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第八册教案设计
【完整打印版】人美版美术教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人美版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第八册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19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本册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
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
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
同时,每课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本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二、学生情况分析:1、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形成,绘画水平处于半抽象半具象的阶段,学生绘画能力相差比较大。
2、学生观察力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情感。
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3、学生对于绘画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写实期的学生往往回认为画的越来越好,这种意识往往束缚他们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小,束手束脚,唯恐别人说画的不好。
三、教学目标:1、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一般的表达方式,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八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八册教学计划及教案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第1课节日一、教学目标:1、回忆节日里难忘的事、难忘的人和难忘的情景,以《节日》为题创作一幅画。
2、学会用独特的色彩作品表现节日,画面应该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可以是绘画形式,也可以是贴画等形式)3、通过学习,能应用收集的信息,解决绘画主题的确立,处理好画面效果。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别具一格的的作品表现节日场面。
教学难点:能应用收集的信息,归一整理,处理画面。
三、教学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白纸、色纸、各种落叶、水粉画工具、国画工具、油画棒、碎布片、泥工、各种边废材料、剪刀、浆糊等。
学生:油画棒、剪刀、浆糊、各种边废料、落叶、泥土、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学生进美术教室时,让其自由组合、自由建组、自由坐位。
2、并以4—6位同学围坐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的编排。
二、导入:1、继续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2、教室里一种浓浓的节日气息,你们感觉到了吗?3、这种感觉毋须语言,毋须动作。
北京版四年级第八册美术教案(精编版)

北京版四年级第八册美术教案全册备课教学内容:【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形、色与肌理和空间等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体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课时安排周次课程课时页数一1、小小旅行壶2p8二2、刻纸 3、刻纸点彩2p12三4、走访民间艺人2p17四5、虎头装饰2p21五8、精彩的瞬间9、运动场上2p25p28六6、笔墨游戏——猫头鹰2p31七7、笔墨游戏——大熊猫2p35八10、我的老师2p38九11、我们身边的植物2p41十12、画水果2p43十一13、向日葵2p46十二十三14、北京的城楼(一)(二)2p50十四16、造型各异的建筑2p55十五17、送给伙伴的贺卡(电脑美术)2p58十六18、中华世纪坛19、故宫11p61p63第1课小小旅行壶新课标思想: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小学美术学科第八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小学美术学科第八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要求1.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
2.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激发表现的愿望。
3.初步学习立体物的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
1.欣赏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
2.认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用线画出物体的大体结构、比例。
3.学习浅显的中国画知识,临摹中国画(蔬菜、瓜果等)。
4.用记忆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某个有趣的情节。
注意安排好画面,画好人物的动态特点。
5.用单色的深浅变化,绘制适合纹样。
6.学习纸工穿编和刻纸、剪纸的制作方法。
7.制作简单的动物、人物彩塑。
四、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1.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教学内容应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4.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
5.美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惟能力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6.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按10-20%的比例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
7.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并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8.在符合大纲规定教学目的和确保大纲规定知识点的前提下,允许教学内容有不同类型的编排、组织方式。
五、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
小学美术第八册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第八册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第一课中国绘画作品欣赏(二)教学目的: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1、2、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教师:中国绘画作品分类就题材而言,有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等。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画。
二、欣赏作品:(一)油画《贫农的儿子》作者:蔡亮1、介绍作品内容:教师:你知道什么是“贫农”吗?“贫农”是指在旧中国被地主、官僚压迫剥削的贫穷的农民。
教师:从画面上人物的衣着特点看,同学们知道作品表现的年代吗?教师:作品表现的是1934年至1936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年代。
那是1933年10月,蒋介石向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xxx迸攻。
当时的领导人是王明,硬要红军跟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死伤很多,为了保存红军实力,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队伍到了贵州省的遵义城,党中央开了一个大会,取消了王明的领导资格,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所以画面上表现的是毛泽东和两个贫农的儿子以及红军队伍。
学生通过看图片,对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教师: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美在哪里吗?、人物神情、动态刻画细腻真切:贫农的儿子神态恳切,体现了要求参军的迫切心情;毛泽东笑容满面,流露出爱护和欢迎的神,清;红军队伍由近到远步伐整齐,精神抖擞。
、色彩沉着、协调:作品色彩的蓝灰色为主。
身穿蓝灰色军装的红军队伍,蓝灰色的天空显得阴沉,说明长征路上会有很多风险。
、仰视构图: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较低,人物形象高大。
中间是毛泽东和贫农的儿子,左边是红军队伍,画面重点突出。
(二)中国画《童年》作者王盛烈1、作品表现的背景:改革开放初期。
小学美术第八册全课教案

第一课植物写生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其编写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地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
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因此,这节课也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
同时,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教材中编入了画家赖少其的作品,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画家的表现方法。
另外,教材中(第2页)还选入了几幅植物的相关图片,如绿萝、仙人鞭等。
第3页的一幅图片是箭兰,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植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分析。
教学中,可以通过这些图片及对自然界中植物的观察、分析,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细部特征、花的角度变化、叶子的穿插等,学习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花、叶的朝向,以及如何用疏密不同的线表现植物。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四)学习材料植物、有关植物的图片、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带工具情况。
出示课题:植物写生先学后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苏教版美术第八册全册教案

1 、《节日》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回忆节日里难忘的事、难忘的人和难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想像,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操作目标:以《节日》为题创作一幅画,画面应该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范画、彩色铅笔、水彩、色纸、水粉颜料、作画工具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课节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为下面的学生制作做好铺垫二、游戏猜谜出示故诗词,学生根据诗词内容猜测题目和相关的节日,使学生从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和内涵三、讨论探究说说自己知道那些节日, 组织学生讨论讲述自己喜欢的节日,有何特有的活动和风俗.节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四、欣赏多媒体,教师给学生播放邮箱里节日的卡片,给学生观看节日活动片段.具有民族代表的节日如:中国的春节,元宵节,西方的圣诞节...五、讨论绘画制作请学生联系自己所带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讨论绘画或制作一幅有节日气氛的画面六、评价总结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下位饶小组自由走动,再有针对性的评价,选出喜欢的作品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七、课的延伸让学生从文学,音乐等多方面感受节日,寻找有关节日的成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看花灯》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观看各种花灯,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抓住灯会活动中最具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回忆,想象,让学生了解华灯这一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操作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绘画,制作,表现彩灯的有关探究活动中,更好的体验花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花灯或节日灯市的表现的方法。
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花灯,收集有关花灯的资料,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花灯。
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灯市场景和各式各样的花灯,抓住灯市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闹欢快的灯市场景或绘画出造型独特的花灯。
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

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教案一:绘制静物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绘制静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2. 能够运用线条、形状、空间等元素,表现静物的特征。
3. 了解不同材料和工具在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静物实物或照片2. 纸张、铅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一件静物,让学生描述它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纹理等。
2. 线描绘制:要求学生用铅笔按照所观察到的外观特征,进行线描绘制。
3. 填充颜色:学生使用彩色铅笔为绘制的静物上色,注意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并注意阴影和明暗关系。
4. 教师点评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绘画进行点评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学习其他同学的作品。
教案二:绘制自然风景教学目标:1. 通过绘制自然风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2. 能够观察自然风景的构成要素,包括地形、植物、天空等,并运用到绘画中。
3. 运用色彩、线条等表现自然风景的特点。
教学准备:1. 自然风景照片或海报2. 纸张、铅笔、水彩等绘画材料教学过程:1. 导入:呈现一幅自然风景的照片或海报,让学生观察,并让他们描述自然风景的特点。
2. 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观察自然风景的构成要素,如地形、植物、天空等,并分析它们对整幅画的作用和表达意义。
3. 绘制:学生使用铅笔先进行线条绘制,再使用水彩填充颜色,注意运用色彩的变化和渐变。
4. 教师点评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学习其他同学的作品。
教案三:创作艺术拼贴教学目标:1. 通过艺术拼贴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2. 综合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了解艺术拼贴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各种纸张、剪刀、胶水等拼贴材料2. 画板、画纸等绘画材料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艺术拼贴作品,让他们了解艺术拼贴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 创作主题:讨论学生对拼贴创作的主题和思路,如家庭、校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第八册教案设计Art Volume 8 lesson plan design
美术第八册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
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
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
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
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
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一周聚聚散散
第二周小圆点的魅力黑与白
第三周主体与背景
第四周冰川与晚霞
第五周画嗅觉
第六周卡通画
第七周双胞胎
第八周藏书票
第九周我和我的小伙伴
第十周那一刻的我
第十一周愉快的春游
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