利法。
十九、《守财奴》1、葛朗台:抢夺梳妆匣,表现他的惜金如命;诱骗继承权,表现他的狡猾欺诈;看守财宝室,表现他对金钱的贪婪与执着。
课文通过葛朗台翻来覆去的自我表演,深刻地揭露了他阴险狡诈,爱财如命的卑鄙灵魂。
2、葛朗台太太:她是温顺善良,恬退隐忍的贤妻良母。
她对丈夫,忍让;对女儿,疼爱。
她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牺牲品。
作者将她作为完美的形象来歌颂赞美,同时也寄予了深刻的同情。
3、欧也妮•葛朗台:她天真可爱,忠于爱情,金钱对于她既不是需要,也不是慰藉,空有大笔财产的她最终没有得到家庭与幸福,而成为一帮利欲熏心者追逐围猎的对象。
二十、《林黛玉进贾府》1、林黛玉:敏感多疑,气质脱俗,体弱多病,朦胧多情,灵秀聪慧,淡雅飘逸,充满寄人篱下的忧愁。
虽幼年丧母,孤苦无依,但细心内敛,聪明伶俐,做事小心谨慎、顾全大局,待人接物分寸得体,知书懂礼。
2、贾宝玉:厌恶功名,个性张扬,特立独行,敢于叛逆。
别人看来顽劣异常,混世魔王;黛玉看来眉清目秀,英俊潇洒,富贵华丽,情意绵绵;《西江月》二词对他似贬实褒,赞颂了他的率真自然。
他蔑视权贵,反抗命运,追求平等,不同于一般纨绔子弟。
3、王熙凤:出场便“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以先声夺人的造势体现了她的特殊地位。
虽浑身珠光宝气,却不免俗气。
性格泼辣,却深得贾母喜爱。
懂得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精明能干,但欺人有术。
4、薛宝钗:性格温柔,庄重娴雅,极具大家闺秀的风范和修养。
罕言寡语,安分随时,极得他人好感。
与黛玉相比,她听话随和,懂人情事故,八面玲珑。
5、王夫人:上有婆婆贾母之尊,外有丈夫贾政之严,下有侄媳凤姐之威,她夹在中间,周圆婉转,颇费心机。
此外,她十分宠爱儿子宝玉。
6、贾母:她是一个一生处在富贵之中而不知富贵的荣枯消长,从小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却不懂教子义方的上层贵族妇女。
她十分喜爱排场,出奇地娇惯孙子,是上层统治者各种矛盾集中的体现者。
7、晴雯:生来俊俏,心灵手巧,却性格孤傲。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惹,青天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扯念。
”8、李纨:尚德不尚才。
她青春丧偶,能谨遵妇道。
她身居膏梁锦绣之家,众口纷争之地,从不挑肥拣瘦,惟知侍亲课子。
她是亡夫的贤妻,稚子的良母,受姑叔尊敬的寡嫂。
二十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教头:1、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2、正直、善良、有侠肝义胆。
3、刚猛激烈、嫉恶如仇。
4、细心、缜密。
二十二、《失街亭》1、孔明:神机妙算、深谋远虑、知己知彼、顾全大局、用兵谨慎、部署周密、临危不乱、镇定从容、赏罚分明、执法严明、体恤部属、忠于蜀汉、严于自责2、马谡:目光短浅、麻痹轻敌、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纸上谈兵、死守教条、违令拒谏、目中无人、邀功心切、贸然行事、损兵折将3、王平:小心谨慎、熟知战势、建议明智4、魏延:奋勇杀敌、冲锋陷阵5、赵云:斩将立功、保全军资、谦逊拒赏、严于自责6、司马懿:深谋远虑、谦虚谨慎、掌握战势、善于指挥、明于调度7、张颌:骁勇善战、勇猛无敌二十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外表美丽、内心纯美、痴情执着、体贴爱人、敢爱敢恨,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李甲:懦弱无能,中道见异,负心薄悻,屈服于封建家庭势力和金钱利益孙富:为富不仁,卑鄙狡诈,破人姻缘二十四、《雷雨》1、周朴园:他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内心深沉、阴险、狡诈、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