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研究中的范式共28页文档
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实地调查
按照计划进行实地调查,收集 相关数据和信息。
撰写调查报告
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总结调查结果,提出建议和展 望。
实地调查的应用范围
自然资源调查
对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分布、质量、 利用状况等进行调查。
生态环境调查
对环境质量、生态状况、自然灾害等进行调 查,评估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文献研究 查阅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 资料,了解研究问题的历史和现 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空间分析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 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 化表达,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 布和相互关系。
PART 02
实地调查法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对比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对比分析来探究 不同条件下的地理现象变化规律。
ABCD
可行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实验操作可行,实 验结果具有实际意义。
可重复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保证实验结果可重复验证,以提高实验结论 的可信度。
实验法的应用范围
人文地理学
在人文地理学领域,实验法可用于研究人 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城市规划、
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 法
https://
REPORTING
• 引言 • 实地调查法 • 文献研究法 • 实验法 • 数学模拟法 • 研究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地理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地理学定义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 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揭 示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变化和区域 差异。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广阔的领域,包括地球的构造、地形、水文、气候、人口分布等等。
为了深入探索地理学的奥秘,研究者们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研究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讨论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并探讨它们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地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对目标群体进行调查以收集数据。
在地理学中,问卷调查可以用于获取人们对于地理现象、景观和环境的态度和意见。
比如,针对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可以了解他们对于城市发展、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看法,有助于指导城市规划和管理。
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地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通过研究者亲自前往调查地点来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实地考察可以帮助研究者直接观察和了解实际情况,纠正或验证资料的准确性。
例如,一位研究气候变化的地理学家可能会亲临极地或高山地区考察冰川变化情况,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实地观察。
三、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地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获取和分析方法,它利用航空器、卫星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译和分析,研究地理现象和变化。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观测地球表面的特征,例如植被覆盖、土地利用、水文状况等,提供了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数据,以支持地理学的研究。
四、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者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寻找地理现象和变化之间的规律性和关联性。
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从中提取出有意义的结果。
例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可以研究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五、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地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构建逼真的地理模型,模拟地理现象和过程,以研究其规律和影响因素。
模拟实验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复杂的地理系统,并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例如,在研究气候变化时,可以通过气候模型模拟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气候变化对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地理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北京450km。大部分土地处在平坦冲积平原上,以
丘陵为主。
12-07-2009
地理学研究方法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模型—CLUE-S模型
据2019年的TM解译数据,全区土地利用以耕 地为主,面积为8486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 70.48 %,林地1447hm2,占12.02%,草地969 hm2 ,占8.05%,水域 95 hm2 ,占0.79%,城市 95 hm2,占0.79%,农村居民点844hm2,占 7.01%,工矿用地34hm2 ,占0.28%,未利用土 地26hm2 ,占0.22%。
12072009地理学研究方法cluesclues仅支持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配非空间模块需要借助其他模型实现非空间模块中土地利用需求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主观性强经验模型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模型clues模型12072009地理学研究方法clues小空间尺度的农业和自然土地利用系统主要解决不同空间尺度上土地利用空间分配问题在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城市变化模拟具有较好的时空动态变化模拟能力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模型clues模型12072009地理学研究方法cluesclues模型在邯郸地区土地利用中的应用结论与讨论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模型clues模型12072009地理学研究方法邯郸地区位于河北省的南部西部为太行山脉东部与华北平原相连处在山西山东河南和河北省的交界点上
CLUE-S 模型中的 驱动因素
12-07-2009
地理学研究方法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模型—CLUE-S模型
附注:
CLUE-S模型是基于高分辨率(一般大于1km×1km)空 间图形数据构建的,适用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CLUE-S模型内,每一个单元(栅格)被视为土地利用类 型的同质空间,由栅格上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表达该栅格的 土地利用状况。 CLUE-S 模型作为经验统计模型的代表 ,运用系统论方法 处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竞争关系 ,在模拟区域土地
地理科学的研究范式

2、科学研究始于科学问题:科学哲学的维度
科学哲学特别是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认为,科学研究不是始于科学观察而是始于科学问题,以科 学观察为基础的科学问题的明确提出是科学认识活动的起点。任何一个学科的创立都起源于对问题 的研究和解决。研究主体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运用各种手段去研究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或理论。在培根之前,人们把科学的研究对象看作是概念,科学研究遵循着演绎的逻辑,凡是符合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就是科学的,“但三段论不是应用于科学的第一性原理,应用中间性原理又 属徒劳;这都是由于它本身不足以匹对自然的精微之故。所以,它就是命题迫人同意,而不是抓住 事物的本身。”(培根,1984)培根在对研究逻辑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归纳逻辑的观点,即科学开 始于对事物的观察的观点——通过对观察所积累的经验的归纳,揭示出事物的普遍原理。他的这一 科学观一致影响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但也受到当代一些科学哲学家的批判。波普尔认为,科学起始 于猜想,而不是观察,通过猜想的反驳和证伪,而不是经验的归纳和证实,达到科学的进步。他阐 述到“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问题会突然发生,当我们的预期落空或我们的理论陷入困难、矛盾之 中时,尤其是这样”,“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 愈能启发大量新的问题的问题”( 波普尔,1987)。尽管波普尔过分强调猜测和证伪的思想受到 库恩等学者的批判,但他把问题当作科学的起始和研究对象的思想为后来许多学者所认可。只不过 在波普尔的理论中,问题可能是单个的或随机的问题,而在库恩的理论中,问题是集束的和系统化 的,只有系统的或集束的问题才会引起科学共同体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才可能引起科学的革命。
(一)地理科学问题的重要性
地理科学问题的重要性是与地理科学研究从哪里开始密切关联的问题。地理科学研究是从哪里— —地理科学观察、地理科学事实和地理科学问题——开始的?应该怎样思考与回答这个问题呢?请 各位同学——未来的地理学家们——不要停留在感性世界而和我一起进入理性思维的世界,从科学 哲学那里寻找答案吧。科学哲学家林定夷教授在其《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一书中全 面地阐述了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科学研究起始于科学问题。由于地理科学问题从属 于科学问题,所以,地理科学问题的重要性从属于科学问题的重要性。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家的 成长历史和科学哲学理论均表明,科学研究始于科学问题,而不是开始于科学观察。
地理学概论——地理科学研究范式

Source: CCSM Brochure. Available at
多因素作用 /communications/CCSM/overview.html
Simultaneous Evacuation vs. Staged Evacuation on Actual Road Network: Galveston
Island-Continued
可调控的
Simultaneous Evacuation vs. Staged Evacuation on Actual Road Network: Galveston
Island-Continued
IH-45 Galveston Island
可调控的
% of Evacuees Leaving
二、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传统的经验归纳模式 (1)科学选题 (需要性、可能性、可行性、发展性、优势性原则) (2)积累知识与搜集资料 (理论、方法、类似案例) (3)观察、实验 (科学观察、比较、定量实验) (4)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定律、定理) (5)提出假说理论(直接验证)
举例:土地利用Vs河流水质
地理学具体研究中三种最基本的方法
归纳(主导)、演绎、类比
归纳(主导)
垂直地带规律性
演绎
滑坡概率
类比
二、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传统的经验归纳模式
波普尔的猜测反驳模式 (四步:问题—试探性理论—验证和纠错—新问 题)
库恩的范式更替模式 (神秘的灵感、想象的直觉,科学难题的解决往 往在于年轻人)
Sea level rise due to global warming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global sea level has risen by about 10 to 25 cm.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及地理学研究范式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及地理学研究范式李双成刘金龙张才玉赵志强2012-08-07 09:59:52 来源:《地理学报》2011年12期【内容提要】生态系统服务是目前国际上相关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生态学范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理学在此领域的研究范式和优先主题。
研究认为,从地理学视角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应当以空间异质性和区域差异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社会福祉这一主线,始终将“自然系统提供生态服务与社会经济系统内化消费”之间的耦合联系作为研究核心,综合集成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本内化的响应。
通过建构生态系统服务的地理学研究范式,不仅可以拓展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有助于提升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的集成分析水平,进而推动地理学综合研究进程。
同时,也为地理学的核心命题——人地关系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践领域。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地理学研究范式1 引言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形成和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1],它是通过生态系统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得到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由自然资本的能流、物流、信息流构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和非自然资本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人类福利,其功能效用不仅包括生态系统为人类所提供的食物、淡水及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2]。
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控制力的不断提高,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显著增加,表现为对生态系统类型的广泛替代或转换,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强烈干预,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过度消费等。
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结果[3],地球自然生态系统每年提供价值约15万亿英镑的产品,如新鲜的水和清洁的空气等,但是人类活动破坏了大约2/3提供上述产品的生态环境,包括湿地、森林、园地、河流和海岸等。
地理学研究中的范式

更多资源 更多资源
初一语文 初一英语 初一数学 初一政治 初一历史 初一地理 初一生物
• 谢弗尔(Schaefer)1953年发表一篇论文“地理学的反 叛:一种方法论的检验”。该文首次向哈特向为区 域地理辩护而宣称的“特例”进行挑战,号召用逻 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学派方法和哲学观来寻求地理学 的法则。 “科学家所做的就是把规律应用到每一个具体的情 况,这些规律包括那些他们认为相关的变量”。因 此,他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是社会科学所 研究的现象的空间配置,而不是现象本身。在关注 学科特定的现象方面并无特别之处,对特定地点和 区域的研究并不妨碍其探寻自身的“法则”。
美国1961年的地区再开发法案、1965年的阿巴 拉契亚区域发展法案 法国1960年开展的巴黎工业分散计划和平衡大 都市建设计划 英国1947年颁布城市和乡村规划法案,1970年 设立“区域经济规划委员会” 德国1965年颁布《区域规划法》,1975年通过 《联邦区域规划大纲》 日本、荷兰编制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刚要和国土 规划
• 范式是已知问题的求解。问题-求解导致科学 进步。研究者“必须将未知事物转变为…… 一个已知的事例”。 • 偶尔,会遇到无法解释或不能容纳的异常现象, 有人会抓住这些异常现象,创立新的范式,它 既能解释那些异常现象,又能解释其他所有已 知的事物-“革命”性的一幕。其标志是:新 材料的组织,新问题的定义,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技术手段的重大变化。
(2)但过分强调空间数据和实测手段,却将真 正的目的抛在了脑后,研究者为了得出理想的 结论,甚至拼凑或掩藏实测数据,达到研究中 的“自我实现”这最终导致技术手段越先进, 结果却越有悖于事实。 (3)在这场学术游戏中,数学成为了游戏的语 言,数学家驰骋在包括地理学在内的各个学术 研究领域。但是游戏的结果却没有得出任何科 学规律,其理论和模型也经不起实际的检验, 游戏中的逻辑不过是自圆其说,游戏者无法对 现实进行把握。
试论地理学研究范式——从“范式”概念谈起

收稿日期:2018-07-02作者简介:吕进锋(1984-),男,福建连城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地理学、民族文化与幼儿教育。
试论地理学研究范式———从“范式”概念谈起吕进锋1袁2曹能秀3(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蒙自661199;3.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库恩范式概念的提出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讨论和争议,“范式”一词在社会科学领域被使用得过于泛滥,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在地理科学研究中同样如此;地理科学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公认范式,这一方面说明科学研究范式不是可以建构出来的,另一方面说明地理科学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范式的更迭意味着科学的革命,但其形成是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应打破范式建构的思维,实现其自然更迭。
[关键词]地理学研究;科学革命;范式[中图分类号]Q9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9340.2018.05.018[文章编号]1674-9340(2018)05-064-06“范式”一词源远流长,范式思想最早可以从康德的思想中寻到踪迹。
一般认为是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首先提出此概念,但第一个在学术意义上使用这一术语的学者不是托马斯·库恩,他只是赋予了“范式”以全新的哲学含义,他是使“范式”一词名声大振和广泛流行的第一人[1]。
但是库恩没有想到,自196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学术界会对“范式”概念进行如此广泛的讨论。
他更没有想到“一部分自然科学家将‘范式理论’视为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典型代表,对其进行根本性的质疑和批判;而大多数社会科学家则对该理论大加赞赏和拥护,一些人迅速成为该理论坚定的追随者”[2]。
罗蒂曾感叹道,库恩写的东西对科学圈之外的人更有吸引力[3]。
“范式”一词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广泛的争议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