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预习单的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尝试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尝试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尝试与思考(Design and Thoughts on Pre-class Mathematics Preview Sheet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1000 words)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前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知识点,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度开展。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前预习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和准确的预习策略。

一、明确预习单的目的和意义预习单的设计应以学生学习最新知识内容为出发点,明确预习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同时,也要使学生感到预习是可行、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制定预习策略预习策略是一项必备的工作,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活动。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知道本次发生的主要内容和要点,了解预习的重要性。

2、提供一些参考材料、网站和链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提醒预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4、制定预习计划,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实践目标,从而为后续教学创造条件。

三、考虑预习内容的设计预习单中应包括本次课的内容。

基本的设计原则是由浅入深,分步分组,以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理解知识点。

预习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点的概念和定义。

2、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与巩固,以便学生能够容易进入本次课的学习。

3、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思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

4、习题的设计,既能提出单项选择题,又能准确预测本次课的考试内容。

四、实际设计预习单预习单的设计是一个具体的过程,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设计。

通常设计预习单,可以采用双页设计。

第一页包括以下要点:1、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

3、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4、重要思路和模型的掌握。

5、一些与本学习相关的资料和网站。

第二页可以设立一些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学习的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和问题点。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数学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课程。

推行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教师也正在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数学课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许多学校也在推行预学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设计运用预学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这是本文需要研究的。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借鉴了建构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生本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文数学预学单的内涵。

本研究中的数学预学单是指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小研究。

第二部分,研究通过学生问卷和查阅预学单对预学单设计现状展开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了学生目前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预习的效果也不好。

预学单设计在方法指导、内容形式、学生过程情感、反馈评价等方面还不足。

第三部分,基于当前小学数学预学单现状,本文阐述了预学单的设计依据、流程、原则和形式,在此基础上针对概念课、计算课、问题解决课三种课型来设计预学单,并展开实践研究。

实践选取两个班进行实验,在实验班采用预学单教学,及时发现学生使用中的各种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学生反馈适时调整方案进行反思。

实验前后对两个班进行成绩对比分析,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后学生有了预学指导,学习兴趣提高了,预习变得更主动,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四部分,根据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出预学单设计的优化策略:关注每位学生,尊重学生差异;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促进学生交流;控制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设计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采用多元评价,促进作业管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学单;实践研究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course to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iterac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ur teachers are also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and students' concept, and the math class has undergone a huge change. Many schools are also implementing the pre-study form, but the effect is not ideal. How to design and use preview sheets to improv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th class is exactly what this paper needs to study.This stud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this paper referred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ferred to the constructivism theory, vygotsky's theory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one, and the theory of student-based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which, it elaborat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preliminary list of this paper. The math presheet in this study refers to a small study of students' tentative learning before class.In the second part,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design status of preview list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preview sheet, and mad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It was found that students did not develop the habit of active preview at present, and the preview effect was not good either. The design of preview sheet is not enough in the aspects of method guidance, content form, students' process emotion and feedback evaluation.In the third par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view sheet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basis, process, principle and form of pre-learning sheet. On this basis, three types of preview sheet, namely concept course, calculation course and problem solving course, are designed and studied in practice. In practice, two classes were selected for the experi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preview sheet teaching was adopted to timely find out various situations in the use of students,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reflect on the timely adjustment plan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of students. The results of the two class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found that after the experiment, students had pre-study guidanc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was increased, and their pre-study became more active, and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was greatly improved.The fourth part,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summariz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pre-learning sheet design: pay attentionto each student, respect the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Combin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promote student exchange; Control the quantity of work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desig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Adopt multiple evaluation to promote operation management.Key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review sheet; practice research目录致谢 (I)摘要 (II)Abstract (Ⅲ)1 绪论 (1)1.1研究的背景 (1)1.2研究的意义 (1)1.3文献综述 (2)1.4研究对象 (7)1.5研究内容和方法 (8)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9)2.1相关概念界定 (9)2.1.1预学 (9)2.1.2数学预学单 (9)2.2理论基础 (10)2.2.1生本教育理论 (10)2.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1)2.2.3最近发展区理论 (12)2.2.4先行组织者理论 (12)3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4)3.1小学数学预学单的现状调查方案 (14)3.1.1调查目的 (14)3.1.2调查方法和对象 (14)3.1.3调查内容 (14)3.2小学数学预学单的现状调查结果 (14)3.3预学单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9)3.3.1预学单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 (19)3.3.2预学单内容上很少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 (19)3.3.3作业形式习题化,学生不感兴趣 (20)3.3.4预学单作业反馈评价缺失 (20)4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 (21)4.1预学单设计的依据 (21)4.1.1小学数学预学单设计要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1)4.1.2小学数学预学单设计要基于小学生的特点 (22)4.2预学单设计的流程 (22)4.2.1确定目标 (22)4.2.2收集素材 (23)4.2.3设计预学单 (23)4.2.4实施预学单 (23)4.2.5反馈预学单 (23)4.3预学单设计的原则 (23)4.3.1主体性原则 (23)4.3.2指导性原则 (23)4.3.3层次性原则 (24)4.3.4趣味性原则 (24)4.4预学单设计的形式 (24)4.4.1动手操作形式 (25)4.4.2阅读整理形式 (25)4.4.3理解表达形式 (26)4.4.4实践运用形式 (27)5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实践研究 (29)5.1概念课预学单的实践 (29)5.1.1概念课预学单的设计方法 (29)5.1.2概念课预学单的实践案例 (29)5.2计算课预学单的实践 (34)5.2.1计算课预学单的设计方法 (34)5.2.2计算课预学单的实践案例 (34)5.3问题解决课预学单的实践 (39)5.3.1问题解决课预学单的设计方法 (39)5.3.2问题解决课预学单的实践案例 (39)5.4实践效果 (47)5.4.1成绩对比 (47)5.4.2调查反馈 (49)6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优化策略 (52)6.1关注每位学生,尊重学生差异 (52)6.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促进学生交流 (52)6.3控制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 (53)6.4设计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53)6.5采用多元评价,促进作业管理 (54)7 研究总结与展望 (56)7.1研究总结 (56)7.2研究展望 (56)参考文献 (58)附录小学生数学预习作业完成情况问卷调查 (61)1绪论1.1研究的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尝试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尝试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尝试与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尝试与思考。

在引言中,背景介绍了该主题的重要性,研究意义强调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性。

接着在正文中,详细讨论了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方式、内容、实施过程、效果及改进方法。

结论部分指出了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兴趣方面的作用,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方式、内容、实施、效果、改进、重要性、研究方向、总结、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是一种辅助学生提前预习数学知识的教学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课前预习单设计应运而生。

背景介绍中要强调的是,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整个数学教育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的初步认知和理解将决定他们今后数学学习的发展方向。

而课前预习单设计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自主、积极的学习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堂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前预习单设计也在不断创新。

通过设计多媒体、互动性强的预习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学策略,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是一项有着重要研究意义的工作。

通过设计合理的数学课前预习单,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和辅导学生学习。

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研究,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设计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助学单预习单预习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助学单预习单预习学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认识东南西北预习内容课本第3页例1及相关内容。

练习一1、2、3题。

助学题1.学儿歌早晨起床, 登上山冈, 面对太阳, 辨别方向。

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 右面是南。

傍晚呢?你会编一首儿歌教大家辨别方向吗?2.露一手先在屋内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给爸爸妈妈看,再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室外,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如果再换个地方还能指正确,你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哦。

3.找一找小华住的房间窗户朝南。

你能找找房间里的东面和西面各有什么吗?家长签字:评价:12.认识平面图预习内容1.课本第4页例2及相关内容。

2.练习一4、5、6题。

助学题1.查一查,说一说:利用父母手机或者电脑里的“地图”软件,查一查学校(你家或者你熟悉的某个场所)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试着写在下面吧。

2.想一想:关于平面图,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提醒同伴注意的?家长签字:评价:每个人长得不同,即便面对相同的问题,我们每个人也会想得不同。

233.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预习内容 课本第7页例3及相关内容。

练习二1、2、3题。

助学题1.指一指,说一说:指出家里客厅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面给父母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比一比:今天认识的方向和昨天的有什么不同点?想个好办法来记住它们。

3.想一想:关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提醒同伴注意的?结果固然很重要,有时找不到结果也经历了学习。

家长签字: 评价:44.测定方向预习内容 课本第8页例4及相关内容。

练习二5——7题。

助学题1.确定你想测定校园里哪些景物的方向?花坛、大门、教学楼……选择几个你想了解的。

2.你准备怎样来测定呢?把你的想法和爸爸妈妈说一说:需要哪些工具?测量的步骤是怎样的?3.根据你测定的结果,从图表中标出相应的景物,准备在全班交流。

成功、失败,其实都是我们成长中的收获。

家长签字: 评价:5.复习课复习内容课本第二单元相关内容。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与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与实践探究

基础教育知识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任卫华真正的高质量教学并非是依靠填鸭式教学获得的,需要的是学生展开自主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与方法。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和加强的背景下,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先学重视程度就越来越高,并把增强学生课前预习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预习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和推广应用的,通过对预学单进行设计,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即将学习的内容,并完成初步练习,为高校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与应用预学单,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先学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发展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优化学生的数学实践体验,降低教师的教学速度。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就要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拥有自主权,尤其是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累积必要的经验和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当中,为了凸显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优越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教学当中把预学单作为指导鼓励学生在正确方向和目标的指引之下,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积累自主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为学生深层次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数学教师要积极提高预学单设计的质量,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合理化应用,让学生能够在预习单指导之下找准学习方向,提高预学质量。

1 预习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课前预习对于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一个既老又新的方式,这是因为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遇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预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整体效果。

在数学预习当中,如果选用的预习方法非常单一,缺少必要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话,会让学生在预习时无法获得良好指导,更不能够让学生享受到先学先做的独特价值。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预学单设计应用进入到了教师的视野,也成为了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预习学习模式。

在对预习单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从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出发进行研究。

小学数学“非线性”教学中预习单的设计与运用

小学数学“非线性”教学中预习单的设计与运用

小学数学“非线性”教学中预习单的设计与运用摘要:高效的预习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预习单的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调整教学方向。

本文主要探究了“非线性”教学理论的概念,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预习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小学数学“非线性”教学中预习单的设计与应用:分解教学目标,合理设计预习单;运用指导语言,完善预习单;开展非线性教学,提升预习单的应用质量。

旨在通过预习单的运用创新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非线性”教学;预习单;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的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预习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所以,在“非线性”教学中,合理的运用预习单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逻辑思维,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但是,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关于预习单的运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导致预习单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针对于此,教师应当对预习单的设计和运用进行科学的思考,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一、探究了“非线性”教学理论的概念“非线性”教学指的是运用“非线性”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教材内容的开放,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超前学习,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依托于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围绕学生的学习问题,对本节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突破教学。

该教学理论是以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教学导向,对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性的优化,通过对教学起点的确定,教学中难点的突破用作设计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

通过指导小组学生成员开展高质量的互动交流,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预习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尽管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预习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预习单的运用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依旧流于表面,其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小学数学学习预习单的设计

小学数学学习预习单的设计

小学数学学习预习单的设计篇一:浅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浅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有效形式滨州市经济开发区西海小学田烈芬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与学习的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要有效地达到课前预习的目标,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感的预习作业。

一、设计趣味性预习作业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数学预习作业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得以持续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的、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数学预习作业。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我们可以设1计这样的预习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三角形?并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

”经过全班交流,学生们都对三角形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设计自主性预习作业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对于学生的自学效果则没有抱多大的期望,所以布臵的数学预习作业形式单一、要求简单;有的教师对预习题目和作业要求设计得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如“预习课本第x页至第x页”,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个体差异(布臵预习作业实行简单操作、“一刀切”。

这样,学生对预习作业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看数学书,预习时走马观花,应付差事,更不用说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了。

预习作业是要布臵给学生的,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自我设讯自我解答。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前,我非常具体而细致地布臵了如下预习作业:1(阅读课本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的地方画上标记。

2(按课本上的要求,找一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纸和梯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记下来。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尝试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尝试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设计的尝试与思考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的一个领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课前预习单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预习单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和兴趣,选取合适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尝试分享一份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的设计思考和尝试,希望能够为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预习单的设计目的在设计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单时,首先需要明确预习单的设计目的。

预习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知识,准备好思维和注意力,提前预习,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预习单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预习单也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为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二、预习单的内容选择在内容选择上,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进度选取合适的数学知识点。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符号,如认识数字、认识计数、简单的加减法。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和逻辑推理题目,如简单的几何图形、数学绘画等。

对于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挑战性和深入性的数学内容,如多步加减法、面积和周长的计算等。

在内容选择时,还可以结合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可以通过购物、游戏、日常生活等场景设计一些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形式设计上,预习单的布局、题目的设置和难易程度的安排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

预习单的布局应该清晰简洁,题目之间的间距要适中,题目要有编号,方便学生作答和教师批改。

题目的设置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思考,拓展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学习预习单的设计篇一:浅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浅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有效形式滨州市经济开发区西海小学田烈芬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与学习的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要有效地达到课前预习的目标,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感的预习作业。

一、设计趣味性预习作业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数学预习作业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得以持续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的、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数学预习作业。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我们可以设1计这样的预习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三角形?并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

”经过全班交流,学生们都对三角形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设计自主性预习作业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对于学生的自学效果则没有抱多大的期望,所以布臵的数学预习作业形式单一、要求简单;有的教师对预习题目和作业要求设计得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如“预习课本第x页至第x页”,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个体差异(布臵预习作业实行简单操作、“一刀切”。

这样,学生对预习作业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看数学书,预习时走马观花,应付差事,更不用说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了。

预习作业是要布臵给学生的,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自我设讯自我解答。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前,我非常具体而细致地布臵了如下预习作业:1(阅读课本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的地方画上标记。

2(按课本上的要求,找一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纸和梯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记下来。

23(试着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会了就标对号,不会就标上问号。

4(“做一做”你会吗?请试着做一做。

5(再一次看书,说说这节内容的重点是什么,想想还有什么疑难之处,记下来。

三、设计有层次的预习作业不可否认,学生之问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而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进行预习作业设计时,就不能“—刀切”“绝对化”,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富有层次的预习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升与毫升”一课的教学前,教师可以设计有关调查的预习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去调查生活中升和毫升的应用。

学生可以一个人去,也可以几人合作一块儿去,还可以由父母陪伴。

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称称物体的重量,查找升和毫升的有关资料。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完成几项。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预习作业,符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可以设臵如下预习作业单: 预习主题:升和毫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预习形式:独立完成、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父母陪伴。

3预习选择的地点:家庭、超市、供水点。

预习结果的呈现:表格完成,实物演示,制作量器具;小组汇报。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中,应积极采用多样化作业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

篇二:浅析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预习设计龙源期刊网 .cn浅析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预习设计作者:叶纯祖来源:《新校园(下)》2015年第06期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前课改中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为广大教师所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给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同。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能力。

本文对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预习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预习设计数学作为一门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注重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能够开发学生的大脑和潜能,是小学一门重要的4学科,因此在教学之前一定要了解小学数学的特点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时游刃有余,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能够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提高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人是群居动物,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必然要他人产生联系,有些事自己单独可以完成,但有些事就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去合理解决,这样才会把事情解决得更好、更快。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必不可少,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人际交流能力、协助合作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

21世纪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智商、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情商、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名人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好好表现,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某些专家学者已经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

在日常学习中,将听、说、读、写这几种能力分开时,学生只能学到较少的知识,若学生能够将几者结合起来,则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进而言之,若能和他人进行探讨并亲身体验,其效果会更好。

如果能将自己知道的知识教给他人,那么90%的知识将会完全转化为自己的,也就能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

同时教师要调动5后进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二、提出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教师应要求学生做文明的听众,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思考发言者说的是否有道理,如果有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要等待他人讲完后再提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

在小组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要重视探索的过程,不能一味地强调结果,学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用学过的概念、性质、法则、定理、数学思想方法等解决问题。

教师在一旁做指导时也是如此,要用这些方法和思想讲解问题,注重解题过程的讲解,篇三: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与学习的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要有效地达到课前预习的目标,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感的预习作业。

一、设计趣味性预习作业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数学预习作业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得以持续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的、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从小学生6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数学预习作业。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三角形,并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

”经过全班交流,学生们都对三角形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设计自主性预习作业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对于学生的自学效果则没有抱多大的期望,所以布置的数学预习作业形式单一,要求简单;有的教师对预习题目和作业要求设计得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如“预习课本第几页至第几页”;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个体差异,布置预习作业实行简单操作、“一刀切”。

这样,学生对预习作业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看数学书,预习时走马观花,应付差事,更不用说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了。

预习作业是要布置给学生的,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解答。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前,我非常具体而细致地不知了如下预习作业,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做学习主人的快7乐。

1. 阅读课本第45至50页,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得地方画上标记。

2.按课本上的要求,找一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纸和梯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记下来。

3.试着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会了就标上对号,不会就标上问号。

4.第49页的“做一做”你会吗,请试着做一做。

5.再一次看书,说说这节内容的重点是什么,想想还有什么疑难之处,记下来。

三、设计有层次的预习作业不可否认,学生之间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而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进行预习作业设计时,就不能“一刀切”“绝对化”,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富有层次的预习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单元“升与毫升”一课的教学前,教师可以设计有关调查的预习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去调查生活中升和毫升的应用。

学生可以一个人去,也可以几人合作一块儿去,还可以由父母陪伴。

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8同层次的预习作业,符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预习作业单。

预习主题:升和毫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预习形式:独立完成、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父母陪伴预习选择的地点:家庭、超市、供水点预习结果的呈现:表格完成;实物演示;制作量器具;小组汇报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中,应积极采用多样化作业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