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县--93位将军故里

合集下载

大别山红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大别山红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大别山红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大别山红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一)20XX年5月15日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敬仰之情,同我们商丘市睢阳特殊教育中心党支部党员一起奔赴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参观学习,参加红色教育的党员们穿上了红军服,重走红军路,重温红军长征历程,追忆难忘战争岁月。

我们穿着红军服,走志仁小道,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辛,一路唱着红歌,在山顶上胜利会师。

参观革命旧址,在历史发生地讲述历史,让历史事件进入我们内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我们多层面、多角度了解和熟悉大别山光荣的革命历史,感悟大别山革命传统,引导我们走进革命先烈的内心世界,体验革命的苦难和辉煌。

这些活动给我们大家留下深刻的回忆,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心灵受到了洗涤和升华,生动直观的教学,使学员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一个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堂课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这次红色教育时间虽短,却使我热血沸腾,备受感动和鼓舞,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信念”两个字的内涵,心灵得到了净化,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大别山走出的那300多位共和国开国将军仿佛再现眼前;郑维山将军的最后一封信令人感慨万千,顿生敬仰之情;许世友同志一生忠诚、三跪慈母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箭厂河乡红田那300多名忠魂让我肃然起敬;“志仁小道”那崎岖的山路让我在红色拓展训练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大别山革命历史,讴歌了大别山人民坚守信念,为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而前赴后继、牺牲奋斗的革命精神,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的感受大别山厚重的革命历史和淳朴民情。

一、我近距离感受了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红军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其中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

不来新县,不知道这里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这里先后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和徐海东、许世友等300多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不来大别山,不能深刻感受当年红军革命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我爱家乡500字作文 我喜欢家乡的山

我爱家乡500字作文 我喜欢家乡的山

我爱家乡500字作文我喜欢家乡的山
的家乡在河南信阳的一个小县城——新县。

这里风景如画,是红军的故乡,是将军的摇篮,培育了许世友、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处。

当然,这次我说的不是家乡的名人,而是新县那蜿蜒起伏的山。

新县的山不高,但数量多,蜿蜒起伏的山好像一条巨龙向天边伸展着。

在这众多山中最有名的就是将军山了。

将军山是新县山中比较高的几座山之一,将军山的山势不是很陡峭,初春时节,我们只用了一个上午就爬上了山顶。

到了山顶可目睹整个新县的风貌。

放眼望去连绵的山群和山下日日夜夜走过的街道,还有自己居住的家,自己熟悉的大河小桥,等等一一收入眼中,让人心旷神怡。

将军山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杂木,山上的馒头果、山胡椒树让人大开眼界。

春天的时候当你爬到山上,还可欣赏到杜鹃花盛开的景象,让我眼中充满红艳艳的色彩。

我喜欢将军山,因为他的气质。

将军山是一座男性的山,他壮美他雄浑,它大气。

站在悬崖峭壁之旁,人显得那么渺小,但站到山顶使我有一种胜利感,这感觉别有一番滋味。

这滋味好像是将军山给我的,也是大自然给我的。

我喜欢将军山,喜欢他的伟大,喜欢他的气质,喜欢他和大自然给我的这种大气的感觉!
文化绿城小学张奥杰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1 / 1。

将军的故里观后感

将军的故里观后感

将军的故里观后感确山县实验小学王彩瑞“大别山、大别山,你是将军的故里,你是千古的传奇……”我带着满怀激动的心情去了新县,当然去之前我了解了一下。

新县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将军的故乡。

境内有许世友将军的故居等革命历史遗迹和纪念地200多处。

首先我们来到了将军(许世友)的故居。

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吞字大门,条石门框,大门上方悬挂着“许世友将军故居”的匾额,进入大门这一间为正方和会客厅,面积较大,后面与客厅相连的4间厢房为半地下式,从东到西,一间低于一间,低矮而又潮湿,东首第一间曾是将军的卧室,里面摆放着一口黑色的棺材,是当年许世友将军为自己准备的。

导游给我们讲解将军的生平事迹的时候,总是以“忠”“孝”二字来夸奖他,而我却觉得许世友将军他是忠、勇、孝、义与一身的大写的人,许世友将军是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在政治漩涡中摸爬滚打,最后全始全终,入土为安。

接着我们来到许世友将军的墓地。

墓身凸现地面部分呈圆弓状,是扇形的花岗岩砌成,正面是遒劲挺秀的七个大字“许世友同志之墓”。

最后我们来到了展厅。

展厅里摆放着许世友将军生前珍藏的万枚毛主席像章,着重反映和体现了将军与领袖不同寻常的关系。

体现了许世友将军的赤胆忠心。

历史英雄我们都应该铭记在心中!当我们站在山的最高点时,望着眼前辽阔的山河,心中自然涌起对革命者无限的敬仰之情。

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美好山河,我们应当好好的珍惜。

想当初,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革命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地。

他们当中有千古留名,有的连名都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的,那就是为了人民的解放而奋斗。

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者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的感受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参观结束后,我们从纪念馆中缓缓的走出。

此时,革命先烈奋勇杀敌的情景又在脑海中一一闪过。

许世友将军故里─—田铺乡

许世友将军故里─—田铺乡

许世友将军故里─—田铺乡
陈秀洪;刘全志
【期刊名称】《中州今古》
【年(卷),期】1999(000)006
【摘要】田铺乡位于新县东南部,西、北与新集镇、泗店、代咀、周河等乡镇毗邻,南与湖北麻城相接。

距县城24公里,地跨江淮两大流域。

大别山第二高峰———海拔1011-4米的黄毛尖将全乡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全乡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4-5万亩,占86-3%;耕地面积7200亩,占4-29%。

辖水榜、田铺、黄土岭、河铺、塘畈、宋畈、陶冲、九里等8个行政村,79个村民组,189个自然村,1980户,7724人。

现任乡党委书记陈秀洪,乡长刘全志。

田铺乡自然资源丰富,山场面积大。

全乡以松、杉、竹为主的用材林6-8万亩,林木蓄积量达16万立方米,以板栗、银杏、油茶为主的经济林3-2万亩,年产量70万公斤;以
【总页数】1页(P23-23)
【作者】陈秀洪;刘全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9
【相关文献】
1.石桥坪:原乡山水将军故里 [J], 曹巧红;谭平;
2.李德生将军故里——陈店乡 [J], 徐盛远;张锡文;
3.古老乡村的小康图景:回访河南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韩光莹家 [J], 马跃峰
4.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助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以信阳市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为例 [J], 梁玉翰;田聪颖
5.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助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信阳市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为例 [J], 梁玉翰;田聪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色之旅新县心得体会

红色之旅新县心得体会

新县红色之旅心得体会2017年11月14日,市行政审批大厅组织了党员红色教育活动前往河南新县进行政治课外实践活动,感受红色文化,学习革命精神。

当我们来到新县,踏上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我对革命前辈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也让我感到如今与平美好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蓝。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与国将军与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与将军县。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许世友墓。

在他的故居里我们可以看到进门是客厅,客厅左侧是许母李氏的房间,许母房间的左侧是厨房、粮仓、农具等,客厅的右侧是许世友与前妻结婚用的房间。

参观的路线是从雕像左侧进入上山,大约半山腰处是许世友的墓,墓地左侧是其母亲的墓。

故居屋顶齐全,地面呈梯次升高,门头上悬挂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的“许世友将军故居”牌匾。

房屋东西墙上悬挂着许世友将军不同时期的照片,这些照片记载了将军不同时期的经历,反映了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心系劳苦大众、艰苦朴素的本色。

展厅中三个用纪念章组成的“忠”字,反映出老将军对党与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展厅中主席的“谁能携枪见毛公,唯有许家大将军”的对联,也充分表达出主席对老将军的欣赏与厚爱。

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共与国的将军,历经千辛万苦,没有这种“大忠”信仰,是无法实现的。

对于母亲的孝是大孝,因为许世友的父亲去世较早,兄妹八人由母亲带大,将军在男孩中排行老三,对于母亲的慈祥、持家勤抓苦作,抚育儿女的艰辛历历在目,为了革命不能尽孝,死后要葬在母亲身边尽孝,将军陪在母亲旁天天尽孝,可谓是“大孝”。

许世友将军是我国倡导火化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特许土葬的党与国家领导人,将军生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未能很好的孝敬父母,成为他一生的缺憾。

寻足迹忆峥嵘

寻足迹忆峥嵘

寻足迹忆峥嵘三师附小南校区五·二班吕思贤期待已久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终于成行,目的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将军县——信阳市新县。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为革命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等93位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有革命历史遗迹和纪念地200多处。

我们先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寻访红色足迹”,主要参观了将帅馆。

鄂、豫、皖分别是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的简称。

1931年红军攻占光山县,鄂东、豫南、皖西3个革命根据地连成了鄂豫皖苏区。

进入将帅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刘华清、许世友、李德生、丁树声、洪学智等300多名开国将帅的铜像组成的一面将帅墙,他们都是从鄂豫皖苏区走出来的,个个立下不朽功勋,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足迹,成为大别山人民的骄傲。

展馆中一个“依依惜别”的主题塑像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那是妻子送丈夫或慈母送儿子上战场的感人情景。

满含热泪的年轻战士们,依依惜别故土和亲人,用瘦弱的身体扛起刀枪上了前线,用坚强的肩膀撑起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开国上将许世友故居,拜谒了将军墓。

听讲解员阿姨介绍了许世友将军“活着尽忠、死后尽孝”的故事。

许世友10岁丧父,跟母亲相依为命。

参军后,几十年戎马倥偬,用他自己话说是“向党、向国家、向毛主席尽忠”,却顾不上对母亲尽孝,内心常存歉疚之情。

他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时,一次回家探亲,见74岁的老母亲还上山打柴、喂猪,难过得泪如泉涌,长跪不起。

他母亲说:“你堂堂一个大将军,跪我一个老太婆,净让人笑话,赶紧起来吧!”随行人员也劝慰,才把他扶起来。

母亲病危时,许世友因公务缠身,没有及时赶回去给老人送终,觉得非常愧对母亲。

当时发下誓愿:自己死后,一定来为母亲守坟。

许世友将军的墓西南面40米的地方是他父母的合葬墓,他就这样永远的守在母亲的身旁了。

这也是老将军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吧!以前,只是在课堂上书本上感受那些炮火连天的年代,今天,踏上这片热土,寻访英雄、老革命家战斗的足迹,觉得像在和他们一起回忆那曾经的峥嵘岁月。

新县旅游景区简介

新县旅游景区简介

新县旅游景区简介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AAAA):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坐落在英雄山畔,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古朴庄严。

南北两侧分别为凤凰山和英雄山,苍松翠柏,风景秀丽。

全馆占地面积230亩,始建于1985年10月,2001年再次扩建英雄广场及大门和对陈列内容进行调整,陈列水平已达全国县级同行业先进水平。

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馆题写了馆名。

馆内基本陈列为《风云大别山》共分四个部分,即:鄂豫皖苏区的基本形成;空前发展,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的斗争;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

馆内专题陈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将军的摇篮》,共分2个展厅,第一展厅为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高厚良等43名新县籍将军的事迹陈列;第二展厅是吴焕先、高敬亭、张体学、程坦等5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人的生平事迹陈列;第二部分是《崛起的新县》,反映新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艰苦创业,实现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展示新县的今日新面貌。

馆内陈列有国家一级文物,全国唯一一块保存完好,写在墙上的《中华苏维埃土地法令草案》。

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共接待了国内外游客、党员干部、大中小学学生150多万人次。

已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直工委、省教育厅、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等40多个单位挂牌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01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将其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AAAA):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是一所以褒扬烈士业绩,启迪教育后人为宗旨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

园内陈列和珍藏着朱德、邓小平、李先念、许世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及珍贵烈士遗物4500余件,安葬着近百位著名烈士和红军首长遗骨,纪念着鄂豫皖苏区13万多名革命烈士,集中反映了英雄的鄂豫皖苏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漫长岁月中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

新县相关资料

新县相关资料

一、新县新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大别山腹地、鄂豫两省交接地带。

被称为“中原南门”。

全县总面积1554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37万人。

新县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

新县物产丰富,盛产林果、茶叶、中药材等,其中,板栗、银杏、茶叶、野生猕猴桃品质产量均居河南之冠,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银杏之乡”。

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

境内有许世友将军故居等革命历史遗迹和纪念地200多处。

在新县先后诞生和养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从这里飞向蓝天,中华苏维埃区域第一届运动会在这里成功举办,红色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由这里唱遍全中国。

《八月桂花遍地开》它是根据大别山地区的《八段锦》改编填词而成,最初流传于大别山区,1929年8月(农历)那个桂花盛开的时间,那个鄂豫皖苏区第一个县级政权苏维埃政权成立的时间。

属大别山地区或鄂豫皖苏区的革命民歌。

(一)许世友故居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于今河南省新县田铺乡许家洼。

少年时放过牛,读过私塾,曾拜少林寺云游武僧为师,练就一身武艺。

1926年,在武汉任国民革命军连长时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黄麻起义,开始了漫长地革命生涯。

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岁。

毛泽东:“许世友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邓小平:“许世友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生卒年军衔曾任职务
许世友 1906-1985 上将南京军区司令员
李德生 1916- 上将国防大学政委
郑维山 1915-2000 中将兰州军区司令员
吴先恩 1907-1987 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张池明 1917-1997 中将炮兵政委
范朝利 1914- 中将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王大华 1916-1976 少将海军导弹基地政委
王才贵 1907-1978 少将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王世仁 1907-1983 少将江苏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叶建民 1918-1998 少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叶道友 1914-1961 少将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
朱火华 1916-1968 少将南京军区空军工程部部长
朱致平 1914- 少将纺织部副部长(后任)
扶廷修 1912-1966 少将西藏政协副主席(后任)
吴世安 1911-1984 少将武汉军区副参谋长
吴华夺 1917-1997 少将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余述生 1915-1994 少将成都军区副政委
肖永正 1904-1994 少将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肖永银 1917-2002 少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肖志贤 1913-2000 少将兰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肖德明 1912- 少将湖北省军区副政委
张吉厚 1910-1975 少将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
张百春 1916-1978 少将北京军区空军政委
张宗胜 1913- 少将沈阳军区后勤部副政委
杨恬 1920-2002 少将总后勤部司令部副参谋长
杨明山 1906-1996 少将河北省军区副政委
陈波 1908- 少将人民武警后勤部政委
范朝福 1915-1994 少将海军副参谋长
官宗礼 1911-1970 少将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胡立声 1917- 少将基建工程兵政治部办公室主任胡立信 1915- 少将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胡贤才 1916-1983 少将济南军区副参谋长
徐明德 1916-2007 少将海军副参谋长
高立忠 1916-1978 少将海军第三研究院院长
高厚良 1915-2006 少将空军政委
黄光霞 1915-2002 少将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程世清 1918- 少将福州军区副政委
鲁加汉 1916-1991 少将成都军区副政委
谭友夫 1917-1976 少将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谭知耕 1917-2001 少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熊作芳 1913-1994 少将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潘焱 1916-1999 少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潘寿才 1906-1974 少将湖北省军区副政委
在授衔的43名将军中,有3人在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有40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15人为兵团级干部,6人为副兵团级干部,22人为正军级干部。

另外,新县籍省军级干部还有50人(名单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