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教案

合集下载

美术教案蜡染中班

美术教案蜡染中班

美术教案蜡染中班教案标题:美术教案蜡染中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染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准备蜡染所需的材料:白色织物、蜡笔、染料、毛刷、烫斗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蜡染的历史和技术。

3. 制定教学流程和示范步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蜡染作品或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蜡染的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蜡染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涂蜡、染色、脱蜡等步骤。

3. 示范:老师现场示范蜡染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4. 操作:让学生动手尝试蜡染,可以提供简单的图案或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

5. 欣赏: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和欣赏,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6. 总结:让学生总结蜡染的过程和体会,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蜡染过程中的表现和操作技巧。

2. 欣赏学生完成的作品,评价其创意和表现能力。

3. 听取学生对蜡染过程的总结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蜡染工作室或美术馆,了解更多蜡染的实际应用和艺术价值。

2. 可以邀请专业的蜡染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接触更高水平的蜡染艺术。

六、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

2. 分析学生在蜡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准备。

通过以上教案,中班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并尝试蜡染这一传统艺术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蜡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有关蜡染的幼儿教案

有关蜡染的幼儿教案

有关蜡染的幼儿教案引言:蜡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是一种将蜡烛融化后涂抹在织物上,再用颜料染色的技艺。

蜡染不仅可以制作出美丽的图案,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教学中,蜡染可以作为一种有趣的手工活动,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有关蜡染的幼儿教案,帮助老师们在课堂上进行蜡染手工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蜡染的历史和特点,培养幼儿对蜡染的兴趣;2. 学习蜡染的基本技巧,掌握蜡染的制作方法;3. 锻炼幼儿的手部灵活性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教学准备。

1. 蜡烛和蜡块;2. 白色纯棉布;3. 颜料和刷子;4. 熨斗和烫布纸;5. 图案设计模板;6. 教学PPT和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老师向幼儿介绍蜡染的历史和特点,引起幼儿对蜡染的兴趣。

通过PPT和视频资料,展示蜡染的制作过程和成品,让幼儿对蜡染有初步的了解。

2. 学习蜡染的基本技巧。

老师向幼儿介绍蜡染的基本技巧,包括涂蜡、染色和熨烫等步骤。

通过示范和实物操作,让幼儿掌握蜡染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 制作蜡染作品。

老师提供图案设计模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设计自己的蜡染作品。

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新的图案。

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用蜡烛在布上涂抹出自己设计的图案,然后用颜料进行染色。

4. 熨烫蜡染作品。

待蜡染作品干燥后,老师帮助幼儿使用熨斗和烫布纸,熨烫蜡染作品,使颜料固定在布上,完成蜡染作品的制作。

5. 展示和分享。

老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蜡染作品,并邀请幼儿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通过展示和分享,让幼儿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6. 总结和评价。

老师对幼儿的蜡染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造力。

鼓励幼儿继续发挥想象力,尝试更多的蜡染作品。

四、教学反思。

通过蜡染的手工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蜡染的基本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蜡染作品幼儿园教案

蜡染作品幼儿园教案

蜡染作品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简单了解蜡染的历史和方法
2.能够独立选择颜色和图案进行蜡染创作
3.能够操作蜡染材料,如蜡、布、染料等
4.能够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蜡染作品
二、教学重点
1.蜡染方法和材料的操作
2.色彩和图案的选择
3.培养幼儿的艺术创作兴趣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
1.蜡染材料:蜡、布、染料、刷子等
2.工具:打火机、热水壶、铁锅等
3.教具:蜡染图案、颜色搭配图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1.通过图片展示和描述,简单介绍蜡染的历史和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蜡染作品,让他们感受和了解蜡染的美妙之处
3.手把手演示如何进行蜡染创作,引导幼儿贴近真实场景全方位体验蜡染的魅力
2. 实践活动
1.老师针对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提供不同的图案和颜色供选择
2.指导幼儿选择画面、用蜡轮廓描绘和填充颜色
3.烘干布料后,铺上色相浓艳、附着力强的染料,染色后再次烘干
4.蜡烧掉后即可欣赏完整的蜡染作品
3. 总结评价
1.让幼儿欣赏所有的蜡染作品,了解不同作品的风格和魅力之处
2.引导幼儿进行作品自我评价,分享心得和体会;老师也可以评价幼儿的作品,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创作欲望
五、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可以了解蜡染的概念、历史和方法;熟悉蜡染的创作过程和操作技巧;独立完成一个蜡染作品,并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而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蜡染教案幼儿园

蜡染教案幼儿园

蜡染教案幼儿园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的艺术课程,主要涉及蜡染艺术。

二、教学目标1.了解蜡染的历史和概念;2.学习和掌握蜡染的基本技术和方法;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4.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蜡染布、染料、蜡烛等蜡染工具材料;2.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图片资料或者视频资料,为幼儿讲解蜡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基本技能;3.教师需要准备一些模板或者素材,以便幼儿在进行自己的蜡染作品时可以参考。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介绍蜡染作为一项古老的绘画艺术,向幼儿展示一些著名的蜡染作品,并且说一下蜡染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激起幼儿的兴趣,并且要鼓励幼儿们提出问题和想法。

第二步:讲解详细讲解蜡染的各种方法、材料和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让幼儿了解到蜡染和绘画之间的异同,并且说一下历史渊源和背景,以便幼儿了解蜡染的文化渊源及其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想法。

第三步:操作让幼儿亲手操作蜡染工具,进行蜡染制作。

教师可以先演示一下蜡染的基本方法,然后再让幼儿们上手操作,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蜡染,最后帮助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

第四步: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对作品进行讲解,与家长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第五步:总结总结蜡染的基本方法和工具,讲解蜡染艺术的重要性和意义,对幼儿进行思考和探讨,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教学效果通过设计这次蜡染课程活动,幼儿们深刻了解到蜡染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并学习了蜡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这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术教案蜡染

美术教案蜡染

美术教案蜡染教案标题:美术教案-蜡染教案目标:1. 了解蜡染的历史和背景知识;2. 学习蜡染的基本技法和材料;3. 提高学生对色彩运用和创意表达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性。

教学准备:1. 蜡染工具和材料:蜡笔、白棉布、蜡烛、熨斗、染料、水盆、刷子等;2. 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蜡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 准备一些简单的蜡染样品作为示范;4. 准备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或物品,供学生观察和创作参考。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蜡染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蜡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 介绍蜡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技法讲解:1. 介绍蜡染的基本技法,包括涂蜡、上色、融蜡等步骤;2. 示范如何使用蜡笔在布上涂蜡,如何上色,如何融蜡等;3. 强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蜡烛和熨斗时。

实践操作:1. 分发白棉布和蜡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创意进行蜡染作品的设计和绘制;2. 学生可以参考展示的图片或物品,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3.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和纹样设计。

成果展示: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2.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3.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兴趣。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2. 引导学生总结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点;3. 鼓励学生将蜡染技法应用到其他艺术创作中,拓展他们的艺术表达方式。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尝试蜡染技法,创作更多作品;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3. 组织学生参加蜡染工作坊或艺术比赛,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和自信心。

这个教案将引导学生通过蜡染这一具体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意表达能力和细致性。

同时,通过了解蜡染的历史和背景知识,学生还能够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艺术欣赏蜡染教案

艺术欣赏蜡染教案

艺术欣赏蜡染教案
教案标题:艺术欣赏蜡染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蜡染的历史和传统
2. 掌握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工具
3. 培养学生对蜡染艺术的欣赏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 蜡染布料和颜料
2. 蜡染工具(蜡和蜡烛)
3. 艺术欣赏的图片和作品
4. 介绍蜡染历史和传统的资料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蜡染作品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蜡染的认识和想法。

2. 讲解:介绍蜡染的历史和传统,讲解蜡染的基本技法和工具。

3. 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蜡染,使用蜡和颜料在布料上进行蜡染创作。

4. 欣赏:展示蜡染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和技法的蜡染作品。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蜡染艺术的特点和魅力,鼓励他们表达对蜡染的感受和
想法。

6. 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蜡染艺术,可以观赏更多蜡染作品或尝试更
多不同的蜡染技法。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包括对蜡染技法的掌握和创作作品的质量。

2. 收集学生对蜡染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了解他们对蜡染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 学生对蜡染艺术的欣赏和理解是否得到提升?
3. 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蜡染的基本技法并进行创作?。

大班美术教案蜡染

大班美术教案蜡染

大班美术教案蜡染大班美术教案:蜡染介绍本教案旨在引导大班儿童研究蜡染艺术,培养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使用蜡染技术,孩子们将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并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1. 了解蜡染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儿童的色彩感知和配色能力。

4. 培养儿童的耐心和专注力。

教学准备1. 蜡染工具:蜡烛、熨斗、涂蜡笔等。

2. 色彩材料:染料、颜料、绘画纸等。

3. 教学示范作品:展示一些蜡染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步骤1. 简介蜡染艺术:向学生介绍蜡染的起源和基本概念,让他们对这种艺术形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蜡染技巧教学:向学生示范蜡染技巧,包括使用蜡烛或涂蜡笔绘制图案,涂抹染料等。

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技巧,并展示一些实际的示范作品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 学生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或个体,给予他们自由创作的机会。

鼓励他们使用多种颜色和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创作分享: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评论。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灵感和经验。

5. 整理和评估:引导学生整理并储存他们的艺术作品。

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估和鼓励,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改善的空间。

拓展活动1. 蜡染展览:组织一个小型的蜡染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给全校师生观赏。

2. 蜡染手工制品:引导学生将蜡染技巧应用到实际的手工制品中,如布艺、围巾等。

3. 艺术继承:介绍更多的传统艺术形式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和欣赏各个文化的艺术传统。

本教案旨在通过蜡染艺术激发大班儿童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动手制作独特的艺术作品,学生将能够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并培养自信心和专注力。

幼儿园大班《蜡染》教案

幼儿园大班《蜡染》教案

幼儿园大班《蜡染》教案幼儿园大班《蜡染》教案幼儿园大班《蜡染》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赏、讨论,能对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蜡染感兴趣。

2、尝试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感受并探索蜡染工艺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颜料、毛笔、纸。

活动过程:一、导入观看七宝老街的蜡染花布(视频),感受蜡染工艺品的独特美。

师:老师去了哪里呀?看到些什么呢?做了什么?:对呀,我就是去了七宝老街的'手工艺坊,我还买了一块花布呢,你们知道这种花布叫什么名字吗?二、了解蜡染花布的制作工艺1、幼儿自由说说蜡染花布的制作方法。

师:这么漂亮的蜡染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幼儿讨论):有的说……有的说……我们一一看手工坊的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制作的,使用了哪些工具,和你们说的是不是一样的?2、观看蜡染的制作。

师:你们看到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工艺制作的?用了哪些工具?:原来一块蜡染花布需要经过画蜡、染色、晾干这些步骤才能完成,真是不容易啊!三、幼儿操作1、用语言激发幼儿尝试蜡染工艺的兴趣。

师:我们的蜡染工艺真是神奇,周老师也尝试了一下,我们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播放ppt老师制作的图片)2、分组操作,指导。

3、分享作品。

(幼儿完成后让其挂到绳子上,再坐到前面一起欣赏。

)四、欣赏影片“蜡染画”,激发幼儿对蜡染的喜爱之情。

师:我们的蜡染作品都完成了,用这样神奇的蜡染工艺制作出来的花布漂亮吗?蜡染工艺是我们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只有我们才有哦!而且我们人很聪明,不仅会做蓝白相间的蜡染花布,还会做彩色的蜡染花布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幼儿园大班《蜡染》教案2一、设计思考蜡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

蜡染工艺品能够运用于幼儿生活中,蜡染小包、帽子、围巾、肚兜等贴近幼儿生活,能适应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心理发展特点。

开展有关蜡染的主题活动,给幼儿讲述关于蜡染的民间故事,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讲讲中初步了解民间蜡染的方法,并尝试自己来做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蜡染艺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传统的组成部分,因而,作为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我们有责任必须保护人类艺术遗产和古老的手工艺术,继承和发展世界传统文化。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动中,孕育了许多灿烂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先进文化的建设。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文化生态变迁迅速,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断传的危险。因此,必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掘、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凝聚的深刻内涵。
(为避免蜡液因煮得过久而燃烧,并防止毛刷烧焦受损,画蜡是可参考以下作法:在容器中先放入少量清水,然后放入蜡块加热熔化,同时可放一块石块且高出蜡液表面,在画蜡的过程中,毛笔或毛刷可随时放入石块上,还可在石块上稍刮一下过多的蜡液,使笔上的蜡液更加均匀)
画蜡是蜡染制作中最重要的步骤,要极为认真仔细。
(三)制作蜡纹
1.蜡染制作的相关设备及工具材料((播放幻灯展示图文)
对于手工课来说,相关的设备、材料、工具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上好手
工课的前提。所以,上课前学生必须准备好课上要使用的工具材料。教师可事先备齐好制作蜡染的工具和材料,以直观的实物展示的方法,以使学生能较全面的了解制作蜡染所需的常用材料和工具的性质。例如,蜡刀、和蓝靛染料都是来自于民间,故教师可通过课前走访蜡染厂家、作坊、及民间艺人,最好提前定制,以便教学能顺利进行。(一时无法买到蜡刀,可以动手制作,没有制作条件的,可以暂时不用,可先准备几支不同型号的毛笔,也可以进行制作。若无天的然植物染料,可用合成染料来代替。若无退蜡用的设备,如电炉、火炉等,可用旧报纸、烫斗也可以)。总之,最好向学校申请事先配备好专用教室,配齐安全设备等最佳。所以,必须作好一切准备工作。
B.合成染料(人造染料):
自近代以来,合成染料的制造及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其优点:色谱齐全、印染牢度好。学校如果条件允许,在准备好直接燃料、酸性染料的同时,还可以准备纳夫托染料、活性染料等冷染染料,便于尝试、掌握多种染料的染色方法。[蜡染制作需要选用冷染型(不必加热即可)的染料,一般来说为便于制作,棉麻织物类织物可选用纳夫托染料(冰染染料),丝绸、羊毛类织物可选用活性染料(反应性染料)]。
2精炼:
可用烧碱加水煮织物,一般用量是:烧碱为布重的百分之三,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3.漂白:
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钠作漂白剂,加水后沸织物,漂白约为布重的百分之三十,水约为布重的30倍。
4..烫平:
用电烫斗将漂洗过的织物烫平,然后用图钉蹦紧于木框内待用。
(二)描稿
将石蜡与蜂蜡切成小块放入容器中,用火加热直至蜡液冒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对扎染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这节课我们一快来学习蜡染。二者都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传统手工染色和方法。蜡染技艺遍布世界各地,是世界重要的传统手工艺术,它在世界发展的历程中,以独特的手法和艺术风格,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自然地产生和发展着,并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装饰风格。蜡染技艺遍布世界各地,是世界重要的传统手工艺术,如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的蜡染,都很独具特色。在我国,蜡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关蜡染的起源,各国学者众说不一,因为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中都有关于蜡染织物发现的记载。中国的研究者认为,至少在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就已掌握了这门染色技术,并且以蜂蜡和白蜡作为防染材料也早于印度和埃及。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宋以后,蜡染工艺在中原地区渐衰退,逐步被蓝印花布取代,而在中南、西南地区,蜡染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依然世代相传,直至今日,尤其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少数民族妇女的头巾、围腰、衣裙、绑腿等生活用品都是蜡染制成,都有使用蜡染的习俗,并根据民间传说,绘制各种图案的装饰品,具有中国少数民族独特的风格,因而素有“蜡染之乡”的称号。
教案:民族民间文化——蜡染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课题
〈〈民族民间文化——蜡染〉〉
学 科
美术
课时
一课时
学校
贵州.
年 级
高二年级
执教者
梅子
教学目 标
让学生尝试蜡染的设计与制作,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从而学习古老的民间染色工艺,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这不仅紧是学习和掌握一种手工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蜡染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让学生了解学习了解我国很多省份颁布的关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条例,如《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等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增强保护人类遗产和古老的手工艺术,保护、继承和发展世界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正确认识他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进行染色时,可备上精练剂,如洗衣粉、肥皂水;促染剂,如食盐、固
色剂、漂白剂等依需要备好。
13.布料: 一般制作蜡染的步料选择棉布、棉、漂白布或棉麻布较好。
14.蜡料:
石蜡——矿物性蜡,黏性稍差,易脆裂,但制作“冰纹”效果好。
蜂蜡——动物性蜡,黏性较强,耐性温,不易脱落碎裂。用来画精细图案最佳。(较贵,很难找到,教学上就用石蜡即可)
(教师尽可能实木质台板: 宽大些为好,用于绘制草图、铺叠布料、脱蜡等。
2.铁面桌子:用于放电炉、熔蜡、画蜡的操作台面,也可在普通木桌的桌面上铺铁皮或防火板代用。
3.烫台或有条件可准备电炉、大锅进行脱蜡用。
4.拷贝台:用于将画稿拷贝到布面上。
5.加热器:常用电炉火炉酒精灯来加热熔蜡,可自制三脚铁架,使用较安全。
(教学目标既要有清晰的学科教学目标,又要有可操作的法制教育目标)




















师 生 活 动
法制教育知识(渗透)点设计说明
课前几分钟,课件展示,教师先给学生展示部分扎染和蜡染作品(屏幕自动播放),让学生更直观,很快走进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殿堂,同时配以音乐,轻松愉悦的气氛。
一.导入:
…...由以上法律条文规定,可以看出保护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保护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势在必行!(详见右栏)
(教师因势利导,展开法制教育,至此,法律条文对学生来说不再枯燥空洞,而是保护神!)
1.概况:(播放幻灯展示)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防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
白烟,用铜蜡刀或毛笔蘸蜡液描绘织物上已画好的线稿。描画的
部分应是留出空白(制作“冰纹“)的部分。若要出较细的冰纹,可多用蜂蜡水和石蜡。一般两种蜡各占一半的比例即可。描过蜡的部分背面应有液渗过,一般描两边蜡最好。
(难点:画稿画蜡)画稿是蜡染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最后的画面效果。所以,在正式画稿之前,即在立意、构思之初,就要对表现题材、造型方法、色彩效果、表现技法等方面有个总体设计,并通过一系列纸上草图,逐步完善最初所表现的内容和所要体现的效果。教师可帮助启发学生,再经过一次次的修改、调整,使之驱于完善,有了好的想法或思路,才能有好的艺术效果。
这是体现蜡染效果的特殊方法。
1.随意折叠:用手或工具自由折皱画过蜡的织物,可产生粗犷的纹理。
2..冷冻龟裂:将织物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约15分钟后取出,受冷后收缩的画蜡部分,稍触即会产生龟裂。
3.强力压刮;在桌边或桌角上用于压扯织物,或用硬物压,都会产生效果不同的蜡纹。
4.在画蜡前,将图案的一些局部用水沾湿,处于干画处上的蜡液回产生不同效果。
6.熔蜡锅:铝锅、铝盆、搪瓷碗、不锈钢盆都可以。
7.木框:木框大小依需要准备,用来蹦紧织物以便画蜡。
8.染缸:浸染织物用,可用盆、塑料桶代替。
9.烫斗:可以脱蜡或烫平布面。
10.蜡刀:绘制蜡染图案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民间自制的铜刀或铜笔。因为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铜制的刀便于保温。这种铜刀是用两片或多片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在木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蜡液。它有扇形、梯形、三角形、斧头形多种型号,可根据具有表现的图案灵活选用,用蜡刀画出的花纹非常精巧、有力。(见图)
11.漏斗笔:也称为蜡壶、斗式铜笔等,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喜爱的一种画蜡工具,它一般由笔头和笔杆两部分构成,笔杆由竹杆或木杆构成,笔头由薄铜片制成,并与细铜管制作的笔嘴相连,有多种形状和型号。画蜡时,蜡液经笔嘴流出,可画出自然流畅的线条。
12.染料:染料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A.天然染料:
包括植物性染料、动物性染料和矿物性染料。在我国主要古代印染史上主要采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来浸染。(有条件使用植物染料的学校,可以运用民间制作蜡染的传统工艺,让学生尝试蜡染制作,从而学习古老的民间染色工艺。民间蜡染一般先将图案用蜡画完,然后染色。民间用于染色的染料以靛蓝为主,其色泽深沉典雅,是有代表性的民间植物染料。蓝靛染液的配置,各地稍有不同。以贵州为例,贵州盛产蓝草,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这是一种 科植物,茎高约二、三尺,七月开花,八月收割。一般是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后,用靛蓝浆、水、草木灰水、酒等调制而成,每次染色前还可用土酒、牛胶水、黄豆水等上浆,来增加染料的牢度,根据需要进行染色。染好后用清水洗去浮色后凉干,后用煮沸的皂水煮去蜡质,漂洗干净,于是一件蓝底白花的蜡染作品即制作完成。
……(教师播放幻灯展示)
1.《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第一章 第二条 (详见右栏)
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第一章 第二条(五)民族民间传统生产、制作工艺和其他技艺;(详见右栏)
3.《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第一章 第二条 (二)传统工艺和制作技艺;(详见右栏)
4.《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第一章 第二条 (八)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制作技术和工艺美术珍品;(详见右栏)
(五) 去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