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课件

合集下载

室间隔缺损 PPT课件

室间隔缺损 PPT课件
著提高。
(4)彩色多谱勒诊断VSD的敏感性为99.1%,预测准 确性为97.2%,检出最小缺损为0.2×0.3cm2
36
室间隔缺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
(二)频谱多谱勒
多普勒超声于室缺右室面或缺口内侧检测 分流速度,一般>4m/s,如流速较慢,表示: 1、合并肺动脉高压 2、缺口较大(>10mm)或较小(<2mm)。
• 当VSD致使两心腔似功能性单心室→分流速度 与心腔内正常血流流速几乎相等;
11
室间隔缺损2-D超声心动图表现
超声心动图为诊断室间隔缺损首选方法。 • 相应室间隔缺损部位回声连续中断,断端
回声增强、粗糙。
• 左心系统扩大,部分患者合并右心系统扩 大。
12
室间隔缺损部位与检查切面
• 膜部VSD: 1 嵴下型VSD:胸骨旁五腔切面,左室长轴切
声 脱失。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室间隔膜部瘤与室间隔膜部膨出
• 室间隔膜部瘤: 室间隔膜部壁薄,先天形成瘤体, 或因左室压力高于右室而向右室方 向突出,其壁光滑,必有一颈状狭 窄入口,瘤体上常出现破口。
• 室间隔膜部膨出: 在VSD基础上,右室面三尖瓣腱索 及纤维组织包绕形成,呈囊袋状扩 张, 入口较大,壁不光滑,破口常 位于瘤体顶端,较小且可有多个。 临床好转,缺损关闭可能性较大。
面或AO短轴切面,缺损上缘位于AO瓣下。
2 单纯膜部VSD:多为5mm以下小缺损,心尖及胸 骨旁五腔切面。
3 隔瓣下型VSD:较嵴下VSD位置更靠后,被TV 遮盖,胸骨旁四腔切面显示最清晰,缺损上缘 即是TV隔叶根部。

房间隔缺损PPT课件

房间隔缺损PPT课件
2
【临床与病理】
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右房之间分流的大小与方向是 由左右心室的顺应性大小决定的。通常右室壁薄,顺 应性高,产生左向右分流。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肺 血管阻力升高,右室顺应性降低,最后产生右向左分 流。单纯房间隔缺损时,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 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第二音分裂。
血流动力学改变:左心房 右心房(血容量 ) 右心室(血容量 ) 肺动脉(血容量 ) 左心房
①间隔中部出现可疑回声失落时,应提高仪器灵敏度;②应 在多个切面上均显示同一解剖部位回声失落;③缺损处断端 回声略增强、增宽;④缺损处断端在心动周期中左右摆动幅 度较明显;⑤小缺损在切面观中难以确定者可作彩色多普勒 检测或建议做食道超声进一步检查。
33
2. 注意肺静脉回流部位,判断有无合并肺静脉异位引 流。大型房间隔缺损常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检查时应仔细判断肺静脉的回流情况。另外由于大量 左向右分流,三尖瓣口及肺动脉瓣口的血流速度加快, 但肺动脉瓣口的血流速度一般不超过2.5m/s,否则要 注意是否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36
2. 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开胸手术或介入封堵):
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应认真测量缺损的大小及缺损边缘距 右上肺静脉、冠状静脉窦开口、二尖瓣、腔静脉的距离,符 合下列条件者可进行介入治疗:①年龄≥3岁;②缺损口直径 ≥ 5mm、≤36mm,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的继发孔型左向右 分流的房缺;③缺损口边缘至冠状窦、腔静脉口、肺静脉回 流口的距离≥ 5mm(如图),距房室瓣的距离≥ 7mm;④ 房间隔长径大于所选用封堵器左心房侧的直径;⑤不合并必 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心尖四腔心显示中央型房缺(叠加血流)
11
12
13
14
15
病例二

心脏超声课件:室间隔缺损

心脏超声课件:室间隔缺损

超声诊断要点
1. 是否存在缺损 2. 缺损位置、大小和数目 3. 测量分流压差 4. 是否存在与室缺有关的其它异常,如膜部瘤形成、主动脉瓣脱垂
和/或反流、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下狭窄、左心室-右心房通道等 5. 是否合并其它心内畸形 6. 心腔大小、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
小室缺 小于1/3主动脉瓣环内径,分流量小, 肺动脉压正常或略升高
中型室缺 大小约1/3-2/3主动脉瓣环内径,中 到大量分流,肺动脉压轻中度升高
大室缺 大于2/3主动脉瓣环内径,大量左向 右分流及少量右向左分流,肺动脉压重度升高 。当肺循环阻力高于体循环阻力时,大量右向 左分流及少量左向右分流,称为Eisenmenger 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变化
左心室向右心室收缩期分流, 肺循环流量大于 体循环血流量, 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和肺动脉 压力升高 肺循环血流量超过肺血管床容量限度,出现容 量型肺动脉高压。长期肺动脉高压使肺小动脉 内膜增生,管壁增厚,肺血管床阻力增大,出 现不可逆性的阻力型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变化决定于缺损大小和肺血管阻力
解剖分型
膜部 膜周部室缺 75% 小梁部室缺 15% 流出道部室缺 8%
嵴下型 嵴上型 干下型
流入道部室缺 2%
二 维 超 声 切 面 与 室 间 隔 缺 损 部 位
膜周部室缺
分流束宽度与缺损大小
膜周部室缺
膜 周 部 室 缺 修 补 术 后 残 余 分 流
膜部室缺并膜部瘤形成
流出道部室缺 (嵴下型)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作为单独畸形,每1000名新生儿中有2例室缺患 儿,约占先心病的25%,男孩多于女孩

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超声诊断 ppt课件

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超声诊断 ppt课件
一般分为三大类:
2020/12/12
6
• 解剖分型
• 漏斗部室缺(干下型、 嵴上型)
• 膜部室缺(单纯膜部、 嵴下型、隔瓣下型)
• 肌部室缺
2020/12/12
①干下型;②嵴内型;③嵴下型; ④单纯 膜部型;⑤隔瓣下型; ⑥~⑧肌部缺损
7
血流动力学及临 床
2020/12/12
心室水平收缩期左向右分流 左室容量负荷增大为主,大室缺(1.0cm)以上, 产生肺动脉高压(Eisenmeger)综合征 L3-4粗糙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
RVOT
RA AV PA IAS LA
2020/12/12
13
心脏形态学变化: 左室径增大,左房增大,室壁运动增强; 小室缺,心脏形态学无变化; 大室缺,右室也增大,合并肺动脉高 压时,右室壁肥厚。 直接征象: 室间隔局部回声连续中断、分流
2020/12/12
14
膜部VSD
二维:大血管短轴切面,缺损 CDFI:分流方向位于9、10点钟处 位于 9点 钟处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论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2020/12/12
41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重点
心内膜垫缺 损的超声表 现及诊断要 点
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ppt课件

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ppt课件
62
3、当室间隔缺损无明显分流或出 现双向分流(甚至右向左分流)时 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①重度肺动 脉高压(多发室间隔缺损、合并动 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窗等);② 右室流出道(包括右室双腔心、漏 斗部狭窄)、主肺动脉或分支的狭 窄,只有在排除存在梗阻或狭窄后, 才能确定有肺动脉高压。
63
膜部室间隔
74
膜周缺损-损伤主动脉
75
肌部室间隔缺损
肌部室间隔范围广泛,分为流 入道,肌小梁和流出道。肌小梁 部缺损又可分为中央部、心尖部 和边缘部。
76
VSD-M
77
肌部室缺
78
流入道室间隔缺损
流入道室间隔缺损较少见,低位 四腔和房室瓣口短轴切面是常有 切面。
79
低位四腔切面
80
隔瓣下缺损
81
13
室间隔右室面解剖
14
室上嵴
正常心脏的右室顶(上)部 有一弓形粗大肌束,分隔三 尖瓣及肺动脉瓣的肌性组织。 -称为室上嵴(supraventricular crest)。这一概念首先由Wolff (1781)阐述。
15
室间隔右室面解剖-室上嵴
16
室上嵴
历史上关于室上嵴的概念非常混乱 1、在先天心脏畸形的流出道-至少有四种
36
希氏束与膜部间隔
37
膜部间隔与传导束
38
室间隔缺损的分类
室间隔缺损的分类:分类混乱 ,至今尚未完全统一。
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一般有 下几种 分法
39
1. 传统VSD 分类法
室上嵴
Kirklin 1963年 Ⅰ型-supracristal Ⅱ 嵴下型-infracristal Ⅲ 隔瓣后型-juxtatricupid Ⅳ 肌部缺损

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PPT课件

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PPT课件

23
左室-右房通道
又称左室右房漏,一种特殊类型的室间隔缺损
.
24
超声心动图表现
(二)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spectra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SDE)
.
25
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正向或双向高速收缩期射流,流速达2米/秒以上, 多数 在4米/秒左右
.
26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速血流易误诊为肺动脉狭窄
漏斗部室缺:主动脉根部短轴 12点至肺动脉瓣之间室间隔中断; 膜部室缺:三尖瓣隔瓣基底部至 主动脉根部短轴12点钟处; 肌部间隔缺损:距主动脉瓣较远
RVOT
RA AV PA IAS LA
.
11
心脏形态学变化: 左室径增大,左房增大,室壁运动增强; 小室缺,心脏形态学无变化; 大室缺,右室也增大,合并肺动脉高 压时,右室壁肥厚。 直接征象: 室间隔局部回声连续中断、分流
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宿州市立医院 超声科 王辉
.
1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重点
VSD超声表 现及诊断要 点
难点
VSD的超声 分型诊断
了解
超声在VSD 中的应用进

.
2
概论
概论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室缺)是由于胚胎期室间隔发 育不全,心室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发病率居先 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约23%。
.
17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分流紧邻肺动脉瓣环
.
18
嵴内型室间隔小缺损

室间隔缺损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ppt课件

室间隔缺损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ppt课件

外科组(n=48) 正中或右侧开胸,右房切口
精选编辑ppt
44
三、阜外医院VSD介入治疗经验总结
精选编辑ppt
45
阜外医院VSD介入治疗概况
国内开展较早(1992),稳步发展 基础及临床研究全面,操作规范(左右心导管资料) 总例数不多:至今共820例(我院VSD修补术约800-1000例/年) 年龄范围广:2-60y 合并畸形多:右位心、窦瘤脱垂、TOF残余漏、PDA、PS、ASD 并发症全:AVB/安装起搏器、晚期左室增大、AI、TI、MI、溶
2002 2004 2005 2007 2008
精选编辑ppt
29
二、VSD介入治疗常规流程
精选编辑ppt
30
适应证选择
年龄通常≥3岁 膜部或膜周部缺损,肌部缺损 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膜周部VSD直径2~14mm VSD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1mm 无轻度以上的主动脉瓣返流及右冠瓣脱垂 VSD外科修补术后残余分流
精选编辑ppt
38
精选编辑ppt
39
VSD封堵术全过程演示
精选编辑ppt
40
封堵前后左室造影对比
术前
术后
精选编辑ppt
41
封堵前后超声心动图对比
精选编辑ppt
42
术后处理
术后局部穿刺部位沙袋压迫6小时,卧床12小时。 连续心电监护3天。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3天(
患者体重: 45.5±21.3 (9-100)kg
VSD-AV距离:3.5±1.7 (1-15)mm
VSD大小:
4.5±2.5 (2-13)mm
封堵器大小:9±3 (3-16)mm
手术时间: 62±36 (7-180)min

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课件

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课件
室间隔缺损的分类
室间隔缺损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缺损,具体根据缺损的大小和位置来进行分类。
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
室间隔缺损可以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呼吸困难、发绀和生长迟缓等临床表现。
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的原理
1 超声波原理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声波的反射、传播速度和吸收等特性,可以生成人体组织的 图像。
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是一项重要的医学诊断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图像来描 绘和评估心脏室间隔的缺损。
超声诊断的介绍
超声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技术,通过使用高频声波来生成图像,以检 测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异常情况,被广泛应用于间隔缺损的定义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疾病,指的是心脏室间隔在出生时没有完全闭合,导致氧合血 与非氧合血混合。
根据超声图像分析的结果,进行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并评估其对患者的影响和治 疗方案。
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的注意事项
1 专业培训
2 图像质量
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需要专业的培训和 经验,以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
获取高质量的超声图像对于准确诊断室 间隔缺损非常重要,需要注意探头位置 和患者侧影响因素。
结论和展望
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室间隔缺损的特点
室间隔缺损可以在超声图像上显示为一个或多个异常信号,显示出室间隔的不完整闭合。
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的方法和步骤
1
影像获取
通过超声探头将声波发送到患者的胸部,然后采集返回的声波数据,生成超声图 像。
2
图像分析
通过观察超声图像,分析心脏室间隔是否存在缺损,并确定其大小和位置。
3
结果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3
右心室面室间隔解剖?
⑴ 外科手术路径一般均经右心室 ⑵ 右心室呈三角形,流入道和流出道分别位 于底角和顶角;左心室呈圆锥形,流入道和流 出道均位于圆锥底部 ⑶以上特征决定了室间隔在左右心室面不是完 全一致的,室间隔右室的流入道-可能对应的是 左室面流出道;右室面室间隔较左室面更加复 杂
①流入部-三尖瓣隔叶覆盖的间隔,介于三尖瓣和二 尖瓣之间
②流出部-肺动脉瓣下肌小梁光滑的部分,分隔左右 室流出道
③ 小梁部-占肌部室间隔大部分,肌小梁粗糙

PPT学习交流
11
右室面室间隔解剖
PPT学习交流
12
隔缘束
在室间隔右室面有一粗大的肌小梁斜跨整个 室间隔,称为隔缘束( Septomaginalis trabeculaion SMT),它由体部和两个分肢组成, 呈Y字形,体部斜下向心尖部走行并发出调节束 (moderate band)。 头侧分成前后两肢,分 支的界限标志为圆锥乳头肌,后肢向膜部延伸, 前肢支撑肺动脉瓣。 TSM向左前外延伸发出许 多较小肌小梁至流出道前壁,称为隔壁小梁 (septo-parietal trabeculations)Goor and vLillehei
斗间隔组成-如果此部位缺损-过去称为嵴内 型-intracristal VSD)
PPT学习交流
22
切除室上嵴(心室漏斗皱褶) 显示心室心外组织和主动脉
Supraventricular crest
漏斗间隔
PPT学习交流
23
室上嵴和心室漏斗皱褶
两者关系:室上嵴 = (大部分)心室 漏斗皱褶+ (小部分)漏斗间隔 1、正常心脏可以应用室上嵴 这一概 念,在先天畸形时应该采用心室漏斗 皱褶这一概念 2、实际上室上嵴和心室漏斗皱褶是同 一结构,从右室内看称作室上嵴,将 右室剖开看是心室漏斗皱褶(现代倾 向应用这一概念)
5 隔束与壁束 6 右心室漏斗部
PPT学习交流
7
右心室解剖
一般将右心室分为三部分:流入部、心尖小梁部、流出部
PPT学习交流
8
左室面解剖
PPT学习交流
9
右心室解剖
PPT学习交流
10
右心室面室间隔解剖
为了简单起见通常将室间隔分为四个部分
⑴ 膜部间隔
⑵肌部间隔-又可分为三个部分:流入部、小梁部、 流出部。
室间隔缺损(VSD)再认识 (Intensive insight into VSD)
PPT学习交流
1
【概念与发病率】
室间隔缺损是指室间隔上存在 孔洞。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 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 25%。可单独存在,亦常为其它 复杂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
PPT学习交流
2
【胚胎发育】
在胚胎期,肌部、膜部及其它部 位的室间隔融合不完全,遗留孔 洞。
PPT学习交流
26
隔束与壁束
septal-parietal trabeculation
septal-parietal trabeculation
PPT学习交流
27
膜部室间隔-解剖
膜部间隔与二 三尖瓣和主动 脉瓣关系密切
PPT学习交流
28
室间隔膜部-解剖
PPT学习交流
29
膜部室间隔
rn
s
a
右心室观 PPT左学习心交流室观
30
右心室漏斗部
正常的主肺动脉和主动脉呈包绕关 系,两者近似垂直,肺动脉瓣和主 动脉瓣平面并非平行,而呈垂直关 系。
PPT学习交流
31
肺动脉与主动脉关系
PPT学习交流
32
右室漏斗解剖
肺动脉瓣完全由肌性漏斗所支撑,正常的肺 动脉瓣高于主动脉瓣;所以肺动脉瓣下的所谓 漏斗部隔面(septal surface)实际上并非室间隔, 而是独立的肌性袖状结构(free-standing muscular sleeve),与主动脉之间由心外空间 所分隔(extracardiac space)。 而过去错误的认为这部分组织为流出道间隔!
PPT学习交流
19
心室漏斗皱褶
三尖瓣和肺动脉瓣之间的右心室壁 向内折曲所形成-这一结构又称为心 室漏斗皱褶(Ventriculo-infundibular Fold,VIF)
PPT学习交流
20
心室-漏斗皱褶:VIF
VIF
PPT学习交流
21
室上嵴构成
将右心室剖开:如果切除室上嵴后①则大部分 直接通向心脏外,显露主动脉根部--这一部分 并非室间隔,而是室壁结构(从表面看实际上 为VIF); ②仅有小部分通向左心流出道-这部 分为室间隔结构(由介于SMT前后支之间的漏
PPT学习交流
4
左右心室形态差异
PPT学习交流
5
左右心脏解剖形态不同
左右室室间隔不是完全对应的; 右室为
流入道,左室可能PPT就学习交是流 流出道
6
右心室解剖
重要解 剖结构
1 膜部室间隔 2 隔缘束 3 心室漏斗皱褶( (Ventriculo-
infundibular Fold,VIF ) 4 室上嵴
PPT学习交流
13
室间隔右室面解剖
PPT学习交流
14
室上嵴
正常心脏的右室顶(上)部 有一弓形粗大肌束,分隔三尖 瓣及肺动脉瓣的肌性组织。 称为室上嵴(supraventricular crest)。这一概念首先由Wolff (1781)阐述。
PPT学习交流
15
室间隔右室面解剖-室上嵴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33
右室漏斗解剖
并非间隔
PPT学习交流
16
室上嵴
历史上关于室上嵴的概念非常混乱 1、在先天心脏畸形的流出道-至少有四种
不同肌性结构被不同的作者称为室上嵴。 2、将同一结构被冠以多种名称
PPT学习交流
17
室上嵴的概念-历史上十分混乱
1、把不同的四种结构命名为室上嵴
2、把同一结构(室上PPT嵴学习)交流叫做多种名称
18
室上嵴
Anderson 指出:室上嵴的概念应 该回归本意-只有在正常心脏才应 用室上嵴这一概念。室上嵴是分隔 正常心脏三尖瓣与肺动脉瓣粗大的 肌束 (supraventricular crest)。
PPT学习交流
24
隔束与壁束
这一概念已很少应用:
室间隔上的粗大肌束称之为隔束;右室壁上粗 大肌束称之为壁束
本质上隔缘束(Trabecula Septomaginalis,TSM)-即为隔束 (septal band)
心室漏斗皱褶(室上嵴)+隔壁小梁: 壁束
PPT学习交流
25
隔束与壁束
septal-parietal trabecu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