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有礼貌地待人接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表现。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礼貌意识,但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如与陌生人交往、在公共场合等,会表现得不够礼貌。

因此,本节课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礼貌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自觉遵守礼貌规则,做到文明礼貌。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和谐地与他人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自觉遵守礼貌规则,做到文明礼貌。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礼貌待人。

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礼貌素养。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礼貌待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交流的能力。

4.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礼貌待人的原则,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和情景模拟材料。

2.准备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关于礼貌待人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礼貌?为什么我们要礼貌待人?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分析这些例子中的人物是否做到了礼貌待人。

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情景,要求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1待人接物有礼貌北师大版6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1待人接物有礼貌北师大版6

待人接物有礼貌活动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文明小公民》第一课——《待人接物有礼貌》。

活动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愿意做有礼貌的人。

2.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在交往中礼貌待人,会用礼貌用语。

3.懂得礼仪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活动重点:在日常交往中礼貌待人,会用礼貌用语。

活动难点:懂得礼仪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活动过程:活动一:趣味导入1、播放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今天,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想不想看?(想)(手势指向大屏幕)瞧,大头儿子来了。

看完这个动画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呢?生1:大头儿子很有礼貌。

生2:大头儿子知道进门前要先敲门,这是礼貌。

小结:是啊,大头儿子知道,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是多么重要。

所以,他很认真地学礼貌。

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呢?(想)2、揭示课题:待人接物有礼貌。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待人接物有礼貌》。

生读课题。

活动二:明理导行1、联系生活,深入明理①谈谈家庭生活中的文明礼仪。

那么,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到有礼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生1:我们出门时要跟父母说再见。

生2:我们回到家也要告诉父母一声。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结:父母叫我们时,要及时答应。

外出时,须告诉父母去哪里。

回家后,要和父母礼貌地打招呼。

师:《弟子规》里也有许多关于礼貌方面的短句,有谁知道?生1:我知道《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

出必告,反必面。

师:你知道的真多!我们大家都要向你学习!生2:我还知道《弟子规》里说的,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师:看来你也是个知识渊博的小博士啊!真棒!生3:我还知道《弟子规》里说的,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师:我们班的同学知识真是丰富!老师佩服你们,为你们点赞!②演一演,明白在家里如何文明待客。

师: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家里应该怎么做到有礼貌了,那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请欣赏一段小品《家里来客人》师:刚才同学们都看得认真,想一想:小品里的小主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谁来说一说?生:小主人说到了“请进”“请坐”“请喝茶”“谢谢”“再见”这些礼貌用语。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1待人接物有礼貌北师大版2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1待人接物有礼貌北师大版2

第二单元:文明小公民主题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目标:1、指导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愿意做有礼貌的人。

2、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在交往中礼貌待人,会用礼貌用语。

3、懂得礼仪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并能恰当地应用于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用礼貌的态度待人接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

提问导入:“同学们,平时我们在家里经常会遇到有客人来。

这时,我们作为家里的小主人,我们该怎样来接待来访的客人呢?同样的,每逢节日,爸爸妈妈也会带着我们去走亲朋好友家做客,这时,我们又该如何表现呢?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待人接物的礼仪。

”板书课题:待人接物有礼貌二、模拟体验一。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进行模拟体验活动。

小品表演:某一个周日的晚上,小军独自一个人在家里打游戏。

正当他打得正带劲时,这时门铃响了。

原来是姑姑和姑丈来做客。

而小军却非常的不耐烦地去开门,开门后就马上又跑回房间继续打游戏机。

姑姑和姑丈想喝茶,但是,小军只是指了指饮水机,让他们自己倒,而自己只顾玩游戏。

这时,爸爸、妈妈回来了,见到这样的情景,都批评小军没礼貌。

三、全班讨论。

讨论问题:⑴如果你是小军的姑姑和姑丈,你会怎么想?⑵假如你是小军,你会怎么对待来家里做客的姑姑和姑丈?⑶教师小结: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作为小主人,首先,要有礼貌。

热情地招呼客人,让座、倒茶等都是应有的款待客人的礼仪规范。

我们要做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⑷教师提问:那么是不是每一位来访的客人,我们都该热情接待呢?四:模拟体验二。

周二下午,小丽独自一人在家里看书。

突然,有人敲门,她打开门看,门外是一位不认识的阿姨,而这位阿姨却是小丽的妈妈的朋友,受妈妈委托来帮助小丽妈妈来拿忘带的手提包的。

小丽站在门中,想了想…五:全班讨论交流。

讨论问题:(1)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做?(2)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如何处理?(3)教师总结:如果有陌生人敲门,不要立马开门,提高警惕,但语言不失礼貌。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10)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10)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10)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礼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友好交往的基本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同时,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礼貌用语和礼貌行为来与他人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礼貌待人的经验,但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练习。

同时,学生对于礼貌的理解可能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深化他们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和表现,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和礼貌行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和表现。

2.难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礼貌用语和礼貌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礼貌待人。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礼貌待人的意识。

4.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养成良好的礼貌待人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和讨论题目。

2.准备情景模拟的场景和道具。

3.准备实践练习的模板和指导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礼貌待人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呈现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和表现,让学生对礼貌待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情景模拟,实际操作礼貌待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加深对礼貌待人的理解。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他们可能对礼貌待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存在一些待改进的地方。

学生在待人接物时,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礼貌用语,或者在某些情境下不知道如何表现礼貌。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认识到礼貌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让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3.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难点点:将礼貌用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

2.准备与课题相关的互动游戏。

3.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情境中,人们是如何相互对待的?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具体的礼貌用语,如“请问”、“谢谢”、“对不起”等,并解释这些用语的含义和使用场合。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将这些礼貌用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说课稿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说课稿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但部分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大方、胆怯、不会使用礼貌用语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待人接物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待人接物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自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的自信心,以及在不同场合下的待人接物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待人接物。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礼貌待人。

4.榜样示范法:以教师示范、学生互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礼貌待人的思考。

2.学习礼貌用语:引导学生学习日常交往中的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请问”等。

3.情境实践: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礼貌待人,如请教问题、借书等。

4.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彼此的体会和感悟。

5.游戏环节:设计一个“礼貌用语大比拼”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7.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礼貌待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践行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7)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7)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来与人交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礼貌待人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礼貌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经验,对礼貌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礼貌的理解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礼貌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认识到礼貌是与人交往的基本素养。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与人交往。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貌素养,形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养成良好的礼貌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礼貌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礼貌待人的价值。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礼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景,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践。

2.准备教学PPT,配合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待人有礼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待人有礼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待人有礼貌的,以及这种礼貌待人给他人带来的感受。

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在这个情景中待人有礼貌。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11)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11)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11)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以及如何运用礼貌来处理人际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情景对话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礼貌的本质和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礼貌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一定的礼貌意识,但可能在某些情境下不知道如何运用礼貌,或者对礼貌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运用礼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礼貌的含义和作用,提高礼貌素养。

2.学会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

3.能够运用礼貌处理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礼貌的本质和作用。

2.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礼貌。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礼貌的重要性。

2.情景模拟: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运用礼貌。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如衣物、道具等。

3.准备课堂互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在公共场所遇到别人帮助时,如何用礼貌的方式表示感谢。

引发学生对礼貌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运用礼貌的,以及礼貌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运用礼貌。

如在购物、就餐等场景中,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

每组模拟结束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情景模拟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待人接物有礼貌》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在访友、交谈、聚会、就餐、观看演出和比赛等场合讲文明、有礼貌,注意衣冠整洁,仪态大方,做到彬彬有礼。

教学要点:教同“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即兴表演
你是值日生,要把收齐的作业本送给老师,进出办公室该怎么说,怎么做。

学生评点:谁表演得最好。

2、揭题并板书
二、学文明理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灯片出示)
A、周苗、王明、赵莲各抽到了什么特殊的作业,他们是怎样完成的?
B、你知道哪些待人接物的礼节?
2、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读文、独立思考,与同学讨论……)
3、汇报交流
(你弄明白了哪个问题就说哪个问题)
4、教师小结:
大象刚才讲得都不错,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

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学习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在各种场合与人交往都要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三、辨析导行
1、帮一帮
小果不懂电话交谈的礼节,请你教教他。

①指名读
②师生共同表演电话交谈
2、学一学
向他们学习。

要做到:彬彬有礼,注意仪表、尊重他人
3、读一读
就餐时注意礼节
读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总结
什么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在访友、交谈、聚会、就餐、观看演出和比赛等场合讲文明、有礼貌、注意衣冠整洁、仪态大方,做到彬彬有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