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养生(养肝)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经五行调理法

中医养生经五行调理法

中医养生经五行调理法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通过平衡五行来调理身体,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五行调理法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

一、木行调理法木行代表春季,肝脏、胆囊对应木行,调理肝脏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

以下是一些木行调理法:1. 饮食调理:春季宜多食用绿色蔬菜,如菠菜、苦瓜、芹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清热解毒,调理肝脏。

此外,多喝纯净水、鲜果汁也有助于排除体内毒素。

2. 运动调理:适度的户外运动,如晨间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舒缓肝气郁结的症状。

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肝脏的修复与调理。

3. 心理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减少压力与焦虑,可以通过音乐欣赏、阅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此外,适度的佛家冥想也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

二、火行调理法火行代表夏季,心脏、小肠与火行相关联,调理火行有助于降火平喘。

下面是一些火行调理法:1. 饮食调理:夏季宜多食用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有助于清热解毒。

此外,避免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以减少对心脏的负担。

2. 运动调理:适度的夏季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有助于消耗多余的能量和改善心脏功能。

此外,避免暴露在日晒下过久,以防中暑。

3. 心理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兴奋和情绪波动。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冥想等,以稳定情绪和调节心火。

三、土行调理法土行代表季节转换的时期,脾胃、肌肉与土行相关联,调理土行有助于消化吸收和提升体力。

以下是一些土行调理法:1. 饮食调理:早餐要保持规律,多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粥等。

午餐和晚餐可适量增加蔬菜摄入,如黄豆、番茄等,有助于调理脾胃。

2. 运动调理: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跳绳等,有助于提升肌肉强度和体力。

此外,避免长时间久坐,可间隔一段时间做些伸展运动。

3. 心理调理: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担忧和焦虑。

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如呼吸法、按摩等来舒缓紧张情绪。

四、金行调理法金行代表秋季,肺、大肠与金行相关联,调理金行能够增强免疫力和清燥润燥。

五行养生中医视角下的五行调理神经系统

五行养生中医视角下的五行调理神经系统

五行养生中医视角下的五行调理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控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维持人体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被广泛应用于养生调理。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通过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来维护人体的健康。

下面,从中医视角出发,我将介绍五行调理神经系统的方法。

一、木养肝,养护神经系统木属于生发之源,相应的脏腑为肝,肝主疏泄,濡养筋脉。

中医认为,肝气疏泄顺畅,可以保证神经系统得到良好的调配和供养。

养护肝气的方法包括调节情绪,避免过度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方面,多食用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菠菜等;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代谢和修复。

二、火炼心,平衡神经系统火属于炽盛之物,对应的脏腑是心。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神明调节身体的生理活动。

保持心脏的平衡对神经系统至关重要。

调理心脏可以通过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注意情绪的平稳,避免过度激动和焦虑;适当进行心理调节和舒缓压力等方法来实现。

三、土生脾,加强神经系统能力土属于生育之源,对应的脏腑是脾。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对神经系统的能量提供和运输至关重要。

养护脾气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食用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保持适度的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调节饮食作息时间,保持身体的充足休息。

四、金润肺,滋养神经系统金属于收敛之物,对应的脏腑是肺。

中医认为,肺主呼吸,悉心滋养肺脏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养护功能。

保护肺脏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烟草和污染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多呼吸新鲜空气,增加户外活动;适当进行深呼吸和放松训练,帮助神经系统的调整和反应能力。

五、水滋肾,促进神经系统发展水属于滋润之物,对应的脏腑是肾。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存气,调节水液代谢。

养护肾脏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和稳定。

保护肾脏可以通过适度饮水,保持身体的水份供应,预防脱水;避免过量摄取咖啡因和大量糖分的饮料;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中医养生五行调理健康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五行调理健康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五行调理健康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是一种重视平衡人体阴阳、调理五行的传统中医学说。

它强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体健康的调理和防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是以五行为基础,通过调理身体的五脏六腑,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中医养生的原理来调理自身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中医养生理论的基础是五行学说。

五行分别是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制约和促进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对应五行,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调理对应的五脏来达到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首先,木对应肝脏。

肝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藏血之官”,它在人体体内起着储藏血液、调节气血运行的重要作用。

在中医养生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例如胡萝卜、苹果等,来养护肝脏健康。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对肝脏的健康有益。

其次,火对应心脏。

心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君主之官”,它主管血脉、控制气血运行。

在中医养生中,保持心脏的健康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热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例如杏仁、花生等,来保护心脏。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避免过度劳累也有助于心脏的健康。

接下来,土对应脾脏。

脾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运化之官”,它主管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运化水湿。

在中医养生中,保护脾脏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例如多吃一些粗粮和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来保养脾脏的健康。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脾脏的功能。

然后,金对应肺脏。

肺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司呼吸之官”,它主管呼吸、控制气机运行。

在中医养生中,保护肺脏的健康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合理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例如柠檬、橙子等,来保养肺脏的健康。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正确的呼吸方式也有助于肺脏的功能。

中医五行学说滋养肝肾改善骨质疏松

中医五行学说滋养肝肾改善骨质疏松

中医五行学说滋养肝肾改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质减少和骨结构破坏,易引发骨折等问题。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肝脏和肾脏是人体五脏中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的器官。

通过调理肝肾,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和病情。

本文将从五行学说的角度出发,介绍中医五行学说对于滋养肝肾、改善骨质疏松的方法。

一、木养肝肝主疏泄,与木相应中医学说中,五行学说认为肝脏与木相应。

木养肝,肝主藏血,能保持血液的正常循环运行。

肝经的运行与血液供应密切相关,若肝功能不佳,血液供应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骨骼的营养不良和骨质疏松。

针对肝肾不健康导致的骨质疏松问题,中医建议通过中药调理肝气,滋养肝脏,促进肝脏的正常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丹参等,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调理肝脏,如散步、太极拳等,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肝脏的健康。

二、水养肾肾主水,与水相应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脏与水相应。

肾主藏精,肾气充足可以保持骨骼稳定。

肾虚是引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通过滋养肾脏,改善肾虚状态,可以有效地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中医中药中,常用的滋养肾脏的药物有肉桂、何首乌等。

这些药物具有温补肾阳、滋阴养血的作用,能够改善肾脏的功能,从而促进骨骼的健康。

此外,饮食中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也是改善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如牛奶、豆腐、海产品等。

三、五行相生相克的调理在中医五行学说中,五行之间相互制约和相生相克。

合理运用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调理肝肾,改善骨质疏松。

例如,肝主木,而心主火,木能生火。

若肝火旺盛,就会损伤心脏的阴血,导致骨骼的补养不足。

因此,需要通过调理肝火,保持肝脏的平衡状态。

可以选择食用具有清肝热、解毒的食物,如苦瓜、黄瓜等。

另外,水能生木,水有润泽之功。

肾脏主水,所以通过适当地补充水分,有助于调理肾脏,促进骨质疏松的改善。

同时,还应注意避免肾脏受寒,避免服用过多利尿剂,以保护肾脏的健康。

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如何通过五行平衡身体

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如何通过五行平衡身体

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如何通过五行平衡身体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五行理论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理论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之一,将事物按照木、火、土、金、水五个要素进行分类,这些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养生中,五行理论被广泛应用,通过平衡五行元素的关系来维护人体健康。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如何通过五行平衡身体。

一、木行调节肝脏健康五行理论中的木代表生命的萌发和成长,对应人体的肝脏。

肝脏在中医学中被视为重要的调节器官,与情绪、血液循环等方面有关。

中医养生中,通过木行来平衡肝脏功能,保持肝的健康。

为了保证肝脏的正常运行,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同时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和压力。

二、火行调节心脏健康火对应五行理论中的火,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在中医养生中,通过火行来调节心脏健康,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平衡。

适当的太阳浴、户外运动和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姜、辣椒等,都有助于促进心脏的健康。

另外,避免过度的兴奋和焦虑情绪也对心脏的平衡很重要。

三、土行调节脾胃健康中医养生中,土代表着稳定和脾胃,脾胃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

通过土行来调节脾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的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维持脾胃平衡的关键。

中医建议多食用一些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煮熟的蔬菜等,同时避免过度饮食和过度贪婪。

四、金行调节肺脏健康中医养生中,金代表肺脏,肺脏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金行来调节肺脏健康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保持适度的运动和呼吸训练,如深呼吸和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肺脏功能。

此外,避免烟草和污染物的吸入对肺脏的保护也至关重要。

五、水行调节肾脏健康水行对应五行理论中的肾脏,肾脏在中医学中被视为生命的根源。

通过水行来调节肾脏健康可以增强人体的生命力和免疫力。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适量的运动和足够的休息是保护肾脏健康的关键。

五行与养生

五行与养生

五行与养生五行与养生从中医的角度解释一下五行与养生《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体的五脏与五行有着密切关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盛夏之际五脏都处于虚弱之际,只有在此时补养生息,才能确保我们在秋冬季节的健康。

下面就让我们依据五行之说开始今夏的养生之旅吧。

五行之木:属木器官—肝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

过旺或过衰,较易患肝、胆、头、颈、四肢、关节、筋脉、眼和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养肝理由: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

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

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

肝胆相照,肝胆之间会互相影响,肝气郁结或虚弱的人,要多吃绿色或酸味食物。

养肝之道:夏季高温,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身体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保证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

五行之火:属火器官—心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较易患小肠、心脏、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腹部和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养心理由:由于心属火,而高温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

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

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气不顺则小肠功能亦不调,吸收就会不好,心脏虚亏时要吃红色或苦味食品。

养心之道:养心首先要做到心静,心静自然凉。

善于静养心的人,静则生阴,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

夏天宜多吃养心安神之品莫如:茯苓、莲子、百合、小枣等。

同时,还要多吃养阴生津之品,如:藕粉、银耳、西瓜、鸭肉等。

五行养生(养肝)

五行养生(养肝)
• 什么是五行?
•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 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 而生成的。
• 相生是什么意思?
• “相生”就是表示相互滋生和相互助长。
• 相克又是什么意思?
• “相克”就是表示相互制约和相互克制。
五行相生相克
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
春季养生
• 春季是肝脏机能活动旺盛季节,如果肝脏机 能正常则可以适应春季变化。反之则易引起一系 列病症,如: 头晕、头痛、高血压、中风 脂肪肝、肝硬化 胸肋胀满、肝区疼痛 情绪急噪、疲劳倦怠、不想吃饭等。
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
1、 胆经(子时) 2、 肝经(丑时) 3、 肺经(寅时) 4、 大肠经(卯时) 5、 胃经(辰时) 6、 脾经(巳时) 7、心经(午时) 8、小肠经(未时) 9、膀胱经(申时) 10、肾经(酉时) 11、心包经(戌时)12、三焦经(亥时)四)微量Fra bibliotek养素代谢紊乱:
营养吸收、转运、储存、利用都发生障碍,多数微量营养 素都不能满足需要,影响全身各系统器官正常功能和代谢。
肝功能不好的营养治疗
• 能量:防止能量过剩和能量不足。 • 蛋白质:充足的优质蛋白可提高肝内酶活性,
减轻肝内炎症细胞浸润,增加肝糖原合成和储备, 利于肝组织修复。改善肝功能。蛋白质供给1.5— 2g ∕(kg.d)。
• 糖:充足的糖利于蛋白质的利用和组织的修复,
过多的糖可引起脂肪肝、肥胖、高血脂。
• 脂肪:占总能量20—25%。 • 增加维生素矿物质
1982,1992,2002全国城乡居民平均营养素的摄入量(每标准人日)
城乡合计 食物 名称 能量(千卡) 蛋白质(克) 脂肪(克) 膳食纤维(克) 视黄醇(微克) 视黄醇当量 (微克) 硫胺素(毫克) 核黄素(毫克) 抗坏血酸(毫 克) 钙(毫克) 铁(毫克) 磷(毫克) 1982年 2491.3 56.7 48.1 8.1 53.8 119.5 2.5 0.9 129.4 694.5 37.3 2623.2 1992年 2328.3 68.0 58.3 13.3 156.5 476.0 1.2 0.8 100.2 405.4 23.4 1057.8 2002年 2253.5 66.1 76.2 12.0 152.9 478.8 1.0 0.8 89.8 390.6 23.3 980.3 1982年 2450.0 66.8 68.8 6.8 103.9 147.3 2.1 0.8 109.0 563.0 34.2 1574.0 城市 1992年 2394.6 75.1 77.7 11.6 277.0 605.5 1.1 0.9 95.6 457.9 25.5 1077.4 2002年 2137.5 69.1 85.6 11.2 226.5 552.8 1.0 0.9 83.1 439.3 23.8 975.1 1982年 2509.0 66.6 39.6 8.7 32.7 107.8 2.6 0.9 138.0 750.0 38.6 1644.0 农村 1992年 2294.0 64.3 48.3 14.1 94.2 409.0 1.2 0.7 102.6 378.2 22.4 1047.6 2002年 2297.9 64.9 72.6 12.4 124.6 450.3 1.0 0.7 92.3 371.8 23.1 982.1

中医五行学说调理脏腑增强免疫力

中医五行学说调理脏腑增强免疫力

中医五行学说调理脏腑增强免疫力中医五行学说是古代中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以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来描述人体和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不仅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在脏腑调理和免疫力增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五行学说如何应用于调理脏腑和增强免疫力。

1. 木能养肝在五行学说中,木代表肝脏。

中医认为肝脏是人体的总调节器官,与情绪、气血的循环等多个方面有关。

如果肝脏功能失调,会导致情绪不稳定、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降低免疫力。

因此,调理脏腑和增强免疫力的首要任务是养肝。

常见的养肝方法包括多食用绿色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等。

2. 火能养心火代表心脏,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具有养心血和调节情绪的作用。

心脏是免疫力的重要基石,只有心脏功能良好,免疫力才能得到有效增强。

为了养心和增强免疫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对心脏功能和免疫力都有益处。

其次,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此外,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脏功能和免疫力。

3. 土能养脾土代表脾脏,脾脏是消化吸收和免疫力的关键脏器。

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土具有养脾的作用。

要调理脏腑和增强免疫力,首先需要保护好脾脏。

合理的饮食习惯对脾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例如,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食、瘦肉等,少吃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中药调理,如黄芪、党参等,有助于提高脾脏功能和免疫力。

4. 金能养肺金代表肺脏,肺脏是呼吸器官和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中医五行学说中,金具有养肺的作用。

为了调理脏腑和增强免疫力,需要重视肺脏的保养。

首先,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其次,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或感冒,以免影响肺脏功能和免疫力。

此外,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提高肺脏功能和免疫力。

5. 水能养肾水代表肾脏,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水液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最新的世界糖尿病普查数据显示,在中国成年 人中糖尿病患者高达九千多万,中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换句话 说,每四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上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专家们甚至预言, 如果不加以干涉,中国糖尿病大爆发期将会很快到来,先来了解一下有关情况。 视频:《经济半小时》聚焦植物奶油的隐患
• 黍类有很多种,如珍珠黍(是印度和非洲的普通 粮食,适于贫瘠干燥土壤)、扫帚黍(在美国作 为饲料,在亚洲和东欧供食用)、谷子(也称小 米或粟,北美和欧洲西部作为干草种植,在中国 等亚洲国家是重要粮食作物)等。
• 黍类味浓,不能制膨松面包,主要用于小面包干 及做粥或饭。世界年产量约3000吨,主要生产国 是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和俄罗斯。
黍稷
• 黍稷起源于中国,是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植 物。早熟、耐旱,叶子线形,子实淡黄色,去 皮后叫黄米,粳者古称稷、穄,又称稷子、糜 子(即小米)。糯者古称黍,又称黍子、粘糜 子或黄粟(糯小米)。亚洲或非洲可能在4000 多年前就已有栽培。
黍稷
• 黍类在美国和西欧主要作为牧草或用来制干草, 但在中世纪的欧洲也作为主要谷物。
• 什么是五行?
•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 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 而生成的。
• 相生是什么意思?
• “相生”就是表示相互滋生和相互助长。
• 相克又是什么意思?
• “相克”就是表示相互制约和相互克制。
五行相生相克
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
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人发病率1994年为2.5%,2002增长为5.5%,到 2008年达9.7%。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与经济发达的美国相当。大城市糖尿病的发 病率已经达到9~10%,而美国大约为7%。在过去的几年间,全球化的飞速进程也把西方的生 活方式渗透进了中国。洋快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有专家预言,照此下去,中国将没 有疑问地迎来糖尿病的大爆发,对中国的疾病预防带来重大挑战。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展会 危及人的心脑血管和肾脏,已经成为世界上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威胁人健康的 慢性病。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个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其中 一组与中国有关的数字令人吃惊。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 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大约为3.9万亿人民币。如果在今后10年内,将慢性病死亡率在现 有趋势基础上每年降2%,将会给中国带来360亿美元的累积经济效益。 从1994年的2.5%,到2002年的5.5%,再到2008年的9.7%,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实现了“三 级跳”。即使扣除历次调查方法不同造成的差别,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仍然在急剧增加。这与 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很大关系。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生活已经向着高脂肪、 高蛋白的方向发展,而这些都是糖尿病等慢性病流行的温床。一起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 人体五脏六腑各有分工,体力好坏主要是靠脾胃 消化吸收食物做营养基础的,因此,能够补脾、 健脾、养胃的食物皆可增加体力。
为什么要四季养脾?
• 脾与胃同受水谷,输布精微,为生命动力之源, 故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 脾属土,掌管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 脾气健运,则不但面色、唇色红润,而且肌肉紧
• 脾的质地较脆且血运丰富,因此一旦受到强大外 力打击,很容易破裂导致大出血。
• 中医学的脾除包括现代医学中消化系统的主要功 能外,还涉及到神经、代谢、免疫、内分泌等系 统的功能。
胰腺
• 胰腺“隐居”在腹膜后,是消化系统的一 个腺体,分泌的胰液中有几种消化酶(胰蛋 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 “主角”的作用。

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

相生
相克


自然界五行与人体
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 行季方化气脏腑官体味情色谷果畜常 木春东生风肝胆目筋酸怒青麦李牛仁
火夏南长暑心小舌脉苦喜赤黍杏犬礼 肠
土长中化湿脾胃口肉甘思黄稷枣羊信 夏
金秋西收燥肺大鼻皮辛悲白稻桃猪义 肠毛
水冬北藏寒肾膀耳骨咸恐黑豆栗鸡智 胱
致、皮肤弹性好。 • 若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不能营养颜面,其
人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萎黄,因为水分不能及 时排走,淤积在身体里,日积月累,整个人就变 得臃肿起来。
脾脏与胰腺是一样的吗?
脾脏
•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 量的25%,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 。
• 脾脏位于人体左上腹内,位于肋弓之后,是一个 颜色暗红、质地柔软的器官,成年人的脾脏约有 巴掌那么大,重约200克。
连绵,寒气和湿气并存,所以要注意温补 内脏。
脾虚者忌食和少食
凉茶、口香糖、冷饮、雪糕、油炸食品、奶茶、 奶糖、低档巧克力(代可可脂)和标签上写着 含“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植物油”、 “植物奶油”、“植物脂肪”、“植物起酥 油”、“酥油”、“奶精”、“植脂末”等的 食品。
植物奶油在我国普遍使用 被指酿大灾引发恶疾 2010年11月06日23:56央视-经济半小时 [导读]氢化油,也被叫做“植物奶油”“植物黄油”。目前,在面包、奶酪、人造奶 油、蛋糕和饼干等食品焙烤领域广泛使用。氢化油它可以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而这对人体到底会带来怎么样的危害呢?
四季养生

春养肝

夏养心


秋养肺
冬养肾
Hale Waihona Puke 为什么要四季养脾?• 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 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
• 中医认为,人体的消化吸收是由脾胃来完成的, “胃主授纳,脾主运化”。也就是说,胃是管接 受食物的,脾是管消化食物的。如果人不想吃饭, 是胃出了问题;如果吃了东西不消化,那就是脾 有问题了。
• 虽然胰腺体积细小,但含有多种功能的内 分泌细胞,如分泌高糖素、胰岛素、胃泌 素、胃动素等等,除了参与消化吸收物质 之外,还负责调节全身生理机能。
春天养脾法
•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 •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季宜省酸增甘,
以养脾气”。 • 中医还有一名话,叫“春来不可背寒”,
背部保暖,不可忽视。 • 脾脏喜温恶寒,喜燥恶湿。因为春天阴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