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毕业设计
给水排水水厂毕业设计

给水排水水厂毕业设计1. 引言在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给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水排水水厂作为水资源处理的关键设施,起到了保障城市居民日常用水和处理废水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给水排水水厂的毕业设计展开介绍和分析。
2. 设计目标设计给水排水水厂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用水和处理废水的需求,确保水质达到卫生标准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设计目标包括:1.提供足够的给水量,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2.对废水进行合理处理,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3.优化水资源利用,实现节水和循环利用;4.设计合理的给水排水工艺流程,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5.考虑未来的扩展和更新需求,确保水厂的可持续发展。
3. 设计内容设计给水排水水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给水系统设计给水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水源选取、水处理工艺和配套设施的设计。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水源选择: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水源,例如地下水、河水、湖水等;2.水质分析和水处理工艺设计:对选定水源进行水质分析,设计合适的水处理工艺,如絮凝、混凝、沉淀、过滤等;3.配套设施设计:设计水厂的建筑布局、设备选择和安装方式等;3.2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的设计。
具体步骤如下:1.污水收集系统设计:确定污水收集范围和管网布置,考虑排水流量和管网的设计;2.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根据污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设计合适的处理工艺,如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3.排放系统设计:设计污水排放的方式和管道布置,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3.3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用于对给水排水水厂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和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质、流量和压力等参数;2.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对给水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3.进行系统的集成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4. 设计实施步骤在完成给水排水水厂的设计之前,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计实施:1.调研和数据收集:对当地的水资源情况、用水需求和废水排放标准进行调研,收集相关的数据;2.设计方案制定:根据调研结果和设计目标,制定给水排水水厂的设计方案;3.详细设计: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包括工艺和设备的选择、管网布置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4.设计评审和修改:对设计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5.设计实施: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和修改意见,进行设计实施;6.运行调试和验收:在实施完成后,对给水排水系统进行运行调试和验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7.毕业设计报告撰写:根据设计实施过程和结果,撰写毕业设计报告。
给水厂毕业设计-学位论文

分类号密级U D C 编号XXX 学士学位论文给水处理厂设计研究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专业名称:研究方向:二〇XX年月目录目录 (1)第1章绪论 (4)1.1设计目的及资料 (4)1.1.1设计题目 (4)1.1.2设计目的 (4)1.1.3设计资料 (4)1.2设计任务 (5)1.3内容与要求 (6)1.3.1内容: (6)1.3.2要求: (6)1.4要求完成的成果 (7)1.4.1设计说明书 (7)1.4.2图纸 (7)1.5参考资料 (7)第2章给水厂工艺设计 (8)2.1 设计水质水量 (8)2.1.1 设计水质 (8)2.1.2 设计用水量 (8)2.1.3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 (8)2.2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形式选择 (9)2.2.1 药剂溶解池 (9)2.2.2 混凝剂药剂的选用与投加 (9)2.2.3 加氯间 (10)2.2.4 混合设备 (10)2.2.5 絮凝池 (11)2.2.6 沉淀池 (11)2.2.7 滤池 (12)2.2.8 消毒 (13)第3章给水厂工艺计算 (15)3.1 设计参数 (15)3.2 设计计算 (15)3.2.1 溶液池容积W1 (15)3.2.2 溶解池容积W2 (15)3.2.3 溶解池搅拌设备 (16)3.2.4 计量投加设备 (16)3.3 混合设备计算 (16)3.3.1 设计参数 (16)3.3.2 设计计算 (16)3.4 斜管沉淀池计算 (17)3.4.1 设计参数 (17)3.4.2 设计计算 (18)3.5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计算 (21)3.5.1 设计参数 (21)3.5.2 设计计算 (21)3.6 V型滤池计算 (22)3.6.1 设计参数 (22)3.6.2 设计计算 (22)3.7 消毒和清水池设计计算 (30)3.7.1 设计参数 (30)3.7.2 设计计算 (30)3.8 泵房设计计算 (33)3.8.1 一泵房的设计 (33)3.8.2 吸水井的设计 (33)第4章给水厂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34)4.1 平面布置 (34)4.2 水厂高程布置 (35)4.2.1 清水池至滤池水头损失 (35)4.2.2 滤池至沉淀池水头损失 (36)4.3 水厂排水系统 (36)4.3.1 集水间平面尺寸 (36)4.3.2 集水间标高计算 (36)第5章参考文献 (38)第1章绪论1.1设计目的及资料1.1.1设计题目新疆B市给水厂1.1.2设计目的拟进行该城市的给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给水厂毕业设计摘要

给水厂毕业设计摘要摘要本文旨在介绍给水厂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给水厂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负责为居民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本设计旨在通过研究和分析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优化给水厂的运行效率和水质管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一、引言给水厂是城市供水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给水厂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为了保证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水厂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水质和供水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给水厂的运行效率和水质管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水质:通过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2. 提高供水能力:通过改进给水厂的设备和工艺,增加供水能力,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
3. 节约能源:优化给水厂的能源消耗,减少运行成本,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提高运维效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给水厂的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设计内容本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水质分析和评估:对原水和处理后的水进行全面的水质分析和评估,了解水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2. 水处理工艺设计:根据水质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包括混凝、絮凝、过滤、消毒等,以提高水质。
3. 设备选型和布置:根据给水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和仪器,合理布置给水厂的各个环节,以提高供水能力和运维效率。
4.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给水厂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
5. 运行管理和维护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计划,确保给水厂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长期稳定性。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设计,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1. 提高水质:通过优化水处理工艺和引入先进设备,提高水质,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2. 提高供水能力:通过改进设备和工艺,增加供水能力,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
给水厂毕业设计说明书

给水厂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给水厂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生产的扩大,给水厂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供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给水厂面临着供水能力不足、水质问题等诸多挑战,急需进行技术更新和改进。
因此,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座现代化、高效的给水厂,以满足城市人口的用水需求。
二、设计内容1.总体设计(1)给水厂选址:选择离城市主要消费区较近的地段,便于供水管网的布置和供水效率的提高。
(2)供水能力计算:根据城市人口数量、水用量和产业用水需求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计算给水厂的供水能力。
(3)布局设计:科学配置给水厂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进水处理区、净水处理区、卫生消毒区、出水区等,使各个区域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
2.进水处理(1)原水选取:根据当地水源情况,选择适合的水源进行供水。
(2)原水处理工艺:结合进水水质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原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絮凝、混凝、沉淀等,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3)给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原水处理过程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3.净水处理(1)滤池设计:选择合适的滤料和滤程,对水中的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进行有效过滤。
(2)消毒工艺:采用先进的消毒方式,对滤后水进行消毒,确保水质安全。
(3)水质在线监测:引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净水质量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水质达标。
4.卫生消毒(1)消毒剂选用: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对供水系统进行消毒处理。
(2)消毒剂投加系统:设计合理的消毒剂投加系统,确保消毒剂准确投加。
(3)消毒设施定期维护:对消毒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5.出水区(1)出水泵站设计:根据给水厂设计的供水能力,设计合理的出水泵站,保证水压稳定。
(2)水质监测系统:引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出厂水质进行实时监控。
(3)备用设备设置:设置相应的备用设备,确保在设备故障或维护期间,能够正常供水。
给水厂毕业设计目录范文

给水厂毕业设计目录范文一、引言。
1. 水的那些事儿。
水的重要性,咱生活可不能没它。
现在的水状况,有点让人操心呢。
2. 为啥要建这个给水厂。
满足需求,人越来越多,水不够咋行。
提高水质,让大家喝上放心水。
二、给水厂的选址。
1. 选哪儿好呢。
考虑水源地,得离水近点儿吧。
地形地貌,可不能在大坑里建。
周边环境,不能挨着污染源。
2. 选址的纠结与最终抉择。
几个备选地点的比较,各有优缺点。
最后为啥选了这个地方,讲讲其中的故事。
三、给水厂的设计规模。
1. 算一算要供多少水。
根据人口数量来估算,男女老少都得考虑到。
工业用水、其他用水也不能落下。
2. 未来的打算。
考虑到城市发展,得留点儿余量,不然过几年又不够用了。
四、水源与取水工程。
1. 水源探秘。
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呢?各有啥特点。
水源的水质情况,好的坏的都得知道。
2. 取水那些活儿。
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像啥大口井、管井之类的。
怎么把水取出来还得保证安全和效率。
五、水处理工艺流程。
1. 工艺流程大揭秘。
先干啥后干啥,一步一步来。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都是干啥的。
2. 不同工艺的比较与选择。
为啥选了这个工艺,没选其他的呢。
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像一场工艺大比拼。
六、混凝剂与消毒剂的选择。
1. 混凝剂的挑选。
市场上的混凝剂都有啥。
怎么选出最适合这个给水厂的混凝剂。
2. 消毒剂的抉择。
常用消毒剂有哪些,氯气、二氧化氯啥的。
考虑安全性、消毒效果等因素。
七、给水厂的主要构筑物设计。
1. 反应池。
形状、尺寸怎么定的。
水流在里面是怎么反应的,就像一场微观的水上舞蹈。
2. 沉淀池。
沉淀的原理,让杂质都沉下去。
它的结构设计,怎么保证沉淀效果好。
3. 滤池。
不同类型的滤池,各有各的妙处。
滤料的选择,就像给滤池选合适的衣服。
4. 清水池。
清水池的大小和功能,水在这儿歇一歇。
怎么保证清水在池子里的质量。
八、给水厂的辅助构筑物设计。
1. 泵房。
水泵的选择,就像给给水厂选个大力士。
泵房的布局,让水泵们舒舒服服工作。
某给水厂毕业设计

给厂设计说明书设计项目:长江沿岸某新兴工业城市水厂(远期规划20万吨/天)1.1设计任务及要求 (4)1.2基本资料 (4)1.2.1水厂规模 (4)1.2.3厂区地形 (4)1.2.4工程地质资料 (4)1.2.5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4)1.2.6气象资料 (4)2总体设计 (5)2.1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 (5)2.2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5)2.2.1药剂溶解池 (5)2.2.2混合设备 (5)2.2.3反应池 (5)2.2.4沉淀池 (5)2.2.5滤池 (6)2.2.6消毒方法 (6)3混凝沉淀 (6)3.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6)3.1.1溶液池 (7)3.1.2溶解池 (7)3.1.3投药管 (8)3.2 混合设备的设计 (8)3.2.1设计流量 (8)3.2.2设计流速 (8)3.2.3混合槽尺寸计算 (8)3.2.4混合时间 (10)3.2.5校核GT值 (10)3.3 反应设备的设计 (10)3.3.1平面布置 (10)3.3.2平面尺寸计算 (11)3.3.3栅条设计 (11)3.3.4竖井隔墙孔洞尺寸 (12)3.3.5各段水头损失 (13)3.3.6各段停留时间 (14)3.3.7水力校核 (14)3.4 沉淀澄清设备的设计 (15)3.4.1设计水量 (15)3.4.2沉淀池面积 (16)3.4.3池体高度 (16)3.4.4复核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16)3.4.5配水槽 (17)3.4.6集水系统 (17)3.4.7排泥 (18)4.1滤池的布置 (18)4.2滤池的设计计算 (18)4.2.1设计水量 (18)4.2.2冲洗强度 (18)4.2.3池体设计 (19)4.2.4反冲洗管渠系统 (20)4.2.5滤池管渠的布置 (22)4.2.6反洗空气的供给 (26)4.2.7水头损失 (28)5污泥处理 (28)5.1排泥水处理系统的计算(污泥浓缩池及脱水机房) (28)5.2设计参数 (29)6消毒 (29)6.1加药量的确定 (29)6.2加氯间的布置 (30)7其他设计 (30)7.1清水池的设计 (30)7.2吸水井的设计 (30)7.3二泵房的设计 (30)7.4辅助建筑物面积及人员设计 (31)8水厂管线 (31)8.1给水管线 (31)8.2排水管线 (31)8.3电缆沟 (31)8.4加药管线 (31)8.5自来水管线 (32)9道路及其它 (32)9.1道路宽度设计 (32)9.2绿化布置 (32)9.3照明 (32)9.4围墙 (32)10水厂总体布置 (32)10.1水厂的平面布置 (32)10.2水厂的高程布置 (32)11技术经济分析 (33)12设计体会 (35)参考文献 (35)1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万吨日给水厂全套毕业设计(包含图纸11份)

摘要一、设计目的通过毕业设计,熟悉并掌握给水工艺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学会根据设计原始资料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 具备设计中、小城镇水厂的初步能力。
对取水工程、输水管道、净水厂进行工艺设计培养从工艺流程选择、方案比较、施工方法、生产及运行管理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合理的组合、布置、设计的工程设计思想。
掌握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
二、设计内容取水工程、给水处理工程三、城市概况丰润区系河北省唐山市所辖,改革开放使其地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商品优势,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先后被国家命名为粮食生产、花生出口等基地。
2002年原“丰润县”与原唐山市“新区”合并后由县改区,更名为“丰润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水量也迅速增长。
为满足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增长的需要,需建立新的供水工程。
目前,丰润区地下水资源已遭严重破坏,形成一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且仍在继续下降。
境内有水库4座,4级以上河流5条,还乡河、陡河、泥河纵贯全境。
目前滦河水已进入陡河水库,陡河水库位于丰润区东约10km处,该水库是一集发电、调节供城市用水及养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库,库容较大,水质很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城市供水水源。
(2)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及地形丰润位于东经117°45′-118°21′,北纬39°32′-40°04′,地处环渤海、环京津开放开发中心地带。
102、112两条国道和京秦、唐遵两条铁路在区内交汇,京沈高速公路丰润出口和唐山新机场设在丰润近郊。
丰润距北京、天津、秦皇岛均在140-150公里,距唐山市区22公里。
距京唐港、秦皇岛港、天津港均为百余里。
丰润北依燕山,中南部偎冀东平原,由东北到西南层次分明的分为低山、平原、洼地三类地区,海拔高度在1-648米之间。
新建水厂距陡河水库约8km,给水厂地面标高27m。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摘要本设计分为四部分,即由给水管网计算、一泵站、给水厂工艺、二级泵站组成。
首先,进行水量计算。
城市总用水量的计算,应包括设计年限内该给水系统所供应的全部用水,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用水;消防用水。
给水厂工艺流程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清水池。
混凝是给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混凝包括混合和絮凝两个阶段。
混合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絮凝剂采用碱式氯化铝,隔板絮凝池。
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即为沉淀,沉淀池接絮凝池,采用斜管沉淀池工艺。
过滤一般是指通过过滤介质的表面或滤层截留水体中悬浮固体和其它杂质的过程,本设计采用普通快滤池。
消毒主要是借助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杀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
本流程采用液氯消毒。
给水管网进行平差分为两部分:统一布置管网最高时平差,并消防校核。
根据流量和扬程进行选泵。
关键词:设计流量,给水系统,给水厂,泵站SummaryThis design include four parts which include how to calculate network of pipes 、how to design the first pumping station、how to design waterworks、how to design the second pumping station.First of all, we should calculate the water volume. The water volume should include the whole water which the water-supply system can use during the design period, demand for domestic and public use(include the domestic water demand of urban and rural inhabitants and providing water for public building);water supply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 street flushing water and the water of afforestation; network of pipes’ s loss; the water we can’t foresee; the water of fire protection.The way to design water include five parts: coagulate→deposition→filtration→disinfection→reservoir of clean water. Coagulate is an important part, coagulate include two steps which are mix and flocculation. We use water pump to mix, we use aluminium chloride as coagulating agent and separate flocculation basin. Deposition is the rigid granules that separate from the water at the action of gravity, setting basin is connected to flocculation basin, here we use inclinedtube Evaporator. When the water go through the surface of the filter medium, the rigid granules or something dirty can seprated from the water, that is we called filtration, here we use rapid filter. We also use physical method or chemical method to kill the bacterial in the water. We use liquid chlorine to kill the bacterial.The balance of the network of pipes include two parts: when unified the pipe, we should check out the volume when in the worst and firefighting condition.According to the volume and delivery lift you can choose the water pump.Key words: Design flow,Water-supply System, To the water plant, pumping station, Pipe network fixed-line目录第1章绪论1.1设计原始材料1.2 设计任务1.3 设计依据第2章设计用水量的计算2.1 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2.2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2.3 清水池调节容积第3章给水管网的设计与计算3.1管网水力计算3.2管网平差3.3消防校核第4章取水工程4.1 取水构筑物位置及形式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来源于工程实例,系**省**市**小坑镇供水工程。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规模的确定、给水系统选择、给水方案比较、取水工程设计、净水厂设计、二级泵房设计和输配水管网的计算。
设计书由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两部分组成。
拟建水厂的规模是4000m3/d。
采用的处理流程为:源水→浮船取水→管式静态混合器→网格絮凝池→斜管沉淀池→重力无阀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城市管网。
本设计选用碱式氯化铝为混凝剂,ClO2为消毒剂。
水厂出水水质要求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水厂位于小坑镇的南方,地面标高为234.0m(黄海高程系),总占地面积9572km2,绿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5%,力争创建一个清新怡人的现代化水厂。
关键词:取水工程;配水工程;净水工程;网格絮凝池;重力无阀滤池ABSTRACTThis design derives from real project, which is water supply project of Xiaokeng in the north of Qujiang District, Shaoguan.The main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water supply project in Shaoguan City.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design: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size, water supply system, water supply schemes, water engineer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s, the secondary pumping station design and the calcul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design book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calculation.The size of the design is 4,000m3/d. We choose the water supply process as follows:The source of the water→Primary water pumping ship→Static mixer tube→Grid flocculating tank→Tube settler→Valveless filter→C learance pond→Secondary pumping station→City pipelineWe use PAC as coagulant and ClO2 as disinfectant. The treated water must meet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GB5749-2006).The water treatment plan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city, the ground elevation is 234.0m, the total area is about 9572km2, the area of the green space is about 45% of the total. We strive to create a modern and pleasant water plant.Keywords: intake engineering; distribution system; water purification project; grid flocculating tank; valveless filt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前言 (1)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2)第一章概述 (2)1.1 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 (2)1.1.1 编制依据 (2)1.1.2 基础资料 (2)1.2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2)1.3 自然条件 (3)1.3.1 地理位置 (3)1.3.2 地形地貌 (4)1.3.3 气象、水文 (4)1.3.4 地质与地震 (5)1.4 社会经济条件 (5)1.4.1 大森林温泉世界经济条件 (5)1.4.2 小坑镇经济条件 (6)1.5 给水现状 (6)1.5.1 总体现状 (6)1.5.2 存在的主要问题 (7)1.6 设计范围、服务对象、设计标准 (7)1.6.1 设计范围 (7)1.6.2 服务对象 (7)1.6.3 设计标准 (7)1.7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8)第二章用水量及水资源情况 (9)2.1 用水量预测 (9)2.2 水资源情况 (10)2.3 取水水源选择 (11)2.4 供需平衡分析 (11)第三章总体方案 (13)3.1 水厂规模 (13)3.2 取水工程 (13)3.2.1 取水点 (13)3.2.2 取水构筑物 (13)3.3 净水工艺 (14)3.3.1 水厂的总体设计 (14)3.3.2 构筑物的选择 (15)3.4 配水工程 (18)3.4.1 供水方式的选择 (18)3.4.2 配水管网 (19)第四章工程设计 (21)4.1 取水工程 (21)4.1.1 取水构筑物 (21)4.1.2 输水管线 (21)4.2 构筑物及主要设备设计 (21)4.2.1 电磁流量计 (21)4.2.2 混合器 (21)4.2.3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 (21)4.2.4 重力无阀滤池 (22)4.2.5 清水池 (22)4.2.6 送水泵房 (22)4.2.7 水质检测 (22)4.3 附属构筑物 (22)4.3.1 加药间 (22)4.3.2 消毒间 (23)4.3.3 废水沉淀池 (23)4.3.4 综合楼 (23)4.3.5 机修间 (23)4.3.6 化粪池 (23)4.4 水厂总平面布置 (23)4.5 水厂高程布置 (24)4.6 配水管网 (24)4.6.1 高位水池 (24)4.6.2 配水管网 (25)4.7 管网计算 (25)4.8 消防设计 (26)4.9 厂区排水 (26)第五章电气设计 (27)5.1 设计依据 (27)5.2 设计范围 (27)5.3 供配电设计 (27)5.3.1 负荷计算 (27)5.3.2 变配电系统 (28)5.3.3 主要设备选型 (28)5.3.4 电动机启动控制方式 (28)5.3.5 计量方式 (28)5.3.6 功率因数补偿 (28)5.3.7 照明及防雷接地 (28)5.3.8 通讯系统 (28)第六章建筑、结构设计 (29)6.1 建筑设计 (29)6.2 结构设计 (29)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安全 (30)7.1 水源保护 (30)7.2 净水厂环境影响评价 (30)7.2.1 净水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0)7.2.2 周围环境对净水厂的影响 (30)7.2.3 净水厂环境影响评价 (31)7.3 劳动安全卫生 (31)7.3.1 设计依据 (31)7.3.2 建筑与场地布置 (31)7.3.3 运行阶段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32)7.3.4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的主要防范措施 (32)7.3.5 劳动安全卫生效果 (33)第八章工程节能 (34)8.1 能耗指标及分析 (34)8.2 制水成本 (34)8.3 节能措施 (34)8.3.1 节约电耗 (34)8.3.2 节水 (34)8.3.3 节约药耗 (34)第九章管理机构、劳动定员及对下阶段设计要求 (36)9.1 管理机构 (36)9.2 劳动定员 (36)9.3 建设进度安排 (36)9.4 对下阶段的要求 (37)第十章工程招投标 (38)10.1概述 (38)10.2发包方式 (38)10.3招标组织形式 (38)10.4招标方式 (39)10.4.1公开招标 (39)10.4.2邀请招标 (39)10.4.3议标 (40)第十一章工程估算 (43)11.1 主要工程量 (43)11.2 工程估算 (43)11.2.1 编制依据 (43)11.2.2 编制方法 (43)11.2.3 编制方法 (43)11.3 资金筹措 (44)第十二章财务分析及工程效益评价 (45)12.1 工程实施进度 (45)12.2 基建项目总投资 (45)12.3 财务评价 (45)12.3.1 成本分析 (45)12.3.2 水价 (45)12.3.3 利润预测 (45)12.3.4 财务盈利性分析 (46)12.3.5 不确定性分析 (46)12.4 财务评价结论 (47)12.5 财务评价报表 (48)12.5.1流动资金估算表 (48)12.5.2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48)12.5.3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48)12.5.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8)12.5.5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48)12.5.6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48)12.5.7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48)12.5.8资产负债表 (48)12.6 工程效益评价 (49)12.6.1 经济效益 (49)12.6.2 社会效益 (49)12.6.3 环境效益 (49)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50)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51)第一章取水工程 (51)1.1浮船取水 (51)1.1.1概述 (51)1.1.2位置选择 (51)1.1.3水泵选择 (51)1.1.4平面布置 (52)1.1.5管道设计 (52)1.1.6附属设施 (53)第二章配水工程 (54)2.1配水管网 (54)2.1.1 高位水池 (54)2.1.2 配水管网 (54)2.2管网计算 (54)第三章净水工程 (56)3.1混凝设施设计 (56)3.1.1 概述 (56)3.1.2 药剂配置及投加 (57)3.1.3 加药间设置 (58)3.1.4 混合设施 (58)3.1.5 核算 (59)3.2网格絮凝池计算 (60)3.2.1 概述 (60)3.2.2 设计计算 (60)3.2.3 GT值核算 (66)3.3斜管沉淀池计算 (68)3.3.1 概述 (68)3.3.2 设计计算 (68)3.3.3 核算 (73)3.4重力无阀滤池 (73)3.4.1 概述 (73)3.4.2 设计计算 (73)3.4.3 核算 (79)3.5消毒处理 (80)3.5.1 概论 (80)3.5.2 消毒原理 (80)3.5.3 加氯量计算 (80)3.5.4 加氯设备的选择 (81)3.5.5 消毒间设置 (81)3.6清水池 (81)3.6.1 概述 (81)3.6.2 清水池容积 (81)3.6.3 清水池选型 (82)3.7送水泵房 (82)3.7.1 概述 (82)3.7.2 流量计算 (82)3.7.3 扬程计算 (83)3.7.4 选泵 (83)3.7.5 泵房布置 (83)3.7.6 起重设备选择 (84)3.7.7 泵房高度计算 (84)3.7.8 管道计算 (84)3.7.9 泵房通风与排水 (85)3.8水厂高程计算 (86)结论 (87)致谢 (88)参考文献 (89)前言本次毕业设计来源于工程实例,系**省**市**小坑镇供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