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检测:3 老人与海-课时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人教版检测:第一单元 老人与海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人教版检测:第一单元 老人与海 Word版含答案.doc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海明威我不善辞令,缺乏演说的才能,只想感谢阿弗雷德·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委员们慷慨授予我这项奖金。

没有一个作家,当他知道在他以前不少伟大的作家并没有获得此项奖金的时候,能够心安理得地领奖而不感到受之有愧。

这里无须一一列举这些作家的名字。

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他的学识和良心提出自己的名单来。

要求我国的大使在这儿宣读一篇演说,把一个作家心中所有感受说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作品中的一些东西可能不会马上被人理解,在这点上,他有时是幸运的;但是这一切终究会十分清晰起来,通过它们以及作家所具有的点石成金的本领之大小,他将青史留名或被人遗忘。

很多时候,写作是一种孤寂的生活。

作家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是否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

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

而一个在孤寂中工作的作家,如果他又确实不同凡响,那他就必须面对永恒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每一天。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涉及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

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做过但却已经失败的事。

这样他就会有幸获得成功。

如果仅仅是将已经写好的作品换一种方式来重新诠释,那么文学创作就显得太轻而易举了。

我们的前辈大师们留下了伟大的业绩,正因为如此,一个普通作家常被他们逼人的光辉驱赶到远离他可能到达的地方,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作为一个作家,我讲的已经太多了。

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说出来。

再次感谢大家。

1.注音刮.风(ɡuā) 鲭.鲨(qīnɡ) 下颚.(è) 攮.开(nǎnɡ) 吞噬.(shì) 舵.柄(duò) 船桨.(jiǎnɡ) 啐.饮(cuì) 一簇.(cù) 黏.液(nián ) 蹂躏.(lìn ) 桅.杆(wéi ) 喀.嚓(kā) 榫.头(sǔn ) 祷.告(dǎo ) 纸屑.(xiè) 残骸.(hái ) 堤.坝(dī) ⎩⎪⎨⎪⎧格.崩(ɡē)格.调(ɡé) ⎩⎪⎨⎪⎧攒.动(cuán )攒.钱(zǎn )⎩⎪⎨⎪⎧臭骂(chòu )铜臭.(xiù) ⎩⎪⎨⎪⎧折.断(zhé)折.本(shé) ⎩⎪⎨⎪⎧维系.(xì)系.绳(jì) ⎩⎪⎨⎪⎧扛.着(kán ɡ)力能扛.鼎(ɡānɡ) ⎩⎪⎨⎪⎧悄.悄(qiāo )悄.然(qiǎo ) ⎩⎪⎨⎪⎧拖累.(lěi )累.赘(léi )劳累.(lèi ) 2.写对字形⎩⎪⎨⎪⎧cu àn (窜)逃cuān (蹿)腾 ⎩⎪⎨⎪⎧ɡā(嘎) 吱jiá(戛)然 ⎩⎪⎨⎪⎧条wén (纹)wén (文)身 ⎩⎪⎨⎪⎧鱼ɡān (竿) 旗ɡān (杆)◎写法归纳(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3 老人与海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3 老人与海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3 老人与海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鱼鳍.(qí)吞噬.(shì)胳.肢窝(ɡē) 皮开肉绽.(zhàn)B.榫.头(sǔn) 祷.告(dǎo)啐.唾沫(cuì) 悄.无声息(qiǎo)C.脊髓.(suǐ) 桅.杆(wéi)角.锥形(jiǎo) 力能扛.鼎(kánɡ)D.下颚.(è) 纰.漏(pī)攒.力气(cuán) 瞠.目结舌(chēnɡ)解析:A项,“胳”应读ɡā;C项,“扛”应读ɡānɡ;D项,“攒”应读zǎn。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拽掉报酬戳进戳穿谎言B.倾斜凑合残忍白浪涛天C.倒霉仓皇鱼叉臭名召著D.唾沫撕掉编篡忽隐忽现解析:B项,“涛”应为“滔”;C项,“召”应为“昭”;D项,“篡”应为“纂”。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观众对在惊悚片《绣花鞋》中扮演“鬼妈妈”的林心如是普遍叫好:“表演极具突破、入木三分,让人不寒而栗....,而其中温情的部分又让人大为感动。

”B.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上,固然有着我们监管不力等因素,但这不代表着那些洋企业就可以获得超国民待遇,为所欲为....。

C.人们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再加上其他许许多多的因素,我们的地球母亲已经遍体..鳞伤..,甚至奄奄一息。

D.澳大利亚一名男子3月9日下午遭到4米长鳄鱼袭击,经过15分钟噩梦般赤手空拳....的搏斗后,终于得到附近居民的援助而幸运脱险。

解析:A项,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

B项,为所欲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不能用来形容企业。

C项,遍体鳞伤: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

D项,赤手空拳:两手空空,多指手中没拿武器或没有可凭借的东西。

答案:B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苹果公司前任总裁乔布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所以缔造了自己的企业,不断开发出最先进的电子产品。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3老人与海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3老人与海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3*老人与海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鲭.鲨(jīnɡ)下颚.(è)脊鳍.(qí)嗜.杀(shì)B.吞噬.(shì)桅杆.(ɡǎn)攥.住(zuàn)攮.(rǎnɡ)C.黏.液(nián)蹂躏..(róu lìn)戳.进去(chuō)舵.把(duò)D.残骸.(hài)拽.掉(zhuài)浸.泡(jìn)撬.开(qiào)思路解析:A项,“鲭”应读“qīnɡ”;B项,“杆”应读“ɡān”,“攮”应读“nǎnɡ”;D项,“骸”应读“hái”。

答案:C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每日秀》以离奇、轻松的特有风格报道突发事件,在众多新闻栏目中。

(2)他向来,令一般的人难以望其项背。

(3)小刘的工作能力越来越强,现在已经能够了。

A.独树一帜独当一面独具只眼B.独当一面独具只眼独树一帜C.独当一面独树一帜独具只眼D.独树一帜独具只眼独当一面思路解析:“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

“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独当一面”,单独担当一个方面的任务。

根据语境,(1)句应选“独树一帜”,(2)句应选“独具只眼”,(3)句应选“独当一面”。

答案:D3.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B.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个一场激战后的勇士。

C.海明威自始至终没有提醒我们他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永不屈服的精神,他是让我们自己去理解他。

D.《老人与海》是一个讲述发生在海洋上的故事,你不免会问,书中的老人、海洋、马林鱼各代表什么呢?思路解析:A项,主客颠倒,应为“‘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正是老人桑地亚哥的写照”;C项,最后的“他”指代不明,有歧义;D项,语序不当,应为“《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海洋上的故事”。

【最新推荐】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课 老人与海 Word版含解析

【最新推荐】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课 老人与海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3课一、基础知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但网络的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

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

“高处不胜寒”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的世界正在数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群欢空间。

文学经典名著,在平民起义般的网络革命中,露出无奈的眼神。

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专职作家大量“死亡”,网络写手。

一个高傲,一个时髦,文学经典名著遭遇时尚网络:一声叹息……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元凶巨恶无所不至孤芳自赏水到渠成B.罪魁祸首无孔不入孤芳自赏应运而生C.元凶巨恶无所不至顾影自怜水到渠成D.罪魁祸首无孔不入顾影自怜应运而生【答案】B【解析】元凶巨恶:指为人所憎恶的恶势力头子。

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

“元凶巨恶”强调程度,而“罪魁祸首”强调最先,更符合语境。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凡能做的都做了(用于坏事)。

此词强调范围。

无孔不入:是空隙就钻进去,比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多指做坏事)。

符合语境。

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符合语境。

顾影自怜:指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水到渠成:指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应运而生:原指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符合语境。

2.下列在文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3老人与海 Word版含解析

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3老人与海 Word版含解析

3老人与海课时演练·促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奖.励/船桨.飘.动/飙.车识.别/博闻强识.B.吞噬./嗜.杀急骤./昼.夜切削./削.足适履C.垫.付/真挚.钥.匙/跳跃.肥胖./心广体胖.D.眨.眼/针砭.戳.穿/杀戮.处.方/设身处.地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jiǎng,piāo/biāo,shí/zhì;B项分别读shì,zhòu,xiāo/xuē;C项分别读diàn/zhì,yào/yuè,pàng/pán。

D项分别读zhǎ/biān,chuō/lù,chǔ。

答案:C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台湾省劳动部门先前研拟霾害假,教育部门也订出放假标准,但相关人员表示,若放霾害假而民众仍外出游玩,结果会。

(2)在一些车主、驾驶员以及汽修企业中,“事故骗保”不仅成了一种的秘密,而且被视为一种“共赢”。

(3)被称为“亚欧之心”的阿拉木图是整个中亚的金融、科技中心,在申奥专家们的眼中,能和它的城市不多。

A.事与愿违心照不宣棋逢对手B.适得其反心领神会棋逢对手C.事与愿违心领神会旗鼓相当D.适得其反心照不宣旗鼓相当思路解析:“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跟主观愿望相反。

这里说的是“结果”,故用“适得其反”。

“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领会。

根据语境选“心照不宣”。

“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棋逢对手”,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这里说的是城市的水平、能力,选“旗鼓相当”更合适。

选用时注意这些词的侧重点的不同。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引领提升网络文学的品质,使网络文学自觉地弘扬中国精神,既是时代的责任,同时也是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3.老人与海+练案5+Word含答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3.老人与海+练案5+Word含答案

练案5老人与海(1)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一、打牢语言基础(36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25894022(A)A.积攒.(zǎn) 鱼鳍.(qí)舵.柄(duò) 鳐.鱼(yáo)B.两颚.(è) 攥.住(zǎn)嗜.杀(shì) 黏.液(nián)C.吞噬.(shì) 脊髓.(shuǐ)蹂躏.(lìn) 撬.开(qiào)D.榫.头(sǔn) 打鼾.(hān)残骸.(hái) 拽.拉(yè)【解析】B项,“攥”读zuàn;C项,“髓”读suǐ;D项,“拽”读zhuài。

2.下列对课文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25894026(C)A.“头上有高高的积云,还有很多的卷云,所以老头儿知道还要刮一整夜的小风”,这是景物描写,景物的变化预示着老人返航的进展,为下文作铺垫。

B.“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是一句暗示,说明老人在捕到一条大鱼之后遇到鲨鱼是不可避免的。

C.“这是一条巨大的鲭鲨,生来就游得跟海里速度最快的鱼一般快”,这句是对鲨鱼的赞美,表现了老人对鲨鱼的喜爱之情。

D.“我不能够阻止它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它”,这是心理描写,表现了老人面对困难毫不屈服,充满必胜的信念。

【解析】这句话写出了鲨鱼的凶猛、快捷,说明形势非常紧迫。

这个交代为下文的激烈搏斗张本。

3.对下列句子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25894220(D)A.“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跟他自个儿身受的一样”,这句写的是老人看到鱼被咬时的感受,反映出老人对自己战斗果实的珍视。

B.“他把舵柄夹在胳肢窝里,用脚踩住帆脚绳,把刀子绑在桨把上了”,老人清楚地知道,战斗还将继续,所以一定要有战斗的武器,从中可以看出老人始终保持着清醒理智的头脑。

C.“把一条鱼弄死也许是一桩罪过”,老人意识到任何生命都应该尊重。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3老人与海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3老人与海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3老人与海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分)三下枪声海明威尼克正在帐篷里脱衣服。

他看见火光在帐幕上投下他父亲和乔治叔叔的影子,不由感到好生不安和羞愧,尽快脱下衣服,整整齐齐叠好。

他感到羞愧的是因为脱衣服竟使他想起上一晚的事。

整天来他都把这事抛之脑后了。

他父亲和叔叔吃过晚饭就走了,带着盏手提灯过湖去钓鱼。

他们撑开小船之前,他父亲吩咐他,他们不在时,万一出了什么紧急情况,他只要开三下枪,他们就会马上回来。

尼克从湖边穿过林子回到营地。

他听得见暗处的船桨声。

他父亲在划桨,他叔叔坐在船尾拉饵钓鱼。

他父亲把小船撑开时,他叔叔已经拿着钓竿预先坐好了。

尼克留神听他们在湖面上的动静,直到再也听不见桨声才罢。

尼克穿过林子走回去,路上倒害怕了起来。

在夜间他对林子总不免有点害怕。

他掀开帐篷门帘,脱了衣服,摸黑悄悄钻进毯子里躺着。

帐篷外的篝火烧剩一堆木炭了。

尼克躺着一动不动,想法入睡。

到处都没动静。

尼克感到只要自己听得见一声狐狸叫,或是猫头鹰啼啊什么的,他就放心了。

到目前为止还没什么明确的东西让他害怕过呢。

可是眼下他却大大害怕了起来。

蓦地他怕死了。

才两三个礼拜前,他们在本地教堂里,刚唱过一首赞美诗,“生命总有一天会断送”。

他们唱这首赞美诗时尼克明白了自己总有一天必定会死。

这使他感到非常难受。

这是他头一回明白自己迟早难逃一死。

那天晚上,他坐在过道夜明灯下看《鲁滨逊漂流记》,想借此忘却生命总有一天会断送这一事实。

保姆看见他在过道上,吓唬他说要是他不去睡觉,就要去告诉他父亲了。

他进房去睡了,但等保姆一进房,他又出来,在过道夜明灯下看书,看到天亮。

昨晚他在帐篷里就有过同样的恐惧。

他只是到了晚上才有这种恐惧。

开头倒不是恐惧,而是一种体会。

但总是面临着恐惧,而且一旦开了头,一下子就害怕起来了。

他心里真吓了,马上拿起枪,把枪口从帐篷前面伸出去,开了三枪。

枪杆朝他反冲得够呛。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1.3 老人与海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1.3 老人与海 Word版含解析

第3课老人与海对应学生用书P5语言文字运用限时:15分钟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②一场比赛下来,同学们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汗流浃背,但是大家都觉得非常有趣。

③地震已过去一小时,这倒塌的楼房似乎还在颤动,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这个受伤严重的小男孩终于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

④1994年,南非首次举行了不分种族的大选,为反对种族主义斗争了一辈子的曼德拉不孚众望,当选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

⑤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煞费苦心地把多层含义融合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意在使读者从故事里读出完整的人生哲学。

⑥他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A.③④⑥B.②③④C.①④⑥D.①②⑤答案 A解析①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使用恰当。

②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使用恰当。

③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用错对象。

④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

不合语境。

⑤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

使用恰当。

⑥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虽然人生就像一条小船,旅途不会永远风平浪静,但是我们也应该坚信只有战胜巨大的海浪,就一定能驶向自己心目中的终点。

B.《老人与海》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老人桑地亚哥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坚强勇敢的老人形象。

C.孙方友的小说创作是一座山,山的状况应由读者来评定。

在这里,我只是从生活的角度来回忆一些有关他与他的小说创作的往事。

D.《老人与海》这篇小说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失败,做精神上的胜利者,同时它也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坛中的突出成就。

答案 C解析A.不合逻辑,关联词错误,“只有……就”应为“只要……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外小说3老人与海课时跟踪检测一、基础训练(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

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

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____的工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解析:选D边缘化:指使靠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的地位。

私人化:指事物向个人的方向发展变化,事物逐渐变得属于个人所有,而非大众共有。

获得:指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

焕发:指光彩四射;振作。

制约:指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

约束: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放松身心:即在有压力、感到紧张的状态下对身心的调整,侧重于对身和心的“放松”。

修身养性:指修养身心,涵养性情,侧重于对身和心的“修养”。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解析:选D结合语境可知,括号后的“这”指的是古琴“音量小”,故前一句即括号内的语句的主语也应是“音量小”,据此排除A、B两项。

对比C、D两项,D项中的“很多人认为……”与括号后的“我认为……”句式更统一,故答案为D。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解析:选C通读画线句可知,句子有两处语病。

“因为”这个词有两种词性:一是作介词,其后面接名词或名词性成分;二是作连词,通常和“所以”联合使用,构成因果关系。

画线句中的“因为”显然不是介词,作为连词的话,后面的分句应是“所以……”。

而“使得”作为谓语动词,应该有主语。

画线句中,“使得”缺少主语。

另外,“使得它”和“是”搭配不当。

“是”表明古琴作为“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既定的事实。

而实际上,是因为“音量小”,所以人们认为古琴能“和你的心进行交流”。

分析题中四个选项。

A项,添加了“所以”构成因果关系,但“使得”缺少主语。

B项,“使得它”和“是”不搭配。

D项,“正因为……使得……”没有修改。

C项,两处语病都得到了修改,故选C。

二、能力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6题。

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早上,孩子朝门内张望,他正熟睡着。

风刮得正猛,那些漂网渔船不会出海了,所以孩子睡了个懒觉,跟每天早上一样,起身后就到老人的窝棚来。

孩子看见老人在喘气,跟着看见老人的那双手,就哭起来了。

他悄没声儿地走出来,去拿点咖啡,一路上边走边哭。

许多渔夫围着那条小船,看着绑在船旁的东西,有一名渔夫卷起了裤腿站在水里,用一根钓索在量那死鱼的残骸。

孩子并不走下岸去。

他刚才去过了,其中有个渔夫正在替他看管这条小船。

“他怎么啦?”一名渔夫大声叫道。

“在睡觉,”孩子喊着说。

他不在乎人家看见他在哭。

“谁都别去打扰他。

”“它从鼻子到尾巴有十八英尺长。

”那量鱼的渔夫叫道。

“我相信。

”孩子说。

他走进露台饭店,去要一罐咖啡。

“要烫,多加些牛奶和糖在里头。

”“还要什么?”“不要了。

过后我再看他想吃些什么。

”“多大的鱼呀,”饭店老板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鱼。

你昨天捉到的那两条也蛮不错。

”“我的鱼,见鬼去。

”孩子说,又哭起来了。

“你想喝点什么吗?”老板问。

“不要,”孩子说,“叫他们别去打扰桑地亚哥。

我就回来。

”“跟他说我多么难过。

”“谢谢。

”孩子说。

孩子拿着那罐热咖啡直走到老人的窝棚,在他身边坐下,等他醒来。

有一回眼看他快醒过来了。

可是他又沉睡过去,孩子就跨过大路去借些木柴来热咖啡。

老人终于醒了。

“别坐起来,”孩子说,“把这个喝了。

”他倒了些咖啡在一只玻璃杯里。

老人把它接过去喝了。

“它们①把我打败了,马诺林,”老人说,“它们确实把我打败了。

”“它没有打败你。

那条鱼可没有。

”“对。

是后来才吃的败仗。

”“佩德里科在看守小船和打鱼的家什。

你打算把那鱼头怎么着?”“让佩德里科把它切碎了,放在捕鱼机里使用。

”“那张长嘴呢?”“你要你就拿去。

”“我要,”孩子说,“现在我们得来商量一下别的事情。

”“他们来找过我吗?”“当然啦。

派出了海岸警卫队和飞机。

”“海洋非常大,小船很小,不容易看见。

”老人说。

他感到多么愉快,可以对一个人说话,不再只是对着海自言自语了。

“我很想念你,”老人说,“你们捉到了什么?”“头一天一条,第二天一条,第三天两条。

”“好极了。

”“现在我们又可以一起钓鱼了。

”“不。

我运气不好。

我再不会交好运了。

”“去它的好运,”孩子说,“我会带来好运的。

”“你家里人会怎么说呢?”“我不在乎。

我昨天逮住了两条。

不过我们现在要一起钓鱼,因为我还有好多东西需要学。

”“我们得弄一支能扎死鱼的好长矛,经常放在船上。

你可以用一辆旧福特牌汽车上的钢板做矛头。

我们可以拿到瓜纳巴科亚去磨。

应该把它磨得很锋利,不要回火锻造,免得它会断裂。

我的刀子断了。

”“我去弄把刀子来,把钢板也磨磨快。

这大风要刮多少天?”“也许三天。

也许还不止。

”“我要把什么都安排好,”孩子说,“你把你的手养好,老大爷。

”“我知道怎样保养它们的。

夜里,我吐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感到胸膛里有什么东西碎了。

”“把这个也养好,”孩子说,“躺下吧,老大爷,我去给你拿干净衬衫来,再带点吃的来。

”“我不在这儿的时候的报纸,你也随便带一份来。

”老人说。

“你得赶快好起来,因为我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你可以把什么都教给我。

你吃了多少苦?”“可不少啊。

”老人说。

“我去把吃的东西和报纸拿来,”孩子说,“好好休息吧,老大爷。

我到药房去给你的手弄点药来。

”“别忘了跟佩德里科说那鱼头给他了。

”“不会。

我记得。

”孩子出了门,顺着那磨损的珊瑚石路走去,他又在哭了。

那天下午,露台饭店来了一群旅游者,有个女人朝下面的海水望去,看见在一些空酒瓶和死梭子鱼之间,有一条又粗又长的白色脊骨,一端有条巨大的尾巴,当东风在港外不断地掀起大浪的时候,这尾巴随着潮水晃来晃去。

“那是什么?”她问一名侍者,指着那条大鱼的长长的脊骨,它如今仅仅是垃圾,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了。

“Tiburon②,”侍者说,“Eshark③。

”他打算解释这事情的经过④。

“我不知道鲨鱼有这样漂亮的尾巴,形状这样美观。

”“我也不知道。

”她的男伴说。

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

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

老人正梦见狮子。

(有删改) 【注】①这里的“它们”指抢食大马林鱼的鲨鱼。

②西班牙语,鲨鱼。

③这是侍者用英语讲“鲨鱼”(shark)时读别的发音,前面多了一个元音。

④他想说这是被鲨鱼残杀的大马林鱼的残骸,但说到这里,对方就错以为这是鲨鱼的骨骼了。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一名渔夫用钓索量死鱼残骸的情节,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人们对老人行为的惊叹与赞美。

B.老人说要把鱼头给佩德里科,说明老人除了具有凶猛、强悍的品格,还有善良、敦厚之美。

C.全文多用对话的方式来叙说故事,语言简洁明快,显示出海明威小说电报体的独特风格。

D.小说结尾写老人梦见了狮子,这具有鲜明而深刻的寓意,能引发读者的无尽想象。

解析:选B“凶猛、强悍的品格”理解错误。

5.孩子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可以从表现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主题、创设小说氛围等角度考虑,答出侧面突出了老人刚毅、坚强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发展,深化赞美不服输的硬汉的精神主旨,创设了友善和谐的环境氛围等,意思对即可。

答案:①侧面表现老人形象。

孩子为受伤的老人哭泣等情节,突出了老人刚毅、坚强的性格特征。

②推动情节发展(或起到线索作用)。

孩子与他人的对话,交代了老人回到窝棚后的情况。

③深化主旨。

通过表达孩子对老人的崇敬、赞美,讴歌了老人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④创设了友善、和谐的环境氛围。

孩子与周围人对老人的关心,表现出老人所处环境的和谐、美好。

6.作品结尾写旅游者与侍者的对话,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解答该题,应围绕小说三要素考虑,分析这些对话内容对小说的情节安排、表现的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旨等方面的作用,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答案:①进一步强化了老人最终一无所获的结局。

②旅游者的误解既是对老人的赞美,也揭示了过程胜于结果的人生哲理。

③与下文老人梦见狮子形成对比,突出老人勇敢、顽强的精神品质。

三、语言表达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水面下的世界或许绚烂多彩,但船上的人放眼望去,却是四方一色。

这位随遇而安的老人,没有被这种孤独感压倒,他思考着天上飞的鸟,水中游的鱼,流动着的海洋。

老人还会对着偶然见到的海鸟说话,不管它们听懂没。

他喜欢自言自语,有人说他像疯子,但老人不在乎这些,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这些事在他人眼中是荒谬的。

解析:通读文段可知,材料主要说的是老人没有被孤独感压倒,方法是借助想象,通过想象,让眼前之景不再单调乏味。

作答时,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老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排遣孤独感。

8.下面是《德州日报》征集到的报徽之一,请写出该图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的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100字左右。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作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抓住图形的特点进行联想,然后紧扣行业特点,由表及里地来分析其内涵、寓意。

该图形是报社征集到的报徽之一,分析其寓意时,围绕报纸的“关注民生、关注时政”“以人为本”等特点来进行阐述即可。

答案:以德州的首字母“D”“Z”为核心创作元素,将二者巧妙地融合、变形,从中心向外延伸、环绕,体现了“德由心生”的创作理念,更表达了《德州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服务百姓”的追求;图形恰似眼睛,传递出《德州日报》“关注时政、关注民生”的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