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评定管理制度
焊接管理制度

焊接管理制度1、焊接工艺评定管理执行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控制,焊接工艺评定管理工作由公司所属焊检公司负责实施,由项目焊接技术人员根据工程焊接情况和要求(规格、材质)提出申请,由焊检公司出据由公司总工批准能够覆盖整个工程焊接的工艺评定一览表,作为项目工程焊接编制焊接工艺卡的依据及指导性文件来执行。
2、焊机管理3.1、公司所有焊机统一有机具站管理调拔,各专业工区需用焊机直接向本项目机具站工区租赁.3.2、焊机由公司机具站负责维护保养.按《设备管理维修制度》执行。
3.3、焊接热处理设备由热机公司负责管理,使用的计量仪表应处于有效期内。
3、焊接材料管理4.1、焊材采购采用专业工区计划报批,由项目经营部(物资)统一采购,采购严格执行公司质保程序,焊材进库必须验证,方准入库,验证由项目安质部(质量)焊接专工负责,验证焊材质保书及包装质量,并随机抽取焊材,检查内部质量,检查合格后,填写焊接材料验收记录表。
进入焊材一级库,焊材保管严格按公司焊材储存与保管制度执行,库房设施达到要求,焊材进入一级库后,再有各专业工区按各自工区所承担的焊接工作量,所需焊材领用,多余焊材进入焊材二级库,二级库由专业工区自行负责建立,焊材保管必须达到公司制定的焊材储存与保管制度要求才能储存,否则不允许储存,焊材烘干由专业工区自行负责烘干.发放.4.2、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保管4.2.1、焊材必须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焊材储存库内,不允许放置有害气体和腐蚀性介质,室内保持整洁。
4.2.2、焊材存放在专用架子上,严防焊条受潮。
4.2.3、焊材堆放时应按种类、牌号、规格、入库时间分类堆放,每垛应有明确标记,避免混乱。
4.2.4、焊材在供应给使用单位之后至少在6个月之内可保证使用,入库的焊材应做到先入库的先使用。
4.2.5、特种焊材储存与保管应高于一般性焊材,特种焊材应堆放在专用仓库或指定区域。
4.2.6、对受潮或包装损坏的焊材未经处理不许入库4.2.7、一般焊材一次出库量不能超过一天的用量,已经出库的焊材焊工必须保管好,当天使用不完的焊材当天退回焊材库。
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确保焊接质量,提高焊接工艺水平,根据《焊接工艺评定》国家标准(GB 50661-2011)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焊接工艺评定工作。
二、目的1. 确保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2. 提高焊接质量,降低焊接缺陷率;3. 为焊接工艺优化提供依据;4. 保障公司焊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职责1. 技术部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2. 质量部负责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的监督和质量控制;3. 生产部负责焊接工艺评定所需材料的准备和试件制作;4. 工程部负责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的现场监督和协调。
四、工作流程1. 焊接工艺评定前的准备工作:(1)技术部根据产品要求,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讨论;(2)生产部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方案,准备所需焊接材料、设备、工具和场地;(3)工程部对焊接工艺评定所需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2. 焊接工艺评定:(1)生产部按照焊接工艺评定方案,制作焊接试件;(2)焊接人员按照焊接工艺评定方案,进行焊接作业;(3)质量部对焊接试件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4)技术部对焊接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无损检测等试验。
3. 焊接工艺评定结果分析:(1)技术部对焊接工艺评定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焊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根据评定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焊接工艺。
4.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1)技术部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结果,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2)质量部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进行审核;(3)工程部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进行审批。
五、监督与检查1. 质量部对焊接工艺评定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焊接工艺评定的质量和效果;2. 技术部定期对焊接工艺评定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3. 工程部对焊接工艺评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技术部负责解释;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为准。
钢结构制作焊接工艺评定方案

钢结构制作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编制:________审核:________批准:________菏泽汇隆杭萧钢构有限公司一、总则1、本焊接工艺评定方案针对菏泽汇隆杭萧钢构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评定。
2、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GB 50661-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T 1591-94 《低合金结构钢》YB4104-2000 《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GB/T 5118-95 《低合金钢焊条》GB/T14957-94 《熔化用钢丝》GB/T12470-90 《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 8110-95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 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 11345-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 2650-89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 2651-89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 7032-86 《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GB 7032-86 《T 型角焊接头弯曲试验方法》GB 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 232-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二、工程概况1.生产使用的主要材料材质包括Q235B、Q345B等,材质的类型主要是钢板。
工程钢材由本公司统一采购:表一:现用钢材Q235、 Q345规格2.焊接材料的使用及匹配:1)表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选用焊丝型号(GMAW)工厂所使用的保护气体(纯度%)(菏泽市雄风气体有限公司)2)表三:自动埋弧焊选用焊丝、焊剂型号(SAW)3.本次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命名方式为HLHX-HP-XXXXXX。
表四:焊接坡口形式:4.焊接工艺评定试件检验试样的类别和试样数量根据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条款,对焊接工艺评定试件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测;表五:试件检测项目及数量5.评定合格的试件厚度与工程适用厚度范围三、焊接工艺评定安排1、试件备料下料时记下钢板批号、熔炼号。
焊接管理制度

焊接管理制度XXX目录一、焊工培训考试管理制度二、焊接工艺评定管理制度三、焊接工艺管理制度四、焊缝返修管理制度五、焊接材料管理制度六、焊接有关人员职责焊工培训考试管理制度1、凡担任锅炉、压力、压力管道的受压元件焊接工作的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颁发的焊工合格证方可上岗操作。
2、凡能独立从事锅炉、压力、压力管道焊接工作的焊工,都可申请参加培训考试,报考的项目应与生产需要相适应,由焊接责任人员确定焊工考试项目,经总工审核,各工程处编制培训计划,上报公司焊工考委会审定。
3、焊工具体的培训考试计划内容和方法,由考委会按《锅炉压力焊工考试规则》的要求编写,并报省(市)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备案。
4、经培训考试取得合格证的焊工,每三年重新考试一次,对于焊接一贯优良的焊工,焊接档案经考委会审查并报地市以上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同意后可免考,将有效期延长三年,但不得连续免考。
5、焊工因故中断监察项目标焊接事情在六个月以上,重新担任受监察项目焊接事情时,必须进行重新考试。
6、对持证焊工在施工中焊接质量一贯低劣,或不执行焊接工艺纪律,操作不当导致焊件报废者,由公司焊接培训中心提出经焊工查核组研究,报焊工考委会批准,发出该焊工及格证,并报地市以上质量手艺监督机构备案。
7、按《考规》考试及格的焊工,担任特殊焊接事情,还应按特殊要求进行培训和考试。
约请考委会应根据有关产品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手艺文件的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方法,评定标准作出规定,考试及格者,由考委会颁发及格证,并将考试方法及成效报送地市以上质监机构备案。
8、焊工历次加入培训、考试、竞赛的成绩宁静时焊接质量情况都应填写焊工个人档案,由焊接班组填写,由焊接培训中心统一管理,作为焊工查核的依据。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制度一、属下列情况之一者,要进行工艺评定:1、单位首次焊接的钢种或采用新材料;2、焊接工艺参数改变或超过规定的范围;3、改变焊接方法;4、改变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保护焊的气体):5、钢材厚度超出评定例定的有效范围。
焊接工艺评定制度范文

焊接工艺评定制度范文1、压力容器产品施焊前,所有受压元件焊缝、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与焊补,以及上述焊缝的返修焊缝都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应按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进行,并需有焊接工艺评定技术资料。
如本公司已做相应项目的焊接工艺评定时,则不需另做焊接工艺评定。
2、焊接工艺评定技术资料包括预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评定试板和有关检验、试验等审批资料。
各项资料会鉴、审批手续应齐全、职责分明。
3、焊接工艺评定的有效期: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档案资料应当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焊接工艺评定试样应当至少保存5年。
4、“预焊接工艺规程”由焊接热处理技术员负责编制,焊接热处理责任工程师负责审批。
5、焊接工艺评定应列入正式生产任务计划,由生产处在下达产品制造“生产计划”前提前安排,其试件下料,加工、焊接、检验、无损检测、试样加工检验、外委理化性能试验等由生产处、质检处按规定优先安排。
6、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由焊接热处理试验室负责进行。
7、焊接工艺评定方案、材料(焊材)定额由焊接热处理试验室提出。
焊接工艺评定试件的焊接由焊接热处理技术员对实际的焊接参数进行控制和确认,在“施焊记录”上做好记录,并对焊接质量进行外观检验。
8、焊接试件由焊接热处理试验室委托无损检测室100%无损检测。
试件的分解取样加工生产处优先安排,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经焊接热处理技术员确认委托理化检验责任人实施外委试验。
9、理化检验试样返厂时理化检验责任人应对试验试样进行复检和评定并审核“理化检验报告”,确认合格后转焊接热处理试验室进行评定。
10、焊接热处理试验室汇总所有原始资料整理造册(包括收集试样、质量记录资料和试件余边),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交焊接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签证后,提交质保工程师批准。
11、焊接工艺评定应在监检机构驻厂监检人员的监督下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经驻厂监检人员签字确认后归入技术档案管理。
焊接试验室规章制度

焊接试验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焊接试验室管理,保证试验室安全和工作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焊接试验室是指用于焊接材料、焊接接头的质量控制和评定的实验室,主要承担焊接试验及焊接工艺评定任务。
第三条焊接试验室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确保试验室工作的科学、规范和安全。
第五条焊接试验室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和可靠性,全面提高焊接试验质量。
第六条焊接试验室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试验设备、仪器和器材,确保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焊接试验室应当有技术力量和管理人员,保证试验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焊接试验室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勤勉尽责,严禁徇私舞弊,对试验工作负有责任。
第九条焊接试验室工作人员应当严守机密,保护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不得泄露试验内容和数据。
第十条焊接试验室应当定期进行自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焊接试验室管理第十一条焊接试验室应当建立符合要求的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等。
第十二条焊接试验室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试验工作。
第十三条焊接试验室应当制定试验计划、试验方案,并按照程序执行,确保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焊接试验室应当定期对试验设备、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试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焊接试验室应当建立完整的试验数据管理系统,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六条焊接试验室应当加强与外部单位的交流合作,提高试验水平和技术能力。
第十七条焊接试验室应当定期对试验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试验质量。
第三章焊接试验规范第十八条焊接试验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九条焊接试验应当选用适当的试验方法和手段,确保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二十条焊接试验应当认真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不得随意篡改或造假试验数据。
焊接质量管理制度

焊接质量管理制度1、为了加强焊接工地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工地的质量目标的实现,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最新资料 Word 版 可自由编辑!!】特制定本制度。
2、建立健全以热机公司经理为质量第一负责人的质量管理网络。
焊接工程师主持技术工作,质检员负责质量的监督和评定。
3、工地应组织职工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的学习,使所有焊接工作人员熟悉公司的质量方针、本工程质量目标,及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对焊接工作的要求。
4、焊接质量管理目标:4.1 受监焊口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98%;4.2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8%;4.3 焊口无泄漏,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4.4 焊接技术、质量资料移交完整、准确、及时。
5、根据施工进度,焊接工程师、技术员在焊接工程项目开始前进场,做好技术准备工作:5.1做好图纸会审,根据业主、监理的要求确定本工程执行的标准、规程,在施工过程中若标准、规程改版升级,在经过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执行新标准。
5.2 编制焊接施工组织设计。
5.3 提出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热处理培训、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
5.4 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工艺卡。
5.5 编制焊接机具、工具和焊接材料的需求计划。
6、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资格管理本工程中,凡从事与焊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方能上岗:6.1 根据焊接工地质检员、焊工、热处理工持证情况及本工程的需要,编制质检员、焊工、热处理工培训计划。
由本公司培训中心根据有关标准和大纲对焊工进行取证、换证培训、考核工作。
质检员、热处理工参加行业组织的培训、考核,取得资质或换证。
6.2焊接质检员、焊工、热处理只有取得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资格证后,才能从事与其资格证相符的工作。
6.3焊工和热处理工在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并取得资质证书后,具备上岗资格,但还应在现场进行焊前模拟练习,在焊工本人连续4各焊接接头表面外观、断面或RT检验后合格才能上岗。
焊接工艺评定制度

焊接工艺评定制度编制: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北京弘铭星科技有限公司焊接工艺评定制度一,总则锅炉及其管道的所有焊接工艺均应翱AN):708-2000((锅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按评定合格的工艺指定工艺作业指导书,焊接锅炉受压元件的焊工,必须通过《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焊工合格证,方能担任考试合格范围内的焊接工作,施焊单位应建立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工平时焊接锅炉受压元件的质量记录和定期(至少年季度一次)统计记录等技术档案。
并在锅炉受压元件的焊缝附近打上焊工代号钢印,焊接接头质量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检查和试验:(1)外观检查(2)无损探伤检查(3)力学性能试验(4)水压试验二。
评定规则1.锅炉受压元件的对接焊接接头,受压元件之间或者受压元件与承载的非受压元件之间连接的要求全焊透的T形接头或角接接头进行评定。
2.焊件装配时不应强力对正。
焊件装配和定位焊的质量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后才允许焊接。
3锅筒对接焊缝的对接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进行工艺评定:(1)纵缝或封头(管板)拼接焊缝两边钢板的实际边缘差值不大于名义板厚10%,并且不超过3MM。
(2)纵缝或封头(管板)拼接焊缝两边钢板的中心线偏差值不大于名义板厚的10%,并且不超过3mm。
(3)环缝两边钢板的实际边缘偏差值(包括板厚差在内)不大于名义板厚的15%加1mm,并且不超过6MM。
(4)锅筒的任何同一横截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不应大于名义内径的1%进行工艺评定。
4.锅炉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进行工艺评定:(1)焊制的低碳钢受压元件,其厚度大于30mm时,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
低合金钢受压元件焊后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厚界限,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2)焊件与它的检查试件(产品试板)热处理时,其设备和规范应相同。
5.接管,管座,垫板和其他非受压元件与需要焊后热处理的受压元件连接的全部焊接工作,应在其最终热处理之前完成,进行工艺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管理目标 ..........................22 管理职责 ..........................23 岗位职责 ..........................34 焊接材料的选用 ........................55 焊接人员资格 .........................66 季节性施工保障 ........................77 焊接工艺评定的管理 ......................88 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审...................119 焊接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的编审10 焊接技术交底流程 .....................121411 焊前模拟练习.......................1612 焊接过程工艺的管理.....................1613 建立焊接停点控制流程 (17)14 焊接技术资料的管理.....................2015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现行有效规范标准 (22)11 管理目标1.1 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规范、标准及技术措施的贯彻率100%;1.2 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率100%;1.3 分项工程受监范围内管道焊口焊接接头表面质量合格率100%,优良品率≥98%;1.4 分项工程受监范围内管道焊口无损探伤一次当量合格率≥95%,合格率100%;1.5 建筑、安装工程焊接接头焊口(缝)合格率达100%;1.6 无损探伤、金属检验及热处理施工准确率达100%。
2 管理职责2.1 项目部(焊接)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质保体系文件及焊接管理制度的编制及实施;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及技术方案措施的审核及实施;焊接监督范围内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进厂检验和验收签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人员资质培训与资格审查;主持新材料、新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以及焊接工艺规范(WPS)的制定;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各类记录、报告及技术文件资料的竣工移交工作。
2.2 中心试验室负责工程受监范围内管道焊口(缝)的无损探伤检验(包括:RT、UT、PT、ET、MT检验以及厚度测试);2负责金属技术监督范围内合金零部件(包括合金焊口(缝))的光谱检验、硬度检验以及金相分析检验等;负责管道焊口的焊前预热、消氢处理以及焊后热处理工作;参与焊接质量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
2.3 专业工程处负责工程项目建筑安装过程中的焊接工作。
3 岗位职责3.1 项目部焊接技术负责人负责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及焊接管理制度的编制及实施;负责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及技术方案措施的审核及实施;主持新材料、新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以及焊接工艺规范(WPS)的制定;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各类记录、报告及技术文件资料的竣工移交工作;主持焊接质量问题的分析调查及技术措施的制定;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规范标准、技术性指导文件的宣贯。
3.2 专业工程处焊接技术人员认真执行规范标准,结合工程焊接施工特点参与编制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负责焊接技术的作业交底工作,对焊工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负责受监范围内承重结构及承压管道焊口试验检验项目的委托(包括:RT、UT检验等)以及焊接材料领用的审核签发;3 参与新材料、新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参与焊接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处理;检查、记录、整理焊接技术资料(包括:焊接检验记录报告、验评记录报告以及焊接记录图等);负责施工过程焊接质量的监督检查及二级验收(工地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 专业工程处焊接质检人员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焊接施工过程中技术措施、规范标准的执行情况,贯彻质量否决权;负责分项工程焊接质量的检查验收及等级评定工作;检查、了解和掌握焊工技术状况,对于焊接资质超过有效期的焊工,应及时委托复试;认真做好焊接工程专检记录及验评记录报告。
3.4 焊接检验人员(包括:NDT及理化检验人员)严格执行国家、国家电力公司以及有关部门颁发的检验试验规范标准及其他技术性文件;必须经过国家电力部门/ 劳动部门专业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合格有效;严格按照焊接技术人员确定的焊接位置进行检验,及时准确,不错检、漏检和误判;认真做好试验检验记录、报告等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不伪造不涂改,确保内业技术资料与工程施工同步进行。
3.5 焊工/ 热处理工严格执行焊接、热处理工艺规范,严格按照焊接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4必须经过国家电力部门/ 劳动部门专业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合格有效;认真做好焊接施工过程的自检工作,自检记录应与焊接施工同步。
3.6 焊材库管理人员认真做好焊接材料入库前的检查和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记录;负责焊接材料的分类、标识及存放,定期进行检查、清点和记录,对于库存超过1 年的焊条应及时会同主管部门检验和试验;焊材库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种焊接材料的烘干、保管和使用要求,应根据“焊材领用申请单” ,做好焊接材料的烘干、保管和使用发放工作,并认真填写“焊接材料烘干记录” 、“焊接材料使用发放记录” ;定期检查焊材库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并认真做好“焊材库温度和湿度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关管理部门处理;认真做好焊接材料的回收记录,协助焊接技术人员做好焊接材料的回收管理。
4 焊接材料的选用电焊条的种类繁多,每种焊条均有一定的特性和用途。
即使同一类别的焊条,由于不同的药皮类型,所反映出的使用特性也是不同的。
选用焊接材料时,应考虑被焊工件的理化性能、工件条件(结构形状及刚度)、施工条件的不同,还要考虑生产效率及经济性等因素。
4.1 同种钢材焊接时,焊缝金属性能和化学成分应与母材相当,其工艺性能应良好;4.2 异种钢材焊接时,两侧钢材均为非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成份介于二者之间或与合金含量低的一侧相配的焊条(焊丝),两侧之一为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含镍量较高的不锈钢焊条(焊丝);4.3 从等强度的观点出发,选择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焊接材料;54.4 当母材化学成分中碳或硫、磷等有害杂质较高时,应选择抗裂性和抗气孔能力较强的焊接材料,如低氢型焊条等;4.5 工件在承受动载荷和冲击载荷情况下,除了要求保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外,对冲击韧性、塑性均有较高的要求,此时应选用低氢型、钛钙型或氧化铁型焊条;4.6 工件在腐蚀介质中工作时,必须分清介质种类、浓度、工作温度以及腐蚀类型(一般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等),从而选择合适的不锈钢焊条;4.7 形状复杂或大厚度的工件,由于其焊缝金属在冷却收缩时产生的内应力大,容易产生裂纹,因此,必须采用抗裂性好的焊接材料,如低氢型焊条、高韧性焊条或氧化铁型焊条等;4.8 在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都可以满足的地方,鉴于碱性焊条对操作技术及施工准备要求高,故应尽量采用酸性焊条;对于在密闭容器内或通风不良场所焊接时,应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酸性焊条;4.9 对焊接工作量大的结构,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高效率焊条,如铁粉焊条、高效率不锈钢焊条及重力焊条等,或选用底层焊条、立向下焊条之类的专用焊条,以提高焊接生产率。
5 焊接人员资格5.1 焊接施工人员包括焊工、热处理工、探伤工、质检员、焊材保管员和焊接工程师;5.2 为了适应工程的需要,提高焊接质量水平,参加工程建设的焊工必须经过焊接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类别的资格证书;焊工上岗前必须具有与所从事焊接材料相应的合格的焊样;没有合格焊接项目(焊样)的,不得上岗作业;5.3 所有热处理人员均需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并取得资质证书,且6处在相应的有效期内的热处理上岗证书者担任,并具有丰富的热处理经验;5.4 焊接检验(包括无损探伤、金属检验)必须经过电力部门/ 劳动部门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专业资质证书后,方可担任相应专业的检验工作;5.5 射线检验、超声波检验结果的评定工作必须由II 级及以上资质人员担任;射线探伤底片的审核必须由具有丰富经验的II 级及以上人员担任;5.6 质检员和焊接工程师应取得电力系统颁发的质量检验员合格证书和国电公司颁发的工程师证书,并参加过类似机械工程建设。
6 季节性施工保障6.1 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严禁露天焊接施工;6.2 焊接时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如下:碳素钢:-20 ℃、普通合金钢:-10 ℃、中高合金钢:0 ℃;6.3 如果自然的环境温度不满足以上的要求,可以在焊接施工现场采取措施局部加热取暖;6.4 焊接高合金钢或厚壁钢材时,可以提高预热温度20-50 ℃,焊后保温缓冷;6.5 焊接接头、坡口及其附近200mm范围内有水、雪、霜、浮锈、油污等杂物时,必须清除杂物,坡口及其附近15mm范围内应露出金属光泽,母材上无裂纹、夹层、重皮等缺陷;6.6 施工中,没有特殊情况,严禁用火焰切割方法加工坡口,经火焰切割过的坡口,必须经过磨削加工,淬硬性材料还须经过表面探伤检验合格。
77 焊接工艺评定的管理7.1 焊接工艺评定是指导焊工考核和焊接施工的科学依据,因此在工程项目焊接施工前必须由工程项目焊接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新材料、新工艺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以确保焊接工程施工质量;7.2 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应齐全,应能覆盖整个工程项目的焊接施工(包括特殊焊件);7.3 应严格按照SD340-89《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2004 年将颁布新的焊接工艺评定规程,则应按新规程的要求执行);7.4 应根据已经评定确认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组织编制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卡(WP)S 或焊接工程一览表,以指导具体的焊接施工生产实际;7.5 工程正式开工前在公司焊接技术管理委员会的主持下完成本工程中所有的焊接工艺评定项目,并编制《焊接工艺评定目录汇总》;7.6 焊接工艺评定流程见下页。
研究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确定焊接工程焊接工程一览下达焊接工评定任务书记评定任务书编制焊接工焊接工艺记焊制试焊接工艺试验报试样加焊接工艺评定报工艺试外观检无损检断口检金相试焊接工艺说明机械性能试验N 合存焊接工艺评确定焊接工艺焊接工艺评定流程图108 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审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焊接施工的主要技术文件,是工程前期焊接技术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工作。
《焊接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部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编写,焊接专责工程师审核,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并报公司技术处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