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截止滤光片
滤光片的截止波长

滤光片的截止波长
滤光片的截止波长是指滤光片开始透过或阻挡特定波长的光线的临界点。
滤光片可以设计成透明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同时阻挡其他波长的光。
不同类型的滤光片有不同的截止波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滤光片类型及其截止波长:
1.红外滤光片:截止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通常在700纳米左右。
这样的滤光片会阻挡红外辐射,使得相机或其他光学设备主要感应可见光。
2.紫外滤光片:截止波长通常在400纳米左右。
这样的滤光片用于阻挡紫外线,只透过可见光。
3.蓝光滤光片:用于减少眩光和蓝光辐射,截止波长一般在450纳米左右。
这样的滤光片在眼镜或屏幕上使用,有助于保护眼睛。
4.荧光滤光片:用于观察荧光材料发射的荧光信号,截止波长取决于所观察的荧光颜色。
5.带通滤光片:不同类型的带通滤光片有不同的截止波长,通常设计成透过某个窄带的波长。
这些波长的选择取决于特定应用的需求。
在科学、工业、医学和摄影等领域,滤光片的设计都根据具体的光学要求进行优化。
滤光片加工工艺

滤光⽚加⼯⼯艺滤光⽚作为光学仪器中重要的⼀部分,其加⼯⼯艺是⼀项涉及精密制造、光学设计和物理原理等多⽅⾯知识的⾼科技领域。
滤光⽚的作⽤主要是过滤特定波⻓的光线,从⽽实现⾊彩的选择、强度的调节等功能,⼴泛应⽤于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医疗器械以及通信等领域。
本⽂将详细介绍滤光⽚的加⼯⼯艺,包括其⼯作原理、材料选择、制造流程以及质量控制等⽅⾯。
⼀、滤光⽚的⼯作原理滤光⽚的⼯作原理主要基于光的⼲涉和滤⾊⽚的颜⾊过滤。
当光线通过滤光⽚时,特定波⻓的光被吸收或反射,其余的光则通过。
通过调整滤光⽚内部的结构和材料,可以实现对特定波⻓光的过滤,从⽽达到⾊彩的调整或选择的⽬的。
⼆、滤光⽚材料的选择在选择滤光⽚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光学性能、物理性质以及环境适应性。
常⽤的滤光⽚材料包括光学玻璃、晶体、陶瓷以及塑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和物理性能,如折射率、透射率、热稳定性等,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选择。
三、滤光⽚的制造流程1.光学玻璃的切割和研磨:将⼤块的光学玻璃切割成适当的⼤⼩,并进⾏初步的研磨,以去除切割过程中产⽣的⽑刺和不平整的地⽅。
2.抛光处理:通过抛光机对玻璃表⾯进⾏抛光处理,使其表⾯达到极⾼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3.镀膜处理:在玻璃表⾯涂上⼀层或多层特殊的膜层,以实现光的⼲涉和过滤。
常⽤的镀膜⽅法包括真空蒸发镀、化学⽓相沉积(CVD)、物理⽓相沉积(PVD)等。
4.质量检测:对完成的滤光⽚进⾏全⾯的质量检测,包括光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环境适应性等⽅⾯的检测。
5.包装和运输:将合格的滤光⽚进⾏适当的包装,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四、质量控制在滤光⽚的加⼯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关重要的环节。
这涉及到对每⼀个⼯艺环节的严格监控,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满⾜要求。
此外,对⽣产环境和设备也需要进⾏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和稳定的⽣产状态。
同时,质量管理部⻔需要定期对产品进⾏抽检,以及定期进⾏内部和外部的质量体系审核,以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致性。
薄膜干涉滤光片单色性的研究与应用

维普资讯
・7 2・
光
学 仪
器
第 2 卷 9
2 滤光片的单色性 滤光片在中心波长透射率 T 5 处的宽度 ( O 即半宽度) : 。 一 在 中心波长透射率 r 1 处的 一 。 , , 0 宽度 : . -2( =&- 见图 1 , ) 波形系数‘: ¨ 一 . . / () 1
t i i i tre e c i e t ih sg a—o n ier to t a o fr o t er q e to ic e c 1 hn f m n e fr n e fl rwih h g in lt — os a i h tc n o ms t h e u s fb o h mia l t
isr me t o lt l n t u n sc mp eey,rfe tt ec a a t r t so ifr n a l t c u a y elc h h r ce i i fdfe e ts mp ewi a c r c . sc h Ke r s hg i n lt - os a i mo o h o tc ;hn fl itre e c i e y wo d : ih sg a-o n ier t o; n c r ma i t i i m n efr n ef tr l
1 引
言
高信噪比薄膜干涉滤光片主要是为生化仪、 光谱分析仪不断 向高精度小型化方向发展而提 出研制和 开发的。 该滤光片的作用和光栅元件一样 , 已成为许多光学仪器的关键部件 。 高信噪比薄膜干涉滤光片与 般薄膜干涉滤光片究竟有那些不同呢? 曾用一般滤光片在某一型号的生化检测仪上测试高吸收样品 o n c r ma i,c m bnn t r c ia p l a in e in a d p o u et e t e t n l ss n mo o h o t c c o ii g wi p a t la p i t ,d sg n r d c h h c c o
蓝宝石衬底上增透膜

1.增透膜蓝宝石衬底上增透膜氧化硅(SiO2)膜具有熔点高、抗磨耐腐蚀、保护能力强、对光的散射吸收小等优良性能,使得SiO2非常适合用作提高蓝宝石高温强度及增透保护薄膜。
利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出所设计的增透膜系。
结果表明,蓝宝石衬底上镀单层及多层增透膜系后红外透过率明显提高;当蓝宝石衬底双面镀SiO2膜后,在3~5um波段范围内,平均透过率达到96.43%,比未镀膜时的平均透过率87.01%提高了9.42%,满足了设计使用要求。
2.高反膜制备出高性能的193nm激光高反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对不同材料组合高反膜性能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应用于高反膜膜材料组合进行了优化选择,以NdF3/AlF3为材料对,设计制备了193nm高反膜。
193nm氟化物高反膜的反射率达到96%。
3.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要求在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尽可能低(吸收比尽可能高),在红外波段反射率尽可能高(发射率尽可能低)。
AlCN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的结构如图所示。
它由玻璃基片上相继沉积的五层膜构成:最下面是一层非反应溅射沉积的足够厚的(200nm左右)铝金属膜。
其上是反应溅射制备的成份渐变的四层AlCN薄膜,按从底层到表层的顺序,Al的含量逐渐减少,而N、C的含量逐渐增多,直到表层的介质膜。
按此顺序,我们将这四层膜依次称为AlCN-1,AlCN-2,AlCN-3,AlCN-4。
4.光无源器件薄膜光无源器件包括光纤连接器、光衰减器、光耦合器、光波分复用器、光隔离器、光开关、光调制器等,它是光纤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工作原理遵循光线理论和电磁波理论,故薄膜器件部分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与薄膜技术息息相关。
例如,大容量光纤通信要求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在0.1~0.5dB之间,平均值为0.3dB,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可望降低到0.1dB,大大提高回波损耗。
如果采用镀膜工艺在光纤连接器球面上镀增透膜,如SiO2、Ta2O5、MgF2、ZnO2、Al2O3、CeO2等使回波损耗提高到70dB以上。
光学薄膜原理

Maxwell’s equations
D E B mH j E
H j D t
E m H
t
•D
•B 0
波动方程
2E
m
2E 2t
2H
m
2H 2t
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
N c/v
m
0 m0
N
c os
(k Etian )
p (k Etian )
S-
H
i 0
E
i 0
×
r
×
×
s polarization
Ei tan
Ei
Hi tan
Hi
cos
N (r Ei ) cos
N
cos (k
Ei tan
)
s
(k
Ei tan
)
s N cos p N / cos
1
2
第一章
光学薄膜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电磁波及其传播
远红外线 中红外线 近红外线 可见光区 近紫外 远紫外
x射线
γ射线
9~600mm 1.0nm~8mm 0.7~1.0mm 0.4~0.7mm 0.2~0.4mm 0.03~0.2mm 0.1nm~0.03mm
1.0pm~0.1nm
0.15~0.01ev 1.2~0.15ev 1.8~1.2ev 3.1~1.8ev 6.2~3.1ev 41.4~6.2ev 12000~42ev
2.复折射率 N: ---磁场幅值与电场幅值之比
H=N (k×E) 或 N H c n ik (2) kE v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原始记录

测量值
最大误差
最大重复性
□干涉滤光片
□吸收型波长标准滤光片
波长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钬玻璃滤光片:U=nmk=2
□干涉滤光片:U=nmk=2
2. 噪声与漂移/%
透射比0%
透射比100%
漂移
(500nm/30min)
250nm
500nm
250nm
500nm
3. 杂散光
测量波长/nm
220
标准器名称设备编号测量 Nhomakorabea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证书编号
证书有效期
吸收型波长标准滤光片
(279~810)nm
干涉滤光片
(452~668)nm
可见光区透射比标准滤光片
τ:10%,20%,30%
截止型杂散辐射标准滤光片
(220~420)nm
紫外光区透射比标准滤光片
τ:10%,20%,30%
1. 波长准确度与波长重复性 /nm
360
420
杂散光/%
4. 基线平直度
波长范围
测定值/A
A段
B段
第2页 共2页
5. 透射比示值误差与重复性/%
波长/nm
标准值
测量值
最大误差
最大重复性
235
257
313
350
440
546
635
透射比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Urel=%k=2
6. 吸收池配套性
波长/nm
池号
池号
池号
池号
220
44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原始记录
第1页 共2页 证书编号:第 号
委托方:
滤光片分光原理

滤光片分光原理
滤光片的分光原理主要基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以及滤光片材料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
首先,当光线照射到滤光片上时,一些被称为“滤光层”的特殊物质会将光的空间分离成由不同波长的光线组成的组合。
这些组合的光线将随着时间在特定的角度传输,并朝水平方向传递。
其次,不同波长的光照会通过滤光层折射,并被投射在不同位置,从而实现能量过滤。
这是由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导致的。
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些区域相遇时,相互叠加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衍射现象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方向传播的现象。
此外,滤光片的一个共性是,没有一个滤光片能让天体的成像变得更亮,因为所有的滤光片都会吸收某些波长,从而让物体变得更暗。
这是由于滤光片材料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所致。
综上所述,滤光片的分光原理是基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以及滤光片材料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
膜层渗透产生短波通截止滤光片半波孔现象的分析

1 引 言
倍 频波 长分 离膜 等 。然而 , 短波通 截 止滤 光 片 在 的实 际制备 过程 中 , 往在通 带 区域 即反射 带 中 往
心波 长 的一 半处 出现一 个反 射峰 , 常 称之 为半 通
短 波通截 止滤光 片要 求 在长 波处 截止 、 短波 处 透过 , 是一类 有着 广泛 应 用需求 的重要 的光学 薄膜元件 。如彩 色分 光 系统 中使 用 的反射 红光 、 透 射绿 光 或蓝 光 的二 向色 镜 , 射 红 外光 、 射 反 透
Ab tac :Haf—wa e h l e o n n wilg e t fe tt e s cr lc r c eit s o h r sr t l v oe ph n me o l r al af c h pe ta ha a trsi fs o t— y c wa e pa s f tr tha e n r p re h tfl d s e so v s le .I sb e e o d ta m ip r in,i h mo e e u er ci e i d x d sr— i t i n o g n o s rfa t n e iti v
wilas o sb e r a o o c u e h l l lo a p s i l e s n t a s af—wa e h l e o n n,n me c lsmu a in s o h t v oe ph n me o u r a i l t h wst a i o
可 见光 的热反 射镜 , 红 光增 反 、 对 对蓝 绿 光增 透
波孔 , 也有 称它 为干 涉 滤光 片 的半 波 跌 落 ( 图 见
1 。它 的 出现极 大地 影 响 了短 波 通 滤光 片 的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任务:
结构:
S|(HL)^9|A
S:
1.52
H:ZnS 2.3
L:MgF2 1.38
• 1.这类膜系的截至滤光片,并非以某一波长为界,一 侧高透一侧高反的理想模式,而只是在某一有限波段,实 现某一波长为界,一侧高透另一侧高反的波段截止滤光、 分光膜堆;2.即便是同一个周期性膜堆,也是既可以用作 截止长波的短波通滤光片,也可以用做截止短波的长波通 滤光片。
干涉截止滤光片
姓名:费海明 学号:140210002
2015.4.15
截止滤光片
吸收型
对入射角不敏感,便宜,但截止波长不易调节
吸收与干涉组合型 薄膜干涉型 1.特性 2.周期结构 3.通带透射率 4.通带波纹的压缩 5.通带的展宽和压缩 6.截止波长和截止带中心的透射率 7.倾斜时的偏振效应
1.什么是截止滤光片?
m , m 1,3,5..或m 2,4,6....
2s
对应与反射率包络线的次峰。
• 压缩通带波纹的方法:
• A.选取一个对称组合,使其通带内的等效折射率与基片折
射率相接近。
•
nG
|(H 2
L
H 2
)10
|
A
nG 1.52, nL 1.45, nH 2.35
M
M 11 M 21
M12 M 22
cos
i p sin
p
p
i
p
sin
p
c os q
cos p iq sin q
i
q
sin
q
cos p
cosq i p sin p
i
p
sin
p
cos p
M11
cos2 p
c os q
1 p 2 q
q p
sin
2
p
sin q
• 由于 2 p q
nd cos m / 2, m 1,2,3...
满足奇数倍的极值波长位置由下式决定:
nd cos (2m 1) / 4, m 1,2,3...
将 f 由对称周期的等效折射率E来代换,由于E是波长的函
数,如下图所示,为了找到极大值和极小值的位置,找出使 多层膜的总厚度等于λ/4的整数倍的g值。此时多层膜的等效 总位相厚度应当是π/2的整数倍,如果多层膜有s个周期,那 么总等效位相厚度将是sT。
• 在某一波长范围的光束高透射,而偏离这一波长 区域的光束骤然变化为高反射。
• 分类:
薄膜干涉 性截止滤
波片
按波段分
吸收型截 止滤波片
按作 用机 理分
吸收与干 涉组合型 截止滤波
片
长波截止滤 光片
短波截止滤 光片
长波通滤光片的典型特性
短波通滤光片的典型特性
2.滤光片的特性参数
• 1.透射曲线开始上升或下降时的波长,以及此曲线上升的 许可斜率。
• 等效位相厚度:
arccosM11
arc c os [c os2
p
c os q
1 2
(
p
q
q p
) sin
2 p
sin q ]
arc c os [c os q 2
1 2
(
p
q
q p
) sin q2 ]
• 通常取最接近 (2 p q )的值,即取各层膜实际位相厚度之 和的Γ值是容易说明的。只有在高反射带的边缘,等效位 相厚度才显著的偏离真实厚度。
• 而在通带的其他位置,等效位相厚度几乎严格等于基本周 期的实际位相厚度
• 因此在通带内多层膜好像一个光学厚度和折射率都略微变 化的单层膜。
• 在无吸收的基片上镀以实际的单层介质膜时,其反射率在 两个极值之间振荡。这两个极值取决于膜厚等于λ/4的整 数倍,当膜厚等于λ/4的偶数倍时,膜是一个虚设层,因 此反射率就是光洁基片的反射率,当膜厚等于λ/4的奇数 倍时,取决于薄膜折射率高于或低于基底折射率,反射率 将出现极大值或者极小值。
M11
c os2
q
1 2
p q
q p
s
in
2
q
• 易知 M11 1 取 M11 1 得其极值,即截止带的边界
• 化简可得
c os2
e
nH nH
nL nL
2
• 因为 2 0 0 g 4 2 2
• 截止带边界为:
e
2
(1
g )
• 于是截止带宽度为:
2g 2(0 )
• q
• 1.研究通带的透射特性:通带透射率,通带的展宽和压缩, 消除和减小通带波纹
• 2.研究反射带的抑制特性:截止波长和截止带中心的透射 率
• 可以看出标准的四分之一波长的反射膜在反射带以外, 透射率是震荡的,或者说通带内有较大的波纹幅度,我们 下面利用等效折射率的方法来分析,找到波纹压缩的方法。
通带特性:
• 2.高透射带的光谱宽度、平均透射率以及在此透射带内许 可的最小透射率。
• 3.反射带(或称抑制带)的光谱宽度以及在此范围内所许 可的最大透射率。
3.干涉截止滤光片的基本膜系类型
• 干涉型截至滤光片的基本膜系类型是λ/4周期性膜堆 (LH,)s 其透射率曲 线主要特征是一连串的高反射带间隔的高透射带。
利用等效折射率概念分析:
• 在λ/4多膜层的每一侧加一个λ/8膜层
H LHL...HL H
2
2
H L H L H ...H L H 22222
L HLH...LH L
2
2
L H L H L ...L H L 2 2 22 2
• 对于pqp对称膜系,我们知道:
(H L H )S 22
(L H L)S 22
• 相应膜厚为λ/4偶数倍时的反射率:(0 g )2 /(0 g )2
• 相应膜厚为λ/4奇数倍时的反射率:
(0 f 2 /g )2 /(0 f 2 /g )2
• 以此绘出两条曲线,它们就是极大值和极小值的轨迹,也 就是单层膜反射率曲线的包络。
• 而膜的有效光学厚度为ndcosθ,即满足偶数倍极值波长的 位置由下式决定:
p时
g
2
arc
s
in
q q
p p
• q
p时
g
2
arc
s
in
p q
q p
g 0
•
因此,不论基本周期是 H
全相同。
2
LH 2
还是
LH 2
L ,截止带宽度完
2
• 自然,可能有其他形式的三层组合,其中心层厚度并不等 于外层厚度的两倍。但是仅就截止带宽度而言,已经证明, 当三层对称周期的中心厚度是λ/4,每个外层是λ/8,将得到 最大的截止带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