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截止滤光片
干涉滤光片检定规程

MV_RR_CNG_0196 干涉滤光片检定规程1. 干涉滤光片检定规程说明 编号JJG812-1993名称(中文)干涉滤光片检定规程(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Interference Filter归口单位上海市技术监督局起草单位上海市测试技术研究所主要起草人何玉莉 (上海市测试技术研究所)批准日期1993年2月13日实施日期1993年6月1日替代规程号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波长范围在330~750 nm的干涉滤光片的检定。
主要技术要求1 外观要求 2 最大透射比不小于表1允差。
3 中心波长 (或峰值波长) 偏差不超过表1允差。
4 半宽度不大于表1允差。
5 截止区域背景光透射比不大于表1允差。
中心波长≥400 nm时,短波限:350 nm;长波限:800 nm。
中心波长<400 nm时,短波限:280 nm;长波限:800 nm。
6 波形系数不大于表1允差。
7 波长均匀性不超过表1允差。
是否分级 否 检定周期(年) 1附录数目 3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 干涉滤光片检定规程摘要 一概述干涉滤光片是利用多光束干涉原理,在光学基底上镀制多层金属和 (或) 介质膜层而制得的。
当白光通过干涉滤光片后,即变成具有一定带宽的单色光,可用它来检定波长和获得近似单色光。
二技术要求1 外观要求 1.1 干涉滤光片表面没有明显的麻点、擦痕、斑点、裂纹等。
1.2 胶合面没有明显的气泡、灰尘、霉斑、脱胶、龟裂等。
1.3 干涉滤光片应有相应的编号。
2 最大透射比不小于表1允差。
3 中心波长 (或峰值波长) 偏差不超过表1允差。
4 半宽度不大于表1允差。
5 截止区域背景光透射比不大于表1允差。
中心波长≥400 nm时,短波限:350 nm;长波限:800 nm。
中心波长<400 nm时,短波限:280 nm;长波限:800 nm。
滤光片知识——精选推荐

滤光片知识滤光片按工作原理分为吸收、反射、散射、组合和干涉五种如果滤光片的滤光波长为520nm,那么它对520nm波长的光吸收最大,对520nm左右波长光的吸收随着波长的增加或减少而递减,这取决于该滤光片的半波宽,超过半波宽的两倍,光即不被吸收,可完全通过。
我们分光光度计上所用的滤光片为529nm波长,对此波长下的光有最大的吸光度,A值最大。
那就是说,此波长下的光吸收最多.中文名称:干涉滤光片英文名称:interference filter定义: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和薄膜技术来改变光的光谱成分的滤光片。
干涉滤光片interference film利用干涉原理只使特定光谱范围的光通过的光学薄膜。
通常由多层薄膜构成。
干涉滤光片种类繁多,用途不一,常见干涉滤光片分截止滤光片和带通滤光片两类。
截止滤光片能把光谱范围分成两个区,一个区中的光不能通过(截止区),而另一区中的光能充分通过(通带区)。
典型的截止滤光片有低通滤光片(只允许长波光通过)和高通滤光片(只允许短波光通过),它们均为多层介质膜,具有由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交替构成的周期性结构。
例如,最简单的高通滤光片的结构为g(L/2)(HL)mH(L/2)a,其中g代表玻璃(光学元件材料),a代表膜外空气,L和H分别代表厚度为1/4波长的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L/2则代表厚度为1/8波长的低折射率层,m 为周期数。
类似地,低通滤光片的结为g(H/2)L(HL)(H/2)a。
一种具有对称型周期膜系的高通和低通滤光片的结构分别为g(0.5LH0.5L)ma和g(0.5HL0.5H))ma 。
带通滤光片只允许较窄波长范围的光通过,常见的是法布里-珀罗型滤光片,它实质上是一个法布里-珀罗标准具(见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具体结构为:玻璃衬底上涂一层半透明金属层,接着涂一层氟化镁隔层,再涂一层半透明金属层,两金属层构成了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两块平行板。
当两极的间隔与波长同数量级时,透射光中不同波长的干涉高峰分得很开,利用别的吸收型滤光片可把不允许透过的光滤掉,从而得到窄通带的带通滤光片,其通频带宽度远比普通吸收型滤光片要窄。
§4.5法布里—泊罗(Fabry—Perot)干涉仪与干涉滤光片

2d cosθ = mλ
m为整数
F—P干涉仪是用F—P标准具代替光谱仪中的棱镜或光栅 作分光元件,但直接得到的是等倾干涉条纹,要经过付里 叶变换后,才能得到谱线。下面介绍的是干涉条纹的特 性,它直接决定了谱线的性质。
4.5.2 法布里—泊罗干涉仪的特性 (1)F—P标准仪器的强度分布: 假设玻璃介质无吸收,透射率t =1-r,r为反射率, 强度分布可用爱里(Airy)函数表示
§4.5 法布里—泊罗(Fabry—Perot)干涉仪与干涉 滤光片 提高光谱仪分辨本领的方法,除了采用大块光栅 和阶梯光栅外,还可以利用干涉仪。现代天文观测 从射电到红外、光学都普遍采用干涉技术,有在两 个望远镜之间进行干涉,也有利用干涉原理制成的 分光仪器。最常用的干涉仪有: • 法布里—泊罗(F—P)干涉仪(光谱仪) • 干涉滤光片 •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用扫描迈克尔逊干涉仪对 光谱进行分光测量的仪器)
2d ≈λ 2d cos θ = mλ m
7.6)有错
(3)自由光谱范围:
相邻两干涉级间的波长间隔 • (4)理论分辨本领:
λ 2πd r r R= = = mπ = Nrm Δλ λ (1 − r ) 1− r
Δλ m =
λ2
2nd
(1) 干涉滤光片的结构、原理与标准具一样,在一块玻璃 两面镀部分反射膜的方法,也可以用折射率不同的两种 介质交替组成等厚(1/4λ)的多层膜,可达10层以上。
玻璃内部反射可忽略
金属膜
干涉亮条纹:2nd=mλ 即: λm = 2nd/ m 透明介质, 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 正入射时θ=0)
透明介质层
A= 1 1 + 4r (1 − r ) − 2 sin 2 ( 2πd
截止滤光片 原理

截止滤光片原理截止滤光片(Cut-Off Filter)是一种光学元件,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选择特定的波长范围来限制从外部环境进入或离开相机镜头的光线。
这种滤光片在摄影和光谱分析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截止滤光片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解释:1. 反射和吸收:截止滤光片通常采用多层镀膜技术,通过在光学基片上镀膜来达到滤波的效果。
这些多层膜的设计包括一系列的反射和吸收层,目的是减少或消除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线的传播。
每一层镀膜都具有特定的折射系数和厚度,以在特定波长下最大程度地减少或完全消除光线的传输。
2. 波长选择:截止滤光片的设计通常基于需要滤除的波长范围。
通过选择适当的多层膜,可以在所需波长处形成全反射,并且在目标波长范围之外的波长下有所传输。
例如,一个截止滤光片可能被设计成只允许可见光谱中的蓝色和绿色波长透过,而遮挡红色波长。
这种选择性滤波特性使得截止滤光片成为红外摄影、天文观测和显微镜成像等应用中常见的用途。
3. 光学交互干涉:截止滤光片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光学膜的干涉效应。
当光线经过滤光片时,膜层中的交互干涉会发生,其中一些波长的光线会被厚度以及折射率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吸收或反射。
由于光在膜层之间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因此会导致不同波长的光在滤光片中的传输和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4. 光学设计和制备工艺:为了实现特定的波长范围截止滤波效果,截止滤光片的制备需要精确的光学设计和制造工艺。
截止滤光片的制造通常包括选择适当的基片材料、镀膜技术和多层膜的设计。
光学设计和制造的过程涉及到对光学薄膜厚度和反射率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以实现所需的截止滤波特性。
总结起来,截止滤光片通过多层膜的镀膜技术来选择性地反射和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从而实现对特定波长的滤波效果。
这些滤光片的设计和制备需要精确的光学设计和制造工艺,以满足不同领域中的特定需求,例如摄影、天文学和物理实验等。
薄膜光学-全部知点问题全答版

薄膜光学-全部知点问题全答版薄膜光学:1. 整部薄膜光学的物理依据就是光的⼲涉。
研究光的本性及其传播规律的学科就是光学。
研究光在薄膜中的传播规律是薄膜光学。
2. 列举常⽤的光学薄膜滤光⽚、反射镜镀膜镜⽚⽜顿环3. 利⽤薄膜可以实现的功能提⾼或降低反射率、吸收率与透射率⽅⾯,在使光束分开或合并⽅⾯,或者在分⾊⽅⾯,在使光束偏振或检偏⽅⾯,以及在使某光谱带通或阻滞⽅⾯,在调整位相⽅⾯等等,光学薄膜均起着⾄关重要的作⽤。
减少反射,提⾼透过率;提⾼反射率;提⾼信噪⽐;分光或分束;保护探测器不被激光破坏,重要票据的防伪等等;4. 电磁场间的关系:()111H N k E =?光学导纳:HN N k E=,这是的另⼀种表达式称为光学导纳坡印廷⽮量(能流密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向的单位⾯积的能⽮量S5. 光在两种材料界⾯上的反射:0101cos ,cos N p r s N ηηθηηηθ--==+-*??光:光: 01010101R ηηηηηηηη*--=? ? ?++?(p 偏振光为横磁波,s 偏振光为横电波)6. 掌握单层膜的特征矩阵公式:薄膜光学3 PPT 中P 15-211112111sin cos 1sin cos i B C i δδηηηδδ?=????? B C ??称为膜系的特征矩阵 20110000110011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N N p N N N N s N N θθθθθθθθ??- ?+- ?+??偏振偏振CY B=单层膜的反射系数和反射率为:000000,YY Y r R Y Y Y ηηηηηη*---==? ? ?+++7. 掌握多层膜的特征矩阵公式:薄膜光学3 PPT 中P 26-298. 【计算】偶数四分之⼀光学膜层的特征矩阵:2231222r r s r r Y ηηηηη------=---或奇数四分之⼀光学膜层的特征矩阵:222422231r r r r r sY ηηηηηη-------=---或计算多膜层(膜层厚度为四分之⼀波长的整数倍)的反射率。
薄膜光学知识点及答案2015年(改)(1)

光学基础知识:1. 光(电磁波)是横波还是纵波?答案:横波2. 光程:折射率与光实际路程的乘积。
3. 菲涅耳折射定律:00011sin sin rN N θθθθ==4. 光的偏振态?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自然光、部分偏振光。
5. 偏振度:自然光 → P=0 线偏光→ P =1 其它 0<P <16. 从自然光中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一般有四种:A :利用二向色性 B :利用反射和折射 C :利用晶体的双折射 D :利用散射7. 二向色性:某些各向异性的晶体对不同振动方向的偏振光有不同的吸收系数的性质。
8. 利用二向色性获得偏振光的器件称为偏振片9. 当入射光的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等角时,反射光成为线偏振光(仅有s 分量)。
10. 菲涅尔公式:关于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电场的振幅之间的关系。
11. 消光比:最小透射光强与两偏振器透光轴互相平行时的最大透射光强之比称为消光比,它是衡量偏振器件质量的重要参数。
12. 电矢量垂直入射面的分量称为S 分量;电矢量平行入射面的分量称为P 分量。
13. 非相干光学系统是光强的线性系统;相干光学系统是复振幅的线性系统。
非相干光波的强度满足线性迭加关系14. 波的干涉:因波的迭加而引起强度重新分布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
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也叫相干条件): (1)频率相同;(2)存在相互平行的振动分量; (3)位相差稳定。
15.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在介质中的速度之比称为绝对折射率n (简称折射率)16. 尽管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电磁场量整个的是不连续的,但在界面上没有自由电荷和面电流时,B 和D 法向分量与E 和H 的切向分量是连续的。
()()2112122sin cos sin cos p t θθθθθθ=+-()21122sin cos sin s t θθθθ=+()()1212sin sin s r θθθθ-=-+()()1212p tg r tg θθθθ--=+112200()()r r c n v εμεμεμ===12121212()0()0()0()0n B B n D D n E E n H H ⎧⋅-=⎪⋅-=⎪⎨⨯-=⎪⎪⨯-=⎩nntg B 121-=θ薄膜光学:1. 【填空】整部薄膜光学的物理依据就是光的干涉。
2010薄膜光学习题与解答

晶控可以精确监控薄膜质量的增加过程,从而推算出实际膜厚的增加过程,因此说其很精密。但晶控无法监测薄膜的折射率,因此在控制薄膜的光学特性上不够准确。
6.计算薄膜光学性质的理论出发点是什么?
规整膜系
具有简单的周期结构,或者具有周期性的对称结构的薄膜。
制的就是质量厚度
薄膜缺陷
薄膜中的气孔、虫道、位错等缺陷。
(由薄膜镀制工艺所决定的薄膜结构中的缺陷)
光学薄膜系统
由入射介质、薄膜(单层或多层)、出射介质(基底)构成一个完整的光学薄膜系统。
光程差
光通过不同路程传播后,其光程的差值
2)其余两个元素为纯虚数;
3)行列式的值为1。
18.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差别?
答:
自然光的电矢量在垂直光波前进方向的平面内随时间作快速、无规律的变化;
有规律的变化则为偏振光,其中的特例是固定方向不变化,则是线偏振光。
19.矢量法设计膜系的前提是什么?为什么?
20.矢量法的近似条件是什么?
答:
(1)只考虑界面上的单次反射,不考虑多光束干涉效应;(2)膜层没有吸收。
中心波长
截止波长
截止滤光片在某一波长范围的光束高透射,而偏离这一范围的光骤然变化为高反射(或称抑制),这个临界波长称为截止波长
等效折射率
对于以中间一层为中心,两边对称安置的多层膜,具有单层膜特征矩阵的所有特点,因此在数学上存在一个等效层,对称膜系在数学上存在一个等效折射率。
偏振光
光矢量的方向和大小不变或有规则变化的光成为偏振光。
8.请设计CCD使用的IR-CUT膜系
干涉滤光片的作用原理

干涉滤光片的作用原理
干涉滤光片是一种特殊的光学元件,它通过利用干涉现象和吸收性滤光片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光的颜色和强度。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
干涉滤光片由两个吸收性滤光片组成,它们的透过轴相互垂直且厚度相等。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它们会在干涉滤光片内部形成干涉现象,从而产生干涉条纹。
这些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强度取决于光线的波长和入射角度。
在某些位置,干涉滤光片将只透过某个波长的光线,而将其他波长的光线反射或吸收。
因此,干涉滤光片可以用来分离光线中的不同波长,从而产生色彩效果。
此外,干涉滤光片还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度。
当两个吸收性滤光片的透过轴相互平行时,它们的吸收效果相互叠加,从而减弱入射光的强度。
反之,当它们的透过轴相互垂直时,它们的吸收效果互相抵消,从而增强入射光的强度。
总之,干涉滤光片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干涉现象和吸收性滤光片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光的颜色和强度。
它在光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激光、光学仪器、相机镜头等方面。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p q 2 ( ) sin q ] 2 q p
• 通常取最接近 (2 p q )的值,即取各层膜实际位相厚度之 和的Γ值是容易说明的。只有在高反射带的边缘,等效位 相厚度才显著的偏离真实厚度。 • 而在通带的其他位置,等效位相厚度几乎严格等于基本周 期的实际位相厚度
• 在某一波长范围的光束高透射,而偏离这一波长 区域的光束骤然变化为高反射。 • 分类:
薄膜干涉 性截止滤 波片
按波段分
按作 用机 理分
吸收型截 止滤波片 吸收与干 涉组合型 截止滤波 片
长波截止滤 光片
短波截止滤 光片
长波通滤光片的典型特性
短波通滤光片的典型特性
2.滤光片的特性参数
• 1.透射曲线开始上升或下降时的波长,以及此曲线上升的 许可斜率。 • 2.高透射带的光谱宽度、平均透射率以及在此透射带内许 可的最小透射率。 • 3.反射带(或称抑制带)的光谱宽度以及在此范围内所许 可的最大透射率。
(0 f / g ) 2 /(0 f / g ) 2
2 2
• 以此绘出两条曲线,它们就是极大值和极小值的轨迹,也 就是单层膜反射率曲线的包络。 • 而膜的有效光学厚度为ndcosθ,即满足偶数倍极值波长的 位置由下式决定:
满足奇数倍的极值波长位置由下式决定:
nd cos m / 2, m 1,2,3...
通带特性: 利用等效折射率概念分析:
• 在λ/4多膜层的每一侧加一个λ/8膜层 H H H H H H H L L ... L LHL ...HL 2 2 2 2 2 2 2 L L L L L L L HLH ...LH H H ... H 2 2 2 2 2 2 2 • 对于pqp对称膜系,我们知道:
• 对于给定的基本周期和入射角,偏振效应随着j的增加而相 应的减小。
s s n | ( H L ) | n 或 n | ( L H ) | ng 的滤光片,为了 • 对于结构为 0 g 0
减小偏振效应,α的值要大于1,从而截止带的宽度也较小, 因此必须在两者之间权衡利弊,作一适当的选择。 • 除此之外,在设计光学系统时,应合理选择平板二向色镜 或棱镜二向色镜形式,尽可能减少入射角,这是减少偏振 效应的有效措施。
将 f 由对称周期的等效折射率E来代换,由于E是波长的函 数,如下图所示,为了找到极大值和极小值的位置,找出使 多层膜的总厚度等于λ/4的整数倍的g值。此时多层膜的等效 总位相厚度应当是π/2的整数倍,如果多层膜有s个周期,那 么总等效位相厚度将是sT。
nd cos (2m 1) / 4, m 1,2,3...
2 2
L L nG | ( H )10 | A 2 2
nG 1.52, nL 1.45, nH 2.35
通过对L/2HL/2和H/2LH/2两种基本型等效折射率分析可以 得到L/2HL/2适合短波通,H/2LH/2适合长波通。
• B.改变周期内的膜层厚度,使其等效折射率变更到更接近 预期值。要使这种方法有成效,则要求光洁基片保持低的 反射率即基片应有低的折射率,在可见光区,玻璃是十分 满意的基片材料,但是这种方法不能不加修改就用于红外 区,例如用于硅板和锗板, 更常用的方法是在多层膜的 每一侧加镀匹配层,使它同基片以及入射介质匹配。
• 易知 M 11 1 • 化简可得 取 M 11 1 得其极值,即截止带的边界
2 2
nH nL cos e n n L H
• 因为
2 0 0 g 4 2 2
0 g
• 截止带边界为:
e
2
(1 g )
• C.在对称膜系的每一侧加匹配层,使他同基片以及入射介 质匹配。 如果在对称膜系与基片间插入折射率 3的λ/4层,而在膜系 与入射介质间插入 1 的λ/4层,则只要
3 g E 和1 0 E
• 当对称膜系的表现如同一个λ/4层时,膜系的组合导纳恰 好是 因此反射率是
Y / E 2g
i sin S E cos S cos 1, sin S 0 在截止带边缘(即截止波长c ), 可得截止波长的透射率为: 40 g T (0 B C )(0 B C )*
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随着折射率 ( p q )的增加和周期数s 的增加,截止波长的透射率减小,过渡特性也随之变陡。
2 2 1 2
2 2 2 2
R [0 1 3 /( E 2 g )]2 /[0 1 3 /( E 2 g )]2
2 2 2 E g0 时,反射率R为零。 当 1 3 当对称膜系表现的如同一个λ/2层时,它相当于虚设层, 反射率为 2 2 2 2 R [0 1 g / 3 ]2 /[0 1 g / 3 ]2
E1 E2 g
通带的展宽与压缩 λ/4堆这种型式的长波通滤光片,其 长波通带可以一直延伸至膜料和基片的吸 收限宽度是足够的,但短波通滤光片因为 有更高级次的截止区,所以它的通带宽度 是有限的,在有些情况下例如某些类型的 热反光镜,就要求宽得多的短波通带,现 在我们讨论短波通滤光片通带的展宽的问 题。
H L 2 H /L 1 g arcsin arcsin / 1 L H H L 2
由于通常s分量的有效折射率比值比p分量的值大,所以前者 的反射带宽度比后者的宽,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偏振分离, 同时使截止带边缘的陡度降低。
(
H H S L ) 2 2
L L ( H )S 2 2
p q 1 M 11 cos 2 p cos q sin 2 p sin q 2 q p
• 由于
2 p q
2
p q 2 1 M 11 cos q sin q 2 q p
干涉截止滤光片
姓名:费海明 学号:140210002
2015.4.15
截止滤光片
吸收型
对入射角不敏感,便宜,但截止波长不易调节
吸收与干涉组合型 薄膜干涉型 1.特性
2.周期结构
3.通带透射率 4.通带波纹的压缩 5.通带的展宽和压缩 6.截止波长和截止带中心的透射率 7.倾斜时的偏振效应
1.什么是截止滤光片?
• 于是截止带宽度为:
•
q p 时
0 2 g 2 ( )
q p g arcsin q p 2 p q g arcsin q p 2
•
q p时
• 因此,不论基本周期是 H L H 还是 L H L ,截止带宽度完 全相同。 2 2 2 2 • 自然,可能有其他形式的三层组合,其中心层厚度并不等 于外层厚度的两倍。但是仅就截止带宽度而言,已经证明, 当三层对称周期的中心厚度是λ/4,每个外层是λ/8,将得到 最大的截止带宽度。 • 等效位相厚度:
M M 11 M 21 M12 cos p M 22 i p sin p sin p cos q p cos p iq sin q i sin q cos p q cos q i p sin p i sin p p cos p i
• 因此在通带内多层膜好像一个光学厚度和折射率都略微变 化的单层膜。 • 在无吸收的基片上镀以实际的单层介质膜时,其反射率在 两个极值之间振荡。这两个极值取决于膜厚等于λ/4的整 数倍,当膜厚等于λ/4的偶数倍时,膜是一个虚设层,因 此反射率就是光洁基片的反射率,当膜厚等于λ/4的奇数 倍时,取决于薄膜折射率高于或低于基底折射率,反射率 将出现极大值或者极小值。 2 2 • 相应膜厚为λ/4偶数倍时的反射率:(0 g ) /(0 g ) • 相应膜厚为λ/4奇数倍时的反射率:
截至滤光片倾斜使用时的偏振效应
• 干涉截止滤光片在很多情况下是倾斜使用的,这时薄膜的 j 是第j层膜中的折射角,因此膜 有效厚度变为 j d j cos j , 系的中心波长将向短波方向移动。为了使各层薄膜的有效 厚度为0 / 4 ,则薄膜的实际厚度 j d j 应是0 / 4 cos j 。 • 截止带半宽度为
• 主要任务: • 1.研究通带的透射特性:通带透射率,通带的展宽和压缩, 消除和减小通带波纹 • 2.研究反射带的抑制特性:截止波长和截止带中心的透射 率 • 可以看出标准的四分之一波长的反射膜在反射带以外, 透射率是震荡的,或者说通带内有较大的波纹幅度,我们 下面利用等效折射率的方法来分析,找到波纹压缩的方法。
2 2 / 当 1 3 g /0 时,反射率R也为零。即满足的 条件,便得到匹配层预期的导纳值式。
• D.用非均匀层消除波纹 • 困难在于不能制作折射率渐变至1.35以下的非均匀膜层, 但是已经解决了用非均匀层使多层长波通滤光片与锗板相 匹配的问题。
在等效层的折射率与基片和入 射介质的折射率差别颇大时, 期间必须加镀减反射层,但等 效折射率在滤光片截止限附近 急剧变化时,要实现等效折射 率曲线陡变处的匹配而不大部 分破坏水平部分的匹配要困难 的多。因此两膜系等效折射率 曲线的水平部分一致,曲线陡 变处,则使下式成立:
m , m 1,3,5..或m 2,4,6.... 2s
对应与反射率包络线的次峰。
• 压缩通带波纹的方法: • A.选取一个对称组合,使其通带内的等效折射率与基片折 射率相接近。 H H 10 • nG | ( L ) | A nG 1.52, nL 1.45, nH 2.35
通过改变基本周期的结构形式,调 整每层的折射率、厚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