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危机及其产业经济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矿业行业的困难与发展方向推测

矿业行业的困难与发展方向推测

矿业行业的困难与发展方向推测一、引言矿业行业作为资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矿业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前矿业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并根据当前趋势和未来发展,对其发展方向进行推测。

二、困难与挑战1. 资源枯竭与可持续性发展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一些耗能高、污染严重的传统采矿方式使得资源开采速度大大超过了再生能力。

同时,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迫使矿企必须采用更加可持续性的开采方式。

因此,如何平衡资源枯竭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当今矿业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2. 高成本与低效率现代采矿技术要求较高投入,并伴随着高成本的问题。

特别是在开采深度加大、矿藏质量下降的情况下,矿企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和技术来提高产能。

然而,很多矿业公司仍然困于低效率的传统综合利用工艺,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3. 资源分布不均与地缘风险世界各地的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国家或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另一些则相对匮乏。

此外,政治和地缘风险也对开采和供应链造成了巨大影响。

如国际紧张局势、国内政治变动等都可能导致矿企面临供应中断甚至停产。

三、发展方向推测1. 技术创新与自动化面对高成本和低效率等问题,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矿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在采掘、处理、管理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有望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数字化,并带来更高效率和较低成本。

2.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矿业行业将不得不加强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采矿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探索新型的、更加环保的采矿方式。

此外,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处理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3. 国际合作与风险分散面对资源分布不均与地缘风险,跨国合作将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国际间的合资或投资关系,在资源丰富地区建立合理配套的供应链系统,以实现稳定供应;同时,在地缘政治风险高的区域进行多元化布局,以分散风险。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发展面临的
困难及建议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技术问题。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面临着技术难题,如深部地质环境评价、室内采样分析等地质勘探技术,以及开发过程中的施工技术、采矿技术、选矿技术等。

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很多技术尚未成熟,导致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面临着技术上的困境。

二是资金问题。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有限,大多数企业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或银行贷款,而这些资金也存在利率过高、信贷周期过长等问题,加剧了企业财务压力。

三是环境问题。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涉及到大量的地质勘探和采矿作业,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如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因此,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避免影响环境,才能顺利发展。

建议:
1.加强技术研发。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特别是地质勘探技术和开发技术方面的投入,以提高企业技术实力。

2.加大资金投入。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降低财务成本,缩短信贷周期,确保企业财务稳定发展。

3.强化环境保护。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如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废弃物处理等,有效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矿产资源与国 家安全》资源危机应对

《矿产资源与国 家安全》资源危机应对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资源危机应对《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资源危机应对》在当今世界,矿产资源已成为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基石。

从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到工业生产中的机械制造,从国防建设中的高端武器到能源供应中的电力保障,无一能离开矿产资源的支撑。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消耗的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危机日益凸显,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矿产资源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矿产资源是现代工业的“粮食”。

钢铁、有色金属等矿产是制造业的基础材料,没有充足的矿产供应,工业生产将陷入停滞,国家的经济命脉也将受到威胁。

其次,能源矿产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

能源的稳定供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再者,一些战略性矿产如稀土、钨、钼等,在高科技产业、国防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拥有这些矿产资源的控制权,意味着在科技和军事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当前,全球面临着严峻的矿产资源危机。

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储量有限,许多重要矿产经过长期的开采,储量逐渐减少,甚至面临枯竭的危险。

以石油为例,尽管不断有新的油田被发现,但全球石油储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消费速度。

另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

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另一些国家则极度匮乏,这导致了国际间在矿产资源领域的竞争和冲突不断加剧。

同时,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供应的紧张局势。

为了应对矿产资源危机,保障国家安全,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

通过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寻找新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回收率。

同时,开发利用低品位矿石和尾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在工业生产中,推广节能技术和工艺,减少资源的浪费。

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降低对原生矿产的依赖。

再者,加强国际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资源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论文浅谈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浅谈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拥有量低,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合理,分布相对集中但与经济区域不匹配,在部分用量大的支柱性矿产中贫矿和难选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利用成本高。

目前我国面临的现状是矿产资源供给不足,利用率低,所以我们要从大局着眼,更新技术,积极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对策Abstract:Miner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is big but per capita is low, but all of them are un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but with economic area don't match, in some large dosage of backbone lean ore and mineral in ore dressing,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s difficult to make use of the high cos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fac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 supply,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so we're going to focus on from the general situation, update technology, actively in our count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Key Words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引言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非再生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采矿业的环境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采矿业的环境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采矿业的环境挑战与可持续发展采矿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采矿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面临的环境挑战,并介绍一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挑战1.水资源污染:采矿活动会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采矿废水和尾矿排放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质等污染物的存在。

2.土地退化:采矿过程中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开垦和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3.空气污染:采矿活动产生大量粉尘和废气排放,其中包括煤矿和金属矿山的粉尘、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4.生物多样性丧失:采矿活动会摧毁大量的自然栖息地,导致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丧失,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1.技术革新:通过引入更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装备,如超声波清洗设备、高效过滤器等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生态修复:对采矿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修复和恢复。

例如,采用植被恢复、景观恢复等方法,促进生态系统的重建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资源回收利用:推动矿山废料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

采用先进的回收技术和设备,对废料、尾矿进行资源化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4.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环境监测和评估,加强对采矿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经营。

5.关注利益相关者:采矿企业应积极与当地政府、居民以及环保组织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采矿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采矿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责任。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生态修复、资源回收利用、环境管理以及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采矿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同时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实现。

中国现代矿业发展之路

中国现代矿业发展之路

中国现代矿业发展之路—昨天,今天,明天采矿1101班02 李林丹中国现代矿业发展经历了一个起步晚发展快的阶段。

在能源需求日益激增的今天,矿业是一个有着很好未来又有着很高挑战的行业。

为了能更好的从事矿物资源这一行业,了解现代中国的矿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近代矿产地质调查与开发工作起步较晚。

近代矿业开发工作是从铁矿、煤矿开始的。

19世纪下半叶,清政府为了兴办洋务和北洋水师,制造枪炮、战舰和机器以适应防务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从国外进口大量钢材、水泥等建1891年的大冶铁矿场筑材料,一方面开始筹划发展现代矿业和矿产品加工业。

但由于中国当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止,帝国主义者在华开办了许多较大规模的煤矿,外资煤矿产量占到了全国煤矿产量的83.2%。

1903年中国人民掀起了从洋人手中收回矿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日本侵华期间,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共霸占了中国煤矿200多处。

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霸占的煤矿少部分由边区人民政权接管,大部分由国民党政权接管。

这些煤矿在解放战争期间遭到严整破坏,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恢复与发展。

近代铁矿开发利用的矿山有40多处。

有些矿山生产规模较大。

并开始使用新的机器设备进行采掘、选矿和运输。

在有色金属方面,1908年和1918年在江西南部先后发现了西华山钨矿和大吉山钨矿。

由于军需和国际市场对钨的需求迫切,这两个钨矿很快投入开发,因此钨精矿产量大增。

古代早以开采的云南个旧锡矿,自采铅始,继之开采锡矿,近代开始较大规模的开采。

在贵金属方面,除炼铅锌矿提取银外,一些地区也开采金矿。

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进展缓慢建国前使用的石油钻机仅15台,油气钻井工作自1907年至建国前共钻井169口。

整个油气勘察开发工作基础薄弱,规模很小。

非金属矿开发利用自古至今一直延绵不断。

从以北京故宫建筑群、南京中山陵等一系列古代和现代建筑群利用大量的花岗石、大理石、琉璃瓦、青砖等材料来看,建材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规模是很大的。

矿产资源行业的战略规划

矿产资源行业的战略规划

矿产资源行业的战略规划矿产资源行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矿产资源行业的战略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分析矿产资源行业的现状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战略规划。

1. 矿产资源行业现状矿产资源行业的发展受到资源、技术、市场、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行业在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1)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不足,勘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较低,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此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浪费、损耗等问题较为严重,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土地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较为严重。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3)政策法规与市场体系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如资源税改革、矿业权市场建设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推进。

此外,矿产资源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不足。

2. 矿产资源行业挑战面对矿产资源行业现状,行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方面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不足,勘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较低,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此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浪费、损耗等问题较为严重,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土地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较为严重。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3)政策法规与市场体系方面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在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在“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实施过程中,当今经济全球化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战略优化和对策设计的重要依据。

然而,总体来看,专门、系统地研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建议的文献并不多。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管理机制、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推进对外战略实施提供了借鉴,然而上述研究不同程度地涉及经济全球化对各自研究主题的影响,尚未系统、专门地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的影响。

本文尝试在分析经济全球化主要特征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并进而探讨相应对策,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矿产资源;产业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1.1以科技全球化趋势为先导首先,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及各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但当今出现的新的科技问题愈加复杂,既进一步分化和微观化,又更加宏观、交叉和综合集成,因而,认识和解决科技新问题需要各国科技力量的共同推进。

其次,经济全球化中,科技的国际性交流、合作与竟争更加迅速和广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尤其是Internet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使用,为科技的全球性活动提供了信息支持。

以上不仅表明科技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推进中的重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表明依托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科技全球化又是可能的。

1.2以全球市场为纽带市场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贸易规模变大、依赖度提高,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国际贸易的发展推进了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市场涉及商品贸易市场、技术市场、资源市场(如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及矿产资源市场)等,使全球各国和地区间以基于不同市场形式为主的全球化市场为联结纽带而相互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危机及其产业经济发展之路摘要:矿产资源将成为21世纪末、下世纪初,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不当,将使国民经济发展因资源问题而处于瓶颈状态,因此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实行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对国有矿产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矿山资源;危机;产业经济;发展1 矿产资源的概念及基本理论1.1 矿产资源基本概念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我国80%以上的能源及工业原材料来自矿产资源,其总量位居世界第三,而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属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

矿产资源(水资源除外)其储藏量是有限的,供给量也是有限的,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随着不断开发利用而不断锐减,它具有可耗竭性。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对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会使某种矿产资源的储量逐渐趋于零。

换言之,当该种矿产丰度不断降低,开发成本不断上升,以致需求数量趋于零时,就达到了耗竭状态”。

1.2 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美国数理经济学家哈罗德·霍特林(Harold Hotelling)于1931年提出了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

认为矿产资源的耗竭是一个矿产连续不断消耗的动态过程。

从内涵上来看,矿产资源的耗竭既具有数量上的相对性,又具有质量上的绝对性。

数量上的相对性,是指随着矿产资源开采量的不断增加,某些矿产资源基础会逐渐削弱、退化,甚至最终耗竭。

但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在功能上达到可持续开采利用,许多国家都一直致力于新的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确保在某种矿产资源耗竭之前,可以寻找到新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可替代资源。

因此,当前矿产资源的数量只是相对性的减少。

质量上的绝对性,是指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过度、过速的开采和消耗,矿产资源的质量逐渐恶化。

长期以来,由于受生产能力的限制和服前利益的驱使,许多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采取粗放型的利用方式,“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十分普遍。

他们总是首先选择埋藏浅、品质好的易采矿开发利用,而又常常乱挖滥采,从而造成矿产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和严重浪费,最终导致矿产资源总体质量的下降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

矿产资源耗竭的这些特征,使得它在服务社会时必然带来可利用价值的损失。

2 矿产资源危机的表现2.1 不合理开采问题突出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和盲目超强度的开采消耗,矿产资源将会逐渐耗竭,这也就意味着可供给后代人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越来越少。

矿产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中的短期行为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①矿产资源的开发不合理、利用率普遍偏低、浪费严重、消耗剧增、存量锐减。

煤矿只有23%,铁矿只有45.4%,十大有色金属矿分别只有23%-72%。

在综合利用方面,采矿回收率只有30%-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

在1953-1986年的33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6.8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期能源消耗增长14.1倍,生铁消耗增长23.4倍,4种有色金属消耗增长35倍,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矿产资源的巨大消耗之上的。

②资源不合理及无序开发带来环境污染严重。

污染、浪费、高能耗引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观来看,矿产资源的耗竭性必然涉及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代际配置的公平问题。

所以,当代人在享用矿产资源所提供的服务时,有义务和责任因超额消耗矿产资源而向后代人的价值损失付费。

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每一代人都需要且有权使用这些资源。

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需要而大量使用和消耗矿产资源,把本应该留存给后代人使用的矿产资源提前支用,这将严重影响了后代人的发展和福利水平,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2.2 矿产产权管理、产权转让的混乱、不健全①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矿产资源法》规定:境内所有矿产资源均为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主权,地表或地下的矿产资源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矿产资源所有权、经营权(或矿业权包括探矿权、采矿权)、行政权三者混淆,以行政权、经营权代替所有权管理,国家所有权受到条块的多元分割,国家作为矿产资源资产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产权虚置或弱化,各种产权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缺乏协调,造成了权益纠纷迭起。

②矿产资源资产产权转让的市场机制不健全是由矿产资源资产产权不明确、资源无偿使用制度所衍生出来的问题。

在存在矿产资源资产产权市场的情况下,要根据谁能提供更多的租金,也即谁能更有效地使用矿产资源这一经济学的效用原则来决定矿产资源的使用权。

在不存在矿产资源产权转让市场的条件下,使用矿产资源的效用原则难以体现,一来由于现行的矿产资源产权关系缺乏灵活的产权转让方式,导致谁占用矿产资源谁就垄断资源的使用权状况,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来各种隐形的、变相的、非法矿业权交易和转让普遍存在,致使国家的大量矿产资源资产流失,流入企业或个人的手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统一制定矿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2.3 现有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不合理现有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不合理包括:①现有的资源税计征依据不合理。

②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的征收,没有反映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回收水平、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等。

2.4 缺少统一合理的资产价格体系没有建立健全合理的矿产资源资产价格体系,矿产资源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

不同计价方法其资源价值不同,有的资源价值包含矿产资源原始价值、普查勘探费用和合理利润;有的只包括普查勘探费用、合理利润。

尽管矿产资源评估价值不完全等同于其交易价格,但它是资产交易价格最重要的基础,众多的计价方法导致了矿权转让时,定价混乱,普遍出现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现象,造成了国有资源资产的大量流失。

3 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发展的出路思考3.1 重视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培育与建立随着工业和人口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出现了资源短缺和大规模浪费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矿业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近些年,世界各国都纷纷致力于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中。

所谓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对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生态资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矿业城市的发展机会受限制而给予一定的补偿,用于对所造成损失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当代人在享用矿产资源所提供的服务时,有义务和责任因超额消耗矿产资源而向后代人的价值损失付费。

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每一代人都需要且有权使用这些资源。

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需要而大量使用和消耗矿产资源,把本应该留存给后代人使用的矿产资源提前支用,这将严重影响了后代人的发展和福利水平,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实行矿产资源耗竭补偿费的实质是因当代人的不合理开采而对后代人造成损失的价值补偿。

3.2 规制和理顺产权管理关系及规范产权市场在目前的多级政权体制和所有制结构下,矿产资源的所有者只能是国家,应该按照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矿产资源,各种经济主体有偿取得矿产资源的经营权。

所有权和产权不是一回事,所有权强调的是法律规定的所属关系,而产权是法律规定的经济利益主体获得经济效益的权利。

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必须明确定义,并且专属。

“多重产权”使所有权产生不确定性,从而挫伤产权主体对资源投资的积极性,或诱发过度开采和短期行为,或引起法律纠纷。

只有产权明晰并给予保护,禁止他人非法侵占,市场交易行为才具有可靠的基础。

因此国家应该按照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重的原则,将矿产资源的管理纳入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使矿产资源资产真正成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实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资源补偿机制的力度,维护国家所有权,保障企业的产权安全。

另外,需要积极培育和完善矿业权市场。

3.3 积极改革现行的矿业税费制度①矿产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合并为权利金。

矿产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都是从量计征,本质都体现了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都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利益实现形式,所以应将现行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合并,实行国际通用的权利金,不仅解决了目前对资源税的争论,也保证了国家从矿产开采中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维护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

②修改矿山企业增值税的税项计算,解决增值税负担过重问题。

在有关文件中将“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物质和能量的产业”定义为第一产业,世界各主要矿产国都普遍将矿业划为第一产业,也要把矿业回归到第一产业,同时根据第一产业的特点,对现行的增值税税率进行调整,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化,将矿山企业交纳的权利金、基本建设投资和固定资产折旧费加入矿山企业成本核算,降低增值税税基,彻底减轻矿山企业的负担。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矿业投资者的积极性,而且会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加大科技投入。

3.4 持续完善矿产资源资产评估体系目前对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有不同的观点:或以发现成本为主,或以成本法结合收益法,或以收益法为主,或认为主要受供求关系的调节等。

矿产资源资产的价格(P)如前所述应包含资源原始价值(P0)和普查勘探等劳动投入形成的价值(P1)两部分,并要考虑勘查风险、矿藏埋深、矿石品位、矿石结构、采选冶难度、交通条件、储量及储量级别等因素。

为了便于价格管理,解决资源价值价格严重背离的事实,可以比照建筑定额方法,制定全国或省区的各类矿种的基本价,再考虑上述实际因素乘以调整系数(T),用公式表示为:P=(P0 P1)×T,P0、P1的确定一般采用收益法。

4 结语综上,有必要对因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活动而造成的矿产资源本身价值损失、后代人利益遭受损害、矿区周围生态环境污染以及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机会受限制等进行改革和变革,要建立能源危机的意识,同时,以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概念来引导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

未来在加强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地方法规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研究制定抑制资源过度消费,有利于企业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及税负转移政策;研究制定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公共财政支持政策;研究进一步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和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能源价格预报制度;研究制定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纳入政策性银行支持范围,并在贷款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对能源消耗高、污染重的产品和设备苛以重税,强制实施高耗能产品淘汰的政策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