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岩土爆破理论

合集下载

岩土爆破理论

岩土爆破理论
岩土爆破理论
1
岩石爆破理论的发展 岩石中的爆炸应力波
岩石中的爆炸气体
2 3 4
岩石的爆破破碎机理
5
爆破漏斗理论 装药量计算原理
影响爆破作用的因素
6 7
1
岩石爆破理论的发展 岩石中的爆炸应力波
岩石中的爆炸气体
2 3 4
岩石的爆破破碎机理
1.1 岩石爆破理论的发展阶段
爆破理论作为一个学科,划分其发展的不 同阶段,在时间上是很难划分清楚的,但就其 发展过程来说,又必然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即早期发展阶段、爆破理论的确立阶段、爆破 理论的最新发展阶段。
反射拉伸波引起自由面附近岩石的片落
反射拉应力波破坏过程示意图
a—入射压力波波前;b—反射拉应力波波前
反射拉伸波引起自由面附近岩石的片落
霍普金森效应的破碎机理
(a)应力波合成的过程;(b)岩石表面片落过程
反射拉伸波引起径向裂隙的延伸 从自由面反射回岩体 中的拉伸波,即使它的强 度不足以产生“片落”, 但是反射拉伸波同径向裂 隙梢处的应力场互相叠加, 可使径向裂隙大大地向前 延伸。
1 1 2
E G 2 2 C s =[ ] =[ ] 2ρ(1 + ν ) ρ
1
式中
E——介质的弹性模量,kPa; ν——介质的泊松比; G——介质的剪切模量,kPa。
2.3.3 应力波的反射 当波遇到界面时,一部分波改变方向,但 不透过界面,仍在入射介质中传播的现象称为 反射。当波从一个介质穿过界面进入另一介质, 入射线由于波速的改变,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 象称为透射。
4.1 炸药在岩石中爆破作用的范围
4.1.1 炸药的内部作用 假设岩石为均匀介质,当炸药置于无限均 质岩石中爆炸时,在岩石中将形成以炸药为中 心的由近及远的不同破坏区域,分别称为粉碎 区、裂隙区及弹性震动区。

岩土中爆炸的基本理论

岩土中爆炸的基本理论

炸药在岩土介质中爆炸发展图像
1)岩石中爆炸应力波的演变
炸药在岩土介质中爆炸发展图像(续)
2) 冲击 载荷作 用下岩 石的变 形及其 对应的 各种应 力波
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的变形规律
炸药在岩土介质中爆炸发展图像(续)
2)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的变形及其对应的各种应力波不同应力幅值时岩Fra bibliotek中传播的各种应力波
内部作用时根据岩石的破坏情况除在装药周围扩大爆腔外还将在岩石中自爆源向外依次形成粉碎区或称压缩区压碎区破裂区或称裂隙区和震爆破内部作用岩石破坏分区示意图r0r2r1破裂区半径装药内部爆破作用粉碎区密闭在岩体中的药包爆炸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爆轰压力在数微秒内急剧增高到数万兆帕强烈冲击药包周围岩石激起起冲击波产生很高的径向和切相压应力其强度远远超过岩石的动态抗压强度
式中Cp为岩石中的弹性波速度; r 为岩石的密度; D1为 爆轰波速度。
传入岩石中的爆炸载荷(续)
不耦合装药时炮孔压力 不耦合装药情况下,爆轰波首先压缩装药与孔壁间间 隙内的空气,引起空气冲击波,而后再由空气冲击波 作用于孔壁,对岩石加载。假定: a)爆炸产物在间隙内的膨胀为绝热膨胀,其膨胀规律 为PV 3=常数;b)忽略间隙内空气的存在;c)爆轰产 物开始膨胀时的压力按平均爆压Pm计算,即有: 因此求得不耦合装药时, 孔壁冲击压力为:
爆生气体膨胀推力作用假说
这种学说从静力学观点出发,认为岩石的破碎主要是 由于爆轰气体的膨胀压力引起的。这种学说忽视了岩体中 冲击波和应力波的破坏作用,其基本观点如下: 药包爆炸,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这些爆炸气体迅 速膨胀并以极高的压力作用于药包周围的岩壁上,形成压 应力场。当岩石的抗拉强度低于压应力在切向衍生的拉应 力时,将产生径向裂隙。作用于岩壁上的压力引起岩石质 点径向位移,由于不同方向受力不等引起径向位移速度不 等,导致在岩石中形成剪切应力。当剪切应力超过岩石抗 剪强度时,岩石即产生剪切破坏。破碎岩块又在爆轰气体 推力作用下沿径向抛出,形成爆破漏斗坑。(内——外)

第六章 岩土中爆炸的基本理论

第六章  岩土中爆炸的基本理论

爆破工程
炸药爆炸首先形成应力脉冲,使岩石表面产生变 形和运动。由于爆轰压力瞬间高达数千乃至数万 兆帕,以致于可在岩石表面形成冲击波,并在岩 石中传播。 岩石中某局部被激发的应力脉冲是时间和距离的 函数。由于应力作用时间短,往往其前沿才传播 一小段距离而荷载已作用完毕,因此在岩石中产 生明显的应力不均现象。 岩石中各点的应力呈动态,即岩石的变形、位移 均与时间有关,岩石中的应力场随时间而变化。
中国矿大建筑工程学院
岩石的可爆性

爆破工程
岩石爆破性指数F分级方法 在标准的爆破试验条件和标准装药条件下,根据 爆破漏斗的体积、岩石破碎块度、岩石的波阻抗综合 评价岩石的可爆性,以多元回归经验公式对岩石进行 分级。 67 . 22 7 . 42 2 . 03
e K (c) d F ln 38 . 44 v 1 . 89 4 . 75 K K e p x
σθ2
微单元
σθ2
r 1 t 2 c
σr1
岩石不会被压碎
产生径向裂隙
中国矿大建筑工程学院
岩石爆破破碎机理
爆破工程
爆破体作用在爆炸空腔的 岩壁上,形成准静压应力场。 在高压气体的膨胀挤压、气楔 作用下,径向裂隙继续扩展和 延伸,并且在裂隙尖端处的气 体压力下引起应力集中,加速 裂隙的扩展,构成了靠近粉碎 区的内密外疏、开始宽末端细 的径向裂隙。
中国矿大建筑工程学院
岩石爆破破岩机理
一、岩石爆破破岩机理三种假说
爆破工程
1、爆生气体膨胀作用理论
2、反射拉伸应力波作用理论 3、爆生气体和应力波共同作用理论
中国矿大建筑工程学院
岩石爆破破碎机理
爆生气体膨胀作用理 论(静作用理论)

凿岩爆破工程-影响爆破作用的主要因素

凿岩爆破工程-影响爆破作用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 岩石爆破理论
自由面数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炮孔与自由面相关位置对爆破的影响 (a)垂直布置炮眼(b)倾斜布置炮眼(c)自由面在炮孔下方(d)自由面在炮孔上方
凿岩爆破工程 6.9 影响爆破作用的主要因素
(4) 自由面数量对爆破作用的影响
第六章 岩石爆破理论
自由面 1 2
爆岩量 1 1.8
自由面 3 4
凿岩爆破工程 思考题与练习
思考题: (1)炮孔密集系数的工程意义? (2)炸药与岩石的匹配关系怎么样获得?
第六章 岩石爆破理论
练习题: (1)简单分析霍普金斯实验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2)延长装药爆破作用的工程意义? (3)自由面和最小抵抗线的定义以及对工程爆破的意义? (4)正向与反向起爆定义与特点?
(6)装药结构及对爆破作用的影响
耦合装药
药包与孔壁的不耦合程度常用不耦合系数来表示:
不耦合装药
Rd = d

de



⑴ 降低了作用在炮孔壁上的冲击压力峰值。
间隔装药
⑵ 增加了应力波作用时间。
连续装药
⑶ 增大了应力波传给岩石的冲量,而且比 冲量沿炮孔分布较均匀。
凿岩爆破工程 6.9 影响爆破作用的主要因素
爆岩量 5.17 13.80
凿岩爆破工程
第六章 岩石爆破理论
6.9 影响爆破作用的主要因素
(5)炸药与岩石匹配关系及对爆破作用的影响
波阻抗
岩石(或其他介质)的密度同岩石(或其他介质)纵波速度
的乘积。炸药与岩石的波阻抗相匹配时,炸药传递给岩石的
(wave impedance) 能量最多,在岩石中引起的应变值就大,可获得较好的爆破 效果。
凿岩爆破工程 6.9 影响爆破作用的主要因素

第6章岩土爆破理论

第6章岩土爆破理论
自由面对应力极大值的变化有很大影响 自由面附近岩石的破坏主要是拉伸破坏
6.3 岩石中的爆炸气体
爆炸气体与冲击波的比较: (1)从出现的时间讲,冲击波在前,爆炸
气体在后。 (2)从对岩石的作用时间长短讲,冲击波
作用时间短,爆炸气体作用时间长。 (3)爆炸气体携带巨大的能量,在破碎岩
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K
1
0
D
2
可以看出,要想采用炮轰压力高的炸药,
就是选用密度和爆速高的炸药
(3)爆炸压力 爆炸压力(炮孔压力):是指爆轰气体产 物膨胀作用在孔壁上的压力。
爆炸压力的作用:在爆破破碎过程中,爆 炸压力对岩石起胀裂、推移和抛掷作用。
一般来说,爆炸压力越高,说明爆轰产物 携带的能量越大,因此对岩石的胀裂推移 和抛掷的作用也就越大。
爆炸应力波:炸药在岩石或其它固体介 质中爆炸所激起的应力扰动(或应变扰 动)的传播,称为爆炸应力波。
1、应力波的分类
(1)按传播途径分类
应力波
纵波P 体积波 横波S 表面波 瑞利波R
勒夫波L
(2)按波阵面形状分类 球面波
应力波 柱面波 平面波
(3)按传播介质变形性质分类 弹性波
应力波
黏弹性波 塑性波
6.5 爆破漏斗
爆破漏斗:当药包爆炸产生外部作用时, 除了将岩石破坏以外,还会将部分破碎了 的岩石抛掷,在地表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坑 这个坑称为爆破漏斗。 1、爆破漏斗的几何参数
D h
θ W
R
r
图4-4 爆破漏斗的几何要素
W
W
O
(a)
W (b)
图4-8 几种爆破方法的最小抵抗线
W W
W
r 45° 45°

岩土爆破理论sjs

岩土爆破理论sjs
岩土爆破理论sjs
3 岩石爆破作用机理三大学说
• 药包爆炸时,产生高温、
压气体。气体迅速膨胀,以极 高压力(104MPa量级)作用 于药包周围岩壁上,形成径向 压应力场、同时衍生切向拉应 力场。 ❖ 当岩石抗拉强度低于切向拉
应力时,将产生径向裂隙。
θ
σr σσ
σr
θ
θ
σ
σ
θ
岩土爆破理论sjs
(a)
岩土爆破理论sjs
3 岩石爆破作用机理三大学说
爆轰波、爆轰气体,作用于 药包周围岩壁上,在岩石中 形成冲击波并很快衰减为应 力波。
冲击波在药包附近产生 “压 碎”现象,应力波在压碎区 域之外产生径向裂隙。
岩土爆破理论sjs
R0
R1 R2
3 岩石爆破作用机理三大学说
随后,爆轰气体继续压缩压碎的岩石,并“楔入”应力波作 用下产生的裂隙中,使之继续延伸和张开。
❖ 了解岩石爆破破碎作用机 理是优化爆破参数,获得 良好爆破效果的基础。
岩土爆破理论sjs
施工人员正在钻孔
3 岩石爆破破碎机理三大学说
❖ 经典岩石爆破破碎机理有如下三大学说:
村田勉等提出的爆炸气体膨胀压力作用学说; 日野熊雄等提出的爆炸冲击波(应力波)作用学说; 综合2派观点的爆炸应力波和气体膨胀共同作用学说。
冲击波作用区之外,是应力波,其衰减规律与冲击波相
同,但衰减指数较小。前苏联学者给出的衰减指数为
• 我国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通过现场试验得出的应力波
衰减指数为:
• 在应力波作用区,岩石中柱状应力波的径向应力与切向
应力之间有如下关系:
岩土爆破理论sjs
3 岩石爆破作用机理三大学说
• 在交通、水利水电、采矿 等工程领域,爆破是最广 泛、有效破岩手段。

岩土爆破课件ppt

岩土爆破课件ppt

根据爆破需要,精确计算炸药用量,避免 因炸药过多或过少引起的安全事故。
设立安全警戒区
培训专业爆破人员
在爆破作业区域设立明显的警戒标志,禁 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确保人员安全。
对参与爆破作业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 保他们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安全 、有效地完成爆破任务。
岩土爆破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
爆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 粉尘和有害气体,对周
静态破碎技术是指利用静态力使岩石产生裂纹,再通过爆破剂使 裂纹扩展,从而达到破碎岩石的目的。
应用场景
适用于岩石的破碎和拆除,特别是对周围环境有严格要求的情况 。
技术特点
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振动、无飞石,但施工周期长,需要使用 专门的静态破碎设备和药剂。
其他岩土爆破技术
定向爆破
利用炸药在特定方向上产生破碎力的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岩石开 挖和拆除。
边空气造成污染。
噪音污染
爆破作业会产生巨大的 爆炸声,对周边居民和
动物造成噪音干扰。
振动影响
爆破产生的振动可能会 对周边建筑、道路、桥
梁等设施造成影响。
水体污染
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可能对周边水体造成污
染。
岩土爆破的环保措施与标准
粉尘控制
采取喷雾、洒水等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同时对产生的粉尘进 行清理和回收。
破裂扩展
破裂扩展是岩土爆破的重要过程, 它涉及到岩石和土壤的破裂和位移 。
能量转化
岩土爆破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 械能,导致岩石和土壤的破碎。
岩土爆破的化学原理
炸药反应
炸药在起爆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 和气体。
爆炸气体生成
炸药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在封闭环 境中形成高压。

《岩土爆破理论》课件

《岩土爆破理论》课件

可持续发展要求
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 、提高效率、推动技术创 新等
和减震降噪技术, 实现绿色施工
05
岩土爆破理论展望
岩土爆破理论研究前沿
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相结合
通过建立更精确的数值模型,结合物理实验,深入研究岩土爆破 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和破坏机制。
智能爆破技术
岩土爆破的基本原理
01
炸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使岩土介质破碎或松 动。
02
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爆炸气体在岩土中形成冲 击应力波和剪切波,使岩土介质产生破坏。
03
炸药爆炸产生的爆炸气体膨胀作用将破碎的岩土介 质抛出,形成爆破漏斗。
岩土爆破的历史与发展
01
19世纪中叶,炸药和爆破技术开始应用于采矿和隧道开挖领域 。
利用微震监测技术,实时监测爆破过 程中的振动和破坏情况,提高爆破效 果和安全性。
通过控制炸药爆炸的方向和能量分布 ,实现特定方向的岩土破碎和分离。
岩土爆破工程实践展望
1 2 3
复杂环境下的爆破工程
针对复杂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下的岩土爆破工 程,研究相应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工程安全性和 可靠性。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爆破工程
确保使用的爆破设备和工具符合安全标准, 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包括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岩土爆破效果评估
01
02
03
破碎效果评估
根据破碎后的岩土粒径分 布、破碎程度等指标,评 估爆破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要求。
经济效益评估
比较不同爆破方案的施工 成本、经济效益等指标, 选择最优方案。
根据岩土性质、爆破条件和爆破 要求,选择合适的炸药类型和规 格,以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岩石爆破破碎机理的几种假说
爆生气体膨胀作用理论(静作用理论) 爆炸应力波反射拉伸作用理论(动作用理论)
爆生气体和应力波综合作用理论
1)爆生气体膨胀作用理论
该学说从静力学观点出发,认为岩石的破碎主要是由于 爆轰气体的膨胀压力引起的。忽视了岩体中冲击波和应力 波的破坏作用,其基本观点如下:
6
要求理解式中符号含义。
1 2 rc n 不耦合装药 Pr e De 8 rb
1
爆炸近区;
随距离增大;
切向应力峰值 max b r max ,系数 b=

1
§5.3
岩石爆破破碎机理
本节介绍:岩石爆破破碎机理的几种假说; 爆破的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
f =σc / 10,
σc ——岩石静态单轴抗压强度,(MPa)。
将岩石分成十个级 f =(0.3~20)。 之后其学生巴隆进行了修正。f =σc / 30+
c 3
2)岩石波速和波阻抗分级法—简便测定、便于计算,应用不太广。 3)可爆性指数分级法—可靠性准确性好,方法复杂难推广。
§5.2岩石中爆炸应力波
空隙的存在削弱了岩石的强度。
2)密度 ——有密度(ρ)和重力密度( )之分,ρ=M/(V-V0), = G/V ; 一般岩石的ρ 和越大岩石越难以破碎,抛掷爆破时需消耗较 多的能量克服重力。 3)波阻抗——指岩石的密度ρ与该岩石中纵波波速Cp的乘积。 反应了岩石阻止波能传播的作用,通常认为炸药的波阻抗与 岩石的波阻抗相匹配时,爆破能量传递最多,可获得较好的 岩石爆破效果。 4)碎胀性——岩石破碎后因碎片间孔隙增多而使体积增大的性质。 (
①反射拉伸应力波造成自由面附近岩石片落;
②反射拉伸应力波引起径向裂隙延伸;
③自由面改变了岩石中的准静态应力场。
通过以上对岩石破碎机理的分析可知,岩石的爆破破碎、 破裂时爆破应力波的压缩、拉伸、剪切和爆生气体的膨胀、 挤压、致裂和抛掷共同作用的结果。
小结: 1、反映爆破特征的岩石性质及可爆性的基 本概念 2、岩石爆破破坏的几种假说
1)爆破漏斗的形成过程(讲述法)
2)几何要素
W——最小抵抗线、 r ——爆破漏斗底圆半径、
R ——爆破作用半径:从药包中心到爆破漏斗底圆圆周上任一点的距离。
另外还有:可见深度(自爆破漏斗中渣堆表面最低点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 爆破漏斗张开角(漏斗顶角)。
2r
h R θ
w
图5. 爆破漏斗几何要素示意图
岩石应力-应变曲线
上述四种情况是由低应力到高应力对应不同的应力波,药 包在炮孔中爆炸首先形成的是冲击波随后衰减为非稳态冲击波
、弹塑性波、弹性应力波和地震波,其解释类似。
2、爆炸荷载下岩石的本构关系
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岩石的(p、T、 )状态之间的关系,
为岩石的本构关系。
即岩石的状态方程:p=p( ,T )。 鲍姆把炸药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爆源近区岩石视为“可压 缩流体”,该处无剪应力存在,由此给出岩石的本构方程为:
3、药包在岩石中的破坏作用
4、爆破漏斗与爆破作用指数理论 5、霍普金逊效应 6、装药量计算原理
§5.4 爆破漏斗及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
1、爆破漏斗
当单个药包在岩体中的埋置深度不大时,可以观察到自由面上出现了岩 体开裂、鼓起或抛掷现象。这种情况下的爆破作用叫外部作用,其特点是 在自由面上形成了一个倒圆锥形爆坑,称为爆破漏斗。
P2 其衰减规律: P r
r r r0
对比距离, 为压力
衰减指数,对冲击波近似取3。
4、岩石中爆炸应力波
Pr 冲击波衰减成应力波后,应力的峰值: r max ,随着距离 r 增大,峰值将不断减小。 P 为初始径向应力峰值,其计算分
r
为: 耦合装药
2 m C p 1 2 Pr e De 4 e De mC p
(a)
图5.
(b) 无限岩石中炸药的爆破作用
a)有机玻璃模拟爆破试验结果;b)无限岩石中的爆破破坏分区。 1、扩大空腔;2、压碎区;3、裂隙区;4、震动区 Rb—空腔半径;Rc—压碎区半径;Rr—裂隙区半径。
2)半无限岩石介质中的爆破作用
岩石中的装药若W<Wc,除发生内部作用外, 自由面附近岩石也将产生破碎、移动、抛掷,形 成爆破漏斗——即外部作用。 外部作用的两种形式: 霍布金生效应; 拉伸波引起径向裂隙的延伸。
p1 B 1

4

3、岩石中爆炸冲击波
邻近药包的岩石失去刚性,变成似流体介质,产生塑性流 动破坏。
岩石中冲击波也遵守三个基本方程
0 D ( D u )
0 Du P P0
E 1 ( P P0 )( v0 v) 2
P B( 4 1)
式中:
第五章 岩土中爆炸的基本理论
§5.1 岩石的动态特性和可爆性 §5.2 岩土中爆炸应力波 §5.3 岩石爆破破碎机理
§5.4 爆破漏斗及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
§5.5 装药量计算原理
学习要点:
1、了解岩石性质及可爆性的基本概念;
2、熟悉岩石爆破破坏的几种假说;
3、掌握药包在岩石中的内部和外部破坏作用;
4、掌握爆破漏斗与爆破作用指数理论;
5、掌握装药量计算原理。
§5.1 岩石的动态特性和可爆性
岩石的物理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
岩石爆破荷载特性、 爆炸荷载下 岩石的强度特性、 岩石的可爆性及可爆性分级。
1、岩石的物理性质(从反应爆破特征和爆破破碎角度解释。)
1)空隙度——指岩石中各空隙的总体积 V0 与岩石总体积 V 之比。
并很快衰减为应力波。冲击波在药包附近的岩石中产生“压碎”现象,源自应力波在压碎区域之外产生径向裂隙。
随后,爆轰气体产物继续压缩被冲击波压碎的岩石,爆轰气体“楔入”
在应力波作用下产生的裂隙中,使之继续向前延伸和进一步张开。当爆 轰气体的压力足够大时,爆轰气体将推动破碎岩块作径向抛掷运动。
说明: ① 对于不同性质的岩石和炸药,应力波与爆轰
总之: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岩石表现有如下动态特点:
(1)岩石由弹塑性、塑性向脆性转化; (2)岩石的弹性模量增大; (3)岩石的强度提高。
4、岩石的可爆性及可爆性分级
可爆性——指岩石对爆破破坏的抵抗能力或岩石爆破破坏的难易程度。 它是岩石自身物理力学性质、炸药和爆破工艺的综合反映。
可爆性分级:
1)岩石坚固性分级—普氏分级,提出坚固性的概念,岩石对外力的抵 抗作用是于一致的。
③拉伸应力波与压应力的合成;
④拉断破坏,形成片状破裂。
影响片落因素:药包几何形状,药包大小,入射波波长等;
4
3
2 1
岩石条拉伸试验
图5.
霍普金逊效应的破碎机理
(A)应力波合成的过程;(B)岩石表面片落过程
(2)拉伸波引起径向裂隙的延伸
当拉伸应力不足以拉断岩石时,仍能对岩体中的裂隙起 作用,使垂直波阵面的裂隙闭合,平行波阵面的裂隙延伸。
如表5-1 。
2)动态应力场 爆炸荷载下,应力脉冲首先形成冲击波,迅速衰减为应力 波。岩石中各点的应力、变形、位移均与时间有关,为动态 应力场。
3、爆炸荷载下岩石的强度特性
1)同一岩石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 其一般特性:
三轴抗压强度 > 双轴抗压强度 > 单轴抗压强度 > 抗剪强度 > 抗拉强度
岩石的强度差异性很大。
装药在岩石中爆炸时,最初加载的是冲击荷载,迅速上
升到峰值并下降,过程很短,在此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内 激起应力扰动,然后以爆炸应力波的形式在岩石中传播。
1、冲击荷载在岩体内引起的应力-应变
爆炸冲击加载,在距离爆心不同距离的区段内可表现为 不同的波传递:爆炸冲击波、爆炸应力波和地震波。
用岩石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解释。见P111。
当爆轰气体的压力足够大时,爆轰气体将推动破碎岩块作径向抛 掷运动。
2)爆炸应力波反射拉伸作用理论
该学说以爆炸动力学为基础,认为应力波是引 起岩石破碎的主要原因。忽视了爆轰气体的破坏 作用,其基本观点如下:
爆轰波冲击和压缩炮孔周围的岩壁,在岩壁中激发形成冲击波并很 快衰减为应力波。 此应力波在周围岩体内传播同时形成裂隙,当应力 波传到自由面时,产生反射拉应力波。 当拉应力波的强度超过自由面处岩石的动态抗拉强度时,从自由面 开始向爆源方向产生拉伸片裂破坏,直至拉伸波的强度低于岩石的动 态抗拉强度处时停止。 应力波作用学说只考虑了拉应力波在自由面的反射作用,不仅忽 视了爆轰气体的作用,而且也忽视了压应力的作用,对拉应力和压应 力的环向作用也未予考虑。实际上爆破漏斗主要以由里向外的爆破作 用为主。
气体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
② 在坚硬岩石、高猛度炸药、偶合装药或装药
不偶合系数较小的条件下,应力波的破坏作用是
主要的; ③ 在松软岩石、低猛度炸药、装药不偶合系数 较大的条件下,爆轰气体的破坏作用是主要的。
2、爆破的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
介绍两个概念:
自由面——又叫临空面,是指同空气接触的岩石表面。
最小抵抗线(W)——自药包中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 最小抵抗线是爆破作用岩石移动的主导方向。 Wc为装药的临界抵抗线。
1)装药的内部作用(若W>Wc)
可认为药包处在无限岩石介质中,药包爆炸后,自由面上
看不到爆破的迹象,爆破作用只发生在岩石内部,未能达
到自由面——即内部作用。 将在装药爆炸作用处形成(空腔、压碎区、破裂区、震动 区)如图 所示。
①压碎区——岩石被各向压碎;
②破裂区——岩石应力波作用区,形成裂隙组;
③震动区——在破裂区外围的岩体中;
(1) 霍布金生效应
压应力波传播到自由面,一部分或全部反射回 来成为同传播方向,正好相反的拉应力波,这种效应叫 Hopkins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