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2008年热工学考试试卷

北工大2008年热工学考试试卷
北工大2008年热工学考试试卷

08/09学年《热工学》期末考试班级:姓名:学号:

时间:10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合计30分):

1.理想气体在一热力过程中,其热力学能增加50J ,同时外界对系统做功为100J 。

则该热力系统传给外界的热量为-50 J 。

2.熵增加的过程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3.已知当地大气压为0.1Mpa ,压力容器中被测工质的压力为0.05 MPa ,,此时该工

质压力的测量应选用真空计(真空计或压力表)测压计。

4.卡诺循环热机,从200℃热源吸热,向30℃冷源放热,若吸热功率是10kW,则输出

功率为8.5kW 。

5.某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为14.32kJ/(kg·K),则其定容比热可近似认为等于

10.23kJ/(kg·K) 。

6.水蒸汽的汽化潜热在低温时较大,在高温时较小,在临界温度为零。

7.卡诺循环分别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8.在热传导过程中,热流密度指向温度降低(升高或降低)的方向,因此与该处

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9.理想气体在一刚性绝热容器中自由膨胀,则该气体做功为零,其温度将不变。

10.在蒸汽动力循环中,提高汽轮机入口蒸汽的压力将使循环热效率增大;而提高

出口蒸汽的压力将使循环热效率减小。

11.同一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1

压力,耗功最大的为绝热压缩过程。

12.某种气体经历不可逆吸热过程后,其熵变ΔS> 0;过程的熵流S f> 0;过程

的熵产S g> 0。

13.理想气体多变指数n=0,系统与外界传热量q= h2-h1;多变指数n=±∞,系统与

外界传热量q=u2-u1。

14.某蒸汽动力厂,锅炉的蒸汽产量D=180×103kg/h,输出功率P=55000kW,全厂耗煤

G=19.5t/h,煤的发热值为Q H=30×103kJ/kg。蒸汽在锅炉中的吸热量q=2680kJ/kg。则该动力厂的热效率为41.04% ,锅炉的效率为82.5%。

15. 在三种基本传热方式中,必须依靠宏观运动实现的传递方式是 热对流 ,通过微

观粒子热运动传递热量的方式称为 热传导 ,在真空中亦可实现的传热方式是

热辐射 。

16. 在p-v 图上,n=0.6的气体膨胀过程线位于 定压 线和 定温 线之间,该过程与

外界的换热情况为 吸热 。 二、判断正误(每题1分,合计10分): 1. 气体边膨胀边放热是可能的。( √ )

2. 由理想气体组成的封闭系统吸热后其温度必定增加。( × )

3. 比热是过程量,适用于一切气体,它的大小和过程有关。( × )

4. 物体等温面之间距离越小,表示该处温度变化越剧烈。( √ )

5. 自然界的过程都是朝着熵增的方向进行的,因此熵减小的过程不可能实现。( × )

6. 在一维稳态导热的前提下,平板内部温度分布将呈线性关系。( × )

7.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永远小于1。( √ )

8. 对于过热水蒸气,干度1 x 。( × )

9.

膨胀功、流动功和技术功都是与过程的路径有关的过程量。( × ) 10. 在水的定压加热过程中,饱和水向干饱和蒸汽的转变阶段,由于温度为定值,因此

其热力学能和焓值均保持不变。( × )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合计15分) 1.

卡诺定理

第一种表述: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具有相同的热效率,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第二种表述:在相同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任何不可逆热机的热效率,都小于可逆热机的热效率。

本题回答上述两者之一均可。

2. 孤立系统

与外界既无能量(功、热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3. 流动功 对于开口系统而言,当工质流过热工设备时,推动其流动而作的功称为流动功。

4.

温度梯度 在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或面称为等温线或等温面,而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称为温度梯度。

5. 干度

湿蒸汽中所含有的干饱和蒸汽的质量分数称为湿蒸汽的干度。

四、简答题(每题4分,合计20分): 1.

如图所示,空气工质(绝热指数k =1.4)的四类基本过程线已在图中绘出,完成下列要求:

(1) 在图中标示出四条线分属的过程性质;

(2) 近似画出n=1.2的膨胀过程1-2和n=1.6的压缩过程1-3(状态点1为各过程线交

点位置),并确定这两个过程的功和热量的正负号及热力学能的变化情况(注意:给出必要说明)。

答:基本过程线及多变过程线1-2、1-3如图所示。其中,

根据多变过程性质,211

2

(

)n

p v p v =,1

211

2

(

)

n T v T v -=,若v ↑,则T↓;若v↓,则T ↑。

对于膨胀过程1-2:

∵v ↑,T↓,∴w>0;△u ↓;而T-s 图中,其过程线位于绝热线右侧,过程吸热。 对于压缩过程

1-3:

∵v↓,T ↑,∴w<0;△u ↑;而T-s 图中,其过程线位于绝热线右侧,过程吸热。

2.

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管内热水→内管壁,为对流换热方式;内管壁→管道外壁,为热传导方式;管道外壁→室内空气,为对流换热+热辐射形式。

3.

某发明者自称已设计出一台在540K 和300K 的热源之间循环工作的热机,该热机从高温热源每吸收1000J 的热量可作出450J 的净功。他的设计合理吗?为什么? 答:根据已知条件,向低温热源放热量为:

J W Q Q 550450100012=-=-= 根据克劳休斯不等式,

00185.0300

550540

10002

21

1>=-=+K J T Q T Q

∴设计不合理。

4.

三块相同的金属块被加热到温度T A ,第一块迅速被冷却到环境温度T 0,其熵变为1S ?;第二块在环境中缓慢冷却到T 0,其熵变为2S ?;第三块先与温度为T B (T A >

T B >T 0)的热源接触,达到平衡后再被冷却到环境温度T 0,其熵变为3S ?;试说明这三个过程1S ?、2S ?和3S ?的大小关系,并予以解释。

答:1S ?=2S ?=3S ?,熵是状态参数,只与首末状态有关,由于三块金属的初温、终温均相同,因此熵变相同。

5.

已知在定温过程中,其热量可用下式求解:2111

ln

v q p v v =。众所周知,理想气体的

任一状态参数都可表示为其他状态参数的函数形式,据此是否可以认为定温过程中的热量是一状态量,而与途径无关?为什么?

答:热量是过程量,虽然上式中q 可以表示为p 、v 的函数形式,但式中q 实际含有两个状态点的v 值,因此不能认为q 为状态量。

五、计算/说明题(合计25分):

1. 炉墙由一层耐火砖和一层红砖构成,厚度都为250mm ,热导率分别为0.6W/(m ·K)

和0.4 W/(m ·K),炉墙内、外壁面温度分别维持700℃和80℃不变。(本题6分) (1) 试求通过炉墙的热流密度;

(2) 如果用热导率为0.076 W/(m ·K)的珍珠岩混凝土保温层代替红砖层,并保持通

过炉墙的热流密度及其他条件不变,试确定该保温层的厚度。

解:

(1)根据多层复壁导热计算公式:

2

2

21

1/2.5954

.0250.06

.0250.0807002

1m W t t q w w =--=

+=

λδλδ

(2) 若由珍珠岩混凝土保温层代替红砖层,则根据

2.595076

.06

.0250.0807002

2

21

12

1=--=

δλδλδ+

w w t t q 可得:

mm 5.472=δ

2.

如图所示,T -s 图上给出了两个热力循环:1-2-5-6-1为卡诺循环,1-2-3-4-1为不可逆循环。其中2-3为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4-1为不可逆绝热压缩过程。求: (1) 两循环的净功;

(2) 两循环的热效率。(本题6分)

解:

对于循环1-2-5-6-1:

净功W 1=(2000-300)×(5.6-1.2)=7480kJ/kg 热效率η1=7480/[(5.6-1.2)×2000]=85% 对于循环1-2-3-4-1:

净功W 1=7480+0.5×(1.2-0.8)×1700 + 0.5× (6.6-5.6)×1700=8670kJ/kg

热效率η2=8670/[(6.6-0.8)×300+8670]=83.3%

3.

柴油机气缸中的燃气,膨胀过程开始时的状态为p 1=8MPa ,t 1=1300℃,过程终了时的状态为p 2=0.4MPa ,t 2=400℃,假定燃气具有空气性质,且过程可逆,试按平均比热容计算燃气比熵的变化量,并判断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本题6分) 已知:1300C 0C 1.117p c ??=[kJ/(kg·

K)],400C

0C

1.028p c ??=[kJ/(kg·

K)] 解:

)./(157.1900

1300

117.1400028.11

21

0201

2

21

K kg kJ t t t c t c c t P t P t t P

=-?-?=

--=

kg J p p R T T c p p R T

T c s g P g P

/5.1228

4.0ln

287.01573

673ln 157.1ln ln

ln

d 1

21

22

1

1

2-=?-?=-=-=

??

∵△s<0,∴过程放热。

4.

一定量的空气(p v k c c ==1.4),经过下列四个可逆过程组成的循环,填充下表所缺数据,并完成: (1) 计算循环功及热效率。

(2) 分析各个过程性质,并将该循环定性地表示在p -v 和T -s 图上。(本题7分)

(1) 循环功W=600+1200-600=1200kJ

吸热量Q 1=2100kJ ; 热效率η=W/Q 1=57.2%

(2) 对于空气工质,p v k c c ==1.4;

1-2过程:△H=k ·△U=2100k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H+ W t ,∴W t =0; 因此,1-2为定压过程。

2-3过程:∵Q=0,W>0,∴2-3为绝热膨胀过程。 3-4过程:∵W=0,∴2-3为定容过程。

4-1过程:∵Q=0,W<0,∴4-1为绝热压缩过程。 根据上述分析,该循环的定性表示如下图:

马原试题与答案图文稿

马原试题与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内相应的位置)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P3)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P14)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开放性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P25)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D)(P26)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5.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C)(P51)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P42)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全国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历年试题及答案

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卷 47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据库在磁盘上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B ) A.DB B.文件 C.二维表D.系统目录 2.ER(实体联系模型)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工具之一,它一般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A ) 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 C.内部模型D.外部模型 3.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 B ) A.模式B.外模式 C.内模式D.逻辑模式 4.在文件系统中,所具有的数据独立性是( D ) A.系统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设备独立性 5.在DB技术中,“脏数据”是指( D ) A.未回退的数据 B.未提交的数据 C.回退的数据 D.未提交随后又被撤消的数据 6.关系模式至少应属于( A ) A.1NF B.2NF C.3NF D.BCNF 7.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则属性集BD的闭包(BD)+为( B ) A.BD B.BCD C.BC D.CD 8.设有关系R如题8图所示:(C)

R 则 专业,入学年份(R)的元组数为 A.2 B.3 C.4 D.5 9.集合R与S的交可以用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表 示为( A ) A.R-(R-S) B.R+(R-S) C.R-(S-R) D.S-(R-S) l0.已知SN是一个字符型字段,下列SQL查询语 句( C ) SELECT SN FROM S WHERE SN LIKE′AB%′;的执行结果为 A.找出含有3个字符′AB%′的所有SN字段 B.找出仅含3个字符且前两个字符为′AB′的SN字段 C.找出以字符′AB′开头的所有SN字段

北京工业大学2014马原复习大纲范文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席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地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1.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2. 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4. 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是在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①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到底哪个是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VS 唯心主义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 可知论VS 不可知论(两大阵营) 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把握,是在回答思维是否依赖物质,是在探讨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唯物主义立场(物的社会性、实践性是马哲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不仅自然界具有物质性,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物质”在绝大多数场合都是表示人的社会实践的行为和结果的外在特征的形容词,比如:物质生产、物质力量、人的物质关系、物质生活条件、人的物化,等等。 3.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实践是区分马哲和其他哲学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范畴”区别于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在于其社会性和实践性,强调物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照世界方法的特点在于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一切从关系、活动、过程中去把握事物,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把握事物。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照世界的方式。

操作系统期末试题及答案

《操 作 系 统》 期 末 试 卷 很好地解决了“碎片”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A.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静态分区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D )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C.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设有3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 而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 若用PV 操作作同步机制,则信号量S 的取值范围为 ( A. 2, 1, 0, -1 B . 3, 2, 1, 0 C . 2, 1, 0, -1 , -2 10、在提供虚拟存储的系统中,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主要受( C A.内存空闲块的大小 B .外存的大小 C.计算机编址范围 11、 采用时间片轮转法调度是为了 ( ) ° A.多个终端都能得到系统的及时响应 B ?先来先服务c 优先数高的进程先使用处理器 D ?紧急事件优先处理 12、 () 必定会引起进程切换。 A. —个进程被创建后进入就绪态 B. 一个进程从运行态变成等待态 C. 一个进程从运行态变成就绪态 D ?一个进程从等待态变成就绪态 13、 操作系统根据() 控制和管理进程,它是进程存在的标志。 A.程序状态字 B .进程控制块 C ?中断寄存器 D ?中断装置 14、 ( B )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二维地址结构。 A.固定分区 B.分段 C.分页 D.可变分区 15、 在进程管理中,当( )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 B ?等待某一事件 C .等待的事件发生 D ?时间片用完 二、填空题(20*1分=20分) 1、 在单用户环境下,用户独占全机,此时程序的执行具有 _封闭性 _______ 和_可再现性_° 2、 对于信号量,在执行一次P 操作时信号量-1_ ;当其值为__<0__时,进程应阻塞。在执行V 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_信号量+1 _;当 其值为_<=0__ 时,应唤醒阻塞队列中的进程。 3、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分别是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分别是 __运行 _______ , _就绪_和_阻塞(等待)__° 4、 多道程序环境下的各道程序, 宏观上它们是—并行__运行,微观上是—串行_运行。 5、 在单CPU 系统中有 (n>1)个进程,在任一时刻处于就绪的进程最多是 _^1__个,最少是 __0 _______ 个。 6、 分区管理方案不能实现虚存的原因是 —作业地址空间不能大于存储空间 _ ° 7、 段页式存储管理中,是将作业分 _段__段___________ 内分—页 ______ 。分配以_页 _______ 为单位。在不考虑使用联想存储器快表的情况下, 每条访问内存的指令需要 _______ 3___访问内存。其中第_2_次是查作业的页表。 姓名 一、选择题(15*2分=30分) 在操作系统中,JCB 是指(A A .作业控制块B ?进程控制块 C ?文件控制块D ?程序控制块 并发进程之间(D ) A.彼此无关B.必须同步C.必须互斥 D.可能需要同步或互斥 运行时间最短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种调度算法是( A.优先级调度 B ?响应比高者优先 C )° C .短作业优先 D .先来先服务 某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寄存器长度为 A. 210 B. 211 5、( D )是一种只能进行P 操作和V A ?调度B .进程C .同步D.信号量 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 A.在同一时刻 B .一定在不同时刻 24位,其中页号占 C. 214 操作的特殊变量 ° C .在某一时间间隔内 14位,则主存的分块大小是(C )字节 D. 224 D ?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B. 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D . 1, 0, -1 , -2 )的限制。 D .页表大小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

一、选择题 1 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是 ( )。 A.相同的 B.不同的,自然连接是两表普通连接 C. 不同的,自然连接连接条件无等值要求 D.不同的,自然连接连接条件有等值要求 D 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B 3 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能最长的运算是()。 A.不可再分 B.选择 C.笛卡尔积 D. 除 C 4 设有关系R,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正确的是 ( ) 。 A.R×R B.R-R

C. δf (R) D.∏f (R) C 5 欲从已知关系中按某条件取出两列,则应采取关系代数的()运算 A.选择 B.投影 C.连接 B 6 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五种基本运算为 ( ) 。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 B.并、差、交、选择、投影 C.并、差、选择、投影、乘积 D.并、差、交、选择、乘积 C 7 自然连接是构成新的有效方法。一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 )。 A.元组B.行 C.记录D.属性 D 8 从关系中挑选出指定的属性组成新关系的运算称为()。 A.“选取”运算 B. “投影”运算 C.“连接“运算 D.“交”运算

9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 排序、索引、统计 B. 选择、投影、连接 C. 关联、更新、排序 D. 显示、打印、制表 B 10 逻辑表达式运算的结果是()。 A.数值型 B. 字符型 C.逻辑型 C. 日期型 C 11 设域 D1={a1,a2,a3},D2={1,2},D3={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则D1、D2 和D3 的笛卡儿积的基数为()。 A.2 B. 3 C. 8 D. 18 D 12 下列哪种运算不属于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A. 连接 B. 笛卡儿积 C. 相减 D. 投影 A 13 有两个关系 R和S ,分别包含15个和10个元组,则在R ∪ S,R - S,R ∩S 中不可能出现的元组数目情况是()。 A.15,5,10 B.18,7,7 C.21,11,4 D.25,15,0

(完整版)操作系统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A卷)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共20题) 1、操作系统是一种(B)。 A.通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D.软件包 2、操作系统是对(C)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3、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 A.利用率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4、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B)。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多任务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 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多用户系统 5、所谓(B)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多重处理B.多道程序设计 C.实时处理 D.共行执行 6、(C)操作系统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 A.单用户 B.分布式C.批处理 D.监督 7、下面6个系统中,必须是实时操作系统的有(C)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航空订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A.1 B.2 C.3 D.4 8、在操作系统中,(C)是进行系统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的最小单位。 A.程序 B.指令C.进程 D.作业 9、(D)不是操作系统关心得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 10、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A)。 A.失去了交互性 B.CPU的利用率降低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错 11、系统调用的目的是(A)。 A.请求系统服务 B.终止系统服务 C.申请系统资源 D.释放系统资源 12、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D)。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 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D.动态和静态的特征 13、在进程管理中,当(D)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进程调度选中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的事件发生D.时间片用完 14、如果P、V操作S的初值为4,当前值为-2,那么表示有(B)个等待进程。 A.1 B.2 C.3 D.4 15、系统中有4个并发的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3个,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小资源数是(C)。 A.5 B.7 C.9 D.10 16、在下列(A)情况下,系统会出现死锁。 A.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互相等待它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得分

最新马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 C.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D )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属性,物质是主体

5、时间是( A )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D )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 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7、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 D )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D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1. 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C)。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12. 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C)。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13. 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D)。 A.科学、技术、生产三者浑然一体 B.基本上体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过

北工大07 08 09 13材料科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北京工业大学 试卷七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名词解释 1.脱溶(二次结晶) 2.空间群 3.位错交割 4.成分过冷 5.奥氏体 6.临界变形量 7.形变织构 8.动态再结晶 9.调幅分解 10.惯习面 二、填空 1.晶体宏观对称要素有 (1) 、 (2) 、 (3) 、 (4) 和 (5) 。 2.NaCl型晶体中Na+离子填充了全部的 (6) 空隙,CsCl晶体中Cs+离子占据的是 (7) 空隙,萤石中F-离子占据了全部的 (8) 空隙。 3.非均匀形核模型中晶核与基底平面的接触角θ=π/2,表明形核功为均匀形核功的 (9) ,θ= (10) 表明不能促进形核。 4.晶态固体中扩散的微观机制有 (11) 、 (12) 、 (13) 和 (14) 。 5.小角度晶界由位错构成,其中对称倾转晶界由 (15) 位错构成,扭转晶界由 (16) 位错构成。 6.发生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可分为 (17) 和 (18) 两种类型。 7.固态相变的主要阻力是 (19) 和 (20) 。 三、判断正误 1.对于螺型位错,其柏氏矢量平行于位错线,因此纯螺位错只能是一条直线。 2.由于Cr最外层s轨道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它属于碱金属。 3.改变晶向符号产生的晶向与原晶向相反。 4.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在非平衡冷却条件下得到100%共晶组织,此共晶组织称伪共晶。 5.单斜晶系α=γ=90°≠β。 6.扩散的决定因素是浓度梯度,原子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7.再结晶完成后,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正常晶粒长大和异常晶粒长大。 8.根据施密特定律,晶体滑移面平行于拉力轴时最容易产生滑移。 9.晶粒越细小,晶体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差。

北工大复试_数据库资料

1) C.J. Date 的定义 数据库是存储的业务数据(operational data)的集合,供某企业(enterprise)的应用系统所使用。 (2) J.Martin的定义 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没有不必要的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数据被结构化……” 3) 萨师煊等人的定义 数据库是一个通用的综合性的数据集合,它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且具有最小的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 DB技术的特点: 1)数据冗余小 2)数据独立性 两级映射 (程序与)数据的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3)统一的控制与管理 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性(*)等 1.2 数据库系统 DBS (Database System): 引入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DB、DBMS、应用程序及相应人员组成。 模式(schema):对结构的描述 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 局部逻辑结构 模式(概念模式/逻辑模式) 全局逻辑结构 内模式(存储模式) 存储结构 1)外模式/模式之间的映像: 定义两者对应关系(外模式定义中) 模式改变改映像外模式不改 由此提供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局部逻辑结构独立于全局逻辑结构 2) 模式/内模式之间的映像: 定义两者对应关系(模式定义中) 内模式变改映像模式不变 由此提供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逻辑结构独立于物理结构 数据库管理员(DBA) 一个或一组全面控制、管理DB的人员。 a.定义模式及外模式 b.决定存储结构及存取策略(内模式) c.定义安全性,完整性约束条件 d.监控DB的使用与运行,出现故障时采用的后援、恢复策略。 e.对DB进行改进与重组:原因①需求改变②长期更新性能不佳 事务管理就是确保: 1)事务中的操作或者都执行或者都不执行。 2)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满足所有约定的一致性条件。 3)两个事务同时执行不相互干扰。 4)事务完成后即使系统故障,事务的结果长期保存。 熟练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数据库系统三层模式结构; 数据(逻辑、物理)独立性概念。 掌握: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 数据库系统设计步骤 1.需求分析 对现实世界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整理 2.概念结构设计 以某种形式表述的信息结构 与DBMS无关可与用户交流 简明避免设计出错 通常:E-R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 全局逻辑结构局部逻辑结构 含数据约束 根据具体DBMS使用的数据模型进行设计 与计算机软硬件相关 专业人员进行应用程序设计的依据 通常:一组关系模式 基本表视图 4.数据库物理设计 存储结构方面的设计 数据、索引、日志、备份的 存储位置、存储结构、相应的系统配置。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题答案3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 B )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2.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描述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是( C ) A.外模式 B.内模式 C.逻辑模式 D.存储模式 3.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 B )A.DBS B.DD C.DDL D.DBMS 4.教师实体中有教师号、姓名、部门、任教时间、教龄等属性,其中教龄是一个( A ) A.派生属性 B.多值属性 C.复合属性 D.NULL属性 5.对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关系是一个集合 B.关系是一张二维表 C.关系可以嵌套定义 D.关系中的元组次序可交换 6.若属性X函数依赖于属性Y时,则属性X与属性Y之间具有( B ) A.一对一联系 B.一对多联系 C.多对一联系 D.多对多联系 7.设F是关系模式R的FD集,如果对F中每个非平凡的FD X—Y,都有X是R的超键,则( C ) A.R属于2NF,但不一定属于3NF B.R属于3NF,但不一定属于BCNF C.R属于BCNF,但不一定属于4NF D.R属于4NF 8.关系Rl和R2如下表所示: A.1 B.3 C.6 D.9 9.设四元关系R(A,B,C,D),则下面不正确的是( ) A. )R(B D, ∏ 为取属性D,B的两列组成新关系B. )R( 4,2 ∏ 为取属性的值是4,2的两列组成新关系 C. )R(B D, ∏ 与 )R( 4,2 ∏ 是等价的D. )R(B D, ∏ 与 )R( 2,4 ∏ 是相同关系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ORDER BY子句后只能有一个属性 B.ORDER BY子句所产生的输出只是逻辑排序效果,并没有影响表的实际内容 C.进行有序输出时,如果列中有空值则在升序输出时首先列出空值项,而在降序时最后列出空值项 D.ORDER BY子句中必须指明是升序或降序,不能缺省 12.现要查找缺少成绩(G)的学生学号(S#)和课程号(C#),下面SQL语句中WHERE子句的条件表达式应是:SELECT S#,C# FROM SC WHERE( )A.G=0 B.G<=0 C.G=NULL D.G IS NULL 12.数据库恢复的主要依据是( D )A.DBA B.DD C.文档 D.事务日志 13.不能激活触发器执行的事件是( )A.SELECT B.UPDA TE C.INSFRT D.DELETE 14.SQL Server 2000的主要工具中,执行T-SQL的最佳轻量级工具是( A ) A.查询分析器 B.服务管理器 C.企业管理器 D.事件探查器 15.在ODBC体系结构中,为应用程序加载、调用和卸载DB驱动程序的是( B ) A.ODBC数据库应用程序 B.驱动程序管理器 C.DB驱动程序 D.数据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能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___ 实体标识符_____。 17.数据独立性使得修改数据结构时,尽可能不修改外部应用程序________。 18.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的存储记录格式、存储记录安排和__存取方法______。 19.由于数据的冗余,在对数据操作时常会引起__修改异常______、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20.关系代数运算中,专门的关系操作有:选择、投影、除和_连接_______。 21.SQL语言的条件表达式中字符串匹配操作符是__like______。 22.DBS运行的最小逻辑工作单位是____数据项____。 23.SQL的基本表约束主要有三种形式:候选键定义、外键定义、__域______定义。 24.在复合数据类型中,相同类型元素的有序集合,并且允许有重复的元素,称为__列表类型______。 25.SQL Server 2000引擎对外使用Net-Library抽象层来支持不同的__网络协议______。 1

马原课堂感受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心得体会 时间飞逝,很快马原课就这样接近了尾声,很留恋。在短暂的十六周上课过程中,我不仅仅从王老师的激情讲授中学到了有关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知识,更从老师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介绍中感受到了老师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一种十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些东西有太多的内容值得我们慢慢钻研,慢慢体会,慢慢理解,慢慢消化。为了写读后感曾经拜读过《资本论》的某些篇章和网络上面一些大家对此篇章的看法,还跟同学们探讨过这些问题,不料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我就从经济学的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还望老师见谅。 喜欢王老师的课,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课,将课本内容生动的、连贯的展示出来,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具体的内容抽象化,您总是能用合适的讲解方法更易于我们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经济现象,使我们对问题的把握和理解更到位。有一个朋友很喜欢经济学总会跟我念叨一些东西,久而久之便也对这方面有了一些兴趣,上了您的课,感觉自己在您的引领下慢慢的进入了一个物质的、抽象的经济世界,慢慢对我们生活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的学到了很多知识。 首先,我对劳动价值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也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

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而这两个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产出自己的产品材料。”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仅有一般性的活劳动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与其他的生产性要素相结合才能形成价值,也就是说,从价值形成角度考虑,劳动形成或凝结成价值是有条件的。 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观点是:人们的活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的一般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和财富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却是两个具有不同含义的概念。 其次,我还大致的了解了世界物质性原理。这个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因为世界是物质的所以才有了我们脑海中的意识,意识又分对与错。意识是对物质的反应。因此是先有的物质后有的意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而规律是客观的,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可是利用规律造福人类。在大跃进时期有个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而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就是因为不尊重客观规律,不讲

《操作系统》试卷及答案

卷号:A 二O11-二O12 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 操作系统试题 (09级计算机各专业用)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题分30 20 15 20 15 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CPU利用率低B.不能并发执行 C.缺少交互性D.以上都不是 2.进程的时间片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 A.运行状态变为就绪状态B.运行状态变为等待状态 C.就绪状态变为运行状态D.等待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3.判别计算机系统中是否有中断事件发生,通常应是在。 A.进程切换时B.执行完一条指令后 C.执行P操作后D.由用户态转入核心态时 4.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进 行排列。 A.地址从大到小B.地址从小到大 C.尺寸从大到小D.尺寸从小到大 5.对磁盘进行移臂调度的目的是为了缩短时间。 A.寻道B.延迟C.传送D.启动6.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等待时间的作业调度算法是。A.先来先服务B.轮转C.最高响应比优先D.均衡调度 7.作业调度程序是从处于状态的作业中选取一个作业并把它装入主存。 A.输入B.后备C.执行D.完成 8.在单处理器的多进程系统中,进程什么时候占用处理器和能占用多长时间,取决于。 A.进程相应的程序段的长度B.进程总共需要运行时间多少 C.进程自身和进程调度策略D.进程完成什么功能 9.在多进程的并发系统中,肯定不会因竞争而产生死锁。 A.打印机B.磁带机C.磁盘D.CPU 10.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A.2 B.1 C.3 D.0.5 11.一个进程是。 A.由协处理器执行的一个程序B.一个独立的程序 C.一个独立的程序 + 数据集D.一个独立的程序 + 数据集 + PCB结构12.页式存储管理中的逻辑地址格式是地址。 A.一维B.二维C.三维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3.设有三个进程共享一个资源,如果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则用PV 操作管理时互斥信号量S的可能取值是。 A.1,0,-1,-2 B.2,0,-l,-2 C.1,0,-1 D.3,2,1,0 14.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 A.节省存储空间B.解决命名冲突 C.缩短文件传送时间D.减少系统开销 15.有关资源分配图中存在环路和死锁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图中无环路则系统可能存在死锁B.图中有环路则系统肯定存在死锁C.图中有环路则系统可能存在死锁,也可能不存在死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进程被创建后的初始状态为“就绪状态”。 2.P/V操作是在信号量上定义的两个操作,P操作意味着释放资源,V操作意味着申请资源。 3.吞吐量是指每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作业个数。 总分核分人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真题与答案

2006年10月份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最终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称为() A. B. 内模式外模式 C.概念模式 D.存储模式 答案:B 2.在数据库系统中,把可以相互区别的客观事物称为() A.文件 B.字段 C.实体 D.关键码 答案:C 3.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之间存在着两级映像,使得数据库系统具有较高的() A.事务并发性 B.数据可靠性 C.数据独立性 D.数据重用性 答案:C 4.设关系R和S的元数分别为r和s,则R×S的元数为() A.r+s B.r-s C.r×s D.MAX(r,s) 答案:A 5.设有关系R(A,B,C)和S(D,A),如下图所示,R的主键为A,S的主键为D且外键为A.则关系S中违反参照完整性约束的元组是() A.(1,2) B.(2,NULL) C.(3,3)

D.(4,4)答案:D

6. 有关系R(sno,sname,age),下列关于空值的查询语句中,不能产生正确结果的是() A.SELECTsnameFROMRWHEREage=NULL B.SELECTsnameFROMRWHEREageISNULL C.SELECTsnameFROMRWHERENOT(ageISNULL) D.SELECTsnameFROMRWHEREageISNOTNULL 答案:A 7.在数据库系统中,系统故障造成() A.硬盘数据丢失 B.软盘数据丢失 C.内存数据丢失 D.磁带数据丢失 答案:C 8.在关系模式R(A,B,C)中,F={(A,B)→C,B→C},则R最高达到() A.1NF B.2NF C.3NF D.BCNF 答案:A 9.数据库设计中,用于反映企业信息需求的是() A.ER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网状模型 答案:A 10.在一个ER模型中,有3个不同的实体集和3个不同的二元联系,其中有1个一对一联系、1个一对多联系和1个多对多联系,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转换成关系的数目是() A. 3

北工大马原资料2015

马原 1.什么事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有其后各个时代、各个名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论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为什么说马克思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造了唯物史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的伟大革命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答: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4.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 (1)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 (2)思维能不能正确的认识存在 5.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性 答: 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能动性:(1)有目的性,计划性 (2)创造性 (3)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4)指导控制人的行为

操作系统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操作系统》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虚拟存储管理技术,不能以()存储管理为基础实现。 [A] 分区[B] 分页式 [C] 分段式[D] 段页式 2、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发生页面时就会产生缺页中断,它属于()中断。 [A] 硬件故障[B] I/O [C] 访管[D] 程序 3、固定分区中的重定位方法采用()方法。 [A] 动态重定位[B] 静态重定位 [C] 以上两者均可[D] 随机重定位 4、CPU在管态下可以执行()。 [A] 特权指令[B] 非特权指令 [C] 全部指令[D] 非法指令 5、解决进程间互斥的问题可以使用()。 [A] 信号量和P, V操作[B] 信箱通讯方式 [C] 特权指令[D] 消息缓冲方式 6、一个文件系统采用二级目录结构,它的两张目录分别是()。 [A] 系统目录和子目录[B] 根目录和子目录 [C] 主目录和用户目录[D] 用户目录和子目录 7、将系统资源进行统一编号,实行按顺序分配的策略,可破坏产生死锁的()条件。 [A] 互斥[B] 占有并等待 [C] 不可抢占[D] 循环等待 8、指定一个处理器为主处理器,其它处理器皆为从处理器的多处理器系统是()系统。 [A] 分布式多处理器[B] 集中式多处理器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zzzz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D )。zzzz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zzzz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B实现人权C实现共产主义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B全部哲学C唯物主义哲学D一部分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性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 )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B科学实验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北工大半导体物理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 第一章 1、Si 、GaAs 半导体材料的导带底、价带顶分别在k 空间什么位置?其晶体结构和解理面分别是什么?哪个是直接带隙,哪个是间接带隙?(2006) 2、对于金刚石结构的硅Si 和闪锌矿结构的砷化镓GaAs ,在(111)晶面上,其原子面密度和面间距都是最大,为什么Si 的解理面是(111),而GaAs 不是?(2007) 3、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Eg 、N 型半导体杂质激活能△Ed 以及亲和势X 分别表示半导体电子的什么状态特性?(2009年简答题7分) 4、与真空电子运动相比,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有何不同?(2009年简答题7分) (1-9题 63分,每小题7分(2010)) 5、如图是一个半导体能带结构的E –k 关系; 1)哪个能带具有x 方向更小的有效质量? 2)考虑两个电子分别位于两个能带中的十字线处, 哪个电子的速度更大些? 6、写出硅(Si)和砷化镓(GaAs)的晶体结构、禁带宽度和解理面。?(2011年简答题6分) 第二章 3、高阻的本征半导体材料和高阻的高度补偿的半导体材料的区别是什么?(2006) ? 1 深能级杂质和浅能级杂质概念(西交大) ? 1以硅为例,举例说明掺入浅能级和深能级杂质的目的和作用?(西电) ? 2.什么是浅能级杂质?什么是深能级杂质?列举出半导体硅中各一种杂质元素的例 子。半导体中掺入这些杂质分别起什么作用 ? (2011) 第三章 ? 11、定性画出N 型半导体样品,载流子浓度n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全温区),讨论 各段的物理意义,并标出本征激发随温度的曲线。设该样品的掺杂浓度为ND 。比较两曲线,论述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器件工作温度范围更宽。 (2006-20分) E 0 E 0 k x 1 2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