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重庆风土文化人情特色

重庆风土文化人情特色

重庆风土文化人情特色一.风土人情1.山城山即是城,城即是山。

清末名臣张之洞曾这样吟咏重庆:“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

”城市依山而建,道路高低不平,建筑错落有致。

以重庆母城渝中半岛为例,它是典型的低丘、台地地貌,整个半岛就是一个突起的山脊,朝天门沙嘴海拔168米,解放碑地区平均海拔249米,枇杷山海拔340米,鹅岭海拔约400米,而这些落差都是在9平方公里的渝中半岛上,你可以想象城市的高楼大厦是怎样的起伏,道路是怎样的徊转,山城是多么的有特色了。

” 因此叫别称山城,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山城。

2.江州.桥都重庆古称江州,两江相汇在朝天门,即嘉陵江和长江,重庆人与这两条江有着深厚的感情,生活也与之息息相关。

重庆是一个具有浓厚码头文化的城市,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到如今依然能听到那别具特色的汽笛声,两江各处码头甚是繁盛。

有江的地方必然有桥,而重庆山山各异,水水不同,每一次跨越山水都依靠建桥技术的进步与创新,茅以升桥梁委员会2005年年会认定:重庆是中国惟一的“桥都”,主城跨江大桥22座,都各具特色。

3.雾都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

重庆是名符其实的“雾都”,而重庆壁山县的云雾山全年雾日多达204夭,堪称“世界之最”4.火炉夏季35℃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19.3天,37℃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4.5天;夜间28℃以上的最低气温,平均每年13.2天,30℃以上的最低气温平均每年1.9天。

再加上“满城无风”的闷热,难怪拥有了“火炉”之名5.麻辣.火锅重庆人好辣就像他们的性情一样,男的火爆,女的麻辣,重庆以码头文化起源,所以重庆人素来行事果断,耿直,豪爽之称,脾气也大的死人,好斗。

重庆人爱吃火锅人人皆知,重庆被授予为火锅之城,遍布大街小巷的火锅店满目皆是。

除此之外还爱好像串串香,烧烤,夜啤酒,麻辣烫,坝坝舞这样的生活。

家乡重庆的风土人情

家乡重庆的风土人情

家乡重庆的风土人情重庆民族风情重庆直辖市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巴国的核心地带。

重庆地区大江纵横,山地连绵,峡高林密,气温湿润炎热,培育了巴渝人的聪明、智慧、忠义、勇敢的民风。

巴渝人杰地灵,项才辈出,在近现代更是帅星闪耀。

古代曾有蜀出相,巴出将的说法。

但尽管巴人在古代武王伐纣和秦楚争战中都有见诸史籍的出色表现,但因偏于一隅,有名的帅才在历史上少见载。

三国时有名将严颜和甘守;明末有石柱地区的土家族女将军秦良玉,她带兵转战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戎马一生,战功累累,堪称古今中外第一流的巾帼豪杰。

近代随着巴渝地区的日益开放,更多的巴渝儿女走出峡谷,成就了一大批有作为的英雄人物,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邹容是最早的开拓者,一篇《革命军》震醒了国人。

赵世炎、杨公是中共早期的领袖人物。

中国人民的杰出领袖邓小平的故乡广安县属于古巴渝地域,20年代邓小平就是由重庆启程到法国,开始了叱咤风云的一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有几位都出于古巴国所属的地域,刘伯承、聂荣臻两位元帅和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乡直接属于今天重庆市的范围。

重庆人刚直重义,热情好客,开放而不排外,善于学习和吸纳外来的先进文明。

古代曾经历过数次流民迁移和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重庆较早开埠并与长江龙头城市上海建立了紧密联系;在抗战时期沿海人民大举内迁,全国精英云集重庆;60年代大三线建设,又汇集了一大批人才;改革开放使重庆又走在西部各城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重庆人大量走出山城到沿海谋求发展……这一次次的对内对外的大开放,促成了巴文化同中国传统精英文化特别是沿海文化的融合,使重庆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渝民风与世情。

外来移民为重庆带来了先进的文化,重庆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文化氛围,使外来移民也自然就是有了巴渝人豪爽剽悍,忠诚热情的阳刚的之气。

重庆这一古老的城市,润流着古代巴人的血液和传统,并以其独特的山水地貌,培育了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山的脊,山的梁,大山的胆略和气魄;江的浪,江的峰,大江的开阔和胸怀。

重庆人的性格

重庆人的性格

重庆人的性格1 .重庆人的性格在西部城市中,如果说有皇城血统的西安人多显"王者之气",有道教气养的成都人多显"皇民之悠",那么有多元脉动的重庆人多显的便是"兼容之性"。

如果要进一步细解"兼容之性"中的重庆人人文性格的内涵,可用这样的词来概括,即:偏安一隅能苟生,依托山水能独行;汗流浃背也无妨,爬坡上坎特精神;守在本土可安居,走出盆地可融情;上江下江加湖广,巴渝人兼八方性。

豪爽率直麻辣烫,打滚吊皮啥都行;吃苦耐劳揉谦和,眼尖手快多灵性。

总起来说,重庆人性格有三大特点:(1)火辣外向。

重庆人出门就上坡,挤公交车犹如冲锋陷阵,夏天持续的高温把桌椅板凳都烤热了,冬天绵绵不尽的大雾使重庆人性格烦躁,他们动手不动口,性格刚烈而火辣。

这是重庆人很独特的性格特征。

虽然今天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实在很少,但他们仍是没有"城府",没有假装的深沉,没有人性的装饰,有的只是真诚和热情,请客说一不二,不会虚情假意,体现出人性的本色、饮食的本味、生活的原生态。

重庆人吵架,说不上三句话,就会提刀提砖头砸人,重庆人为朋友而打架的事儿也不少,满口脏话,女孩子也不例外。

有一个重庆的作家把重庆人称为"野蛮的汉族"。

重庆人为人坦荡,个个都想充当英雄角色。

(2)豪爽耿直。

重庆人的耿直和豪爽闻名全国。

"耿直"在重庆人口中是"正直"、"真诚"、"果断"、"公正"以及"不虚伪"、"不做作"等意思的代名词,这些意思均源自于重庆人性格豪爽刚烈、粗犷顽强、乐观豁达、刚直重义、坚韧忠勇、吃苦耐劳、热情勤劳的秉性。

没有规矩,也就习惯不守规矩,重庆人将它美其名曰敢做敢干,什么都不怕。

重庆古来就是一座大码头,因而重庆人有山民的习气,多自然的率真、质朴。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重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其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长江上游,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多个省份接壤,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征。

本文将就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进行浅析。

一、特色地名重庆的地名一般都有特殊的含义,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渝”字,即重庆这个城市的别称。

渝字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上面是“火”字,下面是“山”字,代表了重庆位于火山地区。

此外,重庆还有其他特色的地名,如“洪崖洞”、“磁器口”、“南滨路”等。

二、地理特征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势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山地和高原,另一部分为平原和丘陵。

其中最著名的是重庆市区的山城之一,因此重庆被称为中国“山城”。

在城市的西南部,有一个被称为“巴渝”的地区,它包括了泸州、宜宾、乐山、重庆等地。

这个地区的特色是崇山峻岭,河流纵横,景色优美,地形险峻。

因此,巴渝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具有特别的地理特征。

重庆市内的一条著名的河流是嘉陵江,它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也是中国八大河流之一。

这条江流经了峡谷、峡湖、平原等多种地形,对于重庆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文化特征重庆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巴文化的中心之一,是中国两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文化特色十分明显,表现在美食、建筑、工艺等多个方面。

重庆的火锅是著名的,而且有多种不同的口味,如麻辣、清汤等。

此外,重庆的建筑风格也很独特,主要是以青砖木构为主,又注重雕刻和浮雕,装饰精美。

工艺方面,重庆有磁器口、白帝城等代表性的古镇,这些地方保存了很多传统手工艺品,如瓷器、木雕、织锦等,这些艺品体现了重庆地方文化的特点。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重庆是一座拥有丰富地名地理文化特征的城市,其独特的地名和地理环境既反映了历史沿革的痕迹,也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地理特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从而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地名的历史沿革重庆的地名具有悠久的历史沿革,这些地名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重庆名为“重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的时代,当时称为“巴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该地成为巴郡。

汉代以来,巴郡一直是巴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直到南宋时期,重庆成为中国五大重镇之一,名声大振。

而现在的“重庆”一词则是起源于元代,成为了现在这座城市的名字。

重庆的地名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沙坪坝、渝中区等地名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一个地名都和当地的历史事件、文化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地名的沿革史,不仅揭示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还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

二、地理环境的地质特征重庆地理环境独特,地质特征明显。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的盆地中,地势起伏,山高谷深,河流纵横交错。

特别是渝中半岛、嘉陵江、长江等地形地貌特征鲜明,形成了重庆独特的地理风貌。

这些地理特征不仅塑造了重庆的独特面貌,也影响了当地的气候、生态环境和人文风情。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还以其“山城”之称享誉天下。

这里山峦叠嶂,层峦迭嶂,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城市建设在崇山峻岭之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重庆成为了一座自然风光优美的城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地名反映的民俗文化透过地名,我们也可以窥见重庆的民俗文化。

南山、北斗、洪崖洞等地名,都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俗。

南山是重庆的一座名山,也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地方。

南山风景区以其险峻的山峦、秀丽的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著称,是重庆乃至中国西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北斗是重庆的一个地名,区域内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也是重庆的重要景区之一。

洪崖洞则是重庆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重庆是一座充满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特色地名和地理文化特征。

它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座多山城市,也是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

这种地理位置造就了重庆独特的地名和地理文化特征,让这座城市拥有着独特的魅力。

重庆的地名反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上,重庆曾是中国的重要商贸城市,也曾是著名的军事要塞。

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重庆涌现出了许多富有历史意义的地名,如洪崖洞、市中心、江北机场、渝中区等。

这些地名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让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重庆丰富的历史底蕴。

洪崖洞是一处古老的石刻洞窟,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的石刻和壁画,是重庆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之一,反映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重庆的地理文化特征也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是一座多山城市,其地理文化特征就是与山有关的,比如重庆又称“山城”,这是因为其城市地区大部分都建在山地地形上,使得整座城市呈现出了起伏不平的地势。

这种山城地形让重庆拥有了绵延不绝的山间小路、临江居高盖、坡地基业、重峦叠嶂的独特景观。

山城地形不仅为重庆增添了美丽的景色,也影响了重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

在重庆,山地地形促使民众建筑在高地上,形成层层叠叠的楼房,形成独特的山城风貌,这种风貌成为了重庆城市的标志之一。

重庆的地理文化特征还表现在其旅游景点和美食文化上。

重庆是一座融合了山水风情和传统文化的城市,其旅游景点多以山水美景、历史文化遗迹为主,如歌乐山、磁器口、长寿古镇等景点,这些景点都是依托于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而形成的。

重庆的美食文化也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重庆火锅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其麻辣鲜香、香辣可口的口味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食客,这种口味之所以会形成,也与重庆的山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庆地处山城,气候多雨湿润,四季多阴雨,因此人们以辛辣食物来驱寒暖身,火锅应运而生。

而重庆的火锅之所以香辣可口,也与重庆的地理环境有关,辣椒在重庆的山区广泛种植,因此成为了当地菜肴的主要调料之一。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重庆是一座拥有着丰富地理文化特征的城市,其独特的地名更是让人想要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

以下从地理区位、历史沿革、文化传统、民俗节庆四个方面来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一、地理区位重庆处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带,其境内的山川河流及地形地貌构成了其独特的地理文化特征。

如江北、南岸、渝中等地名都是以长江、嘉陵江为分界线而命名,体现了重庆市在江南和江北之间的地理位置特征。

沙坪坝、大足、江津等地名则是以地理地貌为依据,反映了当地的山川之美和水乡风光。

二、历史沿革重庆这座城市历史悠久,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

像朝天门、解放碑等地名就是以历史事件为命名依据,体现了重庆市在抗战、解放等历史事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而像巫山、巴县、黔江等地名则是源于古代巫、巴、黔三郡的名称,承载了重庆市古代文明的历史记忆。

三、文化传统重庆市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以渝派为代表的川渝文化、以长江文化为主题的江派文化、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多元文化等。

这些不同文化形成的地名,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彰显了重庆市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

四、民俗节庆重庆市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如重庆国际旅游节、中秋灯会、万州龙舞、巫山小酒会等等。

这些节庆活动所对应的地名,如南川龙舟会、渝北草莓节、万州火腿节等,都是以节庆主题为依据,体现了重庆市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

总之,重庆市的地名凝聚着重庆市长久以来历史沿革、地理文化特征、传统文化和民俗节庆等方面的特征,体现了重庆市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历史记忆。

通过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这些特色地名,可以更好地探寻重庆市的历史人文风貌,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重庆市。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重庆是一座拥有丰富地理文化特征的城市,其地名也具有浓厚的特色。

以下是对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的浅析。

第一,丘陵地貌特征。

重庆地处长江三峡的中游地区,其地势起伏,地形较多丘陵和山地。

因此,重庆的地名大多数会受到丘陵地貌的影响。

例如北碚区的马鞍山、大足区的石象山、江津区的南峰山等,这些地名与丘陵地貌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水文文化特征。

重庆地处三峡地区,身处中华水文文化的核心地带。

重庆的地名也受到了水文文化的影响。

例如,江北区的洪湖、九龙坡区的南滨路、南岸区的江南大道等地名,都与长江、嘉陵江等水文文化密不可分。

第三,历史文化特征。

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地名中也体现了这种特征。

例如,渝中区的朝天门、巫山县的巫峡、涪陵区的双桥口等,这些地名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四,少数民族文化特征。

重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地名中也有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痕迹。

例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铜鼓镇、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双龙镇等地名,都反映出了本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

综上所述,重庆的地名地理文化特征十分丰富,从丘陵地貌、水文文化、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体现出重庆独特的文化魅力。

这些地名不仅仅是地名,更是重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重庆的文化更加鲜明和独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
重庆,简称巴、渝,别称巴渝、山城,我国四大中央直辖市之一,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亚洲第一长河长江的上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江上游地区的文化中心。

自古以来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地位。

从神秘的巫巴文化到直辖后的新重庆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兼容并蓄。

这是百度百科对于重庆的正规解释。

而我想说的是从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的眼中这座城、这城人、这城事以此表现出的重庆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

地域决定文化、决定性格、决定历史,这是我从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这门课里边学到的第一个东西。

而重庆是一个多山多水的战略要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民族众多。

所以,地域因素决定了重庆有着开放性、包容性特征,悠久的历史让重庆有着传承性特征,多民族让重庆有着复杂性特征;而从多方面综合重庆有着自信、尚武、个性独特、耿直的文化性格。

重庆人喜食火锅,注重麻辣。

可以说是每顿饭无辣不欢,我们吃任何东西都会放辣椒,炒菜当然不用说,我们的肉汤也会放辣椒,菜汤不放辣椒但吃的时候会用辣椒酱沾着吃。

而说到辣椒酱,我们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做辣椒酱,辣椒捣碎,再辅以盐、味精等和匀,最后用滚烫的油一浇,待冷却后便是上好的辣椒酱。

其中各种配料
的比例却是按照自己家的口味独特配制的。

重庆人对于拉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越辣越好吃,那怕辣得眼泪流也一样乐在心头。

而辣椒里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能让人皮肤好,这也是重庆盛产美女的原因之一。

一次偶然在交大嘉园家属区碰见两个北京大妈在吵架,她们吵架就不带一个脏字,能有条不紊的慢慢吵。

当如果是在重庆,两个重庆女人之间的吵架就不会如此“温柔”,首先在声音上就能穿透好几条街,其次重庆人吵架的节奏一般是先是论事,把事的道理说明白,非要分一个对与错,然后占理的一方心理舒畅了,但不占理的一方就会开始指责占理的一方各种态度不对、用词不当什么的,反正心里就是不服气非要找回“场子”来,然后就升级为互相问候家人祖宗,直到两方吵到口干为止。

而如果是重庆男人,一般不会超过5句话,直接就开始打架了。

再吵完之后一般双方都高傲的不会主动道歉,很容易一个恩怨存很多年,人都七老八十了还能记得几十年前的各种纠纷。

重庆女生给人的感觉就是开朗、活泼,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美女。

三个女人一台戏在重庆人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只要超过3个重庆女生在一块儿那么就叽叽喳喳的能好几个小时不停歇,她们能从今早的小猫叫聊到明年的假期,其中所有的事都能成为她们的谈资。

而她们聊天不仅仅是聊天,她们习惯与一边说一边做动作,一定会声形并茂。

重庆人容易话多,一说就停不下来。

很多时候说话
不太注意细节,往往不小心就伤着了别人。

但这又不同于东北的女生的那种大大咧咧,不拘小节。

重庆作为全国美食排行的第一,美食十分丰富,同时重庆人爱吃夜宵尤以夏季为最。

所以,不知道是重庆人的好吃推动美食的发展还是美食引诱重庆人的好吃,亦或是相辅相成的。

重庆人,特别是青年人夏季每晚都会吃夜宵,多以烤鱼、烧烤、夜啤酒为主,往往能9点迟到凌晨。

在炎热的夏天,也只有在夜间才能边吃边聊天,这是他们一天最放松最享受的时间。

而重庆被长江穿过,因此闻名全国的巫山烤鱼、万州烤鱼也因此发展起来。

重庆男人爱老婆、甘当“耙耳朵”。

在重庆,基本上每个男人都烧得一手好菜,女人还掌管家里的财政大权,我家就是如此,老妈从来不做饭,老爸从来管不到钱。

大概是因为,男人在外面太过耿直,跟朋友吃饭从来不计较谁给钱,钱说花就花没了,为了家庭和谐发展,女人肯定要掌管财政大权,不让男人乱花钱。

这跟有些人想的是怕男人出轨有不少出入。

在重庆,男人是不敢轻易出轨的,否则可能有家不能回,还有可能被老婆乱刀砍死。

重庆女人性格一如男人,而且顾家。

假如在大街上遭人欺负,肯定是女人先站出来叉起腰杆和对方“对砍”。

这个时候男人更像是受保护的小鸡。

当然这仅限于结了婚的,谈恋爱的小青年还是男的冲在前面。

重庆人爱面子爱吹牛,攀比心尤为强烈。

不管男人女人走在街上遇到朋友都会注重别人的穿着打扮,衣服、裤子和包是什么牌子
的,再估一估价钱。

觉得不如自己的和对方说话底气都要足一些,要是比自己好,和别人谈论起来始终觉得比别人低一等。

在和别人说话时重庆人不会有自主的吹嘘一下自己怎么样、自己家怎么样、自己孩子怎么样,肯定要把能拿的出手的东西好好润色后说一个遍,有时一遍还不过瘾,非得重复好几遍,就担心别人不知道。

重庆人骨子里有一股尚武精神。

重庆地处中国西南,偏安一隅。

高峡险滩,生存环境恶劣,自古以来战争甚为频繁,然而重庆人自强不息,自在生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重庆文化中不屈不挠的尚武精神。

地理原因:重庆人的生活一直都是与高山、峡谷和险滩相依,翻山越岭,涉江涉水。

如此险山恶水,其居民不得不负荷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

为应付自然环境的逼迫和外来势力的掠夺,重庆地区的居民养成了一种强悍、劲勇的文化气质。

也正是这种险恶艰难的自然环境和先民们不屈不挠的生存意志孕育了重庆坚韧的尚武文化。

造就了先民们顽强、侠气、不畏前途的艰险,不畏对手的强劲,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

巴文化原因:巴以白虎为图腾,认为白虎是他们的山神和族祖。

虎与武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联系,巴人视白虎为武神,认为他们的始祖廪君死后即化为白虎,成为山中之王,于是整个民族都受到白虎的庇佑,凶猛好战,无人能敌。

而今天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古时巴人活动区域出土的陪葬品中多数是兵器,并且多为虎形或虎纹兵器。

巴人的尚武精神在其白虎图腾、白虎观念和兵器中都有充分体现。

所以受巴文化的影响,尚武好战、劲勇之风一直影响着历代的重庆人。

历史战
争原因:重庆自古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自秦后直至魏晋南北朝战争极其频繁。

而之后的合川钓鱼城之战更是将重庆人的尚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说重庆人的性格,以耿直为最。

“耿”表示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意思。

“直”表示刚直不阿、爽快利落、不兜圈子、不绕弯子的意思。

开拓进取,重信守义,豪爽正直,服从大局,集体国家至上等都是重庆人耿直个性的表现。

我们重庆人做事就求一个坦荡、说话从不绕弯子,要么就不说,一说肯定就是。

对于重庆人来说,最看不惯的便是那种虚伪之人,完全达到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地步,当然有时也会因此吃亏犯错。

重庆人的开拓精神在实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原始社会巴人在极其艰难的自然环境中运盐运丹,开拓了赫赫有名的盐丹之路,为长江及周边的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秦时巴族寡妇清,继承丈夫事业,并独立将其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产业,成为中国最早的女实业家。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卢作孚,以毕生精力推行教育改革、兴办工商实业,引领潮流,走在了时代前列,为地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重庆人重信守义,豪爽正直。

原始社会早期的巴族以掷剑浮船方式选出首领廪君,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东汉时巴郡将军严颜宁死不屈。

唐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为此特改临江为忠州以赞颂巴曼子、严颜等
重诚信守大义的耿直个性。

赵立赴四川督战,战地沦陷后溺水殉国,《宋史》为其立《忠义传》。

巫溪人青文胜,明初任湖南龙阳典史,遇大水患,上京为民求免赋税失败后以死为民请命,《明史》为其立
传,乡人为其建“惠烈祠”。

其豪爽正直之个性可见一斑。

王坚不畏强敌,以弱敌强坚持驻守钓鱼城;秦良玉征战一生,甚至70高龄还坚持囤粮练兵,为国效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批重庆儿女勇赴僵场,誓死保卫祖国江山等壮举都是重庆文化中服从大局,国家至上的耿直个性的体现。

重庆文化错综复杂,最合适的总结便是其的城市精神:登高涉远、负重向前。

其中既包含了重庆大山大江的地域特色,也浓缩了重庆人历久弥新的精气神,展示了重庆人长期在大山大江之间求生存所磨砺出的愚公移山的恒心、勇于攀登的意志、逆水行舟的顽强、激流勇进的胆略、开放兼容的胸襟、放眼天下的视野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重庆,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