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山东省新泰市同步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山东省新泰市同步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山东省新泰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7页,第二卷8至10页。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ué)谄.媚(chán)莘.莘学子(hēn)鳞次栉.比(hì)B.稽.首(qí)炮.制(TV作品《创造》,用电脑设计出的歌词字体独树一帜,很有个性。

这些字或扁或圆,亦庄亦谐,动静相宜,错落有致,千变成化,精彩纷呈。

古老的中国汉字镀上了现代科技的光辉,更魅力四射。

汉字的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无尽的遐思:“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巍峨”,山的高大顿显眼前;“妩媚”,少女的娇颜潜入心底。

难怪中国人爱将“字画”连在一起,汉字本来就是可以入画的。

文化层次的不同,人生阅历的不同,对汉字字义的理解随之不同。

我看《红楼梦》与文学家看《红楼梦》的感受肯定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文学作品,有人推崇备至有人却视若粪土的原因。

平常的一句话,如“你是个大坏蛋!”可能是孩子的童言无忌,也可能是情侣的亲密调侃;可能是路人的厉声痛斥,也可能是某君良心发现后的深深自责。

细细品来,汉字的义真及奥妙无穷。

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

你看成千上万个汉字就像成千万个小魔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骇俗的不朽巨著,忽而成了清新隽永佳美文,忽而是浅吟低唱,忽而是疾风骤雨,忽而是行云流水,忽而是欲说还休……而我们,正是被这些小魔块们深深吸引,才会“沉睡不知归路”,才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啊!夜深人寂,挑灯夜书。

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短语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老师——偏正短语美丽的花朵——偏正短语慢慢地爬——偏正短语B.把句子——介宾短语漂亮极了——偏正短语可爱的中国——偏正短语C.学习汉语——动宾短语跑一圈——动宾短语学习讨论——并列短语D.热得发烫——动补短语关系复杂——主谓短语无私奉献——主谓短语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是和记叙文、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偏重于抒情言志。

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

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和新诗。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从文学常识的角度来看,《孔乙已》和《我的叔叔于勒》有三点相同:作品中的“我”都不是作者本人,都是短篇小说,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

D.《西门豹治邺》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本文记叙的是战国初期西门豹治理邺县,禁绝为河伯娶妻,征发民工兴修水利的故事。

3.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A.国宝..并在春晚播出,为.春晚增加了文化含金量。

..《丝路山水地图》回归解说:句中加点词依次是名词、动词、副词。

B.边走边谈、穷凶极恶、居安思危、朝夕相处解说:从语法结构看,上面的四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C.2018年在扬州举办的第19届省运会是扬州改革开放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重大活动。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省运会是活动”。

D.它名叫红山碧山龙,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以北的三星塔拉嘎查村。

新泰中考模拟题语文试卷

新泰中考模拟题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妩媚(wǔ mèi)淋漓尽致(lín lí jìn zhì)B. 跃然纸上(yuè rán zhǐ shàng)突兀(tū wù)C.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D. 遒劲(qiú jìng)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刻苦学习的结果。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倡导绿色生活。

D.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轻舟已过万重山——重:多B. 红尘中一点相思泪——尘:尘世C.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使……变绿D. 落红不是无情物——红:红花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书中塑造了108位好汉形象。

B.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其中孙悟空是主要角色。

D.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B.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C. 他的言行举止,让人不禁感到敬佩。

D. 那个城市的夜晚,霓虹闪烁,美轮美奂。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2024届山东省新泰市谷里中学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新泰市谷里中学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新泰市谷里中学中考语文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瞰望妇孺皆知顾名思义怙恶不俊B.倾刻进退维谷周道如砥置若惘闻C.演绎挺而走险好高骛远肄无忌惮D.修葺有例可援运筹帷幄飞扬跋扈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红(yīn)庇.护(bì)青睐.(lài)苦心孤诣.(yì)B.酝酿.(niànɡ)模.样(mó)慰藉.(jiè)锲.而不舍(qì)C.睿.智(ruì)阔绰.(chuò)和煦.(xù)所向披靡.(mǐ)D.脊.梁(jǐ)黝.黑(yǒu)炽.热(zhì)读书得间.(jiān)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初春,丁香花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依然挺立,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

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A.“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她的芳香令人流连忘返啊!B.她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团团,一簇簇,如海如霞。

C.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中考语文新泰试卷答案及答案

中考语文新泰试卷答案及答案

---中考语文新泰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基础知识(30分)1.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sǎo)惊心动魄(pò)B. 潜移默化(qián)风驰电掣(chì)C. 蹉跎岁月(tuó)豁然开朗(huò)D. 振聋发聩(kuì)雕梁画栋(diāo)答案:C解析:A项中“沉默寡言”应为“sǎo”,B项中“潜移默化”应为“qián”,D项中“振聋发聩”应为“k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文字优美,是青少年阅读的好书籍。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答案:B解析:A项中“书籍”应改为“读物”,C项中“表现”应改为“表演”,D项中“问题”应改为“难题”。

2.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xùn)崇高(chóng)B. 妩媚(wǔ)沉默(mò)C. 惊愕(è)瞒骗(mán)D. 欣慰(xīn)恣意(zì)答案:C解析:A项中“谦逊”应为“xùn”,B项中“妩媚”应为“wǔ”,D项中“欣慰”应为“xīn”。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读书,尤其是《红楼梦》这本书。

B. 我很喜欢读书,尤其是《红楼梦》这本书,尤其是贾宝玉这个人物。

C. 我很喜欢读书,《红楼梦》这本书,尤其是贾宝玉这个人物。

D. 我很喜欢读书,《红楼梦》这本书;尤其是贾宝玉这个人物。

答案:A解析:B项中“这本书”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C项中“读书”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D项中“这本书”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2024年山东省新泰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山东省新泰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7分)(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二者缺一不可。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

一分耕(gēng)耘一分收获,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是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壑(hè),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阴霾(mái)。

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引亢高...歌.。

走在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挫(cuō)折,我们应目标坚定、,不因一时一事而,也不因暂时的困难停下前行的脚步,或许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或许一次比赛结果不够称心,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只要志气在,人生便有无限可能。

志存高远不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不是因循守旧。

只有在不断的与实践中,我们才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耕(gēng)B.壑(hè)C.霾(mái)D.挫(cuō)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锲而不舍B.矢志不渝C.引亢高歌D.好高骛远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树立处变不惊困惑探索B.建立宠辱不惊疑惑探查C.树立处变不惊疑惑探索D.建立宠辱不惊困惑探查(二)复兴学校开展以“多彩体育伴我行”为主题的校园体育节系列活动,邀请你参与宣传。

山东省新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山东省新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新泰市初中语文模拟考试(二)(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无答题卡可填在第Ⅱ卷的答题框内)。

第Ⅰ卷不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讪.笑(shàn) 羁绊.(pàn) 默契.(qiè)浑身解.数(xiè)B、凛.冽(lǐn) 炽.痛(zhì) 重荷.(hé)戛.然而止(jiá)C、攒.成(cuán) 归省.(xǐng)砭.骨(biān) 参.差不齐(cēn)D、磐.石(pān) 掉.着(zhào)亘.古(hén) 气冲斗.牛(d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崎岖惬意步屡层出不穷B、祈祷冗杂谰语义奋填膺C、凫水崔巍余暇语无论次D、揣摩粲然宰割孜孜不倦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2分〉A、夜很静,四周鸦雀无声....。

只是偶尔有一只小小的甲虫,嗡嗡地响着从花间飞了过去。

B、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的学习的热情鼓动起来。

C、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进行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马虎了事。

D、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B、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C、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D、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5、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孩子在浪花里蹿。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届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届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届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总书记多次强调国人要读经典,从古典诗词和名著中汲取养分,反复阅读,开卷有益....。

B.他读书很多,既领会文意亦寻章摘句....,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深奥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眼,就能抓住其实质。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A.“大国工匠”“记住乡愁”“精准扶贫”“热闹极了”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他打算明天去扬州”和“我真的还不清楚他的打算”中两个“打算”的词性相同。

C.“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拣椅子。

”D.“让座不是一种法律责任和义务,而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

”这个复句是转折关系。

3.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以“征蓬”“归雁”自比,表达了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欣喜与激动之情。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开朗,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C.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翁》)这句诗是卖炭翁的肖像描写,写两鬓可见其苍老,写面庞和十指可见其生活之艰辛。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诗歌开头作者排列了一系列意象,这句诗中“破旧的老水车”形象地说明了祖国过去的落后和衰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新泰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7页,第二卷8至10页。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ué)谄.媚(chán)莘.莘学子(shēn)鳞次栉.比(zhì)B.稽.首(qí)炮.制(páo)戛.然而止(jiá)惟妙惟肖.(xiào)C.绮.丽(qǐ)恫.吓(dòng)锋芒毕露.(lòu)乳臭.未干(xiù)D.惩.罚(chéng)褶.皱(zhě)气冲斗.牛(dǒu)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B.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C.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D.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B.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C.又间.(私自,偷着)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司马迁《陈涉世家》)D.怀怒未发,休.(不祥)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不辱使命》)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内容,应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代的一项是()A.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愚笨)了!B.它们有时把填空点缀..(点缀)得很阴森。

..(笼罩)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C.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走)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D.我母亲管理..(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5.下列加点字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形容词)B.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动词)C.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副词)D.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动词)6.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是()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7.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B.“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C.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春》《背影》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B.戏剧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C.《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我们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夏洛克是法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形象,他为人阴险、凶残、贪婪。

二、(10分,每小题2分)阅读《芦花荡》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3题。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选段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B.选段是故事的高潮部分。

C.选段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D.选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

10.对于第⑧段中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描写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B.景物描写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渲染了故事的气氛。

C.景物描写衬托出老头子把敌人置于死地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报仇后的狂喜、失态的情绪。

D.景物描写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了作品的感染力。

11.下列对重点词句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中“望”“瞪眼”形象地写出了敌人的贪婪和对白洋淀的可望而不可即,突出了白洋淀军民对敌人打击很大。

B.“老头子张皇失措”是写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表现了老头子的机智。

C.“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的“找”字妙在利用拟人手法将钩子写活,增添文章的生动性,表达了作者对日寇的痛恨。

D.“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中“砸”“顽固的老玉米”形象生动的描写了老头子酣畅淋漓地打鬼子的情景,体现了老头子的玩兴不减,也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态度,感情色彩鲜明。

12.有关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有误的一项是()A.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 我真是小看了他。

你看他,毫不畏惧、足智多谋。

剥莲蓬吃,就是有些嘴馋。

B.水上有血,水下定有机关!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

C.他真有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

D.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13.下面对选段写作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选段运用非常简练的文笔,通过对话、动作和心理描写,逐步刻画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B.选段富有特色的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将叙事与写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C.选段中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D.选段采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景物描写写得雅致隽永,景随情移,情景相生。

三、(1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4—18题。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③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④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⑤“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⑦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⑧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4.对句子中加点的“中国人”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御用文人。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句中“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

15.①—④自然段批驳的方式是()A.直接驳论点 B.通过驳论据驳论点C.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 D.间接反驳16.文中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其充分的理由是()A.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B.现在也不乏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