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况①守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③者,一吏也。

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

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

公之周旋⑤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

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注)①况:况钟,字伯律,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

②府治:府街。

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灾。

④砾:小石,碎石。

⑤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悉:(2)舍:(3)过: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2)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3.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毗引裾①帝②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

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

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

毗曰:“陛下欲徙士卒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

”帝曰:“吾不与卿议也。

”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③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

”帝乃徙其半。

(注)①辛毗:字佐治。

裾:衣服的前后襟。

②帝:魏文帝曹丕。

③厕:安置。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实(_____)(2)俱(_____)(3)诚(_____)5.将中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⑤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二)山夜调琴[唐]王绩促轸⑥乘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⑦,不使俗人闻。

(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

③凫:野鸭。

④莳:移植。

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嘨”句,东皋由此而来。

⑥轸,用轴转动弦线。

促轸,拧紧弦线,使调门更高些。

这里即指弹奏。

⑦山水韵,抒写山水之乐的曲调。

唐吕才《东皋子集序》载王绩“雅善鼓琴,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者所赏”。

1.根据古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以疾罢归(_____)A.完了B.撤销C.免去②终于家(_____)A.指人死B.最后C.终归,到底2.选出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①以《周易》、《庄》、《老》置床头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①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①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②好饮酒D.①自著《五斗先生传》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4.联系《野望》,选出对“不使俗人闻”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让刺史等官僚听到,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这些音乐。

B.不让那些“驱犊返”的“牧人”听到,因为他们俗务繁忙,没有时间来听雅乐。

C.作者向往隐居生活,《山水操》这样的乐曲只弹给知音欣赏。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备考题库(含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备考题库(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考题库一、(2022镇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

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守一方,专以持重①中安边为务,常曰:“太平之将,但当抚循②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

”军中日夜思战,忠嗣多遣谍人何其间隙,见可胜,然后兴师,故出必有功。

每互市高估马价,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

由是胡马少,唐兵益壮。

与吐蕃战,皆大捷。

以部将哥舒翰为副使,李光弼为兵马使。

上③欲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非杀数万人不能克,所得不如所亡。

不如俟其有衅④,然后取之。

”上意不快。

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域,上命忠嗣助之。

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⑤延光所欲,延光怨之。

李光弼曰:“大夫⑥虽迫于制⑦书,实夺其谋也。

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

”忠嗣曰:“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吾志决矣,子勿复言。

”光弼曰:“向者恐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

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

”遂趋出。

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⑧挠军计。

上怒,贬忠嗣汉阳太守。

上以哥舒翰帅兵,攻石堡域,获吐蕃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王忠嗣之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改动)【注】①持重;谨慎,稳重,②抚循;安托慰问,③上;指唐玄宗。

④衅:缝隙,间隙,破绽。

⑤副;相称,符合。

⑥大大:中唐以前,称将帅为大夫。

⑦制:十王的命令,⑧沮:阻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唐兵益.壮( ) (2)不如俟.其有衅( )(3)实夺.其谋也( ) (4)向.者恐为大夫之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

(2)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3.哪些事情表现嗣以“持重安边”为首要任务?请简要概括。

4.本文多处使用对比或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二、(2022包头)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快说(节选)金圣叹夏七月,亦无风,亦无云。

前后庭赫然如洪炉,无一鸟敢飞来。

汗出遍身,纵横成渠,置饭于前,不可得吃。

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 阅读 课外文言文单篇训练

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 阅读 课外文言文单篇训练

语文
【第一类:精忠报国】
耿京①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 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 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语文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 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 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 及。献俘行在②,斩安国于市。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减)
语文
【注释】①耿京: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耿京率众起义 抗金,辛弃疾、张安国、邵进等都曾是其中一员。②行在:皇 帝所在的地方。
语文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与众谋.曰/是故谋.闭而不兴 B.高宗劳.师建康/无案牍之劳.形 C.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会.天大雨 D.我缘.主帅来归朝/缘.溪行
第二部分 阅 读
课外文言文单篇训练
语文
说明:本部分内容同学们与《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配合使 用效果最佳。
方法指导:下面的练习以思想主题进行分类拓展训练,由 于篇幅有限,每类只能精选一篇进行练习,希望同学们通过精 选篇章的训练可以触类旁通。同学们练习时可以将课内知识 和课外材料结合起来,并使之融会贯通。
A.从事
B.就职、赴任
C.完成
D.前往
语文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值宾客盈门不能得言乃伺承起往要之 值 宾 客 盈 门 /不 能 得 言/ 乃 伺 承 起/ 往 要 之
语文
3.结合《赠从弟(其二)》一诗,谈谈宗世林以“松柏之志犹存” 回答的妙处。(3分) 松柏傲雪凌霜,具有刚直的气节。(1分)宗世林借此表明自己 清高自守的品性,(1分)又表达了拒绝结交的态度。(1分)

最新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文言文练习题

最新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原文 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 )二.翻译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2.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不若无闻也(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原文 3.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导读: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君遣之( )2.而捐五百金( )3.于是不能期年(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而吾以捕蛇独存(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 (用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 4.沛公至咸阳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户口②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③.导读:"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皆"一"独",将萧何的"深谋远虑"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③.注释 :①具:通"俱",全,都.②户口:人口.③者……也:裹判断.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2.以何为丞相( )( )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 )二,翻译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___________.原文5.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

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真题帮
真题帮
一、[2021河北,8~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13分)
【甲】蔡元定①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②荠③。于书无 不读。朱熹扣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节选自《夜航船》) 【乙】王公廷相⑤,道艺纯备⑥,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⑦。公延入坐, 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衢⑧,一舆人⑨蹑⑩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 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更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 犹是耳。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真题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日惟啖荠
日:
·
(2)余谒公私第
谒:
·
(3)更不复顾惜
复: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及长,登泰山绝顶。
(2)居身之道,亦犹是耳。
真题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日惟啖荠
对书没有不读的。朱熹探问蔡元定的学问,大吃一惊,说道:“这是我的老朋 友,不应当在弟子之列。”
【乙】王廷相,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是当时有名的大臣。我到王公的府 上去拜见他。王公邀请(我)进门入座,告诉我说:“昨天雨后,我走在道路上, 一个吏卒穿了一双新鞋,从灰厂经过长安街,(他)都挑着(干净的)地面踩,战 战兢兢,唯恐弄脏他的鞋子。后来进入京城,泥泞渐渐多了起来,一不小心,浸 湿了鞋子,反而就不再顾惜了。守持自身的道理,也像这样啊。倘若一失足, 将没有什么不做的。”我退了出来,佩服王公的这番话,一辈子也不敢忘。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1篇汇编【包含答案,译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1篇汇编【包含答案,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③故欲杀之④天下无冤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 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每题1分,共4分。

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

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6分)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百里奚①之未遇时,亡虢而虏②晋,饭③牛于秦,传④鬻于五羊之皮。

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⑤,三日,请属事焉。

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

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君为明君,臣为忠臣。

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

【注释】①百里奚:虢国大臣,后到秦国任大夫,是秦穆公建立霸业的功臣。

②虏:这里指被俘虏。

③饭:作动词,指喂养。

④传:传说。

⑤繆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参考译文】百里奚没有遇到有利时机的时候,从虞国逃出,被晋国俘虏,后在秦国喂牛,以五张羊皮的价格被转卖。

公孙枝得到百里奚以后很喜欢他,把他推荐给秦穆公,过了三天,请求委任他官职。

穆公说:“用五张羊皮买了他来却委任他官职,恐怕要被天下耻笑吧!”公孙枝回答说,“信征贤人而任用他,这是君主的英明,让位爷贤人而自己甘居贤人之下,这是臣子的忠诚。

君主是英明的君主,臣子是忠诚的臣子。

他如果真的贤德,国内都将顺服,敌国都将是惧,谁还会有闲暇耻笑呢?”穆公于是就任用了百里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2分)(1)无乃为.天下笑乎()(2)信.贤而任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2分)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3.公孙枝说“夫谁暇笑哉”的目的是()(2分)A.提醒繆公任用百里奚会被人耻笑。

B.暗示繆公百里奚是一个能干的人。

C.希望繆公打消疑虑能信赖百里奚。

D.告诉繆公百里奚是个能吃苦的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①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如公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②?”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注释:①“上”指刘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练习题考查的考点、题型:1、文言句子翻译。

(题型:用文字翻译形式考查)2、评析人物、理解思想内容或蕴含的哲理。

(题型:以简答形式考查)3、文言句子断句。

(题型:要求用“/”线断开句子)解题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解题方法指导:1、文言句子翻译。

(题型:用文字翻译形式考查)(1)、要求:做到“信”、“达”、“雅”(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步骤:解词——串意——顺意(4)、方法:“增、删、调、补、留”2、评析人物、思想内容或蕴含的哲理(题型:以简答形式考查)(1)、读懂文章内容,从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神态方面描写去分析。

(2)、引用原文(或原文的翻译)(3)、抓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答3、文言句子断句步骤、口诀(1)、读懂是关键,词汇、语法要掌握。

(2)、利用虚词,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

或句或逗看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3)、观察句式,准确断句。

2007年肇庆市文言文考题(不考课内文段)阅读下列文字,完成7—9题。

(10分)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①,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荆兵②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③。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地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

王翦既至关④,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⑤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耶?”(后王翦)大破荆军。

注释:①频阳: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富平东北。

②荆兵:指楚国军队。

③灞上:地名。

④关: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⑤怚:通“粗”,粗暴。

7、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自驰如频阳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B、①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②秦皇色挠,长跪而谢之曰C、①请美田宅园地甚众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①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4分)①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②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

9、从上面所选的文字来看,你认为王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作答。

(3分)2008年肇庆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考试题(既考课内又考课外)休①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

上②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萧嵩③奏事常顺指,既退,吾寝不安。

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213卷)注释:①休:姓韩,名休,朝中的一个大臣。

②上:皇上。

③萧嵩:朝中的一个大臣。

12、从这段文字看,皇上喜欢韩休这个大臣吗?为什么?请简要作答。

(3分)13、用“/”为文中画波纹线的语句断句。

(2分)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两个句子。

(4分)①萧嵩③奏事常顺指,既退,吾寝不安。

②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2009年课外文言文阅读题见《2010年中考必备》P15(略)练习:(一)《罗生还镯》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

仆于途中拾一金镯。

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

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

”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

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

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

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

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⑤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释】①孝廉:“举人”的别称。

②给:充足。

③赍(jī):以物送人。

④投缳:上吊自杀。

⑤届(jiè):到。

一、请你简单概括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2.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三、给画线句子用“/”断句。

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二)《刚峰宦囊》都御史刚峰海公①卒于官舍,同乡宦②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

苏点其宦囊③,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③、旧衣数件而已。

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⑤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

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注释】①刚峰海公:指海瑞。

刚峰,海瑞的字。

②宦(huán):作动词,做官。

③宦囊:指海瑞死后的遗物、遗产。

囊,口袋。

④端:古代布帛长度单位,一端为二丈。

⑤王司寇凤洲:指王世贞。

一、翻译下列句子。

1.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

2.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

二、文中最能表明海瑞一生清廉的文字是:。

三、给画线句子用“/”断句。

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三)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2.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3.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4、给下面句子断句。

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四)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3.给下面句子断句。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课文翻译1、2007年肇庆市文言文考题译文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

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

”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

”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

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

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

”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

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

”王翦说:“这么说不对。

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

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难道反而让秦王因为这个而怀疑我吗?”后来王翦大败楚军。

2、2008年肇庆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考试题译文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追求名誉权势。

等到做宰相后,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

起初,萧嵩认为韩休性情淡泊,容易控制,所以就把他引荐给唐玄宗。

共事的时候,韩休持守正道不阿谀奉承,萧嵩就逐渐厌恶起他来。

宋璟感叹说:“没想到韩休还如此有能耐!”唐太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少有差错,常常对左右的人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

唐玄宗曾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的人说:“韩休做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

”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虽然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

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

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

我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我自己啊。

”3、《罗生还镯》译文:罗一峰先生,名字叫罗伦,以举人的身份去考试.奴仆在路上捡着一个金镯子.走到第五天的时候罗生担心旅费不够,奴仆说:“不用担心,我在经过山东的某个地方捡到一个金镯子,可以变卖成旅费.”先生很生气,要亲自还给失主.奴仆磕头劝阻,而且算了算日程说:“往返必定耽误了考试的日子,不行.”罗生说:“这肯定是女婢或者是哪个仆人遗失的,万一主人拷打询问,并且因此而死亡,是谁的责任呢?我宁愿不去考试,不忍心让人死于非命啊.”不久寻到失主的家,原来是因为女主人遗落在洗脸盆,而奴婢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女主人怀疑是奴婢偷的,打到流血,奴婢几次寻死.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辱骂不停,妻子愤怒而悬梁自尽,多亏得到他人相救. 罗生到了,把镯子给了主人,全家都很感激.急急忙忙赶到京城,考试的期限就快到了,慌慌张张交了试卷,竟然中了状元及第.4、《刚峰宦囊》译文:都御史海瑞在任上去世,他在南京作官的同乡只有户部的苏民怀一个人,苏民怀清点他的遗物发现,只有竹笼中的俸金八两,夏布六丈和几件旧衣服而已。

这样的都御史哪里还能有啊!司寇王世贞评价他说:“不怕死,不贪财,不拉帮结伙。

”这九个字恰当评价了海瑞的一生,即使再有千万句话来赞美他,还能比这几句更准确吗?5、《李生论善学者》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