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魏巍)
初中魏巍写的我的老师读后感

初中魏巍写的我的老师读后感《我的老师》是魏巍先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所写的一篇散文作品。
这篇作品主要描写了魏巍先生小时候在乡村小学上学时的一位令他深刻的老师,并通过描写老师的言传身教,表达了对教育和师生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读完《我的老师》,我被其中所表达的教育理念和对师生关系的思考深深触动。
我惊叹于这位老师不仅将教学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对人生的思考能力。
在这位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懂得了勤奋、诚实、正直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这位老师倡导的教育方式,不仅帮助学生顺利度过了学业考试,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到了怎样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在这篇文章中,魏巍先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这位老师的形象。
这位老师身上散发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他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他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他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耐心和关怀,不仅教给他们知识,更教给他们如何做人。
而这位老师的不平凡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教学能力,更在于他对孩子们的引导和启发。
与此同时,这篇文章还展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在作者的回忆中,我看到了那种师生之间的真挚友谊和互相扶持。
这种情感经过岁月的洗礼,犹如珍贵的宝石,在作者心中永恒闪耀。
这种深情厚意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师生关系的神圣和特殊之处。
这种关系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生命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
对于我来说,这篇文章中所呈现的敬爱师长、孝敬父母、互帮互助的情感,都是我在学生时代所缺少的。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个人利益,而忽视了这种关心和关爱。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尊师重道,感恩师长,明白他们对我们成长所做的努力。
通过阅读《我的老师》,我对教育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教育都承载着培养下一代的使命。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的老师课件_巍巍

写一写你的老师吧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好好想一想,从 幼儿园时想起,一 定有哪位老师让你 难以忘怀,留下深 刻印象,那就拿起 笔来吧,写一写那 位让你难以忘怀的 老师啊!
注意: 一定要交待清楚记叙 的 六要素 哟!
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 你对的回忆.
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 思念和感激之情. 3.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 感激之情.
自学指导2: 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
• 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 “爱”-------老师爱学生,学生依 恋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感情线索: 回忆、依恋、思念
自学指导3:
再读课文
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 个人,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 出?
温柔慈爱、热情公正、 平易近人、酷爱学生
思考讨论
2、根据课文分别为下面的图画拟一个小标 题,最好是字数相同,结构相近的短语。
连老师写字的姿势我们都要模仿
排除我和小伙伴之间的纠纷
梦 中 寻 师
思考讨论
3、本文共记叙了哪几件事? 哪几件详写?哪几 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①假发怒;②教跳舞;③观蜜蜂;④教读诗; ⑤看写字;⑥排纠纷;⑦梦寻师。 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 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 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 加深。
魏巍《我的老师》资料

魏巍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 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 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 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 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一、自主研学:生字词 【我会读, 我会写,我会用!】
二、互动研学: 多种描写 (练习三)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 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第3段)
神态、心理描写, “狡猾”是 “调皮、淘气”的意思,是贬词褒用。 形象地写出了我的机灵与调皮,反映 了我与蔡老师的关系非常亲近。
二、互动研学: 多种描写 (练习三)
(3)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 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她,连她 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第8段)
一、自主研学:生字词 【我会读,我会写,我会用!】
13、援(yuán)助:支援;帮助。 14、劝慰( wèi ) :
劝解安慰。
15、 纠( jiū )纷:发生争执的事情。 16、慈爱 ∶
[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情。 17、依恋 ( liàn):留恋,舍不得离开 。 18、珍宝 :
珠玉宝石等,泛指极有价值的物品。
一、自主研学:生字词
【我会读, 我会写,我会用!】
1、巍(wēi): 形容高大。 2、芸(yún) 3、痣(zhì) :皮肤上生的一种小疙瘩,
多呈红色、青色或黑褐色。
4、褪(tuì) :颜色或痕迹变淡或消失 5、焚( fén): 烧。 6、磕( kē ) : 叩拜,旧时跪下并把头 7、啰(luo) 碰向地面的大礼。 8、榆钱(yúqián) :榆树的果实,圆小似铜钱
四、研学反馈
魏巍《我的老师》课文精选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似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发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
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发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突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答复。
“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教学目标:1、领会记叙的要素。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我的老师》原文

《我的老师》魏巍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
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
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
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
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
可是在孩子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魏巍《我的老师》

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 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 老师思念热爱之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 更加亲切、浓烈。
人物分析:
温柔慈爱、热情公正、 平易近人、酷爱学生
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七件事是如何贯穿起来的? 感情线索是什么?
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爱”-------
老师爱学生,学生依恋老师的强烈的思 想感情。
感情线索: 回忆、依恋、思念
品味鉴赏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 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 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好像”和“轻轻”两个词语,把蔡老师假 装发怒的情形形象地写出来。两个“笑”的处罚 结果更是把老师的慈爱、儿童的机灵、师生间的 亲密友善充分表现出来。师生关系融洽、亲密, 突出了老师性格温柔的特点。
—魏巍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能概括出文中七件 事例,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2.理解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 义和作用. 3.体会真挚的师生感情.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河南郑州人。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 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 小,勉 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 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 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 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 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 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 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 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 师蔡芸芝 先生。
李老师,您为了我们的成长操碎了心。请您放心,我们一 定会好好学习的,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老师,她是辛勤的园丁,天天精心照顾我们这些娇嫩的花 朵,给我们交水,施肥,盼我们早日成为最美丽的花朵,为 家园添加色彩。“老师,您真好。”我已经和老师您相处三 年了,我记得我刚来到新学堂时,您送我了一册记事本,让 我在上课时记课文所学内容,啊!当时我感动的眼泪都已到 了眼眶边,虽然小小一册记事本,可表现了老师您对学生有 着无穷的爱。“老师,谢谢您。”我是个调皮的孩子,以前 我一天不打架手就痒痒,学习也一落千丈。正在这时,您总 是慈母般的教育我,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一片希望。“在 英语课上,我读课文,那是鹦鹉学舌,读的乱七八糟。下课 了,您把我叫到办公室,细心的教我发音,我当时没有工夫 学习了,被老师您的所做所为感动了,事后,想了有想,真 想再次感受老师您对我那关心和照顾。 "老师,你们对我慈母般的教育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我的老师魏巍原文]魏巍我的老师6篇
![[我的老师魏巍原文]魏巍我的老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fcc82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1.png)
[我的老师魏巍原文]魏巍我的老师6篇魏巍我的老师篇一:我的老师从我读书记事开始,教过我的老师有不少。
但是令我最难忘的就是我现在读四年的语文老师。
他是我们的班主任,平时很关心我们,当我们有不懂的问题或是犯了点小错误的时候。
他都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直到我们明白或是醒悟为止。
他上课非常认真,而且讲话生动,我们都很喜欢听他讲课,特别是他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几乎每个同学都是竖起耳朵来听。
这就是我的老师,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好老师。
魏巍我的老师篇二:七年级作文大全我的老师(7篇)老师是学海中指路的灯塔,老师是攀登中相掺的大手,老师还是成长中永远的守护。
你心中的老师是怎么样的?篇一:我的老师第一次走进这个教室,我看到了她。
她个子高高的,很苗条,鼻子上驾着一副眼镜,第一次见到她时我就深深记住了,她的样子,她是谁?她就是我的班主任方敏老师。
一开始我以为方老师会对我们很宽容,但相处久了才知道,她是那么的严格,那么负责。
每当我们有不懂的题目时,她总会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给我们讲解,每当我们犯了错误,她总会耐心教导我们。
她是一个赏罚分明的好老师!如今,我们在一起有2个月了,我又发现,她虽然课上严格,认真,课后却像一个孩子一样。
最近刚开了教职工运动会,方老师参加了赶球比赛,我们坐在看台上笑哈哈地说方老师在“滚猪”,但方老师很厉害,“滚”了第一名,我们也感到很光荣,就像是自己得了第一名一样。
我们还要方老师参加4乘100米。
她不要,说:“跑步我最差劲,更何况有那么多‘高手’参加。
”等别人跑完了,她又像孩子似的趴在栏杆上,笑呵呵的对我们说:“看到了吧!幸亏我没跑,不然肯定是倒数第一!”我们都乐了,兴致勃勃地讨论方老师是怎么“滚猪”的。
方老师在课余之时也不忘关心学生,如果有同学生病了,她会很着急,好像那个同学是她的孩子一样,她一定会领生病的学生去医务室,忙得满头大汗却毫不在意。
运动会上,如果有同学因为没有拿到名次而懊恼时,她总会安慰说:“不要紧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嘛,没有名次不重要,重在参与嘛!”运动会上,她还积极组织同学们投稿,为运动员服务,所以我们得了道德风尚奖,这多亏了她。
魏巍《我的老师》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的老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学会感恩和珍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难点:1.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我的老师》,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或不理解的句子可以查阅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4. 朗读体会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语气和情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感人之处,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敬和感激老师,分享自己与老师的故事,唤起学生的共鸣。
4. 课堂拓展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心中的好老师,以及如何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写一篇关于尊敬老师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情的体会是否深刻,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过程性评价: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老师(魏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下列加粗字的读音:黑痣磕头褪色焚烧榆钱2.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劝慰平生依恋纠纷心清如水3.了解记叙六要素: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素的交待有两种方式:①由作者一一列出,是直接交待。
⑵间接交待记叙的要素,即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式交待记叙的要素。
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写人叙事的文章,就要注意记叙要素,从而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主题。
例:“梦里寻师”一事,其要素分别是——时间:一个夏季夜里;地点:家里当屋;起因:想念蔡老师;经过:熟睡中突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去找老师;结果:被母亲拉回,劝说了一会,才睡熟了。
交代清楚六要素,叙事也就具体、完整了、但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六要素齐全,如果只是摆出某种现象或略写某事就能达到写作目的,也可根据情况略去一些要素。
二、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2.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含丰富感情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体会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热爱老师的感情。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德。
二、思路结构这篇课文15个段。
作者是循着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这条感情线索来抒写的,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由此展开对蔡老师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叙述七件事,显示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抒写了“我”敬爱、感激、依恋老师的情怀。
第三部分(第15段)呼应开头,再次流露出思念老师之情。
三、合理的选材《我的老师》共记叙了七件事,前五件事写得概括,后两件事写得具体。
前面写蔡老师的五件事,从面上概括体现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中心,这五件事是依据作者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排列的,感情的分量一件比一件重,对“我”的影响一件比一件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把文章推向高潮。
后面写孩子爱老师的两件事,披露了孩子内心里对老师的深情,也烘托和反衬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爱。
第六件事详写,对孩子来说,不知父亲死活,又遭同学奚落,这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老师的支持、鼓励,使“我”感受到温暖,对老师的感情也上升到新的高度:“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而详写第七件事“梦中寻师”,使孩子对老师的爱达到更高的境界。
这七件小事,从课内写到课外,从校内写到校外,从平时写到假期,从学习写到生活,师生感情步步加深,所选事例丰富多彩,而内容绝无雷同之感。
而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们终身难忘。
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文,材料选择很是典型。
四、传神、细腻的描写作者把自己对蔡老师的浓浓深情蕴含在叙述事情过程中的平平实实的字里行间,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
如“假打真爱”的场面,“从来不”“仅仅有一次”“好像要”“轻轻地敲”这些词语说明蔡老师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也并没有真打我们的意思,这仅有的一次假装生气,写出了老师的“严”与“爱”,也表明了蔡老师最理解小孩子怕打的心理,表现了蔡老师的温柔、热情、深爱学生的思想感情;“一迎”写出“我”的本能与调皮;“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中两个“笑”字表明了十分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
再如假期惜别时的场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一句中“默默”两字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孩子送别的动人场面,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千言万语。
还有“梦中寻师”更表明了学生依恋老师的程度,只有梦境才能满足“我”的心愿。
这心理、这感情、这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像作者说的:“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这些传神、细腻的描写,无一不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师生之情。
五、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如在较详细地叙述蔡老师为“我”排解纠纷一事后紧接着便是一段富有哲理的抒情:“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蔡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使这种朴素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同时衬托了蔡老师的伟大的人格。
在叙述“梦中寻师”之后,作者用了一个感叹句、一个疑问句,两个比喻句抒发了对老师强烈的思念之情:“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适时地使用反问、排比、比喻等方法进行抒情议论,能够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教导学生紧紧抓住这些句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读、议、写结合教学方法建议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文章以一个儿童的眼睛、儿童的心灵,去观察老师,去感受老师,跳出一般赞颂老师的窠臼,使文章情意真挚,极富感染力。
教读时,可采用读、议、写相结合的方法。
读:即朗读。
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加深对“蔡老师”的印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叙事的线索。
议:即分析讨论。
抓住文中“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一句话,联系课文叙写的几个片断,感受蔡老师“温柔”的性格,“美丽”的心灵;体会作者对蔡老师的依恋、敬佩、思念之情。
在此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中心意思,理解文章选材的特点,理解文中叙写的几个片断之间的联系。
精读第六、第七两个片断,了解记叙的要素,理解议论、抒情语句的作用;体会课文准确、朴实、生动的语言特点。
写:指仿写。
仿照课文围绕中心,精心选择材料,从小处、细处勾勒人物形象的特点,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七、词语辨析教学建议本文语言平实而蕴含丰富的感情,并以此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要推断、理解、辨析文中词语的深刻含义,才能准确把握文章内容。
例如:“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这句话中“还”体现了蔡老师的工作全面、细致。
用“劝慰”一词,就比用“劝说”、“劝解”更恰当。
后两者重在“劝”,重在从道理加以劝告,使问题得到解决。
而“劝慰”重在“慰”,使受伤害者既得到劝解,又获得安慰,更好地体现出蔡老师对“我”的理解、同情和援助。
又例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这句话中“狡猾”一词的含义,需要我们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我们查字典知道“狡猾”的意思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
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发现,这个贬义词也可以当作有褒义色彩的词用,即“贬义褒用”,在这里是一种风趣的说法,用作褒义,是淘气而机灵的意思。
也就是说,“我”用儿童的聪明调皮的眼光发现,蔡老师是爱我们的。
这样使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语言,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的深刻理解。
比较辨析词语的使用,实际上是紧紧把握住了语文的基本要素进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这样的作法要持之以恒。
《我的老师》(魏巍)教学设计示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引入课文情境。
(二)默读、勾画:看看共写了几件事,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对详写的事件要画出起因、过程和结果;思考几件事之间的联系。
(三)讨论、点拨:作者第一句话就扣题“我的老师”,那为什么不用蔡芸芝先生作主语呢?(为了突出“难忘”)(板书“难忘”)围绕“难忘”写的几件事能不能用小标题或简短的话概括出来?能不能将七件事归类,哪几件事是记叙的重点?(1—4、6写师爱生,5、7写生爱师,其中有互爱,6、7是重点)这里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四)朗读全文,再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为布置的作文提纲作准备)(五)布置作业:列作文提纲,写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第二课时(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
[注意继续培养学生圈点批注的学习习惯]。
(二)细读分析,理清情感线索,辨析、推敲课文的语言,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尤其是重点段落、词语如何理解,表现了蔡老师哪些品质,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
[参见“教法建议”与“教材分析-写作特点”](三)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本文以“难忘”为重点,以师生的感情——“爱”为线索贯串始终,记叙了七件事,五略两详,依靠那些质朴而饱含真情的语言,表达了蔡老师对学生、对“我”的热爱和“我”、“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敬佩、思念之情。
(五)作业:读课文,写作文。
(要求:着重写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并以此为中心选择材料;要善于从小处、细处去勾勒人物;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手段体会课文中表达的真情实感,最好的方法是朗读,用心去体会,用声音来表达。
有感情地朗读,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最佳方法。
设计思想本文忆写儿时关于蔡老师的七件事,对应地描写蔡老师和儿时作者自身,叙事和写人当中都深融感情,表现出蔡老师的温柔善教和热爱学生,抒发了作者热爱、思念蔡老师的情怀,表现了师生间的深挚感情,颇为生动,具有感染力量,并在行文当中自然地表明、写出了六个要素。
文章从字面上看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
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析回忆笔法、叙述事件、描写人物的表现力量当中,体会蔡老师的温柔善教和热爱学生,体会作者对蔡老师的热爱和思念,体会师生间的深挚感情,理解六个要素在文中的作用。
应把理解六个要素统一于分析文章的过程当中。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板书设计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蔡老师。
探究活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同时,进行圈点批注,看看共写了几件事,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对详写的事件要画出起因、过程和结果;思考几件事之间的联系。
可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进行这部分教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保护和鼓励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我的老师(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