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范里安第八版10跨期选择.ppt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题库-跨时期选择【圣才出品】

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现在与将来消费的都是正常商品,利率上升一定会使( )。 A.储蓄者存钱更多 B.借款者借钱更少 C.减少每个人的现在消费 D.每个人的境况更坏 【答案】B 【解析】如果一个人是储蓄者,利率上升后,他仍然会是一个储蓄者,此时他的境况 变好。但是无法判断他是否储蓄更多,因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方向相反;如果一个人是 借款者,利率上升后,预算线绕禀赋点旋转,若消费者仍然做一个借款者,那么新的消费 一定在禀赋点的右边初始消费的左边。此时借款者借钱将更少。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第 10 章 跨时期)
【答案】T
【解析】正收入流的现值为:
m 1 r
。当利率上升,正收入流的现值必然减少。
2.如果消费者可以以相同的利率进行借贷,那么消费者可以负担起一项消费现值等
3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者愿意将今天一部分的消费来替代明天的消费,而究竟愿意替代多少,这又取决于其特有
的消费形式。
9.利率变动的效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替代效应,利率上升,替代效应趋于鼓励 储蓄;另一部分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趋于减少储蓄。( )
4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2.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c1, c2 minc1, c2
c1、c2 分别为时期 1 和时期 2 的消费量。该消费者在时期 1 赚了 189 元,将会在时期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10跨期选择(含习题解答)-东南大学-曹乾

Chapter 10: Intertemporal Choices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Modern Approach (7th Edition)Hal R. Varia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第10章:跨期选择(含习题解答)含习题解答)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方法(第7版)范里安著(加州大学伯克利)曹乾译(东南大学caoqianseu@)简短说明:翻译此书的原因是教学的需要,当然也因为对现行中文翻译版教材的不满。
范里安的书是一碗香喷喷的米饭,但市面流行的翻译版却置入了大量的沙子(翻译生硬而且含有很多错误)。
我在美国流浪期间翻译了此书的大部分。
仅供教学和学习参考。
10.跨期选择本章我们继续研究消费者理论。
以前各章研究的消费选择都是在同一时期内发生的,本章研究的情形是多个时期内的消费选择问题,这样的选择称为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s ),跨期消费选择不仅涉及消费还涉及到储蓄问题。
10.1预算约束假设有两个时期,某个消费者在每个时期内都要作出消费商品数量的选择。
我们通常假设他消费的商品为复合商品(composite good),我们在第2章已介绍过这个概念。
当然,你也可以假设这种商品为任何具体的商品(比如苹果)。
令消费者在这两个时期消费的商品数量为),(21c c ,假设商品价格恒为1。
他在两个时期内的收入为),(21m m 。
消费者可以将时期1的资金转移到时期2,假设最初消费者转移资金的方法是储蓄但不计利息,而且假设他没法借钱,因此在时期1他可以消费的资金最多为1m 。
这样的情形下,他的预算线的形状将如图10.1所示。
图10.1:预算约束。
利息率为0且不允许借钱的情形下,消费者的预算线如图所示。
他在时期1的消费越少,则在时期2内他能消费的数量越多。
这种情形下,消费者有两种消费选择:一是他可以选择消费),(21m m ,即每期消费支出等于每期的钱数;另外一种选择是,时期1他的消费支出小于1m ,这样他储蓄了部分资金用于时期2的消费。
范里安 中级微观经济学 课件 第1章

QD,QS
房租管制
p
p*
pmax
100
第1章
QD,QS
房租管制
p
p*
pmax
超额需求
100
第1章
QD,QS
房租管制
p
出租数量虽与完全竞争市场情况相同, 但住房配置不再取决于“支付意愿”。
p*
pmax
超额需求
100
第1章
QD,QS
• 不同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1、完全竞争市场:有效率,收入分配有利于需求者;
-帕累托效率:如果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不存在任何的帕累托改进,就称这种资源 配置方法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反之,则称它是“帕累托低效率的”。
-(在不存在外部性的条件下)如果所有自愿的交易都得以进行,或者所有的 “交易收益”都已穷尽,那么资源配置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帕累托效率只与交易的效率有关,而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关系。
第1章
住房供给增加
p
初始p* 新的p*
S
S’
第1章
QD,QS
住房需求增加
p
P* S
第1章
QD,QS
将出租住房变为个人所有的公寓
• 见第8页图1.6
第1章
对住房征税(向房东征税)
• 对住房征税(向房东征税)不影响均衡价格和数量, 因为: (1)征税不影响住房需求 (2)征税不影响住房供给
• 房东承担所有的税收;
• 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 案例分析与讨论、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贯通教学全程,以期教学相长,互动互励。
•
指定教材和参考教材
指定教材 哈尔〃R〃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 八版),上海三联书店、格致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 参考教材 伯格斯特龙,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练 习册(第八版),格致出版社,2011年5月。 尼科尔森著,《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 九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第七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微观经济学》第九讲跨时期选择

(2)根据(1)小问分析可知,消费者相对来说偏向于第一期 消费。若储蓄 不可为负,即第一期不能借款,理性的消费者会 把第一期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于第一期消费,即第一期消费量为 380,第二期消费量为262.5。
二、比较静态分析
1.区分存款者还是贷款者
若 c1 m1 ,即消费者在第一期是借款者,则必有 c2 m2 ,即 消费者在第二期是贷款者,因为消费者在两个时期的预算必须平 衡。
U C1,C2 ln C1 0.5ln C2
(1)计算该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额 C1和C2 。 (2)假设储蓄S不可为负,即第一期不能借款,请问消费者 的最优消费 C1 和C2 分别为多少?[南开大学832经济学基础(微、 宏观)2010研]
2019/5/7
解:(1)利用跨期预算约束最优解求解方法得 C1 420 ,
3.最优选择
理性消费者问题是在跨期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即:
maxU c1, c2
s.t.c1
c2 1 r
m1
m2 1 r
两个时期消费的最优组合,一定是出现在无差异曲线和跨期
预算约束线的切点上。
假设消费者面对如下跨期选择。消费者共生存两期,在第一 期收入为 Y1 380 ,消费为 C1 ,在第二期收入为Y2 262.5,消费为 C2。消费者第一期可选择储蓄S,当S为负时表明其第一期借款。 储蓄或借款的利息率 r 5% 。消费者生存期末既无储蓄也无借款 。在此约束下,该消费者欲实现生存期间的效用最大化。假设其 效用函数为: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第九讲 跨时期选择
一、模型分析 1.预算约束
跨时期预算约束方程为:
c1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章节题库(跨时期选择)【圣才出品】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章节题库第10章跨时期选择1.利率上升必然引起给定正收入流现值的减少。
()【答案】T【解析】正收入流的现值为:m/(1+r)。
当利率上升,正收入流的现值必然减少。
2.如果消费者可以以相同的利率进行借贷,那么消费者可以负担起一项消费现值等于收入现值的消费计划。
()【答案】T【解析】消费者以同样的利率进行借贷,那么预算约束方程为:c1+c2/(1+r)=m1+m2/(1+r)。
方程左边为消费的现值,右边为收入的现值。
如果消费的现值等于收入的现值,消费是可行的。
3.当利率是5%时,某消费者是一个净借款者,但利率是25%时,该消费者是一个净储蓄者。
利率从5%增长至25%可能会使该消费者境况变坏。
()【答案】T【解析】如果利率下降后,消费者从贷款者变成了借款者,那么他的情况就无法判断是变好还是变坏。
如图10-1所示,假设利率降低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点为C点,此时消费者选择了在以前预算条件下无法选择的点,但这并不表明对消费者而言C点比A点境况更好,因而此时无法判断消费者的境况变化。
同理,利率上升使得消费者由借款者变成了储蓄者,消费者的境况变化也是无法判断的。
图10-1利率下降后消费者的境况变化4.如果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率,理性人就不会存钱。
()【答案】F【解析】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消费者跨期选择的效用最大化条件为:MRS1,2=1+ρ,其中ρ为实际利率。
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率,意味着ρ<0。
但是只要1+ρ>0,那么预算线与无差别曲线的切点仍可能位于禀赋点上方,即仍然可能会进行储蓄。
5.若名义利率为3%,物价每年下降2%,则实际利率大约为5%。
()【答案】T【解析】由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则实际利率为r=i-π=3%-(-2%)=5%。
6.假设消费者在时期1和时期2拥有的货币量为(m1,m2),并且假设消费者将货币从时期1转到时期2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不生息的储蓄,则他在时期2最多只能花费m2。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10-20章)【圣才出品】

第10章 跨时期选择1.如果利率是20%,那么20年后交付的100万美元在今天的价值是多少?答:如果利率是20%,那么20年后交付的100万美元在今天的价值为:()201100 2.61120%⨯≈+(万美元)。
2.当利率提高时,跨时期的预算约束是变得更陡峭还是更平坦?答:跨时期的预算方程是:221111c w c w r r+=+++,或者也可以写作:()()212111c r c w r w =−++++,预算线的斜率为()1r −+,当利率提高时,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增大,因此预算线会变得更加陡峭。
3.在研究跨时期的食品购买时,商品完全替代的假设是否仍然有效?答:在研究跨时期的食品购买时,商品完全替代的假设一般不成立。
分析如下:为简单起见,假设两种商品(即两个时期的消费1c 、2c )为1∶1替代的,由于在完全替代的情形下,消费者只会消费价格便宜的那种商品。
在跨期消费的情形下,由于一般来说0r >,这意味着第1期的消费更贵,因此消费者在第1期的选择应该是不消费,而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吃不喝他活不到第2期。
4.一个消费者,最初他是一个贷款人,并且即使利率下跌后,他仍然是一个贷款人。
在利率变动后,这个消费者的境况是变好还是变坏?如果这个消费者在利率变动后转变为一个借款人,他的境况是变好还是变坏?答:(1)假设在利率下降前,某消费者是一个贷款者,如果利率下降后,他仍然是一个贷款者。
那么他的境况肯定会变坏。
如图10-1所示,A点代表消费者的初始最优选择,当利率下降后,跨期预算线变得更加平坦,如果他还是贷款者,不妨假设他此时的最优选择变为B点,由于B点在原来的预算线之下,这就意味着:在利率变化前,消费者可以选择B 点的时候却放弃了它,转而选择A点,那么由显示偏好原理可知,消费者一定偏好于A点对应的消费束胜于B点对应的消费束。
所以,最优选择从A点变到B点,消费者的境况变坏了。
图10-1 利率下降后消费者的预算线更平坦(2)如果利率下降后,消费者从贷款者变成了借款者,那么他的情况就无法判断是变好还是变坏。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跨时期选择)【圣才出品】

第10章跨时期选择1.如果利率是20%,那么20年后交付的100万美元在今天的价值是多少?答:如果利率是20%,那么20年后交付的100万美元在今天的价值为:100×[1/(1+20%)20]≈3(万美元)。
2.当利率提高时,跨时期的预算线是变得更陡峭还是更平坦?答:当利率提高时,跨时期的预算线会变得更陡峭。
跨时期的预算方程是:c1+c2/(1+r)=w1+w2/(1+r)。
或者也可以写作:c2=-(1+r)c1+w2+(1+r)w1。
预算线的斜率为-(1+r),当利率提高时,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增大,因此预算线会变得更加陡峭。
3.在研究跨时期的食品购买时,商品完全替代的假设是否仍然有效?答:在研究跨期食品购买时,商品完全替代的假设无效。
因为在跨期模型中完全替代即意味着:消费者既可以选择每期都消费一些食品,也可以选择只在一个时期消费食品,另一个时期不消费食品,这两种情况对他是没有区别的。
但事实上,消费者肯定不可能只在当期或只在下期消费食品,而在其他时期不消费。
所以商品完全替代的假设在研究跨时期食品购买时不再有效。
4.一个消费者,最初他是一个贷款人,并且即使利率下跌后,他仍然是一个贷款人。
在利率变动后,这个消费者的境况是变好还是变坏?如果这个消费者在利率变动后转变为一个借款人,他的境况是变好还是变坏?答:(1)假设在利率下降前,某消费者是一个贷款者,如果利率下降后,他仍然是一个贷款者。
那么他的境况肯定会变坏。
如图10-1所示,A点代表消费者的初始最优选择,当利率下降后,跨期预算线变得更加平坦,如果他还是贷款者,不妨假设他此时的最优选择变为B点,由于B点在原来的预算线之下,这就意味着:在利率变化前,消费者可以选择B 点的时候却放弃了它,转而选择A点,那么由显示偏好原理可知,消费者一定偏好于A点对应的消费束胜于B点对应的消费束。
所以,最优选择从A点变到B点,消费者的境况变坏了。
图10-1 利率下降后消费者的预算线更平坦(2)如果利率下降后,消费者从贷款者变成了借款者,那么他的情况就无法判断是变好还是变坏,这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跨期选择PPT课件

借款者在 利率增加 后如果继 续选择作 为借款者, 则他的状 况会变差。
4/16/2020
.
10
比较静态分析
如果消费者最初为放款者,利率增加时,他会继续放款。 如果消费者最初为借款者,利率降低时,他会择继续借 款。另一方面,如果某消费者最初为放款者,利率降低 时,他可能决定转变为借款者;类似地,利率增加可能 诱使借款者变为放款者。但后面这两种情形无法使用显 示偏好理论进行分析。
2.我们在前面章节对于一般选择问题推导出的 比较静态结果,同样适用于跨期消费问题。
3.实际利率衡量你现在放弃一些消费可以换得 将来消费的数量。
4.若消费者能以既定利率自由借和贷,则他总 是更喜欢现值更高的那个禀赋。
4/16/2020
.
23
谢谢观看!
如果消费者最初为借款者,利率增加时,他决定继续作 为借款者,他的选择点必然位于原预算集内,而这样的 选择点都是曾经被他放弃过的,这意味着他的状况必定 变差。
4/16/2020
.
11
10.4 斯勒茨基方程与跨期选择
4/16/2020
.
12
斯勒茨基方程
如果消费者为借款者,则该项为负,从而总效应的符号 必定为负。当利率增加时,替代效应会使消费者减少时 期1 的消费。若该消费者为借款者,利率增加后意味着 他在时期2偿还的利息增加。这种效应促使他减少借入 的钱数,因此他在时期1 的消费量会减少。
.
4
预算约束的终值与现值形式
终值形式 现值形式
4/16/2020
.
5
现值和终值
两个时期资金 禀赋的现值, 是恰好能和资 金禀赋产生同 一预算集的时 期1的资金数。 这恰好是预算 线的横截距, 它表示时期1的 最大可能消费 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值
Q: 为了在下一期得到$1,现期应存入多 少钱呢?
A: 存入$m,使m满足以下议程: m(1+r) = 1
那么, m = 1/(1+r), 即是下一期的$1的现值.
现值
PV 1 . 1r
PV m . 1r
Present Value
例如, 设 r = 0.1 等价于下一期的 $1的价 值是
跨期选择问题
跨期选择问题: 给定收入 m1 和 m2, 给定消费品价格 p1 和 p2, 最受偏爱的跨期消费束 (c1, c2)是什么?
为了得到答案我们必须知道:
– 跨期选择约束
– 跨期消费偏好.
跨期预算约束
在分析的初始, 先让我们忽略价格影响, 设
p1 = p2 = $1.
跨期预算约束
消费束.
0 0
m1
m1
m2 1r
c1
c2
m2 (1 r)m1
跨期预算约束
c2 (1 r)c1 m2 (1 r)m1.
斜率 = -(1+r)
m2
0 0
m1
m1
m2 1r
c1
c2
m2 (1 r)m1
跨期预算约束
c2 (1 r)c1 m2 (1 r)m1.
假设消费者不进行储蓄也不能借贷. Q: 在 1期消费什么? A: c1 = m1. Q: 在 2期消费什么? A: c2 = m2.
跨期预算约束
c2
Hale Waihona Puke m20 0m1c1
跨期预算约束
c2 如果消费者决定即不储蓄也不借贷,
那么(c1, c2) = (m1, m2)即是消费者的 消费束.
m2 + (1 + r )m1. 所以第2期的消费是支出是
跨期预算约束
第2期的收入是 m2. 第1期的储蓄和利息收入总计为(1 + r )m1. 所以第 2期可得到的总收入是
m2 + (1 + r )m1. 所以第2期的消费是支出是
c2 m2 (1 r)m1
c2
m2 (1 r)m1
所以 b1(1 + r ) = m2. 即, b1 = m2 / (1 + r ). 所以第1期最大可能的消费水平是
c1
m1
m2 1r
c2
m2 (1 r)m1
跨期预算约束
(c1,c2 ) 0,m2 (1 r)m1
第1期收入全部储蓄时的消费束.
m2
收入禀赋的现值
也就是
c2 (1 r)c1 m2 (1 r)m1.
斜率
截距
c2
m2 (1 r)m1
跨期预算约束
(c1,c2 ) 0,m2 (1 r)m1
第1期收入全部储蓄时的消费束.
(
c1,
c2
)
m1
m2 1r
,0
m2
第1期发挥最大借贷能力时的
0 0
m1
m1
m2 1r
c1
c2
m2 (1 r)m1
跨期预算约束
(c1,c2 ) 0,m2 (1 r)m1
第1期收入全部储蓄时的消费束.
(
c1,
c2
)
m1
m2 1r
,0
m2
第1期发挥最大借贷能力时的
消费束.
0 0
m1
m1
m2 1r
c1
跨期预算约束
跨期预算约束
收入禀赋的终值
m2
0 0
m1
c1
c2
m2 (1 r)m1
跨期预算约束
(c1,c2 ) 0,m2 (1 r)m1
第1期收入全部储蓄时的消费束.
m2
0 0
m1
c1
跨期预算约束
现在假设消费者在第1期以最大可能消费 掉全部的收入, 那么 c2 = 0.
以消费者在第2期的收入 $m2为基础,他 在第1期最多可以借多少钱呢?
第十章
跨期选择
跨期选择
人们取得的收入往往是间隔性的; 如 每 月的工资.
如何把收入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消费 (在 当前储蓄,在日后消费)?
以及如何为消费融资?
现值和终值
从一些简单的金融数学开始. 两期; 1 和 2. 每期的利率为r.
终值
例如, 当 r = 0.1 那么在1期存入 $100 即 可在2期得到 $110 .
一定量的资金在未来某个时点上的价值.
终值
给定利率为 r 在下一期$1 即为:
FV 1 r.
给定利率为 r 下一期 $m即为:
FV m(1 r).
现值
如果你现在可以支付一定货币,在下一 期可以给你带来 $1.
你现在应当支付多少?
$1?
不. 如果你在现期存入 $1 ,那么下一期 你可以得到 $(1+r) > $1, 所以为下一期 的 $1支付 $1 肯定是一个坏主意.
令 b1为第1期可借入的数量.
跨期预算约束
在第2期仅有 $m2 可以用来偿还第1期的 债务$b1 .
所以 b1(1 + r ) = m2. 即, b1 = m2 / (1 + r ). 所以第1期最大可能的消费水平是
跨期预算约束
在第2期仅有 $m2 可以用来偿还第1期的 债务$b1 .
假设消费者在第1期消费 c1 单位. 其成 本是 $c1 并且储蓄了m1- c1 . 在第2期的 消费即为: c2 m2 (1 r)(m1 c1)
跨期预算约束
假设消费者在第1期消费 c1 单位. 其成 本是 $c1 并且储蓄了m1- c1 . 在第2期的 消费即为:
c2 m2 (1 r)(m1 c1)
m2
0 0
m1
c1
跨期预算约束
c2 (c1, c2) = (m1, m2)即是消费者的 禀赋.
m2
0 0
m1
c1
跨期预算约束
现在假定消费者在1期不消费;那么 c1 = 0 并且消费者的储蓄为s1 = m1.
利率是 r. 在第2期的消费水平会是什么?
跨期预算约束
第2期的收入是 m2. 第1期的储蓄和利息收入总计为(1 + r )m1. 所以第 2期可得到的总收入是
PV 1 $0 91. 1 01
而如果 r = 0.2等价于下一期的 $1的价值 是
PV 1 $0 83. 1 0 2
跨期选择问题
令 m1 和 m2 分别是1期和2期可得到的收 入.
令 c1 和 c2分别是1期和2期的消费. 令 p1 和 p2分别是1期和2期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