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河林业局越桔发展简介

合集下载

越橘林改造可研DOC

越橘林改造可研DOC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吉林白河林业局长白山天然越橘改造示范工程(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承建单位:吉林省白河林业局法人代表:(3)项目性质新建项目(4)项目选址及辐射范围①项目选址在东方红林场南端,位于林业局南北向干道两侧84号林班,面积208 hm2。

②辐射范围本项目辐射范围以白河林业局所属野生越橘分布区为主,辐射带动规模约7458 hm2。

同时,对我国整个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野生越橘分布区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5)产品方案本项目产品为越橘鲜果,为白河林业局所属酿酒企业提供原料,实行定向供应。

(6)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3年,建设进度如下:2004年,项目选址,申请立项,规划设计,进行园圃清灌,起垄移栽等,完成部分越橘品种选优及优良品种引进示范区建设内容。

2005年,完成越橘品种选优及优良品种引进示范区的建设内容,以及完成越橘驯化培育技术示范区的部分内容。

2006年,完成越橘驯化培育技术示范区以及标准化越橘园圃示范区的建设,完善项目推广体系建设。

(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为548.7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为518.7万元,占总投资的94.5%;铺底流动资金30万元,占总投资的5.5%。

基本建设投资中,园区建设投资312.0万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60.1%;配套设施设备建设投资142.5万元,占27.5%;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投资64.2万元,占12.4%。

资金来源为两部分:(1)企业资本金98.7万元,占总投资的18.0%;(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450万元,每年150万元,占总投资的82.0%。

1.2 报告编制依据本报告编制主要根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白河林业局“十五”发展规划》、白河林业局统计年鉴以及白河林业局野生越橘培育改造项目总结报告等资料编制完成。

1.3 项目背景及由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我国林业进入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的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

依托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转型——对白河林业局推动全民创业的调查与思考

依托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转型——对白河林业局推动全民创业的调查与思考

依托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转型——对白河林业局推动全民创业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吴秀红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6年第11期吴秀红白河林业局是长白山森工集团下属的大型国有森工企业,经营面积19万公顷,辖区总人口2.7 万人,职工0.8万人。

随着国家林业采伐政策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化,企业直接收入减少,而且企业冗员过多、后续产业不足、职工收入少等问题凸显。

白河林业局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了以资源为依托,以全民创业与项目建设为主线,以转变观念、塑造企业精神、建立强有力的工作落实机制为保障,实现富民强局、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

经过努力,白河林业局引进投资25.7 亿元,新增经营性资产5 亿元,实现了年人均收入超4 万元的目标。

现在,白河林业局已经从一个单一的木材生产企业,发展成为集林、工、商、贸、游于一体的新型现代林业企业,实现了林业企业转型发展的阶段性任务。

一、依托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转型的成功做法1.以全民创业为发端,实施富民工程。

白河林业局领导班子意识到要解决好职工们的生存问题、企业的发展问题,必须激发群众创业热情,使职工们具备自我生存能力,由依靠企业向依靠创业转变,依靠工资性收入向依靠创业性收入转变。

白河林业局领导班子引导职工依托林区特有资源、长白山特有资源、白河特有资源,构建起“以旅游为龙头、以基地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引领”的具有白河特色的全民创业体系。

建立了局机关集体创业、各林场合作创业和职工群众自发创业的模式。

在全局范围内形成了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做的全民创业氛围。

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依托林地资源优势发展种养殖业。

利用长白山林区特有的林业、林地资源发展种植业。

仅食用菌一项,产值达1.02 亿元,大多数林场仅食用菌一项就达到1000 万元。

食用菌种植已经成为全民创业致富创收的重要项目和林区经济转型龙头产业。

与此同时林业局还引进多种种植项目,拓展种植了越橘、林下参、仿野生灵芝、五味子、山野菜、天麻等。

抚松县十二五规划纲要

抚松县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期间(2011至2015年),抚松县站在全面建设长白山区域重要发展中心、打造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的新平台上,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生态化转型,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抚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对于加快推进抚松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及保护长白山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循环经济试点等政策机遇和长白山旅游升温、长白山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参产业二次创业等发展机遇,创造性地实施一县两中心、松抚一体化、长白山区域重要发展中心的“三步走”战略,开启了抚松新城建设及全面生态化转型的新篇章。

这五年,启动经济生态化转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启动生态城镇化建设,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建设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推进社会事业与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为“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2亿元,比2005年增长220.3%;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实现7亿元、5.5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233.3%、478.9%;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4.9亿元,比“十五”增长526.7%。

——经济转型初见成效。

延伸资源型产业链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并举,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30.5:34.8:34.7调整到2010年14.2:48.8:37.0。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48.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7.9亿元,比2009年分别增长42.8%、32.2%。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蓝莓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蓝莓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蓝莓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1•【字号】•【施行日期】2010.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蓝莓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蓝莓(越桔)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被称为“世界水果之王”。

蓝莓产业在我县具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现有高山越橘酒有限公司等4户蓝莓加工企业,年需求蓝莓原料2000吨左右,但是实际蓝莓产量仅为400吨左右(主要依靠野生蓝莓采集和进口)。

蓝莓种植加工与目前国际上主要以蓝莓鲜果消费和精深加工为主的蓝莓产业发展模式相比还十分落后。

为充分发挥我县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加快蓝莓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快我省蓝莓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吉政办发﹝2004﹞68号)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学发展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坚持“政府引导、产业带动、农民参与、科技引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因地制宜,高起点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原则;稳步发展蓝莓产业,培育蓝莓生产、加工、营销为一条龙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蓝莓产业。

二、发展目标依托现有的蓝莓生产基地,扩大蓝莓苗木生产基地,种植基地规模和蓝莓加工企业规模,通过3-5年的努力将我县建设成长白山区最大的有机蓝莓生产基地。

从2011年在马鹿沟果园村和望天鹅风景区结合休闲旅游农业各建20亩设施蓝莓示范园,同时以马鹿沟镇龙岗为核心示范基地利用2-3年的时间,通过参后地,岗上耕地发展蓝莓种植基地3000亩;2011年利用参后地发展蓝莓1000亩。

以此为核心带动十二道沟岗上、宝泉山岗上和新房子北岗等地发展蓝莓种植基地5000亩,力争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蓝莓种植基地规模达到2万亩;年产蓝莓浆果1万吨,实现产值1亿元。

松花江自然保护区野生越橘保护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松花江自然保护区野生越橘保护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松花江自然保护区野生越橘保护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王东韩庆摘要: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白山区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野生越橘的保护每年给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当地提供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野生越橘的长远发展,本文将基于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从基础设施、保护恢复基地、技术保障等角度,探讨野生越橘保护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野生越橘;可持续发展在建立自然保护区前,野生越橘的保护每年给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当地提供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每年人工采摘越橘没有很好的技术规范,也造成野生越橘林地的严重破坏。

2015年开始,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野生越橘的长远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越橘保护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白山区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保护区内景观结构复杂,森林茂密,植被类型多样,有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各种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等,生物丰富度高,保护价值大,生物系统复杂。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野生笃斯越橘与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藓类沼泽湿地、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其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保护区内分布着近600hm2的野生笃斯越橘灌丛且笃斯越橘分布密度较大。

但就全国而言,笃斯越橘分布范围窄小,在吉林省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主峰周围熔岩台地季节性积水地段,在吉林省乃至我国东北地区属于稀有植物群落。

加强对野生笃斯越橘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其本身,同时也保护了与其共生的沼泽植物。

2017年在吉林省环境保护厅的专项资金的支撑下,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田卫研究员团队的带领下,对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形成了可行性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建设地点位于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具体位于吉林省抚松县东南部,长白山西坡,主要包括头道松花江上游湿地及两岸森林,地理坐标为东经127ʎ40'26" 127ʎ42'03",北纬41ʎ53'01" 41ʎ59'41"。

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人参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人参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人参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彭亮亮董宇刘强杜跃中来源:《南方农业·上》2024年第06期摘要人参是我国医学中的名贵药材,被誉为“百草之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升,对人参的品质与产量需求也越来越高。

我国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作为人参的原产地之一,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人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探讨长白山地区人参种植技术的应用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旨在为长白山地区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参;种植技术;对策;长白山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11.041人参,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誉[1]。

人参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人参皂苷、多糖、挥发油、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补气养阴、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神经衰弱、肿瘤等。

人参的原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

而我国的长白山地区是世界公认的人参原产地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人参道地产区[2]。

长白山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暂,春秋季节温和适宜,年均气温3~5 ℃,年均降水量600~800 mm,年均日照时数2 200~2 400 h,土壤类型以棕壤和暗棕壤为主,土层深厚且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为人参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

长白山地区的人参种植,涵盖了种子选育、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贮藏运输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构成了人参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因此,对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人参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 人参产业发展概况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人参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拥有丰富的人参资源和悠久的人参文化。

大兴安岭的野生浆果中的越桔资源及开发利用

大兴安岭的野生浆果中的越桔资源及开发利用

大兴安岭的野生浆果中的越桔资源及开发利用发表时间:2018-05-25T13:21:04.7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作者:石德山[导读] 摘要:我国的大兴安岭地处于严寒地带,但是物产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包含了众多的珍惜物种以及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浆果研究室摘要:我国的大兴安岭地处于严寒地带,但是物产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包含了众多的珍惜物种以及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越桔资源便是大兴安岭的野生浆果中的重要物质资源,储量极其丰厚,而且具有很多的营养以及观赏价值,目前我国对此已经加大的出口力度。

因此,越桔资源是我国的重要物质资源,做好它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还是会面临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有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意识到问题的关键,进而采取有效的策略,在开发和利用上多下工夫,进而能够提高越桔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大兴安岭;越桔;开发利用野生浆果在大兴安岭中是十分常见的,我国的蓝莓等浆果大部分都是分布在这片地带,具有很大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而越桔资源也是野生浆果里常见的一种类型,而且在大兴安岭地带其存储量十分丰富,各种维生素都富含,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这就给国家和企业提供了不小的商机。

但是如何进行开发和利用却成为了难题,在实际的开发中其实遇到的阻力有很多,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企业和国家有关部门能够积极采取一些举措,进而加大越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一越桔资源1形态描述越桔,又名红豆越桔、牙格达。

匍匐状常绿小灌木,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圆形,花冠白色或淡粉红色,钟状;浆果球形,成熟为红色,味偏酸而芳香。

耐阴,喜生于排水良好的湿润地或灌木丛中,多生长于山坡针叶林间隙地或高山带中,从低地、高地一直到山地的酸性土壤和泥炭沼泽中均有分布。

2分布及贮量越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包括阿木尔林业局、图强林业局、漠河县、塔河县及新林林业局的部分地方,此区分布面积大,且果实的品质较好,贮量丰富,产量占大兴安岭地区总产量的90%左右。

积极倡导绿色林业,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积极倡导绿色林业,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积极倡导绿色林业,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是一家大型国有森工企业,总经营面积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4.9%,活立木蓄积2,261万立方米,现有总资产18.06亿元。

文章以松江河林业为例,重点讨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标签:绿色林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意义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行业,所肩负的责任更加艰巨,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繁重。

松林公司始终致力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探索和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整森林结构、改善林分质量、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整体功能为主线,以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坚持依法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实施分区施策、分类管理,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科学经营培育森林理念,协调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建立稳固、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998年国家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截至到2011年木材减采127.18万立方米,虽然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收入,却获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森林认证以市场机制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符合现代林业发展和建设的要求。

从2008年9月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5月18日正式获得FSC森林认证证书。

通过森林认证评估活动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树立了良好的环保形象,提升了企业知名度,我们把原已比较完善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用高水准的标准来衡量,把搞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监测管理等FSC的核心标准引入我们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

把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民主化引入我们的决策过程中。

这对把我们的管理水平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FSC认证,我们有机会同国家林业局、国内林业院校和研究机构、WWF、SGS 等国际环保组织的领导和专家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我们管理人员的素质,锻炼了我们的管理队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河林业局越桔发展简介
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从1989年开始协助吉林农业大学李亚东(中国蓝莓首席专家)、吴林、张志东等教授进行野生笃斯越桔的生态学和植物学研究工作,1994年派员去吉林农业大学专题进行蓝莓组织培养学习,并于同年通过组织培养分离培养了由北华大学吴榜华教授引进的美国蓝莓品种苗木,1996年在吉林农业大学的协助下,正式开始在松江河林业局进行蓝莓的扦插和栽培工作,在不断总结扦插和栽培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并逐年扩大规模,2008年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为了响应吉林森工集团提出的“三六九八”发展战略和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提出的发展”五大产业、建设三大基地”的号召,重点进行了越桔产业的发展,到2008年末发展越桔面积为2058.1亩,2009年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末来发展战略,成立了松林高山越桔分公司,同年高山越桔公司对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的越桔、五味子、野生笃斯越桔进行了有机产品认证,并将野生笃斯越桔通过吉林省林业厅建立了长白山野生笃斯越桔自然保护小区,大大提升松江河蓝莓在市场上的竟争力,到2012年春季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现存越桔为2734.1亩;野生笃斯越桔管护面积32895为亩,2012年松江河林业局准备建设300吨蓝莓保鲜冷库一座,目前项目正在实施阶段,预计2015年鲜果销售量将达到800吨,产值达3200万元。

吉林森工集团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座落于长白山脚下青山环抱、绿水相依的松江河畔,二十一个育苗温室大棚,年育苗100万株, 现经营面积为2734.1亩,分布在七个林场十四个地块,是集蓝莓育苗、种植、经营、利用、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蓝莓开发建设基地。

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始建于1996年,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先后引进了美登、北陆、北村、北极星、北空、爱国者等十几个品种,培育和驯化出了适应长白山地理和气候特点的蓝莓品种,种苗具有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强、结果早、果粒大等特点,同时开发培育了长白山野生蓝莓和蓝莓嫁接苗,松江河蓝莓种植基地涵盖了国内外主要品系的篮莓资源,是区域广、品种全、技术能力强和最具特色的蓝莓资源繁育开发基地,目前蓝莓种植基蓝莓和野生蓝莓都进行有机产品认证,其中蓝莓基地被吉林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分别定为小浆果教学实验基地和科学试验基地。

目前正在同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和沈阳农业大学植保学院进行长白山野生笃斯越桔资源植保与病虫害灾变规律及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