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暴雨推算设计洪水

合集下载

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WUHEE
汇流方案——单位线:
由单位线的两个假定可知,汇流方案都属于“线 性系统”。对于实测暴雨,精度可以满足要求,对于 罕见的大暴雨,线性假定可能导致相当大的误差。
因此必须注意汇流方案在特大暴雨条件下的适用性 。尽量选用实测大洪水资料分析得到的汇流方案(单 位线),避免外延过远而扩大误差。
用一般常遇洪水分析得到的单位线推求设计洪水, 与由特大洪水资料分析的单位线推流,成果可能相差 很大,其差值可达20%左右。
WUHEE
二、产流方案和汇流方案的应用
设计暴雨属于稀遇的大暴雨,往往超过实测暴雨很多 ,在推求设计洪水时,必须外延有关的案:
湿润地区常采用降雨径流相关图法, 关系线上部为45°线,外延比较方便。
WUHEE
干旱地区多采用初损后损法,就需要对有关相关图 在外延时必须考虑设计暴雨的雨强因素的影响。
x面1日=296×0.92=272mm 按该地区的暴雨时程分配,求得设计暴雨过程。
WUHEE
2. 设计净雨过程的推求
用同频率法求得设计Pa=78mm,本流域Im=100mm, 所以降雨损失为22mm,可求得设计净雨过程。
分割地面净雨和地下净雨。fc=1.5mm/h
WUHEE
第一时段净雨历时:tc=7.9/29.9×6≈1.6h, 地下净雨h下=fc×tc=1.5×1.6=2.4mm。
WUHEE
WUHEE
地下径流过程视为等腰三角形出流过程,其总量等于设 计断面径流停止时刻(第13时段),地下径流过程的底 长为地面径流底长的2倍,即:
T下=2×T面=2×13×6=156h
Q
地面径流
地下径流
T面
t
T下
WUHEE
W下=0.1h下F=0.1×29.4×341×104=1000×104m3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

福建省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手册一、基本公式:推理公式是无资料地区由暴雨推求洪水比较常用的方法,我省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洪水的计算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在流域面积200km 2以下采用)。

它是假定汇流时间内降雨强度是均匀,并将汇形面积曲线概化为矩形,导出如下计算公式:当τ≥c t 时,即全面汇流情况下,F R Q m ττ278.0= (1)当τ<c t 时,即部分汇流情况下,F R F tc R Q tctc tc m τ278.0278.0==……..(2) 式中:m Q 为地表净峰流量(m 3/s ),F 为流域面积(km 2),tc F 为成峰的产流面积(即与tc 相应的部份面积中最大的一块,km 2);τ为流域汇流历时(小时);tc 为地表产流历时(小时);τR 为汇流历时内的最大地表净雨量(毫米);tc R 为产流历时内的地表净雨量(毫米);0.278为换算系数。

二、设计暴雨的计算 1、查图法计算设计暴雨(1)查算设计流域各种历时的暴雨参数:根据设计流域所在地点,应用年最大各种历时的降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变差系数等值线图,按地理内插法读取流域中心点的暴雨参数值,如果流域内有两条以上等值线通过,可按面积加权法计算。

(2)计算设计频率的各种历时降雨量:根据上步查算的各种历时降雨量的变差系数Cv 值,从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K P 值表中(Cs/Cv=3.5)分别读取设计频率P 的K P 值,乘以相应的历时降雨量均值即得。

(3)计算各种历时的面雨量:根据设计流域的面积和降雨历时,查读暴雨点面关系表(附表1),得暴雨点面折算系数α,乘以相应的点雨量即得(流域面积在10km 2以下直接采用点雨量,不打折扣)。

(4)推求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把上面所求的设计降雨量代入24小时(或三天)的设计雨型表(附表3),即得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

(5)设计净雨的计算:24小时的设计雨量不扣损,直接用设计雨量过程作为设计净雨过程。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课件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课件

最 大 1日 最 大 3日 最 大 5日 最 大 7日
EX= 90.7 EX=151.7 EX=186.6 EX=224.0
CV= 0 . 4 4 CV= 0 . 4 1 CV= 0 . 4 1 CV= 0 . 4 1
CS /CV=4.0 CS /CV=4.0 CS /CV=4.5 CS /CV=4.5
(3)利用点面关系将设计点雨量转换成设计面雨量 根据设计流域面积F在Xf /X0~f 线上查出(Xf /X0) F , 则XF,P=X0,P* (Xf /X0) F
9.3 设计暴雨时空分配的计算
一、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计算 1、典型暴雨的选择和概化 原则: 能够反映设计地区的暴雨特性; 雨量大,强度大,雨峰偏后。
9.1 概述
一、采用设计暴雨的原因 (1)流量资料较短时,直接推求设计洪水有困难。 (2)直接法和间接法相互检验洪水是由暴雨产生的(为主要条
件),从本质上讲由洪水资料直接推求洪水,与由暴雨资料间接推 求,两者应该是一致的。
(3)暴雨资料相对较长,受人类影响较小,为间接法提供了 可能。
若流量资料充分,一般多用流量资料,其可靠性较高
2、方法 主要有:经验公式法、推理公式、综合单位线及流域 水文模型等。主要介绍:推理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验公式。
二、小流域设计暴雨
不考虑暴雨在流域面上的不均匀性,以点代面。
1、X24h,P的计算
(1)由X1d,P 推求X24h,P X24h,P=h.X1d,P
h=1.1~1.2
(2)用X24h的参数等值线图 先查出X24h的参数(均值、CV 和CS /CV 值)。再计算:
时的频率曲线突变的情况,否则要调整; (3)对所有点据总体拟合最优。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式中:Qm设——洪水设计流量;Fs——设计控制面积;Fz——附近典型水文站的控制面积;Qmz——水文站的标准流量。)
⑵经验公式设计洪水:经验公式有两种计算公式。
一是洪水面积相关法:Qm=KnFn
(式中:Qm——洪水设计流量;Kn——不同重现期的8个洪水频率系数和不同分区的6个地形系数,洪水设计计算系数是28-48个系数;Fn——控制面积,F上面的n是面积系数。面积系数是12-24个,根据地形地貌状况确定。这种计算方法在1000平方公里内可以应用,超过100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慎用。在《XXX水文手册》里面可以查到。)
洪水的类型:洪水的类型一般分为六种,一是暴雨洪水,暴雨洪水又分为山洪和泥石流两种。二是融雪洪水,三是冰川洪水,四是冰凌洪水,五是雨雪混合洪水,六是溃坝洪水。
洪水分级:根据国家《水文情报预报规范》,按洪水重现期的大小,把洪水分为常见洪水(8-10年一遇)、较大洪水(10-50年一遇)、大洪水(50-150年一遇)、特大洪水(大于50年一遇
明渠等速流洪水的类型和水力计算要素:
①梯形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计算公式:ω=(b+mh)h
(式中:ω——过水断面面积,单位:平方米;b——底宽,单位:米;h——水深,单位:米;m——边坡系数,表示斜坡的垂直距离每增加1米,则水平距离相应增加m米;)
过水断面宽度计算公式:B=b+2mh
⑷蓄满产流:年降雨量充沛,地下水位高,包气带土层不厚,下层容易常达田间持水量,缺水量不大,不容易形成超渗产流,在土壤缺水量满足后全部产生径流的蓄流方式,称为满蓄产流。
⑸汇流过程:降雨或者溃坝形成的洪水,从产生的地点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汇集过程,称为汇流过程。也可以称为流域汇流。流域汇流分为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

福建省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手册一、基本公式:推理公式是无资料地区由暴雨推求洪水比较常用的方法,我省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洪水的计算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在流域面积200km 2以下采用)。

它是假定汇流时间内降雨强度是均匀,并将汇形面积曲线概化为矩形,导出如下计算公式:当τ≥c t 时,即全面汇流情况下,F R Q m ττ278.0= (1)当τ<c t 时,即部分汇流情况下,F R F tc R Q tctc tc m τ278.0278.0==……..(2) 式中:m Q 为地表净峰流量(m 3/s ),F 为流域面积(km 2),tc F 为成峰的产流面积(即与tc 相应的部份面积中最大的一块,km 2);τ为流域汇流历时(小时);tc 为地表产流历时(小时);τR 为汇流历时内的最大地表净雨量(毫米);tc R 为产流历时内的地表净雨量(毫米);0.278为换算系数。

二、设计暴雨的计算 1、查图法计算设计暴雨(1)查算设计流域各种历时的暴雨参数:根据设计流域所在地点,应用年最大各种历时的降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变差系数等值线图,按地理内插法读取流域中心点的暴雨参数值,如果流域内有两条以上等值线通过,可按面积加权法计算。

(2)计算设计频率的各种历时降雨量:根据上步查算的各种历时降雨量的变差系数Cv 值,从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K P 值表中(Cs/Cv=3.5)分别读取设计频率P 的K P 值,乘以相应的历时降雨量均值即得。

(3)计算各种历时的面雨量:根据设计流域的面积和降雨历时,查读暴雨点面关系表(附表1),得暴雨点面折算系数α,乘以相应的点雨量即得(流域面积在10km 2以下直接采用点雨量,不打折扣)。

(4)推求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把上面所求的设计降雨量代入24小时(或三天)的设计雨型表(附表3),即得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

(5)设计净雨的计算:24小时的设计雨量不扣损,直接用设计雨量过程作为设计净雨过程。

第八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条件和步骤及直接法推求设计暴雨

第八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条件和步骤及直接法推求设计暴雨

2、设计面暴雨过程的推求
典型暴雨选择原则:(各年面雨量过程中选取) (1)可能(代表性):雨量接近设计值 雨型出现几率大 (2)不利:雨量比较集中、主雨峰比较靠后 (3)为了简便,也可选择单站暴雨过程
放大方法:同频率控制放大法。
实例分析 某流域具有充分雨量资料,已求得百年一遇设计暴雨量,并
选择出典型暴雨过程,是推求其设计暴雨过程。
实例分析 已求得某流域百年一遇1d、3d、7d设计暴雨分别为108mm、182mm、
270mm。经对流域内各次大暴雨资料分析比较后,选定暴雨核心部分出 现较迟的1993年的一次大暴雨作为典型,其暴雨过程如表。按同频率控 制放大法推求设计暴雨过程。
时段(d) 雨量x(mm)
1
2
3
4
13.8 6.1 20.0 0.2
(1)第一种情况 如果流域中心附近有一个具有长期雨量资料的测站,那么可依据该站 点资料进行频率计算,求得各种历时的设计点雨量。
(2)第二种情况 如果流域上完全没有长系列雨量资料,则查各省水文手册等文献中刊 载的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得到流域中心处各种历时暴雨的统计参 数,进而求得各种历时的设计点雨量。
直接法推求设计暴雨 主讲 马细霞
一、概述
1、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条件 (1) 设计流域实测流量资料不足或缺乏时,有必要研究由暴雨资 料推求设计洪水的问题;(2) 人类活动破坏了洪水系列的一致性; (3) 多种方法,互相印证,合理选定; (4) 无资料地区小流域的 设计洪水,一般都是根据暴雨资料推求; (5) 可能最大降水/洪 水是用暴雨资料推求的。
2、设计面雨量的推求
思路:流域面积很小时,可近似将流域中心设计点雨量作为流域 设计面雨量;对于较大面积流域,需研究点雨量与面雨量之间 的关系(称暴雨点面关系),进而将设计点雨量转化为设计面 雨量。

工程水文学-第8章习题_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附答案

工程水文学-第8章习题_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附答案

第八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本章学习的内容和意义:在设计流域实测流量资料不足或缺乏时,或人类活动破坏了洪水系列的一致性,就有必要研究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问题。

另外,可能最大洪水和小流域设计洪水也常用暴雨资料推求。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基本假定是:暴雨与洪水同频率。

对于比较大的洪水,大体上可以认为某一频率的暴雨将形成同一频率的洪水,即假定暴雨与洪水同频率。

因此,推求设计暴雨就是推求与设计洪水同频率的暴雨,再按照降雨形成径流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由设计暴雨推求出设计洪水。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暴雨资料的选样;不同资料情况下设计暴雨的计算;推求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可能最大暴雨和可能最大洪水的推求;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

一、概 念 题(一)填空题1.设计暴雨的设计频率一般假定与相应的 具有相同的频率。

2.暴雨点面关系是 ,它用于由设计点雨量推求 。

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假定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频率 。

4.推求设计暴雨过程时,典型暴雨过程的放大计算一般采用 法。

5.判别暴雨资料是否为特大值时,一般的方法是 。

6.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一般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 、 。

7.暴雨资料的插补延展方法有 。

8.流域内测站分布均匀时,可采用 计算面雨量。

9.流域内侧站分布不均匀时,宜采用 计算面雨量。

10.一般情况下,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比用算术平均法合理些,但在 情况下,两种方法可获得相同的结果。

11.暴雨频率分析,我国一般采用 法确定其概率分布函数及统计参数。

12.暴雨点面关系有两种,其一是 ;其二 。

13.设计面雨量的时程分配通常选取 作为典型,经放大后求得。

14.对暴雨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包括 和 两大类。

15.用W m 折算法(m p a rW P ,)计算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P a 时,在湿润地区,当设计标准较高时,r 应取较 值;在干旱地区,当设计标准较低时,r 应取较 值。

第七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七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1).流域最大蓄水量WM——流域蓄水容量(植物截 留、填洼、包气带的蓄水容量)。
采用实测雨洪(久旱无雨后一次降雨量较大且全 流域产流)资料确定。
取若干次洪水,其前期十分干旱( Pa ≈0),降雨 量相当大,达到全流域蓄满产流,取次洪水损失的最 大值。
流域实际蓄水量在0~WM之间变化。湿润地区80~
注意: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其基本假定是 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是同频. 率的。但这一假定在很 5
三、 暴雨资料收集、审查与插补延长 1、资料的收集 来源 :主要为站网观测资料。
2. 暴雨资料的审查 日雨量资料、自记雨量资料、分段雨量资料。(订 正) 可靠性、代表性、一致性。 3、插补延长 基本同前。
(3)特大值重现期的确定 一般认为,当流域面积较小时,流域平均面雨量
的重现期与相应洪水重现期相近。
.
15
3、面雨量频率计算 适线法:经验频率(期望值公式)、线型(P-Ⅲ
型)。
Cv>0.6,Cs≈3.0Cv;Cv<0.45,Cs≈4.0Cv 一般地区Cs≈3.5Cv。
4、设计面暴雨量计算成果合理性检验 1. 比较统计参数,随面积增大而逐渐减小。 2. 直接法计算结果与间接法计算结果比较。 3. 与邻近地区的特大暴雨历时、面积、雨深资料比较。
.
23
暴雨日程分配(同频率法)
1
2
3
45
6
7
X1P
典型分配比
303mm 设计雨量(mm)
X3P-X1P
典型分配比
91mm 设计雨量(mm)
X7P-X3P
典型分配比
30%
91mm 设计雨量(mm)
27
100%
303
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暴雨资料充分时设计暴雨的推求
流域内及附近有足够多的雨量站、且观测 资料足够 长,足以计算长系列的流域平均雨量(称面雨量) 一. 设计面暴雨量的计算 流域暴雨资料收集与审查→[选样]→每年各历时的最大 面雨量系列→[频率计算]→各种历时面暴雨量的理论频率 曲线→[设计频率]→各种历时的设计面雨量
图9-3 某水文分区定点定面暴雨点面关系曲线
依据暴雨点面关系求设计面雨量:例如在图9-3所代 表的水文分区中的某流域,流域面积为500km2,流域 中心百年一遇1d暴雨为300mm,由图上查得点面系数 a=0.92,故该流域百年一遇1d面雨量为 P1%=0.92×300=276mm 三、设计暴雨过程的确定——典型暴雨过程同频率放 大法 典型暴雨可在有长期观测的单站中选取
§9-5 可能最大暴雨的估算(自学)
§9-6 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一、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 设计暴雨扣除相应的损失,即得设计净雨 (一)拟定设计流域的产流计算方案 有暴雨径流资料时,可采用降雨径流相关图法、初损后 损法等 缺乏暴雨径流资料时,可采用省水文手册等规定的方法 (二)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Pa,p(或前期流域蓄 水量W)
PTP = iTp T = S P T 1− n
(9-2)
当T=24h时,PTp=P24p,n=n2,代入上式,得
S P = P24 P × 24 n2 −1
点雨量
(9-4)
求得Sp后,即可按式(9-2)推求任一历时T的设计
三、设计面雨量计算 各省、区的水文手册中,均刊有不同历时暴雨的点面 关系图或点面关系表,可根据流域位置查取点面系数 a,将设计点雨量转换为设计面雨量 四、设计暴雨的时程分配 常采用分区概化时程分配雨型来推求。如表9-1便是 某省第二水文分区的概化时程分配雨型
(二)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Pa,p(或前期流域蓄 水量W) 1.Wm折算法 Pa,p=γWm
γ=0.5∼0.8,对于千年一遇以上的设计暴雨,为
安全计,还可取γ =1.0 2.同频率法: 按下式推求 Pa,p=(P+Pa)p - Pp (4-9)
式中 Pp——设计频率为p的设计暴雨量,mm; Pa,p——设计暴雨发生时的前期影响雨量,mm; (P+Pa)p——与设计暴雨同频率的(P+Pa)值,mm。 其中(P+Pa)p的计算方法是:对于某统计历时,在从实 测暴雨资料摘录年最大暴雨量P时,还同时计算P的前期影 响雨量Pa,并求出(P+Pa),于是有P和(P+Pa)两个系 列,通过频率计算,由前者求得设计暴雨量Pp,由后者求 得同频率的(P+Pa)p。
§9-4 暴雨资料缺乏时设计暴雨的推求
流域上完全没有长系列雨量资料: 1.由省水文手册等文献刊载的暴雨统计参数(各种历 时的年最大点雨量均值、CV)等值线图和CS/ CV分区 图查得流域中心处各种历时暴雨的统计参数→绘出各种 历时暴雨的理论频率曲线→由设计频率求得各种历时的 设计点雨量→2.通过暴雨公式转化为任一历时的设计点 雨量→3.通过该区的暴雨点面关系求得任一历时的设计 面雨量→4.按分区概化雨型或移用的暴雨典型同频率控 制放大,得设计暴雨过程
例如已求得某流域的Wm=120mm,百年一遇的3d设计 暴雨量P1%=400mm,百年一遇的(P+Pa)1%=480mm, 则设计的Pa,1%=480-400=80mm。若计算的Pa,p大于Wm 时,则取等于Wm。 3. 扩展设计暴雨过程法 (三)推求设计净雨过程 根据Pa,p和拟定的产流计算方案,便可用第八章介绍的 方法由设计暴雨过程推求设计净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产流计算方案外延的合理性
一、统计历时的设计点雨量计算 由设计流域中心点位置在各省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出那 里的某统计历时暴雨的均值、Cv 及Cs/Cv→该统计历 时的设计频率点雨量 二、用暴雨公式计算任一历时的设计点雨量 暴雨公式最常见的形式为
iTP =
Sp Tn
(4-37)
T ——暴雨历时;h;
iTP ——历时为 T、频率为 P 的最大平均降雨强度,
面暴雨量的插补延长 特大暴雨调查、移置及处理 成果合理性分析
二、设计暴雨时程分配
典型暴雨过程的选择;选择原则与选典型洪水类似 同频率控制放大法,按各时段设计雨量对典型放 大,得设计暴雨的时程分配。由于暴雨过程一般以 柱状图表示,所以不需修匀
§9-3 暴雨资料不足时设计暴雨的推求
暴雨资料不足指流域长期观测的雨量站不够多,无法 直接推求面雨量,此时则需采用间接方法来推求设计面 雨量: 先由流域中心附近的长期资料求出流域中心处的设计 点雨量→[暴雨点面关系]→转换为设计面雨量 一、设计点雨量计算 由流域中心附近的具有长期雨量资料的测站,依据该站 点的资料进行频率计算,求得设计流域各种历时的设计 点雨量 对计算成果作合理性检查
第九章
பைடு நூலகம்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9-1 概述
一.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途径
1. 实测流量资料不足 2. 人类活动措施影响太大、太复杂 3. 重要的设计洪水论证 4. 需要计算可能最大洪水 5. 雨量资料一般较多
二. 主要内容 设计暴雨(包括设计前期影响雨量)→[产流计 算]→设计净雨→[流域汇流计算)→设计洪水 1. 设计暴雨 设计暴雨指形成设计洪水的暴雨。实际表明,某 一设计频率的暴雨基本形成同频率的洪水,因此规 范规定:设计暴雨即是与设计洪水同频率的暴雨 设计暴雨量 设计暴雨量的时程分配 2. 设计净雨=设计暴雨- 损失,如降雨径流相关图法 3. 设计洪水:对设计净雨进行汇流计算,如单位线法
二、设计面暴雨量的推求
由点雨量与面雨量之间的关系(称暴雨点面关系)将设 计点雨量转化为设计面雨量 将一个水文分区中各流域的点面关系综合为如图9-3所 示的定点定面关系a∼T∼ F。图中a为流域中心雨量折算 为流域面雨量的系数,称点面系数,随所取的暴雨历时 T和流域面积F而变化,它等于历时T的流域面雨量与相 应的流域中心点雨量的比值。
mm/h,见图 9-4; SP ——T=1.0h 的最大平均降雨强度,与设计频率 p 有关;称雨力,mm/h; n ——暴雨衰减指数,T<1h 为 n0,1∼24h 为 n2 , 在水文手册中查取。
图9-4 某站设计暴雨过程线示意图
雨力Sp与设计频率p有关,可由流域中心的设计24h雨 量P24推求:
(四)由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 1. 拟定地面汇流计算方案,如单位线法,综合单位线法 2. 按拟定的地面汇流计算方案,将地面净雨转化为地面 径流过程 3. 选定地下汇流计算方案,确定设计洪水的地下径流过 程 4. 将地面、地下径流叠加,即得设计洪水过程 例9-4,p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