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死水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闻一多《死水》ppt课件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8
▲ 《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的最重要作品,闻一多是新月派诗词格律 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
▲ 有人认为《死水》表现了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憎恨和灰心失望,有人认为 《死水》表达了一种破坏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也有人认为《死水》传达了 一种对旧世界、旧事物的辛辣讽刺和无情诅咒,他们所说的不无道理,然而我认 为,在《死水》里,诗人的感情可以说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
他还有一掬结晶的老泪,
他的泪像夏雨一般的滂沛。
要开作漫天愁人花朵。 12
▲ 《泪雨》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绝望的境界,而诗作中抒情主体“他“那漂洒在人 生四季中的漫长的“泪雨”,则是一种对不公平命运无声的反抗,“一种挣扎 抖擞底动作”
▲ 诗作音节整饬,语言精美凝炼,既吸收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精蕴,又化入现 代人全新的思想感受。诗作以代词“他”为抒情主体,实际上抒写了在旧中国 黑暗现实中弱小者的普遍性命运,具有广泛的社会内涵。诗的总体格调虽 略阴冷,但面对一个凄暗无望的世界,除了唱一首同样凄暗无望的哀歌, 此外又能做什么呢?
11
《泪雨》
他在那生命的阳春时节,
中途的怅惘,老大的蹉跎,
曾流着号饥号寒的眼泪;
他知道中年的苦泪更多,
那原是舒生解冰的春霖,
中年的泪定似秋雨淅沥,
却也兆徵了生命的哀悲。
梧桐叶上敲着永夜的悲歌。
他少年的泪是连绵的阴雨
谁说生命的残冬没有眼泪?
暗中浇熟了酸苦的黄梅;
老年的泪是悲哀的总和;
如今黑云密布,雷电交加,
汇 报 人 : 许 虹
1
8
▲ 《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的最重要作品,闻一多是新月派诗词格律 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
▲ 有人认为《死水》表现了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憎恨和灰心失望,有人认为 《死水》表达了一种破坏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也有人认为《死水》传达了 一种对旧世界、旧事物的辛辣讽刺和无情诅咒,他们所说的不无道理,然而我认 为,在《死水》里,诗人的感情可以说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
他还有一掬结晶的老泪,
他的泪像夏雨一般的滂沛。
要开作漫天愁人花朵。 12
▲ 《泪雨》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绝望的境界,而诗作中抒情主体“他“那漂洒在人 生四季中的漫长的“泪雨”,则是一种对不公平命运无声的反抗,“一种挣扎 抖擞底动作”
▲ 诗作音节整饬,语言精美凝炼,既吸收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精蕴,又化入现 代人全新的思想感受。诗作以代词“他”为抒情主体,实际上抒写了在旧中国 黑暗现实中弱小者的普遍性命运,具有广泛的社会内涵。诗的总体格调虽 略阴冷,但面对一个凄暗无望的世界,除了唱一首同样凄暗无望的哀歌, 此外又能做什么呢?
11
《泪雨》
他在那生命的阳春时节,
中途的怅惘,老大的蹉跎,
曾流着号饥号寒的眼泪;
他知道中年的苦泪更多,
那原是舒生解冰的春霖,
中年的泪定似秋雨淅沥,
却也兆徵了生命的哀悲。
梧桐叶上敲着永夜的悲歌。
他少年的泪是连绵的阴雨
谁说生命的残冬没有眼泪?
暗中浇熟了酸苦的黄梅;
老年的泪是悲哀的总和;
如今黑云密布,雷电交加,
汇 报 人 : 许 虹
1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死水》优秀课件(共37张ppt)

死 水
闻 一 多
• 闻一多(1899~1946),原名 _______ 闻家骅 ,湖北_______ 浠水 人,字 _______ 友三 ,亦字_______ 友山 ,后改名 一多 。 多,“五· 四”以后又改名_______ 著名诗人、学者,中国现代伟大的 爱国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 领导人。其诗沉郁奇丽,具有强烈 而深沉的民族气质。在中国古代文 学研究方面亦成就非凡,郭沫若叹 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曾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创办 《新月》 _______杂志。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的诗歌主张,产生一 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的影响。主要作品有 ______________ 《死水》《红烛》
比一比
也许铜的要烂成污浊, 铁罐上割出几道伤口。 思考1:改写后有什么 再让油腻织一件囚衣, 不同? 霉菌给他堆出个灵柩。 让死水酵成一沟毒酒, 漂满了枯骨似的白沫。 小珠们尖叫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思考2:两首诗那一个更 好?请简要分析原因。
美与丑
美 本质
厌恶 翡翠—— 破铜 桃花—— 烂铁 罗绮—— 油腻 云霞—— 霉菌 绿酒—— 死水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创造新格律诗
诗体大解放
• 《蝴蝶》胡适 •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 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 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 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 孤单。 • 《小诗》胡适 • 开的花还不多; • 且把这一树嫩黄的新 叶 • 当作花看罢。
闻 一 多
• 闻一多(1899~1946),原名 _______ 闻家骅 ,湖北_______ 浠水 人,字 _______ 友三 ,亦字_______ 友山 ,后改名 一多 。 多,“五· 四”以后又改名_______ 著名诗人、学者,中国现代伟大的 爱国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 领导人。其诗沉郁奇丽,具有强烈 而深沉的民族气质。在中国古代文 学研究方面亦成就非凡,郭沫若叹 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曾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创办 《新月》 _______杂志。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的诗歌主张,产生一 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的影响。主要作品有 ______________ 《死水》《红烛》
比一比
也许铜的要烂成污浊, 铁罐上割出几道伤口。 思考1:改写后有什么 再让油腻织一件囚衣, 不同? 霉菌给他堆出个灵柩。 让死水酵成一沟毒酒, 漂满了枯骨似的白沫。 小珠们尖叫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思考2:两首诗那一个更 好?请简要分析原因。
美与丑
美 本质
厌恶 翡翠—— 破铜 桃花—— 烂铁 罗绮—— 油腻 云霞—— 霉菌 绿酒—— 死水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创造新格律诗
诗体大解放
• 《蝴蝶》胡适 •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 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 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 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 孤单。 • 《小诗》胡适 • 开的花还不多; • 且把这一树嫩黄的新 叶 • 当作花看罢。
人教版《死水》ppt

七子之歌 — 澳 门
你 可 知 “Macau” 不 是 我 的 真 名 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了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 百 年 来 梦 寐 不 忘 的 生 母 啊 ! 请叫儿的乳名 , 叫 我 一 声 " 澳 门 " !母 亲 ! 我要回来,母亲!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新格律诗的“三美”
音乐的美、建筑的美、绘画的美
音乐的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 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绘画的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 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
凝滞(1节)
全诗总起
肮脏(2节)
静态描写
死 水
腐烂(3节)
动态描写
沉寂(4节)
以动衬静
绝望(5节)
全诗总结
“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一、从《死水》的创作时926.4 象征着 垂死的北洋政府 。 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 1928 象征着 黑暗的中国现实 。
浓烈而真挚的爱国情思 是其诗歌的灵魂。朱自 清曾称赞闻一多是五四 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
蠹
流 水 不 腐 户 枢 不
一 潭 死 水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 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我们不怕死, 我们有牺牲的精 神!我们随时像 李先生一样,前 脚跨出大门,后 脚就不准备再跨 进大门……” —— 闻一多 《最后一次演讲》
你 可 知 “Macau” 不 是 我 的 真 名 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了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 百 年 来 梦 寐 不 忘 的 生 母 啊 ! 请叫儿的乳名 , 叫 我 一 声 " 澳 门 " !母 亲 ! 我要回来,母亲!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新格律诗的“三美”
音乐的美、建筑的美、绘画的美
音乐的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 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绘画的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 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
凝滞(1节)
全诗总起
肮脏(2节)
静态描写
死 水
腐烂(3节)
动态描写
沉寂(4节)
以动衬静
绝望(5节)
全诗总结
“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一、从《死水》的创作时926.4 象征着 垂死的北洋政府 。 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 1928 象征着 黑暗的中国现实 。
浓烈而真挚的爱国情思 是其诗歌的灵魂。朱自 清曾称赞闻一多是五四 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
蠹
流 水 不 腐 户 枢 不
一 潭 死 水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 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我们不怕死, 我们有牺牲的精 神!我们随时像 李先生一样,前 脚跨出大门,后 脚就不准备再跨 进大门……” —— 闻一多 《最后一次演讲》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死水》优秀课件 (共35张ppt)

2.从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北洋军阀政府。 (发表于1926年4月,而这年3月18日,腐败的段祺 瑞政府制造了血腥镇压爱国学生的震惊中外的“三 一八惨案” ,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
3.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黑 暗的中国。(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整个中国处在白色恐怖的黑暗之中。诗人于 1928年遍成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并告 别诗坛。)
1.
节奏:每行四拍,音节抑扬顿挫。
2.
二、四押韵,每节换韵;韵脚相协,韵律感 强。
诗歌的绘画美
翡翠 桃花 罗绮 云霞 绿酒 白沫
词藻华丽 以丑为美 (反讽)
绘声绘色
诗歌的建筑美
每一节均是四句,每一句又都 是九个字。这样就形成了诗歌的 “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即所 谓的建筑美。
“天空凝视着,这尸体真是绝妙,/ 像花朵一样地开放,/臭气那样地强 烈,你觉得就要/昏厥晕倒在草地上, //腐败的肚子上苍蝇嗡嗡聚集,/ 黑压压一大群蛆虫/爬出来,好像一 股粘稠的液体,/顺着活的皮囊流 动” 。
朗读体会
分析诗文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诗歌意象—— 形象+情感 ——寄托、象征
意象理解
结合写作经历、背 景认识 结合自身的时代、 立场、生活认识
“死水”的象征意义大致有三种: 1.从创作时间看,“死水”象征表面繁华、内里充 满罪恶的美国社会。(1925年4月,诗人正在美国 芝加哥留学 。)
在诗人面前的是军阀统治下的破碎山河和哀鸿 遍野的苍凉现实。想象中“如花的祖国”幻灭了,美
丽的希望与黑暗的现实发生猛烈的情感碰撞,顿时使诗 人“坠入了一个可怕的深渊”,他感到失望和悲痛,他 赖以支持自己的一根伟大支柱,倾折了!他所看到的和 他所希望看到的恰恰相反。他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一 个黑暗、残破的凄凉。他痛苦,他愤慨,他高歌当 哭……闻一多正是在这种矛盾悲愤的心境中,写下了 《 死 水 》 这 一 名 作 的 。
《死水》精品PPT课件

死水的肮脏和污浊。 • 翡翠 桃花
罗绮 云霞 揭示死水华美外表下的霉变
•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死水的腐烂变质。
• 白沫 小珠(笑声)
花蚊 臭味相投
•
共享“一沟绿酒”
•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死寂。
•
这一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
出死水的毫无生机。
• 第五节:诗人忍不住内心的激愤,用肯定的 口气揭示了“死水”的真面目
背景介绍
•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 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所受到的 歧视,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 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怀念从 美国归来,他看到军阀混乱, 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 敝的惨景,心中的梦想破灭了。 他失望痛心,面对路边一沟臭 水有感而作。
欣赏:《死水》
思考:
“死水”这 个意象的意义?
• 美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 效果。丑恶写得越美,越容易引起反感,诗人将 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感情隐藏在华美的意象和艳丽 的辞藻之后,从而加强了否定现实的力度和深度。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
•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 表明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他终究 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艺术特色:
• 1、使用反讽的手法
• 诗人借鉴西方文学“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 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
• 为了揭露、批判“死水”的丑恶和肮脏,诗 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 珠”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以丽辞表现丑恶。
罗绮 云霞 揭示死水华美外表下的霉变
•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死水的腐烂变质。
• 白沫 小珠(笑声)
花蚊 臭味相投
•
共享“一沟绿酒”
•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死寂。
•
这一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
出死水的毫无生机。
• 第五节:诗人忍不住内心的激愤,用肯定的 口气揭示了“死水”的真面目
背景介绍
•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 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所受到的 歧视,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 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怀念从 美国归来,他看到军阀混乱, 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 敝的惨景,心中的梦想破灭了。 他失望痛心,面对路边一沟臭 水有感而作。
欣赏:《死水》
思考:
“死水”这 个意象的意义?
• 美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 效果。丑恶写得越美,越容易引起反感,诗人将 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感情隐藏在华美的意象和艳丽 的辞藻之后,从而加强了否定现实的力度和深度。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
•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 表明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他终究 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艺术特色:
• 1、使用反讽的手法
• 诗人借鉴西方文学“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 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
• 为了揭露、批判“死水”的丑恶和肮脏,诗 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 珠”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以丽辞表现丑恶。
《死水》课件

死水
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湖北 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 战士。1922年大学毕业赴美留学, 1925年回国后在北京、武汉、清华大 学等校任教。1926年发表诗歌《死 水》。1946年7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他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 朽诗篇,其诗歌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和 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 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 国主义精神。
第四节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第五节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小文,要 求用到反讽的写作手法。
闻 一 多
“三美”:
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 者和创建者之一。在他的《诗的格律》 一文中提出诗要有有三美:音乐美、 绘画美、建筑美。所谓“音乐美”, 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所谓“绘画 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所谓“建 筑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背景:我们要学习的《死水》是新格律 诗的代表,发表于1926年4月,也就是 他回国后不久,在美国的时候他日日思 念祖国,想着祖国的美好,可是回到祖 国,他看到的是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民 不聊生,满目疮痍的祖国。而1926年3 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 黑暗的一天”,段棋瑞北洋政府血腥屠 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 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在此时发表《死 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 深恶痛绝。
三·一八惨案发生地
第一节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第二节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湖北 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 战士。1922年大学毕业赴美留学, 1925年回国后在北京、武汉、清华大 学等校任教。1926年发表诗歌《死 水》。1946年7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他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 朽诗篇,其诗歌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和 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 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 国主义精神。
第四节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第五节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小文,要 求用到反讽的写作手法。
闻 一 多
“三美”:
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 者和创建者之一。在他的《诗的格律》 一文中提出诗要有有三美:音乐美、 绘画美、建筑美。所谓“音乐美”, 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所谓“绘画 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所谓“建 筑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背景:我们要学习的《死水》是新格律 诗的代表,发表于1926年4月,也就是 他回国后不久,在美国的时候他日日思 念祖国,想着祖国的美好,可是回到祖 国,他看到的是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民 不聊生,满目疮痍的祖国。而1926年3 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 黑暗的一天”,段棋瑞北洋政府血腥屠 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 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在此时发表《死 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 深恶痛绝。
三·一八惨案发生地
第一节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第二节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死水》课件

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死水》的诗歌音乐和配乐建议
音乐风格
建议选择具有古典韵味的音乐作为配乐,如古筝、笛子等乐器演 奏的乐曲,以突出《死水》的诗歌氛围。
音乐节奏
配乐的节奏应与诗歌的节奏相协调,不宜过于复杂或过于单调,以 保持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音乐与诗歌的融合
在选择配乐时,应注意音乐与诗歌情感的融合,使配乐能够更好地 衬托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死水》的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闻一多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推敲、修改,最终 完成了这首诗。这首诗以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愤懑和绝望,表达了 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02
《死水》的诗歌主题
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批判
总结词
通过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当时 社会的不满和愤怒。
详细描述
象征着黑暗、腐朽、停滞不前的旧社会,表达了 诗人对旧社会的厌恶和绝望。
02
青蛙、铁罐、破铜、烂铁
这些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青蛙象征着麻木不仁 、铁罐和破铜烂铁象征着社会的落后和腐朽。
严谨的格律和韵脚
《死水》采用了严谨的格律和韵脚,使得诗歌在 形式上更加完美,同时也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 音乐美感。
每一段的开头都是“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 种反复的模式产生了强烈的节奏感,使得诗歌更 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剩菜残羹
象征着贫富分化和社会不 公,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贫 富差距的关注和批判。
分析《死水》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比喻
排比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死 水中的青蛙”、“破铜烂铁的锈迹” 、“剩菜残羹的油腻”,生动形象地 描绘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诗人运用排比手法,如“这是绝望的 死水”、“这是发臭的沟渠”、“这 是腐败的世界”,强调了社会现实的 严重性和紧迫性。
《死水》的诗歌音乐和配乐建议
音乐风格
建议选择具有古典韵味的音乐作为配乐,如古筝、笛子等乐器演 奏的乐曲,以突出《死水》的诗歌氛围。
音乐节奏
配乐的节奏应与诗歌的节奏相协调,不宜过于复杂或过于单调,以 保持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音乐与诗歌的融合
在选择配乐时,应注意音乐与诗歌情感的融合,使配乐能够更好地 衬托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死水》的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闻一多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推敲、修改,最终 完成了这首诗。这首诗以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愤懑和绝望,表达了 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02
《死水》的诗歌主题
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批判
总结词
通过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当时 社会的不满和愤怒。
详细描述
象征着黑暗、腐朽、停滞不前的旧社会,表达了 诗人对旧社会的厌恶和绝望。
02
青蛙、铁罐、破铜、烂铁
这些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青蛙象征着麻木不仁 、铁罐和破铜烂铁象征着社会的落后和腐朽。
严谨的格律和韵脚
《死水》采用了严谨的格律和韵脚,使得诗歌在 形式上更加完美,同时也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 音乐美感。
每一段的开头都是“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 种反复的模式产生了强烈的节奏感,使得诗歌更 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剩菜残羹
象征着贫富分化和社会不 公,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贫 富差距的关注和批判。
分析《死水》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比喻
排比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死 水中的青蛙”、“破铜烂铁的锈迹” 、“剩菜残羹的油腻”,生动形象地 描绘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诗人运用排比手法,如“这是绝望的 死水”、“这是发臭的沟渠”、“这 是腐败的世界”,强调了社会现实的 严重性和紧迫性。
《死水》2——课件

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现代主义英诗、文论,创作发 生转变,并走向成熟。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 1942年从军,参加入缅抗日,历经艰险。 1943年回国后经历了几年不安定的生活。 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 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 1949年8月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写作背景: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的原由 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 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 的歧视,写过许多篇爱国诗篇。1926年他 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 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 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 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 首诗的深层根基。
1953年初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 俄、英诗歌翻译。
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 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
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 1977年春节因病去世。 1979年平反。 主要著作有:
诗集《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 (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等,及 《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 代诗选》(1985)等大量译诗。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 亲 !我 要 回 来 , 母 亲 !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 当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 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 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 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 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 慨激昂的诗。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 1942年从军,参加入缅抗日,历经艰险。 1943年回国后经历了几年不安定的生活。 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 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 1949年8月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写作背景: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的原由 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 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 的歧视,写过许多篇爱国诗篇。1926年他 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 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 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 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 首诗的深层根基。
1953年初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 俄、英诗歌翻译。
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 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
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 1977年春节因病去世。 1979年平反。 主要著作有:
诗集《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 (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等,及 《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 代诗选》(1985)等大量译诗。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 亲 !我 要 回 来 , 母 亲 !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 当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 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 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 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 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 慨激昂的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 么共同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3. “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4. “看它造出个什么样的世界”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期望?
5. 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 “ 多扔些 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死水
闻一多
闻一多,诗人,文史学者。五四 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 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 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因怒 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暗 杀。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 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 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 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 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艾青是继闻一多 等人之后又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 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 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 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 深的爱。
找出诗中的意象
“被暴风雨打击着”的 “土地”
“永远汹涌着”的“悲愤”的“河流”
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 “丑”,加速灭亡。
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 么共同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丑陋不堪,污臭之极。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 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
“看它造出个什么样的世界”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期望?
•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
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 ,现代著名 。 1913年考入清华,1922 年赴美留学,研习绘画、 文学。1923年出版他的 第一本诗集是《 》,
代表诗作有《太阳吟》、 《一句话》、《洗衣歌》
等。 1928年出版第二部 诗集《 》。在新诗格
律化方面提出“三美” 主张, 、 、 。
思 考
1. 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 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归纳概括全诗内容。
死水
凝 滞 的 死 水
( 第 一 节 )
肮脏、污浊的死水(第2节)
(色彩、光泽上静态描写)
腐烂变质的死水(第3节)
(动态描写)
毫 无 希 望( 的总 死结 水)
( 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 起
沉寂的死水(第4节)
5 节
(以动衬静)
)
“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 一、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 1925.4
课堂延展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艾青(1910~1996), 现、当代诗人。原名 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 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 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 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 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 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泥土气息浓郁,诗
“激怒”的
“风”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明”
诗人为什么要用 “嘶哑的喉咙”歌
唱?
——1999年高考题赏析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 “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 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 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 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 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 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 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
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D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 象征着 腐朽的美国社会 。
• 二、从《死水》发表的时间看 1926.4
• 象征着 垂死的北洋政府 。
• 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 1928
• 象征着 黑暗的中国现实 。
表现手法
反讽: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
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 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 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 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 “云霞”,“死水”酿出“绿酒”, “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 出了“歌声”……
3. “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4. “看它造出个什么样的世界”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期望?
5. 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 “ 多扔些 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死水
闻一多
闻一多,诗人,文史学者。五四 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 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 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因怒 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暗 杀。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 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 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 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 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艾青是继闻一多 等人之后又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 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 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 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 深的爱。
找出诗中的意象
“被暴风雨打击着”的 “土地”
“永远汹涌着”的“悲愤”的“河流”
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 “丑”,加速灭亡。
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 么共同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丑陋不堪,污臭之极。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 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
“看它造出个什么样的世界”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期望?
•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
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 ,现代著名 。 1913年考入清华,1922 年赴美留学,研习绘画、 文学。1923年出版他的 第一本诗集是《 》,
代表诗作有《太阳吟》、 《一句话》、《洗衣歌》
等。 1928年出版第二部 诗集《 》。在新诗格
律化方面提出“三美” 主张, 、 、 。
思 考
1. 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 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归纳概括全诗内容。
死水
凝 滞 的 死 水
( 第 一 节 )
肮脏、污浊的死水(第2节)
(色彩、光泽上静态描写)
腐烂变质的死水(第3节)
(动态描写)
毫 无 希 望( 的总 死结 水)
( 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 起
沉寂的死水(第4节)
5 节
(以动衬静)
)
“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 一、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 1925.4
课堂延展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艾青(1910~1996), 现、当代诗人。原名 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 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 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 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 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 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泥土气息浓郁,诗
“激怒”的
“风”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明”
诗人为什么要用 “嘶哑的喉咙”歌
唱?
——1999年高考题赏析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 “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 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 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 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 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 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 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
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D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 象征着 腐朽的美国社会 。
• 二、从《死水》发表的时间看 1926.4
• 象征着 垂死的北洋政府 。
• 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 1928
• 象征着 黑暗的中国现实 。
表现手法
反讽: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
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 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 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 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 “云霞”,“死水”酿出“绿酒”, “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 出了“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