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

2020年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
2020年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

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

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

华为手机的变化

华为简介:优秀的通信技术积累提起“华为”二字,人们的第一印象还是通讯设备供应商。这家1987年在深圳成立的公司,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象征。在传统运营商市场,华为给人的印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低调”、“可靠”,这在B2B市场是很好的品质。正是这样的品质,让华为把自己的通信设备卖到了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1/3的人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华为手机初期:还是习惯于和大企业做交易,不重视自身品牌形象xx年7月,成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手机业务部华为手机展示xx 年2月,作为中国

第一款WCDMA手机参加法国戛纳3GSM大会,并在大会现场进行了丰富的业务演示。不过,当一个品牌需要直接面向消费者时,“低调”就成为了一个障碍。华为开始在手机终端业务发力之后,如何从

一个B2B品牌转为大众接受的B2C品牌,成为华为终端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实华为很早就涉足终端市场,不过最初华为是依靠为运营商定制机起家,早期华为熟悉的套路是:根据运营商提出的需求,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成本,造出尽可能低价的手机。

有些手机甚至都没有打上华为的logo,而是直接以运营商的品牌出售。本质上说,这依然算不上B2C,因为采购方是运营商,华为依然是对运营商的需求负责。“竭尽所能满足客户需求”,这是华为的强项,也是华为多年服务于运营商所积累的经验。华为手机过渡期:开始走上自有品牌的道路

当华为开始发展自有品牌的时候,大量生产中低端机子,虽然市场份额占的不低,可是利润方面很不乐观。

经过几年的摸索,华为手机在品牌塑造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方向,也有了自己的专属粉丝群体——“花粉”。华为在逐渐让自己的手机产品往中高端市场集中,而不再去拼低端手机的出货量。

手机初期很多低端的华为机子,让华为手机的品牌暂时很难往中高端的形象变身,举步维艰。

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

以xx年发布的P1为例,这可以算是华为手机进军高端塑造品牌的首个尝试。P1是在xx年1月举行的国际电子消费展(xxCES)上正式发布的。但在此之前,为了最求更薄的效果,华为内部已经毙

掉了很多方案,付出了大量的研发成本。最终全部推倒重来才有了

P1的问世。

而一些已经发布的产品,也给华为带来了不少经验教训。比如P1发布不久之后推出的D1,产品上市时间被推迟了大半年,宣传时机和消费者关注度早已错过。其原因就在于,与海思芯片的磨合出现问题,导致产品必须修改。

类似这样的“波折”在竞争对手看来也许是闹笑话,就像看一个小学生自己在那瞎折腾。但在华为内部看来,这些都是难得的实战经验。华为终端营销副总裁邵洋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这个过程对我们很重要,虽然失败我们却磨合了几样东西。”

比如通过D1的失败,华为内部进行了手机终端与旗下海思芯片的磨合。而之后的D2,华为磨合了材质,积累了在手机中运用金属工艺的经验。华为手机的发展期:优秀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可,实现了华丽转身

从华为P6的发布,到现在的Mate7,荣耀6,P8的发布,一代又一代凝结设计师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结晶,赢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可。

余承东告诉记者,P6对华为手机而言是一个里程碑。迄今为止,P6已经进入了100多个国家市场,销量总计达到400万台,获得了最佳手机、最佳设计等多项大奖,余承东和他的团队也因此对华为手机的前景信心十足。

华为此前的终端产品很多,不过多了就很难做到款款精致。集中精力做一款产品,可以保证是精品,有利于争夺中高端市场,从而

改善企业的利润率,并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新的中高端产品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具体来说,华为手机将选择西欧、东南亚、拉美等地的一些大国作为突破点,与当地主要渠道合作伙伴建立紧密关系。“随着华为手机在市场上知名度的提升,一些国家的主要渠道商很乐于与我们开展合作,这在过去是很困难的。”徐钦松说。与此同时,华为手机还将致力于在一些主要国家建设零售体系。

在长跑比赛中,一开始跑得最快的选手通常得不了冠军,有时甚至无法坚持到终点,最后领跑的往往是那些一开始不紧不慢、压住步伐,中间不断发力、不断提速的选手。在余承东看来,华为扮演的正是这样的角色。

PS:以上更多的是从网上搜集的数据(权威数据调研网站),咱们再来分析一下国内市场智能手机的风云变化。

一、14年华为品牌关注度直线上升

首先看国内xx年1季度到4季度,手机品牌的关注度变化:

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

众所周知,手机两霸主三星和苹果,在国内的关注度相对地再往下跌,而华为却直线往上升,甚至赶超了苹果,当然这只是关注度。说明华为在去年的市场营销做得很不错。

二、近两年,华为手机全球销售加价不减量

再来看看13年到14年全球智能手机主流品牌的市场份额变化图:

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

大家一看感觉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变化不大,没什么出色的表现,竟然和联想差不多。但是,市场份额指的是销售的数量,而联想销售的机型价格大多在千元,而华为的机子价格一般在2000+。

三、看消费者的口味变化,顺应时势

根据13到14这两年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消费者对机子价格的关注点呈两极分化,一类是特别注重性价比,所以千元左右的价格出现了关注度增长;一类是高端机子3000到5000和5000+的价格关注度出现了增长。其实这都是国内厂商的竞争出现的结果,一方面是以小米为首的主打性价比的厂商群,一方面是兼顾性价比主打精品的华为这样的厂商,当然其中还有苹果。而根据这些特点,华为手机也出了对策,子品牌华为荣耀系列Honour是主打性价比的;而Ascend系列(D系列和P系列),Mate系列则主要走针对不同人群的中高端的精品路线,Gold系列主打入门级智能手机及运营商定制低端机(这个未来可能会被砍掉)。批他两句:

你要是耐着性子看完,本文基本都在说他的优点,也许你瞬间会感觉华为好厉害啊,以后华为手机一定大有可为,我要买华为手机。

华为手机到现在还是有一些缺点的:

其实华为手机的发展能有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要感谢国内很多手机对手的,除了竞争能激励自己前进以外,华为很多的地方也是跟着对手的步伐稳步向前的。比如,我们印象最深的当属小米手

机,小米的手机性价比,很多人都说:“或者小米手机相对来说,手机可能

华为手机的发展历史及现阶段分析

没有说的那么好,不过小米手机拉低了国内智能手机价格,是无可争议的。”这句话,真的是一点都没错,我们看看现在还有一些厂商,低配高价的,比如vivo、oppo、现在只是存在一些厂商,以前基本上全是这样?而华为荣耀的推出,正式学习小米的性价比,来阻击小米这样的厂商。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1.粉丝维护美中不足:

小米的粉丝维护是出了名的,miui论坛,小米贴吧等等都是小米维护米粉的手段。当然华为针对自己的粉丝也推出了自己的———花粉俱乐部。不过花粉俱乐部的相比小米论坛的冷清是“冰炭不言,冷热自明的”。当然,相比小米,华为尾随其后,还在完善。

2.系统UI差强人意,更新缓慢:

这点很像小米,华为也有自己的这对Android的深度定制系统——EMUI.不过也是同样的原因,优化做得还是不尽人意,当然也还在完善。不过又由于华为机型较多,很多机型的系统更新频率相比小米,魅族,一加这样的厂商,就显得慢很多。而喜欢荣耀的无疑也是一些发烧友,也很在意系统优化,更新速度这些东西。

总结:

华为手机现阶段还在向中高端战场中前进,优势就在于通信技术的积累,以及自家海思技术掌握,还有全球各大运营商的合作资源,

华为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蓄力完善系统软件短板,做好“硬件+软件+沟通+服务”建立自己的手机王国。充分利用运营商资源,逐步实现自己的全球化战略。

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以及发展史

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以及发展史 导语:嵌入式操作系统离我们生活并不远,甚至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可见,比如各种路由器,机顶盒,洗衣机,空调,手机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定义: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嵌入式操作系统并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上就有了一些IT组织,公司开始进行商用嵌入式系统和专用操作系统的研发,这期间涌现了一些著名的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VxWorkspSOSQNXPalm OSOS-9LynxOS目前,有很多商用嵌入式操作系统都在努力的为自己争取嵌入式市场的份额。但是,这些专用操作系统均属于商业化产品,价格昂贵,而且,他们的源码不公开,使得各自的嵌入式系统上的应用软件不能互相兼容。这导致了商业嵌入式系统对支持各种设备存在了很大的问题,使软件移植变得相当困难,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伟大的linux操作系统横空出世, 由于linux自身诸多的优点以及优势,吸引了许多开发商的 目光,使得linux成为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新宠。嵌入式操 作系统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无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算法阶段,以单芯片为核心的可编程控制器的系统,具有监测,

伺服,指示设备相配合的功能。应用在一些专业性极强的工业控制系统,使用古老的汇编语言进行系统的直接控制。第二阶段:以嵌入式CPU为基础,简单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CPU种类繁多,通用性差,系统开销小,效率高,一般配备系统仿真器,操作系统有一定的兼容性,软件较为专业,用户界面不够友好,系统主要用来监测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 第三阶段:通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阶段,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能运行于各种微处理器上,兼容性好,内核小,效率高,具有高度的模块化和扩展化,有文件管理和目录管理,设备支持,多任务,网络支持,图形窗口以及用户界面等功能,具有大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软件非常丰富,代表就是linux。 第四阶段:以Internet为标志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这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阶段,现在非常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已经有了接入Internet的能力。通过一个综合网关。 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Ⅱ:uC/OS-Ⅱ是一个公开源码,结构小巧,实时内核的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可抢占式的硬实时内核,其内核提供任务管理与调度,时间管理,任务同步和通信,内存管理,中断服务等功能。其内核最小可以编译至2KB左右。-RTLinux:RTLinux是一个源代码开放的具有硬实时特性的多任务操作系统,他是通

oppo手机发展史

oppo手机发展史 2001年,OPPO品牌开始全球注册,陈明永出任CEO。 2004年,OPPO(中国)公司成立。 2005年,OPPO推出首款MP3。同年推出X9,被誉为“国产MP3真正意义上的开门红之作,她是第一个毫不逊色于国际大厂任何一个产品的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2005年,OPPO在美国加州硅谷设立OPPODigital公司,研发和生产蓝光产品。 2006年,OPPO推出首款MP4。 2008年,OPPO推出智能随身听S9,S9成为数码随身听领域的又一经典之作。 2008年,OPPO进入手机领域,建立OPPOReal分系列。首款功能机“笑脸手机”A103问世,同年9月推出的A100创下单机销售500万台的记录。 2009年,OPPO推出第二个分系列OPPOUlike,以“OPPOReal音乐手机“独家冠名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栏目,并荣获“全国售后服务行业十佳单位”。同年,OPPO手机业务进入海外市场。 2011年,OPPO首款全键盘智能手机X903上市,标志着OPPO正式进军智能机领域。 2011年6月,OPPO邀请好莱坞巨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代言Find 系列智能手机。

2011年12月,OPPO分别冠名浙江卫视和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2012年4月,电商商业模式启动。 2012年6月,OPPO发布全球最薄智能手机Finder,厚度仅为6.65毫米。 2012年11月,OPPO发布自拍神器Ulike2,与曲婉婷、陈曼、兰玉、Molly等名人跨界合作,上线“享·自由”广告。 2012年12月,OPPO发布Find系列最新旗舰产品Find5,它是国内首款1080P屏幕手机,获得美国著名IT杂志《PCmagazine》授予的“PCmagazine年终bestbuy推荐”和被誉为“设计的奥斯卡”的IF 设计奖。Find5生命周期内销量超过300万台,创下国内高端智能手机销售奇迹。 2013年4月,推出基于安卓(android)深度定制的系统ColorOS。2013年4月,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OPPO专利申请量位列全国第八,超过第10位的清华大学,与电信设备巨头华为、中兴的总申请量并肩。截至2013年12月,OPPO共申请专利(不含外观)超过两千件。 2013年8月,OPPO BDP-103蓝光播放机获得“影音界奥斯卡”欧洲影音协会EISA大奖“2013-2014年度欧洲最佳家庭影院全能播放机”殊荣。 2013年9月,OPPO发布会N系列旗舰产品——全球首款搭载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机N1,同时邀请陈坤、江一燕拍摄广告片《他/她不知道的事》,N1还入选英国《stuff》杂志2013年度十佳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发展史_我国智能手机发展历程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报告 设计题目智能手机的发展史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2 指导教师 2012年10 月1 日 目录 智能机发展史 (3) 各类主流系统发展史 (4)

诺基亚塞班系统 (4) Windows Mobile系统发展史 (5) Android系统发展史 (6) MIUI系统 (8) 阿里云os系统 (8) ios操作系统 (9) 参考文献 (9) 智能机发展史 说到智能手机的兴起需要回溯到上个世纪末叶。手机巨头摩托罗拉在1999年岁末推出了一款名为天拓A6188的手机,可不要小看这款A6188,它正是现在如日中天的智能手机的鼻祖。A6188集两大纪录于一身它是全球第一部具有触摸屏的手机,它同时也是第一部中文手写识别输入的手机。A6188采用了摩托罗拉公司自主研发的龙珠(Dragon ball EZ)16MHz CPU,支持WAP1无线上网,采用了PPSM (Personal Portable Systems Manager)操作系统。A618一经

推出,便成为了高端商务人士的首选,至今我们还能偶尔看到这款开辟一个时代的传奇手机。 时隔一年之后,来自北欧的爱立信推出了R380sc手机。R380sc采用基于Symbian平台的EPOC操作系统,同样支持WAP上网,支持手写识别输入。R380sc作为世界上第一款采用Symbian OS的手机自然名垂青史。 2001年1月诺基亚公司加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战团,那时诺基亚第一款PDA 手机9110呱呱坠地了,诺基亚9110采用了正在高速发展的AMD公司所出品的内嵌式CPU,操作系统代号GEOS,内置8M存储空间。它的出现一度让整个手机业界瞠目结舌,原来手机也可以具备这么多的功能。 2002年10月,世界上首部5G基于Symbian OS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在芬兰诞生了,它就是诺基亚7650。7650采用了4096色TFT屏幕,内置当时极为罕见的蓝牙传输功能,同时它也是第一部内置数码相机功能的手机。直到今天,人们仍对这款开创多个第一的智能手机津津乐道。 同年10月,波导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易王三合一”的PDA手机。它以接收寻呼网发送的股票行情数据为卖点来博取广大股民的青睐。同一时间,CECT 公司推出了基于Palm OS的Treo 180,Treo采用了33MHz龙珠VZ处理器,16 级灰度屏幕,内置标准内存16M 2002年12月,索尼合并爱立信后,雄心勃勃的推出了至今仍能见到的机皇P802。它以独创的可以拆卸的半开是键盘吸

智能手机发展史及其发展趋势

智能手机发展史及其发展趋势 吴应锐(201109060301) 安子云(201109060325) 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来,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电话通讯服务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人们交流信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最近二十年来,电话技术和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通信的地点由固定方式转向移动方式。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移动通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市场争夺战也愈演愈烈。 下面我将会以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智能手机的方式对智能手机发展的历史做出详细的阐述。一、智能手机(Smart Phone)释义: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智能手机(Smart Phone)”这个说法主要是针对“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而来的,本身并不意味着这个手机有多“智能(Smart)”;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所谓的“智能手机(Smart Phone)”就是一台可以随意安装和卸载应用软

件的手机(就像电脑那样)。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智能手机IBM Simon(西蒙个人通讯设备)诞生于1993年,它由IBM与BellSouth合作制造。西蒙于1992年的拉斯维加斯COMDEX(通讯产业商业展览)上首次展示出概念产品。 随着制作工艺水平不断提高,智能手机的发展重心已经从硬件设施的改造转移到系统以及软件的开发上来。 二、手机智能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1996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CE操作系统,从此微软慢慢渗透手机操作领域。 2001年6月,塞班公司发布SymbianS60操作系统作为S60的开山之作,塞班系统以其庞大的客户群和终端占有率独霸世界智能手机中低端市场。 2007年6月,苹果OS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手指触控的概念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iphoneOS的设计,将创新的移动电话、可触摸宽屏网页浏览、手机游戏、手机地图等这几种功能完美地融为一体。 (一)Symbian系统 Symbian系统是塞班公司为手机而设计的操作系统。2008年12月2日,诺基亚收购塞班公司,并将Symbian转移至塞班基金会。 由于对新兴技术支持欠佳,塞班占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

小米公司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小米公司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公司简介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由前 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 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roid 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2010 年 4 月正式启动,已经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 Morningside 、启明的巨额投资。2010 年底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此外,小米公司还推出基于 CM 定制的手机操作系统 MIUI,Android 双核手机小米手机等。米聊、MIUI、小米手机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以下分析以其核心产品小米手机为例进行分析。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智能手机的供应商可以理解为包括手机的代工商、设计公司和操作系统厂商、芯片和处理器供应商、手机行业外壳、按键电声产品供应商等等。小米手机作为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讨价还价能力强。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智能手机行业的一级购买者是手机经销商,分布在全世界的有众多经销商,大部分的单体经销商对于智能手机行业而言其进货量很小。然而,小米手机采取的是网络直销方式,小米以纯网络的方式进行销售,去掉了所有的中间流通环节,的确可以降低这部分的成本,并以此获得较低的价格。而且,顾客对智能手机的市场价格、需求了解较多,但对于生产成本了解不够。所以购买者讨价能力是极低的。 3、新进入者的威胁 小米手机同合作伙伴以竞争战略为中心,在产品研发,供员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等进行广泛的协同。通过对人员,信息和流程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从根本上提高生产, 研发和管理的效率,从而极大地增强小米及其合作伙伴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在智能手机行业中,大多数品牌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很成功,在质量、功能等等方面更有侧重,购买者具有相当的品牌支持度。苹果公司产品更新不断,其产出的产品也备受青睐,同时,魅族、华为、中兴等品牌公司的产品更新也是直逼小米公司的。因此,其新进入者的威胁是较大的。 4、替代品的威胁 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迅猛发展,小米首手机的替代品的也只不断地发展,小米手机作为国产手机,其消费者与苹果手机消费者是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所以,相对来说,华为、中兴、魅族等品牌手机更可以当做其替代品,就与其竞争不断地魅族手机来说,小米手机的替代品威胁也是较大的。 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a) 同业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在智能手机行业拥有众多厂商:三星、索爱、苹果华为、中兴等等,数量多而且力量比较均衡,所以竞争激烈。 b) 行业的发展速度: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迅猛

波特五力分析华为智能手机

华为智能手机竞争现状分析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理论应用 目前,智能手机的使用范围已经布满全世界,因为智能手机具有优秀的操作系统、可自由安装各类软件、完全大屏的全触屏式操作感这三大特性,所以完全终结了前几年的键盘式手机。2013年智能手机市场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0亿部。整个手机市场的出货量达到18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占了55%。 目前,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在5亿左右。同时,中国市场也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特别激烈。 一、现有的竞争者——影响力较强 1.行业内竞争者的数量及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手机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分别有国外手机和国内手机:在国外,其中苹果、三星、诺基亚、HTC(宏达电)这四大品牌在全世界最广为皆知。而中国国内的魅族、联想(Lenovo)、中兴(ZTE)、华为(HUAWEI)、酷派(Coolpad)、小米(Mi)、一加(oneplus)、步步高(VIVO)、欧珀(OPPO)、金立(GIONEE)、天宇(天语,K-Touch)等品牌在中国备受关注。 2013年全球品牌手机销量排行榜 公司2013年销量(千部)市场占有率 三星444444.2 24.6 诺基亚250793.1 13.9 苹果150785.9 8.3 LG 69024.5 3.8 中兴59898.8 3.3 华为53295.1 2.9 TCL 49531.3 2.7 联想45284.7 2.5 索尼37595.7 2.1 宇龙32601.4 1.8 其他613710.0 34.0 下面将列举中国内外几个竞争力比较强的手机品牌。 三星手机主要的优势:三星主打的大屏幕也是其优势之一,屏幕大并且分辨率高。每一代三星旗舰机还有很多创新的功能,比如盖世3的人机互动,人性化,直接靠人多器官来感应。除了手机本身的优点以外,三星集团是世界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三星电子是数码电子行业领导者。三星集团本身就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2011年,三星集团的营业额就约2500亿美元。 苹果手机主要的优势:苹果最大的优势就是技术上的优势,它拥有自己的手机系统,IOS系统。苹果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有能力吸引开发者。苹果手机拥有数百万用户,开发者已开发出逾 24万款应用,以从苹果不断增长的用户群体中获得利润。iPhone软件设计美观简洁人性化,重点在于软件与

浅谈对智能手机的思考

研究背景: 盘点进入本世纪以来地信息通信产业,智能终端已成为当今全球创新最活跃、发展最迅猛地领域之一.当今世界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迅速,很大地改变了人们地生活方式,同时也带动了科技与经济地快速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智能手机定义: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地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地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地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地这样一类手机地总称”.(摘自百度文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智能手机地发展史: 智能手机地兴起需要回溯到上个世纪末叶.经典地系列产品开山之作——携手于年正式登场亮相.当然,此时地系列产品还仍定位于掌上电脑.此后地年,微软公司也推出了日后将会叱咤风云地系统前身——系统,并在年升级至系统.此外,我们最为熟悉系统也正是在年完成了源代码开发. 虽然系统在年就完成了源代码开发,但首款智能手机——诺基亚却直到年才正式登场.不过从此以后,系统智能手机成为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地中坚力量,诺基亚推出地每款产品都堪称经典,而西门子、松下、三星等厂商也曾给我们留下关于地回忆.在这段时间,系统最大地竞争对手是和.前者主要地支持者是年退出系统联盟地手机领域巨头摩托罗拉,摩托罗拉、等曾轰动一时地系统智能手机至今仍不乏拥趸者.微软地则在此期间不断更新版本,并且确立了具备触摸屏地和键盘操作地两大平台.类似桌面系统地界面和操作方式,让确立了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地地位,而和微软紧密地合作,也成就了如今地公司.在国内市场,“电脑手机专家”多普达也成为高端商务人士地首选.在其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发展方面,创始人在重新建立了公司后,尽管曾与之间产生了激烈地竞争,但最终其选择了致力于开发整合了手机功能地系列产品,以为首地系列产品也因此应运而生,而该系列智能手机无疑也为系列智能手机产品地发展打下了坚实地基础.:智能手机地软硬全面提升.智能手机蓬勃发展.不过,年苹果地登场改变了一切,至少是让智能手机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这款用户体验前所未有地手机,不仅让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格局发生了巨变,也带动了手机硬件地全面提升.尽管从数字而言,苹果乃至第二代地硬件水准(默认、动态地处理器,地运行内存)都不是顶级地,但是出色地系统性能,以及独特地电容式触摸屏操控方式,让拥有其它产品无法比拟地流畅性.为了与竞争,手机制造商和操作系统提供商一方面开始努力改进系统,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大幅提升硬件水准.微软率先对做出回应,于年正式发布了系统.客观而言,由于具备触摸屏,系统在发展初期也借势火了一把,并且一度涌现出了如多普达、、、三星等众多经典产品.在核心硬件方面,高端地手机也超越了,主频以上甚至地产品屡见不鲜.但是,老旧地系统难以更好地发挥硬件性能,这也导致最终一败涂地.而此时地系统联盟中,尽管也有索尼爱立信公司所支持地平台具备触摸操控地优势,但主流地平台依然对触摸屏说“不”.当然,迫于竞争压力,诺基亚也开始大幅提升手机地硬件配置,高端手机地处理器主频逐渐提升到了、,由于系统对硬件要求相对略低,系统地流畅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如果故事就此结束,苹果、系统智能手机以及系统智能手机三足鼎立,或许会是一个不错地市场格局.然而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在年底,搭载公司操作系统地()正式发布,这款产品第一次在相似硬件性能地基础上,带来了最接近地用户体验,而这也为日后智能手机硬件性能又一次飙升埋下了伏笔.:硬件飞跃发展凭借着之前两款产品,苹果(当时还叫做)地系统体验已经被树立为标杆,而年与年中,苹果与苹果地先后登场,则都是以速度为最大卖点.在这两款产品带动下,刚刚过去地两年中,智能手机硬件性能再次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地时期.事实上,在手机提速方面,微软走在了前面.在年发布系统之后,、东芝等高端旗舰级产品率先开创了智能手

Android操作系统发展史

Android操作系统发展史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Android系统的历史,首先我们就要先来说说Android系统这个名字的来历。Android这一词最先出现在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1886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未来夏娃》中,作者将外表像人类的机器起名为Android,这也就是Android小人名字的由来。 知道了Android名字的来历我们再来看一下Android系统的来历。Android系统一开始并不是由谷歌研发出来的,Android系统原来的公司名字就叫做Android,谷歌公司在2005收购了这个仅成立22月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系统也开始由谷歌接手研发,Android 系统的负责人以及Android公司的CEO安迪·鲁宾成为谷歌公司的工程部副总裁,继续负责Android项目的研发工作。 在2007年11月5日这天,谷歌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了这款名为Android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这天谷歌宣布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联盟组织,该组织由34家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以及芯片制造商共同组成。这一联盟将支持谷歌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将共同开发Android系统的开放源代码。 看完Android系统的发展简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具体的Android系统版本的升级更新以及代表机型有哪些。 Android 1.0 代表机型T-Mobile G1 在2008年,在GoogleI/O大会上,谷歌提出了Android HAL架构图,在同年8月18号,Android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批准,在2008年9月,谷歌正式发布了Android 1.0系统,这也是Android系统最早的版本。 在2008年,在智能手机领域还是诺基亚的天下,Symbian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在这种前提下,谷歌发布的Android 1.0系统并没有被外界看好,甚至言论称最多一年谷歌就会放弃Android系统。

主要手机操作系统的优缺点

主要手机操作系统的优缺点 主要手机操作系统的优缺点 近日,IDC 发表报告指出,Google Android 将在未来几年内 席卷智慧手机市场,成长速度超过所有竞争者。 根据 IDC 的报告,从现在起到 2013 年, Android 将是成长 最快的无线操作系统,并将跃居全球第二。目前全球使用最 广泛的智能手机系统,是诺基亚的 Symbian 。黑莓机制造商 Research In Motion (RIM )暂居第二,苹果公司的 iPhone 排名第三。 美国市场的排名略有不同。 RIM 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 系统,苹果屈居第二,第三名是微软的 Windows Mobile 诺基亚 Symbian 在美国仅占非常小的比率。 但 IDC 预测,到 2013 年, Android 的成长将超越所有竞争 者,在全球排名上取代 RIM ,在美国也将打下苹果,跃升为 第二名。这项转变主因是更多硬件商推出采用 Android 系统 Android 新手机, 但 2010 年还会有更多新机款上市, 量。摩托罗拉已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推出至少 10 款新 Android 的手机。 2009 年已有摩托罗拉、 H TC 和三星推出的几款 增加销

手机。 IDC 分析师 Stephen Drake 认为,大量的 Android OS 装置,将带来跳跃式的成长。 Android 胜过其它竞争者的 大优势,是它能用在众多厂牌的硬件上。 RIM 和苹果的操作 系统都只能搭配自家的手机。 Drake 说:虽然市面上有许多 操作系统,缺少自有软件的装置制造商,机会相当有限。 微软公司的 Windows Mobile 也针对这个市场。但 Drake 认 为 Android 的成长将超越 Windows Mobile 。因为 Android 是免费、开源的软件,而 Windows Mobile 需要授权费。因 Windows Mobile 仍是受欢迎的移动操作系统,并已建立具 规模的使用者基础。 但在制造商和消费者等待新版 Windows Mobile 7.0 上市的期间, 该系统的成长呈现停滞。 另一方面, Android 手机持续涌入市面。 Drake 指出,以 Windows Mobile 罗拉、 LG 和三星也有同样的趋势。 面针对以上几种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进行分析 1 主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现状简述 Linux 平台阵营 (较具代表性的有诺基亚主导的 Google 主导的 Andriod 以及 LiMo 联盟的 LiMo 平台 )、微软 此, Drake 相信手机制造商将更偏好 Android 。 的最大支持者 HTC 为例, 他们已把重心转到 Android ,摩托 目前主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诺基亚主导的 Symbian 、 Maemo 、

手机发展史[完全版]

手机发展的历史 1.手机的概念 移动电话,通常称为手机,旧称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遍,CDMA和小灵通(PHS)手机也很流行,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彩信、多媒体短信)、无线应用协议(WAP)等。 手机外观上一般都应该包括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屏和一套按键(部分采用用触摸屏的手机减少了按键)。 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PDA、游戏机、MP3、照相、录音、摄像、GPS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DA发展的趋势。 2.手机的由来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 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 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 丁?库帕。当时,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 程技术人员。 这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贝尔实验室 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 未成功。库帕后来回忆道:“我打电话给他说:‘乔, 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我听 到听筒那头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 当的礼貌。” 到今年4月,手机已经诞生整整30周年了。这个当年科技人员之间的竞争产物现在已经遍地开花,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手机时代划分图1当年库帕使用的手机—摩托罗拉3200

1)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中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2G 第二代手机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 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3)3G 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手机也已经研制出来了,但是由于相关网络没有普及,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三代手机的开始的目标之一是开发一种可以全球通用的无线通讯系统,但是实际最终的结果是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制式,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在竞争。这些新的制式都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在带宽利用和数据通信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 4.手机发展时间轴 5.手机发展的具体历程

格力进入手机行业 五力模型swot

格力进入手机行业的竞争环境 1.现有产品中的公司间竞争者 智能手机行业拥有众多厂商,例如三星、苹果等数量多,实力雄厚且力量较为均衡,因此竞争激烈。在当前手机硬件都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手机操作系统成为竞争对手角力的战场。目前的几大操作系统例如Symbian;AppleIOS;Microsoft都有各自阵营,力推各自的操作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升级软件、开发应用,以吸引更多的终端用户购买。因此,行业内的竞争更多体现在拉拢同盟厂商,扩大阵营联盟,以获取更大市场份额。 总结: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较强。 2.新进入者的威胁 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格力标志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20.32亿元,净利润19.67亿元。辉煌业绩、技术财富是新进入者无法逾越的鸿沟。财力物力技术不成问题,品牌效应优良,因此新进入者想要击败格力手机困难重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潜在产品的知名度、服务体系、质量大多不及格力手机,但外观要高于格力手机。 总结:新进者的威胁较弱。 3.替代品的威胁 当前手机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智能手机电脑化,PC技术发展方向则是微型便携化。所以,智能手机未来的替代品更多来自于小型电脑,例如iPad。但从市场来看,智能手机与便携式电脑的客户群依旧不同,设备可携带性限制这两种产品的融合。因此,短期内替代品威胁较弱。 总结:替代品的威胁较弱。 4.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目前手机销售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市场零售,从销售情况看,单体购买者购买手机由厂商定价销售,购买者议价能力一般。二是电信运营商定制,由于运营商定制购买具有规模大的特征,因此电信运营商的议价能力较高。买方的集中程度:智能手机行业的一级购买者是经销商,分布各地。大部分的单体购买者对于手机行业而言进货量很小。 总结: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弱。 5.供贷者的议价能力

国内安卓手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

国内安卓手机发展优劣势及前景分析 摘要:2011年初数据显示,仅正式上市两年的操作系统Android以其极大优势,发展空间更胜一筹,超越称霸十年的塞班系统,使之跃居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现在,Android 系统不但应用于智能手机,也在平板电脑市场急速扩张。业界预计,到今年底时,中国将拥有5亿智能手机用户,这种高速增长势头在硅谷已是家喻户晓。 关键词:国内安卓手机优劣势发展前景趋势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安卓手机市场。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76%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在这里,我就国内安卓手机发展优劣势及发展前景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一、关键词界定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07年11月5日发布的基于Linux核心的开源手机软件平台,早期由原名为"Android"的公司开发,谷歌在2005年收购"Android.Inc"后,继续进行对Android系统开发运营,它采用了软件堆层(software stack,又名软件叠层)的架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底层Linux内核只提供基本功能,其他的应用软件则由各公司自行开发,部分程序以Java编写。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 二、安卓手机的优劣势 Android系统,拥有低廉的引入成本,良好的用户体验开放性较强的特点,加上Android Market和众多第三方应用商店做后盾,在应用方面的资源也非常丰富;虽然Android目前存在安全性和版本混乱等问题,但由于其适应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切合了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方的发展变化需求,所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一)Android的优势 1、开放性手机平台 Android是Google开发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Google通过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手机公司和其他有关各方结成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

MBA案例: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智能手机市场)[1]

波特五力模型

所在企业介绍: 莫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于1987年进入中国,是美国在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产品有手机、对讲机、无线通信设备等,主要从事该些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等。在过去的一年中,摩托罗拉手机产品改变了以往的生产销售策略,推出了以Google Android操作系统为主的系列智能手机,并逐渐收复前几年手机业绩不佳时丢失的市场份额。截止到9月初,摩托罗拉智能手机占中国市场份额为13.6%,仅次于诺基亚26.7%和三星17.9%。 第一题:五力模型分析 1、市场环境介绍 随着苹果iphone系列的热卖,智能手机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品,由于此前市场上大多的手机产品均集中于低端和低价品,只有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苹果等寥寥数家国际厂商专注于智能手机,因此在当前市场放开的情况下,终端用户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将远远大于前几年。与此同时,随着手机互联网应用的成熟和增多,以及各大电信运营商的不遗余力地推广,手机上网正成为移动业务新的增长点。 2、进入威胁 手机制造产品,一直存在着资金投入大、技术更新快、客户需求高、业内竞争激烈等特点。对于摩托罗拉这样从早些年就开始从事手机制造的厂商来说,依托自身雄厚的资金、广泛的市场、成熟的技术,转型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并不是难事。但是对于其他尚未进入此行业的厂商来说,这是一个门槛相对较高的行业,进入难度大,做好的难度更大。 3、行业内竞争 对于已经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几大制造厂商,每个都具备相当雄厚的实力。在当前手机硬件都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手机操作系统成了竞争对手角力的战场。目前的几大操作系统Symbian/Apple IOS/Google Android/Microsoft WM 都有各自的阵营,每个阵营都力推各自的操作系统并在其上升级软件和开发应用,以期吸引更多的终端用户购买。因此,行业内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拉拢同盟厂商,扩大阵营联盟,以获取更大市场份额。

五力分析中国手机行业

用五力模型分析中国手机行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态度也渐渐改变,人们开始习惯享受生活,娱乐生活,这给一些技术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在这电脑逐渐被手机替代的年代,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而改变这一格局的,就是智能手机的研发和使用。要知道十年前满城尽是诺基亚的时候,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智能机这一概念呢。智能机发展之迅猛壮大让人叹为观止。而我国手机市场连续数年保持百分之二十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市场。不断扩大的手机市场引来众多国外厂家和经销商也带动了国内手机行业的崛起。我国手机市场上新品主要集中在三星、苹果、HTC等国外品牌身上,国产手机品牌中兴、华为、小米等也在极力抢占手机市场。从手机类型看,智能手机仍为市场的绝对主流,不论是新购机用户或者换机用户,均将目光集中到了智能手机身上,智能手机用户关注度大幅提升。然而,智能手机推陈出新的速度十分惊人,这也是各品牌发挥自己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的时机所在。所以,手机市场的竞争十分之激烈。故此,运用五力分析对该行业进行分析如下。 1.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1)同业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在智能手机行业拥有众多厂商:苹果、三星、HTC等等,数量多而且力量比较均衡,所以竞争激烈。(2)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与用户的转换成本:大多数品牌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很成功,在质量、功能等等方面更有侧重,购买者具有相当的品牌忠诚度。而且智能手机差价大,用户转换成本高。(3)固定成本和库存成本:数码产品的特殊性,更新换代的速度快。生产商的生产能力很快转入下一批次产品,生产能力不会被闲置。但是又因为更新速度快,产品降价快,因此库存成本高。(4)退出障碍:大部分的生产商的专业化程度很高,清算和转换成本高。所以,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较强 2.替代品威胁 国产山寨机。加州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估计,去年中国灰色市场的手机出货量为2.28亿部,约为全球手机出货量的五分之一,实现营收89亿美元。然而,山寨与正品还是存在这技术的差距,正品手机还是有着广大的忠实粉丝。所以,替代品的替代能力是较弱的。 3.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 (1)智能手机的各个部件在市场上有着众多的供应商,而且供应商模都比较大,具有稳固的市场地位,难以联手操控市场,集中程度较低;同时,各供应商买主较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重要客户。(2)手机行业对于零部件供应商的重要性很强,但是对代工商的重要性一般。(3)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特色不明显,且各个手机品牌都有多个供应商,因此买主转换成本相对较低,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比较容易。(4)供应商由于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总体而言较弱。所以,供应商议价能力总体较弱。 4.客户价格谈判能力 (1)手机的标准化程度很低,产品差异性明显。(2)顾客对手机的市场价格、需求了解虽然较多,但对于具体生产成本了解不够。(3)就手机行业而言,经销商向后一体化的可能性很低。(4)卖方产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大的企业所组成。所以,购买者议价能力较弱。

Android系统发展史及未来之路

Android系统发展史及未来之路 从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引发智能手机的革命之后,移动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市场就此打开。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移动互联网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甚至显现出取代传统PC互联网的趋势。 当今的智能手机市场是巨头之间的博弈 而这其中,以苹果所主导的iOS平台、谷歌所主导的Android平台以及微软所主导的WP平台最为引人关注。通过这三大巨头互联网公司之间的互相博弈与牵制,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已基本形成三强鼎立,互相制约与抗衡的局面。 移动互联网市场三强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我们网易手机也以此为话题,聊聊如今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叱咤风云的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平台背后的成长故事,首先我们从目前市场份额最大但也非议最多的Android平台开始。

Android标志性的绿色小机器人 五年时间疯狂的扩张让世人惊叹 虽然苹果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抢占了先机,但此后的谷歌也便凭借其敏锐的眼光以及对未来市场的洞察力,联合HTC、高通以及摩托罗拉等30家公司共同宣布开发一款开源性质的操作系统,借此挑战苹果在当时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统治地位。 一年以后的2008年9月23日,首款搭载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T-Mobile G1问世。尽管当时G1上市后并未立即取得成功,创造iPhone那样辉煌的市场销售业绩。但它的出现却真正意义上向世人宣告了Android统治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时代来临。 首款搭载Android系统的手机-T Mobile G1问世 Android平台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同样也因为其抓住了市场发展的良好契机。iPhone的发布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的用户体验,而当时如日中天的Symbian平台在用户体验方面则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并且已显现出疲软的态势,运营商与终端厂商急需寻求一个可以在未来与苹果iOS分庭抗礼的系统平台,开源的Android系统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Android平台不仅能够提供与iPhone类似的用户体验,其同时还有开源且低成本的门

关于智能手机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关于智能手机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迈 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5 力模型”,他认为: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新进入者的 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对比这5种力量的作用,来分析一下世界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状态。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suppliers bargaining power) 智能的供应商可以理解为包括手机的代工商、设计公司和操作系统厂商、芯片和处理器供应商、手机行业外壳、按键电声产品供应商等等 a)供应商所在行业的集中度:智能手机的各个部件在市场上有着众多的供应商,而且 供应商规模都比较大,难以联手操控市场,集中程度低于购买者。 b)本行业对于供应商的重要性:智能手机行业对于零部件供应商的重要性很强,但是 对代工商的重要性一般。 c)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成熟的代工商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一般(如:富士康),但 是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总体而言较弱。 d)供应商的产品对于本行业的重要性:智能手机的关键零部件如CPU芯片等对于智 能手机行业至关重要。 总结: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一般。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buyer bargaining power) a)顾客的集中程度:智能手机行业的一级购买者是手机经销商,分布在全世界的有众 多经销商,大部分的单体经销商对于智能手机行业而言其进货量很小。 b)顾客选择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就智能手机行业而言,经销商向后一体化的可能性 很低,从来没有成功例子。 c)顾客从供方购买的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转换成本:智能手机的标准化程度很低,产 品差异性明显。 d)顾客信息的掌握程度:顾客对智能手机的市场价格、需求了解较多,但对于生产成 本了解不够。 总结: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 3.新进入者的威胁(potential new entrants) a)规模经济:智能手机行业的各规模很大。 b)产品差异优势:大多数品牌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很成功,在质量、功能等等方面更有 侧重,购买者具有相当的品牌支持度。 c)资金需求:新进入者的技术研发费用、宣传费用很大 d)销售渠道:各手机巨头都拥有众多的足够密集的经销商(专卖店)。 e)转换成本:原来的经销商(专卖店)都是经过授权。 f)与规模经济无关的固有成本优势:智能手机作为技术含量较高的数码产品,新进入 者必须有一定的相关的数码产品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国家信息监管部门对于手机 也有一套审批程序。 总结:新进者的威胁较弱。

主流手机操作系统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主要手机操作系统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1主要智能手机手机操作系统现状简述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其对用户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可集中体现在手机操作系统允许用户自行安装可兼容的应用软件。目前主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诺基亚主导的Symbian、LinUX平台阵营(较具代表性的有诺基亚主导的Maemo、Google主导的Andriod以及LiMo联盟的LiMo平台)、微软的WidowsMobile、Apple 的MaxOSX、Palm的Palm WebOS以及RIM针对Blackberry手机的Blackberry OS等,除此之外,新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正陆续加入竞争行列,如三星公司刚刚发布了其自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BadaOS。根据源代码、内核和应用环境等的开放程度,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可分为开放型平台和封闭型平台两大类:Maemo、LiMorElAndriod属于开放型平台,当然这三者的开放程度有差异;而WidowsMobile、Mac OS X、BlackberryOS等都是封闭型平台,而Symbian则处于从封闭向开放转型阶段,2008年前Symbian处于封闭状态,2008年被诺基亚全资收购后转向开源,但基于开源Symbian的终端产品还没有上市。 从智能手机出货量来看,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根据lDC的统计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4330万部,不仅达到了单季出货量的历史新高,而且分别实现42%和3.2%的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从市场格局上看,Symbian 近两年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但目前仍然领先;MacOSX和Blackberry OS

手机操作系统论文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论文 目录 1主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现状简述 (1) 2 主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发展分析 (2) 3 主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前景展望 (5) 参考文献 (6)

1主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现状简述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其对用户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可集中体现在手机操作系统允许用户自行安装可兼容的应用软件。目前主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诺基亚主导的Symbian、Linux平台阵营(较具代表性的有诺基亚主导的Maemo、Google主导的Andriod以及LiMo联盟的LiMo平台)、微软的Widows Mobile、Apple的Max OS X、Palm的Palm WebOS以及RIM针对Blackberry手机的Blackberry OS等,除此之外,新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正陆续加入竞争行列,如三星公司刚刚发布了其自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Bada OS。根据源代码、内核和应用环境等的开放程度,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可分为开放型平台和封闭型平台两大类:Maemo、LiMo和Andriod属于开放型平台,当然这三者的开放程度有差异;而Widows Mobile、Mac OS X、Palm WebOS、Blackberry OS等都是封闭型平台,而Symbian则处于从封闭向开放转型阶段,2008年前Symbian处于封闭状态,2008年被诺基亚全资收购后转向开源,但基于开源Symbian的终端产品还没有上市。 从智能手机出货量来看,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根据IDC的统计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4330万部,不仅达到了单季出货量的历史新高,而且分别实现4.2%和3.2%的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从市场格局上看,Symbian近两年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但目前仍然领先;Mac OS X和Blackberry OS近两年快速发展,两者合计市场份额已超过Symbian;Andriod进入2009年以来异军突起,市场份额上跟Widows Mobile的差距正不断缩小;Palm WebOS则始终无法取得新的突破,市场份额较小。据Garner针对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统计数据,Symbian市场份额从2008年同期的49.7%下滑至44.6%;Windows Mobile市场份额为7.9%,同比下滑28%;而Mac OS X市场份额从2008年同期的12.9%上升至17.1%;Blackberry OS市场份额也从2008年同期的16%增至20.8%;Android的市场份额则快速上升到3.9%并超过Palm WebOS。 下文将分析主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2 主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发展分析 (1)Symbian Symbian公司最初于1998年由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和Psion合资成立,随后Sony、松下等公司陆续加入。自2000年首款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的手机上市后,Symbian平台目前已发展到9.X版本,而且具有Series60、Series80、Series90和UIQ等多种针对不同硬件平台的界面,其中Series60是应用最广、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界面产品。 Symbian的发展优势基于手机操作的长期优化积累以及诺基亚等在智能手机市场领先的终端厂商支持,而且Symbian还拥有广泛的软件/应用开发支持,但是由于系统代码、体系结构等特点,Symbian对新的手机硬件(如高速处理器、大尺寸屏幕)和软件(如Firefox等第三方浏览器)支持已显乏力迹象。基于往互联网公司转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