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儿科学-第6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6、新生儿颅内出血
合集下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 继之,出现皮层抑制症状,如嗜睡、昏迷、四肢张力降低、 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不规则等,重症和早产儿可无 兴奋症状而仅表现抑制状态。
▪ 一般损伤型颅内出血较缺氧性的症状出现得早而重,少数 病例在生后2~3天,才显症状,个别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颅 内出血可到病后1~2月才出现症状。
19
▪ 颅内出血的脑性缺氧以呼吸浅表不规则或暂停为 多见;
32
▪ 5例成年胆囊炎患者,5%gs250ml,vitk1-10mg, ivgtt约3分钟出现胸闷,2例iv地米5mg3例直接换 空糖水后约5分钟缓解。
▪ 请老师及同行朋友们解答是过敏还是药物的副作 用?
33
▪ 另外3例:1例,静滴维生素K1时突然出现咳嗽不止,面色 潮红,口唇略发绀,出冷汗,头晕、胸闷、烦躁不安。查 体:生命征还平稳,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心率增快,律尚 齐,无杂音。腹(-)。2例,是使用后突然晕厥。-----后查说明书,不良反应中明确说明:静推速度过快,都可 出现以上现象。属于过敏反应。经给予更换液体,地米静 推后,均可缓解;晕厥2例用了肾上腺素。
的办法获知。对胎儿进行监测可避免发生宫内缺氧。 ▪ 对策:数胎动,每天早、中、晚各抽出一个小时专心数数
就可以了。
40
健康教育
▪ 第二早,早治疗挽救宝宝生命
▪ 一旦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尽早治疗就能降低死亡率,争 取康复的机会。同时,医生抢救新生儿颅内出血时会采用 多种措施和药物,目的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挽救宝宝的生命, 作为家长需要了解这个病的基本情况,并积极配合治疗。
▪ 常见的后遗症有脑积水,脑穿通性囊变, 运动和智力障碍、四肢瘫痪、癫痫、肌张 力低下
8
意义
密切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护理是协助医生诊断及提高疗效的 重要环节,也是使患儿度过危险期的重要措施。
▪ 一般损伤型颅内出血较缺氧性的症状出现得早而重,少数 病例在生后2~3天,才显症状,个别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颅 内出血可到病后1~2月才出现症状。
19
▪ 颅内出血的脑性缺氧以呼吸浅表不规则或暂停为 多见;
32
▪ 5例成年胆囊炎患者,5%gs250ml,vitk1-10mg, ivgtt约3分钟出现胸闷,2例iv地米5mg3例直接换 空糖水后约5分钟缓解。
▪ 请老师及同行朋友们解答是过敏还是药物的副作 用?
33
▪ 另外3例:1例,静滴维生素K1时突然出现咳嗽不止,面色 潮红,口唇略发绀,出冷汗,头晕、胸闷、烦躁不安。查 体:生命征还平稳,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心率增快,律尚 齐,无杂音。腹(-)。2例,是使用后突然晕厥。-----后查说明书,不良反应中明确说明:静推速度过快,都可 出现以上现象。属于过敏反应。经给予更换液体,地米静 推后,均可缓解;晕厥2例用了肾上腺素。
的办法获知。对胎儿进行监测可避免发生宫内缺氧。 ▪ 对策:数胎动,每天早、中、晚各抽出一个小时专心数数
就可以了。
40
健康教育
▪ 第二早,早治疗挽救宝宝生命
▪ 一旦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尽早治疗就能降低死亡率,争 取康复的机会。同时,医生抢救新生儿颅内出血时会采用 多种措施和药物,目的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挽救宝宝的生命, 作为家长需要了解这个病的基本情况,并积极配合治疗。
▪ 常见的后遗症有脑积水,脑穿通性囊变, 运动和智力障碍、四肢瘫痪、癫痫、肌张 力低下
8
意义
密切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护理是协助医生诊断及提高疗效的 重要环节,也是使患儿度过危险期的重要措施。
〖医学〗新生儿颅内出血ppt

行脑脊液检查。
五、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
头颅B超、CT及MRI 检查
脑脊液检查或硬脑膜 下穿刺
头颅B超对颅脑中心部位 病变分辨率高,因此成为 该类型出血的特异性诊断 手段,应为首选,应在生 后3-7天进行,1周后动 态监测。但蛛网膜下腔、 后颅窝和硬膜外等部位出 血不易发现,需CT、 MRI确诊。
八、预后
❖ 主要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龄及其他 围生期因素有关。
❖ 出血量少者大多可痊愈,出血量多者预 后差。幸存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 /jnejcl xh 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或有产伤史的足月
儿。严重者除一般神经系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脑干 症状,如频繁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可在短时间 内死亡。预后较差,尤其是早产儿。
四、辅助检查:
❖ B超、CT:无创伤性检查。 ❖ 脑脊液检查:血性或皱缩红细胞→蛛血、
脑室出血。 ❖ 病性危重者及体重极低的早产儿不宜进
蛛网膜下腔出血(产伤) 无症状或第2天出现阵发性惊厥(脑积水)
硬脑膜下出血(产伤)
①亚急性:24h后出现惊厥、偏瘫、硬膜下积液 ②急性大量:生后数小时内死亡
❖ 不同部位出血的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脑实质出血 多因小静脉栓塞后使毛细血管压力增高、 破裂而出血。如出血部位在脑干,则早期可发生瞳 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前囟张力可不 高。主要后遗症为脑瘫、癫痫和精神发育迟缓。下 肢运动障碍较多见。
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 病毒感 染等诱 因,约1/3患病 前有上 呼吸道 感染。 病程7~ 10天。 (一 )寒战 、高热 :典型 病例以 突然寒 战起病 ,继之 高热, 体温可 高达39℃~40℃,呈 稽留热 型,常 伴有头 痛、全 身肌肉 酸痛, 食量减 少。抗 生素使 用后热 型可不 典型, 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五、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
头颅B超、CT及MRI 检查
脑脊液检查或硬脑膜 下穿刺
头颅B超对颅脑中心部位 病变分辨率高,因此成为 该类型出血的特异性诊断 手段,应为首选,应在生 后3-7天进行,1周后动 态监测。但蛛网膜下腔、 后颅窝和硬膜外等部位出 血不易发现,需CT、 MRI确诊。
八、预后
❖ 主要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龄及其他 围生期因素有关。
❖ 出血量少者大多可痊愈,出血量多者预 后差。幸存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 /jnejcl xh 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或有产伤史的足月
儿。严重者除一般神经系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脑干 症状,如频繁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可在短时间 内死亡。预后较差,尤其是早产儿。
四、辅助检查:
❖ B超、CT:无创伤性检查。 ❖ 脑脊液检查:血性或皱缩红细胞→蛛血、
脑室出血。 ❖ 病性危重者及体重极低的早产儿不宜进
蛛网膜下腔出血(产伤) 无症状或第2天出现阵发性惊厥(脑积水)
硬脑膜下出血(产伤)
①亚急性:24h后出现惊厥、偏瘫、硬膜下积液 ②急性大量:生后数小时内死亡
❖ 不同部位出血的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脑实质出血 多因小静脉栓塞后使毛细血管压力增高、 破裂而出血。如出血部位在脑干,则早期可发生瞳 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前囟张力可不 高。主要后遗症为脑瘫、癫痫和精神发育迟缓。下 肢运动障碍较多见。
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 病毒感 染等诱 因,约1/3患病 前有上 呼吸道 感染。 病程7~ 10天。 (一 )寒战 、高热 :典型 病例以 突然寒 战起病 ,继之 高热, 体温可 高达39℃~40℃,呈 稽留热 型,常 伴有头 痛、全 身肌肉 酸痛, 食量减 少。抗 生素使 用后热 型可不 典型, 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第九版儿科学配套课件 6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 足月儿(full term infant):37周≤GA<42周(259~293天) ➢ 早产儿(preterm infant):GA<37周(<259天) ➢ 过期产儿(post term infant):GA≥42周(≥294天)
早产儿
足月儿
过期产儿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出生1h内的体重 ➢正常出生体重儿(normal birth weight,NBW):BW≥2500g并≤4000g ➢巨大儿(macrosomia):BW>4000g ➢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LBW):BW<2500g,大多是早产儿
早产儿
绛红、水肿和毳毛多 头更大,占全身比例1/3 细而乱 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 无结节或结节<4mm
睾丸未降或未全降 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未达指、趾端 足底纹理少
足月儿
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头大,占全身比例1/4 分条清楚 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直挺 结节>4mm,平均7mm
睾丸已降至阴囊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 达到或超过指、趾端 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心脏病
呼吸系统疾病
严重贫血
吸毒吸烟
孕母因素
多胎妊娠
糖尿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 年龄过大 症
或过小
胎盘老化 梗塞
胎盘早 剥
胎盘因素
前置胎盘
脐带绕颈
脐带脱垂
脐带因素
脐带过短
脐带打结
早产儿
巨大儿
宫内感染
胎儿胎因儿素因素
呼吸道梗阻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畸形
胎头吸引
头盆不称
分娩因素
臀位 产程延长或急产
早产儿
足月儿
过期产儿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出生1h内的体重 ➢正常出生体重儿(normal birth weight,NBW):BW≥2500g并≤4000g ➢巨大儿(macrosomia):BW>4000g ➢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LBW):BW<2500g,大多是早产儿
早产儿
绛红、水肿和毳毛多 头更大,占全身比例1/3 细而乱 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 无结节或结节<4mm
睾丸未降或未全降 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未达指、趾端 足底纹理少
足月儿
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头大,占全身比例1/4 分条清楚 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直挺 结节>4mm,平均7mm
睾丸已降至阴囊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 达到或超过指、趾端 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心脏病
呼吸系统疾病
严重贫血
吸毒吸烟
孕母因素
多胎妊娠
糖尿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 年龄过大 症
或过小
胎盘老化 梗塞
胎盘早 剥
胎盘因素
前置胎盘
脐带绕颈
脐带脱垂
脐带因素
脐带过短
脐带打结
早产儿
巨大儿
宫内感染
胎儿胎因儿素因素
呼吸道梗阻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畸形
胎头吸引
头盆不称
分娩因素
臀位 产程延长或急产
儿科学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课件

02
提倡母乳喂养,减少感 染和过敏的风险。
03
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制 度,早期发现和治疗先 天性畸形和代谢性疾病 。
04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减 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03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
颅内出血的病因及分类
病因
新生儿颅内出血通常是由于产伤 、早产、缺氧或感染等原因导致 脑血管破裂出血。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颅内出血可分为 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实质出血和脑室内出血等类型 。
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
黄疸
吐奶
生理性黄疸可自然消退,病理性黄疸 需及时就医。
少量多餐,喂奶后轻拍背部排出空气 。
红臀
保持皮肤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干燥,使用护臀霜预防 。
02
新生儿疾病概述
新生儿疾病分类
01
02
03
04
感染性疾病
如新生儿肺炎、脐炎等,由细 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先天性畸形
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消化 道畸形等。
颅内压药物等。
康复与预后
康复训练
对患儿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肢 体功能训练、智力开发等,促进
神经功能恢复。
定期随访
定期对患儿进行随访,评估其生 长发育和神经功能状况,及时调
整康复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对 预后进行评估,为家长提供科学
的治疗建议。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典型案例分析
代谢性疾病
如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
免疫性疾病
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红斑 狼疮等。
新生儿疾病常见症状
01
02
03
04
第九版儿科学配套课件 6.13 新生儿出血症

• 出血量一般不多,呈自限性 • 个别严重出血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 除皮肤、胃肠道等常见部位出血外, 可有颅内出血且死亡率高
• 幸存者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因
• 多见于纯母乳喂养、慢性腹泻、肝
• 多与母亲产前服用干扰维生素K代谢 •生
的药物有关
临床分型及表现
早发型
经典型
晚发型
发病时间 • 生后24小时内
• 生后第2~7天 • 早产儿可迟至生后2周
• 生后1~3个月
• 轻重程度不一 • 轻者仅皮肤少量出血或脐残端渗血
临床表现
• 严重者表现为皮肤、消化道、头颅 等多部位、多器官出血
• 皮肤瘀斑、脐残端渗血、穿刺或注 射部位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治疗
➢ 维生素K1:给予1~2mg静脉滴注,出血可迅速停止,通常数 小时内凝血因子水平即可上升,24小时完全纠正
➢ 出血严重者可输新鲜冰冻血浆10~20ml/kg,或凝血酶原复 合物以提高血浆中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水平
预防
➢ 母孕期服用干扰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应在妊娠最后3个月及分娩前各注 射1次维生素K1 10mg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儿科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
《儿科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映机体维生素K缺乏状况和评估疗效的敏感指标,可反映机体是否存在亚临床维 生素K缺乏 ➢ 维生素K测定:临床应用受限
诊断
➢ 根据有高危病史、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 维生素K治疗有效即可诊断
• 除皮肤、胃肠道等常见部位出血外, 可有颅内出血且死亡率高
• 幸存者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因
• 多见于纯母乳喂养、慢性腹泻、肝
• 多与母亲产前服用干扰维生素K代谢 •生
的药物有关
临床分型及表现
早发型
经典型
晚发型
发病时间 • 生后24小时内
• 生后第2~7天 • 早产儿可迟至生后2周
• 生后1~3个月
• 轻重程度不一 • 轻者仅皮肤少量出血或脐残端渗血
临床表现
• 严重者表现为皮肤、消化道、头颅 等多部位、多器官出血
• 皮肤瘀斑、脐残端渗血、穿刺或注 射部位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治疗
➢ 维生素K1:给予1~2mg静脉滴注,出血可迅速停止,通常数 小时内凝血因子水平即可上升,24小时完全纠正
➢ 出血严重者可输新鲜冰冻血浆10~20ml/kg,或凝血酶原复 合物以提高血浆中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水平
预防
➢ 母孕期服用干扰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应在妊娠最后3个月及分娩前各注 射1次维生素K1 10mg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儿科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
《儿科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映机体维生素K缺乏状况和评估疗效的敏感指标,可反映机体是否存在亚临床维 生素K缺乏 ➢ 维生素K测定:临床应用受限
诊断
➢ 根据有高危病史、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 维生素K治疗有效即可诊断
《生儿颅内出血》课件

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时机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 来判断,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 果。
护理和康复
护理和康复对于颅内出血患者的恢复 至关重要,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和提高患者的 认知康复等,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 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
02
病因和病理
病因
病因概述
产伤
早产
缺氧
感染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 主要包括产伤、早产、 缺氧和感染等。这些因 素可能导致颅内血管破 裂或血液回流受阻,引 起颅内出血。
产伤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 要发生在难产或急产时 。分娩过程中,胎儿头 部受到挤压或牵拉,可 能导致颅内血管撕裂或 破裂。
头颅CT扫描
对于颅脑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可以考虑进 行头颅CT扫描。但这种方法存在辐射风险,应谨 慎使用。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儿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 ,有助于判断出血的原因和程度。
04
治疗和护理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颅内出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目的是降低颅内压、控制出血和预 防并发症。
主要由于新生儿脑部血管破裂引起, 常见原因包括产伤、早产、低出生体 重、缺氧等。
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和影响
发病率
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较高,根据不 同研究,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约为15%。
影响
生儿颅内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 统后遗症,如脑积水、脑瘫、智力低 下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早期诊断 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生儿颅内出血》课件
目 录
• 引言 • 病因和病理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治疗和护理 • 预防和预后
01
引言
什么是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ppt课件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
04 措施
孕期管理和保健对预防新生 儿颅内出血的影响
孕期保健对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重要性 数据显示,孕期定期体检、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的孕妇,新生儿颅 内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了30%。 早期识别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重要性 新生儿颅内出血若在出生后6小时内发现和处理,生存率高达90%, 延迟则下降至15%。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及时有效处理 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使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死亡率由40%降低到 10%-20%。 预防孕期高血压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影响 孕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重要诱因,控制好血压可 减少50%的发病风险。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
新生儿颅内出血
常见症状
新生儿颅内出血 症状包括呕吐、
嗜睡等。
早期识别 处理方式
及时就医
体征
新生儿颅内出血 的风险因素和高 危人群
新生儿颅内出血高发性 据统计,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约为1%-3%,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 因之一。 早产儿为高风险人群 根据研究,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2周)颅内出血的风险比足月儿高出近5倍。 缺氧、窒息增加出血风险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因缺氧或窒息导致的脑部损伤,是引发颅内出血的重要诱 因。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在 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
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早期诊断 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数据,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检出率达到90% 以上,且无创伤、快速,适合新生儿使用。 CT扫描对颅内出血的定位和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一项研究,CT能准确判断出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其敏感性达到 100%,有助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MRI对颅内出血的长期追踪和预后评估 一项发表在《儿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MRI可以有效评估新生儿颅 内出血的恢复情况和远期预后,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儿科学(第九版)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五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黄嘌呤脱氢酶
Ca2+
பைடு நூலகம்
次黄嘌呤氧化酶
O2
蛋白水解酶
尿酸+O2-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18
儿科学(第9版)
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
能量持续衰竭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突触后谷氨酸回摄↓
突触间隙内谷氨酸↑
突触后谷氨酸受体激活
12
儿科学(第9版)
选择性易损区(selective vulnerability)
脑组织内在特性不同而具有对损害特有的高危性
足月儿
早产儿
大脑矢状旁区脑组织
脑室周围的白质区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13
儿科学(第9版)
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6
儿科学(第9版)
病因
缺氧 是核心 围生期窒息 是最主要的病因 其他 出生后肺部疾患
心脏病变 大量失血或重度贫血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7
儿科学(第9版)
缺氧、高碳酸血症
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压力被动性脑血流
血压高
血压低
脑血流过度灌注
脑血流减少
颅内出血
缺血性脑损伤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14
儿科学(第9版)
脑组织代谢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学(第9版)
临床特点
主要发生于GA<32周、BW<1500g早产儿,GA愈小、BW愈低,发病率愈高 出血发生时间50%在生后<24h,90% 在<72h仅少数发病较晚 预后
Ⅰ级~Ⅱ级绝大部分预后良好 Ⅲ级~Ⅳ级出血者死亡率较高,幸存者常合 并梗阻性脑积水,遗留智力、运动发育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外侧中央沟及大脑表面沟多发浅条状及点状高密度影, 蛛网膜下腔出血(箭头所示),大脑弥漫性水肿
儿科学(第9版)
脑实质出血 IPH intraparenchymal hemorrhage
常见于足月儿,由于小静脉栓塞、毛细血管压力增高、破裂所致。 出血部位、量不同,临床表现及预后而异。 少量点片状出血,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脑干出血可出现瞳孔变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PVH-IVH
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头颅影像学检查分为四级
Ⅰ级 室管膜下出血 Ⅱ级 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 Ⅲ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 Ⅳ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儿科学(第9版)
Ⅰ级 Ⅲ级
Ⅱ级 Ⅳ级
儿科学(第9版)
预后
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龄及其他围生期因素有关
早产儿 Ⅲ、Ⅳ级PVH-IVH
严重慢性缺氧 脑实质大量出血
预后差!
死亡率高,存活者留有 神经系统后遗症
儿科学(第9版)
预防
加强孕妇保健工作,提高产科技术减少围生儿窒 息和产伤;对患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及时治疗。
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医源性颅内出血发生
目录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作者 : 刘伟、常立文
单位 : 华中科技大学
第六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重点难点
掌握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
熟悉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分类
了解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和治疗
儿科学(第9版)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预防
儿科学(第9版)
18
儿科学(第9版)
头颅B超
A.左矢状切面
B.右矢状切面
室管膜下出血,双侧室管膜下强回声光团(箭头)
儿科学(第9版)
头颅B超
左矢状切面:室管膜下出血(箭头) 侧脑室内出血(箭头) 侧脑室无扩张
脑室内出血伴室管膜下出血
儿科学(第9版)
头颅B超
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
冠状切面 : 双侧脑室内出血, 侧脑室明显扩大, 左侧更明显
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脑干症状。 主要后遗症为脑瘫、癫痫和精神发育迟缓。
儿科学(第9版)
头颅B超
冠状切面:双侧大脑半球团块 状强回声光团,左侧更重,脑 中线轻度移位→脑实质出血( 箭头)
脑实质出血
儿科学(第9版)
头颅CT
HIE并皮层下多发灶状出血(箭头) 白质小血肿(箭头) 白质广泛性水肿
激惹、嗜睡、昏迷 增快或减慢、呼吸不规则或暂停 前囟隆起、脑性尖叫、惊厥 凝视、斜视、眼球震颤 不对称、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增高、减弱或消失 不明原因苍白、黄疸、贫血
儿科学(第9版)
分型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实质出血 硬脑膜下出血 小脑出血
儿科学(第9版)
小脑出血
矢状切面
冠状切面显示小脑部位弥漫性强回声改变,左矢状切面示小脑回声显著增强,小脑失去
正常形态,边缘不规则→小脑出血(箭头)
儿科学(第9版)
头颅CT:提示小脑出血
头颅MRI:可见小脑出血
儿科学(第9版)
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 提供诊断线索
头颅B超、CT、MRI 确诊
儿科学(第9版)
头颅B超
毛细血管破裂
室管膜下出血
穿破室管膜
脑室出血
血液外渗
脑室周围白质出血
儿科学(第9版)
儿科学(第9版)
缺血缺氧
窒息缺氧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压力被动性血流
脑血管扩张
动脉压
脑内毛细血管缺 血性损伤出血
动脉压
血管内压
脑内毛细血管 破裂出血
静脉淤滞、血栓形成
脑静脉血管 破裂出血
儿科学(第9版)
产伤 其他
损伤性
32
儿科学(第9版)
头颅CT
右侧室管膜下出血(箭头) 白质血肿 (箭头)
儿科学(第9版)
头颅MRI
弥漫性皮层下出血(箭头) 基底节出血(箭头) 弥漫性水肿
儿科学(第9版)
硬脑膜下出血 SDH
subdural hemorrhage
硬脑膜下腔(红箭头所示)
35
儿科学(第9版)
临床特点
是产伤性颅内出血中最常见的类型 多见于巨大儿、臀位异常难产、高位产钳 助产儿硬膜下血窦及附近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 出血量少,无症状,少数数月后发生慢性硬脑膜下积液 出血量多,出生24h后出现惊厥、偏瘫或斜视 严重的小脑幕、大脑镰撕裂和大脑表浅静脉破裂导致严重后颅凹出
治疗脑积水
减少脑脊液 乙酰唑胺 50~100mg/(kg·d),分3~4次口服
Ⅲ级~Ⅳ级PVH-IVH 病情稳定后(生后2周左右)连续腰椎穿刺, 每日或隔日1次,总疗程2周至1个月, 防止粘连和脑积水(此法尚存争议)
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外引流,以缓解脑室内压力 顶骨帽状腱膜下埋置储液器(Ommaya reservoir) 脑室-腹腔分流术
儿科学(第9版)
头颅CT
脑室内出血、脑室扩大
儿科学(第9版)
primary subarachoid hemorrhage
儿科学(第9版)
临床特点
出血原发部位在蛛网膜下腔内,是新生儿颅内出血中较常见一种类型 病因 主要为缺氧、酸中毒、产伤 多数出血量少,无临床症状,或易激惹、肌张力异常等轻的神经系统表现,
多于1周内恢复正常 部分生后第2天发生惊厥,但发作间歇表现正常 预后 大多数良好,极少数因大量出血短期内死亡或遗留交通性或阻塞性
脑积水
儿科学(第9版)
头颅B超
蛛网膜下腔出血
冠状扫描:示蛛网膜下腔 (E)和 半球裂隙(I)显著增宽,蛛网膜 和皮层表面回声增强,S为矢状窦
儿科学(第9版)
头颅CT
硬脑膜下出血
儿科学(第9版)
其他
新生儿凝血功能不足、肝功能不成熟 其他出血性疾病 母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孕期用苯妥英钠、苯巴比
妥、利福平等药物 不适当输入高渗溶液(碳酸氢钠、葡萄糖钙、甘露醇等)
→毛细血管破裂
儿科学(第高 眼征 瞳孔 肌张力 其他
本章小结
新生儿颅内出血由多种病因引起,主要与早产、缺氧缺血、外伤等因素引 起;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但确诊需依靠头颅影像学检查,包 括头颅B超、CT和MRI等检查。三种检查方式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治疗包 括支持疗法、止血、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和治疗脑积水等综合性治疗。
谢谢观看
包括 原发性小脑出血 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扩散至小脑 静脉出血性梗死 产伤引起小脑撕裂
儿科学(第9版)
临床特点
多见于GA<32周、BW<1500g的早产儿或有 产伤史的足月儿
严重者出现脑干症状频繁呼吸暂停、瞳孔变化、 心动过缓,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儿科学(第9版)
头颅B超
冠状切面
胎位不正、胎儿过大、产程延 长等使胎儿头部过分受压 高位产钳,胎头吸引器、急产、 臀牵引等机械性损伤
频繁操作: 头皮静脉穿刺 吸痰、搬动、气管插管等 机械通气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
儿科学(第9版)
胎儿过大
胎位不正
胎儿头部 过分受压
产程延长
儿科学(第9版)
胎头吸引
臀牵引 机制性损伤 产钳助产 天幕、大脑镰撕裂、脑表浅静脉破裂
儿科学(第9版)
头颅B超
脑室内、脑实质出血
冠状切面:右侧脑室内出血(箭头) 破入临近脑实质→右颞-枕叶脑实质 出血(箭头)
儿科学(第9版)
头颅CT
室管膜下出血(箭头)
室管膜下(箭头) 侧脑室体部出血(箭头)
儿科学(第9版)
头颅CT
脑室内出血(箭头) 脑室扩大(箭头)
侧脑室积血(箭头) 左侧脑室旁脑实质小血肿(箭头) 右室管膜下出血(箭头)
儿科学(第9版)
支持疗法
保持患儿安静,尽可能避免搬动及刺激性操作 维持正常的PaO2、PaCO2、pH 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及灌注压
儿科学(第9版)
止血
维生素K1 5mg/d 维生素C 0.1~0.5/d 止血敏 0.125g/d
儿科学(第9版)
控制惊厥
首选 苯巴比妥钠 负荷量20mg/kg,15~30分钟内静脉滴入 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可加用10mg/kg 12~24小时后给维持量,为5mg/(kg·d)
及脑干等B超和CT不易探及部位病变是确诊各 种颅内出血、评估预后的最敏感检测手段。
儿科学(第9版)
脑脊液检查
需与其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鉴别时进行 镜下:可见皱缩红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糖含量降低,5~10天最明显 乳酸含量低
儿科学(第9版)
治疗
支持疗法 止血 控制惊厥 降低颅内压 治疗脑积水
血,引起脑干压迫症状、出生后数小时死亡
儿科学(第9版)
头颅B超
硬脑膜下出血
冠状切面:右侧大脑半球(顶 额颞叶)表面大片无回声暗区 ,脑实质受压变形(箭头) 右侧硬脑膜下大量出血
儿科学(第9版)
头颅CT
硬脑膜下出血(箭头所示)
儿科学(第9版)
头颅MRI
生后3d
生后17d
儿科学(第9版)
小脑出血 CH cerebellar hemorrh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