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上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神话、寓言等文学形式;–掌握《神话中的动物》、《狐狸和葡萄》、《灰姑娘》等课文的内容;–学习运用包括引号、感叹号、问号等标点符号进行语句的标点;–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辞藻方式进行表达。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神话、寓言等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能够运用标点符号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语句意思;–能够用比喻、拟人等表达方式丰富语言表达。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神话、寓言等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的意识;–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热爱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 神话故事《神话中的动物》 2. 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 3. 知名童话故事《灰姑娘》三、教学重点•理解神话、寓言等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学会运用标点符号进行语句的标点;•掌握比喻、拟人等辞藻方式的运用。

四、教学计划第一课时:神话中的动物1. 教学目标•学习神话故事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课文内容和理解关键词语;•学会运用引号标点符号进行语句的标点。

2.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提问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概念讲解:介绍神话故事的特点和结构。

•听读课文:朗读《神话中的动物》并进行理解、记忆和讨论。

•标点练习:让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课文中的引号,并解释引号的作用。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神话故事的意义和启示。

•总结:复习课文内容和标点符号的运用。

第二课时:狐狸和葡萄1. 教学目标•学习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课文内容和理解关键词语;•学会运用感叹号和问号进行语句的标点。

2.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概念讲解: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结构。

•听读课文:朗读《狐狸和葡萄》并进行理解、记忆和讨论。

•标点练习:让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课文中的感叹号和问号,并解释标点的作用。

•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结构。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上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推荐“周末好去处”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观潮》写钱塘江这一“天下奇观”,在潮来潮去中展现了一幅幅雄奇多姿的画卷;《走月亮》写我和阿妈在秋夜月光下散步的所见所想,展现出一幅幅乡村静谧、清幽的夜景图;现代诗《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倦鸟归巢和红霞满天的美景;《花牛歌》描绘了草地里悠然自得的花牛;《繁星》描绘了作者眼中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满天繁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帮助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

阅读写景类文章,边读边想象,并不是一个新的阅读方法。

本单元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对“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能力的培养。

《观潮》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

《走月亮》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中描写的气味,让画面更加丰富。

《现代诗二首》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繁星》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继续强化单元的语文要素。

“交流平台”提示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时,不仅要能“看”到样子,还要能“听”到声音,“闻”到味道……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想象画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自然之美,其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

例如《走月亮》中我对家乡月夜的喜爱,对和母亲一起走月亮的想念。

《繁星》中我对星空的喜爱,对祖国的思念。

阅读本单元的文章,不仅仅要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还可以代入作者角色,理解和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之真切、自然。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教材以分享和推荐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上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创办《生活万花筒》班刊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为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设置,每册一个。

习作单元都是围绕某项关键的习作能力编排的,在结构体系上与其他单元有较大的区别,一般由五部分组成: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单元习作,习作单元的全部内容都以习作能力的达成为目标,各部分联系紧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要素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两篇精读课文《麻雀》《爬天都峰》学习目标定位是通过课文阅读领会怎样算是将事情写清楚了,作者是如何做到将事情写清楚的,都是为写提供方法建构经验,开阔思路的。

“交流平台”是基于精读课文对写事方法进行梳理、总结。

“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初步运用学到的方法练习表达。

“习作例文”给同学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同时借助批注再次提醒学生写事的要点。

“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让学生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运用学习到的习作方法进行实践,整个单元都是围绕习作能力的达成展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自己经历的、看到的亦或是听说的事,其中肯定有自己印象深刻的。

本单元的习作任务就是选择一件事写一写,目标是“写清楚”。

如何算是写清楚呢?认真研读课文,分析课后题,结合交流平台和习作例文批注,可以发现写清楚有两层要义:第一,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让读者能够读明白起因、经过、结果,《麻雀》《爬天都峰》课后的第一题都指向了课文的整体把握: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交流平台、习作例文也提醒学生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清楚叙事。

这一点和刚刚学习过的第四单元紧密相连。

第二,写清楚是要将最能表现主题的内容写的细致、充分,而无关紧要的内容信息简单写或者不写。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将一件事情按顺序写出来,可能不是太难的挑战。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目标1.借助字典、联系生活、字理溯源等方法认识“盐、屹''等29个生字,会写“潮、据、牵〃等30个字,会写"奇观、柔和、山崩地裂"等28个词语。

2.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等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自然段。

3.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与同学分享印象最深的《观潮》画面;调到多重感官,想象在《走月亮》课文中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说说《现代诗二首》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通过联系生活,想象《繁星》描写的夜空画面。

4.通过联系生活学习和体会课文的表达并仿写语段,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安排单元先导课教学目标:1.明确单元主题,了解单元内容。

2.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3.读通课文,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初步交流读后感受。

4.交流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明确主题1.教师播放与第一单元课文相关的风景图片,学生欣赏后简单谈感受。

2.师引入课题:大自然风光无限、多姿多彩,令人流连忘返,走进第一单元的课文,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1.出示第一单元导语,生自读导语,明确导语提出的要求。

2.小结:(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2)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的理由。

3.出示阅读提示,分层次朗读本组四篇课文:(1)朗读课文,圈划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多读几遍,标记难读难认的词语。

(2)再读课文,画出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整体把握大意,围绕课文提问并尝试自主解答。

4.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交流,点拨指导(设计闯关游戏,检查预习)第一关:识记字词1.出示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组内检查、纠正生字读音。

2.全班交流检查:第一组:盐官镇屹立顿时霎时震动余波鹅卵石风俗跃出稻穗镀亮田埴剪秋罗归巢芦苇睡眠霸占怀抱第二组:昂首东望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横贯江面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震耳欲聋响彻云霄读了这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第三组:闪闪烁烁半明半昧摇摇欲坠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读了这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3.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适时点拨:借助字典、联系生活、字理溯源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字。

2024统编新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统编新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且具有深刻历史与文化内涵的课文,引领学生穿越时空,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历史的厚重感。

这一单元不仅涵盖了古典诗词的韵味,还展现了近现代历史人物的崇高精神,更包含了对革命圣地的深情追忆,以及对书信这一传统交流方式的现代运用,内容丰富,意义深远。

在古典诗词部分,《古诗三首》精选了《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这三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它们不仅韵律优美,而且意境深远,让学生领略到古代诗人的豪情壮志与细腻情感。

通过这些诗词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审美情趣与文学素养。

近现代历史人物方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两篇课文,分别讲述了周恩来总理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坚定信念与高尚情操。

这些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历史人物的伟大事迹,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

《难忘的一课》与《延安,我把你追寻》则带领学生走进那段革命岁月,感受革命圣地的独特魅力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习作《写信》和《语文园地七》则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习书信这一传统交流方式,并在现代生活中加以运用。

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让他们体会到书信所承载的情感与温度。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文化的韵味,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情怀。

(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丰富多彩,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文本类型与题材,引领学生深入感受与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以及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内涵。

《古诗三首》精选了三首经典的边塞诗与怀古诗,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古代边疆的壮丽风光,更深刻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英雄豪杰的无限敬仰。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教学规划(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教学规划(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教学规划(人教版)第一单元:认识汉字-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书写常用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发展历程。

- 教学内容:-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顺序- 常用汉字的认读和书写练习- 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 观察和模仿: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写字动作和样板字进行模仿。

- 记忆和书写:学生通过反复记忆和书写来巩固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 教学评估:通过书写练习和汉字考核,检测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第二单元:古诗词赏析-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意境,培养审美情操。

- 教学内容:- 选取经典的古诗词进行赏析- 学习古诗词的基本韵律和格律- 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教学方法:- 听、说、读、写结合:通过听老师解读和朗读古诗词,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和背诵。

-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古诗词朗读和赏析,互相交流分享感受。

- 教学评估:通过朗读和背诵的表现、古诗词赏析的理解程度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单元:寓言故事欣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培养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

- 教学内容:- 选取经典的寓言故事进行欣赏和解读- 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 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 教学方法:- 故事导入:通过引入寓言故事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讨论和分享: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和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思辨能力。

第四单元:古代诗歌鉴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 教学内容:- 选取古代诗歌进行鉴赏和解读- 学习古代诗歌的常见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进行朗读和欣赏练习- 教学方法:- 朗读和解读:学生通过朗读和解读古代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 创作和表演:学生模仿古代诗歌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和表演。

- 教学评估:通过朗读和欣赏的表现、学生的创作作品等来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篇一单元目标一、单元分析:本单元为综合性学习单元,主题为“难忘的小学生活”。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珍藏记忆、表达情感、祝福未来的同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教材围绕“难忘小学生活”的主题,编排了“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个活动板块,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

每个板块都编排了“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其中“活动建议”是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提供了具体的活动任务、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阅读材料”属于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资源参考,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选择使用这些材料。

本单元的第一项活动是“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用“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的活动指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回忆往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练习,发展学生整理资料与使用资料的能力。

本单元的第二项活动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二、课标要求: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3、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材料。

4、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如毕业联欢会,学写策划书。

5、设计并制作成长纪念册。

三、学情分析:这个单元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即将告别生活六年的小学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儿童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学校老师的心血。

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语文活动,依托语文学习,让学生在珍藏记忆、表达情感、祝福未来的同时,梳理或令人激动、喜悦,或令人伤心、遗憾的`事,使得本单元学习时光成为人生道路上永远难忘的岁月,在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单元学业质量标准1、围绕单元及板块主题,与同学交流、协商,制定阶段活动计划。

2、收集和筛选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填写时间轴,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自主整理成长资料,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上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出版”《自然观察日记》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连续细致观察的习惯,教给学生记录观察的方式,并且尝试写观察日记。

《古诗三首》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展现了作者连续观察的细致。

其中,《爬山虎的脚》以准确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细微变化,以及爬山虎向上攀爬的过程。

《蟋蟀的住宅》以准确生动的表达,再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及修建过程。

两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交流平台”则梳理总结了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迁移运用。

通过“词句段运用”体会遣词造句准确生动的表达,也凸显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

“日积月累”编排了与季节相关的俗语、谚语,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致观察,感受气候变化给自然万物带来的改变。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层层深入,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按照事物的变化发展进行连续细致观察,最终指向表达,通过写观察日记来完成这一单元的学习之旅。

教材在“观察”及“准确生动的表达”训练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上是有设计规划的: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旨在培养学生进行连续观察,写观察日记的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一方面已经了解了日记的一般格式,初步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另一方面知道要仔细观察,注意事物的变化,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这些都为本次习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本单元还编排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观察日记的写作。

“资料袋”帮助学生养成连续观察并进行记录的习惯,“阅读链接”引导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内容和写法。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读写结合”的单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课文阅读中感受到的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迁移到自己在生活中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中,将观察后准确生动的表达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执教广汉市三星堆第二学校向廷艳
第一单元课文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
堂4* 火烧云语文园地一
本单元教材是以“自然景观”为专题编写的,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生动优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一、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27个生字,读读记记27个词语。

会写27个生字,读读写写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文中的佳句。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2、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课文所描写的自然景观的美好,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3、描写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并按一定的顺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祖国的哪些风景名胜吗?(大家自由谈话)
是呀!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美丽雄奇的自然景观数不胜数。

这个单元的学习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浙江省海宁盐官镇壮观的钱塘江大潮,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笔下的《鸟的天堂》,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

让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的图片或视频。

(二)分组阅读这四篇课文,各组完成学习任务。

1、第一组阅读第一课《观潮》,第二组阅读《2*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三组阅读《3、鸟的天堂》,第四组阅读《4*火烧云》。

2、每个小组都要自学生字词语,并且想想自己读的那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与表达的?
第一组的《观潮》主要写作者观看()的经过,课文采用先()后
()的表达方法,先()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按()——()——()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运用恰当的比喻重点描写了()之时大潮的瞬息变化和雄伟气势。

第二组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主要描绘了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之情。

用“——”勾出各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

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第三组的《3、鸟的天堂》,“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课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几次来到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听到
了什么?
第四组的《4、火烧云》是按照火烧云的()——()——()顺序来描写的,以()为主线,突出了火烧云()与()两个特点。

(三)各组汇报交流本组完成的学习任务。

(四)各组分别抽同学教读本组所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五)指导难写的生字,学生书写生字词语。

每个生字写两遍,注上音节,后面再组一个词语。

(六)各组同学再认真读一读本组没有学习的其他三篇课文。

然后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
共同解决问题。

(七)指导学生完成每一篇课文后的作业。

(八)结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仿照自己喜欢的课文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浏览过或者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表达自己对这处景观的热爱之情。

(九)结合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四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来学习课文中写景的方法,写一篇习作。

写好写景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1、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条理清楚,按顺序写景。

3、借景抒情写。

文章可以按“总——分——总”的方式构段。

板书设计:
1、观潮
潮来前风平浪静潮来时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潮过后风号怒吼
2、雅鲁藏布大峡谷
神奇的大拐弯世界峡谷之最
瑰丽的自然博物馆地球最后一块秘境
3、鸟的天堂
第一次(黄昏)大榕树枝繁叶茂
第二次(清晨)鸟多而快乐
4、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形状变化快
写景方法:抓住景物特点按顺序写借景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