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 (共24张PPT)

(3)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共产党 配 合 支 持 国民党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人民战争路线) 建立根据地 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 影 响:严重威胁日军后方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单 纯靠政府和军队)大兵团作战 节 淞沪会战 片面 节 太原会战 正面战场 败 抗战 徐州会战 退 路线 武汉会战
第16课
抗日战争
义勇军进行曲
视频1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犯下的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 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 历史地位。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60年代 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发动侵华甲午战争,割占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澎湖列岛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 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历 史 地 位
从中国反侵略斗争史看
第一次完全胜利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世界范围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2.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 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3.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 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4.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 着日 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 被牵制 在中国战场上。 5.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 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 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PPT课件

(1840——1919——1949)
名称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 性质 任务 领导 主力 结果 阶级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前途 指导思 想
反帝 资产 人民 资产阶 资本 西方资 反封 阶级 群众 级共和 主义 产阶级 建 国 社会 政治学 说 反帝 无产 人民 人民民 社会 马克思 反封 阶级 群众 主专政 主义 主义 建 的国家 社会
释放,罢免,拒签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先锋:青年学生 •主力:中国工人阶级 •领导:先进的知识分子 •基础:中国社会各阶层 •功绩:启导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党成立准备思 想基础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思考: 近代中国屡遭外族侵略,从鸦 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 《南京条约》签订到《辛丑条约》 签订,均未引起大规模的国内反抗 斗争,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却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这 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吗?其间必有其 深刻的社会原因…
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 国 际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意识的觉醒。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根本原因: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黑暗, 使阶级矛盾加深。
国 内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6月3日——7月初 上海 无产阶级(工人为主)
时间
中心 主力
5月4日——6月3日 北京 青年学生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罢课
口号
方式 结果罢课,罢工Fra bibliotek罢市被捕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思维导图

历史必修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英国:①资本主义经济,机器化大生产。
②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坚船利炮。
④殖民扩张。
⑤工业文明。
中国: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生产。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③装备落后,军备废弛。
④闭关锁国。
⑤农业文明。
中国与英国的对比鸦片战争(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29日)鸦片走私的危害:①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
②加剧了政治腐败。
③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④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引发统治危机《南京条约》:①割让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接受协定关税。
④开放五口通商。
后来英法美又通过《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
影响:①主权领土完整遭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
②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使自然经济瓦解。
③开创与外国订立不平等条约新例,闭关锁国被打破,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④开始沦为双半社会。
爆发战争的原因:①直接:虎门销烟。
②根本: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获得原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到1858年;1860年8月到10月)原因:①直接:要求修约被拒;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
②根本: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结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林则徐:最早提出。
将有关西洋各国的知识收集汇译成《四洲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意义: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但局限于军事、科技学习,传统的夷夏观念并未转变,对战后应走上何种道路未作出规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21张PPT)

民
族
矛
盾
上
升
为
主
要
矛
盾
日
本 全
日本侵华步骤 局部 全面
面 侵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华
的
标
志
பைடு நூலகம்
全
民
族
抗
战
的
开
始
2、 日 本 侵 华 的 原 因
根本原因:日摆本脱资困本境主的义对发策展的困境和
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大陆政策” (蓄
谋已久)
现实原因: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
膨胀
有 利
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太原会战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
淞沪会 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暴行之一: 屠杀中国百姓
暴 1941年1月25日 行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之 二
暴 行 之 三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2、国际方面: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3、日本方面: 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
“……
我们不会忘记给予中国抗日战争道义和物质等方面 支持的国家和国际友人,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 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与中 国军队并肩作战并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冒险开辟驼峰 航线的美国飞虎队,不会忘记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 伤的外国医护人员,不会忘记真实报导和宣传中国抗战 业绩的外国记者,不会忘记为中国抗战胜利付出过心血 的外国军事顾问及其他方面人士,更不会忘记在中国东 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秀课件

•1937年8月,西北的中共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人民战争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国 民党政府和军队) 原因:两党的阶级本质和立场不同
1937年9月25日,林彪指挥的八路 军115师首战日寇于平型关告捷,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 精神上鼓舞了中国人民。
1938年4月,李宗仁指挥的台 儿庄大战,阻止了日军的迅猛 进攻
百团大战
(1)目的: 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 (2)时间、地域、指挥者 1940年 (4)意义: 华北 彭德怀
其不足。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先后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学习延伸】:日本右翼否认日军在侵华期间制造的惨绝人 寰的“南京大屠杀”,认为只是在战争期间的某种行为,你 怎么看这个问题?
日本右翼对侵略战争的粉 饰是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理论 、思想及罪行没有得到彻底清 算的表现,是日本成为世界经 济大国的同时军国主义复活的 表现。它严重伤害曾受其侵略 的亚太地区人民的感情,严重 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它不符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 的宗旨和原则,不利于中日关 系的正常发展,违背了当今世 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思考: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犯下了 哪些滔天罪行?
(一)、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二)、潘家峪惨案:1941年 (三)、七三一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
南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日 日本侵略 京 军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长谷寿 军在南京进行 血腥屠杀后, 夫指挥下,侵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的烧杀抢 大 将数以万计的 掠,对中国军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根据远东 屠 被杀者尸体抛 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 入江中,顺流 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并焚尸杀 漂走,企图掩 灭迹的有十九万多人,总共有三十万人丧生。 盖其暴行。左 场 在南京城郊,侵略军大肆洗劫机关、仓库、 下图是日本的 民宅、鸡鸭猪牛、粮食蔬菜,无所不抢。全 景 村濑守保当时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日军少尉向井、 在下关江边拍 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日军烧毁。这就 野田在南京紫金山下进行杀人竞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 之 摄的日军抛尸 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 为题进行报道,称向井已杀了 106 人,野田杀了 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 100人,所以胜负难分,他们还要以杀满150个中国人为目标比赛下去。 灭迹的照片。 一 这是当时《东京日日新闻》对此事报道的影印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5张PPT)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
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 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谈一谈:
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强以 国经 力济 。建 设 为 中 心 , 增
珍 惜 和 平 , 反 对 战 争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东方雄狮的“怒吼”
《东京审判》
一、什么叫抗日战争?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为旗帜,中华民族反抗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时间最 长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一篇章 全民族的抗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 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国歌》
同 仇 敌 忾 共 筑 长 城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华史实一览表 时间
1894年—1895年
史实
结果
中日甲午战争 签定《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签定《辛丑条约》 日俄战争 扩张东北
1900年
1904年—1905年 一战期间 1925年 1928年
《二十一条》 足以灭亡中国 五卅惨案 济南惨案
九一八事变及其后日军动向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中国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全民族抗战开始, 为防御阶段。 为相持阶段, 中共成抗战的中流砥柱。 为反攻阶段, 全民族抗战取得彻底胜利。
策动华北事变, 妄图占领华北五省。
卢沟桥事变爆发, 全面侵华开始, 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调整侵华政策, 建立汪伪政府。 逐步失败, 直至无条件投降。
1942年 日军在 冀中地 区用毒 气弹杀 死的中 国儿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章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2.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形成共识,准备汇报。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a.列举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个重大事件,并简述其影响。
b.请简要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c.请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章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掌握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重大事件和关键战役,如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2.掌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了解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等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胜利原因、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
2.强调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提醒学生珍惜和平,勿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和关键战役。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深入分析,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美国《独立宣言》

2、发表过程 、
提出: 提出: 1776年6月初,弗吉尼亚的代表提出决议案, 年 月初 弗吉尼亚的代表提出决议案, 月初, 宣称各殖民地应是自由与独立的国家。 宣称各殖民地应是自由与独立的国家。 草拟: 大陆会议指派以杰斐逊为首的五人委员会草拟 草拟: 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 通过: 通过: 1776年7月4日修改后分送 州的议会签署及 年 月 日修改后分送 日修改后分送13州的议会签署及 批准。 批准。
5.《独立宣言》的积极意义 《独立宣言》
⑴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在美国史上) 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在美国史上) ( ⑵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 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被称为世界上“ 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 人权宣言” (在文件史上) 人权宣言”。 在文件史上) 推动了法国、亚洲、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⑶推动了法国、亚洲、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第五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16课 课 美国《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宣言》
重要的民主政治文献
1.代表性的资产阶级纲领性文献 代表性的资产阶级纲领性文献 《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法律性文献 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法律性文献 《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年宪宪法》 年宪法 年宪法》 年宪法
4、《独立宣言》包含的民主思想 、 独立宣言》
(1)平等与天赋人权思想 ) (2)主权在民学说 ) (3)人民革命权利的理论 )
试比较《独立宣言》的天赋人权与欧 试比较《独立宣言》 洲的天赋人权思想的异同点
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 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他 把在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概括成自 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 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并把它们说成了天赋 ---洛克 人权 ---洛克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 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 中包括生存权、 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指导方针) 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
共产党
片面抗战路线 两条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正面战场 两个战场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为什么?
全面抗战路线: 即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争取抗战
——1927年 “田中奏折”
材料二:1936年,日本制定了所谓的“国策基准”的侵略方案,既确保日 本在东亚的地位,又向南方海洋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 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 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野为题田是进在行南骇报京人道紫,金听山称闻向下井进的已行杀杀“了人南竞10赛6京。人大日,本野屠《田东杀杀京了”日10日5。人新,闻灭但》不迹以知“的谁紫先照金杀片山到下。”
一 100人,所以胜负难分,他们还要以杀满150个中国人为目标比赛下去。 这是当时《东京日日新闻》对此事报道的影印件。
万 人 坑
②国外战场 课本P76-2 中国远征军(确保滇缅公路畅通)
贡献
7000
曾救出被围英军
多人
在英美盟军配合下,击败侵缅日军
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1945年 滇缅反 攻胜 利,中 美两军 会师缅 甸芒友
南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京
大
屠
杀
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 滔天罪行。69年前,30多万南京人民被 侵华日军集体大屠杀!!!
引申:不抵抗政策
日本侵华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为了摆脱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
(2)历史原因: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3)现实原因: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法
西斯专政的建立。
(4)有利条件:①国际绥靖政策
②国共对峙,国民政府未做好准备
思考与归纳 日本侵华事件
中 日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侵占整个东北 民 族 矛 盾 开 始 上 升
大片 力 太原会战 1937.9.13—11.8,日占太原 领 阻 国共配合典范 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 土 止进 徐州会战 1938.春—1938.5,徐州失守
攻台 儿 庄 战 役 — — 最 大 胜 利
战 武汉会战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一、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国民党正面战场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四: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 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1931-1939年苏联曾多次建议与日本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材料五:“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 外侮。”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3、中共敌后战场 百 团 大 战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指挥者: 彭德怀
战果: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意义: 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 的一次大规指挥作战的彭德怀
国共合作 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各民族团结一心
地道战
军华中19派37遣年军12司月令13松日井,石日根军和攻第占六南军血师在 腥京日长南 屠。本京 杀谷在侵进 后寿日略行 ,南 京 夫掠指,对挥中下,国军侵民略军犯下进了行了滔天长罪达六行。周将被根的数 杀据烧以 者万 尸远杀计 体东抢的 抛大 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入京江居中,民顺和流屠 放灭下迹的武有器的十九中万国士多人兵,,被总共集有体杀三十害漂盖万,走 其人并, 暴企 行丧焚图 。生尸掩 左杀。 在民宅南京、城鸡鸭郊,猪侵牛、略军粮大食蔬肆洗菜劫,无机关所下村在、不图 濑 下仓抢是 守 关日 保 江库。本 当 边、全的 时 拍场 景 之 市约日有军三占领分南之京后一,对的南建京人筑民物进行被了血日腥军大屠烧摄杀毁。的日。日军少军这尉抛就向尸井、
日 南京大屠杀 军 的 滔 潘家峪惨案 天 罪 行 七三一部队
灭绝人寰 惨无人道
引申:实验死亡超3000人
探究:阅读教材P76页『学思之窗』思考 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 的兽性?
①历史因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 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爱惜的人怎会珍惜 别人的生命;
②现实因素:日本意在灭亡中国,因而用 屠杀来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潘 1941年1月25日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家 峪 惨 案
焚
日
烧
军
杀
轰
害 的 潘 家
炸 后 尸 体 遍
峪
野
村
的
民
潘家峪惨案
街 头
人 头 示 众
为掩盖滥杀罪行,封存此照半个世纪之久
七 三 一 部 队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REALLY ?
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
共产党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丧 淞沪会战 1937.8.13—11.12,上海失守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失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 无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874年
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发动侵华甲午战争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一战期间
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引申:
驻兵 权
20世纪30年代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又一轮大规模侵华!
日本侵华的原因
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 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日本侵华事件
1932年1月 “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
日本侵华事件
1932年3月 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中
日本侵华事件
日
民 族
1935年 制造“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矛
盾
上
升
为
主
要
矛
盾
揭 日本侵华事件
开
了 全 民 族
1937年“卢沟桥 事变”日本全面 侵华
抗
战
日军攻占卢沟桥
的
序
幕
始
一、全民族的抗战
在抗战以前,国共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为什么日本开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