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启示课文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大自然的启示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大自然的启示
第二部分(第3自然):生物是人类 的好老师。
拓展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少数动物种类。 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 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 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 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 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 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 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 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 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 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 哪个环节上失调,都会破坏生态平衡,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美滋滋──乐滋滋
【反义词】
宽敞──狭窄
洁净──肮脏
增强──减弱
剧烈──和缓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 成。《“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 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 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 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 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
《人类的老师》通过生动的试验,介绍了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 所发明、有所创造。
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 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 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 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 到启发,造福人类。
பைடு நூலகம்
段落结构
《“打扫”森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林务官命令 打扫森林。

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1一、说教材。

《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有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告诉人们要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历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说教法:指导学生自学。

三、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复习导入以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导入新课,并指出与其它课文的不同,有小标题。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小环节,即: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桌检查生字词。

2、快速浏览课文,这两篇课文各讲了什么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出课文内容。

抓住重点,合作探究。

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的意图是指导学生自学,所以我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先自主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

在汇报时有说不好的地方我适当点拨、指导,在汇报感受深刻的句子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谈体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人类的老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人类的老师

人类的老师 鸟儿 蜻蜓
苍蝇、蚊子、蜜蜂 鲸
值得人类学习的地方 飞行原理
翅膀末端有厚斑点 飞行特点
人类的收获 发明飞机
提高飞机的安全性能 造出各种新式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船 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 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的超过海 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仔细研究 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 “流线型”,而“流线型”在水中受到 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设计船体 时模仿鲸的形体,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 的速度。
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
人类的老师 鸟儿 蜻蜓
苍蝇、蚊子、蜜蜂 鲸
值得人类学习的地方 飞行原理
翅膀末端有厚斑点
人类的收获 发明飞机
提高飞机的安全性能
由于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
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 毁人亡的惨祸。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 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 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只蜻蜓的翅膀末 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
人类的老师 鸟儿 蜻蜓
苍蝇、蚊子、蜜蜂 鲸
值得人类学习的地方
人类的收获
人类的老师 鸟儿 蜻蜓
苍蝇、蚊子、蜜蜂 鲸
值得人类学习的地方 飞行原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类的收获 发明飞机
由于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
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 毁人亡的惨祸。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 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 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只蜻蜓的翅膀末 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
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
由于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
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 毁人亡的惨祸。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 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 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只蜻蜓的翅膀末 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 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

《大自然的启示》课文原文

《大自然的启示》课文原文

《大自然的启示》课文原文《大自然的启示》课文原文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她每天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她的魅力和智慧。

在《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中,作者以大自然为主题,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启示。

本文主要通过描写大自然的美丽、力量和神奇之处,向我们传递了一些重要的人生道理和哲理。

文章开篇,作者用美丽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独特之处,他说:“我曾站在一座开满牡丹花的花坛上,同学们围着我欣赏;我曾坐在一棵充满了果子的树下,同学们围在我周围,我食之甘美。

”这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满足。

大自然的美丽是无与伦比的,她的花草树木、山水湖泊都具备着独特的吸引力,使我们沉浸其中,陶醉于自然之中。

接着,作者向我们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

他写道:“风声山涧的呼啸声,使我脑海中充满了大自然的力量;那如雷的震响和滔滔的大浪,赋予了我伟大与勇敢。

”大自然的力量无处不在,她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和能量。

大自然中的风、水和火等元素,都拥有强大的能量,正是这种能量让大自然变得如此壮丽和美丽。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勇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对我们的人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描写美丽和力量,作者还在文章中讲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他写道:“晚上夜幕低垂,星辰黯淡无光,一个个奇特的种子,化身成了蓝天的守门人;风顺着碧波荡漾的海面,不停地吹送着香气;鲜花盛开,一时间,芬芳四溢,光芒四射。

”这些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奇迹和魔力。

大自然中的现象和景观总是让我们惊叹不已,它们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展示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智慧。

这些奇迹让我们相信,大自然的智慧是无穷的。

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人生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丽和快乐。

大自然中的一花一木都是如此宝贵,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不要破坏和浪费。

其次,大自然的力量能够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

我们要学会从大自然中汲取力量,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勇往直前。

第三,大自然的神奇教会我们敬畏和感激。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大自然的启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大自然的启示
验发现是蝗虫的后腿使它跳得高的,经过问大人,上网查资料 ,多方面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对的。) 谈谈你受到的启示。(联想到我们所折的纸青蛙,它的后腿同样 又大又长,我们一按纸青蛙,它就能跳出去很远。)
结尾:点题(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更有待我们去探究。)
佳作赏析:捉蝗虫的启示
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 奥秘。
我,领会到生活的真谛。如果你细心地思考一 下,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随时都可以从我们 的身边找到例子。
• 山涧小溪,叮叮淙淙,它没有大河的澎 湃,没有瀑布的磅礴,但它纤细中不乏 刚强,柔弱中颇具信念,它不怕山石的 阻挡,不贪幽谷的清静,不恋百鸟的妩 媚,毅然地向着大海昼夜奔流。
• 从中我感到了小溪的坚毅,执著。当我们 遇到困难时,应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当 我们面对诱惑时,要敢于放弃,毅然的朝 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要相信,只要我们有 精神,就一定会到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一,苍蝇的脚能像吸盘一样牢牢地吸住物体,也许我们也 可以学习苍蝇,将玻璃制的用具贴上“蝇脚膜”,那从高处摔下 来也安然无恙;还可以仿造苍蝇的脚制成“蝇角鞋”,那人就不 会摔倒了!
第二,苍蝇拥有超强的抵抗力,能够抵制病毒的危害,如果人
能发现苍蝇能够抵制病菌的办法并用此作成疫苗,打在人身上,不 就可以抵抗传染病的发生了吗?
我长大以后,我要把两种胶水制造出来,使擦窗户变 得轻而易举。
大自然给了人们太多太多的启示,人们从 鱼的沉浮发明了潜水艇;从鸟的飞翔发明了飞机, 又从蜻蜓改进了飞机;从青蛙发明了电子蛙眼等 等。因此我想发明一种可以背在身上自由移动 的房子。
蜗牛背上顶着一个大大的壳,壳是它的房 子,它走到哪里就把房子背到哪里,从来不离 身。
上,假装成树榴,因为它的颜色和树干的颜色很相近,伪装得跟真的一样,别说是动物了,就算是我们人类

四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启示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启示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启示课文《大自然的启示》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启示》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启示》课文原文“打扫”森林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烂叶也不放过。

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林务官看着,心里美滋滋的。

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yāng)。

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pú)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sào)帚(zhǒu),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fǔ)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rǎng)的肥力。

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

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

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chěng)凶啦。

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人类的老师人类自古就想能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二三十年以后,由于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yì)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

其实蜻蜒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每只蜻蜒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lüè)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jiàn)。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 2课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   2课时
22
鸡蛋
《“打扫”森林》和《人类 的老师》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与规律。
不同点:
林务官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森林 受到毁灭。 科学家利用了生物自身规律,发明或改进了许 多东西,使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23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 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 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 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 造福人类。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 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 好老师啊!
7
2.林务官命令人们怎么“打扫” 森林的?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8
3. 细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打扫” 森林为什么会带来这样毁灭性的 灾难?
9
生态衡
少 腐烂

增强土壤肥力
营巢
10
4.文中用什么妙招再现了害虫毁 灭树林的过程?能交换位置吗? 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 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 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 就渐渐给毁了。
13
6.《人类的老师》这个故事中列 举了哪些老师?人类从老师那里 学到了什么?
14
15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 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 动时所受阻力最小。
16
7. 你想用一句什么话来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赞叹大自然?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7
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 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 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18
高山上的云杉 长年累月都经受着狂 风的袭击,树干的底 部变得又粗又大,整 个树干成了圆锥形。 这种形状使云杉牢牢 地挺立在山顶之上。 人们模仿云杉建立的 广播电视塔,即使遭 到强台风的袭击,也 不会有倒塌的危险。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基础讲解 大自然的启示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基础讲解 大自然的启示

12*大自然的启示你知道吗?建筑上的“薄壳结构”: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

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教材展示·感悟课文课文简析《“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着相互联系,不能人为地去破坏,否则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永,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课文梳理感悟课文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凶啦。

①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②:①虽然说灌木、杂草没了,林子被彻底“打扫”干净了,邪么,地底下的虫子能“打扫”干净吗?自然界里的动、植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一旦这种关系被破坏了,生态也就失去了平衡,事与愿违。

:②作者采用了具体事例分析,研究生物的特性,从而受到了启发,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课文结构《“打扫”森林》一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第1—4自然段):一个德国林务官上任后下令“打扫”森林,破坏了生态平衡,毁灭了森林。

第二段(第5、6自然段):分析说明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启示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打扫”森林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烂叶也不放过。

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林务官看着,心里美滋滋的。

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yāng)。

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pú)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sào)帚(zhǒu),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fǔ)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rǎng)的肥力。

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

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

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
(chěng)凶啦。

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人类的老师
人类自古就想能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____年发明了飞机。

二三十年以后,由于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yì)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

其实蜻蜒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每只蜻蜒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lüè)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jiàn)。

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船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

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jīng),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

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而“流线型”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后来工程师设计船体时模仿鲸的形体,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