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中风

中风又称卒中,临床以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不语或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证,并具有发病急剧、变化快,善行数变的风邪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西医的脑血管疾病,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卒中,均可参考本病进行辩证施治。

【病因病机】发病是在人体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多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肥甘厚味及烟酒等诱发,以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溢脑脉之外。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阴虚为本,风、火、痰为标。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涩謇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为主症。

(2)常伴有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如素有头痛、眩晕、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语言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甚至昏厥。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5)结合颅脑CT,磁共振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 鉴别要点

(1)痫病:神昏多为短暂,移时自行苏醒,醒如常人,多伴有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四肢僵直,两手握拳,双目上视,小便失禁,一般无半身不遂,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等症。

(2)痉证:神昏时间歇短暂,常伴有四肢厥,一般移时苏醒,醒后一般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中风特有的症状。

(3)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后可出现神昏,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中风见症。

(4)痿病:多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为多见,起病时无神昏。

(5)口僻:以口眼喎斜,目不能闭,口角流涎为主症,但无肢体偏瘫,半身麻木,神昏等症状。

【辩证论治】

1.辩证要点

(1)辨病期:发病4周以内为急性期;发病4周以上至半年内为恢复期;发病半年以上为后遗症期。

(2)辨轻重:偏身麻木或一侧手足麻木,或一侧肢体力弱,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者为中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而无神志昏蒙者为中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者为中腑;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为中脏,临床上多按有无神志昏蒙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证候,中经络者病轻,中脏腑者病重。

(3)辨闭脱:凡证见神昏或恍惚,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拘紧为闭证;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舌质红绛,脉弦滑数为阳闭;兼见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舌质淡黯,脉滑缓为阴闭。神志昏愦,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遗尿,脉虚弱无力或脉微欲绝属脱证。

(4)辨病性:中风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以内风、痰浊、瘀血、邪热为标。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两虚,阳气衰微。

2. 治疗原则中风急性期标实证候突出,急则治其标,治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息风、清热化痰、化痰通腑、化痰通络、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法,恢复期多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为

主,常用育阴息风、益气活血等法。

3. 应急措施中脏腑属痰热内闭清窍者,用清开灵注射液40~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中脏腑属痰湿蒙清窍者,以苏合香丸1~8h 1次。中脏腑属元气败脱,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闭证可刺人中或十宣穴放血,脱证可炙关元、气海、神阙穴,20min。

4. 分证论治

(1)中经络

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或口眼喎斜,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泻火,通络息风。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脉滴注,1~2/d,10~14天为1个疗程。

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10g,钩藤30g,菊花10g,夏枯草30g,赤芍10g,生石决明30g,黄芩10g,杜仲10g,桑寄生30g,栀子10g,珍珠母30g,牡丹皮15g,怀牛膝10g。

②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方药: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1~2/d。

方用:化痰通络饮。药用天麻10g,法半夏10g,生白术10g,茯芩15g,天竺黄10g,胆南星6g,丹参30g,香附子15g,酒大黄5g。

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

腹胀便干便秘,甚至几日不解,头晕目眩,咳痰或痰多;舌质黯红或暗淡,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脉点滴,1~2/d。

方用:星蒌承气汤加减。药用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瓜蒌30g,胆南星10g,丹参30g,天竺黄10g。

④气虚血瘀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舌苔薄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可选用血栓脉宁胶囊,每次4粒,3/d;复方丹参注射液10~40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14天为1个疗程;云南灯盏注射液6~12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脉络宁注射液10~20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14天为1个疗程。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炙黄芪30~60g,当归10g,红花10g,川芎5g,桃仁10g,赤芍10g,地龙10g。

⑤阴虚风动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胞弦或细弦数。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用牛膝10g,生赫石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龟甲10g,白芍20g,玄参15g,天冬10g,菊花15g,天麻10g,钩藤30g,甘草6g。

(2)中脏腑

①风火上扰清窍

主证:神识恍惚迷蒙,半身不遂,平时多有眩晕,麻木之症,

肢体强痉拘急,颜面潮红,便干便秘,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滑大数。

治法:清热息风,开窍醒神。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脉滴注,1~2/d。

方用:羚羊角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1g(分冲),龟甲10g,生地黄30g,牡丹皮10g,白芍20g,蝉蜕6g,菊花10g,夏枯草10g,石决明30g,薄荷10g,川牛膝10g。

②痰湿蒙塞清窍

主证: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黯,淡涎雍盛,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苏合香丸灌服或鼻饲,每次1~2丸,3~4/d。

方用:涤痰汤加减。药用石菖蒲10g,制半夏10g,陈皮6g,茯芩20g,远志10g,枳实10g,胆南星6g竹茹10g,甘草6g。

③痰热内闭清窍

主证: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起病急躁,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温和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3/d。安宫牛黄丸1~2丸,6~8h灌服或鼻饲1次。

方用:羚羊钩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1g(分冲),钩藤10g,半夏10g,夏枯草10g,竹茹10g,天竺黄10g,石菖蒲10g,牡丹皮10g,远志10g,珍珠母0.6g(分冲)。

④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主证:突然神昏勤昏愦,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卷囊缩,目合口开,气息低微;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缓或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急用丹参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注射,15min1次,一、直至厥脱恢复。

方以参附汤加减。药用人参10g,附子10g,生甘草10g,五味子10g。

5. 针炙疗法

(1)体针取穴:常针对主症和辨证分型采取主症取宋与辩证取穴结合的原则选穴。

①主症取穴:半身不遂,偏身麻者,组方可分有两组,一组穴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等,另一组穴为肩髃,肩贞、阳池、后溪、凤市、手三里、白环俞、委中、解溪等;口眼歪斜者取下关、地仓、颊车、合谷;语言不利者取哑门、廉泉、通里、翳风等穴。

②辩证选穴:风痰火亢者取穴百合、风池、合谷、太冲、三阴交、四神聪(用三棱针点刺出血),风痰瘀阻者取穴百会、风池、中脘、足三里,丰隆、血海,痰热腑实者取穴曲池、合谷、中脘、大横、支沟、气虚血瘀者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脾俞、膈俞,阴虚风动者取穴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心俞、肾俞、照海、太溪、涌泉,风火上扰者取穴劳宫、涌泉,痰湿蒙神者取穴人中、承浆、劳宫、涌泉、中脘、气海、足三里、丰隆,痰热蒙神者取穴风府、气海、足三里、丰隆、公孙。

③急症取穴:闭证取穴百会、四神聪放血,或手足十二井穴放血,及人中、合谷、太冲,脱证取穴神阙(炙),关元(炙)、百合、素髎、内关、足三里。

(2)刺炙法:一般在初期可单刺患侧,多用泻法,恢复期、后遗症期因病期较久,故针刺当用补法,同时健侧、患侧或分组交替针刺,或双侧同刺,在取得针感后,多采用捻转补泻,留针15~20min,每5min捻转运针1次,加强针感。急性期可1/d,恢复期、后遗症期每隔日1次为宜。12次为1个疗程。

6. 推拿疗法头面颈项部: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顶端,以指按印堂,然后开天门,分阴阳起手:指按揉、大鱼际揉、小鱼际前额,分推前额:捏拿眉毛的攒竹、鱼际、丝竹空及上眼睑,分抹上眼睑;一指禅推或按揉眼眶7穴,再从迎香起,经巨髎、颧髎、下关、上关至耳前穴;分推眼眶至太阳穴,再指两揉一按加指振太阳穴;从承浆、地仓、人中、迎香分别推抹至颊车及耳前3穴;指按压、扫散、五指拿顶、指叩击头部五经(督脉、膀胱经和胆经);按揉风池、捏拿颈肌,可双手交替操作,按揉大杼、肩井。

上肢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在体侧,上肢自然下垂,掌心朝下,以掌按揉肩及上肢起手;三角肌部分用掌指关节或掌背,上肢外侧用小鱼际;一指禅推或指按揉上肢穴位,如肩髃、臂需、天府、侠白、手五里、肘部6穴、手三里、孔最、支沟、间使、内关、外关、腕部6穴、合谷、内劳宫;捏拿、拉推、击拍上肢外侧、搓抖上肢;患肢上举,轻轻按揉上肢内侧;按压极泉1min,然后放开,使上肢有一股暖流向手指端上涌;用小鱼际上肢,按揉上肢穴位从极泉,经少海、到大陵、内劳宫;捏拿、拉推、击拍上肢内侧、搓抖上肢;然后,患者上肢上举,弹拨手阴经、阳经、搓抖上肢;按揉阳池,然后分推至阳溪、阳谷;按揉、捻搓、摇扳牵手指,指击八邪穴,合掌击掌根;推擦抓握手指,上推至内关穴,然后突然放松,让患者有一股热流往手指端上涌。

腰背及下肢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其旁,以掌按揉腰背部起手;法施于肩背及腰骶部,反复操作,力量要深透;用量要深透;用拇指、掌进行按揉、推挤、弹拨等手法,反复操作于肩胛骨周围,重点是肩胛冈上的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秉风、巨骨、天髎等穴;要腰背部用拇指和掌根进行按揉、推挤、弹拨、捏拿等手法;在整个腰背部进行击拍、推擦等方法;改患者为健侧卧位,患肢屈髋屈膝位,在患膝下垫一软枕,在臂部及下肢大

腿外侧、前侧、后侧,下肢小腿外侧进行掌背滚法,反复操作;在下肢用按揉、推挤、弹拨、捏拿、击拍、摇扳等手法,反复操作;在腰部进行后伸摇扳或侧卧位进行斜扳法结束。

7. 外治法

(1)九藤饮加减:鸡血藤15g,络石10g,海风藤10g,石南藤10g,三棱10g,莪术10g,防已10g,透骨草15g,桑枝30g,草红花10g。煎汤外洗患肢,1~2/d。

(2)元通络液:川乌10g,当归10g,川芎10g,桑枝30g,用水浸30min,煎煮40min,将患者浸泡溶液中外洗,1~2/d。

(3)手足挛缩外洗方:槐枝、柳枝、褚枝、白艾各50g,水煎,浸泡手足至腕踝以上,每次10~20min,10/d。并应避风寒。

【预防与康复】

1. 预防首先是调养情志;其次是坚持锻炼和运动,以增强体质;三是控制饮食,避免长期膏梁厚味过重,低盐低脂饮食,控制食量,忌烟酒。四是劳逸结合。劳逸适度,起居有常。最后是顺应四时规律,季节气候因素,慎避风寒,调畅情志,对有中风先兆患者应及时辩证加以防治,避免发生中风。

2. 康复

(1)肢体训练:急性期即应把患者的肢体置于功能位,并定期翻身,做被动运动。

(2)语言训练:鼓励患者讲话,按照语言发育的顺序依次练习。

(3)唇角流涎者:坚持鼓腮、示齿等动作,并自我或由他人按摩.

中风

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突然出现口角?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为特征的病症。因病起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中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相似。故古代医学家以此取类比象,称为中风,又因其发病突然,也称为卒中。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是本病的病机特点,与心肝肾三脏关系密切。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有外邪侵袭而引发者称为外风,有称真中风或真中;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内风,又称类中风或类中。本病与《伤寒论》中所论述的由风邪袭表所致的中风名同而实异。 西医学中的脑血管疾病等出现中风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1、正气不足,风邪入中; 2、劳倦内伤,阴阳失调; 3、饮食不节,痰湿阻络; 4、五志过极,气血逆乱。 【辩证论治】 中风是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在本属肝肾阴虚,气血衰少,阴阳偏盛;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雍盛,气逆血瘀血。临床上,根据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将中风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情较轻,病位较浅,一般无神志的改变,仅见口角?斜,言语不利,或有半身不遂;中脏腑者,病情较重,病位较深,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喎僻不遂,并且常有发病先兆及后遗症状出现。 临症时,中风须与厥病、痫病鉴别。中风以口眼?斜、半身不遂,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要临床表现,昏仆时间长,常有口舌?斜、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状,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厥病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为特征,昏仆时间短,但病情严重者则一厥不复,恢复后无后遗症状出现,可见任何年龄人群。痫病则以猝然昏倒号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目睛上视为主要临床表现,昏仆时间较短,不发作时入常人,无后遗症出现,可见于任何年龄的人群。 (一)中经络 1、脉络空虚,风邪入中 【证候】突然口眼?斜,肌肤麻木不仁,可有言语失利,口角流涎,甚则出现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弦或弦细。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阻滞经脉,气血痹阻,运行不畅,肢体经脉肌肤失养,故口眼?斜,口角流涎,肌肤麻木不仁,甚则半身不遂,言语失利; 风邪外袭,营卫不和,故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弦为外邪入中之证;若脉见弦细则为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祛风通络,活血和营。 【方药】大秦艽汤 【针灸治疗】可选取地仓、颊车、四白、攒竹、迎香、牵正、合谷穴,有半身不遂者加足手三阳经穴,初病宜用泄法,久病宜用补法。 2、肝肾阴虚,风痰上扰 【证候】突然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语失利,则风阳上扰,故见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失眠多梦;肝风夹痰走窜经络,故出现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舌质红,脉弦滑数为阴虚阳亢、痰热内蕴之征。 【治法】滋阴息风,化痰通络。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 细目一:概述 一、中风的概念及源流 1.中风的概念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2.中风的源流 《内经》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在病名方面,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 对中风的病因和治法的认识,大体可触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千金方》小续命汤和《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脱二证。至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阐明了“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并提出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

用。 二、古代医家对外风、内风、真中、类中和非风的认识 唐宋以前,中风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三、中风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类似,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中风的常见病因 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外因:外感风邪。 二、中风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中风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伴神志障碍;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

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 什么是中风? 中风病,是以猝发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舌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突发口舌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见症多端,与自然界善行数变的风邪特征相似,故名“中风”。多属气血逆乱,内脏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内风”。与中风病记载类似的病证,最早见于《内经》,其中,把有半身不遂表现者称为“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把中风突发昏迷称为“大厥”、“薄厥”、“击仆”。东汉张仲景首提“中风”之名,但其含义却有邪在经、在络、在腑、在脏的不同。单以口眼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称为中风,又叫“口僻”,实属另一类疾病。历代文献中还有“真中风”、“类中风”、“卒中”、“风痱”、“风痹”等病名,其内涵与中风病有相同者,也有相异的。为规范中医病名,现今大多数专家趋向于统称“中风病”,不包括伤寒论桂 枝汤证之“中风”和属于西医面神经麻痹的“口僻”。西医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等均按中风病论治。 由于此病发病率、病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病因繁多,病机复杂,辨证类型多,治疗时间长,疗效慢,后遗症多,康复较为困难,在古代即被列为风、痨、鼓、膈四大内科病证之首,故属于疑难病。 西医学认为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急性非外伤性局部脑供血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分为缺血性(脑血栓形成,约占50%;脑栓塞,约占7%)和出血性(脑出血,约占28%;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15%)两大类,与中医的中风病临床特征极为相似。故中西医可互相联系和参考。但西医学之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癔病性瘫痪等疾病,虽也有突发瘫痪或口舌斜等症状,但没有半身不遂之主症,故不属于中风病范畴。

中医中风名词解释

中医中风名词解释 中医中风名词解释 中风(Stroke):中风指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受损,从而使脑部功能受到一定程度损伤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重大的脑血管疾病,是脑卒中的一种。 中风发病原因: 1、血栓:血液中凝结细胞扩散,形成血栓,阻塞大血管,改变血液张力,破坏血管壁结构,导致血管破裂或部分闭塞,使血流不能流入腔室,引起缺血性脑病; 2、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结构变性,血管内膜粥样硬化,由于血管内膜结构破坏,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无法流入,引起局灶性缺血; 3、脑出血:血管壁结构受到破坏,血管张力改变,血管破裂,血流突然向周围器官溢流,引起出血性脑病; 4、内膜张力降低:血管内膜张力降低,血管壁结构无法维持,血管闭塞,血液无法流入,引起缺血性脑病; 5、脑血管感染:病毒、细菌等引起的脑血管感染可以通过破坏血管壁结构,改变血液张力,引起血管破裂或闭塞,从而导致脑缺血性脑病。 中医辨治中风: 1、针灸:针灸是中医用于辨治病症,调节机体内元气,改善机体循环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中风的针点主要有太阳膈、神经元阳、肝俞等。

2、中药:中医在治疗中风时,可以用复方中药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代谢,减轻血液粘稠度,抑制血栓发生,缓解血管痉挛,防止脑细胞性氧化损伤,改善血管活性,减少肠道潴留,调节心血管功能,促进神经元新陈代谢,恢复脑神经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患者中风的症状。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中风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抗血栓药物、抗氧化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神经保护剂等。 4、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治疗中风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针对中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等,比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增加膳食纤维,增加有钙的食物和维生素等。 中医辨证和治疗中风的目的是通过针灸、中药和药物治疗,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营养,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流动,促进脑部组织恢复,减轻症状,恢复患者正常的身体功能。

中医对中风的分类

中医对中风的分类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根据中医的分类方法,中风可以分为两大类:中风痰证和中风血证。 一、中风痰证 中风痰证是指中风发病时,病人体内有痰湿聚积,阻滞了气血运行,导致脑血管供血不畅,出现脑功能障碍的一种证候类型。中风痰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面色青紫,舌苔厚腻,脉象滑数等。中医治疗中风痰证的方法主要是祛痰化痰、通络活血。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小陷胆汤、清痰散、半夏泻心汤等。此外,中风痰证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尽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和辛辣食物,多食用一些具有祛痰作用的食物,如莲藕、山药、海带等。 二、中风血证 中风血证是指中风发病时,病人体内有血瘀阻滞,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出现脑功能障碍的一种证候类型。中风血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面色暗红,舌质紫暗,脉象沉细等。中医治疗中风血证的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通络开窍。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大活络丸、通窍活血汤等。此外,中风血证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中风根据中医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中风痰证和中风血证两大类。中风痰证主要是痰湿阻滞,需祛痰化痰、通络活血治疗;中风血证主

要是血瘀阻滞,需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治疗。中医治疗中风注重整体调理,综合运用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汤剂等多种手段,以达到祛病救人的目的。同时,中风患者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康复。对于中风的预防和康复,中医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可盲目使用中药或其他疗法,以免延误病情。

中风病人的健康宣教指导

中风病人的健康宣教指导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综合症状。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为了更好地帮助中风病人恢复健康,以下是一些关于中风病人的健康宣教指导。 1. 加强身体锻炼:中风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适当的身体锻炼,可以选择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引发新的中风。 2. 饮食调理:中风病人应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食物的比例,减少盐和糖的摄入。同时,应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咸菜、含糖饮料等。 3. 定期服药:中风病人需要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抗凝药物、抗栓药物等。同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如出现不适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 4. 控制血压和血糖:中风病人常伴有高血压和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需要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服药,保持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5. 定期复诊和检查:中风病人需要定期复诊和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复诊时要带上病历和检查结果,听从医生的建议,做好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 6. 心理疏导和支持:中风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康复,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助治疗。 7. 注意安全防范:中风病人因脑功能障碍,容易发生跌倒、烫伤、溺水等意外事故。家人应保持环境整洁、避免杂物堆放,给予病人适当的帮助和看护,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8. 戒烟限酒:中风病人应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酒精对身体的损害。吸烟和饮酒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中风病人的康复不利。 9. 规律作息:中风病人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0. 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中风病人应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按照康复师的指导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促进肌肉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中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疾病,中风病人及其家人需要加强对疾病的了解和管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方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以上的健康宣教指导,希望能对

中风(脑梗死)

中风(脑梗死) 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卒中”等病证范围。 【病因病机】本病之本为内脏虚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阳失调;其标为痰浊瘀血,壅滞内停,阻塞脑络。故属本虚标实之证。脏腑亏损,痰浊阻络,气虚血瘀是高黏血症的病因,而血高黏滞性又是脑梗死的病理基础。由于年老体衰,阴阳失调,肾元亏损,虚风内动,痰浊壅阻脑窍,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血菀于上,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运化失健,聚湿生痰,郁而化热,痰热上逆,蒙蔽脑窍而发病。 病证轻者在经在络,症见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头晕耳鸣,口眼喁斜,语言不利,甚则半身不遂;病证重者入脏入腑,症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闭证),或目合口开,鼻鼾声微,手撒遗尿(脱证),其清醒后则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等。 【辨证用药】本病的病理改变是瘀,所以活血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治疗原则。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有抗血小板凝集、溶化血栓、改善血流变学等作用,而脑梗死患者的血液多是浓黏凝集的状态,应用此类药物能使这些病理改变得以消除或改善,从而达到 治疗目的。 1.中经中络治以祛风通络,养血和营,平肝化痰。方用大秦艽汤加减。 处方:秦艽、甘草、川芎、当归、芍药、羌活、独活、防风、黄芩、白芷、生地黄、熟地黄、自术、茯苓、细辛、石膏、天麻、钩藤、牛膝。 方中秦艽祛风通经活络;川l芎活血通络;当归、芍药、熟地黄养血行血,有“血行风自灭”之用;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解表祛风散邪;黄芩、石膏、生地黄凉血清热;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助生化之源;天麻、钩藤、牛膝降逆息风。诸药共奏清热祛风、养血活血之效。 2.中腑中脏

(1)闭证:治以开窍,平肝潜阳,息风豁痰。方用至宝丹辛凉开窍,再用羚羊钩藤汤加减。 处方:羚羊角(代)、龟甲、生地黄、牡丹皮、白芍、柴胡、薄荷、蝉蜕、菊花、夏枯草、石决明。 方中羚羊角(代)清肝泻火,解痉息风;龟甲滋阴潜阳;生地黄、白芍养阴增液,柔肝舒筋;柴胡疏肝解郁;薄荷、蝉蜕清热散风;菊花清热舒风;牡丹皮凉血散瘀;夏枯草泻肝解郁;石决明平肝息风。全方共收平肝息风、凉血散瘀之功。 (2)脱证:宜益气回阳。急用参附汤或地黄饮子。 处方:人参、附子;或熟地黄、麦冬、五味子、山茱萸、肉桂、附子、巴戟天、肉苁蓉、石菖蒲、远志、茯苓、石斛。 参附汤中人参大补元气以固脱,附子回阳救逆,共收补气固脱,回阳救逆之功。地黄饮子中熟地黄、五味子、山茱萸补真阴,壮肾水;麦冬、石斛滋养阴液;肉桂、附子、巴戟天、肉苁蓉补阳,引火归原;石菖蒲、远志豁痰开窍;茯苓健脾渗湿。全方共收壮水制火之功。 (3)后遗症:治以益气养血,祛瘀通络,祛风除痰,宣窍。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当归尾、川芎、黄芪、桃仁、地龙、赤芍、红花。 方中当归尾祛瘀而不伤血;川芎、桃仁、赤芍、红花活血化瘀;黄芪大补脾胃元气,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地龙通经活络。全方共收益气养血、祛瘀通络之功。 【典型医案】 例一 马某,男,50岁。主诉:右侧半身不遂8个月。 病始于8个月前,突然右半身肢体瘫痪不遂,经对症治疗好转,但右侧肢体活动受限,手不能拿物,足不能走路,行动困难。 症见右侧肢体瘫痪,活动受限,手不能拿物,足不能走路,行动困难。舌苔白腻,脉滑。心电图正常,x线胸片示两肺正常。诊断:脑血栓形成。证属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入,脉络闭塞,气血受阻,而成中风证。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和营。方用大秦艽物加减。

中风的中医治疗

中风的中医治疗 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对人的健 康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俗称“脑 卒中”,多为由气血不畅、脑脉痹阻、脑出血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 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属中风的 论治范畴。“风性善行而数变”,其变化多端而速疾,轻症神志尚清,口眼歪斜,舌强语涩,半身不遂,多愁易怒。重者则见突然昏仆,神志不清,半身瘫痪,口 歪流涎,舌强失语,并有生命危险。中风有哪些临床症状?中医怎样防治?都是 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就中风的中医认识展开讨论,希望能为相关病症 的有效防治提出建设性的参考。 一、引发中风的原因有哪些? 中风的常见病因包括内因及外因,内因为:内伤积劳,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外因则为外感风邪。当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则发生中风。 1、情志所伤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虚火内燔,阴精暗耗,致阴阳 失调,发为本病。 2、饮食不节因喜食肥甘厚味、辛辣香燥之物,饮酒过量,脾失健运, 聚湿积痰,痰浊化痰,肝风起,痰上扰,可致发病,尤其是酗酒。因此,有高血压、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要戒烟限酒,少吃高肉类和动物油类食物。 3、劳累过度长期劳累,也会导致中风。阳气者,烦劳则张,这句话的意 思是,人体的阳气如果被过度的影响,就会变得躁动不安。因操劳过度,致身体 和精神不能得到滋养,而致耗气伤阴,阳亢风动。而且,纵欲伤精,也是因为水虚,火盛于上,所以才会导致中风。

4、内伤积损身体素虚,或积劳成疾,阴虚血亏,阳盛火旺、风火易炽,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等原因,往往会导致阴虚阳盛,气血上涌,上扰 清窍,而引发此症。 5、气虚邪中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痹阻,可影响血 液循环。其次,初春的天气突然变得温暖起来,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 风阳暗动,也可导致中风发生。可见,中风的成因与天气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 寒冷交替的季节。 二、中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它包括血管腔闭 塞或狭窄、血管破裂、血管畸形、血管损伤或通透性发生改变等各种脑血管病变 引发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功能障碍。脑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我国脑 卒中发病率约30%,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病因,也是成人首要的致残疾病,约2/3幸存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头疼:头疼是一种很明显的征兆,大约80%-90%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头疼症状。其特征为,一开始的疼痛在病变的一侧,而在颅内压力升高或血液进入蛛网 膜下时,会引起整个头部的疼痛。急性脑梗死伴有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下,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的症状比较轻,但大面积脑梗塞合并颅内压增高时,也会出 现头痛。 1、呕吐:脑溢血时,患者的血压升高,出现呕吐、头痛等症状,如果患者 出现了棕色的胃内容物,患者有上消化适应激性出血,是病情加重的征兆。 2、意识障碍:脑溢血的病人60%到80%有意识障碍。除了极少数有轻微脑出 血的病人,均出现意识障碍。 3、偏瘫:偏瘫是一种中风的常见表现,包括一侧上下肢、同侧舌和脸部肌 肉的运动障碍,不管大脑半球哪一方有病变,都会引起对侧偏瘫,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不完全瘫痪和完全瘫痪。不完全瘫痪,也就是指轻度瘫痪。完全瘫痪,

中风(脑卒中)

中风(脑血管意外) 2020-08中风又名卒中,系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语或言语蹇涩为主症的病症。“中”为打击之意,又为矢石之中。“风”善行而数变,又如暴风疾至。古人将此类症状与所观察自然现象联系起来,用比喻的方法为疾病命名,中风就此得名。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短暂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梗塞、腔隙性高梗塞、脑梗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一、疾病名称 1、中医:中风 2、西医:脑血管意外 二、临床症状及体征 中风后遗症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 (1)、心肾阳虚型表现为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謇,肢体不遂,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血压偏低,舌红干或胖嫩,苔白,脉沉细。 (2)、肝阳上亢型表现有高血压病史,常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中风偏瘫后血压持续升高,上述症状不减,且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 (3)、气虚血瘀型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神疲乏力,面白少华,头晕心悸,血压偏高或不高,舌质淡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细。 三、临证施护 1、中经络 (1)、临床证候:中经络者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身麻木,言语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 (2)、施护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①.保持居室安静,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噪音、暴怒、抑郁,保持情 绪稳定。 ②.入睡困难者,辗转反侧,烦躁不安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或睡前 按摩涌泉穴100次。 ③.饮食宜清淡甘寒为主,如绿豆、黄瓜、梨等,忌大蒜、葱等辛香 走窜之品。 2).风痰瘀血,阻痹脉络证 ①.眩晕重者,应卧床休息,防止摔倒。 ②.3天以内密切观察病情的转化。若舌质不红,无眩晕头痛、病情

治疗中风的秘诀

中风 中风是最早的命名,是因为中风病人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变化迅速,和自然界中风所具有的风速快,风向多变的特性相似,现代医学认为,中风是一组由于缺血或出血引起脑组织局部的,急性的,短暂或持久的损害所导致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偏瘫,口角斜,言语不利。 中风是怎样分类的? 中风通常分为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两大类,出血性中风在中风病人中约占40%,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压,使已经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的微动脉瘤,当多种原因引起血压突然升高时,则导致微动脉瘤破裂而出血。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蛛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中风在中风病人中约占60%,是由于脑动脉本身病变所形成的血凝块堵塞,或由于其他部位形成的栓子进入血液,随血流栓塞脑血管所引起。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无症状性脑梗死等病。 临床医师通常还将中风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急性期:一般指中风从发病起至半个月以内这一段时间 恢复期:指中风从发病期半个月到半年这段时间内, 后遗症期:指中风发病半年以后,我国北方和东部地区的中风发病率较高,从每一局部地区看,城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并且中风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代,其中85%的病人年龄在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大,中风的发病率是直线上升。 中风是怎样发生的? 中风的发生与血管因素,血液因素与血流因素有关。 (1)血管因素是中风发病的基础,最常见的是动脉硬化。正常情况下,脑动脉管壁光滑,柔软,而且富有弹性。一旦形成动脉硬化,则出现动脉管腔狭窄和血管壁的内膜粗糙,既易于发生阻塞,导致脑组织的缺血,梗死。又可使动脉失去弹性,在血流的冲击下,血管壁变薄,形成囊性或棱形扩张,即所谓“微动脉瘤”此时一旦血压骤然升高,这些部位易于破裂,从而导致脑出血。 (2)血液因素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是血浆中所含有的水及血浆蛋白质血清等液体成分发生改变,当血液中有形成分增多,纤维蛋白质增多,血脂增多,水减少时,则血液粘滞度增高,在流经以动脉硬化为基础的血管时极易出现阻塞,导致缺血性中风。 (3)血清因素即血流动力学。正常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需要心脏的搏动和一定的血压来维持,如果心脏搏出量减少或血压过低,则脑血流减少,易于出现脑组织的缺血,梗死,如果在心脏搏出量正常的基础上出现血压骤然升高,则可导致已形成微动脉瘤的硬化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性中风。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发生中风? 中风病人中有85%发生就50岁以上,老年人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几乎是100%,只有发生早晚的不同与轻度程度的差异而已,并且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病人,动脉硬化的程度也越严重。其次与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有关。糖尿病病人易于导致血液粘滞增高,这些都是中风发生的重要因素。

中风的预防

中风的预防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浮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以及治疗费用高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我国的中风发病率将继续上升。中风发病前往往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发病,重者偏瘫或者死亡,幸存者约75%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而且有1/4 以上的中风病人在发病后1~5 年内会再次发生中风,因此,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老年人是中风的高发人群,男性的发病风险略高于女性。统计资料显示,64% 病例发生在55~75 岁年龄段,其中55~65 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为34.6% , 45 岁以下发病的比例占4.4%。近年来的监测资料显示,中风的发病有年轻化的 趋势。因此,55 岁以上人群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但40 岁以上的人群,也应加强预防。 一、中风的危(wei)险因素归纳为如下3 类: 第一类:无法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或者民族、家族遗传史。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风发病的可能性会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发生中风,家庭成员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也增加。 第二类:可以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和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等,其中高血压被认为是中风的首要危(wei)险因素。 上述因素可以使中风发病的可能性增加,但经过控制或者合理治疗后,发病的可能性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第三类:有望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少、高脂饮食、酗酒、血液高凝状态等。这些因素经过控制或者治疗后有希翼使中风发病的可能性下降,但目前的研究还缺乏确凿的证据。 具有上述一个或者数个危(wei)险因素的人群通称为易患中风人群。他们是中风的 高危人群。 绝大部份中风是在脑血管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肥胖、颈动脉狭窄、吸烟和家族遗传等中风易患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导致脑血管的动脉硬化。其中病变较轻、发展速度较慢者,不会浮现明显的脑供血不足,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也较小;病变较重者,会浮现脑血管明显狭窄或者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时,会在脑动脉内形成血栓,造成脑梗死 (缺血性中风) ;或者脑动脉破裂,造成脑出血 (出血性中风) 。此外,还可因脑血管先天性动脉瘤或者畸形造成血管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因心脏或者动脉内血栓脱落而造成脑栓塞。

脑中风百科

脑中风百科 脑中风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强对全民普及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会真正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1、头痛:无论是脑出血或脑梗死,头痛非常常见,亦是一个重要的脑中风症状和信号。

2、呕吐:一般是伴随头痛一起出现的,也非常常见,其特点是多为喷射状呕吐。如遇有呕吐咖啡色(酱油样或棕黑色)液体,表示病情非常为重。 3、眩晕:眩晕还多伴有呕吐或耳鸣,是脑中风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 4、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 5、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现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从口角流出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6、突发的视感障碍:表现为看不见左或右的物体或视觉缺损,也可以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前发黑或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 7、突发的言语不清和吞咽呛咳症状:表现为病人说话不清,吐词困难,喝水或吞咽时呛咳。 8、意识障碍:变现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应、打呼噜,严重的可出现深度昏迷。 注意事项 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紧急联系神经科医生。 2、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若必须移动时千万要小心。 3、手脚麻痹、语言障碍、视力障碍等是脑中风的先兆,要尽早发现、治疗。 检查有否麻痹等症状 ①鼻子一侧出现皱纹,左右鼻唇沟不对称。 ②嘴的一侧下斜,脸部不对称。 ③口水下滴。 ④出现打鼾。 ⑤脸色发红(或发青)。 ⑥眼睛充血。

中风基本知识

中风的基本知识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发病原因 一、动脉的损害:凡是引起脑动脉病变的因素,都可成为中风的病因: 1)高血压(血压食品),动脉硬化性血栓栓塞。 2)颅内小血管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3)全身动脉炎性病变影响脑动脉: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病);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Buerger病);结节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horton 综合症);系统红斑狼疮。 4)感染性动脉炎:钩端螺旋体性;梅毒螺旋体性;真菌、念珠菌或继发于化脓性脑炎。 5)动脉夹层病变:外伤性夹层动脉瘤;马凡综合症;假黄色瘤夹层组织病等。 6)先天性脑血管病变:烟雾病(moyamoya);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动脉瘤; 7)外伤性脑血管病变 二、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浓缩。 三、血液动力学异常:低血压,放射病。 四、血液成分异常:各种栓子(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附壁血栓脱落,减压病,长骨骨折脂肪血栓,气栓子);红细胞异常(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异常(血小板积聚度增高,血小板增多症);白细胞异常(白血病);凝血因子异常(DIC,高凝状态)。 五、一些继发因素:肿瘤(癌栓子,肿瘤坏死或侵袭动脉出血) 中风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原因,中风是后果,血压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高血压会使血管的张力增高,也就是将血管“紧绷”,时间长了,血管壁的弹力纤维就会断裂,引起血管壁的损伤,使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容易渗透到血管壁内膜中,这些都会使脑动脉失去弹性,动脉内膜受到损伤,形成动脉硬化、动脉变硬、变脆、管腔变窄。而脑动脉的外膜和中层本身就比身体其他部位动脉的外膜和中层要薄。在脑动脉发生病变的基础上,当病人的血压突然升高,就很容易引起中风。 2)糖尿病(糖尿病食品) ,糖尿病属于中风疾病的易患因素之一。据国内资料统计,约有20%的脑血管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5倍,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中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胰岛素不足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使葡萄糖的贮存量减少,大量脂肪被分解成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尤以胆固醇增加更为显著,以致造成高脂血症,加速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微血管病变和大动脉硬化两种病变。 3)肥胖体态,临床观察发现,肥胖者与一般人比较,发生中风的机会要高40%。为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