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豪放派之陆游
文档宋词豪放派八大词人简介

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因其词作的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被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为“异军”、“别宗”、“别派”。
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
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曾经有人用“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来形容苏轼的词,这句话也可算对豪放派词风的写照。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当然,著名的豪放词人也不仅局限于苏、辛二人。
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
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汉族。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苏轼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辛弃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
《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断肠处”等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表达他的不满。
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陆游经典宋词赏析三篇

【导语】陆游⼀⽣笔耕不辍,诗词⽂具有很⾼成就。
其诗语⾔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词与散⽂成就亦⾼。
下⾯是©⽆忧考⽹分享的陆游经典宋词赏析三篇。
欢迎阅读参考!陆游经典宋词赏析精选【篇⼀】 《⼘算⼦·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
已是黄昏独⾃愁,更着风和⾬。
(着同:著) ⽆意苦争春,⼀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如故。
赏析 这是陆游⼀⾸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的咏怀之作。
陆游⼀⽣酷爱梅花,写有⼤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贵品格。
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的影⼦,正如他的《梅花绝句》⾥写的:“何⽅可化⾝千亿,⼀树梅花⼀放翁。
”这⾸《⼘算⼦》,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
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上⽚⾸⼆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屋⽟堂,不属达官贵⼈所有。
后⼆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摧残中开放。
它植根的地⽅,是荒凉的驿亭外⾯,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的⼈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写梅花的品格: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任百花嫉妒,我却⽆意与它们争春⽃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
如果结合诗⼈⼀⽣累遭投降派的打击⽽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树梅花⼀放翁”了。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之可惩”的精神。
⽐王安⽯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意更深沉。
陆游⼀⽣的政治⽣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为秦桧所嫉;孝宗时⼜为龙⼤渊、曾觌⼀群⼩⼈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
陆游生平简介

陆游生平简介陆游(南宋爱国诗人)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
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
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人物生平家世背景陆游陆游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出身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高祖陆轸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述职,偕夫人唐氏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遂携家眷南迁山阴(今浙江绍兴)。
豪放派的诗词大全

豪放派的诗词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得词学流派之一。
北宋诗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得是苏轼。
下面是豪放派诗词大全,请参考!豪放派的诗词篇11、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4、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5、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6、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8、醉卧美人漆,醒掌杀人权。
9、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
12、暮色苍茫啊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1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4、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15、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16、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17、双脚踏啊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
18、但愿老的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19、振长策而的宇内,执搞朴而震天下。
20、落霞与孤的'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豪放派的诗词篇21、《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3、《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守岁诗》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5、《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6、《儋耳》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7、《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豪放派十大词人

豪放派十大词人一、词中之龙:辛弃疾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后世评价: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刘克庄)【上榜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旷世奇才:苏轼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后世评价: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刘辰翁)【上榜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南宋初“词坛双璧”之一:张孝祥名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时举家迁居芜湖。
爱国的古诗陆游

爱国的古诗陆游陆游,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一生中的坎坷留使陆游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下面是关于爱国的古诗陆游的内容,欢迎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年代:宋作者: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创作背景]六十八岁的放翁,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
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
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
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
这里选了其中一首。
[内容评析]诗一开始劈空而来,气象森严。
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
但大好河山,陷于敌手,怎能不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
「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更含无限酸辛。
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尽?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
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
结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
遗民苦盼,年复一年,但路远山遥,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
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
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
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书愤》年代:宋作者: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赏析该诗是陆游1186年春居山阴时所作。
诗中追述壮年心情,自伤迟暮,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国,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不可复得。
结尾提到诸葛亮的《出师表》(《出师表》中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语),正道出了陆游生平的心事,故引以言志。
——引自"语文大观园”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
苏轼和陆游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陆游 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 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 ,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 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 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 (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建炎三年( 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 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 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 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 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 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 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 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 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 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 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 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 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 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 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 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 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 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 史料价值。
赞美陆游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缅怀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诗歌,饱含深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用这篇演讲稿,向陆游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一、忠君爱国,矢志不渝陆游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他一生忠诚于国家,矢志不渝地追求国家统一。
在南宋朝廷内忧外患之际,他毅然投身军旅,为实现抗金复国大业而努力奋斗。
尽管晚年遭受排挤,但他始终坚守信念,用诗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忧国忧民之情。
陆游的诗歌中,有许多反映他忠君爱国的篇章。
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写道:“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沙尽,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再如《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中充满了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对先辈的缅怀。
二、才华横溢,诗篇传世陆游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特点,又有婉约派的风采。
他的诗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又有反映社会现实的篇章。
陆游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形象地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
再如《钱塘湖春行》中的“白鸟上青天,孤舟蓑笠翁”,生动地展现了湖光山色。
陆游的诗歌在内容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他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
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遗民泪尽胡沙尽,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了南宋人民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再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胡骑常腾踏,胡马常啮雪”,揭露了金兵的残暴。
三、传世佳作,影响深远陆游的诗歌传世之作众多,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示儿》、《钱塘湖春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和唐婉的令人叹惋的爱情故事想必大家都曾为之伤神,陆游其词更是表达了自己对此的心情。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人物】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
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
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代表作】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欲知更多公考常识,关注华智公考,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