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护理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新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新进展摘要:在急性胰腺炎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所占比重为20%-30%左右,其本身具有起病急、并发症多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全肠胃外营养(TPN)已经获得广泛推广与应用,并且也获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然而,长时间TPN所产生的副作用,也会变得愈发明显,其中就包括胆汁淤积、代谢紊乱以及肠道细菌位移等等。
科学合理的肠内营养护理,既能起到良好的营养支持作用,还有利于快速恢复肠蠕动功能,加快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有效恢复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基于此,本文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进展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正逐步呈上升趋势增长。
此外,SAP还是一种全身消耗性危重病症,主要是由胰酶激活后所导致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进而引发急性化学性炎症,患者常表现为代谢紊乱、营养障碍以及免疫功能降低等等,持续病情恶化,还可能会造成多脏器功能障碍,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这主要是受到营养不良、肠道功能衰竭以及机体高代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和并发症预防等等,同时也包含营养支持。
科学有效地营养支持,既有利于尽快恢复脏器功能,也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加快肠道屏障功能的恢复,维持全身脏器功能等等。
一、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代谢特点(一)脂代谢异常据相关研究发现,在初期患病阶段,机体将会长期处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状态,脂肪动员持续增加,血浆中的甘油三酯与胆固醇水平,将逐步呈上升趋势增长。
经相关研究发现[1],SAP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将会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却会低于正常对照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SAP患者存在着脂代谢紊乱的情况。
(二)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初期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糖代谢异常,另外,胰腺的急性炎症,还会造成局部组织的微循环障碍,引发胰腺组织水肿或是缺血坏死等,导致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从而使血糖持续升高,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出现胰腺坏死或酮症酸中毒等情况,对胰岛分泌胰岛素功能产生严重影响,造成血糖不断升高,糖代谢的异常程度,主要是受到SAP严重程度的影响。
鼻肠管在肠内营养应用中的护理进展

鼻肠管在肠内营养应用中的护理进展肠内营养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通过消化道置管或造口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内,提供患者所需营养素的方法[1]。
经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地营养补给方式,符合人体生理状态,有助于胃肠道功能和形态的恢复。
早期进行肠内营养不仅可以保证能量的供给,纠正人体负氮平衡,保持肠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而且还对防止细菌移位所致的肠源性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2]。
与鼻胃管喂养比,鼻肠管喂养更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明显减少反流和肺炎发生率[3]。
现将鼻肠管在肠内营养应用中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置管适应症:鼻肠管在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有胃排空障碍、不适合胃内喂养的肠道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如重症颅脑手术后、机械通气、重症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胃癌及食管癌术后、胃大部切除术等消化道手术患者。
2.置管禁忌症:禁用于有食道静脉曲张、肠道吸收障碍、肠梗阻的患者。
3.鼻肠管的种类及特点:临床常用的有上海上医康鸽医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硅胶空肠管、荷兰nutricia(纽迪希亚)公司生产的flocare bengmark(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以使用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居多,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长度145cm,头部有4个侧孔,鼻导管头部和引导钢丝外包有的特殊材料经水激活后,可以使导管头部更加柔韧,不易损伤黏膜。
管道前端具有记忆功能。
上海上医康鸽医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硅胶空肠管置管时间最长的15天,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在体内留置时间可达6周。
4.鼻肠管的置管方法:4.1经鼻置管方法:有常规放置法、双导丝螺旋置管、内镜引导下置管、X线辅助下置管、手术置管等。
4.1.1常规放置法:患者取半坐位或半卧位,测定鼻肠管插入长度(取胸骨剑突至鼻尖至耳垂的距离,再加10~15cm),标记该长度在鼻肠管上的位置,向鼻肠管腔内注入约20ml生理盐水以激活引导钢丝表面润滑剂,将引导钢丝插人鼻肠管内,使螺旋型的鼻肠管头部伸直,鼻肠管头部蘸少许生理盐水,激活其上润滑剂,然后将管道从鼻腔缓慢插入,插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便于管道顺利进入食道。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进展与适应症和禁忌症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进展与适应症和禁忌症--------------------------------------------------------------------------------据文献报告, 住院的病人中,可能有25~60%的病人有营养不良体征。
在临床工作中, 营养不良可导致∶(1) 术后并发症增多, 住院时间较长。
(2) 部份病人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
(3) 化疗及放疗常难以继续。
重度营养不良病人主要由于消化液酶的分泌受到影响,病人无食欲,无法接受普通饮食。
如果勉强进食,则会引起腹胀, 腹泻及吸收不良现象,加重病情。
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方法已挽救了许多肠功能衰竭的重度营养不良病人。
虽然肠外营养支持是治疗肠功能衰竭病人最有效的支持方法,但也有一些缺点, 如: (1) 导管置入操作的并发症。
(2) 感染并发症。
(3) 治疗费用较高。
(4) 营养素欠完全,如缺少谷氨酰胺等。
谷氨酰胺不耐高温,因而至今所有的肠外营养液中均不含谷氨酰胺成份。
经Wilmore 等多年研究, 发现谷氨酰胺是供应肠道粘膜能量的主要成份, 长时间的肠外营养支持,可导致胃肠粘膜萎缩,粘膜屏障崩溃,致使肠道细菌移位入血等。
另外, 肠外营养还缺少纤维素的补充。
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研究和应用肠内营养。
接近生理状态的肠内营养,原则是: 一旦肠功能恢复,就应尽早过渡到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我国已近20年的历史。
现已被临床医生认为是各科营养支持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因此,对于临床医生来讲也是一门必修课,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于早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进行调理纠正,特别对轻度营养不良手术前后的病人,通过加强营养支持降低了并发症和死亡率。
关于营养不良与术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1936年Studlry 提出,术前体重下降>20%,导致死亡率达30%,而另一组病人术前体重下降<20%,术后死亡率达3%,许多外科医生也进行了同样观察。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胰腺疾病,其病情迅速进展,甚至会导致器官功能不全、多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SAP患者需要严密的监测和细致的护理,以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等变态反应。
其中,肠内营养支持是SAP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重点介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目的和原则肠内营养支持是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无法口服、胃肠道功能受损或需要休息时,通过肠内管饲给予营养物质,以满足能量、氮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的需要。
其目的主要包括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避免感染、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例如,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加淋巴细胞数量、防止肠道源性内毒素和菌群移位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原则是以微生态制剂为基础,结合胃肠功能强度、患者代谢状态、营养需要、肠道吸收能力等因素设计合理的营养方案。
通常在开始肠内营养支持前,必须确保患者没有胃肠道出血、肠胀气、梗阻或穿孔等并发症。
营养配方一般选用软化或半软化、易消化的高能、高蛋白、低脂、低渗、含丰富钙和磷的配方为主,保证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以及极低脂肪摄入量,避免产生黄疸和脂肪泻的并发症。
此外,还需针对患者的不同阶段和病情随时调整配方。
应注意营养成分的平衡,避免过多的单一营养素摄入。
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1.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为设计合理的营养方案,了解患者的营养状态十分关键。
护士应对每位SAP患者的身高、体重、BMI、营养风险等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阶段、肝肾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
在肠内营养支持进行期间,还需每日监测患者的体重、腹围、血生化指标、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及时调整营养配方,避免出现中毒现象。
2. 管路管理肠内营养支持需要腹腔置管或经鼻胃管置管。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ICU患者病种杂、病情重、治疗手段多,营养支持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治疗措施。
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肠外和肠内营养,近年来肠内营养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将其禁忌症、开始时间、护理要点、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标签:肠内营养;危重症;护理由于病情原因,ICU患者会出现代谢紊乱、器官功能衰竭、抵抗力下降等症状,而加强营养支持可为高分解代谢的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从而增强体质,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治疗手段。
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他营养素的营养方式。
较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优越性在于营养物质直接经胃肠道吸收利用,更符合生理性,同时有利于维持胃肠道粘膜结构。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禁忌症对于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严重腹泻、顽固呕吐、严重吸收不良的患者,肠内营养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加重病情,待梗阻解除、出血停止、呕吐腹泻缓解方可尝试进食。
2 肠内营养途径2.1经口进食经过咀嚼后的食物更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而ICU 患者因病情原因无法经口进食占多数,对于拔出人工气道、吞咽无障碍的清醒患者应该鼓励经口进食。
2.2经导管进食导管包括鼻胃管、鼻空肠管、胃/肠造瘘管等。
在ICU中,鼻胃管和鼻空肠管较常见。
郑晓倩[1]等学者在比较这两种管道的优点中发现,鼻空肠管可以使患者汲取更多营养物质,更好地改善营养指标,同时置鼻空肠管的患者发生胃潴留和返流误吸的机率较低,因此其安全性也较高。
3 开始时间很多学者对ICU患者应用肠内营养进行临床探讨[2-5],研究数据显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提高营养指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在2006年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指南中指出,早期肠内营养一般是指入住ICU 24~48 h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实施的[6]。
4 输注方式4.1分次间断输注这是传统定时定量喂养,每次鼻饲间隔时间不得小于2 h,每次进食量不超过250 ml,使用此方法不易掌握输注的速度,患者耐受低,容易出现胃潴留、返流和腹泻等并发症[7]。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尤其是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营养支持,传统上采用的静脉营养支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肠内营养支持成为了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探讨。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往往因疾病严重而导致胃肠道功能受损,静脉途径营养支持容易引起感染和代谢紊乱。
而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维持胃肠道功能,促进肠胃蠕动,增进营养吸收,避免胃肠道感染,减少代谢紊乱的发生。
对于能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 意识清醒或者能够耐受鼻胃管或鼻空肠管插入的患者;2. 胃肠道功能相对正常,且无明显的胃肠道梗阻、出血或者瘘管等并发症的患者;3. 具有较长时间禁食或者不能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如手术后、各种损伤和感染等。
对于具有上述适应症的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
三、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1.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之前,首先要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包括胃肠道通透性、胃肠道蠕动情况、胃排空时间等。
并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
2. 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通过血液生化检查、体重监测、肌肉脂肪测定等方法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以便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
3. 肠内营养支持管的选择:对于能够自主进食的患者,可以选择鼻胃管或者鼻空肠管;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可以选择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或者胃肠造瘘等方法。
4. 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保持肠内支持管通畅,定期冲洗管腔,以防堵塞。
还需要定期更换肠内支持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调整: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肠内支持管的通畅性、胃肠道功能等,对营养支持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干预进展

患者 刺激性 咳嗽 、 吸痰等 因素 易导 致营 养液 反流 。
预 防及护 理措施 : 1 严 密监测 胃残 留量 , 4h () 每 抽 吸 1次 残 留量 。若 胃潴 留 量≤ 2 0ml可 维 持 原 0 ,
速 度 ; 1 0ml 加 快 输 注 速 度 2 / ; 2 0 ml ≤ 0 则 0 mlh ≥ 0
下降 , 且肠 内营养 液 气 味 难 闻、 透 压 高 、 肪 比例 渗 脂
含量 过高 , 以及肠 腔 内脂 肪 酶 缺 乏 、 肪 吸 收 障碍 、 脂 患者 乳糖 不耐 受 、 营养 液输注 速 度过 快 、 养液 温 度 营 过低 等原 因均 可 引起 恶 心 、 吐 、 胀 等并 发 症 呕 腹 1 。
1 3 恶心 、 吐 、 胀 . 呕 腹 危重 症 患 者 胃肠 蠕 动 功 能
炎导 致 的菌血 症 、 生 素 使 用 导 致 的 肠 道 菌 群 失 调 抗 及继 发真 菌感 染 等 因素 有关 ; 感 染 性 腹 泻 与 肠 内 非
营养 输 注液 的速 度 和 温 度 、 养 液 的高 渗 状 态 以及 营 机 械通 气影 响消 化液 的分 泌等 因素 有关 [ 。 6 ] 预 防及 护理 措施 : 1 调 整好 营养 液 的 “ () 三度 ” , 即浓 度 、 温度 及 输 注 速度 [ 。在 开始 实 施 的 1 2d 7 ] ~ 内 , E总量 控 制在 5 0ml 右 。用 温 开水 或 米 汤 每 t 0 左 稀 释后 通过 输液 泵 2 4h均 匀持 续滴 注 , 初 以 3 ~ 最 O
位, 降低 感染 发 生率 ] 。随 着 营 养 支 持 研 究 的深 入
及对 肠 道在创 伤应 激 中重 要 作 用 的 认 识 , 内 营养 肠 在危 重 症患 者 中的应 用 日益增 多 。尽 管肠 内营 养支 持较 肠 外 营养 ( ae trl urt n P 支 持 更 符 p rnea n tio , N) i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护理的不断完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护理进展。
对于重症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理功能,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
本文将从肠内营养支持的定义、适应症、护理操作、并发症和护理进展等几个方面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探讨。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定义和适应症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口服或胃肠道管路给予患者充分的能量和营养素,以满足其机体对营养的需要,维持体内的代谢平衡,保持组织器官的功能完整。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肠内营养支持被广泛应用于需要提供充足营养支持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 消化道功能良好而无法口服的患者;2. 危重症患者或手术后需要肠内持续营养支持的患者;3. 需要促进术后康复和消化道功能恢复的患者;4. 需要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时的中转阶段。
二、护理操作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护士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操作,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
护理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和营养状况,包括胃肠道功能、胃肠道通透性、患者的营养需求等;2. 根据患者的肠道功能和营养需求,合理制定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包括饮食种类、途径选择、饮食方式等;3. 确保肠内营养支持设备的无菌操作,避免引入感染;4. 监测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包括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道功能、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等;5. 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进行调整,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三、并发症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肠道梗阻、腹胀、腹泻、胰腺炎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肠道症状和营养代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以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
四、护理进展随着护理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正常撤除造口管,瘘口在12小时内闭合。
Nightingale
南丁格尔1820-1910
信心
耐心 细心
谢谢
姚海娟 T:13770704647 yaohaijuannj@
肠内营养护理进展
江苏EN应用专员 姚海娟
公司全貌
占地面积: 10.1万M2 建筑面积: 4.1万M2
什么叫肠内营养? 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 养液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内,提供患者所需要营 养素的方法;
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 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中心法则
肠内营养的开始输入
无须稀释 EN 制剂 稳定的患者 24-72 小时内达到目标 稳定患者以 50-60ml / h 开始,每 4-6 h 增加 10-25ml /h 如出现不耐受表现, 喂养速度降低到耐受为止 最初 24 小时内,每 2-3 小时进行胃内负压吸引
胃潴留的诊断
重视安全标识
EN通路标识 管饲药物医嘱标识 查对制度落实
常见并发症分类
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便秘等 代谢性并发症:电解质紊乱、非酮性高血糖、肝功能损害 等 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胃肠营养液及输注系统污染 问题
机械性并发症:堵管
精神性并发症:各种不适感、饥饿感、悲观感等
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
注意浓度、速度和容量 逐渐加大量 选择适合EN制剂 纠正低蛋白血症 无菌配制营养液 消化酶、谷氨酰胺、膳食纤维 温度的控制:30~40℃
恒温器加温 热水袋加温
控制速度
肠内营养预防腹泻的护理推荐意见
进行肠内营养时,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从少到多、速 度由慢到快的原则。(A) 在配制、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做到现 配现用。(C) 推荐使用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剂以降低腹泻发生。(A) 推荐乳糖不耐受的病人,应给予无乳糖配方。(A) 推荐使用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制剂。(A)
肠内营养预防腹泻的护理推荐意见
尽量避免食物中含短链碳水化合物。 (B) 肠内营养输注过程中使用持续加温器,保证营养液的恒定 温度。(B) 肠内营养时,采用经专用营养泵持续滴入的方式。(B) 进行肠内营养时,避免使用引起腹泻的药物。(C) 腹泻发生时,及早查找腹泻原因、及早治疗,并加强皮肤 护理。(C)
肠内营养的途径
口服
鼻胃管 鼻空肠管 胃造瘘 空肠造瘘
瑞能
管饲途径选择
需要肠内营养
短 期 长 期
பைடு நூலகம்鼻 饲 管
有/无 内 镜辅 助
经 皮 导 管
内 镜 辅 助 外科手术
胃管
十二指肠/空肠管
胃造口喂养 胃造口十二 空肠造口喂养 指肠/空肠喂养
肠内营养给予的方式
一次性输给 间歇性重力滴注 连续滴注(泵入)
喂养管喂养,胃残留量超过 200ml PEG 喂养,胃残留量超过 100ml
规范肠内营养的实施
浓度由低到高
速度由慢到快,用泵控制(50 ml / h ~100 ml / h) 用量:耐受差者可酌情提供50% 80%
恒温输入
管饲给药的五个规定
给药前停止EN 冲洗喂养管 能碾碎的才碾碎 可行时首选溶解法且不混和药物 每给1种药后都要冲洗
如果肠道功能正常就应该使用肠道 如果有一段肠道功能正常,就利用这一段肠道 如果肠道有一部分消化功能,就利用这一部分消 化功能 如果一段肠道有部分功能,也要使用这一段有部 分功能的肠道 EN不足,用PN补充
肠内营养,护理是关键
VIP的话----肠内营养不同于肠外营养,肠外营养时患者没有选择权,医生医嘱多 少量,患者接受多少, 而肠内营养时患者有选择权,当不能耐受时可以 拒绝,而为了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增加用量,应该推广现代、规范、 正确的管饲技术和日常护理。
PFG/J术后护理
穿刺点护理
• 术后第一周,应每日查看伤口。 • 视伤口情况更换敷料。
仔细清洗消毒腹壁穿刺点及固定盘片。
在固定盘片与腹壁之间衬以薄的开口纱布。 在固定盘片外敷以厚敷料。
艾谱力-空肠造口管
撤除造口管
• 拆除腹壁固定盘片上的缝线 • 拔除造口管 • 伤口处用敷料外敷,12小时内不能进食。 • 进食前确定空肠造口已闭合。
肠内营养管饲预防堵管的护理推荐意见
对于高龄老年需长期采用鼻肠管鼻饲患者采用米曲菌胰酶 片220mg 碾碎后加水10mL 脉冲式封管可显著降低导 管堵管率。(B) 一旦发现堵管,应及时用20ml注射器抽温开水反复冲吸 ,有条件时可将胰酶溶于碳酸氢钠后冲管。(C)
妥善固定,定期更换喂养管可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C )
机械性并发症预防
管道堵塞 导管细、时间长、浓度高、冲洗不充分、药物碾磨不细
每次喂养前后以温水或生理盐水冲吸交替进行 持续滴注时4~6h冲洗一次 NaHCO3、尿激酶冲管溶解蛋白及纤维凝块 喂养泵的应用
肠内营养管饲预防堵管的护理推荐意见
使用肠内营养泵恒温下以稳定、匀速输入稳定浓度的营养 液。(B) 逐渐增加输注液量,维持速度大于50ml/L。(D) 尽量使用液体状药物,使用固体药物时要充分研磨或溶解 ,注意配伍禁忌,分开注射。(C) 连续饲食时,至少每隔4h用30ml温水脉冲式冲管一次; 药物及饲管输入前后应以10~30ml温水冲洗饲管,以减 少堵管和药物腐蚀管壁的危险。(C)
停止 冲管 碾碎 溶解 再冲
喂养泵的应用
预防EN并发症 恶心、呕吐、腹泻
管道堵塞
减轻护理工作量
PEG管饲营养的优点
减少胃食管反流机会 减少患者鼻咽不适 维持患者仪表与自尊 可以在家中管饲
空肠造口(PEJ)的优点
减压同时空肠营养
可长期置放,感觉舒适
能同时经口摄食 提高生活质量,活动方便 有效预防误吸等并发症
肠内营养,护理是关键
国内外文献资料回顾肠内营养胃肠道并 发症多见,有报道腹胀、腹泻发生达 46%。误吸、返流的发生率有11.5%。
出现并发症后,不敢再用肠内营养。
护理上增加了一些相关器械护理工作。
增 加 了 护 士 负 担
肠内营养适应症
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 消化道瘘 短肠综合症 炎性肠道疾病 急性胰腺炎 慢性消耗性疾病 纠正和预防手术前后营养不良 其它特殊疾病: 肝功能不全、肾衰竭、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