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刺激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振动排痰中的应用
旋转振动排痰仪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体会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 2 0 1 4 ) O 1 — 0 1 7 8 一 O 1
1 . 3 统计 学方 法 :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 进行统 计分 析 ,
摘要 :目的 : 观察旋转振 动排 痰仪在 改善神 经外科 卧床 患者呼吸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5 0例神 经外科 卧床病人 随机分 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 , 每组2 5例 , 对照组 采用常规徒手叩背排痰 , 观察组采用旋转振动排痰仪进 行排 痰。比较 两组病人排痰效果及血氧 饱和度 改善情 况。结果 : 观察组病人排痰效果及血氧饱 和度 改善 情况 均优 于对 照组( P< 0 . 0 5 ) 。结论 : 振 动排痰仪 的 临床 治疗 中 配合适 当的护理措施 , 有利 于提 高排痰效果。结果 : 振动排痰仪 治疗过程 中, 采取 正确 的护 理干预 , 可使得 患者 呼吸道深部 痰液有 效的咳 出。 减 少了细菌感染 , 保持 了患者呼吸道通 畅。
正 常人气道黏膜每天会排出 5 0 mL~ 7 0 m L分泌物 , 以保持
呼吸道湿润 , 但卧床病 人因长期 卧床可导 致免疫力下 降 , 呼吸道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 以 P< 0 . 0 5为 差异 和肺发生炎症反应 时 , 黏膜 和肺组 织充 血、 水肿, 毛细 血管 通透 有统计学意义。 性增 强 , 痰液分泌增 多, 加 之 咳痰无力 等原 因 , 常引起 病人痰 液 2 讨 论 排出困难 ¨ J 。呼吸理疗是用物理方 法来预 防或 改善 呼吸道分泌 2 . 1 旋转振动排痰仪 的治疗机 理 : 旋 转振动排 痰仪是 根据 物的瘀滞 , 从而改 善通气 , 保 持 呼吸道通 畅 和治疗方 法 。因此 , 物理定向叩击 的原理设计 的, 对移 动 和排 出肺 内部 支气 管小 气 一 种 有效及 时的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 , 是控制 呼吸道感染 、 缩短 病程及 道分泌物和代谢 废物 有 明显作 用。它可 同时提 供两 种力 : 减轻患者痛苦 的重要环节. 随着 医疗科 技的发展 , 振动排 痰仪在 是垂直于身体表面 的水 平力 , 帮 助支气 管粘膜 表 面的粘 液及 代 临床上得 到较 为广泛 的应用 。2 0 1 3年 3月 一 2 0 1 4年 3月我科对 谢物起松弛液化作用 。另一种 是平 行于 身体表 面 的水平 力 , 帮 卧床病人应用旋转振动 排痰仪 进行排 痰 , 并与 常规徒 手 叩背排 助支气管粘膜表面液化 的粘液及 代谢物按 照选择 的方 向排 出体 外 J 。两种方法 的机 理均显示 了共 同 目标 , 都 能松 动并 排 出气 痰进行 比较 , 效果满意 。现报告 如下 。 道分泌物 , 明确 了排 痰仪 治疗 的可行 性 。徒 手 叩背排痰 法对 深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 选择 2 0 1 3 年 3月 一 2 0 1 4年 3月人住我 院神 部支气管痰液的排 出效果较差 , 且有 一定 的局 限性 , 叩背 的力度 经外科的卧床病人 5 0例 , 纳入标准 : ①入住我院神 经外科生命体 不易控制 , 过轻达不 到排 痰效果 , 过 重则病 人感 觉不 舒适. 旋 转 征平稳 3 d以上 , 无需持续吸氧; ②无原发性肺疾病 ; ③格拉斯哥 昏 振动排痰仪应用于临床 , 在治疗疾病 的 同时 , 不但增 加病人 的舒 迷评分( G l a s g o w c o m a s c a l e , G C S ) 在7 分以上 ; ④听诊肺部均有不同 适度 , 体现对病人 的人文关 怀 , 而且 可 以减 轻护 士 的疲劳 度 , 减 j 程度的痰鸣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每组 2 5 例, 两组病人年 少护理人力资源的流失 。 龄、 病情等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具有可比性。 2 . 2 使用旋转 振动排 痰仪 的注意事项 : 使用旋转 振动排 痰 1 . 2 方 法 仪应注意 : ①应选择在进食前或进食后 1 2 0 m i n 进行排痰治疗 , 避 1 . 2 . 1 排痰 方法 : 两组病人 均给予雾化 吸入 、 排痰 、 吸痰等 免引起消化液的反流 ; ②治疗前应详 细 了解 患者的病史 , 治疗 中 护理 。对照组采用 常规徒手 叩背排痰 , 护士一手 扶病人 的肩部 , 认真观察患者的反应 , 根 据患者 的承 受情 况 , 调 整治 疗 的频率 , 另一手五指并 拢 , 指 关节微 屈 , 使手 掌成 凹式 , 以指腹 与 大小鱼 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不适 , 治疗后应 观察患者痰 液 的性 质、 颜 色 际着落 , 使用腕关节 的力 量 , 每次 叩击 应产生 空响 , 频率 为 4 0— 及量的变化。③应使用一次性 叩击 口罩 , 避免发 生交叉感 染 ; ④ 5 5 ̄/ m i n , 以病人能够承受 , 不使病人感到疼痛 为宜。观察组采 治疗应采用较低频率 , 远离伤 口, 避免影响患者的伤 口愈 合。 综上所述 , 应用旋转振动排痰仪有 较好 的排 痰效果 , 通 过促 用旋转振动排痰仪进行排痰 , 每天 0 9: 0 0 、 1 6 : 0 0对病 人遵医嘱给 予雾化吸入 、 旋转振动排痰仪排痰 和吸痰等护理 , 护理前 听诊病 进痰液排出 , 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从而 提高护理工 作质量 和 人肺部呼吸音 、 测量指腹血氧饱 和度 , 每次护理结束 5 a r i n 后再次 病人的生活质量值 得临床大力推广 。 测量病人的血氧饱 和度 , 3 d后再次听诊病 人双肺 的呼吸音并与 参 考 文 献 第 1次听诊进行 比较 。每次 排痰均持续 1 5 ai r n , 每 日2次 , 连续 [ 1 ] 孙 明珠 , 阮桂荣. 振动排 痰机在 胸部物理 治疗 中的应 用及 护理[ J ] . 中国康 复, 2 0 0 5 , 2 0( 2 ) : 8 5 8 6 . 护理 3 d进行评价 。 2 ] 王金招 , 罗燕, 黄樟凤. 膨肺联合振 动排痰仪对老年灭 腹部 1 . 2 . 2 观察及 评价指标 : ① 记录操作前后 病人血氧饱和度 [ 术后肺 部 感 染 的预 防作用 [ J ] . 护 士进 修 杂 志 , 2 0 1 1 , 2 6 及其改善差值 。② 观察排痰效果 。有效 : 病人护理第 3 天排痰效
振动排痰机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improved; experimental group daily sputum volume,hypoxemia,pulmonary imaging results to improve and pulmonary rales disappeared proportion was signifi-
ges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a 7 d treatment,hypoxemia,sputum volume,lung imaging results,and pulmonary rales were
cantly higher. Conclusion: Vibration the expectoration machine expectoration better than purely artificial percussion expectoration effect can be carried out as
unit ( experimental group) 40 cases assisted expectoration,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ypoxemia,exclusive sputum volume and lung ima-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 患者由于病情重、意识障 碍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多见,肺部感染发生率高[1],肺部感染 后的低氧血症和细菌毒素对脑微循环的作用导致脑缺血缺氧 加重,造成二次脑损害,使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2]。采取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治肺部感染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 的重点之 一,对 危 重 患 者 的 预 后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本 文 对 2011 年 1 月 ~ 2012 年 4 月在我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 79 例危重患者进行人工排痰和机械振动排痰效果分析,寻找适 宜的排痰方式,以达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并治愈危重患者的肺 部感染征象,提高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我科收治的危重患者中筛选出 79 例患 者,随机分为人工叩击排痰组( 对照组) 39 例和振动排痰机组 ( 试验组) 40 例。对照组男 20 例,女 19 例。年龄 45 ~ 67 岁, 平均( 57. 7 士 10. 5) 岁。其中脑出血 23 例,重型颅脑外伤 12 例,颅内动脉瘤 3 例,脑血管畸形 1 例; 试验组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 46 ~ 65 岁,平均( 58. 2 士 10. 3) 岁。其中脑出血 22 例,重型颅脑外伤 14 例,颅内动脉瘤 3 例,大面积脑梗死 1 例。两组患者在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 患者 GCS < 8 分,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微生物培养显示革兰氏阳性 菌或阴性菌,遵医嘱使用该微生物的敏感药物,同时无人工叩 击及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禁忌证。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讨论了指压天突穴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应用效果评价、在肺部术后的应用及在肺部康复中的意义以及联合其他疗法的应用情况。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前景展望进行论述,并指出了研究不足及未来的展望。
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相关研究,为指压天突穴在肺部术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促进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指压天突穴、自主咳痰、肺部术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应用效果评价、肺部康复、联合其他疗法、前景展望、研究不足。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指压天突穴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种疗法,通过对人体穴位施加适当的压力,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气机通畅,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咳痰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是由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等引起的,及时有效地咳痰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深入分析指压天突穴对肺部康复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指压天突穴在肺部术后的应用效果评价和意义的研究,以及指压天突穴联合其他疗法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肺部手术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本研究也将探讨目前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提出展望和改进方向,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指压天突穴的作用机制指压天突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头部的正中线上,即喉结下凹陷处。
指压天突穴可以通过刺激调节肺部气道的张力,促进肺部痰液的排出,从而起到咳痰作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肺气道张力:指压天突穴可以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调节肺部气道的张力,促使气道扩张,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合适的穴位上进行指压,刺激神经系统,增强呼吸道肌肉的收缩力,从而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痰液。
这一方法在肺部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对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
一、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的原理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是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天突穴位于胸部中线正上方,是气管与食管的交界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穴位之一。
通过在天突穴位上施加适当的指压,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引发呼吸道肌肉的收缩,从而促进气管内的痰液排出。
在肺部手术后,患者往往因为手术创面疼痛和身体虚弱等原因而无法进行主动咳痰,导致痰液潴留,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而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则可以通过外力刺激,引发自主咳痰,帮助患者顺利排出痰液,减轻呼吸道负担,促进康复。
1. 促进痰液排出肺部手术后,患者往往因为疼痛、虚弱等原因无法进行主动咳痰,容易导致痰液潴留,影响术后康复。
而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可以通过外力刺激,帮助患者引发自主咳痰,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呼吸道负担,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2.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肺部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后痰液潴留密切相关。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可以帮助患者顺利排出痰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3. 提高术后康复效果肺部手术后,及时有效地清除术后痰液,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咳嗽功能,促进术后痰液的排出,从而提高术后的康复效果,减少病程延长和治疗费用的增加。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方法的应用效果正在不断得到提高,为肺部术后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振动排痰机在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振动排痰机在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暴击后造成的损伤,其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且随着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不同而不同。
脑外伤术后患者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呼吸衰竭等,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地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振动排痰机被广泛地应用于脑外伤术后患者的呼吸治疗中。
振动排痰机的工作原理振动排痰机是一种用于帮助患者呼出痰液的机器。
它通过振动作用于患者的胸壁和肋骨,从而产生一个振荡频率,使患者呼出的痰液能够更有效地清除。
振动排痰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振动作用于患者的胸壁和肋骨,从而产生一个振荡频率。
这个振荡频率能够使患者的肺部产生一种特殊的突然扩张和收缩的感觉,促使患者呼出痰液。
2.振动排痰机的振荡频率能够产生一种类似于物理疗法的效果,使痰液更容易地离开肺部。
振动排痰机在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振动排痰机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痰液的清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在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由于长时间的卧床和吸氧,容易导致痰液堆积,这会增加呼吸机械通气的压力,同时也会增加细菌的繁殖和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这类患者中,振动排痰机可以有效地促进痰液的清除,降低呼吸机械通气的压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另外,振动排痰机还可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使术后患者能更快地康复。
在使用振动排痰机之前,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呼吸功能和痰液堆积情况等方面。
如果需要使用振动排痰机,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患者的痰液量和性质,以及机器的工作状态和保养情况。
振动排痰机的优势与注意事项与传统的呼吸治疗方法相比,振动排痰机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便:振动排痰机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即可完成治疗。
而传统的呼吸治疗方法需要医护人员亲自进行操作,比较复杂。
2.治疗效果好:振动排痰机能够产生一种特殊的振荡频率,促进痰液的清除,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3.安全性高:振动排痰机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产生任何伤害,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比较安全。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
指压天突穴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痰液排出,自主咳痰对于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肺部术后咳痰困难常见,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为一可行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发现,该方法在咳痰效果上具有潜力。
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的应用前景,为肺部术后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方案。
结论指出,该方法在促进术后肺部清洁方面有积极作用,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指压天突穴、自主咳痰、肺部术后、应用进展、临床效果、前景、研究方向1. 引言1.1 介绍文献背景肺部手术后出现的咳痰困难是术后恢复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患者无法有效地咳出痰液,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的方法,在肺部手术术后的应用进展。
指压天突穴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按压特定穴位来刺激神经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调节体内的生理功能。
自主咳痰则是指患者能够主动完成咳嗽动作,将痰液排出体外的能力,对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维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些研究显示,通过指压天突穴可以有效刺激呼吸肌肉的收缩,增强患者的咳嗽反射,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咳出痰液。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可以使用专业技巧对患者进行指压天突穴的操作,提高患者自主咳痰的效果,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研究的不断完善和临床实践的积累,相信这一方法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通过系统性总结和分析相关文献,评估该方法在促进患者术后咳痰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振动排痰机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振动排痰机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黄荣香【摘要】@@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机体防御功能降低,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分泌物不能完全排出,尤其是颅内压高时,呕吐易引起误吸,造成肺部感染,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极为重要.但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不能产生有效咳嗽,传统的叩背排痰法常达不到有效的排痰目的,为了探讨更有效的排痰方法,笔者所在科于2009-12起引进多频体外振动排痰机,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现报告如下.【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28)007【总页数】1页(P622)【关键词】振动排痰机;重度颅脑损伤;应用;效果观察【作者】黄荣香【作者单位】463000河南驻马店,159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机体防御功能降低,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分泌物不能完全排出,尤其是颅内压高时,呕吐易引起误吸,造成肺部感染,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极为重要。
但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不能产生有效咳嗽,传统的叩背排痰法常达不到有效的排痰目的,为了探讨更有效的排痰方法,笔者所在科于2009-12起引进多频体外振动排痰机,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09-12~2011-02的12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4例,其中男51例,女13例;年龄19~56岁,平均(32.5±11.3)岁。
对照组62例,其中男47例,女 15 例;年龄 22~60 岁,平均(37.2±12.3)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和部位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1.2.1 对照组护士为患者翻身叩背1次/2 h,变换体位,翻身时注意各肢体放于功能位置。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摘要】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从指压天突穴的机制研究、对肺部术后患者咳痰的影响、方法的应用进展、临床价值以及风险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探讨。
研究发现,指压天突穴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咳痰,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有望成为肺部术后康复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临床实践。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探索更多治疗机制、拓展应用范围并完善指压方法。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指压天突穴、自主咳痰、肺部术后、临床应用、机制研究、患者影响、风险与挑战、临床价值、前景展望、进一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指压天突穴是中医经络学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人体胸骨上突端正中下方,是肺经的入穴,主要功能是疏通气道,促进气体的流通。
通过按压这一特定穴位,可以刺激肺经气血运行,促进气道的通畅,增强肺部的清除功能,从而帮助患者更有效地咳出痰液。
随着对指压天突穴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逐渐显现,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本文旨在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手术后的应用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
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评估指压天突穴对肺部术后患者咳痰的影响,探讨指压天突穴方法的应用进展,揭示指压天突穴在肺部术后的临床价值,同时分析该方法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为肺部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研究也将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前景展望,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两组患者经 1 周治疗后,SpO2 均高于入院时; 观察组每日排痰量、1 周后 SpO2 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 05) 。结论: 穴位刺激排痰效果优于振动排痰,适合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防治肺部感染的日常手段。
关键词 振动排痰; 穴位刺激; 神经外科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 - 9676. 2012. 18. 023
·38·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年第 9 卷第 18 期( 下半月版)
穴位刺激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振动排痰中的应用
张文娟
摘 要 目的: 比较穴位刺激辅助振动排痰与机械振动排痰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48 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28
例) 和对照组( 20 例) ,观察组给予穴位刺激辅助振动排痰,对照组行机械振动排痰治疗,比较两组排痰量、SpO2 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
[5] 谢红 英,毛君 晓,赖 小 芳,等. 重 症 病 房 患 者 服 的 制 作 与 应 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 2) : 48.
[6] 邱 立,周兰姝. 我国护理用具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J]. 护理学 杂志,2007,22 ( 6) : 74 ~ 76. ( 收稿日期: 2012 - 04 - 12) ( 本文编辑 曹素文)
作者单位: 210029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 张文娟: 女,本科,主管护师
1. 2. 1 排痰仪的作用及原理 我科选用的是 YS800 系列体 外振动排痰机,具体操作: 排痰前常规应用异丙托溴胺 500 μg、氨溴索 30 mg 加入生理盐水 10 ml 中雾化吸入后,患者取 侧卧位,选择合适的扣击头( 圆形海绵接头,90 mm) ,设置初 始频率 10 ~ 20 Hz,操作者手持手柄将排痰仪扣击头先放在患 者的肺底部,由外向内,由下往上,由周围到中央向肺门匀速 移动叩击头,遍布整个肺野,每次大约 15 ~ 20 min,每日 2 ~ 3 次。排痰后清醒患者鼓励其咳痰,对于意识障碍及咳痰有困 难的患者要予及时吸痰。排痰要选择在餐前 2 h 或餐后 2 h,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加强保暖,以防感受外邪。同时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耐受程度调节频率,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宜。 1. 2. 2 穴位刺激法的应用 ( 1) 穴位的选择。选择足太阳膀 胱经的双肺俞穴,是肺脏精气输布于背部的背俞穴。肺俞穴 的功效有清热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喘、肺炎等。( 2) 取穴。肺俞穴,取俯卧位,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 1. 5 寸处,取穴后用记号笔圈示标明。( 3) 在普通排痰操作基础 上,重点于背部所圈示的双侧肺俞穴位,将叩击头紧贴肺俞穴 处同时振动 3 ~ 5 min,可根据排痰效果适当增大振动频率以 刺激穴位。 1. 3 观察指标 1. 3. 1 排痰量 对能自主咳嗽的患者收集记录咳出痰量,负 压吸痰者采用一次性集痰器留痰,测量和记录每次治疗后排 痰量。 1. 3. 2 SpO2 采用 SpO2 仪测量人院时及辅助排痰 1 周后不 吸氧状态下患者末梢 SpO2 。
检验水准 α = 0. 05。
2 结 果( 表 1,表 2)
表 1 两组患者入院时 SpO2 、辅助排痰 1 周后 SpO2 及每日排痰量比较(x ± s)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
例数 入院时 辅助排痰 1 周后
2 69
[2] 阳 蔚. 护理用具创新提高工作效率的调查[J]. 临床医药实 践杂志,2009,18( 6) : 459.
[3] 蔡云花,蔡若连. 骨科开合式特制患者服的应用[J]. 家庭护士, 2008,17( 6) : 1568.
[4] 孙 花. 长袖反穿式患者服的制作与使用[J]. 中国实用护理 杂志,2005,21 ( 5) : 75.
肺部感染作为神经外科的主要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预 后,尤其 是 在 NICU 的 发 病 率 已 远 超 过 其 他 病 房 和 综 合 性 ICU[1,2]。有文献报道,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达 63. 4% , 直接死于肺部感染者占 13. 4% 。肺部感染往往加重脑卒中, 甚至成为脑卒中的直接死因。脑外伤按 GCS 评分分组,病情 越重,昏迷的程度越深,肺部感染率越高。气道护理是呼吸系 统疾患最关键的问题,而排痰是最基本和最常见的护理干预 措施。目前,国内外[3]报道,通过使用体外振动排痰仪能有效 刺激患者咳嗽,防治肺部感染较传统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可以 帮助患者进行支气管及以下部位痰液的排出[4,5]。为了提高 患者的排痰效果,利用中医穴位刺激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效果 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6 年 9 月 ~ 2012 年 3 月我科共收治 48 例 患者。男 35 例,女 13 例。年龄 50 ~ 80 岁。其中 37 例为高血 压脑出血,11 例为重型颅脑损伤。GCS 评分为 3 ~ 10 分。48 例患者均表现 为 痰 多,咳 嗽 反 射 减 弱 或 消 失,双 下 肺 呼 吸 音 低,SpO2 低于 95%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房颤室颤、肺出血及 咯血、肺部血栓、肺结核、肺部肿瘤、气胸、胸壁疾病及不能耐 受震动者。将 48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28 例和对照组 2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机械振动排痰,观察组患者实施 穴位刺激辅助震动排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年第 9 卷第 18 期( 下半月版)
·39·
1. 3. 3 肺部感染发生率 以住院期间出现肺部啰音、发热及
血象升高和胸部 X 线或 / 和 CT 提示,肺纹理增重或 / 和肺部
实变认为并发肺部感染。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0. 0 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采 用两独立样本的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 χ2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