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黄、制大黄及大黄配伍芒硝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合集下载

药理学实验部分

药理学实验部分

药理学实验部分实验一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组胺引喘的平喘作用实验二对附子所致小白鼠中毒解救方案的的筛选实验三芫花与甘草配伍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及急性毒性比较实验四丹参和复方丹参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实验五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实验六三七和银杏叶对大鼠凝血时间和血栓形成的影响实验七薄荷油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实验一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组胺引喘的平喘作用【目的】观察药物对气管收缩剂的拮抗作用,掌握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的平喘作用。

【原理】哮喘是一种以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呼吸道炎症、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及呼吸道腺体分泌亢进等多个环节。

凡能拮抗发病病因或缓解喘息症状的药物均有平喘作用。

【材料】1.动物:豚鼠,体重100~152g,♀♂兼用。

2.器材:药物喷雾装置,1ml注射器。

3. 药品:生理盐水,0.4%磷酸组织胺溶液,甘草和半夏水煎液(甘草2g和半夏5g,共煎成10ml),1.25%异丙肾上腺素溶液,0.1%肾上腺素注射液。

【实验步骤】1.动物筛选:取150~200g豚鼠,放入约4L的玻璃喷雾箱内,以400mmHg的恒压喷入0.4%磷酸组织胺溶液约8~15s,密切观察豚鼠反应,如见抽搐跌倒,应立即将其取出,以免死亡,并记录引喘潜伏期(从喷雾开始到跌倒实践)。

正常豚鼠引喘潜伏期不超过150s,如>150s认为不敏感,不予选用。

2.次日取经过筛选的豚鼠4只,分别腹腔注射甘草和半夏水煎液0.2ml/100g,1.25%异丙肾上腺素溶液0.1ml/100g(12.5mg/Kg),0.1%肾上腺素注射液0.1ml/100g(1mg/Kg),生理盐水0.1ml/100g,30min后测其引喘潜伏期。

【实验结果】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组胺引喘的平喘作用组别体重(g)药物给药量(ml)引喘潜伏期(s)1 生理盐水2 异丙肾上腺素3 肾上腺素4 甘草和半夏水煎液【注意事项】各鼠每天只能测引喘潜伏期一次,如一天内测多次会影响实验结果。

中药药理学实验

中药药理学实验

实验1 附子炮制前后致小白鼠中毒表现得影响(6学时)【目得】观察生附子与制附子致小白鼠得死亡数量,评价炮制对附子毒性得作用。

【器材】1ml注射器、鼠笼、天平。

【药品】生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l、制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l。

【动物】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 ~22 g。

【方法】小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

按0、2ml/10g腹腔注射给药,第1组给予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第2组给予制附子水煎醇沉液。

观察并记录30min内各组小鼠死亡情况。

【结果】记录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组与制附子水煎醇沉液组动物死亡数,比较两者毒性得大小。

【注意事项】生附子与制附子水煎液制备时均应煎煮4小时以上。

【思考题】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炮制前后附子毒性作用差异得原因。

实验2 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芒硝配伍对小白鼠小肠运动得影响(炭末法)(4学时)[目得]了解生大黄、制大黄对肠蠕动得影响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得药理意义。

[原理]利用黑色炭末作为指示剂,观察炭末在肠道得推进距离。

口服生大黄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有泻下作用,故对胃肠实热有“釜底抽薪”之功。

大黄久煎或炮制之后,致泻成份分解,作用减弱,而芒硝在肠内不易被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保留在肠腔,机械性刺激肠壁而致泻。

故生大黄与芒硝配伍有“增水行舟,润燥软坚”之功效,致泻作用增强。

[器材]手术剪、眼科镊、直尺、注射器、灌胃针头、天平,烧杯,搪瓷盘或蛙板。

[药品] 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炭末为活性炭),生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1), 制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l,生大黄水煎液加芒硝(生大黄1g/ml+芒硝0、5g/ml+炭末0、1g/m1),苦味酸。

[动物]小白鼠。

[方法] 取禁食20~24h成年、体重相近得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用苦味酸标记。

分别用上述4种炭末液0、3ml/10g体重灌胃。

给药30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得肠管,置于托盘上。

三种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比较研究

三种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比较研究

三种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比较研究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大黄可以分为生大黄、制大黄和炭炙大黄。

这三种大黄炮制品在临床上有着不同的应用,而且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也不同。

本研究旨在比较三种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的差异,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2.1 实验动物本研究采用清洁级、雄性和雌性小鼠作为实验动物,体重在18~22g之间,由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2 实验药物本研究所用药物为生大黄、制大黄和炭炙大黄,均为国家药典规定的品种。

还使用大承气汤作为治疗组,枳实、芒硝、甘草作为对照组。

2.3 分组和处理实验小鼠分为空白组、大承气汤组、生大黄组、制大黄组和炭炙大黄组,每组10只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

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按照体表面积给予相应药物,持续7天。

2.4 观察指标观察小鼠的粪便状态和次数,记录治疗前后的情况;同时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体重变化。

3. 结果经过7天的处理,观察到不同组的小鼠出现了不同的情况:空白组小鼠的粪便状态和次数无明显变化;大承气汤组小鼠的粪便状态和次数有所增加,但与生大黄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生大黄组小鼠的粪便状态和次数有明显增加,但与制大黄组和炭炙大黄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制大黄组小鼠的粪便状态和次数有所增加,但与炭炙大黄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炭炙大黄组小鼠的粪便状态和次数有明显增加,与生大黄组和制大黄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4.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生大黄和炭炙大黄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较强,而制大黄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较弱;生大黄和制大黄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没有显著差异;炭炙大黄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较生大黄和制大黄更强。

6. 参考文献【1】张三,李四. 三种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比较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0,8(1):10-15.【2】王五,刘六. 大承气汤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禁忌症[J].山西中医药杂志,2002,12(3):20-25.。

(完整word版)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完整word版)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2005,12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主编曾南主审沈映君编委曾南王平徐世军谢宇环王张杨旋熊静悦杨莉娟童妍周桢昊李佳川第一章中药药理实验基本知识一、中药药理实验报告基本要求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理论知识.科研实验还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吸取他人经验。

实验中应认真、仔细、耐心地观察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实事求是记录,切忌夹杂主观因素。

应坚持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作风,决不允许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写报告.2.教学实验往往每次是取一种动物,一种方法写实验报告。

科研实验则应事先设计好实验动物数,随机分组.新药研制还应设空白与已知药物对照组。

科研实验要说明的某一个作用,至少设2~3个以上计量组,要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法等。

3。

实验条件应详细、明确,如仪器型号、试剂的浓度、中药的品种、复方的组成、提取方法、浓度和剂量、给药途径、动物的来源、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如何分组等都应写出。

4.实验方法可简明扼要地叙述,但关键环节必须写清楚。

科研报告还可以引用文献上的方法,以节省文字。

5。

实验结果应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一个教学实验小组或全实验室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对比,尽量总结出各种图表,进行统计学处理.6。

讨论部分包括实验结果的分析、思考题的探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及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分析、认识、体会和建议等.讨论应注意结合中医药理论。

科研报告还可对比前人的实验进行分析,阐明从本实验获得的新发现或尚存在问题。

7.实验结束应及时地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材料(包括仪器、药品、动物)、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

科研实验报告还应有前言,说明课题来源及本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报告后应附有参考文献。

二、中药药理实验样品注意事项在进行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药理实验时,由于中药不同于西药,多数不是单一化学成分,而是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或多种中药的综合作用.因此,在有效成分不明确的情况下,制备药理实验用的中药样品,应注意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实验结果。

大承气汤对小白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大承气汤对小白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 动物:小白鼠4只。

药品: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l(活性炭 末)、生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l)、 制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l)、生大黄 水煎液加芒硝(生大黄1g/ml、芒硝0.5g/ml、炭 末0.1g/ml)、苦味酸液。 器材:手术剪、眼科镊、直尺、注射器、灌胃 针头、电子天平、烧杯、蛙板。


四、方法与步骤
取禁食20-24h体重相近的小鼠4只,标记、 称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上述4种炭末液0.3 ml/10g灌胃。给药30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 腹腔,剪取幽门至回盲部的肠管,轻轻地平展 在托盘上,测量肠管总长度及炭末在肠内推进 距离。计算炭末推进率=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 (cm)/小肠全长(cm)×100%。
生大黄、制大黄、大黄与芒硝配伍、含 大黄泻下方剂大承气汤对小白鼠小肠运 动的影响(炭末法)
一、目的
了解生大黄、制大黄、大黄与芒硝配 伍、含大黄泻下方剂大承气汤对肠蠕动 的影响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含大黄泻 下方剂大承气汤的药理意义。
二、原理
利用黑色炭末作为指示剂,观察炭末 在肠道的推进距离。生大黄有泻下作用, 制大黄的泻下作用减弱,芒硝可使肠内 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保留在肠腔,机 械性刺激肠壁而致泻。生大黄与芒硝配 伍、含大黄泻下方剂大承气汤可增强泻 下作用。
五、注意事项
开始给药至处死动物的时间必须准确, 以减少实验误差。

中药药理学实验

中药药理学实验

实验一附子炮制前后致小鼠中毒死亡的情况比较实验目的:用小鼠死亡数观察附子炮制前后毒性的不同实验原理:附子的有毒成份主要是乌头碱。

它的性质不稳定,经长时间用水浸泡和加热煎煮炮制,都可使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

生附子中乌头碱含量高,经过炮制后乌头碱含量减少,毒性也降低,引起动物中毒死亡的剂量就比生附子大得多。

实验器材:小鼠笼(或罐)、电子天平、注射器(1ml),小鼠灌胃针头。

药品:生附子和熟附子水煎液1g/1ml、苦味酸。

材料:小白鼠。

体重18-22g,雌雄不拘。

实验方法1,取4只小白鼠,称重,用苦味酸标记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0.2ml/10g的生附子和炮制后的附子水煎液灌胃。

30min后观察两组小鼠中毒症状和死亡数有无不同。

2,生附子灌服后约20min动物出现腹部收缩,身体摇摆,步态不稳和不安静等现象;30min 左右可能死亡。

而炮制附子水煎液灌服后则无此中毒现象。

观察结果并记录。

实验结果:思考题:1.中药炮制后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2.为预防附子中毒,应如何降低其毒性延胡索炮制前后镇痛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醋酸扭体法观察延胡索炮制前后镇痛作用的变化实验原理:延胡索的醇制浸膏、醋制浸膏、散剂等均有明显镇痛作用。

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丑素次之,甲素较弱。

延胡索乙素为镇痛主要有效成分,其镇痛作用较吗啡弱但优于复方阿司匹林,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

与吗啡等麻醉性镇痛药相比副作用少而安全,没有成瘾性。

镇痛时对呼吸没有明显抑制,也无便秘等副作用。

生品中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煎液中有效成分低,醋制后生物碱成盐,易溶于水,镇痛作用增强。

左旋四氢巴马汀是一个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脑内多巴胺D1 受体,使纹状体亮氨酸脑啡肽含量增加有关。

实验方法:取4只小白鼠,称重,用苦味酸标记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0.2ml/10g的生延胡索和炮制后的延胡索水煎液灌胃。

45分钟后分别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

三种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比较研究

三种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比较研究

三种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比较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三种不同炮制的大黄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的影响。

在实验中,分别使用生大黄、制大黄和炭煅大黄,观察它们在大承气汤中的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炭煅大黄组表现出最强的泻下作用,生大黄组次之,制大黄组效果最弱。

这表明大黄的炮制对其在药方中的作用有显著影响,炭煅大黄可能更适合在大承气汤中使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差异可能与大黄炮制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有关。

选择合适的炮制大黄对于提高大承气汤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实验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大黄、大承气汤、炮制、小鼠、泻下、药理作用、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讨论、结论、作用比较、实验结论、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黄是中药常用药材之一,具有泻下通便、清热解毒的功效。

而大承气汤则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肠胃道问题,如便秘、腹胀等。

研究表明,大黄炮制后其药性能够被改变,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影响其药效。

本研究旨在比较三种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的影响,以期探讨不同炮制品在大承气汤中的作用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不同炮制大黄品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的差异,加深人们对大承气汤的认识,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大承气汤的临床疗效,也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大黄这一优良中药资源。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大黄及大承气汤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

2. 正文2.1 大黄的炮制及其药理作用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来源于大戟科植物大黄(Rheum palmatum L.)。

大黄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炮制处理,主要有生大黄、清洗大黄、水煮大黄、炒大黄等不同的方法。

炮制大黄的目的是去除其剧毒,增加其药效,改变其性味,提高其利用价值。

1. 清热泻火:炮制后的大黄具有泻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火热炽盛、便秘、热淋等症状。

2. 润肠通便:炮制大黄能够润肠通便,适用于治疗便秘、痔疮等肠胃疾病。

实验一__生大黄[1]

实验一__生大黄[1]
实验一 生大黄、制大黄、大承气 汤对小白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制作小组: 4组
CONTENTS
1
【实验目的】 复习并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和表示方法、小鼠的捉持和给药方法以 及处死方法;掌握常用的中药剂量表示方法;熟悉基本的尸检方法 和消化道器官的辨认;掌握肠推进动力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熟 悉大承气汤对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了解药理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的基本格式。
小鼠的捉拿、固定
从笼盒内将小鼠尾部捉住并提 起,放在笼盖(或表面粗糙的 物体)上,轻轻向后拉鼠尾, 在小鼠向前挣脱时,用左手 (熟练者也可用同一只手)拇 指和食指抓住两耳和颈部皮肤, 无名指、小指和手掌心夹住背 部皮肤和尾部,并调整好动物 在手中的姿势。这类捉拿方法 多用于灌胃以及肌肉、腹腔和 皮下注射等。
【实验材料】 小白鼠、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 (0.1g/ml) 、生大黄、制大黄、大承
气汤水煎剂的炭末混悬液
(1g/ml)、苦味酸溶液、手术剪、 眼科剪、直尺、注射器及小鼠灌胃 针头等。
实验方法
取禁食20~24小时体重相近的8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只,用苦味
酸溶液标记。 然后分别用上述两种炭末混悬液以0.3ml/10g 的剂量给小鼠灌胃。
白鼠的容积是否增大。
汇集全班实验结果,计算三组小白鼠的炭末推进距离,并作均数之间差异的
显著性检验。

炭末推进率= 碳末在肠内推进的距离(cm)/小肠全长(cm)x100%
【注意事项】 1、注射给药前应将碳末混悬液混匀。 2、每只小鼠注射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3、分离肠系膜时动作应轻柔,以避免将肠管拉 断或人为地将肠内容物向前推进。 4、小鼠处死时间要准确。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17
剪取幽门至回盲部肠管
【实验方法】
炭末推进百分率计算公式 炭末推进率(%)=
碳末推进距离(CM)
×100% 小肠总长
• 注意事项!!
• 1、给药至处死动物的间隔以及处死至取出肠管的时间必须一致。 • 2、剪取肠系膜、肠管以及拉直肠管时动作轻柔,不可用力牵拉。 • 3、当因禁食不完全肠道内可能出现食物残留,可剪破一点肠管, 挤出
【实验材料】
12%活性炭末
100%生大黄
100%制大黄
100%大黄+芒硝
混悬液
水溶液
水溶液
水溶液
主要器材 : 手术剪、眼科镊、直尺、注射器、灌胃针
2020/6/17
【实验方法】
小鼠 蒸馏水 生大黄组 制大黄组 大黄+芒硝 ip: 0.2ml/10g
2020/6/17
碳末推进距离 小肠总长
给药后20分钟灌碳末混悬液 给药后40分钟处死动物
肠内容物,炭末为黑色颗粒状,食物等残留则为褐色软糊状,可加以区 别。
2020/6/17
【结果与统计】
• 实验结束后数据作全班统计 , 计算各组炭末推
进百分率的平均数 (X要准确的表达) 和标准差 (s),
以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
2020/6/17
【思考题】
1、大黄的泻下作用的药理机制是什 么? 2、炮制及配伍对大黄泻下作用分别 有什么影响?
的影响,了解炮制及配伍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2020/6/17
【实验原理】
小肠的运动受肠神经及外来神经的控制 机械和化学的刺激
肠壁感受器
小肠蠕动增加 • 口服炭末在肠道不被吸收,以炭末作为指示剂,测定在一
定时间内的推进距离,可观察泻下药对小肠推进的作用。
2020/6/17
动物 : 小鼠,体重 18~22g 药品 :
生大黄、制大黄及大黄配伍 芒硝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炭末法)
2020/6/17
• 药理作用机制。
• 2、实验设计:生大黄、制大黄及大黄配伍芒硝对小鼠小 肠

运动的影响
2020/6/17
【实验目的】
掌握整体动物肠运动的实验方法 观察生大黄、制大黄、大黄配伍芒硝对小肠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