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世纪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关系_王立

合集下载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一、民族派的纲领------《大抗议书》1、革命的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637年,查理一世在苏格兰推行英国国教,引发了苏格兰人民的起义。

苏格兰在16世纪就确立了自己的国教,接受英国国教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国教。

苏格兰表示不能服从命令,于是各地开始组织军队,发誓要与查理一世抗争到底。

1639年,苏格兰军队攻进英格兰领土,战争随之爆发。

查理一世因财力不支,无力抵抗,只好与苏格兰签订了暂时的和约。

但查理并不打算向苏格兰屈服,也不打算向苏格兰屈服。

为了使战争能继续进行,他决定召开英格兰议会,要议会同意筹集军费。

苏格兰的反叛迫使他在英格兰寻求支持,但结果却是在英格兰引起了更大的反叛。

2、英国革命的开始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查理不得不召开议会。

在英格兰,已经有11年没有召开议会了,查理完全靠强制手段征收钱财,国王与人民的对立已经非常尖锐,因此议会一召开,立即对查理的统治提出责难,而拒不讨论征税问题。

查理一怒之下解散了议会。

这次议会从1640年4月13日召开到解散只存在了三个星期,史称“短期议会”。

议会解散后,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战争继续进行,但英格兰缺乏军费,军队已经濒临兵变。

社会各阶层都主张召开议会以解决问题,苏格兰军队则要求查理一世支付战费,直到签订正式和约为止。

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下,查理一世不得不于11月3日再次召开议会,这次议会存在了近20年,因此称为长期议会。

长期议会召开后立刻对查理一世的个人统治进行清理。

首先,议会迫使国王逮捕劳德大主教和斯特拉福伯爵。

斯特拉福在17世纪20年代曾经是议会反对派的领袖,后来被查理收买,做了政府的高官居,因此,他最受议会的痛恨。

1641年,他被议会处死。

劳德被关到1645年,最终未能躲过一死。

这两人实际上是查理一世的替罪羊。

议会随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剥夺国王的权力,这些法律包括禁止征收般税,重早一切税收都必须经议会同意,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而本届议会则必须由它自己宣布解散。

英国历史上的王权与议会制度斗争

英国历史上的王权与议会制度斗争

英国历史上的王权与议会制度斗争英国历史上,王权和议会制度的关系一直是不断变化的。

在中世纪初期,英格兰的君权是绝对的,国王拥有统治权力,代表上帝和国家领土,他们没有受制于议会的限制。

然而,在17世纪英国经历了一场剧烈的政治斗争,也就是盎格鲁-苏格兰战争和清教徒革命,最终导致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权力平衡。

在英格兰君主国的早期,起诉不听从于国王的牧师是一种重罪。

国王拥有目睹诉讼,并可裁决案件,也可以取消法庭的裁判结果的权力。

然而,17世纪初,变革的气息开始涌现。

这时,英国议会的权力逐渐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强大的君主是会让人民忍受很多痛苦的。

盎格鲁-苏格兰战争期间,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斗争进一步升级。

国会通过了一项法律,将收入与资产相结合的窃取行为定为犯罪,这一法律被国王拒绝批准,从而导致了更多的争议和对抗。

清教徒革命是英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到1642年,国王和议会的矛盾已经达到了顶峰。

一部分国王的支持者和议会派之间发生了暴力冲突,结果,国王被捕。

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在伦敦被处决,这一事件让王权和议会之间的斗争彻底结束。

接下来,议会制度获得了更多的权力,这一时期被称为共和国时期。

除了议会的代表外,国王以及众议院的代表也获得了更多的权力。

1649年,英国宣布成为共和国,议会制度和宪政体制得以建立。

共和制度一直持续到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重回王位。

在17世纪末,议会的权力进一步增加。

议会通过了《1689年权利法案》,宣称定会议会具有立法权,并规定了英国君主必须咨询议会。

这个文件使得英国成为一个具有制衡立法机构的宪政国家。

总之,英国历史上的王权与议会制度斗争,反映了政治权力从单一的君主领导转变为代表市民意志的政府。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革,以及伦敦经常出现的争斗、抗议和爆炸事件,都表明了英国社会和政治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

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

1638年 1638年, 苏格兰起义
二、英国革命前议会与王权斗争
1、基本线索: 、基本线索 2、议会斗争: 、议会斗争: (1)《权利请愿书》: ) 权利请愿书》 背景:查理一世任意征税、 背景:查理一世任意征税、强行借债 议会与王权矛盾进一步激化 目的: 目的: 抗议与结束查理一世的行为 内容: 内容: 四条 保护人权(财产权、生命权、自由权) 保护人权(财产权、生命权、自由权) 限制王权(财政、司法、军事) 限制王权(财政、司法、军事) 特点: 比较温和(请愿方式、交易行为) 特点: 比较温和(请愿方式、交易行为) 结果: 结果: 查理一世解散议会 原因: 原因:公开破裂 影响: 影响: 是英国议会与封建王权的第一 易引起社会更大 次正面交锋,为资级、 次正面交锋,为资级、新贵族 动荡,不利于资 动荡, 的议会斗争提供了法律依据 本主义发展
概念阐释: 概念阐释: 圈地运动:15世纪70年代 18世纪 世纪70年代- Ⅰ.圈地运动:15世纪70年代-18世纪 末,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用暴力剥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因素?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因素? 夺农民土地的过程. 夺农民土地的过程. 新贵族: 新贵族: Ⅱ.圈地运动 按资本主义方式来经营牧 1)圈地运动 (2)海外掠夺 (2)海外掠夺 场和农场,是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场和农场,是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3)手工工场的发展 手工工场的发展 与旧贵族有着本质的不同。 与旧贵族有着本质的不同。 新贵族积极参与海外贸易活动,按资 新贵族积极参与海外贸易活动, 本主义方式经营牧场和农场, 本主义方式经营牧场和农场,成为英国 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群体。 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群体。
• 微观点拨
• 1.[学习思考 . 学习思考 学习思考](1)在当时的英国, “ 君权神授 ” 在当时的英国, 君权神授” 在当时的英国 理论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一理论, 理论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一理论,资产阶级会 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教材 教材P 持何种态度?为什么?(教材 45) • 提示: 本质是要实行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持 提示: 本质是要实行君主专制; 反对态度;因为在君主专制下, 反对态度;因为在君主专制下,资产阶级自身 的利益会受到严重侵害, 的利益会受到严重侵害,尤其是不利于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义经济的发展。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克伦威尔
奥里弗·克伦威尔(1599—1658),十七世纪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的领袖,政治家兼军事家。他出生于新贵族 家庭,1628、1640年,两次当选为国会议员。在1640年 的新国会中,他参加起草了《大抗议书》,反对君主专 制,主张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42年,查理 一世掀起内战后,克伦威尔率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 建战功。1645年,国会通过《新军法案》,授权克伦威 尔改组军队,他便以“铁骑军”为基础组成“新模范 军”。1645年6月的纳西比战役,这支军队打败王党的 骑兵,俘敌五千,缴获全部大炮和辎重,取得了第一次 内战的胜利。1648年春,王党发动第二次内战。8月, 克伦威尔率领新军在普莱斯顿击溃了苏格兰王军;9月, 占领苏格兰首都爱丁堡,又俘获国王查理一世。这场内 战结束后,他以国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宣布废除 君主制,成立了共和国。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旧国会, 实行军事独裁,成了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 主”,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邀起广大群众的反抗,由于政治腐败,又给王党造成阴 谋复辟的机会。1658年9月,克伦威尔逝世,其子理 查·克伦威尔继任护国王。高级军官争权夺利,国内政 局混乱,理查被迫放弃了护国主称号,护国政府结束。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 王权是上帝创造的. 王权是上帝创造的. • 我不允许议论我的 政权; 政权; 君主制是 地上最高的制度, 地上最高的制度, 君主是上帝的总督。 君主是上帝的总督。 • 是国王创造了法律, 是国王创造了法律, 而不是法律创造了 国王. 国王.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 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 她也不得不签字。” 请思考: 上述材料说明英王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英国历史中的王权斗争

英国历史中的王权斗争

英国历史中的王权斗争英国历史上的王权斗争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自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成功征服英格兰开始。

这场斗争展现了英国君主制度的演变和权力较量,同时也成为英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诺曼底入侵与威廉一世的王权巩固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于1066年成功征服英格兰,建立了现代英国的基石。

他通过法制改革和控制贵族的土地,巩固了自己的王权。

威廉一世引入别动队系统,有效监督贵族,并通过制定《朝廷封建法》等法律,强化王权,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争斗12世纪的英国,亨利二世成为强大的国王,试图通过扩大自己的王权来控制教会。

然而,他与担任大主教的托马斯·贝克特产生了冲突。

贝克特坚决维护教会的独立地位,这导致了与国王的严重对立。

最终,亨利二世放任下属将贝克特杀害,但此举引起了各方的愤怒,并迫使亨利二世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

三、英王约翰与大宪章的签订在13世纪初,约翰成为英国国王,他的统治充满争议。

贵族们对他的统治不满,加上外交失败和征税过重,导致了王权的持续动荡。

在这个背景下,约翰被迫同意签署《大宪章》,承诺不侵犯贵族特权,保护教会权益,并限制自己的权力。

这一事件被视为君主专制受到制约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后续英国立宪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约洛条约与权力分享14世纪初,英王爱德华三世无子嗣,导致继位问题引起争议,形成了约洛战争。

最终,英格兰和法国的贵族达成了约洛条约,规定法国王位将归英格兰国王的王储拥有。

这一条约虽然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被废弃,但体现了权力分享的尝试和对君主专制的质疑。

五、斯图亚特王朝与议会的崛起17世纪,英国爆发了斯图亚特王朝的骚乱。

斯图亚特王朝威权主义的统治方式引起了国内外各方的不满。

经过内战和光荣革命,英国议会的权力逐渐得到增强,君主的权力逐渐被限制。

《英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批准,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基本框架,标志着英国王权斗争的一个重要节点。

总结:英国历史中的王权斗争反映了君主权力和其他力量之间的较量,塑造了今天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议会的关系: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议会的关系:教案

英国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这种制度是由于历史上王权过于集中,导致国家管理不善,经济和政治屡屡失败,加上中世纪西欧的民主思潮的影响,英国政治体制得以逐渐演变。

君主立宪制不同于君主专制,英国君主立宪制中的君主只起到象征性的作用,而不具有实际的政治权力。

英国君主的职能主要是签署法律,任命大臣以及代表国家出访等仪式性任务。

但在实际操作中,君主的职权虽然几乎没有,但是依然具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

英国议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议会在英国政治体系中扮演着监督政府、立法和倾听民意的角色。

议会由众议院和上议院组成,其中众议院代表着民意,上议院则体现了英国的传统贵族制度。

英国议会的权力可以追溯到13世纪初期,但直到19世纪初,议会才真正成为一个拥有强大权力的机构。

议会成立之初,具有严格的贵族性质。

但是,在经历了数次政治革命之后,议会逐渐向一个代表民意的机构发展。

现代英国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下院是议会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它代表了民意和选民,其议员由全国选举产生。

上院则代表着贵族阶层,其议员由英国君主任命。

但是,上院在议会中的权力已被大幅削弱,现在已无法对下院的法律决议进行否决。

议会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和监督政府。

它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调节和平衡政府和国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为英国民众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议会与君主立宪制的关系十分密切。

君主立宪制下,议会的议员被视为代表民意的代表。

这也就意味着,议会的任何立法必须符合君主立宪制下的规定和法律,否则就会遭到君主否决。

在政治实践中,英国君主仅有极少的否决权,一旦行使否决权,就会激起民愤和议员不满。

因此,英国议会和英国君主非常紧密。

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权力的不平衡,但如果没有代表民意的议会和无实权的君主机构之间的制度安排,英国政治体制将失去平衡,难以正常运转。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之间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

议会代表着英国民众的意愿,君主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身份。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小故事:1603年,治理英国45年的女王伊丽莎白因 病逝世,女王生前自诩要把一生献给英国而终身未婚, 没有留下子嗣,故由与女王关系最近的苏格兰的斯图亚 特王朝的詹姆士即位。1603年,詹姆士在英国议会代表 的迎接下进入了英格兰。旅途基本顺利,仅发生一个小 小的意外,一个小偷“光顾了迎接团”,被抓获后处以 死刑。处死小偷这么一件很不起眼的事情,自然很快被 詹姆士忘到了脑后,但却给随行的议会代表留下了很不 愉快的印象。按照英国传统,民事纠纷自有法院按照法 律审理,其他人哪怕贵为君主也不宜直接处置,而现在 詹姆士的做法恰恰违反了传统,自然让议会代表们不得 不忧虑;这位国王还会做出什么不合传统的事情?议会 代表们的忧虑不幸成为了现实,自从詹姆士入主英国后, 王权与议会的矛盾就尖锐起来,并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 那么王权与议会为什么会发生尖锐的矛盾?矛盾的 表现和实质是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解决的?让 我们共同了解、学习这一段历史,——英国议会与王权 矛盾的激化。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表现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结果
一、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1.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得到发展 。 问题一:英国本是欧洲边缘的岛国,但是在16世纪得到 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强国。英国的发展有哪些因素促 成的呢?
1.呈递《权利请愿书》(1628年)
•目的:抗议和约束王权的滥用 •内容: •结果:查理一世违心同意了请愿书,却 没有认真履行国王擅自征税,1629年解散 议。
二、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表现
表现:
1.呈递《权利请愿书》(1628年) 2. 提交《大抗议书》(1641年)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与王权的关系英国议会自13世纪产生以来,其在国家政治舞台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自14世纪起,它不再仅仅只为纳税而召开,而是成为国家的立法机构,广泛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16—17世纪英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近代意义的失业和贫困的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流民问题。

为此,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

这些法令和措施的制定并非由议会独立完成,其规章制度亦非皆英国议会首创,其中很多条款反映了国王的意志,或是在国王及近臣授意下出台的,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可以说是国王和议会共同意志的体现。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对后来英国的济贫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这些法令从一个侧面说明都铎时期议会与国王在利益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协力解决国家遇到的问题,它表征着在王权日益强大的情况下,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悄然提高。

国外学者对议会史的研究比较深入。

自19世纪中叶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都铎议会史的研究基本上是辉格派史学家——传统宪政派与正统派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前者的代表人物斯塔布斯强调议会的“奴仆”地位,后者以尼尔为旗帜,更看重王权与议会的“冲突”。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埃尔顿为代表的修正派部分地继承了传统派的观点,批评了正统派的片面性,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但他们自己也承认“过分强调王权与统治集团的合作”,而忽视了隐藏在后面的政治对立。

[1](p9-17)国内学者对议会史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大多从政治制度及议会的职能入手谈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欧美学术界对英国16、17世纪前期流民问题认真而又深入的研究始于19世纪,先后出现了“宪政史派”、“流民文学派”和“实证派”,但都未从流民法论及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2](p404-4160)国内关于流民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重点主要是济贫法与英国社会福利政策、流民及政府对策,从流民法探讨议会与国王关系的论文则付诸阙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花园地2014年6月8日论中世纪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文/王立
中世纪英国政治机构、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议会的兴起。

议会逐渐成长为定型的政治实体,在封建时代已发挥作用,并一直保存下来,构成了近代英国代议制政府的基石。

可以说,关于“议会与王权的关系”的研究史学界是见仁见智、争论颇多,甚至出现了两种性质不同的提法。

一种认为“议会是与王权相对立的政治机构,议会有力地限制了王权,贵族和教会在议会中始终扮演着法律之代表的角色”。

执意要将中古的议会君主制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君主立宪制联系起来,西方学者持此观点者居多。

另一种则认为“议会始终是作为王国政府的一个政治机构而存在的,并非是王权的异己力量,它具有既限制王权又维护王权的双重政治功能”。

中国的很多学者持这种观点。

那么应当如何正确地理解议会与君主之间的关系呢?窃以为不应夸大中世纪议会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的“宪政”意义,中世纪的英国议会制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

下面本文就议会的职能作一分析,来阐明自己的看法。

14世纪时法律和法令有了区分。

法律由国王和大会议制定,已是普遍性的,不受时间的限制的;而法令是由国王和其御前会议制定,是临时的行政命令或专门为某事颁布的规章等。

议会兴起后,立法也有时有议会的参与,即请愿书通过成为法律,但其书面语言仍然是说明经下院请求,上院同意,由国王制定的。

后来下院利用请愿书设法取得法律的创制权。

1327年,爱德华二世被废,反对党控制局势,议会以下院全体名义提出请愿书,要求改革,这是认为下院全体提出议案之始。

在当时的语言中,请愿书和议案是可以互换的,其意义并无什么不同,都是指一种抱怨、申诉,到15世纪才有了向议会提出请愿书的习惯法,才有了公法案和私法案的称呼。

请愿书如被通过,即可成为法律,下院通过提出请愿书而逐渐争取获得法律的创制权。

但这种立法的创制权并不巩固,其形式仍是下院向国王提出请愿,国王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也可对请愿书作出修改,而且即使接受,这种请愿书也不能原样作为立法通过,还必须由御前会议成员改写成为一种法案,再由议会通过。

在改写时,会把原来的要求改得面目全非,与下院的本意完全背离,或者只取其有利于国王、大贵族的方面。

而在法律通过后,国王还有废除它或限制、停止它的特权,所以这方面也时常引起纠纷。

1341年,爱德华三世与大主教斯特拉福的冲突,因为支持大主教的贵族控制了议会,迫使爱德华通过了限制王权的立法。

不久,爱德华就以御前会议的名义制定法令,废除了1341年法律,因为它明显地违背了英国的法律和习惯,也违背王权和王的特权。

可是1343年的议会,又提出请愿书说这一法令不应该被废除,但国王没有接受。

另外,国王还有对法律的部分中止权和搁置权,前者是指他可使该法律对某人或某案不生效,后者是指他可使该法律暂不实行。

这种权力的运用也往往可以使议会的立法无效。

所以,在中世纪的英国,立法权仍然控制在国王的手中,法律的制定只有通过“国王在议会”这个形式方能成立。

由此可以看出,这时的议会仍是国王的议会,是国王的下属政府机构,当时并没有后来的权力制衡观念。

议会由国王召集、延期和解散,如无国王召集,议会不得召开,当然也不能行使任何权能。

虽然十四五世纪几乎每年都要召开议会,但即使国王不召集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迫使他召集。

议会的主要功能,仍然是国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执行机关,而不是国王的反对派。

正如塞勒斯所说的,这时离议会民主还十分遥远,议会所表达的是国王的特权,而不是国民的意志;没有国王,议会什么也不能做;可是没有议会,国王仍然能做。

英国杜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M.普里斯维奇(Michael Prestwich)教授也指出:“实际上,在当时的议会中,国王的地位是至为关键的,没有国王,就没有议会。


(作者单位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
誗编辑段丽君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初中学生有着求新立异的愿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从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出发,因势利导,把课堂变成吸引孩子们向往的乐园,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一、在游戏中“活”起来
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法以交际法为主要原则,在PEP教材第一册Unit2中,学习了有关脸部的几个单词:eye,nose,mouth,ear,head。

我领读了几遍后,又让学生读,当学生开始出现怠倦情绪时,我就说:“OK,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I have some picture. They are about our heads,and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然后就讲清楚了游戏规则:把这些图片贴在黑板上,每一组各选一位代表上来,我说“Touch the head!”谁先用手拍到这个单词的图片,谁就可以为本组获得一分。

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单词,一举两得。

二、在情景表演中“活”起来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

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实物,采用情景表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例如,练习“Is this your...?Yes,it is/No,it isn’t.”这个句型,我一边走进教室一边举起手中的尺子问:“Whose ruler is it?Is this your ruler?”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把尺子是谁的。

于是,我就让学生帮忙找尺子的主人,学生拿着尺子去问别的同学:“Is this your ruler?”被询问的同学回答:“Yes,it is./No,it isn’t.”
三、在绘画中“活”起来
孩子对于形状各异的图画比平淡呆板的板书更感兴趣,教师要能善于绘出所授内容,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教学内容,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学习数字和人体部位的单词后,可让学生听老师的指令画出monster:“Draw a big round face.Draw three heads.Draw five arms.Draw eight ears...”最后大家评选出最可怕怪物小画家。

四、在吟诵中“活”起来
通俗易懂、节奏欢快的英语韵律歌谣既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又为英语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上课前,先让学生声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文/秦露梅
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