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合集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表现

房间隔缺损1、房间隔缺损的四个主要切面①心尖四腔观②主动脉根部短轴观;③胸骨旁四腔观;④剑突下四腔观及双房观2、房间隔缺损二维超声心动图(1)房间隔回声带上出现连续中断。

这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

(2) 右心容量负荷过重表现:①右心房室扩大,四腔观右房室大于左房室。

②三尖瓣环扩大,三尖瓣叶活动幅度大。

③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环增宽,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均有不同程度扩大。

3、房间隔缺损M型超声心动图右心容量负荷过重表现:室间隔运动异常(1)轻者室间隔运动平坦,幅度小。

(2) 重者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

4、房间隔缺损彩色多普勒过隔血流:左向右分流的红色血流穿越房间隔由左房进人右房。

5、频谱多普勒①房间隔缺损处显示正向湍流频谱,始于收缩早、中期,持续至舒张末期。

②肺动脉内收缩期血流速度快。

③三尖瓣口流速增快。

6、继房间隔缺损根据缺损部位不同分为四型:中央型、下腔型、上腔型、混合型室间隔缺1、室间隔缺损分类:根据胚胎发育来源可将室间隔缺损分为三大类型,膜周部(嵴下型、单纯膜部缺损、隔瓣下缺损)、漏斗部(干下型、嵴内型)及肌部间隔缺损,其中以膜周部间隔缺损最多见,肌部缺损最少见。

2、室间隔缺损常用切面:左室长轴观,心前区各短轴观,四腔及五腔观3、室间隔缺损二维超声心动图(l)室间隔回声失落(或称回声连续中断)此为诊断室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

(2) 左室容量负荷过重的表现:左心增大,左室流出道增宽;二尖瓣活动幅度大;室间隔与左室壁搏动幅度增强,4、室间隔缺损M型超声心动图左室容量负荷过重的表现:二尖瓣活动幅度大;室间隔与左室壁搏动幅度增强5、室间隔缺损多普勒超声(1)彩色多普勒:显示红色为主的五彩血流束穿越室间隔缺损口进入右心室。

(2)频谱多普勒:由于左右心室收缩期压力差大,室间隔缺损的收缩期左向右分流通常为高速血流,最大血流速度可达3-5m/s动脉导管未闭1、动脉导管超声检查常用切面为:心底部短轴观(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观2、动脉导管二维超声心动图(1)直接显示未闭动脉导管:①主动脉根部短轴观:于左肺动脉根部与其后方的降主动脉之间可见未闭动脉导管,可显示导管的形态、粗细及长度。

室间隔缺损诊疗规范 (4)

室间隔缺损诊疗规范 (4)

室间隔缺损诊疗规范
室间隔缺损是指心脏室间隔的异常开放,从而导致左右心室之间的血流混合。

室间隔缺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缺损位于膜部、肌部或综合型。

诊断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症状可以因缺损的大小和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绀、呼吸困难、心脏杂音等。

2. 听诊:听诊可以发现心脏杂音,常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听到,是由于心脏左右室间的血流混合所产生的。

3. 心电图:心电图可以显示室间隔缺损的特征性改变,例如心室肥厚、心脏电轴右偏等。

4.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室间隔缺损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确定缺损的位置、大小以及对心
脏的影响程度。

治疗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的室间隔缺损,可以通过药物控制
症状,如利尿剂、洋地黄等。

2. 导管治疗:对于一些较小的室间隔缺损,可以通过心导
管介入技术进行封堵治疗。

3. 外科手术:对于较大的室间隔缺损或有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修补。

手术可以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或经导
管介入的封堵手术。

总之,室间隔缺损的诊疗规范包括临床症状、听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各方面综合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临床表现

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临床表现

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临床表现应虹;陈艳平;庞利【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患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及表现.方法4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及超声表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继发孔缺损可明确显示缺损位置、大小、心房水平分流的血流信号,右心房、右心室扩大.结论超声心动图定量估测左向右分流量和肺动脉压可为外科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3(007)011【总页数】2页(P44-45)【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作者】应虹;陈艳平;庞利【作者单位】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房间隔缺损(ASD)为房间隔胚胎发育异常而致残留缺损,造成出生后心房水平的血液分流,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1]。

选取临床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4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4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

年龄3岁半~41岁,平均16岁。

有不同程度的心慌、气短、运动后呼吸困难,心收缩期杂音33例,肺动脉第二音亢进23例,晚发紫绀3例。

1.2 检查方法采用多功能超声诊断仪,探头频谱为2~2.5MHZ检查。

常用切面为左室长轴观,心前区各短轴观,四腔及五腔观。

检查中应注意识别回声失落的真伪。

脉冲多普勒应在缺损处或可疑缺损的右室面取样;彩色多普勒应观察各个切面,以便发现小的缺损。

2 超声表现2.1 M型与二维超声心动图直接征象二维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显示,且缺损的解剖位置不同,室间隔回声中断的部位也不同。

有时可见断端回声增强,称为“T”形征。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断端常有增多的纤维组织突向右心室侧,少数亦有突向左心室流出道。

纤维组织对缺口的包绕,可形成瘤样结构突向右心室,形成室间隔膜部瘤。

肌部室间隔缺损多发生在小梁部,常可多发。

室间隔缺损影像学特点

室间隔缺损影像学特点

室间隔缺损影像学特点1.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室间隔缺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室间隔是否存在缺损以及缺损的位置、大小等。

典型的室间隔缺损表现为心脏左右两侧心室之间有一道连接,流经其中的血液称为左向右分流。

同时,超声心动图还可以观察到室间隔缺损导致的心室扩大和肺动脉瓣开放的情况。

2.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关于室间隔缺损的详细信息。

通过CT扫描可以观察到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形状等。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评估心脏的器型、肺动脉和其他心脏结构的状况。

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和评估患者的术前病情。

3.核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清晰的图像。

通过MRI可以观察到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形状,还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

MRI对于评估室间隔缺损的血流情况以及分流比率也有一定的帮助。

与CT扫描相比,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对心脏的影像重建更为清晰。

4.X线胸片:X线胸片可以显示心脏的整体形态,但对于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有限。

在X线胸片上,室间隔缺损的主要特点是心脏扩大和肺动脉血流量增加。

然而,由于X线胸片的限制,室间隔缺损无法直接观察到。

综上所述,超声心动图、CT扫描和MRI是诊断室间隔缺损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

其中,超声心动图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CT扫描和MRI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有助于确定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以及其他相关结构的状况。

室间隔缺损的影像学特点主要包括左右心室之间存在通道,导致左向右分流,心脏扩大以及肺动脉血流量增加。

通过影像学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月份超声心动图常见病的超声波检查与诊断

5月份超声心动图常见病的超声波检查与诊断

2. 二尖瓣波群
E
A
MV ------
----RV ----IVS ----LV
2. 二尖瓣波群
探查方法:取样线经二尖瓣瓣尖 超声所见:
舒张期 二尖瓣前叶曲线呈双峰(E峰、A峰) 后叶与前叶呈镜向活动 收缩期 二尖瓣前、后叶共同形成的关闭线CD段
3. 心室波群
---RV ---IVS ---LV
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返流
(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痉 挛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心肌缺血 损害的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左前降支和
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病变常比较严重。
病理表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斑块溃疡,
继发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阻塞。
临床表现: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律紊乱,心衰,猝死。
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 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 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最大上下径,31-55mm; 左房面积:9.0-19.3cm2; 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 右室流出道:19-22mm; 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 主肺动脉内径:24-30mm; 左肺动脉内径:10-14mm; 右肺动脉内径:8-16mm; 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
瓣膜关闭不全的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有几种,在此仅介绍最常用的面积法,一般认为, 对于二尖瓣和三尖瓣: 程度 轻微 轻度 中度 重度 返流束面积(单位:cm2) <1 1-4 4-8 >8 对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程度 轻微 返流束面积(单位:cm2) <1轻度 1-3 Nhomakorabea中度 3-6

室间隔缺损标准

室间隔缺损标准

室间隔缺损标准一、诊断标准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通过以下标准进行诊断:1. 症状: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反复肺部感染等症状。

2. 体征:心脏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或分裂。

3. 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显示心脏外形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血管影增加;心电图显示左、右心室增大,电轴左偏或右偏。

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显示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和分流情况。

二、病情评估标准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以指导治疗方案。

评估标准包括:1. 缺损大小:根据缺损面积的大小,可将室间隔缺损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缺损。

2. 缺损位置: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可分为膜部、漏斗部和肌部缺损。

3. 心脏功能:根据左、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可分为收缩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

4. 合并症:室间隔缺损患者可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系统疾病。

三、手术适应症标准室间隔缺损的手术适应症包括:1. 缺损大小:小型缺损可不必手术,中型和大型缺损应尽早手术。

2. 心脏功能:出现心脏失代偿或心功能不全时,应考虑手术。

3. 合并症: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如肺动脉高压、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4. 生长发育:患者年龄较小,生长发育尚未成熟,应考虑在生长发育成熟后再进行手术。

四、手术禁忌症标准室间隔缺损的手术禁忌症包括:1. 已确诊为室间隔缺损,但无症状且缺损较小,可暂不手术。

2. 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疾病等,不适合手术。

3. 患者年龄较大,已进入终末期心衰,手术风险较大,不宜进行手术。

五、术后评估标准术后评估标准包括:1. 生命体征: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2. 心功能:术后评估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包括左、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3. 并发症:术后应观察患者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如出血、低心排综合征、肺部感染等。

4. 效果评估:术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的改善、心脏杂音的消失等情况。

室间隔缺损诊疗规范

室间隔缺损诊疗规范

室间隔缺损诊疗规范1. 引言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发生率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30%左右。

室间隔缺损会导致右室血流量增加,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的负担,严重时会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危象等并发症。

因此,对室间隔缺损进行早期诊断和规范的治疗非常重要。

2. 临床表现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因缺损大小和是否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而有所差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发绀、生长发育迟缓等。

体格检查可发现心脏杂音和叩诊相应的心脏搏动位置。

3. 诊断方法3.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诊断室间隔缺损的首要步骤。

仔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出生史、发育史、喂养史、生活史等。

体格检查时需注意观察心脏搏动、心肺听诊等。

3.2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对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包括右室肥厚、室壁肥厚等改变。

3.3 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室间隔缺损的最主要方法。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室间隔的缺损部位、大小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

3.4 心导管检查对于复杂的室间隔缺损病例,心导管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心导管检查可以测量室间隔缺损的压力梯度、心室血流量以及肺血管阻力等指标。

4. 治疗原则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个体化治疗等。

4.1 早期诊断对于疑似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应尽早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诊断。

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2 早期干预对于室间隔缺损,如有明确的临床症状或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应及早考虑手术治疗或经导管闭合治疗等干预措施。

4.3 个体化治疗治疗室间隔缺损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对于简单的室间隔缺损,可选择经导管闭合术或开胸手术进行修复。

对于复杂的室间隔缺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心脏手术。

5. 随访对于经过手术或经导管闭合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访非常重要。

法洛氏四联征的超声心动图诊断-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法洛氏四联征的超声心动图诊断-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法洛氏四联征的超声心动图诊断-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532-法洛氏四联征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法洛四联症(F4)的概述1、法洛四联征的临床分型中,PS中-重度、AO骑跨率50%<75%、肺动脉发育差,有明显紫绀为()A、轻型B、典型[正确答案]C、极重D、变异型E、假性共干2、法洛四联征在亚洲地区排在所有先心病的第()位A、5[正确答案]B、4C、3D、2E、13、法洛四联征必备的的病理改变不包括()A、肺动脉狭窄B、室间隔缺损C、房间隔缺损[正确答案]D、主动脉骑跨E、右心室肥厚4、法洛四联征是1888年由()医师Fallot第一报道而得名A、英国B、法国[正确答案]C、中国D、日本E、美国5、法洛四联征约()合并右位自动脉弓A、0.55B、20%-30%[正确答案]C、3%-5%D、0.14E、0.756、法洛四联征约()合并ASD或卵圆孔未闭A、0.55[正确谜底]B、20%-30%C、3%-5%D、0.14E、0.757、法洛四联征的临床分型中,PS轻、AO骑跨率30%-50%、肺动脉发育尚可、紫绀轻或不明显为()A、轻型[正确答案]B、典型C、极重D、变异型E、假性共干8、对于法洛四联征最具诊断代价的检查是()A、查体B、ECGC、超声心动图[正确答案]D、X线E、血液化验9、法洛四联征占所有紫绀型先心病的约(),占所有先心病的约()A、25%,10%B、40%,10%C、50%,10%[正确答案]D、70%,10%E、90%,10%10、关于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漏斗部狭窄少数为局限性(肌性为主,极少膜性),多数为弥漫性(呈管形)B、紫绀产生早晚及程度与狭窄严峻度呈反比,轻者生后即有紫绀,重者稍晚产生C、肺动脉发育的好坏,反应有效肺循环血流量,与手术计划制订和结果密切相干[正确谜底]D、纯真漏斗部狭窄约占5%E、以PV(环)狭窄为主(85%),混合型居多(70%),且多伴PA发育不良11、法洛四联征未获得及时诊治者()10岁内死亡A、0.25B、0.4C、0.5D、0.7[正确答案]E、0.912、法洛四联征的血液化验中下降的是()A、红细胞B、血红卵白C、红细胞压积D、血小板[正确答案]E、凝血时间(二)法洛四联症(F4)的超声诊断1、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的超声表现中,为漏斗部表现的是()A、瓣叶厚、反响强B、肌性为主,膜性少见[正确答案]C、数目变、交界融、开放受限D、分歧程度骨干和左、右分支发育差/细E、瓣环粗隆窄小2、法洛四联征左室舒末容积指数正常值()A、≥30ml/m2B、<30ml/m2C、>55ml/m2[正确答案]D、<55ml/m2E、55ml/m23、法洛四联征的超声表现中,自动脉骑跨率通常(),多伴随分歧程度自动脉增宽A、20%-35%B、30%-75%[正确答案]C、30%-55%D、50%-75%E、75%-90%4、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的超声表现中,为瓣/瓣环表现的是()A、发育差、近或远端局限性或弥漫性狭窄B、肌性为主,膜性少见C、瓣叶厚、反响强[正确谜底]D、不同程度主干和左、右分支发育差/细E、个别发育尚可甚至增宽5、法洛四联征肺动脉指数根治术适应证()A、≥150mm2/m2[正确答案]B、<150mm2/m2C、>330mm2/m2D、<330mm2/m2E、330mm2/m26、法洛四联征的治疗正确的是()A、仅需内科治疗B、中医药治疗是根本前途C、可采用根治术治疗[正确答案]D、仅能姑息手术治疗E、暂无有效治疗方法7、关于右室双出口(DRVOT)与法洛四联征鉴别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主动脉骑跨率>75%B、约20%MV与AO后璧呈肌性连接,失去正常的纤维延续关系[正确答案]C、两大动脉大多并列平行,AO多位于PA右或左前D、仅部分伴PS,XXX发育多正常E、当患者无PS时,CDFI显示为左向右分流,左心室发育良好8、法洛四联征是最常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所有紫绀型先心病的()A、30%-40%B、50%-60%[正确答案]C、60%-70%D、70%-80%E、80%-90%9、法洛四联征根治手术主要进行()A、增长肺血流B、减轻紫绀/症状C、闭合室缺[正确谜底]D、促进肺血管/左室发育E、为根治术做筹办10、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的超声表现中,为肺动脉表现的是()A、发育差、近或远端局限性或弥漫性狭窄B、肌性为主,膜性少见C、瓣叶厚、回声强D、不同程度主干和左、右分支发育差/细[正确答案]E、瓣环粗隆窄小11、法洛四联征与右室双出口的鉴别诊断中,现有提倡以主动脉骑跨率()作为与法四的分界线A、>90%[正确谜底]B、>80%C、>75%D、<20%E、<30%12、法洛四联征McGoon比值根治术适应证()A、<1.2B、≥1.2[正确答案]C、<2.0D、>2.0E、2(三)室间隔缺损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1、膜周部VSD()常与TV隔瓣、腱索粘连,部分形成假性室间隔膜部膨出瘤A、右室面[正确答案]B、左室面C、右房面D、右房面E、二尖瓣2、关于左室右房通道描绘不正确的选项是()A、左室右房通道可单独发生B、左室右房通道可与心室膜部发育异常共存C、可见左室、右房部连续性中断D、可见大量右向左分流进入左房[正确答案]E、与高速TR的鉴别点之一为瓣膜结构运动异常否3、关于肌部VSD描述不正确的是()A、广义肌部VSD指除膜部VSD外,其他都属肌部VSDB、广义肌部VSD包括膜部VSD[正确答案]C、狭义肌部VSD不包括右室流出道漏斗部VSDD、狭义肌部VSD仅指室间隔中下段存在肌小梁部位的VSD(流入、心尖、流出)E、首要诊断切面为四腔心和腱索平面以下的心室短轴切面4、关于VSD二维超声定量诊断描绘不正确的选项是()A、VSD较大时,大概呈椭圆形B、分歧角度丈量大小一样[正确谜底]C、需多角度检测取最大径D、肌部室缺在舒张期缺口略大更模糊E、形态不规则的VSD,如漏斗型缺损或和并发膜部膨出瘤,左、右室两边宽度不同,应分别测量5、关于嵴内型VSD的二维超声心动图描述不正确的是()A、仅凭胸骨旁长轴切面无法与膜周型VSD区分B、凭胸骨旁长轴切面可与干下型VSD区分[正确答案]C、大动脉短轴是鉴别的枢纽,注意VSD与PV的关系D、较小的嵴内型或干下VSD在心尖五腔切面仅隐约可见,需探头更向前倾方显露E、大动脉短轴切面VSD距肺动脉瓣是不是存在肯定间隔是鉴别枢纽6、VSD定位分型的五个最紧张切面不包括()A、干下型B、嵴内型C、隔瓣前[正确答案]D、膜周部E、单纯膜部7、关于VSD的定位/分型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特定切面仅显示一个特定类型[正确答案]B、由于二维切面的局限性,不同类型缺损可能在同一切面显示C、只有不同切面联合应用,才能做到准确定位分型D、膜周部VSD长轴需短轴验证,两个切面,缺一不可E、干下型VSD不适于介入治疗8、关于流入道(隔瓣后/下)VSD的二维超声心动图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单纯的流入道VSD有时在心尖四腔切面亦可显现,但与AV根部有一定距离B、鉴别的枢纽点在于纯真心尖五腔心是不是仍然存在C、较大的流入道型膜周部缺损则两个切面均可见同时距AV较远D、膜周部膨出瘤不是鉴别点,但在二者称号不尽相同[正确谜底]E、膜周和流入道VSD均可伴发左室面粘连和纤维增生9、以下关于VSD二维超声定量诊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对分流量的估测,应以左室面实际分流口大小为准B、对手术方案的指导右侧入口的大小更为重要C、VSD合并明明AV脱垂时,可仅看分流束宽度D、在短轴舒张期瓣膜关闭时大概显暴露被遮挡部分,丈量较客观[正确谜底]E、肌部室缺在舒张期缺口略小不模糊10、关于干下型VSD的二维超声心动图描绘不正确的选项是()A、干下型室缺不适于介入治疗B、在短轴切面注意缺损与肺动脉瓣关系C、干下型VSD易合并AV左冠瓣脱垂并AR[正确答案]D、胸骨旁长轴和大动脉短轴切面均可见偏心性反流E、干下型室缺外科手术入路不同,故鉴别很重要11、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中,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室壁运动增强;晚期右室大,右室壁厚”,且现已少用的超声类型为()A、M型[正确答案]B、二维C、频谱多普勒D、彩色多普勒E、三维12、小VSD常需求()辅佐定性,实践事情三步曲:先(),继(),再(),可保无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
• 室水平分流→LV及RV容量负荷↑→与分流量 成正比。
• LV血流→VSD → RV →肺循环→LA→ LV、 LA及RV容量负荷↑心腔扩大。 • VSD分流→个心腔收缩功能代偿性↑→ LV、 RV心室壁逐渐增厚。
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
室水平分流→RV、肺循环及LA压力↑→肺静 脉回流受阻→肺间质液体↑→肺循环血流量↑→肺
室间隔缺损M-型 超声心动图表现
• LV增大,RVOT增宽,IVS及LVPW运动↑。
• AMV曲线DE幅度增高,EF加快,AO波群运动 幅度↑提示LV容量负荷↑。 • 较大VSD显示AO前壁与IVS连续性中断。
• 如伴PH,LV内径可恢复正常,RV内径↑室壁增 厚,PV运动曲线a波消失,开放呈 V 或W型。
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
4 在二岁内手术关闭者,之后都未发生肺血管的
结构改变,而如在二岁后手术关闭者,28%发 生此改变。 5 婴儿期如肺动脉收缩压超过主动脉75%, Qp/Qs>1者,应手术。
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
(二)中等大小的VSD(介于大VSD及小VSD之间)
• 肺血容量中度增加, Qp/Qs约为1.5~2.0 →肺血管阻力中度 ↑ →一般不会导致肺血管阻塞性疾患及肺血管阻力显著升 高。
• 膜周部 Ⅰ型:嵴下型, VSD位于圆锥乳头肌之前。 Ⅱ型:单纯膜部,仅限于膜部室间隔的小 VSD。 Ⅲ型:隔瓣下型, VSD位于圆锥乳头肌之 后。
• 肌 部 包括窦部和小梁部。
室间隔缺损的分型 (二)
目前临床通常采用Kirlin分型: • 室上嵴上方缺损:位于RVOT,室上嵴上方, PV下方,占15.6%。 • 室上嵴下方缺损:位于AV瓣环的正下方,最 常见,占60.2%。
(三)限制性VSD(小VSD,一般<8mm)
• 左右室之间存在明显压差→左向右分流→分流少→肺血容 量轻度增加, Qp/Qs<1.5,不会产生PH,肺血管阻力正常, →左侧房室大小正常。
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
• VSD越小→分流量越小→阻力越大→分流速度越 快→以收缩中晚期分流为主;
• VSD越大→分流量越大→阻力越小→分流速度越 慢; • 当VSD约等于AO瓣口时→阻力几乎等于零→分 流量明显增加→分流速度减慢; • 当VSD致使两心腔似功能性单心室→分流速度与 心腔内正常血流流速几乎相等;
• 嵴下型VSD:常伴右冠瓣和/或无冠瓣脱垂,
突出。
• 嵴上型VSD :常伴右冠瓣脱入右室,导致AI,
及RVOT梗阻。
• 膜周部VSD:常伴室间隔膨胀瘤。
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
• 分流量取决于缺损部位,大小及两心室间压差。 LVSP:>100, RVSP:<30mmHg, LVDP :5~10, RVDP:2~5mmHg ,故为收缩期 L→R分流 。
室间隔缺损2-D超声心动图表现
• 超声心动图为诊断室间隔缺损首选方法。 • 直接征象:相应室间隔缺损部位回声连续中断, 断端回声增强、粗糙。 • 间接征象:1. 左心扩大。 2. PH时右室增大,流出道增宽,肺 动脉增宽。 3. 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增大。
• 限制性VSD:缺损直径<1/3AO瓣环直径,为小 VSD,缺损大小对左向右分流起限制作用。 • 非限制性VSD:缺损直径≥1/2AO瓣环直径,为 大VSD,缺损大小对左向右分流无限制作用。
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
(一)非限制性VSD(大VSD):取决于肺血管阻力 大小
1 低肺血管阻力→大量左向右分流→肺血多 (Qp/Qs>2)→容量性 或高动力PH →术后可逆,长期 肺循环血容量 ↑→阻 力 性PH(失去手术机会)。 2 肺血管阻力中度增高→右室压↑→两室压差减少→分 流↓→左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 。 3 高肺血管阻力:见于严重的广泛性肺血管阻塞性疾患 两室间压差下降→分流减少→右向左分流即艾森曼格 综合征。
室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发病率居各种先天 性心脏病首位,约占20%,男多于女。 • 常为其他复杂先天性心内畸形的合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VSD最为敏感, 对单纯VSD诊断已基本取代了有创心导管检查。
• 隔瓣后缺损:位于右室流入道,位置最深。占 21.3%。 • 肌部缺损:多数位于肌部,常多发,占 2.9%。
室间隔缺损的分型 (三)
室间隔解剖及缺损位置的分型
室间隔缺损合并的畸型
• 50%VSD合并如PDA,AO缩窄,AS,PS等。 • VSD也是其他心脏复杂畸形的组成部分之一。 (F4,TGA,DORV,ECD)。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 • • • • • • •
室间隔正常解剖 室间隔缺损的分类 室间隔缺损合并的畸型 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 室间隔缺损 2-D 超声心动图表现 室间隔膜部瘤 室间隔缺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 室间隔缺损声学造影
室间隔正常解剖
血管内阻力↑→血管内膜及中层增厚→部分官腔逐
渐狭窄→RV压力逐渐↑→肺动脉压↑→RV压力逐 渐接近LV →L向R分流量↓→进而出现R向L分流 →患者逐渐出现紫绀→艾森曼格综合征 (Eisenmenger)。
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
• 利用2-D法测量AV环、PA环直径→横截面积→ 利用PW测量收缩期流速积分→计算出PA、AV 血流量、分流量和Qp/Qs。(嵴上VSD、PI者测 量MVF) • 对于单纯VSD 1 Qp/Qs>1.5 为小量分流,不需手术。 2 1.5≤Qp/Qs<2 为中量分流,可考虑手 术。 3 Qp/Qs≥2 .0 为大量分流,为防止肺血管 病变必须进行手术 。 4 当 Qp/Qs ≤1.0 表明有右向左分流存在, 一般不宜手术。
• 室间隔为肌组织间隔,其平面前2/3与病人 额面呈45º 交角。
• 分为:1 小梁化肌部室间隔。 2 光滑肌部室间隔(窦部室间隔)。 3 膜部室间隔,面积1cm² 。 4 漏斗部室间隔
室间隔缺损的分型 (一)
• 漏斗部 Ⅰ型:干下型,VSD上缘紧邻PA瓣环。 Ⅱ型:嵴内型,VSD上缘与PA瓣环间有 肌肉组 织分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