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资源量分配思路探讨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及提升路径探析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及提升路径探析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资源。
人类历史上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变必然伴随着资源利用水平的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是衡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对此,文章将就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及提升路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提升;路径一、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本底不足。
黄河流域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并不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46mm,水资源总量为647亿m3,人均水资源量473m3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8%。
大气降水是黄河流域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但降水具有年内集中、空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年内汛期6—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流域下游降水量远超过上中游内陆地区,年降水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数倍,弱化了流域的水资源本底,也加大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
(2)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高。
黄河除了要满足流域九个省区的用水需求外,还承担着河北、天津等流域外地区的供水任务。
202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8229亿m3,供水区总取水量为536.15亿m3,开发利用强度远超一般河流的阈值。
黄河流域拥有多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维护中国北方生态屏障的功能,但过高的开发利用强度削弱了河流的生态流量保障能力,威胁着流域生态安全,汾河、沁河、大黑河等重要支流也经常性出现断流情况,对沿线河湖湿地生态功能造成了严重损伤。
(3)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日益扩张。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已经接近上限,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模还在快速扩张,部分核心城市群的发展势头依然迅猛,这将加剧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得到有效控制,但部分地区的生产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比如农业轮灌制度实行后,部分农田得不到充分灌溉,粮食产量的增幅有所下降。
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之间尚未实现和谐平衡的状态。
黄河水资源分配与可持续利用

黄河水资源分配与可持续利用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区域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人类活动的过度开采,黄河的水资源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分配和利用问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合理分配黄河水资源,并实现可持续的利用。
首先,黄河的水资源分配应该基于科学的原则。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合理,一些地区过度依赖黄河水资源,导致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因此,合理分配黄河水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分配原则应该基于地区的需求和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兼顾各地区的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但由于灌溉和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农业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水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利用黄河水资源时,应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采取科学的灌溉方式和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黄河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还需要考虑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因此,在黄河水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应该注重社会公平,照顾贫困地区和人口较少的地区的发展需求。
同时,应该注重经济效益,通过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此外,黄河水资源分配与可持续利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一方面,黄河流域的人口众多,需求巨大,如何合理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政府和各界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控制污染源,推动水资源管理的创新与改革。
总之,合理分配黄河水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政府应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贡献。
新时期黄河水资源保护对策思考

新时期黄河水资源保护对策思考随着人口膨胀、经济发展和节水技术的发展,黄河流域人们日益提出的需求将把黄河水资源所处的状态逼到极限。
随着报道的报道,黄河水资源的保护引起了关注。
为了确保这一重要的水资源能够被妥善保护和管理,采取有效的保护对策是当务之急。
首先,黄河水资源保护需要建立分级管理以确保其水质和水量。
研究人员应合理制定并执行上、下游水利措施与标准,以确保黄河水资源分布恰当,且得以妥善保护。
政府应加强水资源保护、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水质和水量计量和实施,加强紧密地保护农业用水,实施优先取水原则,杜绝污染源的渗漏和侵占。
其次,应通过加强环保意识教育,规范社会行为促进黄河水资源保护。
社会各界应持续完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动员人们共同抵制违法行为,如排放污染和滥用水资源等,从而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环境和文明的生活氛围。
再者,政府应积极投入资金建设水源保护工程,加大黄河水质和水量的监测和管理。
政府应投资大量资金建设的各种水源保护工程,改善黄河水资源的水质,预防污染排放对环境造成伤害,同时加强水资源有关部门的科学研究和监测与评估,更好地把握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要完善法治保护黄河水资源。
政府应构建水资源法律法规体系,以规范行政监管部门,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对污染加重的企业和公民实施严格的监督和约束,确保黄河水资源能够被正确的保护和管理。
总之,黄河水资源管理的实施也有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是,只有加强分级管理、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加大水源保护工程的投入和完善法治保护,才有可能全面确保黄河水资源的保护。
只有在上述所有因素都得以落到实处时,政府、科学家和公众可以从实际收获才能真正实现持久的黄河水资源保护。
黄河水资源分配与管理策略

黄河水资源分配与管理策略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历史。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黄河水资源日益紧张,给水资源分配和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随着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猛发展,黄河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许多地区的经济增长依赖于黄河的水资源,而水资源相对有限,使得各地的用水需求超过了黄河的供给能力。
这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局势。
二、水资源分配的困境黄河流经的不同省份和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不同,但却面临着较为有限的供给。
这使得水资源分配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
一方面,发达地区希望增加水资源供给,以支持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沿线农业区也争夺黄河水资源,以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
因此,水资源的分配问题成为了各方之间的博弈,也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水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措施为了解决黄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
通过建设节水型工程和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其次,建立跨区域的水资源协调机制。
通过合理分配水资源,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同时避免地区之间的水资源争夺。
此外,还需要加大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力度,保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水资源管理的挑战和前景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但黄河水资源管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水资源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各方之间的博弈和矛盾难以调和。
其次,受制于技术和经济等因素,一些水资源管理的措施难以落地和实施。
此外,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对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展望未来,黄河水资源管理的前景仍然充满挑战和希望。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多部门的合作,形成水资源管理的统一决策和执行机制。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外,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策略研究

优化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策略研究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人口集聚区,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地区。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状况一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需要对其水资源配置策略进行优化研究。
首先,需要加强水资源调度和分配的全流域协调。
由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因此,需要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调度机制,通过水资源调度和分配的协调,使得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此外,还应加强跨流域水资源调度的研究,以最大程度地解决流域内外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其次,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在当前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应以水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建立和完善流域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流域内水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减少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第三,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与土地资源、气候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可以采用节水农业技术,例如滴灌、微喷灌等方式来改善农业用水效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例如水库、引黄入冀工程等,确保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供应。
最后,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
水资源是公众共有的资源,公众在水资源管理中应发挥积极的参与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管理的认识和意识;加强与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工作。
综上所述,优化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策略需要通过加强水资源调度和分配的协调、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等方面来实现。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探讨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探讨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现状,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利用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建设、提倡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增加可供水量、注重水资源保护,控制水体污染、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进而使得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得到改善。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引言: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是重中之重,但由于受各个方面的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还存在短缺现象。
基于此由必要加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从而使得黄河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进一步推动黄河地区经济的发展。
1.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现状首先,水资源短缺。
不管是西北地区还是华北地区黄河水均是最大的供水资源,而且西北和华北地区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2%的水资源量,承载着30多座城市供水任务。
除此之外,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其径流的形成主要为降雨,降雨量由于季节不同存在的一定的差别,径流年内分配集中化,以暴雨洪水形式出现,但是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分布不够均匀,进而明显的突出非汛期水资源供需矛盾;其次,水污染程度加剧。
在人口不断的增长以及工农业不断发展背景下,逐渐产生的污染问题,会增加污染排放量。
而且无论是排污量增加还是污水超标排放一定程度上使黄河水发生污染,从支流发展到干流,导致水污染蔓延到干流,进而这会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不利的影响,致使降低水体功能。
1.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一)加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治理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就黄河源区,从长远来看,应因地制宜地植树种草,控制水土流失,进一步涵养水源,改变流域小气候,达到增加流域径流量的目的。
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要想更好地生产粮食,不断的提高生产效率,不应破坏生态环境,而应加大治理力度,围绕水土流失这一现象全面的实施,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使其实现下游治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1]。
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探讨

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探讨摘要: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黄河泥沙举世闻名,水沙异源,历史上黄河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流域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水土保持措施逐步增效等人类活动进一步导致黄河流域水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异,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保障难度加剧。
黄河水安全不仅关系到治黄方略、水资源配置格局与重大水利工程布局,而且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探讨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十分必要。
关键词:水安全;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思路探讨;黄河;1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1.1水资源总量不足是重要瓶颈。
1956—2016年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天然径流量为490.0亿m3,相比1919—1975年系列的580.0亿m3径流量减少了15.5%,相比1956—2000年系列的534.8亿m3径流量减少了8.4%,黄河近些年水资源量减少明显。
黄河流域2016年用水量相比1980年用水量增加了19.8%,农业用水效率不高,一般工业仍有节水空间,生活、农业、工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情况严重,部分河道生态流量难以保障,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依旧突出。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未来黄河河川径流量仍可能出现持续性减少,黄河缺水引起的流域水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
1.2水土流失严重与水生态环境脆弱是重要疾患。
黄河流域分布有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四大沙漠,流域内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疏、降雨集中、侵蚀模数高,是黄河中下游河道泥沙的主要来源,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2019年黄河流域尚有约50%的水土流失面积未得到有效治理,人为水土流失问题还未消除,流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与1980年相比,2006年黄河流域湿地面积减小了16%;黄河鱼类从20世纪80年代的125种减少到2018年的47种,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
黄河流域水资源量分配思路以及探讨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措施研究导读:长江黄河流域防洪规划,黄河流域洪水泥沙管理的认识与思考,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评价,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评价,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目录一、理论篇对黄河流域洪水泥沙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1复件黄河流域产水产沙系统的划分及中游重点区的编码 4国务院批复长江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11国务院批复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12黄河流域产水产沙系统的划分及中游重点区的编码 13黄河流域地表水可利用量分析计算 20黄河流域防洪工程征地调查研究 23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27黄河流域宁夏水权转换实践与关键技术探讨 32黄河流域气候与水资源演变特点研究 36黄河流域人口变化与水权制度变迁研究 40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43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认识与思考 44黄河流域三水转化关系及其模式探讨 46二、发展篇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及对策 54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评价 57黄河流域水资源量调查评价 60黄河流域水资源量分配思路探讨 63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 65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69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规划 72黄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变化规律研究 74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 77黄河流域需水量预测的GRNN模型研究 81黄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分析 83黄河流域用水及治理之隐忧 87黄河流域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水管理对比分析 92黄河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战略初步研究河海大学综合战略研究中心 97 黄河流域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 101小黄河流域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 102遥感技术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105中国防汛抗旱2009.4黄河复杂难治的主要症结在于“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利用的逐步增加,水库调蓄影响等改变了天然洪水水沙过程,黄河的水沙关系朝着更加不协调甚至进一步恶化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为了解决黄河流域引黄灌区水权转让项目的目标评估问题,在分析和考虑水权转让项目特点、投入目标和产出
目标构成、指标数据量纲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 MCA 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宁夏水权转让的 5 个项目进行实例验
证。结果表明: 在等权重和不等权重两种情况下,5 个水权转让项目目标评估排序完全一致,权重的变化对评价结果分
第 34 卷第 12 期 2012 年 12 月
【水资源·水环境】
人民黄河 YELLOW RIVER
Vol. ,No. 12 Dec. ,2012
黄河流域水权转让项目目标评估的 MCA 方法
冯 峰1,2,3 ,黄 葵1 ,殷会娟1
( 1.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3; 2. 清华大学 水利系,北京 100084; 3.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值的影响较小。MCA 评价过程思路明晰,计算简便,评价结果直观准确,能有效地处理不同量纲的因素或指标的综合评
估问题。
关 键 词: MCA; 水权转让; 目标评估; 宁夏回族自治区; 黄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TV213. 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0-1379. 2012. 12. 022
MCA Method for Target Assessment of Water Rights Transfer Projec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ENG Feng1,2,3 ,HUANG Kui1 ,YIN Hui-juan1
( 1. Yellow River I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Zhengzhou 450003,China; 2.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6,China; 3.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Kaifeng 47500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issue of target assessment of water right transfer projec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Multi - Criteria Analysis ( MCA) method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project characteristics,target structure of input and output and different dimensional index. Five water rights transfer projects in Ningxia were tested as examples with this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sessment ranks of the five transfer projects are absolutely identical in equal or unequal weight,so the influence of weigh change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 is a little. The MCA method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 calculation and clear ideas. Furthermore,it can effectively deal with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roblem with different dimensional factors or indexes. Key words: MCA; water rights transfer; target assessment;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Yellow River basin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导读: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研究,黄河流域地表水可利用量分析计算,黄河流域经济 发展与水资源匹配状况分析,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布设控制目标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录
一、理论篇
黄河流域水权转让项目目标评估的 MCA 方法 1 黄河流域水沙资源量变化及其对泥沙资源化的影响 4 黄河流域水体计算的改良研究 13 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布设控制目标分析 15 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布设与调整研究 18 黄河流域水运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23 黄河流域水质监测政府间合作共建共管实验室浅析 26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措施研究 31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34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分析 37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控方案研究 38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的云模型 44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多属性智能决策 49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趋势分析 55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及对策 59 二、发展篇 黄河流域水资源量分配思路探讨 62 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 64 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68 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规划 71 黄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变化规律研究 73 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 76 黄河流域需水量预测的 GRNN 模型研究 80 明清时期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82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研究进展 86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与开发对策 95 浅谈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9 浅议黄河流域节水与洪水风险管理的互补关系 101 浅议黄河流域水权转换问题与对策 102 浅议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104
黄河 流 域 属 于 资 源 型 缺 水 地 区,水 资 源 的 供 需 矛 盾 突 出[1]。1999 年 3 月实施黄河干流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以来,按 照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的引黄水量 几乎年年超过当年的调度指标,新建工业项目的用水受到黄河 取水指标的限制,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水资源缺乏的制约。在 黄河可供水量既定的情况下,要解决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只能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方面想办法。为此,宁夏回族 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于 2003 年开展了水权转让试点工作, 提出“投资节水、转让水权”的新思路,由工业企业出资对灌区 节水工程进行改造,节约出的水量转让给企业,探索出一条解 决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的新途径。截至 2010 年年底, 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黄河水权转让项目有 35 项,主要涉及火 电、煤化工、煤 矿 采 掘 等 项 目,其 中 火 电 项 目 装 机 为 26 980 MW,节约水量 26 965 万 m3 ,转让水量 23 917 万 m3 ,水权转让 项目投资达到 12. 7 亿元。水权转让有力地支持了宁夏、内蒙 古两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成熟的理 论和方法对水权转让项目进行有效的目标评估,因此,迫切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