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维的养成期末考核题目(精)
学法学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学法学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财产权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过失损坏公共财物D. 正当防卫答案: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4.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B. 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C. 对行政指导不服的D. 对行政裁决不服的答案:C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是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权利?A. 辩护权B. 申请回避权C. 知情权D. 起诉权答案:D6. 我国《合同法》规定,下列哪项不是合同的成立要件?A. 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 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C. 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D. 合同当事人必须书面形式订立答案:D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下列哪项不属于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A. 发表权B. 署名权C. 修改权D. 所有权答案:D8. 我国《婚姻法》规定,下列哪项不是婚姻无效的情形?A. 重婚的B.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C. 未到法定婚龄的D. 双方自愿结婚的答案:D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下列哪项不是法定继承的顺序?A.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B.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C. 第三顺序:其他近亲属D. 第四顺序:国家答案:D10. 我国《劳动法》规定,下列哪项不是劳动者享有的权利?A.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 休息休假的权利C. 参加工会的权利D. 无故解雇的权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些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C. 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D. 参加选举答案:ABC2. 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贪污受贿C. 非法拘禁D. 聚众斗殴答案:ABC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哪些属于民事法律行为?A. 买卖合同B. 赠与C. 遗嘱D. 侵权行为答案:ABC4.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哪些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B. 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C. 对行政指导不服的D. 对行政裁决不服的答案:AB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些属于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权利?A. 辩护权B. 申请回避权C. 知情权D. 起诉权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法制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法制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权利是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入境自由B) 言论自由C) 继承权D) 获得正当补偿权答案: B) 言论自由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下列哪项行为违反了公民的人身自由?A) 定期进行体检B) 未经同意突然接触他人身体C) 参加游行示威活动D) 将他人拘禁在监狱中答案: D) 将他人拘禁在监狱中3. 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或者其他记录是指:A) 文件夹B) 协议书C) 便签纸D) 邮件答案: B) 协议书4. 制约行政权力的法律原则是:A) 公正原则B) 独立原则C) 确权原则D) 合法原则答案: D) 合法原则5. 下列哪个不属于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A) 充分法定原则B) 罪刑法定原则C) 疑罪从无原则D) 必要性原则答案: C) 疑罪从无原则二、简答题1. 请简述合同的要素及其重要性。
合同的要素包括合同当事人、合同内容和合同形式等。
其中,合同当事人是指参与合同订立并承担义务的个人或者组织,合同内容是双方在自愿、平等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合同形式是指合同在订立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合同的要素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对各方的权益进行保护。
合同当事人的确立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合同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
合同内容的明确性可以使各方对合同条款有共同的理解,减少争议和纠纷的发生。
合同形式的合规性可以保障合同的法律效力,防止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2. 请简述宪法的性质和作用。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宪法的性质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行政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基本事项,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准则。
宪法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国家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宪法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范,明确了政府的职责和权力范围,保证了政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法治思想试题题库及答案

法治思想试题题库及答案法治思想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它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法治思想的试题题库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 一、单选题1. 法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法律的严格执行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D2. 法治思想要求法律对以下哪类人不具有约束力?A. 普通公民B. 政府官员C. 企业家D. 以上都不是答案:D3. 法治思想中,以下哪项不是法律的特征?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灵活性D. 公正性答案:C4. 法治思想强调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该:A. 以个人意志为转移B. 以社会利益为转移C. 以权力大小为转移D. 以法律为准绳答案:D5. 法治思想认为,法律的权威来源于:A. 政府的强制力B. 人民的信仰C. 法律自身的合理性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 二、多选题6. 法治思想在实践中需要做到哪些方面?A. 法律的制定要民主B. 法律的执行要公正C. 法律的解释要统一D. 法律的监督要有效答案:ABCD7. 法治思想认为,以下哪些行为是维护法律权威的表现?A. 遵守法律B. 尊重法律C. 执行法律D. 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答案:ABCD8. 法治思想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法律的公正性?A. 法律的不完善B. 执法者的偏见C. 社会舆论的压力D. 法律的不透明答案:ABCD# 三、判断题9. 法治思想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特权阶层。
()答案:正确10. 法治思想认为,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唯一手段,其他手段都是无效的。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11. 简述法治思想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答案:法治思想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治思想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一套规范和标准,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其次,法治思想通过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了公平正义;再次,法治思想通过法律的权威性,提高了社会成员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减少了社会冲突;最后,法治思想通过法律的公正性,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解决。
电大法律思想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电大法律思想史期末试卷附答案电大法律思想史考试题1、“有扈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出于(B)之口。
A禹B启C商纣王D子产2、夏、商的法律思想是(A)。
A“天命”、“天罚”B“以德配天”C“明德慎罚”D“仁、义、礼、智、信”3、商朝时期,请示上帝并传达上帝旨意的人被称作(ABC)。
A卜B巫C祝D士4、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C)。
A男尊女卑B氏族同婚C嫡长继承制D分封制5、春秋时期,突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批判“刑不可知”,并提倡任用贤能的人是(B)。
A鲍叔牙B管仲C子产D邓析6、首次将“刑书”铸在鼎上,公布成文法的是(C)。
A邓析B孔子C子产D荀子7、“竹刑”的作者是(C)。
A子产B墨翟C邓析D庄子8、西周的“以德配天’包含两层含义,分别是(AC)。
A求上帝的保佑B上帝立周C动摇了神权D强调德治,弱化天命9、“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A)的思想。
A邓析B老子C子产D孔子10、孔丘的法律思想以(C)为核心。
A“仁”、“义” B“人治”C“仁”、“礼”D“法治”11、子产和孔丘都主张宽猛结合,但是(B)。
A子产强调以宽为主,孔丘则以猛为主B子产强调以猛为主,孔丘则以宽为主C子产宽“少数”,猛“少数”D孔丘宽“众人”,猛“众人”12、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AB)。
A亲亲B尊尊C长长D男女有别13、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与法结合起来,以“法治”充实“礼治”的思想家是(C)。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14、墨翟认为法源于(B),它具有赏善罚恶的功能。
A神B天志C上帝D人性15、墨家在法律上的核心主张可以概括为(B)。
A礼B义C仁D利16、最早将“法律”二字连用的是(D)。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17、法家提出的口号是(B),并成为法家思想的核心。
A依法治国B法治C礼法合一D变法18、将“法”、“势”、“术”结合起来的是(D)。
A申不害B慎到C商鞅D韩非19、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重刑思想家是(C)。
法治思维相关题目

法治思维相关题目
以下是一些与法治思维相关的题目,供您参考:
1. 什么是法治思维?它与日常思维有何不同?
2. 为什么在当今社会,培养法治思维非常重要?
3. 如何通过法律制度建设来提升公民的法治思维?
4. 法治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和意义是什么?
5. 为什么说培养法治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6. 如何理解法治思维与道德思维的关系?
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8. 如何培养个人的法治思维能力?
9. 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状况的看法,以及未来的发展建议。
10. 你认为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
希望这些题目能给您提供一些启示,帮助您深入思考法治思维的相关问题。
法律理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律理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的规范性特点主要体现在:A.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B. 法律的强制性C. 法律的稳定性D. 法律的规范性答案:D2.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主体B. 法律客体C. 法律内容D. 所有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效力的基本原则?A. 法律的普遍性B. 法律的平等性C. 法律的优先性D. 法律的随意性答案:D4.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本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所有选项答案:D5. 法律义务的分类不包括:A. 积极义务B. 消极义务C. 道德义务D. 法律义务答案:C6.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A. 法律优先原则B. 法律平等原则C. 法律统一原则D. 所有选项答案:D7. 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 行为主体B. 行为对象C. 行为方式D. 行为结果答案:D8. 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是: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所有选项答案:D9.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 自然人B. 法人C. 国家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法律规范的效力不包括:A. 强制力B. 约束力C. 影响力D. 道德力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
答案: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规范,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违反法律规范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道德规范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约束,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2. 阐述法律关系中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含义。
答案: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是指参与法律关系的个人或组织,具有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地位。
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物、行为或智力成果。
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中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
3. 解释法律解释的三种主要方法及其适用情形。
答案:文本解释是根据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适用于法律条文明确且无歧义的情况。
法学生期末考试题

法学生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财产权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物权B. 债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3. 在刑事诉讼中,下列哪项不是被告人的法定权利?A. 辩护权B. 申请回避权C. 强制劳动权D. 上诉权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5. 在行政诉讼中,下列哪项不是法院的职责?A. 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B. 确认行政行为的效力C. 决定行政行为的执行D. 调解行政争议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下列哪项不是合同成立的要件?A. 合同当事人B. 合同标的C. 合同形式D. 合同履行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是法院的职责?A. 受理民事案件B. 调解民事纠纷C. 执行民事判决D. 制定民事法律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下列哪项不是行政复议的受理条件?A. 申请人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B. 有明确的被申请人C. 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D. 行政复议申请超过法定期限9. 在国际私法中,下列哪项不是确定法律适用的原则?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属物原则D. 属时原则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下列哪项不是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A. 发表权B. 署名权C. 保护作品完整权D. 转让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些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D. 参加选举和被选举12. 在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属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A. 提起诉讼B. 提出反诉C. 申请回避D. 申请执行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哪些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意外事件D. 无罪过事件14. 在行政诉讼中,下列哪些属于法院的职责?A. 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B. 确认行政行为的效力C. 决定行政行为的执行D. 调解行政争议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下列哪些属于合同无效的情形?A.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B.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C.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D.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述民事权利的分类。
中国法律制度与法律思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律制度与法律思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法律的特点?A. 以宪法为基础B. 面向全体市民C. 具有历史传承性D. 同时适用于大陆和香港答案:D2. 中国法律制度的最高法律是哪个法律?A. 刑法B. 民法C. 宪法D. 行政法答案:C3. 法律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遵循的一种思维方式,下列哪种思维方式不属于法律思维?A. 逻辑思维B. 分析思维C. 争议思维D. 创新思维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法律制度的三大特点。
答案:中国法律制度的三大特点包括:1)以宪法为基础:中国法律制度的最高法律是宪法,宪法作为中国法律体系的基石,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利和义务。
2)面向全体市民:中国法律不仅仅适用于特定群体或阶级,而是面向全体市民。
法律保护了每个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具有历史传承性:中国法律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法律文化和制度框架。
这一传承性是中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特点。
2. 解释法律思维的概念及其在法律领域中的重要性。
答案:法律思维是指在解决法律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包括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争议思维等,通过对具体法律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以达到解决法律问题的目的。
在法律领域中,法律思维十分重要。
首先,它帮助法律从业者理清案件事实、逻辑关系和权益纠纷,从而能够准确解读和应用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法律思维能够帮助法律从业者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辩证,看清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最后,法律思维培养了法律从业者的批判性思维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客观公正地处理法律问题,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论述题中国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核
要求:第18周周四课堂交纸质版,打印手写均可,标明题号及题型,第一行居中写“《法律思维的养成》期末考核”,第二行标明个人信息。
一、案例分析:(40分)
原告是一位进城务工的农民,他在某建筑工地做工一年,年终时因未拿到工钱而向被告(包工头)讨要,被告拒绝支付,原告便跑上被告办公的楼房房顶平台,向周围大声喊叫,“如果不给工钱,我就跳楼”。
被告不仅没有立即制止原告的行为,反而说,“你跳吧,反正我没钱给”。
原告从楼上跳下摔成重伤,共花去医疗费三十余万元。
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支付工钱并赔偿其跳楼造成的损害。
请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并得出你认为正确的判决结论。
(要求:查询并引用具体法条,运用学过的案例分析方法、法条解释方法进行分析。
不少于500字)
这个案件似乎就是疑难案件的一种
首先是这个工钱的拖欠问题,
其次是这个跳楼问题,到底由谁来支付,现在我的观点就是这个双方都应该承担责任,而且这个老板应当是这个主要责任。
案例分析
此案件中存在两个关系,第一是包工头对于农民工工资的支付问题,第二是这个包工头是否应该就农民工因为拖欠工资而跳楼而支付赔
偿金,或者说支付多大比例的赔偿金。
首先分析此案存在的第一问题,此案的基本事实是原告(农民工)为被告(包工头)打工一年,而被告拖欠员工啊的工资。
在这个法律关系中,拖欠工资的事实清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明确,不具有争议。
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因此,包工头应该及时支付自己所拖欠工资。
并且按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劳动者全额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因此,根据这个规定,农民工还可以主张包工头老板支付自己补偿金。
我们再来分析关于农民工受伤的赔偿问题。
首先,虽然农民工从楼上跳下来受伤,是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孤立的看待这一事件。
首先,农民工之所以有跳楼的这种行为和包工头不支付农民工工资是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
农民工是在索要工资无果后,才一气之下去楼顶,准备跳楼,对老板施加压力,迫使老板支付自己的工资。
因此,农民工的跳楼行为和包工头不支付工资,是有直接因果关系的。
其次,在此案件中,包工头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安全保证义务,违背了安全保证义务。
我们已经分析了农民工准备跳楼行为和包工头不支付工资是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因此,在包工头看见农民工准备跳楼时,应该尽到自己的安全保障义务。
但是,再次案件中,包
工头不仅没有及时制止,而且说“你跳吧,我没钱给”,包工头的这种行为对于农民工起到了激怒的作用,进而导致了农民工从楼上跳下去的不理智行为。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包工头在此案件中有过错,按照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此案件中,包工头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行为存在过错,因此,包工头应该对于农民工跳楼所导致的损失承担主要责任。
法院应该支持农民工的请求。
二、论述:(60分)
请自选一部与法律相关的影片(不限中外,不限电影或电视剧),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题目,撰写一篇感想。
(要求:选择法学范围内的角度,运用法律思维方式,禁止抄袭,不少于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