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实验报告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样品中细胞的数量,以了解其生长和繁殖情况,为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一种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并计数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适用于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生长情况。
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大小、分布等情况,从而对其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等进行评估。
三、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稀释,使微生物细胞分散均匀。
2.显微镜观察:将样品滴加到显微镜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固定,调整显微镜焦距,观察并计数微生物的数量。
3.计数方法:采用直接计数法,即直接观察并计数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
对于压在盖玻片下的细胞,可以通过轻轻移动盖玻片进行观察和计数。
4.数据记录:记录每个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并计算平均值。
同时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大小、分布等情况。
5.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微生物的生长情况、繁殖速度等。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1.实验数据(见附表1)附表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实验数据2.数据分析通过附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样品A中微生物的数量较少,而样品B、C、D中微生物的数量较多。
这表明不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存在差异。
(2)在相同稀释倍数下,观察到的细胞数越多,计数结果越准确。
因此,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对于准确测定微生物数量至关重要。
在本实验中,选择100倍和1000倍作为稀释倍数,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微生物数量。
(3)通过对比不同样品在同一稀释倍数下的计数结果,可以得出不同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例如,样品B和D在1000倍稀释下的计数结果较高,说明这两个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较好。
而样品A和C在100倍稀释下的计数结果较低,说明这两个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较差。
(4)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繁殖速度。
常见微生物计数法汇总!(一)

常见微生物计数法汇总!(一)引言概述:微生物计数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定量估计和检测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
常见微生物计数法有许多种,本文将汇总介绍其中的几种常用计数方法。
一、直接计数法1. 显微镜计数法: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的微生物数量,通过数在视野中出现的微生物来估算总数。
2. 填充网格计数法:使用遗传学细胞计数板或计数室将细胞封装在微小方格中进行计数。
3. 浓度计算法:通过对微生物液体培养物的稀释以及菌落形成数量进行计算,从而估算原始液体中微生物的数量。
4. 流式细胞仪计数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连续识别和计数,快速且准确。
二、间接计数法1. pH法:通过确定微生物在特定pH值下的生长情况来计算微生物的数量。
2. 活菌数测定法:使用平板法、涂布法和滤膜法等方法,根据菌落形成数量来计算微生物的数量。
3. 光密度测定法:利用光密度计测量微生物培养物中细胞浓度对光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微生物的数量。
4. ATP测定法:通过测量微生物中的ATP含量来估算微生物数量。
5. 核酸测定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微生物DNA或RNA的含量,计算微生物数量。
三、表面计数法1. 培养基涂布法:将待测样品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按规格标准进行观察和计数。
2. 表面化学计数法: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或化学溶液对微生物进行杀灭,并利用计数技术计算杀灭的微生物数量。
3. 扫描电子显微镜计数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的微生物数量,并进行计数。
4. 膜过滤计数法:将待测液体通过微孔膜过滤,然后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计数。
四、生物传感器计数法1. pH微电极法:利用微电极检测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H+离子浓度变化。
2. 导电性测定法:利用微生物生理代谢活性所产生的电导率变化进行计数。
3. 生物发光法:利用荧光素酶或细菌荧光素所产生的可见光等特性进行计数。
五、图像处理计数法1. 数字图像处理法: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自动或半自动计数微生物数量。
微生物直接计数法及测微技术

微生物直接计数法及测微技术实验类型:基础学时:4(参考)内容:一、实验目的1.了解血球计数板计数原理,并掌握计数方法。
2.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一定稀释的菌体或孢子悬液注入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因为计数板是一块特别的载玻片。
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为九个大方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见图2—3—44);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无论哪种每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都是400个。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
计数时,通常只用5个中格内的菌体(孢子)数即可。
然后求出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25或16,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茵数,再换算成lml菌液中的总菌数。
若设5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N,菌液稀释倍数为M,如果是25个中方格计数板,则计算方法为:lml菌液中的总菌数=平均每个中格中菌的个数×25×104×M=50000N·M(个)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是将1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0.01mm(即10pm)。
镜台测微尺并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的大小,而是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
三、试剂与器材1.材料酿酒酵母、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染色标本片、酿酒酵母24h马铃薯斜面培养物。
2.实验器材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菌毛细滴管、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内容1.微生物直接计数法菌悬液制备→镜检计数室→加样品→显微镜计数→清洗血细胞计数板2.微生物测微技术装目镜测微尺→校正→菌体大小测定五、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1.防止加样空气泡产生。
显微镜的直接计数和细菌大小测定-精选文档

四、操作方法
(一)酵母菌大小测定的操作方法 1.测微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目镜测微尺的构造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 其中央刻有精确的刻度,通常是将5mm划分为50 格,实际每格等于100μm。刻度的大小是随使用 的接目镜和接物镜的放大倍数而改变,用前必须用 物镜测微尺来标定,如图。 (2)物镜测微尺的构造 物镜测微尺为一块特制的 载玻片,其中央有一小圆圈。圆圈内刻有分度,将 长1mm的直线等分为100小格,每小格等于10μm, 如图 。
五、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微生物大小测定实验结果
(1)将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填入下表:
接物镜 接物镜倍数 目镜测微尺格 镜台测微尺格
数
数
低倍镜
高倍镜
油镜
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 的长度(μm)
接目镜的放大倍数________
(2) 酵母细胞大小的测量结果:
微生物 名称
目镜测微尺每 格代表的长度
/μm
宽
目镜测微 尺格数
2.目镜测微尺的标定
(1)取下接目镜,旋下目镜上的目透镜,将目镜测微 尺放人接目镜的中隔板上,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下, 再旋上目透镜,并装入镜筒内。 (2)将物镜测微尺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有刻度 的一面朝上,同观察标本一样,使具有刻度的小圆 圈位于视野中央。 (3)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待看清物镜测微尺 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物镜 测微尺的刻度相平行,并使两尺的左边第一条线相 重合,再向右寻找两尺的另外一条重合线。如图 (4)记录二条重合线间的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物镜测 微尺的格数。
4.酵母菌大小的测定
(1)取下镜台测微尺,换上酵母菌水浸制片。
(2)测量菌体的长度和宽度各占目镜测微尺 几格,然后换算出菌体的实际长度。
微生物计数原理

微生物计数原理一、引言微生物计数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基础工作之一,它可以用于评估微生物的数量和生长状况。
微生物计数原理是指基于一定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对微生物样本的处理和观察,确定其中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原理及其应用。
二、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常见的微生物计数原理之一,它通过直接观察和计数微生物的个体来确定其数量。
常用的直接计数方法有显微镜计数法和电子计数法。
1. 显微镜计数法显微镜计数法是一种传统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它通过显微镜放大被计数微生物的图像,再用目镜进行计数。
该方法适用于大型微生物,如细菌和酵母菌等。
在显微镜下,通过顶点计数法或方格计数法,将显微镜视野中的微生物个数进行计数,并根据显微镜视野的大小和计数范围来计算总体数量。
2. 电子计数法电子计数法是一种利用电子显微镜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它通过将微生物样品制备成薄片,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微生物的个体。
电子计数法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的特点,适用于微小微生物的计数,如病毒和细菌孢子等。
三、间接计数法间接计数法是一种无需直接观察和计数微生物个体,而是通过测量微生物活性或生物产物来确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常用的间接计数方法有培养计数法和生物化学计数法。
1. 培养计数法培养计数法是一种通过培养微生物并计数生长的菌落数量来确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微生物样品接种到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观察和计数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数量。
根据菌落的形态和特征,可以初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并通过计算菌落的数量来推断微生物的数量。
2. 生物化学计数法生物化学计数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生物化学物质来确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化学计数方法有ATP计数法和蛋白质计数法。
在这些方法中,通过测量微生物产生的ATP或蛋白质的浓度来推断微生物的数量。
四、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通量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它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悬浮液通过流式细胞仪,以高速流动的方式逐个计数微生物个体。
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

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测定微生物总数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数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
一、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数目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样品,如水样、土壤样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取适量的稀释液滴于玻璃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3. 在显微镜下,使用目镜和物镜进行放大观察,并使用计数室或计数网格进行计数。
4. 统计不同视野中的微生物数量,并计算平均值,从而得到微生物总数。
二、培养法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它通过将微生物样品在培养基上培养并生长,然后观察和计数生长的菌落数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的样品,如空气、食品、药品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于含有富营养物的培养基上。
3. 将培养基培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微生物生长繁殖。
4. 观察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并进行计数。
5. 根据计数结果,计算微生物总数。
三、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它通过将微生物样品过滤到膜上,然后将膜放置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生长,最后观察和计数生长的菌落数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样品,如水样、食品样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将稀释液通过膜过滤装置过滤到膜上。
3. 将膜放置在含有富营养物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生长。
4. 观察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并进行计数。
5. 根据计数结果,计算微生物总数。
四、荧光显微镜法荧光显微镜法是一种高级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它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染色,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计数荧光染色的微生物细胞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样品,如水样、食品样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取适量的稀释液滴于载玻片上,进行定性或定量染色。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空气中,也存在于人体内外。
了解微生物的数量对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1. 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直接、最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之一。
它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首先,将待测样品制备成适当的悬浮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菌和酵母等较大的微生物。
但是,由于显微镜观察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时间,所以无法快速测量大量样品。
2. 培养法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它通过培养微生物并计数生长的菌落来确定数量。
首先,将待测样品制备成适当的培养基,然后在恰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会形成可见的菌落,通过计数菌落的数量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微生物,但是它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并且某些微生物可能无法在常规培养基上生长。
3. 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它通过将待测样品过滤到膜上,并将膜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来确定数量。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特定孔径的过滤器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膜放置在培养基上培养。
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会在膜上形成可见的菌落,通过计数菌落的数量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样、空气样等液态和气态样品。
4.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新兴且快速发展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它通过检测和分析微生物DNA或RNA来确定数量。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并且可以检测到少量微生物。
但是,分子生物学方法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并且对样品预处理要求较高。
总结起来,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计数法、培养法、膜过滤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微生物计数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计数方法有哪些微生物计数方法是用来确定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技术方法。
根据微生物所在的环境、特征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计数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包括直接计数法、培养计数法、膜滤法、荧光染色法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
一、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指直接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来确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常用的直接计数法有:1. 显微镜计数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通常使用显微镜配合计数室或计数盘进行计数。
2. 相位差显微镜计数法:与常规显微镜计数法类似,但使用相位差显微镜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更准确地计数微生物的数量。
3. 流式细胞仪计数法:使用流式细胞仪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和粒子分析,可以同时获得微生物的数量和其他特征信息,如大小、形状等。
二、培养计数法培养计数法是通过将微生物样品培养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性来确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1. 可视化计数法:将培养基和微生物混合后在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平皿计数或浸液计数,通过观察菌落形成单位来计数微生物数量。
2. 过滤膜计数法:将微生物样品过滤到具有适当孔径的膜滤器上,然后将膜滤器移植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琼脂平皿上,通过菌落形成单位进行计数。
3. 表面播菌计数法:将微生物样品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的表面,通过菌落形成单位计数微生物的数量。
三、膜滤法膜滤法是利用膜滤器对微生物样品进行筛选和集落计数的方法。
膜滤法通常用于分析水、空气和食品等中微生物的数量。
1. 电子显微镜计数法:将微生物样品过滤到具有适当孔径的膜滤器上,并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微生物的数量。
2. DNA混合体计数法:将微生物样品过滤到DNA束水中,通过对DNA束的计数来确定微生物数量。
3. 梅勒算法:将微生物的集落过滤到膜滤器上,使用特定的染色剂、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计数。
四、荧光染色法荧光染色法是通过使用特定的荧光染料和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来计数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号
1 2 3 4 5 均值
酵母的直径大小测定结果
目镜测微尺格数
实际直径/µm
h
μm。
7
将显微计数结果记录于下表中。T表示五个 中方格中的总菌数;D表示菌液稀释倍数。
各中格中菌数
T D 二室 个
平均 /ml
12345
Hale Waihona Puke 值第一 室第二 室
h
8
问题与讨论
为什么目镜测微尺必须用镜台测微尺来 校正?
在显微镜下直接测定微生物数量有什么 优缺点?
实验三
微生物的显微镜直 接计数法和大小的
测定
h
1
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在显 微镜下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学习使用血球记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 方法。
h
2
实验材料
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 血球记数板、酵母菌悬液、盖玻片、 无菌滴管、吸水纸、擦镜纸。
h
3
实验步骤
测定酵母菌细胞的大小 测定的工具:目镜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代表的长度随物镜的放大倍 数而改变,也会因使用不同的显微镜而产生误差, 因此在使用前必须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
目镜测微尺的每格长度(μm)=镜台测微尺×10/目镜测微尺
h
4
酵母菌显微直接计数
方法:活菌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总菌计数 法——血球计数板或霍瑟(Peroff Hausser)细菌计 数板(二者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厚薄不同而已)。
细胞数/ml=100小格内细胞总数÷100×400×10×1000×稀释倍数
细胞数/ml=80小格内细胞总数÷80×400×10×1000×稀释倍数
h
5
1. 取清洁无油的血球计数板,在计数室上面加 盖血盖片。
2. 取酵母菌液,摇匀,用滴管由盖玻片边缘滴 一小滴,使菌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内不得有 气泡。
3. 用4×镜观察并将计数室移至视野中央。
4. 在4×镜下计数:计数4个(或5个)中格的平 均值,然后求得每个中格的平均值。乘上16 (或25)就得出计数区总菌数,最后再换算 到每mL菌液中的含菌数。
5. 注意事项: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出芽 计一半
h
6
实验结果
目镜测微尺标定结果:
×目镜下 倍物镜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是
h
9
本次实验课结束
请确保血球计数板清洗干净! 请值日生同学留下值日 下周再见!
h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