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线路保护原理
35KV微机线路保护原理说明书

....35KV 微机线路保护原理说明书1 35kV 线路保护配置及功能本保护装置是以三段式方向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三相一 次重合闸(检无压或检同期可选)和后加速;低频减载;PT 断线检测及 PT 断线闭锁方 向或保护;说明了 35KV 微机线路保护的主要原理、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构成。
2 35KV 线路保护的主要原理2.1 三段式过电流保护原理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时,相电流突然增大,线电压降低,当故障线路上的相电流大于 某一个规定值,同时保护安装处母线电压小于某一个规定值时,保护将跳开故障线路上 的断路器而将故障线路断电,这就是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
其中,规定值就是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它是能使电流保护动作的最小电流,通常用 IDZ 表示。
过电流保护在35KV 及以下的输电线路中被广泛应用。
下面对三段式过电流保护分别予以介绍:(1)无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电流I段保护)我们以图 2.2 中单侧电源网络中输电 线路 AB 上所装设的电流保护来分析电流保护的原理。
在图 2.2 中,为了反映全线路的 短路电流,设 AB 线路的电流保护装于线路始端母线A处,在图上叫做电流保护 1,显然电流保护 1 要可靠动作,它的动作值 IDZ 必须选择小于或等于保护围可能出现的最小短路电流。
在图 2.2 中,假设 AB 线路上 d1 点发生三相短路,则线路上的短路电流为:I (3) dEZSZd(2-1)其中, E 是电源系统相电势, ZS 是电源系统阻抗, Zd 是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问的阻抗,由式(2-1)可以看出,当系统电压一定的时候,短路电流的大小与系统阻抗和短路点的位置及短路类型有关,系统阻抗是由运行方式决定的,在最大运行方式下 ZS 取..........图 2.2 单侧电源网络中电流保护原理图最小值,在最小运行方式下 ZS 取最大值,在实际中,一般来说系统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最大,称此为保护的最大运行方式,系统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电流 最小,称此为保护的最小运行方式。
微机线路保护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输电线路的保护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反映电力系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且作用于断路器跳闸和发出告警信号的设备,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对微机保护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的继电保护装置对于电力系统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和提高输送功率,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保护装置能无延时地从线路两侧切除被保护线路任何一点的故障。
WXHJ-803就是典型的光纤纵差保护装置,通过光纤把各端的电气量传送到对端,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判别故障在本线路保护范围之内还是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
因此,从理论上讲这种差动保护有绝对的选择性。
关键字:继电保护微机保护AbstractIn the power system, the transmission li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The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is a reflec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fault and abnormal operation state,and the effect on circuit breaker trip and send alarm signal equi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nd the increase of voltage level, the requirement for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 device is more and more high, therefore, developed the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for high performance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 voltage rating of 220kV and above power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parallel operation and increase the transmission power,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in many cases without delay from line fault on both sides of the protected circuit is removed at any point. WXHJ-803 is a typical optical fiber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device, through the optical fiber electric quantity is transmitted to each end to end, will compare the electrical quantities of both ends, to judge the fault within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or line, to decide whether to cut off the protected line. Therefore, the absolute selectivity in theory of th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Key words: relay protection of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摘要……………………………………………………………………………Abstract………………………………………………………………………目录……………………………………………………………………………1.继电保护配置………………………………………………………………1.1高压输电线路参数……………………………………………………1.2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配置………………………………………………1.3设备选型………………………………………………………………2.WXH-803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对软件工作原理……………………………1继电保护配置方案1.1高压输电线路参数1.2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配置以下配置方案依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第4.1条和4.6条:1.保护分类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的保护装置。
1. 介绍线路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原理

线路微机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快速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保护,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上线路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保护方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
1. 三段式距离保护的概念三段式距离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的保护装置对距离保护进行划分,通常分为近、中、远三个保护段。
这三段保护分别对应不同的距离范围,可以满足系统不同位置的保护需求。
三段式距离保护通常应用于输电线路,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并切除故障段,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中故障发生时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来进行保护。
具体原理如下:第一段保护:近端距离保护近端距离保护主要是针对距离线路较近的故障进行保护。
当故障发生时,由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距离保护装置会通过比较故障点处的电压和电流来判断故障的位置,并根据之前设定的保护范围来切除故障段落,保护系统的安全。
第二段保护:中段距离保护中段距离保护是针对线路中段的故障进行保护。
当故障距离超过近端距离保护的范围时,中段距离保护会根据故障点处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情况来判断故障位置,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第三段保护:远端距离保护远端距离保护主要是对线路远端的故障进行保护。
当故障发生上线路远端时,距离保护装置会根据故障点处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情况来判断故障位置,并进行适当的保护动作。
3. 三段式距离保护的优势三段式距禿保护具有以下优势:(1) 定位精准:三段式距禿保护能够根据故障的位置,快速精确地对故障进行定位,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
(2) 保护范围广:三段式距禿保护能够覆盖线路不同位置的故障,保护范围广,能够适应不同的系统需求。
(3) 动作可靠:三段式距禿保护基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来进行保护,动作可靠。
三段式距禿保护的原理清晰、动作灵敏,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
三段式距禿保护是线路微机继电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电力系统中距禿保护范围进行划分,依据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来进行保护,能够快速精确地定位故障,并进行保护动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线路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原理与算法

线路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原理与算法一、引言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用于避免电网故障扩大,降低故障对电网的影响。
在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本论文将详细阐述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及算法。
二、三段式距离保护原理三段式距离保护主要由近端保护、中端保护和远端保护三部分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故障点到保护段的距离直接影响保护的动作时间。
当故障点靠近保护段时,响应时间应较长,反之则应较短。
这样就能根据故障点与保护段的距离来动态调整保护的响应时间,实现更好的保护效果。
三、微机实现方法在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实现通常需要依靠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来完成。
根据距离测量结果和预设的保护段特性曲线,可以计算出对应的响应时间,并控制执行机构进行跳闸或隔离。
此外,微机还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时性,可以更精确地测量故障点到保护段的距离,从而提高保护的准确性。
四、算法分析三段式距离保护的算法主要包括故障点距离保护段的距离计算、响应时间的动态调整以及执行机构的控制等部分。
其中,距离计算通常采用测量值与预设阈值的比较,通过判断是否超过阈值来确定故障点到保护段的距离。
动态调整响应时间则需要根据实时测量的距离数据,通过算法计算出对应的响应时间,以适应不同距离的情况。
执行机构的控制则需要根据算法输出的跳闸或隔离指令,驱动相应的执行机构进行动作。
五、实际应用与优化在实际应用中,三段式距离保护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影响因素,如线路阻抗变化、环境干扰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例如,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线路阻抗,调整保护段的特性曲线;可以通过优化算法,提高距离计算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加强硬件抗干扰能力,提高保护的稳定性等。
六、总结三段式距离保护是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方式,通过微机实现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和实时性。
在算法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保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微机保护(高压输电线路保)

三段电流 保 护
电流速断保护 (Ⅰ段)
定时限电流速断 保护(Ⅱ段)
定时限过流 保护(Ⅲ段)
动作时限 tI①
保护范围 线路15%
动作时限
tI②=tII①+At
保护范围
线路X-1的全部
动作时限
保护范围
X-l及X-2全部
线路X-2的一部分 tI③=zⅡ③+ At
二)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
在最小运行方式线路 各点短路时,母线I 上的残压
保护原理的本质是识别系统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电 气量或非电气量之间的差别,纵联保护也不例外。输 电线路的纵联保护就是利用线路两端的电气量在故障 与非故障时的特征差异构成的。当线路发生区内故障 或区外故障时,电力线两端电流波形、功率、电流相 位以及两端的测量阻抗都有明显的差异,利用这些差 异就可以构成不同原理的纵联保护。
2、电流速断保护
为减小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
希望故障切除 时间越短越好
电流速断保护
为提高系统稳定性
3、三段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过 程
图2 三段过流保护装置及其动作时限的配合
近后备:线路X-l本身的主保护为速断保护和带时限速断保护,而 第三段过流保护对本线路的主保护起后备作用,故称近后备。 远后备:当线路X-2的保护或开关拒动时,线路X-1的过流保护均 可起后备作用,由于X-1的过流保护是对相邻的下一级线路X-2的 保护起后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可靠性
灵敏性
选择性
快速性
第三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
对线路保护的总体要求
保护范围内任何故障保护均 能正确动作 全线速动 出口故障,正确动作 振荡时保护不能误动 既能躲过最大负荷,又能在 大电阻接地故障时正确动作
线路保护

Ia、Ib Ic、I0 Ua、Ub Uc、UL
TEST HELP
低通 滤波
A/D
DSP 光端机
CPLD
光隔
外部 开入
电源 液晶显示
低通 滤波
A/D
CPU
出口 继电器
QDJ
打印
在具有远方起动的高频闭锁式保护中要设置断路器三 跳停信回路
(1)在发生区内故障时:一侧断路器先跳闸,如果不立即停信, 由于无操作电流,发信机将发生连续的高频信号,对侧收信 机也收到连续的高频信号,则闭锁保护出口,不能跳闸。
(2)当手动或自动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由于对侧没有合闸, 于是经远方起动回路,发出高频连续波,使先合闸的一侧被 闭锁,保护拒动。为了保证在上述情况下两侧装置可靠动作, 必须设置断路器三跳停信回路。
2) 易于获得各种附加功能(如事故记录、事故追忆、故 障录波、故障测距等);
3.)保护动作特性和性能得到改善(引入新理论、新算法、 新技术。如承受过渡电阻能力的改善、区分振荡与故障能力的提 高、降低衰减非周期分量的影响、故障分量保护、自适应保护、 状态预测、小波变换应用、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应用等)。
2. 基本要求
选择性
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 切除,使停电范围尽可能缩小,以保证系统 中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快速性
尽快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提高系统 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 缩小故障波及范围。
灵敏性
指保护装置在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 常运行时的反应能力。
可靠性
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保护装置应 可靠动作,而在任何不应动作的情况下,保 护装置不应误动。
微机保护

地铁继电保护装置的现状
过去地铁的继电保护采用的是分立元件,一 种保护由多种继电器搭接成,现在复八线的 750V控制和保护仍由继电器和俄罗斯增量装 置构成,随着新线设备的投入运营和1、2# 线的设备更新,1、2、5、10、13、八通线 、机场线的供电系统及复八线的10KV系统均 已采用微机保护,但有些出口或连锁仍采用 了电磁继电器,其中多为中间继电器(微型 )。
对于电磁型继电保护而言,这些互感器的二 次数值直接加到电磁型继电器的测量机构, 变换成机械力,然后在机械力的层次上进行 数据的比较,逻辑判断,中间不需要设置其 他的变换、隔离等环节。
微机保护信号的采集及预处理部分
微机保护装置是数字电路,它从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上采集的电流、电压等模拟量 需要经过信息的预处理,变换为计算机识别 的数字量,然后在微型机CPU主系统的软件 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比较、逻辑判断,中间需 要设置隔离屏蔽、变换电平等处理。
熟悉二次图纸的重要性
由于地铁10KV供电系统采用了不同厂 家、不同型号的继电保护装置,各装 置在接线和要求上会有差异,在进行 保护校验前,务必对10KV二次图纸进 行详细解读,掌握各点在正常情况和 非正常情况的状态,对做好保护校验 工作非常重要。
地铁10KV系统微机保护装置的种类
1.
2.
3.
4.
信息的综合、分析与逻辑判断
对于微机保护和电磁型继电器保护,都需要对由数 据采集系统输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完成各种 继电保护的测量、逻辑和控制功能。电磁型继电保 护通过电磁型继电器及其模拟电路实现,而微机保 护装置通过其微型机CPU主系统实现。 常规的电磁型继电保护是靠模拟电路的构成来实现 的,即用模拟电路实现各种电量的加、减、乘、除 和延时与逻辑组合等要求。 而微机保护,即数字式继电保护,是用数字技术进 行数值(包括逻辑)运算来实现上述功能的。即微 机保护通过微机主系统中的程序软件来进行数据的 分析、运算和判断处理,以实现各种继电保护功能 。
珠海瑞捷RDS100F型微机线路继保

珠海瑞捷RDS100F型微机线路继保一、RDS100F继保装置概述RDS100F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保护。
既可以分散在开关柜就地安装,也可以集中组屏安装。
完善的设计保证了装置可以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可靠地运行。
二、主要功能三段式过流保护速断、限时速断、定时限过流反时限过流保护一次曲线/二次曲线可以选择过负荷保护告警/跳闸可以选择零序过流保护警/跳闸可以选择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三相一次重合闸后加速PT断线告警故障事件记录和查询开关分合闸遥控RS485通讯中文汉字显示三、保护配置及工作原理3.1 三段过流保护(速断、限时速断、定时限过流)装置配置了三段过流保护,分别为速断、限时速断、过流保护,三段保护延时均可分别整定。
3.2 反时限过流保护本装置提供两种曲线的反时限特性,反时限曲线可以选择。
一次反时限曲线二次反时限曲线3.3 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可以选择跳闸或告警。
过负荷元件监视三相电流,当有任一相电流大于整定值并达到整定延时后保护即动作。
过负荷保护动作时装置自动闭锁重合闸。
3.4 零序过流保护本装置配置了定时限零序过流保护。
零序电流由专用的穿芯零序互感器提供,可以选择跳闸或告警。
3.5 低电压保护当断路器处于合位且三个线电压均小于低电压保护的整定值并达到延时后保护即动作。
为防止装置上电时母线三相失压而引起低电压保护动作,装置只有检测到母线电压正常后才投入低电压保护。
若PT断线闭锁投入时,当发生PT断线时将闭锁低电压保护。
3.6 过电压保护本装置配置了过电压保护。
当三个线电压均大于过电压保护整定值并达到整定延时后保护即跳闸出口。
3.7 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3.7.1 启动方式三相一次重合闸有两种启动方式:保护启动和不对应启动(即开关偷跳启动),在保护动作或开关偷跳后重合闸功能开放3秒,如果此时无闭锁条件,则进行重合闸逻辑判断。
3.7.2 充电条件重合闸满足以下条件后,开始充电,达到15秒后充电完成,置充电标志,重合闸逻辑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线路保护原理
1.微机保护硬件可分为:人机接口、保护
相应的软件也就分为:接口软件、保护软件
2.保护软件三种工作状态:运行、调试、不对应状态
3.实时性:在限定的时间内对外来事件能够及时作出迅速反应的性
4.微机保护算法主要考虑:计算机精度和速度
中低压线路保护程序逻辑原理
4.选项子程序原理:判别故障相(选项),判定了故障的种类及相别,才能确定阻抗计算应取用什么相别的电流和电压
5.电力系统的振荡大致分为:
一种静稳破坏引起系统振荡,另一种由于系统内故障切除时间过长,导致系统的两侧电源之间的不同步引起的
超高压线路保护程序逻辑原理
6.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启动元件两个任务:
一是启动后解除保护的闭锁
二是启动发信回路,因此要求启动元件灵敏度高,以防止故障时不能启动发信
7.(1)闭锁式高频方向保护基本原理:
闭锁式高频方向保护原则上规定每端短路功率方向为正时,不送高频信号。
因此在故障时收不到高频信号表示两侧都为正方向,允许出口跳闸;在一段相对较长时间内收到高频信号时表示两侧中有一侧为负方向,就闭锁保护。
(2)允许式高频方向保护基本原理:
当两侧均发允许信号时,可判断是区内故障,但就每一侧而言,其程序逻辑是收到对侧允许信号及本侧视正方向,同时满足经延时确认后发跳闸脉冲。
8.综合重合闸四种工作方式:单相、三相、综合、停用
综合重合闸两种启动方式:①由保护启动②由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启动
电力变压器微机线路保护
9.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基本概念: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是随外部短路电流按比率增大,既能保证外部短路不误动,又能保证内部短路有效高的灵敏度
10.二次谐波制动原理:
在变压器励磁涌流中含有大量的二次谐波分量,一般占基波分量的40%以上。
利用差电流中二次谐波所占的比率作为制动系数,可以鉴别变压器空载合闸时的励磁涌流,从而防止变压器空载合闸时保护的误动。
11.变压器零序保护
主变零序保护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
主变零序保护由主变零序电流、主变零序电压、主变间隙零序电流元件构成,根据不同的主变接地方式分别设置如下三种保护形式:
①中性点直接按接地保护方式
②中性点不接地保护方式
③中性点经间隙接地保护方式
12.在放电间隙放电时。
应避免放电时间过长。
为此对于这种接地式应装设专门的反应间隙放电电流的零序电流保护,其任务是即时切除变压器,防止间隙长时间放电
微机母线保护及断路器失灵保护
13.1)母线是发电厂和变电站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母线又称汇流是汇集电能及分配电能的重要设备
2)在发电厂或变电站,当母线电压为 35至66kv出线较少时,可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而出线较多时,可采用单母线分段;对110kv母线,当出线数不大于4回线时,可采用单母线分段
3)母线故障类型主要有: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几率小)及三相短路故障
4)要求:①高度安全性可靠性②选择性强、动作速度快
14.母差保护分类
按阻抗分类:高、中、低母差保护
低阻抗母差保护(电流型母线差动保护)按动作条件分:
①电流差动式母差保护②母联电流比相式母差保护③电流相位比较式母差保护
15.大差元件用于检查母线故障,小差元件选择出故障所在的哪段或哪条母线
16.不同型号母差保护,采用的启动元件有差异,通常有: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电流工频变化量元件、差流越限元件
17.TA饱和时其二次电流有如下特点:
(1)在故障瞬间,由于铁芯中的磁通不能越变,TA不能立即进入饱和区,而是存在一个时域为3至5ms 的线性传递区。
在线性传递区内,TA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成正比
(2)TA饱和之后,在每个周期内一次电流流过零点附近存在不饱和时段,在此段内,TA二次电流又与一次电流成正比
(3)TA饱和后其励磁阻抗大大减小,使其内阻大大降低,严时内阻为零(4)TA饱和,其二次电流偏于时间轴一侧,致使电流的正、负半波不对称,电流中有很大的二次和三次谐波电流分量
18.TA饱和鉴别元件的构成原理:
(1)同步识别法:当母线上发生故障时,母线电压及各出线元件上的电流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于此同时在差动元件中出现差流,即电压或工频电流的变化量与差动元件中的差流是同时出现
(2)自适应阻抗加权抗饱和法
(3)基于采样值的重复多次判别法
(4)谐波制动原理
74ls373引脚图,内部结构,参数,应用电路(74ls373中文资料) 74ls373功能简介: 74ls373是常用的地址锁存器芯片,它实质是一个是带三态缓冲输出的8D触发器,在单片机系统中为了扩展外部存储器,通常需要一块74ls373芯片.本文将介绍74ls373的工作原理,引脚图(管脚图),内结构图、主要参数及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典型应用电路.
74ls373工作原理简述: 74ls373内部逻辑结构图
L——低电平;H——高电平;X——不定态;Q0——建立稳态前Q的电平;G——输入端,与8031ALE连高电平:畅通无阻低电平:关门锁存。
图中OE——使能端,接地。
当G=“1”时,74LS373输出端1Q—8Q与输入端1D—8D相同;当G为下降沿时,将输入数据锁存
80C196KC补充内容80C196KC与8096的区别
CPU方面内部时钟变为二分频,时钟频率提高(12MHz/3=4MHz,改为16MHz/2=8MHz,100%)
不少指令所需状态周期减少
增加了休眠和掉电工作模式
增加了6个中断源和8个中断
增加了11条指令
中断响应速度提高了几倍
外设方面
增加了256个片内RAM;
增加了窗口切换功能(水平,垂直窗口功能);
增加外围事件服务器(PTS);
定时器T2变为可逆计数;
增加了HSO锁存事件的能力;
增加了HSO中CAM的全清命令;
串行口发送改为双缓冲器PWM时钟可切换为2分频
80C196KC中断的变化
80C196KC新增中断源及优先级(8个)
中断源中断矢量地址优先级
TI(串口发送中断)2030H 8
RI (串口接收中断)2032H 9
HSI FIFO 4th 2034H 10
T2 CAP(TIME2捕捉中断) 2036H 11
T2 OV (TIME2溢出中断) 2038H 12
EXTINT1 203AH 13
HSI FIFO FULL 203CH 14
NMI 203EH 15
非法指令中断:2012H,CPU取到一条不可执行语句产生中断
发送中断:2030H
接受中断:2032H
HSI FIFO 4 :2034H,当第四个事件进入HSI的FIFO 时产生中断
TIMER2 捕捉:2036H,P2.7有正跳变产生中断
TIMER2 溢出:2038H,T2溢出中断
EXTINT引脚:203AH,P2.2引入的外部中断
HSI FIFO满:203CH,HSI的FIFO装满事件产生中断
NMI(置0):203EH,NMI非屏蔽中断
80C196KC新增指令
1.PUSHA—PSW、IMASK、IMASK1及WSR进栈
2.POPA—栈中弹出PSW、IMASK、IMASK1及WSR。
3.IDLPD—设置进入待机(IDLE)或掉电停机工作方式
4.CMPL—2个长整型数比较
5.XCH/XCHB指令
6.BMOV——块移动
7.BMOVI——块移动
8.EPTS指令
9.DPTS指令
10.TIJMP指令(表格转移指令)
11.DJNZW指令
80C196KC寄存器的变化
增加了256个寄存器(100H-1FFH)
1.PSW的状态位80C196KC的PSW与8098相比,增加了PSE位,即PSW.10为PTS的功能允许位。
(外围事务服务器)
2.芯片配置寄存器CCR 80C196KC的最低位D0为POWERDOWN(停机)方式的允许位
3.80C196KC中增加的寄存器80C196KC的芯片的SFR中增加了十二个寄存器。
这里介绍以下六个:WSR(14H)、IOS2(17H)、IOC2(0BH)、IOC3(0CH)、INT_PENDING1(12H)、INT_MASK1(1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