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县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这些问题的产生,实质上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
经济发展,技术化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
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
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
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世界语境中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交流。
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始终是中国文化念兹于心的恐惧。
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语言,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
但诗歌需要汉语来引领。
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使它成为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
”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网络时代语言的书写形式是键盘操作。
这种键盘书写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同时也是销蚀和改变我们语言的重要因素。
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天生是为拉丁字母准备的。
虽然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槛,但它已把中国语文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
这是一种拒绝汉语思维和汉语人文特性的写作方式。
时下,这种书写形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语文教育。
此外,网络时代的汉语文本还在不断地卡通化、图像化。
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
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
但必须指出,图像只是一种普及的诠释文本的幼稚方式。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xx年11月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遍远的一个梦了。
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迎面而来,让人()进入梦境。
现在_______________。
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
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
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明眸..浩.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宁静,那么()。
或是两把油纸伞交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
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怨怼的丁香姑娘。
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是油纸伞()了许仙、白娘子的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1.文中加点的词或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葱茏独具慧心B.氤氳明眸浩齿C.一袭青衫踟蹰D.蓦一回首遐想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忽然典雅演示B.忽然文雅演绎C.恍然典雅演绎D.恍然文雅演示3.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②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③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④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⑤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A.①③②④⑤B.③④①②⑤C.③①⑤④②D.①②④⑤②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近年来,明代宣德炉的收藏达到了高潮,然而存世的明代宣德炉真品____ ,弥足珍贵。
②为了挖掘和发扬民乐演奏技艺,文联通过层层选拔,____,选出了36名高水平民乐爱好者,成立“乐谷之声民乐团”。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当地蓝印布创作受张謇文化的,源远流长,底蕴丰厚。
当今人们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为中国印布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②在游子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熟悉并且,它犹如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了千里之外的异地。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B.滋养多姿多彩顽固锁定C.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D.滋养绚丽多彩稳固锁定2.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数仅限于四言和六言B.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
B.凡事不可能总不成功,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C.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就像古诗中说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
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
①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②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③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④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⑤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A. ①③②④⑤B. ①④⑤②③C. ④①③②⑤D. ④⑤②①③5. 下列交际用语表达完全的体的一项是(3分)A.您寄呈的大作,我已经收到,拜读再三,激动不已。
高三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1分)1. (6分) (2020高二上·怀远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借“________”一句发出与庄子“浮生若梦”相似的感慨,却不止于此,之后又借“________”一句寄托更深处复杂而难以言说的情感。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之处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3)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人心相同,既然秦人喜爱纷奢的生活,可想而知“________”,所以不可一方面极力搜刮,另一方面却“________”。
2. (5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全国政协委员、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设置了阳光文化基金的“阳光下成长”项目,专注于为缺少机会的孩子提供艺术支持服务,而农民工子女正是该项目的对象群体。
对于杨澜的做法,很多人给予赞美,他们认为“温饱不是谈艺术的必要条件”、“艺术,成就完美的人格”;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慈善项目的设置,应该针对扶助对象最迫切的需要,给予他们实用技能的培训。
也有人认为,做慈善,最重要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可以因人而异。
比较以上意见,你有何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选择题 (共3题;共6分)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学校设定教学课程及其内容,要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学生出现因学习内容过多而造成的粗枝大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等现象。
B . 原以为莫言这次去斯德哥尔摩能脱稿“裸讲”,一展中国文学老青年的风采,结果莫言老师却四平八稳地念起了稿子,这实在深孚众望。
河南省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5月)考试试卷A卷

河南省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5月)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10题;共69分)1. (6分) (2018高三上·通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颇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
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
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
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
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
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
它________,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________的延展,更没有________的枯燥和________的迂腐;它拒绝一切关于批评的繁文缛节,只要“寸铁杀人”、一针见血的快意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惊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危言危行喧宾夺主要言不烦食言而肥B . 仗义执言喧宾夺主要言不烦食古不化C . 仗义执言虚张声势长篇累牍食古不化D . 危言危行虚张声势长篇累牍食言而肥(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B . 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C . 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D . 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的危险(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弱化批评现实感的学理性B . 但批评现实感常常使得专业批评学理性弱化C . 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现实感D . 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祸首2. (6分)(2017·唐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高三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3年高三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论“文学是人学”钱谷融高尔基曾经作过这样的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
我们在说明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的中心,必须创造出生动的典型形象时,也常常引用高尔基的这一意见。
但我们的理解也就到此为止。
其实,这句话的含义是极为深广的。
我们简直可以把它当做理解一切文学问题的一把总钥匙,谁要想深入文艺的堂奥,不管他是创作家也好,理论家也好,就非得掌握这把钥匙不可。
文学的对象,文学的题材,应该是人,应该是时时在行动的人,应该是处在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这是常识。
但一般人往往把描写人仅仅看做是文学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如季摩菲耶夫在《文学原理》中这样说:“人的描写是艺术家反映整体现实所使用的工具”。
这就是说,艺术家的目的,艺术家的任务,是在反映“整体现实”,他之所以要描写人,不过是要达到他要反映“整体现实”的目的,完成他要反映“整体现实”的任务罢了。
这样,人在作品中,就只居于从属的地位,作家对人本身并无兴趣,他的笔下在描画着人,但心目中所想的,所注意的,却是所谓“整体现实”,那么这个人又怎么能成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着自己的真正的个性的人呢?而且,所谓“整体现实”,这又是何等空洞,何等抽象的一个概念!假使一个作家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反映整体的现实”,假使他是从这样一个抽象空洞的原则出发来进行创作的,那么,为了使他的人物能够适合这一原则,能够充分体现这一原则,他就只能使他的人物成为他心目中的现实现象的图解,他就只能抽去这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抽去这个人物的灵魂,把他写成一个十足的傀儡了。
应该说,季摩菲耶夫还是比较重视文学艺术的特征的。
在他的那本《文学原理》中,有着很多精辟的见解。
那本书,在苏联虽然受到很多人的非常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但我以为这些批评和指责未必都是正确的,然而这里所提到的一点,却是一向毫无异议地为大家所接受的。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a-通用版-有答案(DOC)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的签字笔填写好,用2B铅笔将准考证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答第Ⅰ卷时,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答第Ⅱ卷时,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凫.水/囫.囵谙.习/喑.哑复辟./辟.谣B.诡谲./攻讦.眼睑./收敛.翘.楚/翘.首C.祛.除/趋.势龋.齿/踽.踽中.肯/中.伤D.黥.刑/琼.浆蠕.动/孺.子请帖./字帖.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琼瑶对制片人于正《宫3》抄袭《梅花烙》一事提起诉讼后,于正新戏逃不开质疑的眼睛。
对新戏的故事情节是否涉嫌抄袭,于正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C.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集中全党智慧,顺应人民意愿,尊重改革规律,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总部署、总动员,吹响了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进军的新旗帜。
D.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3.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极权主义的起源其实是人性中的恶,,。
,,,。
因此,极权主义,从根本上讲,其实是一群人的恶的汇聚。
①但是,他们在一己的私利面前,麻木,或者假装麻木地成为了一台庞大的杀人机器上一个零件②这一结论,似乎有些牵强,尤其是在一个“人性”泛化得可以解释任何问题的时代③但是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这本书给出的事实与论证却让人不得不信服这个观点④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根本就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和好职员⑤而极权主义的邪恶,也在人性的恶的参与下,愈发地炽烈了⑥在纳粹德国时期,并不是所有的纳粹党人都是十恶不赦的暴徒A. ②⑤③⑥④①B. ②③⑥④①⑤C. ⑤②③④⑥①D. ②③⑥①④⑤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网络暴力的网络暴力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拓(tà)本菲(fēi)薄笑靥(yè)溯(sù)流而上B.戏谑(nüè)债券(quàn)怆(chuàng)然掎(jǐ)角之势C.委蛇(yí)蓊(wěng)郁狡黠(xiá)不足齿数(shǔ)D.踯躅(chú)忖(cǔn)度纨绔(kù)敛声屏(bǐng)气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发祥抉择喋血陨身不恤B.通牒因缘幅圆皇天厚土C.告罄荟萃尺牍理曲词穷D.嗔怒编篡福址不可思意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著作不仅是在叙述历史,也是在_________历史,重新审视、反思历史。
②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__________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挺之势。
③清政府_____恐外,进而媚外,丧权辱国,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A.拷问趋向由 B. 考问取向由于C.拷问取向由 D. 考问趋向由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高考前一个月,他天天开夜车,结果得了大病,连高考都不能参加,真是自食其果。
B.这款挂衣钩的设计,异想天开,它外形像钢琴一样,还可以自动伸缩,非常时尚漂亮。
C.听着抗震救灾英雄的报告,在座的人无不热泪盈眶,心中涌动着波澜壮阔的激情。
D.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的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集荣耀与毁誉于一身的何祚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带着疑问和好奇,笔者来到中关村的一个小区的高知楼里拜访了他。
B.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是造成成千上万宝宝肾结石的最重要的元凶。
C.金鸡鞋油系列产品包括:金鸡膏体鞋油、金鸡液体鞋油、金鸡高级鞋蜡、金鸡皮革护理剂及金鸡地板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新县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衡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雕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说,迄今为止,在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一种能比石雕更古老了。
()。
虽然秦宫殿遗址发现过不少瓦当、花砖、石雕和青铜构件,但总的来说秦代建筑使用石构件的还不多。
而到了汉代,建筑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考古学家就曾在南越王官署遗址发现多根四方基座八角棱柱形石栏杆,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栏杆构件。
到了现代社会,石雕逐渐由过去的被民间建筑使用进入纯艺术创作_______________。
但在艺术创作领域想要有一席之地其实很难,有些艺术家便以中国传统雕塑为根,融入现代审美,创作出了不少极具收藏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还进入了拍卖市场。
在中国的拍卖市场上,石雕起初一直与油画放在一块儿拍卖,长期处于_____________的位置,市场表现____________。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重视石雕作品的市场价值。
一时间关于石雕市场“春天到来”的话题____________。
(1)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石雕艺术的发展得益于它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B . 石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石雕艺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它的发展C . 石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石雕艺术的发展得益于它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D . 石雕艺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它的发展,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建筑综合地使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达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B . 建筑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打造各种构件的装饰,并达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C . 建筑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打造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D . 建筑综合地使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领域映衬不瘟不火沸沸扬扬B . 阶段陪衬不温不火沸沸扬扬C . 领域映衬不温不火沸反盈天D . 阶段陪衬不瘟不火沸反盈天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聊城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路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
“自然”原指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后来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
“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家以一种全息的思维方式,把宇宙看成和谐的生命共同体,是在“道”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维持整体性平衡,使万物协同发展。
在这种系统观中,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再现。
照此思维看,从“自然的和谐”出发,健全社会模式的各环节方可依次得以展开。
由此,“道法自然”便从自然领域转进到社会领域。
“道法自然”,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
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
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
对于道家自然观的科学精神,在西方亦有不少知音。
李约瑟对道家更为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观给予很高评价:“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剂学都起源于道家。
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
道家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有着头等重要性,并有不少东西可以向世界传授。
”美国科学家卡普拉进一步指出:“为了获知‘道的特性’,道家发展了凝神体察自然的方法,这种方法基本是科学的。
只是由于对分析方法的高度质疑,使其没能建构出自己的科学理论。
然而,把对自然界精细的观察和强有效力的神秘主义直觉结合起来,就使道家圣贤获得深邃的洞见,并被现代科学所证实。
”“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
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
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
(1)关于“道法自然”,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道法自然”作为道家的核心理念,成为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最终追求“自我身心的和谐”。
B . “道法自然”揭示了“道”因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而被人效法的关系。
C . “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基本的层面,人类要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D . “道法自然”要求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大力发展现代仿生学,使人道合于天道。
(2)下列关于道家和道教思想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B . 道家认为,宇宙是全息的和谐的生命共同体,是在“道”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维持整体性平衡,使万物协同发展。
C . 道教继承发展并实践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其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冯友兰的肯定。
D . 卡普拉认为,道家发展了基本符合科学的凝神体察自然的方法,但没有运用分析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科学理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自然”的今义,既指客观规律,又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B . 在道家看来,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再现,“道法自然”可转进到社会领域。
C . 李约瑟对道家的科学观的高度评价,表明了道家自然观的科学精神在西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D . 卡普拉指出,现代科学证实了道家圣贤把对自然界精细的观察和神秘主义直觉相结合所获得的深邃洞见。
3. (9分) (2019高一下·张家口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图1:2013—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进口量与进口额■进口量(亿块)口进口金额(亿美元)图2:2013—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出口量与出口额■出口量(亿块)口出口金额(亿美元)(摘自《财经新闻周刊》)材料二:基于芯片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战略地位,我国政府一直在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中国制造2025》详细地规划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关键技术等,并将其列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五大产业之首。
我国政府不仅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还在逐步扩大国家集成电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在政策、资本和市场需求牵引的支持下,国内芯片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中,集成电路设计占比为34.44%,集成电路制造业占比为27.19%,集成电路封装占比为38.37%,已形成相对齐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并实现了设计、制造和封装三个分支的首次大幅增长。
芯片从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在美国发明起源——在日本加速发展——在韩国与中国台湾成熟分化。
美国已经形成了政府扶持,产、学、研一体的成熟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在强大的需求和有力的政策推动下,芯片行业正迎来第三次产业转移,向大陆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注】芯片又被称为微电路、微芯片、集成电路,主要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摘编自宋清辉(《国产芯片的发展前景和机遇》)材料三:在高端芯片领域,由于国内厂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与集群效应,所以其生产仍以“代工”模式为主。
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在市场上盛传:苹果一“饥渴”,其他品牌的手机就得“挨饿”。
因为高端芯片的供应有限,所以芯片厂商在选择客户时,都是优先选择苹果,而国产手机厂商只能“稍等片刻”。
SEMI数据显示,中国本土公司芯片需求与供应额正持续扩大,2017年中国公司仅能满足本土芯片需求的26%左右。
美国拥有高端芯片核心技术的绝对控制权,产业保护政策越来越严,竞争壁垒越来越牢,“受制于人”的局面出现更加困扰中国的半导体及整机企业。
而如今美国“芯片制载令”的出现,使得“中国芯”国产化的呼声再起,中兴危机更激励自主芯片产业的崛起,但是,一切还需从长计议。
换句话说,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步子不能乱,“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不能破。
当前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黄金机遇,但要抓住发展机遇,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首先是完善集成电路产业结构,重视扶持集成电路设计业,设计是产业链的前端,也是面向应用的最终环节,其次,注重培养和吸引人才,芯片行业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持续不断的人才供应:最后,需要对企业并购重组提供指导和服务,并购重组有利于加快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摘编自刘斌《“芯芯”向荣的半导体行业》)(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2013—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既有进口又有出口,其中进口量和出口量最大的是2017年,分别为3770.1亿块,2043.5亿块。