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上机实验报告
结构力学上机实验实验总结

结构力学上机实验实验总结
结构力学上机实验实验总结
结构力学上机实验是结构力学课程的一部分,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验来研究结构的力学性能。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结构模拟,并进行了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结构模型,例如一个梁或框架,然后在有限元软件中进行建模。
我们输入了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参数和载荷条件,然后进行模拟分析。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研究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布以及变形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还进行了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例如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
这些试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力学特性,例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韧性。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并对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评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有限元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模型建立、加载条件的设定以及结果分析。
这些技能对于我们今后在工程领域中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我
们也意识到了有限元分析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通过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结构的力学行为,并进行更准确的结构设计和分析。
总的来说,结构力学上机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结构力学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这些经验对我们今后的工程实践和学术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报告(推荐五篇)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报告(推荐五篇)第一篇:结构力学课程设计报告结构力学课程设计报告经过一周的学习和上机实习,我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也掌握了如何使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杆系结构的分析计算,进一步掌握结构力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同时,通过这次的实习,我阅读了很多相关的设计框图并编写和调试了结构力学程序,进一步提高了运用计算机进行计算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及今后工作中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次结构力学实习让我们充分的运用了所学过的结构力学理论知识,通过学习结构力学求解器的使用方法,让我理解了许多过去没搞明白的结构力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较好的对整个制作过程的把握。
一个星期的结构力学实习过程让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通过我们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还让我收获了许多平时学习生活中没学到的东西。
首先,让我学会了如何把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到实际设计中去.以前只知道抱着书本死啃,却没有参透其中的真正含义,当我们面对真正的问题急待解决时却无从下手,所以即使你学的再好也终究会被现实所淘汰.这也正印证了那句哲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这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深刻的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通过这次设计还让我学到了许多平时课本中所未涉及到的内容,比如在做题计算过程中所必须用到的公式编辑器等等。
总之,如果你自己不去探索,也许你永远都不能接触到这些东西。
最后,同学之间的互助和老师的指点也是我能完成这次实习的重要因素。
但也发现了自身很多的不足,我对结构力学的许多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度探究这些知识的联系,这让我花了不少时间,有待改进。
还有对计算结果数据的含义以及其实际运用还了解的不够透彻,比如像节点坐标、柱杆件关联号、梁杆件关联号等信息还不能巧加运用,仍需进一步学习。
2024年结构力学上机心得标准

2024年结构力学上机心得标准____年结构力学上机心得标准在____年的结构力学实验中,我积极参与了上机实验,并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和心得,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实验目标和要求____年的结构力学上机实验的目标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检验和验证结构的力学性能,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培养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要求我们能够独立完成实验的安排和操作,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二、实验过程和步骤实验主要包括梁的静力试验、薄壁圆筒的圆周应力试验和悬臂梁的动力试验三个部分。
下面是我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1. 梁的静力试验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安装和使用测量力的传感器,并使用数据采集卡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分析。
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测量位置的选择,如何保证力传感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此外,对于悬挂在梁上的载荷,我们需要合理选择载荷的大小和位置,以保证梁的安全性和实验的准确性。
2. 薄壁圆筒的圆周应力试验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光栅测量系统对薄壁圆筒进行测量,并通过应力分析软件分析圆筒的应力分布情况。
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测量位置的选择以及光栅测量系统的调整和校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悬臂梁的动力试验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对悬臂梁的振动进行测量,并分析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和放置位置的选择,以及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得到准确的振动参数。
三、心得体会和反思在参与____年的结构力学上机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对理论的巩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结构力学理论的理解,更锻炼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实验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中,有时候会出现数据采集不完整或者误差较大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传感器的使用不当、设备的老化等原因所导致的。
结构力学矩阵位移法实践报告

结构力学矩阵位移法实践报告结构力学上机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专业班级:日期:矩阵位移法上机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学会使用矩阵位移法,掌握PF程序的使用并用来计算给定的平面刚架、桁架和连续粱的内力。
二、实践要求(1)用PF程序计算给定的平面钢架、桁架和连续粱的内力;(2)绘制给出上述结构的内力图。
三、实践步骤(1)编号:对杆件和结点编号,选定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
(2)建立输入文件:根据题目已给数据,建立格式为.txt的输入数据文件,存放在与PF程序相当的文件夹下。
(3)运行计算:运行程序,分别按照要求键入输入数据的文本名和输出存储数据的文件名从而得到相应的输出文件。
(4)绘图:根据得到的结果,画出内力图。
四、每题的题目及具体解题步骤如下所示:1.作图示刚架的FN、FS、M图,已知各杆截面均为矩形,柱截面宽0.4m,高0.4m, 大跨梁截面宽0.35m,高0.85m,小跨梁截面宽0.35m,高0.6m,各杆E=3.0×104 MPa。
解:(1)编号根据刚架进行编号。
注意到作用在杆上的集中力偶由于PF程序未直接处理的算法,故在此点增加一个绞结点11。
(2)建立输入文件timu1.txt,存于PF同一文件夹内。
具体输入如下:************************************************ * * * EX.1 A Simple Suppoted Frame 2019.06.08 * * ************************************************* 3E7 16 13 9 11 2 16E-2 213E-5 2 4 2975E-4 179E-4 3 4 16E-2 213E-5 4 6 21E-2 63E-4 5 6 16E-2 213E-5 2 7 16E-2 213E-5 7 8 2975E-4 179E-4 4 8 16E-2 213E-5 8 9 21E-263E-4 6 9 16E-2 213E-5 7 10 16E-2 213E-5 10 11 2975E-4 179E-4 11 12 2975E-4 179E-4 8 12 16E-2 213E-5 12 13 21E-2 63E-4 9 13 16E-2 213E-5 0 0 0 4.5 7.6 0 7.6 4.5 11.4 0 11.4 4.5 0 7.7 7.6 7.7 11.4 7.7 0 10.9 3.8 10.9 7.6 10.9 11.4 10.9 11 0 12 0 13 0 31 0 32 0 33 0 51 0 52 0 53 047 100 0 0 10 100 0 0 11 0 0 -15 12 0 0 -15 71 3 20 4.52 2 -26 3.8 2 4 -36 7.6 4 4 -36 3.8 4 2 -26 2.7 7 4 -36 7.6 9 4 -36 3.8(3)运行PF程序,得到如下的timu1out.txt输出文件:Input Data File Name: timu1.txt Output File Name: timu1out.txt************************************************ * * * EX.1 A Simple Suppoted Frame 2019.06.08 * * *************************************************The Input DataThe General InformationE NM NJ NS NLC 3.000E+07 16 13 9 1The Information of Membersmember start end A I1 12 1.600000E-01 2.130000E-03 2 24 2.975000E-01 1.790000E-02 3 3 41.600000E-012.130000E-03 4 4 6 2.100000E-01 6.300000E-03 5 5 6 1.600000E-012.130000E-03 6 2 7 1.600000E-01 2.130000E-03 7 7 8 2.975000E-01 1.790000E-02 8 4 8 1.600000E-01 2.130000E-03 9 8 9 2.100000E-01 6.300000E-03 10 6 91.600000E-012.130000E-03 11 7 10 1.600000E-01 2.130000E-03 12 10 112.975000E-01 1.790000E-0213 11 12 2.975000E-01 1.790000E-02 14 8 12 1.600000E-01 2.130000E-03 15 12 13 2.100000E-01 6.300000E-03 16 9 13 1.600000E-01 2.130000E-03The Joint Coordinatesjoint X Y1 .000000 .0000002 .000000 4.5000003 7.600000 .0000004 7.6000004.500000 5 11.400000 .000000 6 11.400000 4.500000 7 .000000 7.700000 87.600000 7.700000 9 11.400000 7.700000 10 .000000 10.900000 11 3.80000010.900000 12 7.600000 10.900000 13 11.400000 10.900000The Information of SupportsIS VS11 .000000 12 .000000 13 .000000 31 .000000 32 .000000 33 .00000051 .000000 52 .000000 53 .000000Loading Case 1The Loadings at JointsNLJ= 4joint FX FY 7 100.000000 .000000 10 100.000000 .000000 FM .000000 .000000 11 .000000 .000000 -15.000000 12 .000000 .000000 -15.000000The Loadings at MembersNLM= 7member type VF DST 1 3 20.000000 4.500000 2 2 -26.000000 3.800000 2 4 -36.000000 7.600000 4 4 -36.000000 3.800000 4 2 -26.000000 2.700000 7 4 -36.000000 7.600000 9 4 -36.000000 3.800000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The Joint Displacementsjoint u v rotation 1 7.105461E-21 -1.638202E-20 -1.781187E-20 2 1.133506E-02 -1.535815E-04 -1.284918E-03 3 9.610091E-21 -4.106481E-20 -2.156737E-20 4 1.133276E-02 -3.849826E-04 3.897026E-05 5 7.784447E-21 -2.983317E-20 -1.882111E-20 6 1.132041E-02 -2.796859E-04 -9.197894E-04 7 1.610528E-02 -2.069985E-04 -9.285745E-04 8 1.603101E-02 -5.147110E-04 6.617797E-05 91.601517E-02 -3.701405E-04 -4.822142E-04 10 1.847558E-02 -1.982752E-04 -1.263834E-04 11 1.843980E-02 -3.424985E-04 -8.166131E-06 12 1.840402E-02 -5.043449E-04 -1.356586E-04 13 1.838526E-02 -3.892299E-04 -1.683735E-04The Terminal Forcesmember FN FS M 1 start 1 163.820232 116.054614 211.868721 end 2 -163.820232 -26.054614 107.877041 2 start 2 2.696605 83.694719 -146.763245 end 4 -2.696605 215.905278 -355.636874 3 start 3 410.648087 96.100915 215.673680 end 4 -410.648087 -96.100915 216.7804364 start 4 20.475884 .150115 -42.808557 end6 -20.475884 162.649883 -245.140956 5 start 5 298.331671 77.844472 188.211070 end 6 -298.331671 -77.844472 162.089052 6 start 2 80.125514 28.751219 38.886205 end 7 -80.125514 -28.751219 53.117689 7 start 7 87.216625 93.210427 -62.647484 end 8 -87.216625 180.389569 -268.633252 8 start 4 194.592693 113.880194 181.664996 end 8 -194.592693 -113.880194 9 start 8 26.265385 29.752419 end 9 -26.265385107.047579 10 start 6 135.681788 57.368587 end 9 -135.681788 -57.368587 11 start 7 -13.084913 15.967843 end 10 13.084913 -15.967843 12 start 10 84.032157 -13.084913 end 11 -84.032157 13.084913 13 start 11 84.032157 -13.084913 end 12 -84.032157 13.084913 14 start 8 -15.549295 52.928954 end 12 15.549295 -52.928954 15 start 12 31.103202 -28.634209 end 13 -31.103202 28.634209 16start 9 28.634209 31.103202 end 13 -28.634209 -31.103202 (4)根据得到的数据,绘制内力图如下: FN图:182.751603 -2.835098 -144.025679 83.051904 100.527564 9.529794 41.567301 -41.567301 -8.155369 -6.844631 -42.878040 88.716747 80.655897 -52.777857 -56.032127 43.498115 56.032127Fs图:M图:2、计算图示桁架各杆的轴力。
结构力学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结构力学实验报告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导师 :目录一、《结构力学实验》指导书 (4)1.1、学时与学分: (4)1.2、实验教材: (4)1.3、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4)1.4、实验项目名称: (4)1.5、仪器设备: (4)1.6、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4)1.7、实验报告编写说明与要求: (5)二、实验任务书 (6)2.1、实验资料 (6)2.2、实验内容与要求 (6)2.3、实验名称: (8)2.4、实验目的与原理: (8)三、实验步聚 (10)3.1、确定单榀平面刚架KJ—7的计算单元即负荷范围如图三所示: (10)3.2、选取平面刚架KJ—7的计算简图如图四所示: (11)3.3、荷载计算: (11)四、上机操作 (15)4.1 绘制KJ-7的刚架图 (15)4.2 出图 (16)4.3 后期处理 (16)五、输出电算实验数据 (17)六、分析实验结果与总结 (79)一、《结构力学实验》指导书1.1、学时与学分:实验学时:6 ;实验学分:0.51.2、实验教材:1.)《结构力学》周竞欧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结构力学实验》指导书蒋青青编3.)《PK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1.3、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根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安排,结构力学是一门与工程设计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结构力学实验》课为三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
通过该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手工计算方法和电算方法,使学生熟悉结构力学电算的基本原理;正确分析结构的传力途径和准确计算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学会使用结构CAD系列软件PKPM中的PK计算软件来分析平面杆件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方法;了解结构力学在地下空间工程中的用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地下结构实际工程问题的动手技能和初步具备设计能力,为今后学习《混凝土结构》、《地下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结构力学实验报告15篇

结构力学实验报告15篇第一篇:结构力学实验报告1结构力学实验报告结构力学实验报告班级 12土木2班姓名学号结构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在求解器中输入平面结构体系一实验目的1、了解如何在求解器中输入结构体系2、学习并掌握计算模型的交互式输入方法;3、建立任意体系的计算模型并做几何组成分析;4、计算平面静定结构的内力。
二实验仪器计算机,软件:结构力学求解器三实验步骤图2-4-3 是刚结点的连接示例,其中图2-4-3a 中定义了一个虚拟刚结点和杆端的连接码;各个杆端与虚拟刚结点连接后成为图2-4-3b 的形式,去除虚拟刚结点后的效果为图2-4-3c 所示的刚结点;求解器中显示的是最后的图2-4-3c。
图2-4-4 是组合结点的连接示例,同理,无需重复。
铰结点是最常见的结点之一,其连接示例在图2-4-5 中给出。
这里,共有四种连接方式,都等效于图2-4-5e 中的铰结点,通常采用图2-4-5a 所示方式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将三个杆件固定住,图2-4-5b~d 中的虚拟刚结点也随之被固定不动,而图2-4-5a 中的虚拟刚结点仍然存在一个转动自由度,可以绕结点自由转动。
这是一种结点转动机构,在求解器中会自动将其排除不计①。
结点机构实际上也潜存于经典的结构力学之中,如将一个集中力矩加在铰结点上,便可以理解为加在了结点机构上(犹如加在可自由转动的销钉上),是无意义的。
综上所述,求解器中单元对话框中的“连接方式”是指各杆端与虚拟刚结点的连接方式,而不是杆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这样,各杆件通过虚拟刚结点这一中介再和其他杆件间接地连接。
这种处理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结点的重复编码(如本书中矩阵位移法中所介绍的),同时可以方便地构造各种结构力学实验报告复杂的组合结点。
另外,在定义位移约束时,结点处的支座约束也是首先加在虚拟刚结点上,再通过虚拟刚结点施加给其他相关的杆端。
N,1,0,0 解输入后的结构如图2-4-6b所示,N,2,0,1 命令数据文档如下,其中左边和右N,3,1,1 边分别为中、英文关键词命令数据N,4,1,0 文档。
结构力学上机心得

结构力学上机心得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结构力学在工程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结构力学上机则作为结构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环节。
在上完结构力学上机课程后,我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结构力学计算方法,更加深入的理解了工程实践的应用逻辑与概念。
在结构力学上机的学习,最为重要的是学习杆件的计算。
通过手工计算和上机实践,我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常见杆件的受力分析方法,同时也掌握了计算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和软件。
在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拟合法、叠加原理、保斜杆模型等可用于杆件计算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后续工程实践非常有用。
在此基础上,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分析。
通过课堂讲解和上机实践,我了解了各种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操作流程、输入格式、输出参数等,并通过掌握软件中具体的命令和操作技能,学会了如何快速进行有限元分析,以定量地计算结构受力状况和通过改变结构参数进行各种情况的分析。
这些软件不仅在课上的学习和实验中有用,更是在日后的工程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此外,上机实践中还学习了数据和图表的处理技能。
通过处理课程中大量的数据和绘图,我渐渐掌握了数字化和可视化的方法,也加深了对课程中所学内容的理解,可以方便地就各种数据变化、分析结果展示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估。
同时,在工程实践中,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的绘制,对于整理统计工作和在工程上的沟通交流都非常便利。
总的来说,结构力学上机课程让我掌握了丰富的工具和技能,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结构问题。
学习这门课程不但让我深入理解了结构力学的精髓,也增强了在工程实践中遇到问题时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综合实验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对工程实践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投入工作,并在工程实践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中南大学结构力学上机实验报告(优秀)

矩阵位移法 上机实验报告
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 姓 学 名: ***
号: *********** ***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 20**年**月
目 录
一、钢架的受力分析 1、题目…………………………………………………………………………3 2、结构计算编号示意图………………………………………………3 3、输入文件…………………………………………………………………4 4、输出文件…………………………………………………………………5 5、结构受力分析图 二、桁架的受力分析 1、题目…………………………………………………………………………9 2、结构计算编号示意图………………………………………………9 3、输入文件…………………………………………………………………10 4、输出文件…………………………………………………………………12 5、结构受力分析图 三、连续梁的受力分析 1、题目…………………………………………………………………………17 2、结构计算编号示意图………………………………………………17 3、输入文件…………………………………………………………………17 4、输出文件…………………………………………………………………18 5、结构受力分析图
4
4、输出文件
Input Data File Name: W1.TXT Output File Name: W1OUT.TXT ********************************************************** * * * 1、 钢架 2011.10.18 * * * ********************************************************** The Input Data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E 3.000E+07 NM 10 NJ 9 NS 9 1 NL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力学矩阵位移法上机实验报告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导师肖方红班级土木1415姓名张帅浩学号1201140929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矩阵位移法,掌握PF程序的使用并用来计算给定的平面刚架、桁架和连续粱的内力。
二、实验要求1.用PF程序计算给定的平面钢架、桁架和连续粱的内力。
2.绘制给出上述结构的内力图。
三、实验步骤1.编号:对杆件和结点编号,选定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
2.建立输入文件:根据题目已给数据,建立格式为.txt的输入数据文件。
3.运行计算:运行程序,得到输出文件。
4.绘制弯矩图。
四、实验内容1刚架1.1.题目F、S F、M图,已知各杆截面均为矩形,柱截面宽0.4m,高作图示刚架的N0.5m, 梁截面宽0.3m,高0.5m,各杆E=3.25×104 MPa。
1.2.单元划分及坐标系1.3.建立输入文件3.250E+07 8 8 9 11 2 2.000000E-01 4.170000E-032 3 2.000000E-01 4.170000E-032 5 1.500000E-01 3.130000E-033 4 1.500000E-01 3.130000E-034 5 2.000000E-01 4.170000E-035 6 2.000000E-01 4.170000E-035 7 1.500000E-01 3.130000E-037 8 2.000000E-01 4.170000E-030 00 80 1610 1610 810 020 820 011 012 013 061 062 063 081 082 083 023 0 0 -1004 50 0 051 3 20 82 3 20 83 2 -150 54 2 -100 57 4 -10 51.4.运行程序算题,查看结果文件Input Data File Name: Input1.txtOutput File Name: Output1.txtThe Input DataThe General InformationE NM NJ NS NLC3.250E+07 8 8 9 1The Information of Membersmember start end A I1 12 2.000000E-01 4.170000E-032 23 2.000000E-01 4.170000E-033 2 5 1.500000E-01 3.130000E-034 3 4 1.500000E-01 3.130000E-035 4 5 2.000000E-01 4.170000E-036 5 6 2.000000E-01 4.170000E-037 5 7 1.500000E-01 3.130000E-038 7 8 2.000000E-01 4.170000E-03The Joint Coordinatesjoint X Y1 .000000 .0000002 .000000 8.0000003 .000000 16.0000004 10.000000 16.0000005 10.000000 8.0000006 10.000000 .0000007 20.000000 8.0000008 20.000000 .000000The Information of SupportsIS VS11 .00000012 .00000013 .00000061 .00000062 .00000063 .00000081 .00000082 .00000083 .000000Loading Case 1The Loadings at JointsNLJ= 2joint FX FY FM3 .000000 .000000 -100.0000004 50.000000 .000000 .000000The Loadings at MembersNLM= 5member type VF DST1 3 20.000000 8.0000002 3 20.000000 8.0000003 2 -150.000000 5.0000004 2 -100.000000 5.0000007 4 -10.000000 5.000000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The Joint Displacementsjoint u v rotation1 7.005331E-21 7.924346E-22 -4.170788E-202 5.437108E-02 9.753041E-06 -8.079136E-033 1.186122E-01 1.800326E-05 -5.365114E-034 1.185162E-01 -4.256343E-04 -4.013906E-035 5.411839E-02 -2.943072E-04 -4.469763E-036 1.151094E-20 -2.391246E-20 -5.361584E-207 5.390334E-02 -8.467663E-05 -5.224488E-038 1.048372E-20 -6.879976E-21 -5.078551E-20The Terminal Forcesmember FN FS M1 start 1 -7.924346 150.053308 523.745504end 2 7.924346 9.946692 36.6809562 start 2 -6.703306 113.237784 193.640586end 3 6.703306 46.762216 72.2616893 start 2 123.184477 -1.221041 -230.321541end 5 -123.184477 151.221041 -531.8888664 start 3 46.762216 -6.703306 -172.261689end 4 -46.762216 106.703306 -394.7713665 start 4 106.703306 96.762216 394.771366end 5 -106.703306 -96.762216 379.3263596 start 5 239.124587 115.109448 384.717203end 6 -239.124587 -115.109448 536.1583817 start 5 104.837245 -18.799759 -232.154697end 7 -104.837245 68.799759 -330.8428928 start 7 68.799759 104.837245 330.842892end 8 -68.799759 -104.837245 507.8550641.5.绘制内力图轴力图F N剪力图F S弯矩图M2.桁架2.1.题目计算图示桁架各杆的轴力。
已知A=500mm2, E=2.1×105 MPa。
2.2.单元划分及坐标系2.3.建立输入文件2.10E+0813812112 5.00E-040.00E+0013 5.00E-040.00E+0023 5.00E-040.00E+0024 5.00E-040.00E+0025 5.00E-040.00E+00 34 5.00E-040.00E+0045 5.00E-040.00E+0046 5.00E-040.00E+0047 5.00E-040.00E+00 56 5.00E-040.00E+0067 5.00E-040.00E+0068 5.00E-040.00E+00 78 5.00E-040.00E+00005055105100150155200110120130230330430520530630730820830330-30040-400750-5002.4.运行程序算题,查看结果文件Input Data File Name: Input2.txtOutput File Name: Output2.txtThe Input DataThe General InformationE NM NJ NS NLC2.100E+08 13 8 12 1The Information of Membersmember start end A I1 12 5.000000E-04 0.000000E+002 13 5.000000E-04 0.000000E+003 2 3 5.000000E-04 0.000000E+004 2 4 5.000000E-04 0.000000E+005 2 5 5.000000E-04 0.000000E+006 3 4 5.000000E-04 0.000000E+007 4 5 5.000000E-04 0.000000E+008 4 6 5.000000E-04 0.000000E+009 4 7 5.000000E-04 0.000000E+0010 5 6 5.000000E-04 0.000000E+0011 6 7 5.000000E-04 0.000000E+0012 6 8 5.000000E-04 0.000000E+0013 7 8 5.000000E-04 0.000000E+00The Joint Coordinatesjoint X Y1 .000000 .0000002 5.000000 .0000003 5.000000 5.0000004 10.000000 5.0000005 10.000000 .0000006 15.000000 .0000007 15.000000 5.0000008 20.000000 .000000The Information of SupportsIS VS11 .00000012 .00000013 .00000023 .00000033 .00000043 .00000052 .00000053 .00000063 .00000073 .00000082 .00000083 .000000Loading Case 1The Loadings at JointsNLJ= 3joint FX FY FM3 .000000 -30.000000 .0000004 .000000 -40.000000 .0000007 50.000000 -50.000000 .000000The Loadings at MembersNLM= 0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The Joint Displacementsjoint u v rotation1 5.000000E-21 -3.182275E-22 0.000000E+002 2.532489E-03 -4.596073E-03 0.000000E+003 5.444497E-03 -5.873108E-03 0.000000E+004 5.292960E-03 -3.744545E-03 0.000000E+005 3.787944E-03 -7.863545E-21 0.000000E+006 5.043398E-03 -5.585800E-03 0.000000E+007 5.855709E-03 -6.148549E-03 0.000000E+008 6.861602E-03 -3.818227E-21 0.000000E+00The Terminal Forcesmember FN FS M1 start 1 -53.182275 .000000 .000000end 2 53.182275 .000000 .0000002 start 1 4.500416 .000000 .000000end 3 -4.500416 .000000 .0000003 start 2 26.817725 .000000 .000000end 3 -26.817725 .000000 .0000004 start 2 -37.925991 .000000 .000000end 4 37.925991 .000000 .0000005 start 2 -26.364549 .000000 .000000end 5 26.364549 .000000 .0000006 start 3 3.182275 .000000 .000000end 4 -3.182275 .000000 .0000007 start 4 78.635451 .000000 .000000end 5 -78.635451 .000000 .0000008 start 4 -16.712787 .000000 .000000end 6 16.712787 .000000 .0000009 start 4 -11.817725 .000000 .000000end 7 11.817725 .000000 .00000010 start 5 -26.364549 .000000 .000000end 6 26.364549 .000000 .00000011 start 6 11.817725 .000000 .000000end 7 -11.817725 .000000 .00000012 start 6 -38.182275 .000000 .000000end 8 38.182275 .000000 .00000013 start 7 53.997891 .000000 .000000end 8 -53.997891 .000000 .000000 2.5.绘制内力图轴力图F N3.连续梁3.1.题目F、M图,已知各杆截面均为矩形,截面宽0.3m, 高0.5m,作图示连续梁S各杆E=3.25×104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