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子系统的设计简介

合集下载

弱电安防--配线(水平)子系统设计

弱电安防--配线(水平)子系统设计

从零开始学布线:配线(水平)子系统设计配线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延伸到楼层配线间管理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由与工作区信息插座相连的水平布线电缆或光缆等组成,配线子系统线缆沿楼层平面的地板或房间吊顶布线。

1配线子系统设计要求配线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如下:1)配线子系统是用于每层配线电缆的统称。

2)配线子系统应考虑下列问题:□根据工程提出近和远的终端设备要求。

口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其位置。

口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

3)配线子系统宜采用4对对绞电缆。

配线子系统在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宜采用光缆。

配线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二级交接间、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以构成电话、数据、电视系统并进行管理。

4)配线系统宜选用普通型铜芯对绞电缆。

5)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宜按下列原则选用:地面线槽方式就是将长方形的线槽打在地面垫层中,每隔4~8m 拉一个过线盒或出线盒(在支路上出线盒起分线盒的作用),直到信息出口的出线盒。

线槽有两种规格:70 型外形尺寸70mni*25nini,有效截面积1470mm2,占空比取30%,可穿24根线(3、5类混用);50型外形尺寸50mm*25mm,有效截面积960mm2,可穿插15根线。

分线盒与过线盒均由两槽或三槽分线盒拼接。

地面线槽方式有如下优点:1)用地面线槽方式,信息出口离弱电井的距离不限。

地面线槽每4~8m接一个分线盒或出线盒,布线时拉线非常容易,因此距离不限。

强、弱电可以同路由。

强、弱电可以走同路由相邻的地面线槽,而且可接到同一线盒内的各自插座。

当然地面线槽必须接地屏蔽,产品质量也要过关。

2)适用于大开间或需打隔断的场合。

如交易大厅面积大,计算机离墙较远,用较长的线接墙上的网络出口及电源插座,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时在地面线槽的附近留一个出线盒,联网及取电都解决了。

又如一个楼层要出售,需视办公家具确定房间的大小与位置来打隔断,这时离办公家具搬入和住人的时间已经比较近了,为了不影响工,使用地面线槽方式是最好的方法。

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的设计作者:吴迪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2期摘要:水平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结构的一部分,它将垂直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间子系统的连接。

本文总结了水平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布线;水平;设计1.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的布线基本要求水平子系统的管路敷设、线缆选择将成为综合布线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平布线应采用星型拓朴结构2.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设计2.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首项重要工作,需求分析首先按照楼层进行分析,分析每个楼层的设备间到信息点的布线距离、布线路径,逐步明确和确认每个工作区信息点的布线距离和路径。

2.2技术交流由于水平子系统往往覆盖每个楼层的立面和平面,布线路径也经常与照明线路、电器设备线路、电器插座、消防线路、暖气或者空调线路有多次的交叉或者并行,因此不仅要与技术负责人交流,也要与项目或者行政负责人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重点了解每个信息点路径上的电路、水路、气路和电器设备的安装位置等详细信息。

在交流过程中必须进行详细的书面记录,每次交流结束后要及时整理书面记录。

2.3 阅读建筑物图纸索取和认真阅读建筑物设计图纸是不能省略的程序,通过阅读建筑物图纸掌握建筑物的土建结构、强电路径、弱电路径,特别是主要电器设备和电源插座的安装位置,重点掌握在综合布线路径上的电器设备、电源插座、暗埋管线等。

在阅读图纸时,进行记录或者标记,正确处理水平子系统布线与电路、水路、气路和电器设备的直接交叉或者路径冲突问题。

2.4 水平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按照GB50311-2007国家标准的规定,水平子系统属于配线子系统中,对于缆线的长度做了统一规定,配线子系统各缆线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配线子系统信道的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

其中水平缆线长度不大于90米,一端工作区设备连接跳线不大于5米,另一端设备间(电信间)的跳线不大于5米,如果两端的跳线之和大于10m时,水平缆线长度(90m)应适当减少,保证配线子系统信道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信道总长度不应大于2000m。

综合布线主要由下面 6个部分组成

综合布线主要由下面 6个部分组成

综合布线主要由下面 6个部分组成:管理子系统:主要是指语音系统的电话总机房和数据系统的网络设备室 (或称网络中心 )。

该子系统主要由配线架和连接配线架与设备的电缆组成。

配线子系统:指除设备室外,所有楼层的配线架。

垂直干线子系统:提供垂直方向的电缆,组成楼层之间及外界通信的通道。

水平子系统:通常使用无屏蔽双绞线 (UTP),将垂直干线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在需要高速应用时,水平干线也可采用光缆。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及连接到用户设备的连线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指将一幢建筑物中电缆延伸到另一建筑物,包括电缆、光缆和一些电气保护设备。

各子系统的设计(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工作区子系统是指用户实际使用区域的设计。

信息插座面板具有标识,以色标和编号表示插座类型以及所在区域。

工作区的信息出口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墙面型,地面型,桌面型。

布置墙面型面板安装在离地30CM处,与其它面板平行。

桌面型面板安装在离地10CM处。

英式面板固定在86底盒终端的接驳示例左图所示的挂墙式信息盒供在不方便采用上述底盒时使用,或在升高地台环境下使用的挂地式综合接线盒。

(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水平布线子系统是由建筑物各管理子系统至各个工作区子系统之间的电缆构成,也就是由各楼层的弱电间到各个信息点的水平电缆构成。

为了满足高速数据传输以及视频运用的需求,选用4对非屏蔽双绞线,既可满足当前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为避免意外损伤,同时为做到安全、美观,水平电缆均铺设在或采用预埋的暗管和出口盒。

安装线槽及管材线槽:我们全部采用镀锌线槽,根据数量的不同,采用各种规格的线槽,线槽全部安装在走廊里,方便以后维护及维修。

我们全部采用角钢做吊码,涮防锈漆。

从线槽到每个位置,我们采用6分或4分PVC 管。

所有线槽的连接处安装等电位电缆。

(3)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管理子系统也称为电信间子系统或弱电间子系统,它连接水平布线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是布线环节中很关键的一环。

物联网工程布线技术课件 06-单元6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技术

物联网工程布线技术课件 06-单元6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技术

6.3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4.规划和设计 1)水平子系统的拓扑结构
水平布线子系统为星型结构,如图6-3所示。每个信息点都必须通 过一根独立的缆线与楼层管理间的配线架连接,然后通过跳线与交换 机连接。
图6-3 水平子系 统拓扑结构
2)水平子系统的布线距离规定 GB50311国家标准规定,水平子系统属于配线子系统中,对于缆线
表6-5 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
类别
与综合布线接近状况
最小间距(mm)
与缆线平行敷设
130
380V以下电力电缆 <2kV·A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70 10
与缆线平行敷设
300
380V电力电缆 2~5kV·A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器设备电磁场对网络系统的影响,综合布线电缆与这些设备布线时,
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GB50311-2007国家标准规定
表6-6综合布线缆线与电气设备的最小净距
名称 最小净距(m) 名称 最小净距(m)
的综合布线系统缆线与配电箱、 配电箱
6.1 水平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程应用
水平子系统指从工作区信息插座至楼层管理间(FD-TO)的部 分,GB50311国家标准中称为配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一般在同 一个楼层上,是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 架,由用户信息插座、水平电缆、配线设备等组成。图6-1为水平 子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图。
在布线施工拉线过程中,必须坚持直接手持拉线,不允许将缆 线缠绕在手中或者工具上拉线,也不允许用钳子夹住缆线中间缆线。
如果遇到缆线距离很长或拐弯很多,手持拉线非常困难时,可 以将缆线的端头捆扎在穿线器端头或铁丝上,用力拉穿线器或丝。 缆线穿好后将受过捆扎部分的缆线剪掉。

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

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

清洁与保养 定期对管线进行清洁和保养,保 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
防腐与防锈 对金属管线进行防腐和防锈处理, 防止其受到腐蚀和生锈的影响。
水平子系统的故障排除与修复
故障诊断与定位
对水平子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确定 故障的原因和位置。
修复工艺
根据故障的性质和程度,采用适当的修复工艺, 如焊接、粘接、铆接等,确保修复质量。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水平子系 统的整体方案。
测试与验证
对水平子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 确保其性能和功能符合要求。
需求分析
明确水平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和 性能要求。
详细设计
对水平子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 详细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
部署与实施
将水平子系统部署到实际环境 中,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工具与软件
总结词
专业、全面、及时
详细描述
该办公大楼的水平子系统维护由专业的维护团队负责,具备丰富的维护经验和技能。维护工作全面覆 盖系统的各个方面,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维护团队能够及时响应各种故障和问题,提供高效 的解决方案,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பைடு நூலகம்
THANKS
感谢观看
包括现场勘查、设计图纸审核、材料采购 和进场验收等前期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 行。
根据设计图纸,合理规划管线的走向和布 局,采用适当的敷设方法,如暗敷、明敷 等,确保管线安全、稳定。
连接与固定技术
水平子系统的测试与验收
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纹连接 等,确保管线的密封性和强度;同时,对 管线进行固定,防止松动和移位。
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
• 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概述 •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 水平子系统的施工与维护 • 水平子系统的应用案例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及施工ppt课件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及施工ppt课件

3. 模压电缆管道布线法 专制模压电缆管道是一种金属模压件,它可以
固定在接近顶棚与墙壁接合处,一般在房间或过道 的墙上,管道连通到配线间。在穿越墙壁时用小套 管连通,以便电缆经套管后穿放到另一房间,模压 件还可将连接到通信引出端的电缆掩盖并保护,起 到美观作用。
11、大开间水平布线设计
1. 信息插座的安装位置 对于出租及专用办公室等大开间场合而言,信息插座的
地板下线槽布线法是线缆由配线间出来的线缆走线槽到 地面出线盒或墙上的信息插座,线缆走线槽被地板遮蔽。在 这种布线方法中,强、弱电线槽应分开,每隔4~8m或转弯处 设置一个分线盒或出线盒。这种方法可提供良好的机械保护、 减少电气干扰、提高安全性,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大开间的 工作环境。
(5)地板下管道布线法 地板下管道布线法与地板下线槽布线法类似,但安装费
10、旧建筑物的水平布线方法
对已建成的建筑(包括改造翻新的旧建筑)的 综合布线系统水平布线,应根据建筑结构、房间平 面布置和内部装修的具体条件等选用适宜、可行的 敷设方式。例如建筑结构较好,且有可能(原楼层 净空高度较高)时,可考虑采用桥架布线的方法; 有些段落不能采用暗敷管路或有困难时,可适当采 用明敷线槽的方法;有些建筑走廊内增设吊顶和敷 设桥架有困难时,也可考虑采用地面线槽方式。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涉及水平布线系统的 网络拓扑结构、布线路由、管槽设计、线缆 类型选择、长度确定、线缆布放、设备配置 以及怎样配合建筑物装修进行水平布线、如 何维护等等。
5、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原则及要点
➢ 根据需要确定信息插座信息模块的类型、数量及位置,但 要考虑终端设备的移动、修改以及重新安排;
2、水平干线子系统的作用
水平干线子系统是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 系统(即中间配线设备和配线架等)的连接 的。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B2水平子系统》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B2水平子系统》

§B2水平子系统【学习目标】∙了解水平子系统的根本概念;∙了解水平区子系统的结构及设计方法;∙掌握水平区子系统的安装和施工技术。

【相关知识】一.水平子系统的定义及结构〔一〕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亦称配线子系统,一般由工作区信息插座模块、水平缆线、配线架等组成。

其布线路由普及整个智能建筑,与每个房间和管槽系统相关,是综合布线工程中工程量最大、施工最难的一个了系统。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涉及水平布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布线路由、管槽设计、线缆类型选样、线缆长度确定、线缆都放、设备配置等内容。

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在设计中要考虑相厅间的配合。

水平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的要求,水平子系统线缆沿楼层的地板或吊顶布线。

应在配线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装置上进行连接,以构成语音、数据、图像、建筑物监控等系统并进行管理。

实现工作区信息插座和管理间子系统的连接,包括所有缆线和连接硬件,水平子系统一般使用双绞线电缆,常用的连接器件有信息模块、面板、配线架、跳线架等附件。

为了在交叉连接处便于链路管理,不同类型的信号应规定在相应的线缆对上传输,并且用统一的色标表示。

为了适应未来语音、数据、多媒体及监控设备的开展,语音及监控局部应选用较高类型的电缆。

数据及多媒体局部应选用光缆。

设计水平线缆走向应便于维护和扩充。

图B2-1为水平子系统原理图,实际上就是永久链路,它在建筑物土建阶段埋管,安装阶段首先穿线,然后安装信息模块和面板,最后在楼层管理间机柜内与配线架进行端接。

图B2-1 水平子系统原理图〔二〕水平子系统的结构特点1.设计要领1设计原那么△根据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的数量及共位置;△终端将来可能产牛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预测情况△一次性建设或分期建设的方案。

2.技术要求水平电缆是从楼层管理间布放到工作区,在布线路由上可能存在与电源电缆并行的问题,为了减少EMl对通信电缆的干扰,同时也减少通信电线的EMI对外界电子设备的干扰当水平布线通道内问时文装安装电信电缆和电源电线时,电线敷设要符合以下要求:△屏蔽的电源电缆和电信电缆并线时不需要分隔;△可以用电源管道备属或非金属来分隔通信电缆与电源电缆;△对非屏版的电源电缆,最小距离为10cm;△在工作区的伯息插座,电信电缆与电源电缆的距离最小应为6cm。

简述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简述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简述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水平子系统是指用于实现水平可扩展的系统的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系统根据需要增加更多的计算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负载需求。

下面我们将介绍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第一步:定义系统需求在开始设计水平子系统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

这包括系统的预期负载、可用性、容错能力、数据一致性、安全性等方面。

只有在明确了系统需求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设计适应系统需求的水平子系统。

第二步:确定水平扩展的策略水平扩展是指向系统中添加更多计算资源以增加系统的容量和处理能力。

在决定如何进行水平扩展之前,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负载类型、数据访问模式、数据一致性等方面。

根据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选择水平扩展的策略,比如基于分片、基于副本等。

第三步:设计数据分片策略如果我们选择了基于分片的水平扩展策略,那么我们需要设计数据分片策略。

数据分片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则分散到不同的节点上,以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处理。

在设计数据分片策略时,我们需要考虑数据访问的方式、查询的模式、数据的关联性等因素。

第四步:实现数据分片和节点管理在设计好数据分片策略之后,我们需要实现数据分片和节点管理的功能。

这包括数据的分片和存储、节点的管理和调度、负载均衡等方面。

在实现这些功能时,我们需要考虑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容错能力等因素。

第五步:设计节点间通信和同步机制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间的通信和数据同步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设计节点间通信和同步机制。

这包括消息传递、同步协议、故障处理等方面。

在设计这些机制时,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用性、容错能力、数据一致性等因素。

第六步:实现监控和管理功能我们需要实现监控和管理功能,以便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

这包括系统状态的监控、性能指标的收集和分析、故障诊断和处理等方面。

在实现这些功能时,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容错能力等因素。

总结以上就是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在设计水平子系统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水平扩展策略,设计合适的数据分片策略,实现节点间通信和同步机制,以及实现监控和管理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CP集合点的设置
如果在水平布线系统施工中,需要增加CP集合点时,同一个水平电缆上只允许一个 CP集合点,而且CP集合点与FD配线架之间水平线缆的长度应大于15m。
5)线缆布放根数
在水平布线系统中,缆线必须安装在线槽或者线管内。 在建筑物墙或者地面内暗埋布线时,一般选择线管,不允许使用线槽。 在建筑物墙面明装布线时,一般选择线槽,很少使用线管。 在楼道或者吊顶上长距离集中布线时,一般选择桥架。 选择线槽时,建议宽高之比为2:1,这样布出的线槽较为美观、大方。 选择线管时,建议使用满足布线根数需要的最小直径线管,这样能够降低布线成本。
3.水平缆线最短原则
为了保证水平缆线最短原则,一般把楼层管理间设置在信息点居中的房间,保证水平
缆线最短。对于楼道长度超过100米的楼层,或者信息点比较密集时,可以在同一层设置多 个管理间,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能降低施工难度。
4.水平缆线最长原则
按照GB50311国家标准规定,铜缆双绞线电缆的信道长度不超过100米,水平缆线长 度一般不超过90米。因此在前期设计时,水平缆线最长不宜超过90米。
3.2 配线子系统的设计
内容概要 1 基本概念 2 设计原则 3 设计步骤和方法 4 设计案例 5 安装施工原则 6 安装施工技术
3.2.1 基本概念
1.概念
水平子系统指从工作区信息插座至楼层管理间(FD-TO)的部分,在GB50311国家标 准中称为配线子系统,以往资料中也称水平干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一般在同一个楼层上, 是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
3.2.3 设计步骤和方法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涉及布线距离、布线路径、布线方式、避让强电和材料的选择等,对后续 水平子系统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也直接影响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质量、工期,甚至影响最 终工程造价。
2.技术交流
不仅要与技术负责人交流,也要与项目或者行政负责人进行交流。重点了解每个信息点 路径上的电路、水路、气路和电器设备的安装位置等详细信息。并做书面记录。
图6-1 水平子系统拓扑结构
2)布线距离规定
图6-2 水平电缆和信道长度 (1)在电缆水平子系统中,信道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其中水平电缆长度不大于 90m,一端工作区设备连接跳线不大于5m,另一端设备间(电信间)的跳线不大于5m。 (2)信道总长度不应大于2000m。 (3)建筑物或建筑群配线设备之间(FD与BD、FD与CD、BD与BD、BD与CD之间)组成的 信道出现4个连接器件时,主干缆线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4)容纳双绞线最多数量计算
布线标准规定,一般线槽(管)内允许穿线的最大面积70%,同时考虑线缆之间的间隙 和拐弯等因素,考虑浪费空间40-50%。因此容纳双绞线根数计算公式如下: N=槽(管)截面积×70%×(40-50%)/线缆截面积 其中: N--表示容纳双绞线最多数量; 70%表示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空间; 40%-50%表示线缆之间浪费的空间。
在布线施工拉线过程中,缆线宜与管中心线尽量相同,如图6-3所示,以现场允许的 最小角度按照A方向或者B方向拉线,保证缆线没有拐弯,保持整段缆线的曲率半径比较大, 这样不仅施工轻松,而且能够避免缆线护套和内部结构的破坏。 在布线施工拉线过程中,缆线不要与管口形成90度拉线,如图6-4所示,这样就在管 口形成了1个90度直角的拐弯,不仅施工拉线困难费力,而且容易造成缆线护套和内部结构 的破坏。
例2 :
Φ 40 PVC线管容纳双绞线最多数量计算如下:
N=线管截面积×70%×40%/线缆截面积
=(36.6×36.6×3.14/4)×70%×40%/(6×6×3.14/4) =10.4根 说明:上述计算的是使用Φ 40PVC线管铺设网线时,管内容纳网线的数量是10根。
具体计算分解如下:
Φ 40PVC线管的截面积是:∏D2/4=36.6×36.6×3.14/4=1051.56平方mm; 70%是布线允许的使用空间; 40%是线缆之间的空隙浪费的空间; 线缆的直径D为6mm,它的截面积是:∏D2/4=62×3.14/4=28.26。
(3)线槽截面积计算
线槽规格一般用线槽的外部长度和宽度表示,线槽内布线容积截面积计算按照线槽的 内部长和宽计算,以40×20线槽为例,线槽壁厚1mm,线槽内部长38mm,宽18mm,其截面积 计算如下: S=L×W=38×18=684 式中 S---表示线管截面积;
L---表示线槽内部长度; W---表示线槽内部宽度。
地面敷设布线方式是先在地面铺设线槽,然后把缆线安装在线槽中的布线方式。一般 应用在机房,需要铺设抗静电地板。
3.2.2 设计原则
1.性价比最高原则
水平子系统范围广、布线长、材料用量大,对工程总造价和质量有比较大的影响。
2.预埋管原则
认真分析布线路由和距离,确定缆线的走向和位置。新建建筑物优先考虑在建筑物梁 和立柱中预埋穿线管,旧楼改造或者装修时考虑在墙面刻槽埋管或者墙面明装线槽。
表6-3 线管规格型号与容纳双绞线最多条数表
线管类型
PVC、金属 PVC PVC、金属 PVC、金属 PVC PVC、金属 PVC、金属 PVC PVC
线管规格/mm
16 20 25 32 40 50 63 80 100
容纳双绞线最多条数
2 3 5 7 11 15 23 30 40
截面利用率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例1 :
30×16线槽容纳双绞线最多数量计算如下:
N=线槽截面积×70%×50%/线缆截面积
=(28×14)×70%×50%/(62×3.14/4) =10根 说明:上述计算的是使用30×16PVC线槽铺设网线时,槽内容纳网线的数量。
具体计算分解如下:
30×16线槽的截面积是:长×宽=28×14=392平方mm; 70%是布线允许的使用空间; 50%是线缆之间的空隙浪费的空间; 线缆的直径D为6mm,它的截面积是:∏D2/4=62×3.14/4=28.26。
常规通用线槽(管)内布放线缆的最大条数也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和选择。
(1)缆线面积计算
网络双绞线按照线芯数量分,有4对,25对,50对等多种规格,按照用途分有屏蔽 和非屏蔽等多种规格。但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最常见和应用最多的是4对双绞线,下 面按照外径6mm计算双绞线的截面积。 S=d2×3.14/4=62×3.14/4=28.26 式中 S---表示双绞线截面积;
电缆总长度(m)
100 99 98 97 97
水平布线电缆H(m) 工作区电缆w(m)
90 85 80 75 70 5 9 13 17 22电信间跳线和设备电缆D(m)5 5 5 5 5
C=(102-H)/1.2
W=C-5
式中 C=W+D——工作区电缆、电信间跳线和设备电缆的长度之和; D——电信间跳线和设备电缆的总长度; W——工作区电缆的最大长度,且W≤22m; H——水平电缆的长度
其它芯数的水平光缆、主干光缆和室外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0倍。线 管允许的弯曲半径,见表6-4。 表6-4管线敷设允许的弯曲半径 缆线类型 弯曲半径(mm)/倍 4对非屏蔽电缆 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 4对屏蔽电缆 不小于电缆外径的8倍 大对数主干电缆 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 2芯或4芯室内光缆 >25mm 其它芯数和主干室内光缆 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 室外光缆、电缆 不小于缆线外径的20倍 注:当缆线采用电缆桥架布放时,桥架内侧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300mm。 布线施工中穿线和拉线时缆线拐弯曲率半径往往是最小的,一个不符合曲率半径的拐 弯经常会破坏整段缆线的内部物理结构,甚至严重影响永久链路的传输性能,在竣工测试 中,永久链路会有多项测试指标不合格,而且这种影响经常是永久性的,无法恢复的。
d---表示双绞线直径。
(2)线管截面积计算
线管规格一般用线管的外径表示,线管内布线容积截面积应该按照线管的内直径计 算,以管径25mmPVC管为例,管壁厚1mm,管内部直径为23mm,其截面积计算如下: S=d2×3.14/4=232×3.14/4=415.265 式中 S---表示线管截面积;
d---表示线管的内直径。
2.布线方式 1)暗埋管布线方式
暗埋管布线方式是将各种穿线管提前预埋设或者浇筑在建筑物的隔墙、立柱、楼板或 地面中,然后穿线的布线方式。
2)桥架布线方式
桥架布线方式是将支撑缆线的金属桥架安装在建筑物楼道或者吊顶等区域,在桥架中
再集中安装各种缆线的布线方式。桥架布线方式具有集中布线和管理缆线的优点。
3)地面敷设布线方式
380V电力电缆2~5kV· A
6)布线弯曲半径要求
布线中如果不能满足最低弯曲半径要求,双绞线电缆的缠绕节距会发生变化,严重
时,电缆可能会损坏,直接影响电缆的传输性能。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2)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8倍。 (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2芯或4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5mm; (5)光缆容许的最小曲率半径在施工时应当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施工完毕应当 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3)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长度的计算
对于商用建筑物或公共区域大开间的办公楼、综合楼等的场地,由于其使用对象数 量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等因素,宜按开放办公室综合布线系统要求进行设计,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采用多用户信息插座时,每一个多用户插座包括适当的备用量在内,宜能支持12个 工作区所需的8位模块通用插座;各段缆线长度可按表6-1选用,也可按下式计算。 表6-1 各段缆线长度限值
5.避让强电原则
一般尽量避免水平缆线与36伏以上强电供电线路平行走线。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一 般原则为网络布线避让强电布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