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的氧化

合集下载

【知识解析】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

【知识解析】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

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
醇分子中,羟基(—OH)上的氢原子及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脱去,结合氧化剂中的氧原子生成水,而有机物分子中形成了不饱和键。

1.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有2~3个氢原子的醇,如CH3CH2OH等,被氧化生成醛。

2R—CH2—OH+O22R—CHO+2H2O(R为氢原子或烃基)
2.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有1个氢原子的醇,如等,被氧化生成酮。

3.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如等。

典例详析
例1
将1 mol某饱和醇平均分成两份。

其中一份充分燃烧后生成1.5 mol CO2,另一份与足量钠反应生成5.6 L H2(标准状况)。

这种醇分子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但产物不是醛。

则这种醇是
A.CH3CH(OH)CH3
B.CH2(OH)CH(OH)CH3
C.CH3CH2CH2OH
D.CH3CH2OH
解析◆本题将计算与醇的性质结合在一起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从题给条件知,该醇能被催化氧化但产物不是醛,说明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氢原子,根据题给答案,可排除C、D两个选项。

又1 mol该饱和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应为0.5 mol,一份充分燃烧生成1.5 mol CO2,说明该醇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另一份与足量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5.6 L即0.25 mol,说明该醇分子中含有1个—OH,从而推得该醇是一元醇,故选A。

答案◆A。

醇的氧化反应方程式

醇的氧化反应方程式

醇的氧化反应方程式
醇的氧化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具体的醇分子来确定。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醇氧化反应方程式示例:
1.醇的部分氧化产生醛:醇+ [O] → 醛+ H2O
例如,乙醇(C2H5OH)的部分氧化可以生成乙醛(CH3CHO):
C2H5OH + [O] → CH3CHO + H2O
2.醇的完全氧化产生酸:醇+ 2[O] → 酸+ H2O
例如,乙醇(C2H5OH)的完全氧化可以生成乙酸(CH3COOH):C2H5OH + 2[O] → CH3COOH + H2O
3.醇的氧化生成酮:醇+ [O] → 酮+ H2O
例如,异丙醇(CH3CHOHCH3)的氧化可以生成丙酮
(CH3COCH3):CH3CHOHCH3 + [O] → CH3COCH3 + H2O
需要注意的是,醇的氧化反应通常需要氧气([O])作为氧化剂,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也会对反应的具体情况产生影响。

此外,不同类型的醇(一级醇、二级醇、三级醇等)在氧化反应中的产物也会有所不同。

醇的氧化反应

醇的氧化反应

★★★★★
醇的氧化反应
醇的氧化反应之一
1.一级醇和二级醇的氧化
2.三级醇的氧化
3.邻二醇的氧化
醇的氧化反应之二
含有α-H的醇较易发生氧化反应。

伯醇、仲醇可以被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如:
反应时,伯醇先氧化为醛,继续氧化生成羧酸。

仲醇被氧化为酮。

伯醇和仲醇也能发生催化氧化。

产物分别为醛和酮:
叔醇不含α——H,不易发生氧化反应。

但以上3种醇都可以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豆丁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文档发布与销售平台,面向世界范围提供便捷、安全、专业、有效的文档营销服务。

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北美、欧洲等在内的豆丁全球分站,将面向全球各地的文档拥有者和代理商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把文档发行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豆丁正在全球各地建立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与兑换渠道,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优质的文档交易和账务服务。

豆丁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文档发布与销售平台,面向世界范围提供便捷、安全、专业、有效的文档营销服务。

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北美、欧洲等在内的豆丁全球分站,将面向全球各地的文档拥有者和代理商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把文档发行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豆丁正在全球各地建立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与兑换渠道,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优质的文档交易和账务服务。

醇的氧化反应实验现象解释

醇的氧化反应实验现象解释

醇的氧化反应实验现象解释
氧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会使某种物质改变,可能是由于氧化剂分解物质而产生的新物质或可能是由于氧化剂损坏物质而产生的释放的能量。

一种重要的氧化反应是醇的氧化反应,这是指一种特定的反应,氧化剂被用来氧化醇以产生一种新物质。

在实验室中,人们可以观察到醇的氧化反应的现象,下面将对该反应的现象进行解释。

首先,当醇和氧化剂混合在一起时,可以观察到变热现象。

醇本身是一种有机物,其分子形状复杂,在氧化反应中,氧化剂就像一个“激活剂”,当氧化剂接触到醇分子时,会引发细胞内的反应,内部分子的活性就会增加。

当这种活性在醇分子之间交换时,它们会增加能量,使整个物质变得热,从而形成热量。

因此,在氧化反应中观察到的变热现象是正常的现象。

其次,当醇和氧化剂混合在一起时,也可以观察到色变现象。

醇是一种有机物,它的分子结构比较复杂,而氧化剂则是一种可以被氧化剂损坏的物质,当氧化剂接触到醇分子时,会使得醇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因此可以引起物质的色彩变化。

许多有机物的色彩与分子结构有关,因此,在氧化反应中观察到的色变现象也是正常的现象。

最后,当醇和氧化剂混合在一起时,也可以观察到气体产生的现象。

醇原本是一种液体,但是在氧化反应中,氧化剂可以被用来分解物质,当醇分子被氧化剂分解时,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气,得到的气体则会被溶于原液中形成气泡,使原液变得混浊。

因此,在氧化反
应中观察到的气体产生现象也是正常的现象。

综上所述,醇的氧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会导致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现象,例如变热、色变和产生气体。

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都是氧化反应的一部分,是氧化反应的本质特征。

醇氧化的人名反应

醇氧化的人名反应

醇氧化的人名反应1. 介绍醇氧化的人名反应是一种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可以将醇氧化为醛或酮。

这个反应以人名命名,是为了纪念发现该反应的科学家。

2. 历史醇氧化反应最早由英国化学家罗伯特·罗宾逊于1917年发现并报道。

他在研究醇的氧化反应时,发现在碱性条件下,醇可以被氧化为相应的醛或酮。

他将这个反应称为“罗宾逊醇氧化反应”。

3. 反应机理醇氧化反应的机理比较复杂,主要有两种机制:金属催化氧化和无金属催化氧化。

3.1 金属催化氧化金属催化氧化是指在反应中加入金属催化剂,如铬酸、铬酸盐或钼酸盐等。

这些催化剂可以提供氧原子,使醇发生氧化反应。

金属催化氧化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金属催化剂与醇发生配位作用,形成配位络合物。

2.配位络合物中的金属原子提供氧原子,使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或酮。

3.金属催化剂再生,反复参与反应。

3.2 无金属催化氧化无金属催化氧化是指在反应中不加入金属催化剂,而是利用其他无金属物质催化醇的氧化反应。

无金属催化氧化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无金属催化剂与醇发生作用,形成活性中间体。

2.活性中间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或酮。

3.无金属催化剂再生,反复参与反应。

4. 应用醇氧化的人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该反应可以将醇转化为醛或酮,进而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4.1 合成醛醛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进一步用于合成酮、酸等化合物。

通过醇氧化的人名反应,可以将醇选择性地氧化为相应的醛。

这为醛的合成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

4.2 合成酮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醇氧化的人名反应,可以将醇选择性地氧化为相应的酮。

这为酮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4.3 药物合成醇氧化的人名反应在药物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药物的合成需要通过醇氧化反应来引入酮或醛基团。

该反应可以高效、选择性地合成药物的关键中间体,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醇的氧化

醇的氧化

4、二醇的氧化
在两个相邻的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的醇类,称为1,2-二 醇。这类醇可在特殊的氧化剂条件下,如:高碘酸钠 (NaIO4)或四乙酸铅(Pb(OAc)将碳-碳键氧化成两个羰 基,若长链分子则得到两个化合物;若环状分子则得到一个 双羰基化合物。这就是俗称的:乙二醇裂解反应
谢谢
PDC:类似PCC一样的温和氧化剂,室温下为橙黄色晶体, 用来把醇有限度地氧化为醛。
1.1.2、氧化机理
1.1.3、应用举例
物料名称 K11A08 PCC DCM 硅藻土
投料量 1.040g 1.523 100ml 5g
分子量 294.47 215.56 / /
摩尔量 (mmol) 3.532 70.64 / /

摩尔比 1 2 / /
操作:将K11A08与DCM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室温搅 拌,溶解完全后加入PCC,加毕搅拌1h,TLC监测,原料 反应完全后,加入硅藻土,抽滤,滤液旋干过柱,得产物, 收率≥90%。
1.2、活化的DMSO 可从DMSO与亲电试剂反应获得,如: 草酰氯(斯文氧化),碳二亚胺(Pfitzner-Moffatt氧化, 或SO3〃Py络合物(Parikh–Doering氧化反应)。 1.2.1、斯文氧化:斯文氧化反应的第一步是低温下,二甲 基亚砜(1a)共振形成(1b)并与草酰氯(2)的亲核加成,生 成第一个中间体(3)。此中间体迅速的分解为CO2和CO, 并生成氯化二甲基氯代锍盐(4)。当加入醇以后,锍盐 (4)与加入的醇(5)反应生成关键的烷氧基锍离子中间 体(6)。在加入了两当量的碱后,发生去质子作用生成硫 叶立德(7)。通过一个五元环的过渡态,硫叶立德(7)进 一步分解为二甲基硫醚以及产物——酮(或醛)(8)
反应机理:

醇氧化成醛的方程式

醇氧化成醛的方程式

醇氧化成醛的方程式醇氧化成醛的方程式是指醇分子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失去一部分氢原子,形成醛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个过程中,氧化剂接受了醇分子中的氢原子,同时醇分子失去了氢原子,形成了醛分子。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以下的式子来表示:R-OH + [O] → R-CHO + H2O其中,R代表醇分子中的烷基或芳基基团,[O]代表氧化剂,R-CHO代表醛分子,H2O代表水分子。

醇氧化成醛的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它在生物体内和化学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体内,醇氧化成醛的反应是一种重要的代谢途径,可以将醇分子转化为醛分子,从而产生能量和代谢产物。

在化学工业中,醇氧化成醛的反应可以用来制备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如醛类溶剂、醛类染料、醛类药物等。

醇氧化成醛的反应机理比较复杂,涉及到氧化剂和醇分子之间的多种反应路径。

一般来说,氧化剂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与醇分子反应,一种是直接与醇分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另一种是通过中间体的形式与醇分子反应。

在直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醇分子中的氢原子,同时醇分子失去氢原子,形成醛分子。

在中间体反应中,氧化剂首先与醇分子形成一个中间体,然后中间体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醛分子。

醇氧化成醛的反应条件比较苛刻,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氧化剂浓度才能进行。

一般来说,醇分子的活性越高,反应条件就越温和。

例如,一些次级醇和三级醇可以在常温下通过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而一些一级醇则需要高温和高浓度的氧化剂才能进行反应。

总的来说,醇氧化成醛的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可以进一步优化反应过程,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质量,为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醇的氧化

醇的氧化

酯化反应
• R1-CH2-OH+HOOC-R2 →R1-CH2-OOC-R2+H2O
饱和Na2CO3 作用
• 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 • 溶解乙醇 • 减少乙酸乙酯 在水中的溶解
酯类水解
• R1-CH2-OOC-R2+H2O → HOOC-R2 + R1-CH2-OH
• 酸性条件水解不彻底 • 碱性条件水解彻底
醇醛酸酯的相互转化




醇的氧化
• 伯醇(R-CH2-OH)可被氧化 氧化为醛(R氧化 CHO) • 2R-CH2-OH+O2→2R-CHO+2H2O (R-是 烃基) 2CH3CH2OH+O2→2CH3CHO+2H2O(乙 醇的氧化,催化剂Cu、Ag,加热
氧பைடு நூலகம்与还原
• 加氧脱氢为氧化,加氢脱氧为还原 • 醛既可以被氧化也可以被还原 • 注意: 所得到的羧酸不可以加氢 注意:
醛基与新制Cu(OH)2
• R-CHO + 2Cu(OH)2 → R-COOH + Cu2O (红色沉淀) + 2H2O
• • • •
条件加热 新制Cu(OH)2 增大反应接触面 用于医学上还原糖的鉴定 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 CH3CHO + 2Ag(NH3)2OH →CH3COONH4 +1H2O + 2Ag↓+ 3NH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1.5、Anelli氧化:用1%molTEMPO,10%molNaBr或KBr和稍过 量的NaOCl溶液,在pH=9.0,15℃和DCM作溶剂的条件
精品课件
下,伯醇、仲醇会被高效高选择性的氧化为相应的醛酮。
1.6、MnO2的氧化:MnO2能将醇类转化为酮类,即使该醇类 中有双键,也不会被二氧化锰所氧化
1.2.1、斯文氧化
1.6、MnO2的氧化
1.2.2、普菲茨纳-莫法特氧化 2、氧化成酮
反应
3、氧化成羧酸
1.2.3、Parikh-Doering氧化反 3.1、KMnO4 Nhomakorabea应
3.2、琼斯氧化反应
1.3、高价态碘化合物
3.3、Corey和Schmidt法
1.3.1、 Dess-Martin
4、二醇的氧化
精品课件
应用实例:
精品课件
1.4、Ley-Griffith 氧化反应(TPAP/NMO):TPAP(四丙基高 钌酸铵)是一个温和的、在中性条件下使用的氧化试剂,对 带有酸敏基团或者多官能团取代底物的氧化反应,选择 TPAP/NMO组合试剂是非常合适的,它能够将伯醇和仲醇氧化 成相应的醛和酮,其高度的化学选择性对许多其它官能团不 产生影响,例如:烯键、炔键、内酯、环氧,甚至缩醛、硅 醚、四氢吡醚等。
精品课件
PDC:类似PCC一样的温和氧化剂,室温下为橙黄色晶体, 用来把醇有限度地氧化为醛。
1.1.2、氧化机理
精品课件
1.1.3、应用举例
精品课件
物料名称 投料量
K11A08 PCC DCM
硅藻土
1.040g 1.523 100ml
5g
分子量
294.47 215.56
/ /
摩尔量 (mmol)
精品课件
Collins试剂:CrO3和吡啶在CH2Cl2中的络合物,能将一级醇 氧化成醛,二级醇氧化成酮,适用于对于酸性敏感化合物的 氧化,但该试剂易潮解,且制备中易燃;
精品课件
PCC:一种温和的氧化剂,不像相关的琼斯试剂,PCC鲜少 有过氧化的发生而形成羧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铬的副 产物会与吡啶一起沉淀。可加入惰性吸附剂,如分子筛或 硅胶,使得黏稠的副产物吸附至表面并更好作用;
精品课件
1.3.2、2-碘酰基苯甲酸(IBX):是典型的高价碘试剂,在 有机合成中用作氧化剂,用于将醇氧化为醛,IBX与DMSO连用, 使邻二醇发生氧化断裂,生成酮。
精品课件
1.3.3、二醋酸碘苯:催化量的TEMPO将醇氧化为相应的醛, 而自身被还原为TENHP;催化量的DIB再将TENHP氧化为TEMPO, 而自身被还原为碘苯和醋酸。
Parikh- Doering 氧化反应的机理也与体系中形成烷氧基 锍盐中间体 相似,该反应的优点是副产物烷氧基甲基硫醚 很少
精品课件
1.3、高价态碘化合物 1.3.1、 Dess-Martin Oxidation:戴斯-马丁氧化剂作为一 种容易制备、性能温和、选择性高而且环境友好的有机合成 新试剂,经常用于将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其优点 是反应条件温和、速度适中、用量少、后处理简单。
精品课件
2、氧化成酮
一级醇(伯醇)可以被氧化为醛。 二级醇(仲醇) 可被许多氧化剂氧化为酮,但通常不能被氧化成醛,如:三 氧化铬(CrO3)的硫酸溶液(琼斯试剂),或在异丙醇铝条件 下,使用丙酮作为氧化剂(沃氏氧化反应)。 三级醇(叔 醇)既不可被氧化为醛又不可被氧化为酮。
Oppenauer氧化:是二级醇与丙酮(或甲乙酮、环己酮)在 碱存在下一起反应,醇被氧化为酮,同时丙酮被还原为异丙 醇的反应。
3.532 70.64
/ /
摩尔比
1 2 / /
操作:将K11A08与DCM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室温搅拌, 溶解完全后加入PCC,加毕搅拌1h,TLC监测,原料反应完 全后,加入硅藻土,抽滤,滤液旋干过柱,得产物,收率 ≥90%。
精品课件
1.2、活化的DMSO 可从DMSO与亲电试剂反应获得,如: 草酰氯(斯文氧化),碳二亚胺(Pfitzner-Moffatt氧化, 或SO3·Py络合物(Parikh–Doering氧化反应)。
醇的氧化
2015.1.4
精品课件
1、氧化成醛
1.3.2、2-碘酰基苯甲酸
1.1、铬类氧化剂
(IBX)
1.1.1、铬类氧化剂的介绍
1.3.3、二醋酸碘苯
1.1.2、氧化机理
1.4、Ley-Griffith 氧化反
1.1.3、应用举例
应(TPAP/NMO)
1.2、活化的DMSO
1.5、Anelli氧化
1.2.1、斯文氧化:斯文氧化反应的第一步是低温下,二甲 基亚砜(1a)共振形成(1b)并与草酰氯(2)的亲核加成, 生成第一个中间体(3)。此中间体迅速的分解为CO2和CO, 并生成氯化二甲基氯代锍盐(4)。当加入醇以后,锍盐 (4)与加入的醇(5)反应生成关键的烷氧基锍离子中间 体(6)。在加入了两当量的碱后,发生去质子作用生成硫 叶立德(7)。通过一个五元环的过渡态,硫叶立德(7)进 一步分解为二甲基硫醚以及产物——酮(或醛)(8)
精品课件
反应机理:
反应中常用的碱为叔丁醇铝或异丙醇铝,一级醇可以不受破 坏,虽也可以氧化为相应的醛,但存在副反应羟醛缩合反应, 效果并不很好。
精品课件
1.2.2、普菲茨纳-莫法特氧化反应(Pfitzner-Moffatt氧 化反应、Moffatt氧化反应)以二甲基亚砜(DMSO)和碳二 亚胺(失水剂,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混合物作氧化 剂,经由烷氧基锍叶立德中间体,将一级和二级醇氧化为 醛或酮。
精品课件
应用实例
精品课件
1.2.3、Parikh-Doering氧化反应:以二甲亚砜为氧化剂, 三氧化硫-吡啶络合物为活化剂,三乙胺为碱而将伯醇和仲 醇转化为相应的醛酮。
Oxidation
精品课件
醇的氧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其中,伯醇 (R-CH2-OH)可被氧化为醛或羧酸;而仲醇通常最后氧化为 酮的形式;叔醇则通常难于发生氧化反应。
精品课件
1、氧化成醛
1.1、铬类氧化剂,如:Jones试剂,Collins试剂,PDC或PCC 1.1.1、铬类氧化剂的介绍 Jones试剂:由三氧化铬、硫酸与水配成的水溶液,为选择 性氧化有机化合物的试剂。能氧化仲醇成相应的酮,而不影 响分子中存在的双键或叁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