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2018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2018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一)真题回顾答辩题目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这种说法对吗?(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学生回答之后提出假设:要是可以计算反应有“多少”粒子参加反应,我们是不是可人控制反应呢?是否可定量的要求多少粒子参加反应?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内謇进行归纳和总结:微观粒子,跟前面例子中的大米、绿豆等,在计量本质上是一样的,不可能通过数数目,得到具体的多少。
提出新问题:称量粒子质量可以吗?那我们要怎么力呢?引入本节课《物质的量》(二)情景设置新课讲授1物质的量教师讲解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概念、单位和符号。
说明物质的量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阿伏伽德罗常数提问:同样是物理量,比如质量,人们规定好一系列标准是多重,比如1g、10g等,那么,其他事物的质量就跟设立好的标准去对照,就可以得出属于他自己的质量。
同样的物质的量也有自己的标准。
教师进行讲解:使用物质的量,要设立1m是多少。
而这个多少,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它的符号是NA,近似为6.02×1023mo1-1。
有了这个概念,任何数目的微观粒子都可以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同样,任意的粒子数目也可以用用物质的童来表示。
提问:1mogO2、H2、NaCl中含有微观粒子数目为多少,n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多少。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进行总结: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之间存在如下关系:N=n×NA(三)拓展提升小结作业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收获了哪些作业:查找阿伏伽德罗这位科学家的简介。
【板书设计】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n):单位是molc2阿伏伽德罗常数(N2):N=nxNA【答辩题目解析】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略是什么?【参考答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1)从认识发展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2)深入分析教学内容;(3)提升运用各种教学技能的能力2摩尔是物质的质里单位。
安徽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

安徽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1: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发现学习B、合作学习C、程序教学D、掌握学习2: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包括【】多项选择题A、目的在于揭示普遍规律而促进理论的发展B、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C、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D、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E、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的方案3:下列选项属于品德评价中奖励的有()多项选择题A、赞许B、劝诫C、奖赏D、训导E、表扬4: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属于()。
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5:下列关于Excel单元格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可以选定连续的多个单元格B、可以选定不连续的多个单元格C、一个数据表只有一个活动单元格D、一个数据表可以有多个活动单元格6: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普通话。
()判断题对错7: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是()单项选择题A、常规管理B、科学管理C、学生管理D、校级管理8:研究者认为,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判断题对错9:教学是()。
单项选择题A、教师教的活动B、学生学的活动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10:皮亚杰认为,1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
()判断题对错11: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乃是他所称的()单项选择题A、新生论原理B、认知论原理C、道德论原理D、学习论原理12: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A、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E、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13:下面有关著作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只有自己独立完成的、体现了自己的理想、情感、构思和表达方式的文学著作才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B、著作权人对著作享有发表的权利C、任何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得发表其作品D、中小学生的作文也是作品,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14:在教育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
安徽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安徽中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1: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判断题对错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单项选择题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样快D、没有规律3: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单项选择题A、作出分析B、作出判断C、进行评估D、作出决策4: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单项选择题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5: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源于()单项选择题A、奥苏贝尔B、布鲁纳C、皮亚杰D、杜威6: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8个种类,其中包括()多项选择题A、信号学习B、系列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E、原理学习7: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单项选择题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8:吴哥窟位于()。
单项选择题A、柬埔寨B、泰国C、越南D、新加坡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单项选择题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10: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成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单项选择题A、解释的理解B、字面的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11:假若城市的教育资源能够在不同学校之间公平分配,那么就不会出现重点校与普通校的区别,也不会有一些教师因教育资源的过度聚集而“暴富”。
假若教育资源在地域之间得到公平分配,边远地区的山村学校能获得更多的投入,那么,乡村教育就不会如此艰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单项选择题A、教育资源的公平化B、教师收入的两极化C、教育资源分配的地域差距化D、学校划分的等级化12:学习的意义表现在()单项选择题A、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B、获得好的成绩C、适应社会发展D、个体生活的需要13: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
【真题】2019年安徽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
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一、单选题1.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常用的白色粉末试剂。
熔点﹣95℃,沸点80℃,遇水、空气均易自燃,相对分之质量是64.下列关于丁基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基锂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C.丁基锂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浇灭D.丁基锂是有机高分子材料2.将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共生成4.4g二氧化碳B.煅烧越充分消耗盐酸越少C.煅烧后固体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D.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无固体残留3.下列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4.用水做试剂,不能区分的一组物质是()A.石灰石、烧碱、氯化钙B.植物油、酒精、浓硫酸C.硫酸亚铁、氧化钙、氯化镁D.硫酸铝、氯化钠、硝酸钾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B.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C.分别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D.分别向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10%的盐酸中不断加水6.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Zn(NO3) 2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7.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己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2018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2018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解析一、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一)真题回顾试讲题目1.氧化碳与温室效应2.内容: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二氧化碳也越来越多,而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因为天灾和被滥砍乱伐而不断减少,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或其他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扩散,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许多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的无法居住;气温上升,还会是许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将会变成沙漠。
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3.基本要求:(1)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有互动。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你通过这节课想让学生获取怎样的知识?2.说出至少两种鉴别CO和CO2的方法?(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温度逐年升高……全球变暖与大气中哪种气体浓度的上升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大气中CO2来源与哪里,为什么会引起全球变暖,这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这节课共同学习《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环节二: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哪些产生二氧化碳的行为、有哪些消耗二氧化碳的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和消耗途径: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多媒体播放】实验:“模拟生物圈的实验”。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必备)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有一份已经变质的NaOH样品100g,测得其中含Na元素46%,现向该样品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的固体质量为A、117g B、46g C、80g D、106g【参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由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Cl溶液,即反应前NaOH样品中Na元素质量=NaCl中Na元素质量,故可设蒸干该溶液得到的固体质量为x,可列式为:100g×46%=x ×23/58.5×100%,x=117g,故选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2.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该袋食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 mgC.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约为16.9 mgD.若仅靠该盐补充碘,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5 g【参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算出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说法正确;B、由包装标签可知含碘 20mg/kg,即可知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mg;故B说法正确;C、根据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设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为x:×100%=10;解答 x=16.9mg;故C说法正确;D、根据成人每天需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设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的质量为y,0.15mg=y×解答 y=7.5g;故D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独家精品)

亚铁、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画出方程式为:FeCO3+HCl===FeCl2+H2O+CO2↑,生
成的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杂质不能反应,设杂质的质量为 y。根据二氧化
碳的质量即可计算出菱铁矿中碳酸亚铁的质量。设碳酸亚铁的质量为 x,那么杂
质的质量=29g-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00g+29g-214.4g-(29g-x)=x-
5
酸钙分别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氯化钙,因此完全反应后装置 A 内溶液 的溶质成分有 HCl、CaCl2、FeCl3,故 C 错误; D、氢气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D 中会观察到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因此若去掉装置 E,可用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粉,故 D 错误。 故选 B。 6.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
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沉淀 20.0g。该固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A.Fe2O3
B.Fe3O4
C.Fe 和 Fe2O3
D.FeO 和 Fe2O3
【参考答案】A
【详解】
解:设二氧化碳质量为 x,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为:8.8g× ×100%=6.4g, 则含铁、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中氧元素质量为:6.4g÷2=3.2g,
6
度达到着火点,选项错误; D. ②中白磷燃烧,④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大试管内的氧气已经被过量的白磷消 耗完,对比②④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选项正确; 故选 D。 7.铜锡合金,又称青铜,含锡量 1/4~1/7(质量比)的青铜被称作钟青铜。有 一铜锡合金样品,可通过至少增加 a g 铜或至少减少 b g 锡恰好使其成为钟青 铜,增加 a g 铜后的质量是减少 b g 锡后质量的 2 倍。则原铜锡合金样品中铜 锡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B 【详解】
安徽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初中化学》备考_2

针对2018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笔试,我们通过分析往年考题,为广大考生进行了高频考点的分析,希望为各位考生备考2018年教招考试提供帮助。
2018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初中化学》备考高频考点
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化学专业部分,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即填空题和简答题形式),总分值60分。
题型题量适中。
考查范围为中学化学专业知识,无教学论内容。
下面是根据往年考题,对中学化学专业知识进行的分析。
具体如下:
考点离子共存
1.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
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一色二性四反应。
(1)一色(溶液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
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
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
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
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
一、单选题
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6.4g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4.8g B.3.2g C.2.56g D.1.6g
3.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
A.A B.B C.C D.D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t
1
℃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t
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D.t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
2
℃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5.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其中不正确
...的是( )
A.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 B.观察颜色、闻气味鉴别软水和硬水
C.灼烧闻气味鉴别羊毛和尼龙 D.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两种白色固体
6.将镁、铝、锌、铁的单质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镁、铝、锌、铁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铝>镁>铁>锌B.铝=镁=铁=锌
C.锌>铁>镁>铝D.镁>铝>锌>铁
7.下列区分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加肥皂水搅拌
B 氧气和二氧化
碳
观察颜色加入澄清石灰水
C 氯化钠和硝酸
铵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
化
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
味
D 黄铜和黄金分别滴加硫酸锌溶液加热后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8.只含碳、氧两种元素的某气体中,已知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5,则该气体可能是()
A.CO B.CO
2C.CO 和 CO
2
D.CO
2
和 O
2
9.水在电离时会产生水合离子,我们称这种水为离子水,其本质还是水,除了电子得失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