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版图解 大黄芒硝外敷指南.ppt

合集下载

大黄、芒硝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分析

大黄、芒硝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分析
临 床 探 讨 0 外 学 究 21年1 第1卷 第2 CI S AD OE N EI L E AC 中 医 研 0 2 月 O 期 H EE N RI D A S RH N F GM C R E
: l ll l l 一薯一 l 一 l l 1一 I lu 夸 l I 0 露 0 l_ l0 舞 | l 垂, l l l l _ 垂孽l 誊 : g。 ・ l l 簿: : √ 1 '
确诊 为 阑 尾 周 围脓 肿 。
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 明显提高 , 详见表 1 。且治疗 组缩 短了治疗天数 , 见表 2 详 。治疗 组无一 例患 者改 为手术 治疗 , 对
13 治疗方 法 .
两组 患者在 明确诊断后 , 照组 : 对 嘱患 者卧床休
照组 6例无效患者中转 手术治疗 。
包块较大者可一 日更换 两次。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 间均密切观察腹痛情况和脓肿大小 变化 ,
院就诊 。20 0 6年 8月 ~2 1 0 0年 8月笔 者所在 科使 用大 黄 、 硝 芒 治疗 阑尾周 围脓肿取得较好 的临床疗效 , 现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肿 可取 得 较 好 的疗 效 . 短住 院 时 间 。 缩
【 关键词 】 大黄 ; 芒硝 ; 外敷 ; 阑尾周 围脓肿
如果急性 阑尾炎穿孔或化脓坏疽进展较慢 , 网膜 可移至右 大 下腹部 , 阑尾 包裹形成 阑尾周 围脓肿 。笔者所在州 因为道路困 将 难条件差 , 造成很多患者延误 治疗时 间 , 形成 阑尾周 围脓肿 才来
本次治疗组患者经保守 治疗均有 效 , 一例 改为手术 治疗 , 无 并且较对照组提高 了总有 效率 , 缩短 了住 院时 间 , 得 了较 好的 取 疗效 。对照组采 用的西 医保 守治 疗 , 主要 是常规 抗 感染 对症 治

中药外敷疗法ppt课件

中药外敷疗法ppt课件

操作步骤
1.分期敷药
(1)初、中期:用侧柏叶 2份,黄柏1份, 大黄2份,薄荷、泽兰各 1份外敷。赋形剂 以白酒为主。
(2)后期:用荆芥、山奈、麻黄、南刘寄 奴、羌活、藁本、柴胡、地黄、防风、苍 术、川芎、独活、续断、威灵仙、何首乌、 赤芍、附子等适量外敷。调药时赋形剂主 要用蜂蜜和凡士林。
2.操作
(3)敷药后皮肤可能出现色青、起泡等 改变,停止敷药后都能恢复正常。
(4)骨折患者换药时必须保持骨折处的 有效固定。如果敷药于外固定有明显 矛盾时,应放弃敷药治疗,不稳定性 骨折不宜敷药。
六、常见疾病的应用
(一)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属中医“筋伤”范畴。各种暴 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的筋的损伤, 统称为筋伤。初期是指伤后 2~3天内,疼 痛剧烈,局部淤肿,肢体功能障碍;中期 是指受伤4~14天,疼痛渐减、肿胀渐消, 淤斑转为青紫色,功能部分恢复。后期是 指损伤2周之后,疼痛、肿胀均不明显, 淤斑色禁用。 (2)对该药过敏者禁用。 (3)局部皮肤破损者慎用。
五、注意事项
(1)不同的赋形剂有不同的功效:饴糖、 蜂蜜能缓急止痛,白酒可散寒消肿,米醋 善软坚散结,用鲜药汁取清热止血之效, 凡士林有赋行、油基助溶及延长于干燥时 间的作用。
(2)调药宜随调随用,敷药温度根据病 情、病程而定,需防烫伤。敷药一般 每天1次,每次敷6小时左右(过久易 皮肤过敏)。
黄芪、防己、牛膝、白芍、丹参、徐长卿、当归、 川芎、延胡索、鸡血藤、穿山甲、蕲蛇等可以有 效缓解疼痛,熟地黄、骨碎补、续断、丹参、血 竭、自然铜等能促进软骨修复,可酌情选用。
2.操作 每日或隔日敷药 1次,一般 5~7次。 提示:在关节处敷药后应加强固定。
(三)痛风性关节炎

芒硝外敷方法

芒硝外敷方法

芒硝外敷方法芒硝这种药材可能大家都听说过,具有多种治病疗效而被广泛应用,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芒硝外服方法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芒硝外敷的用法用芒硝外敷可治疗以下外科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皮下瘀血肿痛,以及静脉炎,乳腺炎,回乳。

凡皮肤破溃者禁用。

芒硝外敷的作用:具体方法:根据患处的面积大小,取芒硝适量,以能敷满患者处,厚度0.25厘米为宜,用凉水搅拌均匀,敷于患者处,处用纱布裹之。

药干燥时可掸之以凉水,务使经常保持湿润,每日换药1次,一般3天可肿消痛止。

芒硝外敷20种用途1.治两眼红肿用硭硝粉放在豆腐上蒸化,取汁点眼。

2.眼睑炎硭硝用水蒸,露一夜,过滤。

以清液洗眼。

虽久患者亦能治。

3.治头痛取芒硝、大黄各130克,研为细末,装瓶备用。

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陈醋调为稀糊状,外敷太阳穴(双侧)。

每天2-3次,每次1-2小时,连续用药2-3天即可,适用于风热头痛。

4.治肌注后局部硬结取大黄、芒硝各10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食醋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连续敷药3~5天。

可清热解毒,散结止痛。

5.疥疮结节芒硝100g,嘱其温开水溶后外敷,1日1次,20天后结节消退。

6.治湿疹(1)蛇床子、苦参、地肤子、白藓皮各30克。

将上药择净,水煎取汁,加入芒硝60克溶化,放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擦洗患处,每天2-3次,连续擦洗3~5天可愈。

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2)一次取芒硝约200克,用约0.5公斤温开水溶化后,用毛巾浸泡于约液中,稍拧干不至滴水,即用湿毛巾敷于患处,每次可敷30分钟,每天敷两三次,甚者可连用两天。

7.治漆疮因接触漆树、漆液、漆器,或仅嗅及漆气而引起的常见皮肤病。

多发生在头面、手臂等暴露部位,皮肤肿胀明显,潮红瘙痒,刺痛,或有水疱、糜烂,有自愈倾向。

相当于西医的接触性皮炎,在农村患病较多,治疗一般以抗过敏或清热解毒及外用法治疗。

大黄、芒硝的作用及用法

大黄、芒硝的作用及用法

大黄、芒硝的作用及用法大黄、芒硝是我国传统中药, 价廉易得。

《神农本草经》谓大黄: 下瘀血, 血闭寒热,留饮宿食, 荡涤肠胃, 推陈致新, 通利水谷, 调中化食, 安和五脏,临床多用于大便秘结, 胃肠积滞, 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现代研究也表明: 大黄能促进肠道蠕动, 消除肠麻痹, 促进排便, 使患者的腹胀明显好转; 大黄具有泄下功能, 能促进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排出, 保护肠道黏膜屏障, 防止肠道细菌易位, 降低尿素合成, 增加尿素和肌酐的排出, 防止肺、肾、肠道和脑并发症的发生; 大黄有广谱抗菌作用, 对脆弱类杆菌尤为有效; 它还能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的氧自由基及其对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抑制血栓素A2合成酶,提高前列腺素E1和PG2水平;生大黄还有利胆和松弛Oddi 括约肌的作用, 可使胰胆管内小结石和胆固醇结晶引流入肠道, 从而降低胰管内压力, 缓解腹痛和去除诱因。

临床使用大黄应注意不宜久煎, 否则会丧失通泄之力。

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归胃、大肠经, 《神农本草经》谓芒硝: 除寒热邪气, 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能化七十二种石。

芒硝有泻下攻积, 润燥软坚, 清热消肿的功效。

芒硝常与大黄相须为用, 以增强疗效。

中医临床常用于积滞便秘、肠痈肿痛, 能有效清除肠胃积气积液, 清除肠胃内细菌及毒素。

现代临床试验证实其外敷具有消炎止痛, 预防感染, 吸收腹腔渗液, 促进脓肿吸收, 改善局部微循环, 刺激肠蠕动减轻肠麻痹, 促进与恢复消化道功能等功效。

尤其在缓解腹痛腹胀、防治腹腔炎性包块及假性囊肿形成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生大黄粉30g加开水400 ml冲泡15min,制成免煎液400 ml,待冷却至38C -40C,后保留灌肠,每次200ml, 2次/ d,至出现明显腹泻后将剂量减至半量, 根据大便次数及肠道通畅情况调整剂量, 保持每日大便3-6次, 疗程5-7 d; 用颗粒状芒硝500 g- 1 000 g 装棉布袋中, 薄层平铺于患者腹部持续外敷, 以透气性、吸水性好的旧棉布制袋, 袋型应尽量大, 以保证外敷时有较大的面积。

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妇科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PPT课件

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妇科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PPT课件
5、缝合技术欠佳。缝合脂肪层时有残留死腔,渗出液不 能很好引流,炎症介质作用于脂肪组织,发生液化。缝合
时脂肪层对合欠佳、脂肪挫伤以及缝合过紧均影响切口脂
肪组织血液循环,引起无菌性坏死。
10
01
影响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
6、自身愈合能力低下。如营养不良、慢性贫血、低蛋白 血症、妊娠水肿、糖尿病等患者,由于体内缺乏必需氨基
1、肥胖。皮下脂肪超过2.5 cm以上者,切口脂肪液化的 发生率明显增加,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层血液循环较差,手
术切开后使血液供应障碍加剧,渗出多,脂肪发生变性坏
死,导致液化。
④熊英,朱慧娟,大黄、芒硝外敷促进妇科腹部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当代护 士(下旬刊),2017.10.73-74 ⑤彭开勤,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J】临床外科杂志,2012.15(9).588-589
影响切口愈合,且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增高,抑制白细胞
的吞噬能力,从而降低机体抗感染愈合能力,造成切口愈 合不大黄性寒、味苦,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外用
有活血解毒的功能⑥。芒硝味咸苦,咸能软坚,苦能泻 热,外用能清热解毒、消除肿块、促进炎症消散⑦。认 为伤口脂肪液化是因谈凝血瘀、邪毒外蕴而致。大黄芒 硝混合外敷可以改善循环,收敛脂肪渗液,预防感染,
起到消肿消炎、止血祛瘀、抑制炎症递质释放、减轻疼
痛的作用。
⑥黄娟、张庆莲,皮凤娟等,大黄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 分析,2014.14(3):282-284 ⑦张治东,浅谈芒硝在中医外科疾病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24):28713 288
使用方法
术后48h将大黄200g、芒硝100g干燥粉碎后混 合均匀装入高温消毒双层纱布缝制的药袋内(布袋 宽度为8cm-10cm,长度与切口的长度相当),将药

芒硝临床第3部分ppt课件

芒硝临床第3部分ppt课件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中药饮片部分 “1.单味和复方均不支付费用的中药饮片和药材”、 “2.单味使用不与支付费用的中 药饮片和药材”两个子目录中均没有“芒硝”品种。 因此,无论是单味使用,还是在复方中使用芒硝,医保均要支付费用。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
中药肠道清洁方法二
蓖麻油
蓖麻子提取的油,本身没有 直接的致泻作用,在小肠上 部被脂肪水解,释放一种蓖 麻醇酸,再刺激肠道平滑肌, 抑制水和电解质的吸收而泻 下。 蓖麻油用于肠道清洁,历史 较长,作用温和,但口感差, 清洁效果欠理想。
中药肠道清洁方法三
中药煎剂
如中药胃肠汤(生黄芪20g、太子参15g、大黄10g、枳 壳12g、木香6g、苏梗10g、桃仁10g、赤芍10g、蒲公 英15g)。 中草药从配制、取药到煎药手续较为繁琐,服用时口 感差,不易推广应用。
西药肠道清洁方法四
甘露醇
:80年代初国外试用口服甘露醇行肠道清洁。 :检查、术前,5%甘露醇2500ml于1h内服完。 :国内改进:术前1d午餐后0.5-2h内口服20%甘露醇250ml,半小时 后服5%葡萄糖盐溶液1000-1500ml/h。
优点:经济,方便。 缺点:因甘露醇可被肠道中的细菌酵解产生甲烷和氢,术中用电刀 时可引起 爆炸。禁用于高频电凝电切治疗。 禁用年老体弱、心肾功能不全者。
四、《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已全部列入《药品目录》甲类药品。统筹地区对于甲 类药品,要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全额给付。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年版
第三部分 中药饮片:颁布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为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芒硝 作为我国传统中药,从1953年起,就一直被各个版本《中国药典》一部所收载,且国家对芒硝无排 它性的另行规定,故芒硝作为中药饮片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

穴位帖敷ppt课件

穴位帖敷ppt课件
9
(一)、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取穴方法
循经远取:根据中医经络循行线路选取远离病变 部位的穴位,亦可按照脏腑辨证选取背俞穴和募 穴,如牙痛选取合谷穴,腰痛选取委中穴,支气 管哮喘选取肺俞、脾俞、肾俞,胃肠疾患选足三 里等。
10
(一)、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取穴方法
经验选穴:多根据临床医生和保健师的经验选取穴 位,如吴茱萸贴敷涌泉穴调理小儿流涎;威灵仙贴 敷身柱穴调治百日咳等。
26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便秘
方法:采用生大黄粉5g,用白凡士林或醋调成糊状, 敷于 神阙穴,外用透气敷贴固定。加用腹部顺时针按摩 十次、点压按揉中脘、天枢、合谷、足三里,3-7天为1疗 程。
27
(二)、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体虚自汗盗汗
方法:取五倍子粉适量(5g),白凡士林或白醋调成糊状, 敷神阙穴透气敷贴固定,每日1次(临睡前敷,次晨取下) 7-10次为1疗程。
4
二、贴敷疗法---定义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 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通过腧穴刺激疗法 和药物外治法的共同作用,起到扶正祛邪、防治 疾病的一种疗法。
5
三、贴敷疗法---作用机制
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和调 整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 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通过体表皮肤或黏膜吸收 ,药物的直接作用明显。 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 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23
吴 茱 萸:
药性: 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胃、大肠、肾经。 功效:助眠、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主寒凝痛证;
胃寒呕吐;虚寒泄泻。 主治:涌泉穴位贴敷以安神助眠,温里散寒,止呕降逆;降压。 用法用量:每穴5g,用白凡士林或白醋适量调成糊状贴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热,易耗气动火,阴虚有热者忌用。 保存:干燥状态下保质期3个月(2-8℃ 6个月),避免潮湿。

【硝黄外敷方:治疗急性阑尾炎】

【硝黄外敷方:治疗急性阑尾炎】

【硝黄外敷方: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中医称“肠痈”。

各种年龄均可发生,以青壮年居多。

中医学认为系由正气不足,加上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生湿,劳逸不合,跌仆损伤,精神过度紧张,寒温不适等,均可致气血凝滞而成。

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阑尾痉挛、阑尾阻塞(如寄生虫或粪石塞入阑尾里)以及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硝黄外敷方【组成】芒硝30g,熟大黄50g,大蒜120g【制用法】先将大蒜去皮捣烂,加入芒硝,共捣烂如泥,敷腹部最痛处,敷2小时后去药。

再将大黄研粉,用醋调成糊状,敷6-8小时为1个疗程。

必要时隔数小时后可重复使用。

敷药的局部要先用凡士林纱布保护皮肤,以免起泡。

【功效】急性阑尾炎。

【出处】《百病良方》肠痈外敷方【组成】花粉120g,黄柏30g,生南星30g,赤芍30g,生川草乌各30g,生甘草30g,陈皮30g,大黄60g,僵蚕90g,白芷20g,樟脑20g,香油500g,猪油1000g,黄蜡100g,薄荷冰10g,制乳没各15g,藤黄30g【制用法】先将上药研末,再用香油、猪油、黄蜡共放锅内,煮沸后加入药物搅拌至60℃,再加入乳香、没药,搅拌至30℃以下,最后加人冰片、薄荷冰,搅匀即成,外用。

同时,先把局部用3层纱布铺好再涂药,然后纱布盖好。

若局部刺激有轻度痛痒感,尽量不要取下,最好坚持一段时间。

敷药后局部有小水泡者无须处理,若有较大水泡者,可按常规消毒穿破后,涂紫药水包扎。

【功效】肠痈(急性阑尾炎),大便闭结,恶心呕吐等证。

【注意事项】外敷药一般在“麦氏点”。

腹痛症状加剧时须请外科会诊。

【出处】《偏方妙用》蒜泥外敷方【组成】大蒜头12个芒硝60g,大黄60g【制用法】先将蒜头去皮洗净,和芒硝同捣成糊状,用醋先在压痛处涂擦,再敷上药约1寸厚,周围以纱布围成圈,防止药液外流,2小时后去掉,以温水洗净,再以醋调大黄末敷12小时。

【功效】急性阑尾炎【出处】《常见病单方验方选》复方大黄牡丹皮汤【组成】大黄(后下)9g,冬瓜仁30g,丹友15g,桃仁9g,木香9g,黄连9g,芒硝(冲服)9g【制用法】水煎服,症状较重者可加大剂量,每日服2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