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

“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
“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

“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教师们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力图从“新”这个角度浅谈第五章教材的各种功能以及对课程实施的建议,仅供参考。一、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1.教材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第一节开始用一个小实验迈入电学门槛,编者用了贴近生活的三种用电器──灯泡、电机、门铃,让学生“想想做做”,目的在于感知、领略电的美妙之处(一按开关,灯亮了,电机转了,门铃响了),引发学生的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求知欲。从而引入下文──灯亮是因为有电流流过灯泡。学习电流方向后,教材简介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以及发光二极管。这个知识的安插,是因为它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只求学生了解,无需详细学习。再如电池一节,编者用彩色照片出示了学生常见的锌银电池、充电电池、手机电池等。此类的知识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上网学习、调查研究、查询资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是课本上的所有知识都在课堂中学,也不是只有讲过的内容才算学过”。2.教材中体现了两个“渗透”。(1)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渗透于教材之中,从而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例如空气开关,光敏、声敏电阻的应用,生物电,漏电保护器。对于这类的知识既不

能视而不见,也不能重点讲述。完全可以利用课前、课后五分钟或黑板报中的物理园地,课外小组的活动,由有专长的学生开办讲座、发表小论文,以发挥他们的特长,还可达到张扬个性的目的。(2)物理概念的渗透。新教材第一节短短的六行字中便出现了“电流”“导线导电”“金属中有大

量自由电子”等过去需两三节课才能讲清楚的知识。在电路一节中提到“电能”,这些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教材也打破常规,采用了渗透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教师只要做到“无需言传,只求意会”的教学境界即可。教材在初二第一学期最后一章安排了“电流和电路”的学习,本身也体现了“教材本身不过分强调学科的逻辑特点”,而注重基于学以致用的兴趣,从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和探究出发,设计教材结构。在学习了电流和电路后,接着安排了第五节“家庭电路”,分明是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上述宗旨体现得更为明显。3.注重探究,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1)本教材有两个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这两个探究旨在:A.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B.鼓励学生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C.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处理信息的能力;D.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这两个探究的特点:A.是经历了7个探究后的又两次探究。B.是最完整,最规范、难易程度最理想的探

究过程。C.无论探究过程的提示,还是探究过程的难度,都体现了由易到难、由具体到独立的循序渐进原则。D.必须有电流知识、电流表的使用做铺垫才能达成的探究。E.课程内容、目标对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没做任何要求,因此是个典型的以知识为载体,重过程、轻结果的探究。F.明显提出评估和交流合作的探究。G.是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于一体的载体。因此这两个探究是本章的两个重点。了解上述探究宗旨和特点,抓住机会,学生的探究能力才会有飞跃。(2)这里建议增加两个课外探究。一是探究物质的导电性能:利用电流表或者小灯泡、两个小碳棒、电池、导线、开关,检测铅笔盒中的尺、铅芯、圆规、纽扣、布、厨房中的盐水、醋、水、油等物质的导电性能。并写出实验报告,谈出自己的见解。二是调查了解人体上的生物电:请教老中医,查询资料,注意电视节目的有关内容、医疗器材的原理,了解人体的脉络、人体电流、脉络能量等生物电知识。注意各学科间的渗透。(3)课本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栏目,如“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小资料”“科学世界”,目的是提倡多种方式学物理。非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可采用各种活泼的教学形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例如,对于“科学世界”,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举行小博士解读活动。对于“动手动脑学物理”,则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动手做实验、开辩论会、进行小

论文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学习。这些非标准的知识不再是我们教学中的绊脚石,反而成为我们向学生传授“方法”的载体。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知识的传播是一种渗透过程,犹如我们在孩子渴望的心田里投下一块海绵,要他们自己去吸收更多的知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兴趣、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另外,新课程标准以更明确的形式告诉我们,教材如同参考书,只要我们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完全可以不受教材束缚,形成一个有“个性”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学研究对我们就更为重要了。二、引发兴趣的笔墨重,且绚丽多彩第五章的开篇语是“功勋卓越的电与磁”,这是学生经历了“有趣的声”“色彩斑澜的光”“形态各

异的物质世界”4章学习后,更进一步感受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有用到“电和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功勋。它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荣誉”?新颖的开篇语不仅使学生

对物理的认识迈上一个台阶,并且激励学生主动开启这个既普及又神奇的科学殿堂。他们一旦步入电学殿堂,就会亲身体会到“电与磁”功不可没。第五章是整个电学的开篇,这就奠定了它的关键地位,赋予它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又是成功的敲门砖。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无论从语言的叙述还是到版面的设计及各种栏目的设置,都非常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例如,让人眼花缭乱线路板

的彩照,引人入胜的开头语,那么多的为什么,精巧设计的想想做做、想想议议栏目……甚至电路元件照片与其电路符号的对应,都独具匠心地用大小两个圆呈现给学生使人感到活泼且生动;触电、急救的卡通彩图……更有“三线插

头”“试电笔”“空气开关”……这些基于“学以致用”

的知识的安插,给我们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提供了素材。教师应从教材中挖掘这方面的功能,利用它们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其浓厚的学习兴趣顺水推舟地保持下去,这样,关键的第五章就能顺利通过。(三)本章的知识网络本章的主线

是电流,教材紧紧抓住这个主线,将知识编织成串:从开始“灯泡亮了,因为有电流通过”“灯泡中的电流靠电流维护”“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强弱及测量”“电流可否同

时流入两个灯泡,流出后再汇合”(引入串并联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清晰的主线又分出了电路的支线,其目的在于:1.使学生了解电路概念的建立是今后

学习的需要;2.使学生了解电路是电流路径。第一节课电流、电路内容齐头并进,显得知识跳跃、杂乱。但仔细分析,它体现了电流、电路的辩证关系,下面就是本章的知识网络。教师更好地把握知识结构是达成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识目标。(1)从

能量的转化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能说出生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