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第九章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

自然辩证法第九章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

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则 1。精神与自然的统一 2。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3。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逻辑中介,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的概念之 间相互联系彼此过渡的中介环节。 逻辑中介表现为抽象的概念或定义,概 念中介作用,其一是存在于概念的发展 过程之中;其二存在于概念的相互定义 之中;其三存在于概念的推理之中(即 作为逻辑前提的概念与作为逻辑结论中 的概念之间必定存在着另一概念)
逻辑的终点是思维中的具体,是逻辑起 点的深化,是抽象规定的多样性的统一。 它表现为:其一在内容上,是由单纯的 本质规定到复合的本质规定;其二在方 法上是从分析到综合的过程。
二、逻辑过程中的具体机制 1。正确的选择思维对象 2。明确思维目标 3。对思维目标予以动态控制 4。对思维结果进行实践检验
第二节 科学问题与科学选题
一、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知识 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 中需要解决的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 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内涵深度)和应 答域(求解途径)。
演绎是通过一般认识个别的方法。它是以 一般原理为前提,推出关于个别事物结 论的逻辑思维方法。常用的方法是三段 式。第一段直言判断是大前提即已知的 一般原理,第二段是小前提,即所研究 的个别事实同一般原理的关系,第三段 就是结论,即用一般原理推断个别事实。 其中,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必须包含着共 同项。 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只要演绎的 前提正确,形式合乎逻辑,由此而得出 的结论就一定正确。
(三)推理(inference)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判断,合乎逻辑地得 出新的判断的过程。 在推理中,用作推理根据的命题叫前提, 推理的结果叫结论。前提对结论的证据 支持度用以刻画结论的可靠性。 一个推理的证据支持度为100%,是指如果 前提真,则结论不可能假,这叫做必然 性推理;如果证据支持度小于100%,既 使前提真,结论也不一定真。这叫或然 性推理。一般来说,演绎推理是必然性 推理,而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

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来分析复杂的情况,并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科学思维方法的核心是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理清问题的因果关系,找出问题的根源。

在运用逻辑思维时,我们需要遵循严密的推理规则,确保我们的结论是准确的。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因果分析法,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原因,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其次,科学思维方法还包括观察和实验。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问题的现状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实验则是验证观察到的现象和假设的有效手段,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此外,科学思维方法还包括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从具体的事实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而演绎则是从一般性的规律推导出具体的结论。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出问题的规律和特点,然后通过演绎推导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最后,科学思维方法还需要包括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问题。

批判性思维则是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避免盲目从众和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总的来说,科学思维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

第三章科研方法与思维方式

第三章科研方法与思维方式

第三章科研方法与思维方式第一节典型科研方法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是一项艰苦而又光荣的事业,它需要研究者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去探索和追求;同时,也要有正确的科研方法做指导才能有效地进行。

方法问题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科研工作的成效。

科研方法是历代科学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从事科学研究及技术发明的有效工具。

一.科研方法的层次1.哲学方法这是最根本的思维方法,是研究各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具有最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研究方法体系的最高境地。

2.一般方法一般方法是特殊方法的归纳与综合,它以哲学方法为指导,对各门学科研究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是连接哲学方法与特殊方法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3.特殊方法特殊方法是适用于某个领域、某类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是构建研究方法体系大厦的基础。

于各门学科具有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特点,因此其研究方法各有所长。

二.典型的科研方法(一) 观察1.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是探索未知世界的窗口。

2.观察的意义:科学始于观察,积累原始资料,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手段。

3.观察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典型性原则,辩证性原则。

4.观察的种类:直接观察,间接观察。

5.观察的偏差: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二) 实验1.实验方法:实验是发现科学奥秘的钥匙。

2.实验新特点:规模扩大化,测量精密化,操作自动化等。

3.实验的作用: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加速或延缓研究过程。

4.实验的类型:根据实验方式、作用、对象等因素,有多种分类方式。

5.实验的要求:规范,详细,真实,重复等。

6.实验的缺陷:实验假象,实验误差,实验限制等。

(三) 模拟1.模拟方法:以相似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理想化数值分析方法。

2.模拟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再现模型的运动规律。

3.模拟的种类:模拟有多种分类形式,如物理模拟、数学模拟、智能模拟等。

4.模拟的作用:缩短研制周期,培训复杂技术操作人员,安全迅速,节约高效。

逻辑学全部PPT

逻辑学全部PPT

反对关系 A B C
A黑色 B红色
A、B 全异 A+B<C 对立有中
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
文学作品 抒情诗 有线广播 无线广播 菱形 平行四边形 概念 判断 研究生 留学生 西藏高原 世界屋脊 好 坏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儿童 先进工作者 会计师 高级会计师 2.大学生A 运动员B 南方人C 人D 3.亚洲A 中国B 北京C 国家D 4.黑铅笔A 红色的B 白色的C 衣服D 5、18岁以上的人A 不超过40岁的人B 55岁 以上 的人C 6、违法行为A 犯罪行为 B 贪污犯C
B、仅2。
C、 仅1和2。 D、仅1和3。
如果甲和乙考试都没及格,那么丙就 一定及格了。
上述前提再增加以下哪项,就可以推出 “甲考试及格了”的结论? A、丙及格了。 B、丙没及格。 C、 乙没及格。 D、乙和丙都没及格。
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
我是出使到楚国来(非出使狗国);
所以,我不从狗门入。
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ຫໍສະໝຸດ 所以,李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5)如果物体摩擦,那么物体发热;物体没 有发热,所以,物体没有摩擦。
第二章 概 念
第一节 概念概述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 第四节 定义 第五节 划分 第六节 限制与概括
第一节 概念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 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必要条件推理
(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最不肖之人被派到最 不贤明的君主那里去
我是最不肖之人, 所以,我被派到最不贤明的君主这里来了。
三段论推理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原因是水土不同
齐人在齐不为盗,入楚则为盗

逻辑思维的方法

逻辑思维的方法

逻辑思维的方法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时所运用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来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呢?下面将介绍一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首先,培养系统性思维。

系统性思维是指将问题或事物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分析问题时要考虑全局,而不是孤立地看待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从整体出发,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找出问题的根源,避免片面性和表面性的思维方式。

其次,注重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根据已知的前提,通过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要善于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善于利用概念、定义、判断、推理等逻辑规律,确保推理过程合乎逻辑。

再次,善于梳理思维框架。

梳理思维框架是指在分析问题时,要善于构建清晰的思维框架,将问题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避免思维跳跃和混乱,使问题分析更加有条理,判断更加准确。

此外,要注重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问题。

在思维过程中,要善于转换思维角度,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问题,找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最后,不断练习和积累。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

可以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能力。

总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通过培养系统性思维、注重逻辑推理、梳理思维框架、灵活思维以及不断练习和积累,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理性地认识世界,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自然辩证法:第9章 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自然辩证法:第9章 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第二节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 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 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 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爱因斯坦
一、科学问题
• (一)什么是科学问题 •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科学时代的科学认识主 体在当时的科学实践水平和知识背景下提 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 而又未得解决的矛盾。
五、判决性实验
• “判决性实验”最初是指某种能解决理论 是非的争端、对竞争的对立理论作出选择 的实验。传统认为理论的接受与拒斥是取 决于理论的真或假,因此,“判决性实 验’,较流行地被用于指那些对理论的证 实或证伪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实验。
科学假说的确证和证伪的逻辑公式
科学假说确证的逻辑公式 科学假说证伪的逻辑公式
四、科学假说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 就是假说。” • ——恩格斯
一、科学假说的结构、特征与作用
• (一)什么是科学假说 •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 它是人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科学 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经过 一系列的思维过程,所做出的假定性解释。
• • • • •
——巴浦洛夫
一、什么是科学事实
• 1、什么是科学事实 • 2、科学事实的两个层次 • A、 科学事实是指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 果的表征。 • B、科学事实是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构的陈 述和判断。
• • • •
3、科学事实的特征 A、科学事实应该是关于个别存在的陈述。 B、科学事实应该可重现。 C、科学事实具有可靠性。
(二)科学实验
• 1、什么是科学实验 •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成果,运用 一定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 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 事实的基本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及其种类

科学思维的方法及其种类

科学思维的方法及其种类科学思维是指在科学研究中所运用的一套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方式。

其核心特点是基于客观、可重复、证据支持的实证数据进行推理与分析,以逻辑性、系统性和批判性思维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1. 归纳法(Inductive Reasoning):通过观察现象、收集数据,总结出一般规律或原则。

归纳法从具体到一般,通过观察个别事实,发现普遍的规律。

例如,在观察到多次放置在室外的水有时会蒸发,就可以归纳得出经验规律:在适当条件下,液体会蒸发。

2. 演绎法(Deductive Reasoning):根据已知的前提和规则,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演绎法从一般到具体,通过推理规则和前提,得出结论。

例如,如果得知所有哺乳动物都能喝水,猫是一种哺乳动物,那么可以演绎得出猫可以喝水的结论。

3. 实证法(Empirical Reasoning):基于观察和实验来验证和检验假设。

实证法通过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来验证或推翻假设,从而得到更加可靠和准确的结论。

例如,在医学研究中,科学家会进行临床试验来验证其中一种药物是否有效。

4. 统计分析(Statistical Analysis):在进行实证研究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趋势和规律,并确定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例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民意调查结果,从而得出人们对一些政策的态度。

5.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通过有目的地、有条理地分析、评估和解释问题,以及评估论据的有效性。

批判性思维强调理性、逻辑和客观思考,对于推理过程和演绎的正确性进行质疑和反思。

例如,在科学研究中,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科学家识别研究的偏见、缺陷和局限性。

总的来说,科学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科学家可以根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思维方法来进行研究和推理。

第七章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ppt课件

第七章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ppt课件
复合情况A、B、C、D与被研究的复合现象 a、b、c、d有因果联系
B与b有因果联系
C与c有因果联系
D与d有因果联系
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编辑版pppt
17
• 归纳在科学研究中的主要作用:
• 从科学事实概括出一般规律,是提出假说 和形成理论的有效方法;为科学观察和实 验的设计提供逻辑依据,便于用简明、合 理的方式揭示事物的因果性和规律性;它 通过对有限数量的事物的考察,得出关于 无限事物的规律性认识。
编辑版pppt
37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1)开拓有效的知识面 • (2)质疑和多角度思考。
• 勇于质疑。才能突破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要求改变原来的思维轨道,从新的角度重新认 识事物。
• 当思维从一个方向受阻时,转向另一个方向。 单向地毫无进展地重复思考,想了一遍又一遍 ,钻进去拔不出来。勤于思考,不是窝在心中 想无数遍,而是要多角度思维、逆向思维。
编辑版pppt
3
二、比较与分类
• 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的一种逻辑方法,是科学思维对由观察 与实验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逻辑加工的 初步方法。
• 比较的作用:
• 对事物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
• 揭示事物的运动及其发展的历史顺序
编辑版pppt
4
• 比较注意的事项
• 第一、要考虑可比性。墨经说:“异类 不比,说在量,木与夜孰长,智与粟孰 多” 。
28
二、直觉思维
• 1、直觉思维的涵义及特点:
•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 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这种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能力,也可称为 直觉力或思维洞察力。
• 所谓 “直觉”就是这样一种“敏感或机灵 ”,它能“直接地把握整体,并且洞察到 正确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前面我们在认识的辨证过程中简单介绍了逻辑思维的形式。

这节课我们还要介绍思维方法。

也就是怎么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形成认识或理论。

我们在认识中要形成科学的概念、进行正确的判断得出合乎规律的推理,做出科学的假设达到思维把握客观真理的目的,必须自觉地运用辨证的思维方法,这些方法是进行思维的途径、手段,也是探寻新知识的思维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一、归纳和演绎归纳和演绎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两种推理方式,也是最常用的两种基本思维方法。

1、1、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原理的思维方法。

如鸡叫三遍天大亮,牵牛花破晓开放,青蛙蛇等冬眠春醒,大雁秋天南飞,春天北往。

我们从这些杂乱无章的现象中可以归纳出什么呢——生物活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律的一般结论。

即有生物钟。

1、2、归纳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归纳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1)完全归纳法——根据某类中每一事物都有某一属性,推出该类全体都有该属性的归纳推理。

如:我们调查了某工厂某年盈利的状况,第一季度盈利;第二、三、四季度都是盈余,那么我们推出归纳结论:某工厂全年是盈利的。

完全归纳法是一种确实性推理,其结论是必然的推出来的,但他只在被概括的对象为数不多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2)不完全归纳法——分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简单枚举法——有观察研究某类中的一些事物有某中属性,从而推出该类的所有事物都有该属性的归纳推理。

在归纳过程中并没有分析事物所以具有某中属性的原因,不能证明与其结论相矛盾的事例是不存在的。

所以他的结论是或然性的,是一种偶然性推理。

(故事-国王的赏赐能实现吗?传说象棋是印度的一个聪明的宰相发明的,国王爱不释手,打算奖励他。

问他有什么要求,首相要求国王奖他麦子,奖多少呢,首相要求把象棋的格子放满就可以了,怎么放呢——第一格一粒麦子,第二格2粒。

第三格4粒,第四格8粒,第五格16粒、、、、、共64格。

国王满口答应。

结果国王爽约了。

一袋麦子还没有放到20格就没有了。

64格是多少呢?(2的n次方2大于或等于0)2千多亿吨是全世界在2000年内生产的全部麦子的总和。

这个国王之所以爽约就是他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科学归纳法——指由观察或实验分析某类一些事物所以有某种属性的原因,然后推出该类的全部事物都有该属性的归纳推理。

如:观察一些金属受热膨胀的事实,分析其中原因是分子凝聚力的减弱,从而推出结论“所有金属受热都膨胀”。

科学归纳法是通过观察、实验应用判明因果的基本方法,使人们对于考察的对象获得他的本质的知识,并以这种知识为根据做出的概括的结论。

1、3、归纳法的作用。

P127运用归纳法能够从大量无序的偶然的经验事实中找出普遍性,引出一般结论。

人们的认识应该从自然和社会的客观现象出发,不应该从某种原则出发,所以归纳推理是认识的基础但归纳推理并不是万能的,它容易陷入经验论,不能形成理论思维,所以还要和演绎等方法结合起来。

2、演绎推理2、1、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P128归纳在科学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但科学一进入理论思维的阶段,在从经验科学发展到理论科学时,演绎则扮演起很重要的角色,演绎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判断到判断的推理。

爱因斯坦说适用于科学幼年时代以归纳为住的方法,正让位于探索性的演绎法。

其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用演绎法得出的科学理论——相对论就是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两条公理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他的狭义相对论。

演绎法可以从少量真实可靠的前提出发进行推理建立理论体系,从而加速理论的发展。

现代数学的发展基本是从原理到原理的演绎然后才到实际的运用。

理论物理等学科也大多是用演绎的方法。

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原理也主要是用演绎的方法得出来的结论,后来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在实验室的到实际证明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即在同一议论中用不同的概念来代替已被使用的概念。

如;‘物质是不灭的,地球是物质,所以地球是不灭的。

’这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名词,不能多,所以偷换概念也叫四名词。

如一个学生写错了字,我们俗语把错字叫‘白字’,老师批评他,他调皮的说,老师你写的字也是白字——白色粉笔写的。

这就是偷换概念,此白字和彼白字并非一个含义。

据说普罗泰戈拉教过一个年轻人,规定这个年轻人如果在第一次诉讼里就获胜利,才交学费,否则不交。

而这个年轻人的第一次诉讼就是他的老师普罗泰戈拉控告他要他交学费。

结果如何呢,大家推理一下。

不但有偷换概念,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演绎推理中,可能还有偷换论题的。

如:从找人到找狗。

2、2、演绎的作用P128——1293、归纳和演绎的关系(1)区别P129(2)同一。

P130 首先,二者互相依赖。

演绎在现代科学发展中作用很大,但他终究不能排斥归纳法,离不开归纳。

归纳为演绎提供前提。

如几何学中的基本定理都是从生活实践中大量个别事实中归纳出来的。

过一点可以做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做一条直线。

作为演绎出发点的公理定律假设都是运用归纳等方法总结的。

演绎的力量在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它本身只能揭示共性与个性的同一,不能进一步揭示共性与个性的对立,演绎推理的结论还必须再经归纳证实和不断丰富。

没有演绎也没有归纳。

归纳离不开演绎。

归纳是从观察和收集经验材料开始的,收集材料也必须有某种理论做指导而不是盲目进行。

在这里已经有了演绎推理,它规定着归纳的目的方向。

在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时也必须受已知的一般理论的指导。

归纳所得出的结论还必须靠演绎来补充和修正。

归纳虽然能够概括共性,但他本身不能说明事物个性的发展变化以及一事物的个性与另一事物的个性之间的演化过程的关系。

很多的公式定理都是演绎的结果。

(如::你是在消费经济还是在生产经济方面进行归纳。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靠自己收集的资料、刻卜勒行星运行三大规律的指导,运用微积分知识,也依据了宇宙万物都有共同本质的原理,才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他又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演绎检验了刻卜勒定律从万有引力定律逻辑的导出行星运行定律,论证了行星并不是严格的按椭圆轨迹运行。

其次,相互转化补充。

认识运动是从个别开始的。

然后概括出一般。

人们通常从归纳开始,归纳得出的结论为演绎的前提,归纳转化为演绎,演绎使归纳认识成果得到扩大,演绎得出的结论又可以成为归纳的指导。

这样演绎又转化为归纳。

认识论中的认识的反复性就说明了这一过程归纳和演绎都有局限性,还要其他方法的结合。

二、分析和综合单纯的归纳不能从大量的经验材料中概括出它的共同的必然,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因为事物有现象和本质之分。

所以要为演绎提供可靠的前提还必须用分析的方法。

恩格斯说:我们用世界上一切归纳法都永远不能把归纳过程弄清楚,只有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才能做到这一点。

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过程,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过程,也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

为此,首先就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分出粗、精、真、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事物联系起来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这就是综合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

1、分析——P130从事物的许多属性或方面发现主要的本质的东西,以便形成普遍性的规定。

由于客观事物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不把具体的事物分成各个部分加以分析,就不可能认识这个具体事物。

通常把分析看作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从而认识其中的每一个部分。

这是对的,但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辨证的分析——必须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侧面或属性放到矛盾的诸方面相互联系中放到矛盾运动中去分析。

矛盾分析是基本方法,运用特殊性与普遍性,定性与定量,因果、数学等分析方法,找出其规律性和必然性,得出归纳法得不出的真实可靠的反映必然性结论,为人们主动干预事物的变化发展指出正确的道路。

其作用是,抓主流(本质),抓重点,抓特殊性。

但仅靠分析还不能从整体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事物。

就象我们做解剖,光知道心肝肺的功能还不够,还要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搞通,才能判断疾病。

2、综合——131综合不是主观任意地把部分、属性、凑合在一起,也不是机械相加1+1=2一样,而是按照他们的内在联系把整个事物在思维中再现,综合很重要,稍微复杂的事物都是各方面多样的质的统一体,因而只有对其各方面本质加以综合才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它。

综合比分析更深刻。

例如;生命运动的实质是蛋白质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这是生物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点,但在生物运动中还包含着化学、物理、力学等运动形式的只有把力学、化学、物理等运动形式的规律综合运用到生命运动的研究中才能深刻的理解生命。

3、分析与综合的关系②分析和综合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就是既分析又综合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之一,属辩证法的内容。

而作为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列宁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所以,既然对立统一规律是整个辩证法的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体现的矛盾分析法,当然也就在整个方法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其他辩证的方法都可以从中得到说明,矛盾分析法也就成了辩证方法的基础和核心。

因此,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贯穿于分析与综合具体方法的核心是矛盾分析法。

无论是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无论是静态分析还是动态分析,无论是结构分析还是功能分析,还有因果分析,等等,只要是科学的分析,就必须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

例如,学习物理课,无论是计算关于“力的合成”的题目,还是计算关于“力的分解”的题目,只要正确地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